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礞石滚痰丸方解,有哪些作业和功效

健康生活 2023-09-20 16:07:14

滚痰丸

《泰定养生主论》,录自《玉机微义》

【组成】 大黄酒蒸  片黄芩酒洗净 各八两(各240g) 礞石一两捶碎,同焰硝一两,投入小砂罐内盖之,铁线缚定,盐泥固济,晒干,火煅红,候冷取出 (30g) 沉香半两 (15g)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四五十丸,量虚实加减服,清茶、温水送下,临卧食后服(现代用法:水泛小丸,每服8~10g,日1~2次,温开水送下)。

【功用】 泻火逐痰。

【主治】 实热老痰证。癫狂昏迷,或惊悸怔忡,或不寐怪梦,或咳喘痰稠,或胸脘痞闷,或眩晕耳鸣,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

【方解】 本方主治实热老痰,久积不去,所致多种怪证。若上蒙清窍,则发为癫狂,昏迷;扰乱心神,则为惊悸怔忡,不寐怪梦;内壅于肺,则咳嗽痰稠;阻塞气机,则胸脘痞闷;痰火上蒙,清阳不升,则发于眩晕耳鸣;痰火胶结,无下行之路,故大便秘结;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者,为实火顽痰佐证。治当降火逐痰。方中以礞石为君,取其咸能软坚,质重沉坠,功专下气坠痰,兼可平肝镇惊,为治顽痰之要药。臣以苦寒之大黄,荡涤实热,开痰火下行之路。佐以黄芩苦寒泻火,消除痰火之源;沉香降逆下气,亦即治痰必先顺气之法。方中大黄、黄芩用量独重一清上热之火,一开下行之路,有正本清源之意,“得礞石、沉香,则能迅扫直攻老痰巢穴,浊腻之垢而不少留,滚痰之所由名也”《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四药配合,确为降火逐痰之峻剂。

礞石入药须用火硝煅制,《本草问答》谓:“礞石坠降,必用火硝煅过,其性始发,乃能降痰,性烈而速,燥降之品也” 。在服法上要求临睡用温开水送过咽,令药在咽膈间徐徐而下,使药力缓缓而发,是峻药缓用之义。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实热老痰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癫狂惊悸,大便干燥,苔黄厚腻,脉滑数有力为辨证要点。因本方药力峻猛,体虚之人及孕妇均不可轻用,以免损伤正气。

2.加减运用:可根据病情之轻重、病势之缓急以及药后反应而增减药量:急重病,每服9~12g;慢性病,每服6~9g,均临卧服。次夜剂量根据腹泻次数及症状缓解程度而进行调整。本方虽药力峻猛,但药后除有腹泻外,副作用较少,部分患者出现咽喉稠涎而壅塞不利者,乃药力相攻、痰气上泛之象,不必惊慌,少顷自安。一般次日早晨当有大便,其余几次泻下痰片粘液,此为顽痰浊垢自肠道而下之象。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中风、精神分裂症、癫痫、偏头痛、神经官能症等属实火顽痰胶固者。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

《玉机微义》卷4录《泰定养生主论·痰论》:“千般怪症。”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通治实热老痰,怪证百病。夫痰之清者为饮,饮之浊者为痰,故痰者皆因火灼而成,而老痰一证,为其火之尤盛者也,变幻诸病多端,难以枚举。然治病者必求其本,芟草者必除其根。故方中以黄芩之苦寒,以清上焦之火;大黄之苦寒,以开下行之路,故二味分两为独多。但既成之痰,亦不能随火俱去,特以礞石禀懔悍之性,而能攻陈积之痰者,以硝石同煅,使其自上焦行散而下。然一身之主宰者,惟气而已,倘或因痰因火,病则气不能调,故以沉香升降诸气,上至天而下至泉,以导诸药为之使耳。”

【临床报道】

仲氏以礞石滚痰丸合承气汤治疗中风24例,均经头颅CT检查确诊,其中脑出血者5例,脑梗塞者7例,脑血栓形成者12例。中医辨证分为:风阳痰火型4例,风阳夹痰型8例,风阳上扰型12例。加减:风阳痰火型方用礞石滚痰丸合大承气汤;风阳夹痰型方用礞石滚炎丸合调胃承气汤;风阳上扰型方用礞石滚痰丸合增液承气汤。半月为1疗程。结果:3型显效分别为1例、2例、6例,有效分别为2例、5例、6例,无效分别为1例、1例。总有效率87.5%[仲玉英.礞石滚痰丸合承气汤治疗中风24例。四川中医 1995;(2):20]

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怎么样_治疗哮喘的偏方有哪些

支气管阻塞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其特点有阵发性呼吸困难,哮喘、咳嗽和咯痰等症状。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关于哮喘的相关资料,供您参考。
中医治疗哮喘的效果好不好
经专家介绍说,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秋冬天寒,易发哮喘,中医主张在秋冬服用益气补阳的中药制剂治疗,结合中医穴位注射、敷贴等,常可达到临床治疗之显著效果。

近年来针对近万例哮喘病人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根据中医辨证施治、标本兼治的原则,采用最有效穴位注射、口服、敷贴方法,为病患带来了康复的希望。其采用的穴位注射疗法系国内独创

所以说中医治疗哮喘不仅要使用中药,更要合理的,恰当恰时的治疗,才回事半功倍。

西医对于哮喘治疗中,常常会使用大量的激素药剂,这对与患者,尤其是青少年哮喘患者,有很严重的副作用。中医认为:要治疗咳喘,不仅要针对患者肺、脾、肾三脏虚弱的情况治疗,还应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可以事半功倍。因而相对于西医来说,中医在治疗呼吸病上有很大的优势。

笔者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即以家传中医治疗呼吸病的方法为基础,采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办法对呼吸病进行治疗和研究。在上世纪90年代初,对家传中医治疗呼吸病的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改良,经过长期待医疗研究和实践,总结出了治疗呼吸病具有良好效果的治法和验方。

哮喘患者发作时往往痛苦不堪:咳痰不止、呼吸不畅、喉间哮鸣有声、全身大汗淋漓、喘息无法平卧,甚至于明显发绀或休克。而且哮喘病情经常反复、缠绵不休。目前大多数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往往等到急性发作时才给予治疗,而不重视缓解期的预防和治疗,致使痛苦程度和经济负担不断增加,病情却日趋严重!

哮喘的发生一般都是有一定的过敏源存在的,所以利用脱敏治疗方法,可以将减轻过敏性哮喘的发病率,方法是将过敏源的提取物滴到舌头底下,这样免疫系统的耐受性就会出现,从而远离哮喘。
中医治疗哮喘的方法
1.水蛇瘦肉汤:本汤化痰止咳平喘。广陈皮4克、水蛇1市斤去皮脏后大约剩半市斤左右、白果6~10粒去壳,稍打、苦杏仁5克、瘦肉80克,煲汤。适合体实者。

2.川贝鹧鸪汤:本汤化痰止咳固肾。鹧鸪1只、苦杏仁9~15粒、川贝9~15粒、广陈皮5克、山药30克,煲汤。适合体弱者。

3.外治用白芥子末3克,鸡蛋清和匀,搽上背部大椎、肺俞穴或用老姜汁4~6滴、生油8~10滴和匀,搽背部大椎、肾俞和肺俞穴。前者适合体质壮实者,后者适合体虚者。

生活注意事项:忌菸、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中医辨证治疗哮喘:哮喘症分为外感和内伤两种。其症状与咳嗽的情形和用药极为相似,而慢性支气管炎和咽炎往往是由于长期误服清热化痰以及消炎退烧的药物所导致的,而且,哮喘患者每年的秋季必然发作。哮喘、慢性气管炎、咽炎的患者,如果能够坚持服用大剂四逆汤3~5个月,秋季必不发作。
治疗哮喘的偏方(建议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
葶苈子大枣治哮喘

【功能主治】理气化痰,健脾利溼,补肾纳气。适用于各种哮喘症。

【处方组成】大枣30~60克,葶苈子30~60克,生白术30~60克,炙马蔸铃9克,肾气丸12克包,生甘草9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早晚温服。

【加减】如属寒喘者,加麻黄9克,白果10~30枚;如属热喘者,加麻黄9克、生石膏30克;如舌质红,阴虚者,加南沙参15克,阿胶4.5~9克冲服;如咳嗽重者,加炙百部9克,炙款冬9克,炙紫菀9克;如咯痰不爽者,加礞石滚痰丸9克包煎或3克吞服。

【宜忌】忌鱼腥、油腻、辛辣等发物。

【病例验证】用此方共治疗各种哮喘325例。结果疗效稳定的95例,疗效不稳定的175例,无效的55例,总有效率为83.1%。

半夏丹参治哮喘

【功能主治】主治支气管哮喘。适用于喉中痰鸣,呼吸急促,胸闷如窒,咳嗽,吐痰白粘稠,舌质暗,苔自滑,脉细涩患者。

【处方组成】半夏6~15克,丹参10~30克,五灵脂9~15克,炙麻黄6~12克,炙杏仁6~10克,川椒5~10克,葶苈子6~18克,苏子6~12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2次,早晚各服1次,连服7日为1疗程,停药1~2日后开始下一个疗程。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5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治愈10例,显效22例,有效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固本治哮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补肾纳气,降逆消痰。主治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蛤蚧6克去头足,孩儿参30克,海浮石30克先煎,淡豆豉10克,广地龙10克,紫菀10克,皁角3克,制南星6克,细辛6克,炙麻黄6克,钟乳石15克先煎,桑白皮10克,五味子10克,沉香6克,炒葶苈子6克,杏仁10克,黄芩10克,生龙骨20克先煎,甘草6克。

【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3次分3次服,42剂为1个疗程。

【病例验证】陆某,男,40岁,工人。从童年起患哮喘至今已35年,原先每逢冬春季节发作,渐则无明显季节性。发作时呼气尤为困难,不能平卧,两肩耸起,鼻翼及肩颈、腹壁肌皆随呼吸而活动,喉中有哮鸣声,偶尔呛咳,咯出粘稠白痰,颈静脉怒张,桶状胸,听诊两肺有广泛哮鸣音及干性罗音,叩诊呈过清音,肺下界降低。X线胸片示两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嗜酸性粒细胞略增高。按上方共服3个疗程,随访2年,哮喘未发。

冬病夏治消喘膏治哮喘

【功能主治】用于缓解期喘息型支气管炎和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炙白芥子、延胡各21克,细辛、甘遂各12克,共研细末,用生姜汗调制成膏。

【用法用量】在夏季三伏天贴于背部双侧肺俞、心俞、隔俞穴位4~6小时,每10天贴敷一次,每年贴3次。

【病例验证】用此方治疗哮喘,经21年临床观察1074例,其中喘息型支气管炎785例,支气管哮喘289例,治愈率22.8%,总有效率85%。疗效随贴治年限的延长而逐渐提高,以连续贴治3个夏季组疗效最好。

截喘汤治哮喘

【功能主治】化痰截喘,降逆纳气。主治慢性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哮喘、支气管哮喘。

【处方组成】老鹳草、碧桃干、佛耳草各15克;姜半夏、旋覆花、全瓜、防风各10克;五味子6克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晚饭后各一剂。

【加减】热喘者,加石膏15克、知母10克、黄岑10克;寒喘者,加炮附片9克、肉桂3克;气虚者,加白参3克、黄芪80克;肾虚者,加苁蓉15克、巴戟天15克、补骨脂15克;阴虚有热者,加黄柏、知母、元参、生地各9克。

【病例验证】陈某,男,64岁,退休干部。患有支气管哮喘30多年,每届秋冬必大发,曾用氨茶碱、皮质激素类药物治疗,但仅能当时缓解,药停又喘。某日因天冷受寒,哮喘大发已有4天,每晚看急诊。后按此方服3剂后,支气管哮喘即有明显缓解,服至7剂,哮喘平止,胸部X片示“肺部感染消失",其余症状也明显改善,又续服7剂巩固疗效,以后服用右归丸及人参蛤蚧散扶正固本,随访3年未见覆发。

礞石有哪些特性?

【性味归经】甘、咸,平。入肺、肝经。

【功效主治】

1.消痰下气用于顽痰、老痰胶结,气逆咳喘,胸膈胀满,常配伍沉香、大黄、黄芩等,方如礞石滚痰丸。

2.镇肝止痉用于痰热惊风抽搐,常配伍薄荷、白蜜等。

【用量用法】6~10克,包煎。研末服,每次1~3克。

【禁忌】寒证、虚证及孕妇忌用。

【按语】礞石化痰力强,为治顽痰胶结之要药;质重沉降,是定惊止痉之良品,药性峻悍,每于顽重之症方用。多入丸散,用作汤剂者较少。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98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