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黄土汤的组成配方,方歌,有哪些作用和功效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21:03:52

黄土汤

 出自《金匮要略》

【组成】 甘草 干地黄 白术 附子炮 阿胶 黄芩各三两(各9g) 灶心黄土半斤(30g)

【用法】 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温二服(现代用法:先将灶心土水煎过滤取汤,再煎余药。阿胶烊化冲服)。

【功用】 温阳健脾,养血止血。

【主治】 脾阳不足,脾不统血证。大便下血,先便后血,以及吐血、衄血、妇人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方歌】 黄土汤将远血医,胶芩地术附甘齐,温阳健脾能摄血,便血崩漏服之宜。

【方解】 本方证因脾阳不足,统摄无权所致。脾主统血,脾阳不足失去统摄之权,则血从上溢而为吐血、衄血;血从下走则为便血、崩漏。血色暗淡,四肢不温,面色萎黄、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皆为中焦虚寒,阴血不足之象。治宜温阳止血为主,兼以健脾养血。方中灶心黄土(即伏龙肝),辛温而涩,温中止血,用以为君药。白术、附子温阳健脾,助君药以复脾土统血之权,共为臣药。然辛温之术、附易耗血动血,且出血者,阴血每亦亏耗,故以生地、阿胶,滋阴养血止血;更配苦寒之黄芩与甘寒滋润之生地、阿胶,既可补阴血之不足,又能制约术、附过于温燥之性;生地、阿胶得术、附则滋而不腻,避免了呆滞碍脾之弊,均为佐药。甘草调药和中为使。诸药合用,共呈寒热并用,标本兼顾,刚柔相济,刚药温阳而不伤阴,柔药滋阴又不损阳的配伍特点。为温中健脾,养血止血之良剂。吴瑭称本方为“甘苦合用,刚柔互济法”(《温病条辨》)。

黄土汤与归脾汤两方均可用治脾不统血之便血、崩漏。黄土汤中以灶心黄土合炮附子、白术为主,配伍生地、阿胶、黄芩以温阳健脾而摄血,滋阴养血而止血,适用于脾阳不足,统摄无权之出血证;归脾汤重用黄芪、龙眼肉,配伍人参、白术、当归、茯神、酸枣仁、远志,补气健脾,养心安神,适用于脾气不足,气不摄血之出血证。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凡热迫血妄行所致出血者忌用。

2.加减法:出血多者,酌加三七、白及等以止血;若气虚甚者,可加人参以益气摄血;胃纳较差者,阿胶可改为阿胶珠,以减其滋腻之性。脾胃虚寒较甚者,可加炮姜炭以温中止血。方中灶心黄土,缺药时,可以赤石脂代之。

3.现代应用:本方常用于消化道出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脾阳不足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下血,先便后血,此远血者,黄土汤主之。”

2.方论选录

唐宗海《血证论》卷8:“血者,脾之所统也。先便后血乃脾气不摄,故便行气下泄,而血因随之以下。方用灶土、草、术健补脾土,以为摄血之本。气陷则阳陷,故用附子以振其阳;血伤则阴虚火动,故用黄芩以清火,而阿胶、熟地又滋其既虚之血。合计此方,乃滋补气血,而兼用温清之品以和之,为下血崩中之总方”。

尤怡《金匮要略心典》卷下:“下血,先便后血者,由脾虚气寒,失其统御之权,而血为之不守也。脾去肛门远,故曰远血。黄土温燥入脾,合白术、附子以复健行之气,阿胶、生地黄、甘草,以益脱竭之血;而又虑辛温之品,转为血病之厉,故又以黄芩之苦寒,防其太过,所谓有制之师也”。

【临床报道】

孙氏以本方(灶心黄土用赤石脂代)加味治疗崩漏36例。水煎,每日1剂。一般在行经期服4~6剂,3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非行经期可根据病情配合服用中成药以巩固疗效。结果: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4.4%。[孔文清,等.黄土汤加味治疗崩漏36例。江苏中医 2001;22(7):27]

伏龙肝的介绍 伏龙肝的功效作用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什么是伏龙肝?伏龙肝的功效作用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伏龙肝的资料,欢迎阅读。

伏龙肝的介绍
伏龙肝,中药名。为经多年用柴草熏烧而结成的灶心土。具有温中止血,止呕,止泻之功效。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化学成分

主要有硅酸、氧化铝及三氧化二铁组成;还有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镁,氧化钙,磷酸钙等。

性味

辛,温。

归经

归脾、胃经。

功效

温中止血,止呕,止泻

主治

用于虚寒失血,呕吐,泄泻。

相关配伍

1、治反胃:灶中土(用十余年者)。上为细末,米饮调下三二钱许。(《百一选方》)

2、治痈肿:伏龙肝以大酢和作泥,涂布上贴之,干则易之。(《千金翼方》)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布包煎汤,澄清代水用,60-120g;或入散剂。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使用注意

出血、呕吐、泄泻属热证者禁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在拆灶时将灶心烧结成的月牙形土块取下,除去四周焦黑部分及杂质,取中心红黄色者入药。用煤火烧者则不供药用。

二、炮制方法

《雷公炮炙论》:?细研,以滑石水飞过两遍,令干用。?

药材形态

为不规则块状。橙黄色或红褐色。表面有刀削痕。体轻,质较硬,用指甲可刻划成痕,断面细软,色稍深,显颗粒状,并有蜂窝状小孔。具烟熏气,味淡。有吸湿性。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具蜂窝状小孔、质细软者为佳。

生长环境

全国各地均产。

药理作用

鸽灌服伏龙肝煎剂3g/kg,每日2次,连服2天,对静注洋地黄酊所致呕吐可使呕吐次数减少,呕吐的潜伏期无改变。对去水吗啡引起的狗呕吐则无效。

相关论述

《纲目》:?临安陈舆言:砌灶时,纳猪肝一具于上,俟其日久,与土为一,乃用之,始与名符。盖本于此。?

[1]
伏龙肝的功效作用
别名:灶心土。

来源:为久经柴草熏烧的灶心土。在拆修柴灶时,取灶心凝结成硬块者,除去四周烧焦部分,以中心红黄色者入药。

产地:全国各地均有生产。

性状鉴别:本品呈不规则块状,大小不一,表面红祸色。质坚硬,但较砖为松,指划易碎,并有粉末掉下。断面细腻或微有蜂窝小孔。有烟熏气,味淡,尝之有泥土感。

以块大整齐,色红褐,断面细腻,质稍软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二氧化硅、氧化钙、氯化镁等。

药理作用:温中和胃而镇呕,收敛而止泻、止血。

炮制:剁成小块或轧成粉末。

性味:辛、温。

归经:入脾、胃经。

功能:温中和胃,止呕止血。

主治:呕吐恶心、吐血、衄血、尿血、便血、崩漏。

临床应用:见证虚寒的出血、呕吐、泄泻均可应用。

1、用于止血。住址虚寒性胃肠出血,有较好效果,可配肉桂、艾叶温中、熟地、当归、阿胶滋阴补血,方入黄土汤加减。此方可治疗一般慢性虚寒性出血的代表方,不仅治胃肠出血,也可治虚寒性出血、衄血、尿血、崩漏,用时可随证加减。

2、用于止呕。主治妊娠恶阻(妊娠呕吐),偏于虚寒者,以本品60g,配生姜6g,竹茹9g,陈皮6g,水煎服。

3、用于止泻。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水泻下痢,可配白术、黄芪、灸甘草等。

使用注意:热证的出血,呕吐不宜用。如无伏龙肝,可用赤石脂代。

用量:30~60g。大剂可用至90~120g。宜先煎水,沉淀后去渣,然后用黄土汤液煎其它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9029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