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药捣罗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和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化痰安神。主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者。
用法用量 : 每次服20丸,以人参煎汤送下。
摘录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
处方 : 白矾(枯过)450克 半夏(汤洗去滑,姜汁罨一宿)1500克
制法 : 上药捣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化痰止嗽。主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加至30丸,食后与临卧时生姜汤下。
摘录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
处方 : 瓜蒌子(去壳,别研)半夏(汤泡七次,焙,取末)各30克
制法 : 上药和匀,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清肺化痰,止咳宽胸。主肺脏蕴热,咳嗽痰多,脚膈塞满。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食后用姜汤送下。
备注 : 《医门法律》瓜蒌半夏丸用汤浸蒸饼为丸,治证与《济生方》半夏丸同。
摘录 : 《重订严氏济生方》
制法 : 上药前三味,锉碎,焙,为末,入乳钵内,同朴消杵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糯米粉为糊,丸绿豆大。
功能主治 : 化痰破气,泻火通便。主小儿惊搐后风涎潮作。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仍以淡姜汤食后、临睡送下。儿小者,丸如粟米大。
备注 : 本方组成与《百一选方》卷五治痰饮臂痛的"治痰茯苓丸"组成相同,但枳壳用量不同。可参阅。
摘录 : 《活幼心书》卷下
处方 : 半夏 猪苓
制法 :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 燥湿利水。主湿热下注,小便白浊。
用法用量 : 每服7丸,加至20丸,空腹时用米汤送下。肝脉弦,加青黛。
摘录 : 《丹溪心法》卷三
制法 :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风湿脚气,痰壅头痛。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生姜汤送下,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制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豌豆大。
功能主治 : 化痰涎,止咳嗽。主胸膈热壅。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稍加至20丸,食后、临卧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五
制法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上膈痰滞,吞酸吐沫,涕唾稠粘,胸膈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10-20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制法 : 上为末,苦酒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久患心常痛,不能饮食,头中疼重,卒心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酒送下,日3次。
摘录 : 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见《圣济总录》卷五十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脾嗽,痰滞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一七引《神巧万全方》
制法 : 上药除别研药外,同杵罗为末,入研了药,再研和匀,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功能主治 : 肝实热上攻,头目昏眩,风痰。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乳香汤嚼破;薄荷汤送下亦得。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十引《神巧万全方》
制法 : 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上焦冷气,吞酸吐沫,呕逆,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煎木瓜盐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医方类聚》卷一○三引《简要济众方》
处方 : 半夏半分(生姜汤洗7遍去滑),皂荚子仁半两。
制法 : 上为末,用生姜汁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 小儿脾热,乳食不下,胸膈多涎。
用法用量 : 皂荚丸(《普济方》卷三六二)。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九
制法 : 上为末,以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痰结实不消,见食欲呕。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以姜、枣汤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五十二
制法 : 上为末,以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噎,心膈短气,烦闷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煎木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泉水浸7日,逐日换水,搅动渐去其涎,晒干,再以芒消、文蛤、大黄各5钱,甘草、明矾各1两,姜4两,煎汤2碗,再入半夏,缓火煮干,晒燥为末,另研丁香5钱,茯苓末4两和匀,水法为丸。
功能主治 : 痰饮停滞,胸膈呕吐恶心,吞酸嗳腐,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5分,开水送下。
摘录 : 《医级》卷八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疏风转气,下痰。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 每服40丸,夜卧时淡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制法 : 上为末,入黄丹同研令匀,煮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膈气,痰结气逆,不能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前煎人参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惠》卷五十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上气咳嗽,喉中作声,坐卧不得。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食后煎灯心、生姜、枣汤送下,日2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制法 : 上为末,用生姜自然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产后短气。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紫苏熟水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三
制法 : 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肾脏壅塞,唾液不休,心胸痞闷。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食后温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五十三
制法 : 上为末,煮姜汁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消下痰涎。主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直指》卷七
制法 : 上药先将前十味捣罗为细末,与钟乳、杏仁同研令匀,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上气胸满,昼夜不得卧。
用法用量 : 每服3-5丸,粥饮送下,日3次,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
制法 : 上为细末,姜汁煮糊为丸。
功能主治 : 头风吐痰。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以米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普济方》卷四十六引《十便良方》
制法 : 上为细末,生姜汁浸,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因伤风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恶心欲倒。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生姜汤送下。小儿丸如黍米大。己吐,加槟榔3钱。
摘录 : 《保命集》卷下
制法 : 上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妇人阻病,心中愦闷,恶闻食臭,食则呕逆,怠堕少力,头眩嗜卧。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沸汤煮3-5沸,用人参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鸡峰》卷十六
制法 :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久嗽,痰吐,头疼。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制法 : 大萝卜一个开小窍成罐,入半夏在内,好醋煮透赤色,取出,细研萝卜、半夏如泥,入别研朱砂、雄黄各1钱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痰鸣涎响,咳嗽喘逆。
用法用量 : 每服5-7丸至1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幼幼新书》卷十六引丁时发方
制法 : 上为末,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除痰,利胸膈。主梦泄。
用法用量 : 每服15丸,空心温粥饮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八五
功能主治 : 小儿痰嗽。
用法用量 :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每服3-5丸,食后浓煎白茅根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五
制法 : 上为末,用酒面糊为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 腹中卒痛,啼呼闷绝。
用法用量 : 1月及100日儿,每服3丸,用薄荷汤送下;半年至1岁儿,每服5丸,日3-5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
制法 : 上为细末,生姜半斤,研细拌作大丸子,以楮叶裹缚于草中,罨如罨面之状,候干入橘皮、香附子4两,并为末,姜汁煮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痰。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 《魏氏家藏方》卷二
制法 : 上为末,生姜汁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心胸噎塞壅闷,食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木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一
制法 : 上为末,米糊为丸,如绿豆大,晒干。
功能主治 : 消宿瘀。主吐血下血,崩中带下,喘急痰呕,中满虚肿。
用法用量 : 每服30-40丸,温热水送下。
摘录 : 《直指》卷二十六
制法 : 上为末,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风痫痰盛瘈疭,口吐涎沫。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五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寒下,下利色白,食不消者。
用法用量 : 每服3丸,饮送下,日2次。
注意 : 忌猪、羊肉、海藻、菘菜、饧。
摘录 : 方出《外台》卷二十五引《肘后方》,名见《普济方》卷二一一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胸痛达背,膈中烦满,结气忧愁,饮食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先饮酒,用粳米饮送下,日3次。稍增至10丸。
注意 : 忌海藻、菘菜、羊肉、饧、猪肉、冷水、生葱、生菜。
摘录 : 方出《外台》卷八引《古今录验》,名见《普济方》卷二○四
制法 : 上7味,以好酒1斗与半夏拌,和匀同浸,春、冬3-7日,夏、秋7日,密封口,日足取出,用冷水急洗,风吹干。
功能主治 : 大人、小儿咳逆上气。
用法用量 : 每服1粒,嚼破,用姜汤送下,或干吃。候60日干,方得服。
摘录 : 方出《千金》卷五,名见《医部全录》卷四二二
制法 : 上为末,酒和为丸,如粟米粒大。
功能主治 : 小儿暴腹满欲死。
用法用量 : 每服5丸,日3次。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半夏一味专涤顽痰,火炮酒服治腹痛,全在炮治得宜。
摘录 : 《千金》卷五
制法 : 上为末,都研令匀,用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风痰脾胃冷气,吐逆不止,食饮不下。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二十
制法 : 上药并生为末,以黑豆面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急风吐涎,四肢拘急,腰背强硬。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以温生姜酒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二
制法 : 上为末,都研令匀,以粟米饭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积痰不散,上冲心脏,变为风痫,不问长幼。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以人参汤送下,不拘食前后。
摘录 : 《圣惠》卷二十二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咳嗽痰滞,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30丸,以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惠》卷四十六
制法 : 上为末,入生姜汁,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膈痰结实,胸中痞闷,咳嗽喘急。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炮皂荚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四
制法 : 上为细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气不调,咳嗽喘满,痰涎壅塞,心下坚满,短气烦闷,及风壅痰实,头目昏眩,咽膈不利,呕吐恶心,神思昏愦,心忪而热,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止嗽丸”。
摘录 : 《局方》(续添诸局经验秘方)卷四
制法 : 上为细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胃有寒,咳嗽呕吐。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温米饮送下,日3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六十六
制法 : 上为末,和匀,生姜自然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肺脏蕴热,痰嗽,胸膈塞满。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医统》引作“瓜蒌半夏丸”。
摘录 : 《济生》卷二
制法 : 上为末,用洗栝楼熟水并瓤同熬成膏,研细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利胸膈。主痰嗽。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方出《证类本草》卷八引杨文蔚方,名见《御药院方》卷五
制法 : 上为末,生姜汁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胃反,呕逆不下食。
用法用量 : 每服20-30丸,生姜、橘皮汤送下。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四十七
制法 : 上为末,葱白半寸,捣和为丸。
功能主治 : 乳痈初起。
用法用量 : 绵裹塞鼻,左乳病,塞右鼻;右乳病,塞左鼻。1夜即愈。
摘录 : 《仙拈集》卷三
制法 : 上为末,粥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湿痰喘急,亦治心痛。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生姜汤送下。
摘录 : 《济阳纲目》卷二十四
制法 : 上用无灰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次日将所存一半苓末,银石器慢火炒干,依前法与苓炒,出火毒,同苓末收。
功能主治 : 宽胸膈,化痰饮,降心火,补肾水真阴,进饮食,健行步,黑髭发,明耳目。主心火狂燥,肾水虚羸。
用法用量 : 每服50丸,空心酒送下。
摘录 : 《袖珍》卷一
制法 : 上为丸。
功能主治 : 小儿齁(鼻段)。
用法用量 : 生姜汤送下。
摘录 : 《普济方》卷三八七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因与夫卧起,月经不去或卧湿冷地,及以冷水洗浴,或疮痍未愈,便合阴阳,及起早作劳,衣单席薄,寒从下起,至妇人怀中十二疾:经水不时、经来如清水、经水不通、不周时、生不乳、绝无子、阴阳减少、腹苦疼如刺、阴中寒、子门相引痛、经来冻如葵汁状、腰急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0丸,空心酒送下。不知,稍加,以知为度。
摘录 : 《普济方》卷三二七
制法 : 上为末,白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久吐不止。
用法用量 : 以陈皮汤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 : 《普济方》卷二○六
制法 : 上为末,生姜自然汁糊为丸,如粟米大。
功能主治 : 风壅痰盛,咽膈不利。
用法用量 : 每服20丸,食后。临卧生姜汤送下。
摘录 : 《得效》卷十一
制法 : 上药前三味锉,焙为末,入乳钵,同朴消杵匀,用生姜自然汁煮糯米粉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痰证,惊搐后风涎潮作。
用法用量 : 每服30-50丸,食后、临睡以淡姜汤送下。儿小者,丸如粟米大。
摘录 : 《活幼心书》卷二
处方 : 半夏1两。
制法 : 上为末,水为丸,如豆大。
功能主治 : 五绝:自缢、墙压、溺水、魇魅、产乳。
用法用量 : 半仙丸(《济阳纲目》卷一○二)。
摘录 : 《朱氏集验方》卷十五引南岳魏夫人方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2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半夏中和汤
下一篇: 半夏二味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