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养阴清肺汤方歌,组成,有哪些作业和功效

生活百事通 2023-09-20 16:27:04

养阴清肺汤

《重楼玉钥》

【组成】 大生地二钱(6g) 麦冬一钱二分(9g) 生甘草五分(3g)  玄参钱半(9g) 贝母去心,八分(5g) 丹皮八分(5g) 薄荷五分(3g) 白芍炒,八分(5g)

【用法】 水煎服。一般日服1剂,重证可日服2剂。

【功用】 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 白喉,阴虚燥热证。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并逐渐扩展,病变甚速,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方歌〗养阴清肺是妙方,玄参草芍麦地黄,薄荷贝母丹皮入,时疫白喉急煎尝。

【方解】 白喉一证,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喉为肺系,少阴肾脉循喉咙系舌本,肺肾阴虚,虚火上炎,复加燥热疫毒上犯,以致喉间起白如腐,咽喉肿痛,鼻干唇燥。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故《重楼玉钥》说:“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方中重用大生地甘寒入肾,养阴清热,为君药。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善利咽喉;麦冬养阴清肺,共为臣药。佐以丹皮清热凉血,散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清热润肺,化痰散结;少量薄荷辛凉而散,疏表利咽。生甘草清热,解毒利咽,并调和诸药,以为佐使。诸药配伍,共奏养阴清肺,解毒利咽之功。本方配伍特点是邪正兼顾,养肺肾之阴以扶其正;消肿散结,疏表利咽以祛其邪。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阴虚白喉的常用方。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无力为辨证要点。白喉忌表,尤忌辛温发汗,据原方后记载;“如有内热及发热,不必投表药,照方服去,其热自除。”

2.加减运用:若阴虚甚者,加熟地滋阴补肾;热毒甚者,加银花、连翘以清热解毒;燥热甚者,加天冬、鲜石斛以养阴润燥。并可配合应用《重楼玉钥》之吹药方:青果炭二钱(6g) 黄柏一钱(3g) 川贝母一钱(3g) 冰片五分(1.5g) 儿茶一钱(3g) 薄荷一钱(3g) 凤凰衣五分(1.5g) 各研细未,再入乳钵内和匀,加冰片研细,瓶装备用。

3.现代运用:常用于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鼻咽癌等证属阴虚燥热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重楼玉钥》卷上:“喉间起白如腐,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则属不治。”

2.方论选录

郑梅涧《重楼玉钥》卷上:“按白喉一证,即所谓白缠喉是也。诸书皆未论及,惟《医学心悟》言之。至于论治之法,亦未详备。缘此症发于肺肾,凡本质不足者,或遇燥气流行,或多食物辛热之物,感触而发。初起者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鼻通者轻,鼻塞者重。音声清亮,气息调匀易治:若音哑气急,即属不治。近有好奇之辈,一遇此症,即用象牙片动手于喉中,妄刮其白,益伤其喉,更速其死,岂不哀哉!余与既均三弟疗治以来,未尝误及一人,生者甚众,经治之法,不外肺肾,总要养阴清肺,兼辛凉而散为主。”

裴正学《新编中医方剂学》:“此郑梅涧为白喉而专设。中医认为白喉一证,乃疫气伏于上焦,伤其阴津则肺阴不足;疫气成毒,随火上炎则疫毒攻上。肺阴不足,则鼻干咽燥,劳热盗汗;疫毒攻上,则喉间白膜,呼吸有声,似喘非喘。方用生地、麦冬养阴清肺为主,元参、薄荷清热解毒为辅。疫毒自肺而发,必生痰浊于肺,贝母清热化痰,而为兼治。疫毒入血,丹皮、白芍活血凉血,亦为兼治。生甘草调和诸药,而为引和。”

【临床报道】

用本方加减制为合剂治疗白喉213例,另加吹喉散吹喉。服药后多数于第二天退热,白喉消失最快者2天,最迟者12天,平均5.6天。杆菌培养阴转最快为2天,最慢的为52天,平均6.4天。痊愈192例,死亡21例,总有效率为90.14%。[晋江专区第一医院传染科.养阴清肺肠加减治疗白喉213例分析。福建中医药 1959;(12):516]

用养清肺汤加减治疗慢性咽炎200例,每日1剂,分2次早晚服,痊愈125例,占62.5%;好转70例,占35%;无效5例,占2.5%。总有效率为97.5%。[王云芳.养阴清肺汤治疗慢性咽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3;16(1):45]

【实验研究】

养阴清肺汤对白喉杆菌有较强的抑菌和杀菌作用,对白喉毒素在体外也有较高的“中和”能力,即破坏毒素的毒性,也破坏毒素的抗原性。方中抗菌力较强的有生地、丹皮、甘草;中和毒素能力较强的有玄参、麦冬、川贝母;白芍上述两方面能力都强,抗菌及中和毒素似乎是两种独立性能,从原方中减去任何一味药,抗菌作用都比原方低,而“中和”毒素力量则无明显影响。中和毒素机制初步证明,毒素在试管内,经药物作用半小时后,毒性与抗原性一起被破坏,而破坏能力可能属于化学性质。[陈国清,等.养阴清肺汤等三方对白喉杆菌的抗生作用及对白喉毒素在体外“中和”作用的初步观察。福建中医药 1964;(5):181]

本方能明显提高正常豚鼠肺吞噬细胞吞噬功能和呼吸道局部深菌酶含量;对环磷酰胺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转化功能降低和溶血空斑减少均能使其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对照水平。[史林,等.养阴清肺糖浆中丹皮酚、芍药甙和苯甲酸钠HPLC法测定。中草药 1991;22(7):306]

养阴清肺汤

1、银耳汤,原料:银耳5克,冰糖50克。做法:将银耳放入盆内,以温水浸泡30分钟,待其发透后摘去蒂头、拣去杂质;将银耳撕成片状,放入洁净的锅内,加水适量,以武火煮沸后,再用文火煎熬1小时,然后加入冰糖,直至银耳炖烂为止。
2、火腿冬瓜汤,原料:火腿片,冬瓜片,葱丝,姜丝,虾皮,盐,糖,麻油。做法:锅内放清水煮沸,将冬瓜片及配料下锅煮10分钟后加入火腿片,2分钟后即可出锅;出锅前加入葱花、麻油、盐、糖。
3、瘦肉生鱼汤,原料:瘦肉适量,生鱼1条约500克,西洋菜500克,罗汉果1/3个,蜜枣6粒。做法:瘦肉洗净原件放入,生鱼去内杂原条放入,加上各物、水6碗,煲2小时汤成。

儿科常见病症肺痈怎样治疗?

【概述】肺痈肿是由各种病原菌所引起的肺部化脓性病变。大多数继发于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各种败血症病程中,导致肺实质炎性病变,最后破溃到支气管,咳出大量脓痰。本病以发热咳嗽,咳吐脓腥臭痰,患侧胸痛为主症。如合并脓气胸则使病情加重。
肺脓肿属中医学肺痈范畴,病位在肺,由于邪热蕴肺,炼液成痰,邪阻肺络,血滞成瘀,痰热与瘀血郁结不散,血败化脓,肺络受损。
肺痈的病机演变,分以下几个阶段:风热邪毒,内侵袭肺,郁结不散,敷肺成痈,相当于初期到成脓期。邪毒蓄结,热积血瘀,血败肉腐,化为脓血,相当于溃脓期。脓疡溃破后,邪毒渐泄,病情也日趋好转,但肺脏受损,气阴耗伤,故见驱邪正虚之象,相当于恢复期。若病情迁延不愈,可发展成慢性。
【治疗】清肺解毒法多用于初期,化瘀解毒法多用于溃脓期,扶正解毒法多用于后期,解毒法应用于疾病全程。
1.风热袭肺证(初期)
【症状】恶寒发热,咳嗽痰少,患侧胸痛,呼吸受限,苔薄黄,脉浮数。【方一】银翘散【来源】《温病条辨》【组成】金银花15克,连翘15克,桔梗6克,薄荷6克,牛蒡子6克,竹叶4克,荆芥穗4克,淡豆豉5克,生甘草5克。
【功效】疏风解表,清肺化痰。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银花、连翘辛凉透表,清热解毒;薄荷、牛蒡子散风清热利咽;荆芥穗、淡豆豉发散表邪;芦根、淡竹叶清热生津;桔梗宣肺止咳化痰;甘草合桔梗清利咽喉并能调和诸药。
【按语】在早期重用解毒药。初期恶寒发热者,加薄荷、白芷;咳嗽胸痛者,加瓜蒌、枳壳;痰稠口干者,加浙贝、玄参。2.肺热壅盛证(成脓期)
【症状】壮热振寒,咳嗽痰多,色黄粘稠,有腥味,咳声低沉,咳时胸痛,转侧不利,呼吸浅促,小便黄少,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数有力。【方一】千金苇茎汤【来源】《备急千金要方》【组成】苇茎30~60克,薏苡仁30克,冬瓜仁24克,桃仁9克。
【功效】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苇茎清泄肺热;薏苡仁、冬瓜仁清热化痰,利湿排脓;桃仁活血化瘀,以泄热结。
【按语】壮热不已者,加生石膏、知母;胸痛明显者,加瓜蒌、薤白;食欲不振者,加山楂、莱菔子。
3.痈成脓溃证(溃脓期)
【症状】壮热多汗,咳吐脓血,量多腥臭,婴幼儿因咽痰而呕恶,胸痛烦满,转侧不利,气短喘促,渴喜凉饮,舌红,苔黄腻,脉洪滑数。【方一】仙方活命饮【来源】《校注妇人良方》【组成】金银花25克,当归尾6克,赤芍6克,乳香6克,没药6克,白芷6克,防风6克,炙穿山甲6克,炒皂角刺6克,天花粉6克,贝母6克,甘草节6克,陈皮9克。
【功效】解毒散结,活血化瘀,托里排脓。
【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陈皮活血散瘀,理气化滞,消肿止痛;白芷、防风疏散风热;花粉、贝母清热散结;穿山甲、皂角刺通行经络,消肿溃坚;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加酒煎服,是借其活血通络以助药效。
【按语】壮热不已者,加白虎汤;痰热黄稠者,加红藤、败酱草;咯血多者,加三七粉;便秘者,加大黄。
4.正虚邪盛证【症状】发热减退,咳嗽渐减,脓血减少,食欲日渐好转,胸痛轻微,气短乏力,自汗盗汗,面色潮红,心烦口渴,面色不华,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方一】养阴清肺汤【来源】《重楼玉钥》【组成】大生地12克,麦冬9克,玄参9克,贝母5克,丹皮5克,炒白芍5克,生甘草3克,薄荷3克。
【功效】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中重用大生地甘寒入肾,养阴清热;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丹皮清热凉血消肿;炒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薄荷疏表利咽;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按语】舌红少苔者,加玉竹;阴虚潮热者,加青蒿、白薇、地骨皮;脾虚便溏者,加白术、山药;肺络损伤,咯血不止者,加阿胶、炒藕节、三七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98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