6.通幽汤 (李东垣)噎塞便秘。
(《脾胃论》)
【歌诀】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②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需
有加麻仁大黄者当归润肠汤名殊
【词解】①通幽:本方治疗幽门不通(即胃的下口)之噎塞便秘,故名通幽汤。
②濡:此指濡养、滋润之意,因“血主濡之”。
【组成】生地黄 熟地黄各五分(各1.5g) 桃仁研红花 当归身 炙甘草 升麻各一钱(各3g)
【用法】上7味药,水煎一温一 服。
【功用】养血润燥,活血通幽。
【主治】幽门不通而上攻,吸门不开(吸门即会厌)。症见噎塞,气不得上下,大便艰难等。
【分析】幽门不通上攻为本方的主证。此证多由瘀血内停幽门所致,因此,血瘀气滞为本方的兼证。胃不能受纳腐熟水谷,津液阴血则不足,血枯不润,大便难。故方中用当归身、生地黄补血滋阴,润燥通便,为君药。熟地黄助君滋阴补血润燥;桃仁、红花活血祛瘀,润肠通便,共为臣药。升麻为阳明引经药,可引诸药入胃,且又可散郁热,升清阳,清阳升则浊阴自降,以加强通幽通便之功,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药,为佐使之药。诸药相配,共奏养血润燥,活血通幽之功。
【附方】当归润肠汤(《兰室秘藏》)本方即通幽汤加麻仁、大黄而成。其功用、主治同通幽汤,润肠通便之力较通幽汤强,更适用于大肠燥一热 ,大便秘结不通者。
中医良方【答案】:D
噎膈之瘀血内结证
证候主症:饮食难下,或虽下而复吐出,甚或呕出物如赤豆汁,胸膈疼痛,固着不移,肌肤枯燥,形体消瘦,舌质紫暗,脉细涩。
治法:滋阴养血,破血行瘀。
代表方:通幽汤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284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6.增液汤__十四、润燥之剂
下一篇: 3.活血润燥生津饮__十四、润燥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