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二妙丸(朱丹溪)湿热骨酸。
(《丹溪心法》)
【歌诀】
二妙丸中苍柏煎若云三妙膝须添
痿痹①足疾堪多服湿热全除病自痊
【词解】①痿痹:即指痿证、痹证。痿证,又称“痿躄(b&igra一ve;辟)”,是肢体萎弱废用的一类病证。临床 表现以四肢软弱无力为主,尤以下肢痿软,足不能行较多见。痹,痹阻不通之意。此痹证是指湿热邪气闭阻肢体、经络而引起足膝红肿热痛,屈伸不利等病证。
【组成】黄柏苍术各等分(各15g)(原书未著分量)。
【用法】上2味药同炒,共研细末,姜汁泛丸,每次服三钱(6一9g)。亦可作散剂,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视病情酌定。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气盛或湿热下一注。症见全身骨酸,股膝无力,足踝痿弱(下肢痿软无力)。或足膝红肿热痛,或湿热带下,或下部湿疮,小便短赤,舌苔黄腻等。
【分析】湿热内盛及湿热下一注为本方主证。故方中以黄柏为君,取其寒以清热,苦以燥湿,善祛下焦湿热。苍术苦一温一 ,善能燥湿健脾,为臣药。二药相伍,合成清热燥湿之功,使湿去热清,诸证自除。
【附方】三妙丸(《医学正传》)黄柏四两(120g)苍术六两(l80g) 川牛膝二两(60g)。
用法:三药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五、七十丸(6一9g).空腹服,姜、盐汤送下。
功用:清热燥湿。
主治:湿热下一注所致痿、痹等证。症见下肢痿软无力,两脚麻木、或如火烙之热。
按:三妙丸即二妙丸加牛膝而成。牛膝能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且又能引药下行,故专治下焦湿热的痿、痹等证,见两脚麻木,疼痛、痿软无力等。但由于湿热之邪不易速除,所以可以久服多服,使湿热全部除去,病才可愈。
中医良方湿热主要分两种为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共同点
1
病因相同: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偏嗜肥甘厚腻,酿湿生热所致。
2
都有纳呆,呕恶,腹胀等脾胃症状。
3
二者可有黄疸的症状。黄疸是由湿热熏蒸,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肌肤所致。二证如出现黄疸,皆为阳黄。
4、望舌苔均为舌红苔黄腻湿热之象。
二者的不同可从以下方面来考虑:
1
湿热偏重不同。虽然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之病因均为湿热,但湿热偏重不同。脾胃湿热湿重于热,湿的表现如肢体困重,纳呆,腹胀,大便溏泻表现明显。热的表现相对较轻。肝胆湿热热重于湿。热的表现如身热,口干,口苦,大便干结。小便短赤的表现明显,而湿的表现相对较轻。
2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都有脾胃功能失调的症状,如腹胀,纳呆,呕恶。肝胆湿热产生上述症状是因为肝气横逆犯胃。脾胃受病,运化失健则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较轻。而脾胃湿热是因湿热之邪蕴结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致腹胀,纳呆,呕恶。故脾胃症状相对明显。肝胆湿热多兼有脾胃症状。而脾胃湿热则不兼胁痛,口苦等肝胆症状。
3
肝胆湿热因湿热郁结肝胆,疏泄失职,肝气郁滞,不通则痛,故胁肋部胀痛不适,而脾胃湿热为脘闷腹痛症状,无胁肋胀痛的症状。且肝胆湿热有湿热下注的症状,如阴囊湿疹,
潮湿,睾丸肿胀,坠痛。或带下黄臭,外阴瘙痒等症状。脾胃湿热则无这些湿热下注的症状。
4
从治疗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的疗程来看,脾胃湿热的疗程较长。愈后较少复发。肝胆湿热虽疗程较短,但屡有发作。因脾胃湿热湿大于热,湿邪致病的特点是病程较长,故缠绵难愈。
肝胆湿热中医治疗方法
治法:利湿清热,清肝利胆。
方药:湿重——菌陈五苓散;热重——龙胆泻肝汤。
黄芩,大黄,枳壳,菌陈,金钱草,龙胆草,黄连等。
紫鑫 四妙丸¥35.00 北京同仁堂出产二妙丸和四妙丸,四妙丸换言之就是比二妙丸多出两种成分,那同仁堂的二妙丸与四妙丸的区别是什么呢?有什么功效? 四妙丸由黄柏(盐炒)、苍术、薏苡仁、牛膝组成。方中黄柏,寒以胜热,苦以燥湿,且善除下焦之湿热;苍术苦温,健脾燥湿除痹;薏苡仁健脾利湿除痹;牛膝活血通经络,补肝肾,强筋骨,且引药直达下焦。 二妙丸,是以炒制的苍术、黄柏按照1:1的比例粉碎后,按照传统水泛丸的工艺制成的中药成方制剂。二妙丸是中医用于燥湿清热的基础名方,广泛应用于湿热下注引起的炎症、红肿、渗出等症。临床中在各科都有应用,只要是辨证为湿热证,尤其是湿重于热证,均可使用。 二妙丸(散)和四妙丸均以燥湿清热为主,用于湿热病症。二妙丸(散)用于湿热证湿重于热的各种病症,而四妙丸则是以二妙为底,主要治疗湿热瘘痹症等。 在药理作用方面,由于二妙丸具有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对于某些以变态反应为诱因的疾病疗效颇佳;而四妙丸中因加味的牛膝、薏苡仁能增强免疫功能,故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不宜用于以变态反应为主要病因的疾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28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5.中满分消汤__十三、利湿之剂
下一篇: 5.疏凿饮子__十三、利湿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