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63例疗效观察

生活百事通 2023-09-21 15:35:00

【摘 要】目的 了解偏头痛的中医治疗效果。方法 通过对63例偏头痛运用桃红四物汤治疗。结果 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病症。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微循环流速加快的功能,并能降低血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小板聚集力及吸附力下降、对血液粘度有调节作用。本方药物可能是通过上述机理发挥作用,从而消除病因,达到治疗目的。

笔者近年来依据中医“不通则痛”的理论,应用活血化瘀之桃红四物汤治疗偏头痛,获得较好疗效。现将1983年1~12月所治63例偏头痛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63例均为门诊病人,男23例,女40例,年龄18~67岁,病程2月~14年。本组患者均有典型的单侧或双侧偏头痛症状,并经检查后,排除外伤、肿瘤、高血压、动脉炎、鼻窦炎等疾患。全部患者于治疗前、后各作一次脑血流图检查,治疗前脑血流图有明显改变者49例,轻度改变者8例,正常者6例。

1.2 治疗方法 予桃红四物汤:桃仁10克,红花8克,川芎10克,当归12克,生熟地各15克,白芍12克。水煎服,每日1剂,服用15~18剂为一疗程。治疗期间停服其他药物。

2 治疗结果

近期治愈(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脑血流图基本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14例,占22.2%,显效(头痛明显减轻,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脑血流图较治疗前好转。随访半年病情稳定)25例,占39.7%,好转(头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19例,占30.2%,无效(经治疗病情无明显变化或加重)5例,占 7.9% 。总有效率为92.1% 。服药期间均无不良反应。

3 典型病例

廖××,女,50岁,干部,1983年5月22日初诊。发作性右侧头痛12例,每次发作数小时,可持续3~5天,呈搏动性刺痛,伴右眼视物昏花,心悸、烦燥不安,曾在外院治疗多次,效果不佳。体检:无阳性体征,神经系统检查阴性,双侧眼压正常,眼底无异常改变。脑血流图检查:左侧劲动脉轻度血容量不足,颈动脉、椎动脉两侧波幅不对称,颈动脉相差40%(右侧低),椎动脉相差50%(左侧低)。予本方治疗。3剂后头痛减轻,9剂后头痛及伴随症状消失,18剂后脑血流图检查恢复正常。随访至1984年11月未见复发。

活血化瘀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学中的一个治疗大法,而偏头痛依据其临床见症多为血瘀所致,故治宜活血化瘀,方用桃红四物汤。方中桃仁活血润下,红花祛瘀生新,川芎行气活血,当归补血活血,生地凉血,熟地补虚,白芍养血柔肝。诸药同用,具有通络祛瘀,活血养血之功,用治本病,药症相符,故能奏效。

现代医学认为,偏头痛是一种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引起的病症。近年来药理研究证明,活血化瘀药具有舒张血管、降低血管阻力、使微循环流速加快的功能,并能降低血脂、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小板聚集力及吸附力下降、对血液粘度有调节作用。本方药物可能是通过上述机理发挥作用,从而消除病因,达到治疗目的。

本文来源:新医学导刊   作者:肖光志

血虚、血瘀:桃红四物汤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之后,会经常发生瘀血的情况。有人不断出汗,这时看看她的舌象,如果上面有瘀斑或者瘀点,或者她的嘴唇青紫,手指甲也青紫,眼睛周围有黑圈,皮肤干燥,有这些症状的人,往往就是有瘀血,可以用“桃红四物汤”来活血化瘀。

在中医里,用到当归的一个主要方子叫“四物汤”,这是治疗血证的一个祖方。后世很多的方子都是从此方演化而来的。“四物汤”一共就四味药:熟地、当归、川芎和白芍。其主要功效是养血。熟地黄,滋补肾经,有固本的作用;当归,养血活血;川芎,亦可活血,它进入血中能行气;白芍,可以养血,起收敛的作用。这四味药配合在一起,有补有通,治疗妇科的血证以及治疗普通人血亏的病症效果很好。在这个四物汤的基础上,如果再加上桃仁、红花,则叫“桃红四物汤”,可以增强活血通络的作用,非常适用于血虚、血瘀的女性。

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桃红四物汤”泡脚方。

适应症:

1.对于月经量少,月经色黑的女性有不错的效果。

2.对血虚、血瘀的女性特别好。

配方:熟地6克、当归6克、川芎6克、白芍6克、桃仁6克、红花6克。

用法:熬水后,泡脚。

很多女性朋友在生完孩子之后,会经常发生瘀血的情况。比如有的人不断地出汗,如果开补药,那么出汗的症状会越来越严重,越补汗越多。这时我们需要看看产妇的舌象,如果上面有瘀斑或者瘀点,瘀斑是一块一块的黑斑,瘀点是一个一个的黑点,还有的人嘴唇青紫,手指甲也青紫,眼睛周围有黑圈,皮肤干燥,有以上这些症状的人,往往就是有瘀血,可以用“桃红四物汤”来活血化瘀。

瘀血,是指我们体内的血液不能正常运行,在脏腑不正常地停留,或者去往经脉外边等情况。现在很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和中医讲的瘀血有紧密的关系。桃仁、红花都是活血化瘀的药物。桃仁就是桃子的仁,善于化解有形的瘀血;红花善于化解细微的瘀血,也就是肉眼看不到的络脉中的瘀血。

四物汤和桃红四物汤

第二节 补血剂

补血剂,适用于血虚之证。代表方如四物汤、当归补血汤、归脾汤等。

四物汤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

【组成】白芍药(9g) 川当归(9g) 熟地黄(12g) 川芎(6g),各等分

【用法】每服三钱,水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补血调血。

【主治】营血虚滞证。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面色无华,或妇人月经不调,量少或经闭不行,脐腹作痛,舌淡,脉细弦或细涩。

【证治机理】本证乃营血亏虚,冲任虚损,血行不畅所致。营血不足,不能上荣,故头晕目眩。心主血,藏神,其华在面;肝藏血,藏魂,其华在爪。心肝血虚则心悸失眠,面色唇甲无华;妇人肝血不足,冲任虚损,加之血行不畅,故月经量少甚或闭经,脐腹疼痛。脉细弦或细涩,为营血亏虚、血行不畅之象。治宜补养营血为主,辅以调畅血脉。

【方解】方中熟地甘温味厚,入肝肾,质润滋腻,为滋阴补血之要药,用为君药。当归补血和血,与熟地相伍,既增补血之力,又行营血之滞,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柔肝缓急,与地、归相协则滋阴补血之力更著,又可缓急止痛;川芎活血行气,与当归相协则行血之力益彰,又使诸药补血而不滞血,二药共为佐药。四药合用,共成补血调血之功。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以本方治疗外伤瘀血作痛,《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本方治疗妇人诸疾。是方以熟地厚润滋腻之性为生营血之“基”,伍当归和血入心则“变化而赤是谓血”,又取白芍酸敛入肝而使所生之血藏于肝,更借川芎辛行之长而使营血畅于周身。此虽属“线性”取类之描绘,确可品悟前人精妙配伍之神韵,遂后世皆谓本方乃补血调血之基础方。

【配伍特点】阴柔辛甘相伍,补中寓行,补血不滞血,行血不伤血。

【运用】本方原治外伤瘀血作痛,后用治妇人诸疾,今多作补血调血之基础方。以头晕心悸,面色、唇爪无华,舌淡,脉细为辨证要点。

原方四药各用等分,意在补血调血并行,主治“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然后世多以四物汤为补血之剂,重用熟地黄以增强滋补营血之功;少用川芎,取其活血化瘀,意在补而不滞。《蒲辅周医疗经验》云:“此方为一切血病通用之方。凡血瘀者,俱改白芍为赤芍;血热者,改熟地为生地。川芎量宜小,大约为当归之半,地黄为当归的两倍。”此则亦可窥“方之精,变也”之一斑。

【附方】

1.胶艾汤(《金匮要略》,又名芎归胶艾汤)

芎? 阿胶 甘草各二两(各6g) 艾叶 当归各三两(各9g) 芍药四两(12g) 干地黄四两(12g) 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三升,去滓,内胶令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

功用: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人冲任虚损,血虚有寒证。症见崩漏下血,月经过多,淋漓不止;产后或流产损伤冲任,下血不绝;或妊娠下血,腹中疼痛。

2.圣愈汤(《医宗金鉴》)

熟地七钱五分(20g) 白芍酒拌,七钱五分(15g) 川芎七钱五分(8g) 人参七钱五分(15g) 当归酒洗,五钱(15g) 黄芪炙,五钱(15g) 水煎服。功用:益气,补血,摄血。主治:妇女月经先期而至,量多色淡,精神倦怠,四肢乏力。

3.桃红四物汤(《医垒元戎》录自《玉机微义》,原名加味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桃仁(9g) 红花(6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功用:养血活血。主治:血虚兼血瘀证。症见妇女经期超前,血多有块,色紫稠黏,腹痛等。

4.补肝汤(《医学六要》)

当归 生地 芍药 川芎 酸枣仁 木瓜 甘草(各10g)(原著本方无用量) 水煎服。功用:养血柔肝,活血调经。主治:肝血不足。症见头目眩晕,少寐,月经量少,以及血不养筋,肢体麻木,小腿转筋。

【鉴别】胶艾汤、圣愈汤、桃红四物汤、补肝汤均由四物汤加味而成,属补血调血之剂。胶艾汤较四物汤多阿胶、艾叶、甘草,侧重于养血止血、调经安胎,主治妇女冲任虚损、崩漏下血及胎动不安之证;圣愈汤是四物汤加人参、黄芪而成,侧重于补气摄血,适用于妇女气血亏虚、气不摄血之月经先期、量多色淡之证,实为气血双补剂;桃红四物汤是在四物汤的基础上加桃仁、红花,因此偏重于活血化瘀,适用于血瘀诸症;补肝汤是四物汤又加酸枣仁、木瓜、甘草,故又有养血安神及舒筋缓急之效,适用于血虚所致少寐或肢麻转筋之症。

【方论选录】血不足者,此方调之。气、血,人身之二仪也。天地之道,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人与天地相似,故阴血难成而易亏。是方也,当归、芍药、地黄,味厚者也,味厚为阴中之阴,故能生血;川芎味薄而气清,为阴中之阳,故能行血中之气……若上下失血太多,气息几微之际,则四物禁勿与之。所以然者,四物皆阴,阴者天地闭塞之令,非所以生万物者也,故曰禁勿与之。(吴昆《医方考》卷三)

【医案举例】汪石山治一妇,产后未经满月,怒气,血流如水,三日方止。随又劳苦,四肢无力,睡而汗出,日晡潮热,口干,五心如炙。诸医皆用柴、芩、薄荷之类,其热愈炽。诊其脉弦大无力,此蓐劳也。以四物汤一两,入胡黄连、秦艽、青蒿各五分,数服热退身凉。后以黄连八珍丸一料而安。(《古今医案》卷九)

【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八珍合入四君子,气血双疗功独崇,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补方雄。

四物汤

凡伤重肠内有瘀血者用此。

白芍药? ? 川当归? ? 熟地黄? ? 川芎

上等分,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煎至七分,空心热服。

理血之剂

《元戎》加味四物汤:治瘀血腰痛。

本方加桃仁、红花。

按:此厥阴例药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1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