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疝气汤 (朱丹溪)寒湿疝气①。
(《丹溪心法》)
【歌诀】
疝气方用荔枝核 栀子山楂枳壳益
再入吴茱入厥阴 长流水煎疝痛释
【词解】①寒湿疝气:指由寒湿之邪侵犯肝气所致的疝气痛。症见阴囊寒冷,疼痛,痛引睾丸等。因阴囊为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寒凝气滞,湿阻气机,气不通则痛。
【组成】荔枝核 栀子 炒山楂枳壳吴茱萸各等分(各6g)
【用法】上5味药共研粗末,每次用河中长流水煎服二钱(6g)。
【功用】散寒除湿,理气止痛。
【主治】寒湿疝气。症见疝气疼痛,或引睾丸而痛等。
【分析】寒湿侵犯肝经,气机阻滞为本方的主证。气郁生热及血行不畅致瘀为本方的兼证。故方中荔枝核甘一温一 ,入肝肾经,善理气散寒止痛,为君药。吴茱萸辛热,入肝经散寒燥湿,疏肝调气;枳壳行气破结,共为臣药。山楂散瘀消积;栀子苦寒,清热利湿,导湿热从小便去,共为佐药。5药相配,共奏散寒除湿,理气止痛之功。煎服能使疝气疼痛消散。
按:原书无方名,方中有枳实十五片,而无枳壳。治诸疝,定痛速效。
中医良方温肾扶阳汤附子12克,肉桂10克,小茴香12克,吴茱萸12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2克,干姜12克,良姜12克,当归12克,桂枝12克,白芍15克,细辛6克,通草10克,元胡12克,川楝子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适用于阳气不足气机阻滞之少腹急痛之证。以上方药,水煎,取汁200~300毫升,分3~4次温服,每日1剂。
温经止痛汤乌药l5克,吴茱萸12克,姜黄12克,郁金12克,木香15克,小茴香10克,青皮12克,炒良姜12克,槟榔15克,元胡12克,川楝子l5克,荔枝核12克,橘核12克,王不留行12克,柴胡12克,甘草6克,水煎服。
蛰虫丸、夏枯草丸口服。适用于小肠疝气为主之寒凝气滞证。
食疗方葱衣(系葱白的外衣)90克,稍加水煮,1次吃完,连服7次。本方用治疗疝气,具有解肌散寒之功效。
用茴香15克,先煎后取其汁,加入粳米100克,煮成稀粥。每天分两次食之。有行气止痛功效。适用小肠疝气治疗。
小茴香9克和无花果2个,煎熬成汤,每日服两次,治疗疝气病,有温中散寒功效。
补骨脂50克,盐炒研末,加入黑芝麻25克,每次服9克,每日2次。
宝宝疝气怎么预防1、在照顾孩子的时候,要尽量避免他哭闹,而是让宝宝笑口常开。
2、在饮食上要注意适量、适用,防止宝宝便秘。
3、注意天气变化,早晚温差变化,给宝宝加衣服,减衣服要及时适度,避免感冒着凉。
4、孩子得了疝气之后,如果还不到6个月,可以暂时在家观察,不用做手术,但是如果情况有加重或是孩子已经半岁多了,就需要及时到医院采取治疗。
5、在治疗之后,一定要做好保护工作,防止复发,在运动和饮食方面都要注意,根据医生的嘱咐做好防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278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l2.橘核丸__十二、祛暑之剂
下一篇: 9.厚朴温中汤__十二、祛暑之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