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成】炙黄芪 麦冬各15g 人参 熟地 茯苓 炙甘草各6g 白芍药 当归 川芎 远志 官桂各3g 姜、枣各10g
【方歌】内补黄芪地芍冬,参苓远志加川芎,当归甘草官桂并,力补痈疽善后功。
【主治】痈疽溃后,气血皆虚,溃处作痛,倦怠懒言,间或发热,经久不退,脉细弱,舌淡苔薄等症。
【病案】王某,男,40岁,于1991年10月3日以左胫骨开放性骨折入骨科,行骨折复位,清创缝合术后7天拆线,见患者伤口愈合差,范围约3cmX4cm,脓液黄绿色,给予抗炎治疗。局部换药治疗5天后,脓液变少,又同法治疗10余天后,伤口范围未明显缩小,表面灰白,脓液清稀,自诉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查舌质沉,苔薄白脉虚。即停内服抗生素,外敷生肌玉红膏等治疗,给予局部清洁,内服内补黄芪汤加银花、连翘各15g,1日1剂,2剂后,患者自觉患肢发热,换药见伤口新鲜,范围明显缩小。3天伤口结痂,痂脱而愈。 (摘自《甘肃中医》)
【分析】皮肤溃破久不愈合,在临床上多施以外治法及抗菌消炎。但是西医的抗生素用久有伤及机体阳气的副作用,由此例患者就可以看出患者在用抗生素一段时间后明显出现中医所说的虚证:"脓液清稀,自诉头昏眼花,神疲乏力,查舌质沉,苔薄白脉虚”,而且可以看出患者是纯虚无实的表现。
此例患者因久病而致气血俱虚,伤口久不愈合,笔者通过对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指导临床,采用内补黄芪汤加减治疗,收到满意效果。明·陈实功《外科正宗》曰:“本方治痈疽发背,诸疮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精神短少,饮食无味,自汗口干,脉涩不睡,并效”。明·周文秉《外科集验方》曰:“治诸疮肿发背已破后虚弱无力,体倦,懒言语,食无味,少睡脉涩,自汗口干并宜服之”。方中人参、茯苓、甘草、熟地、当归、白芍、川芎以补气养血合八珍汤之意;黄芪、肉桂益气助阳,收阳生阴长之效;重用大量黄芪可以托疮生肌,促进疮面愈合,麦门冬养心除烦,护阴以配阳;远志宁心安神,“长肌肉……治一切痈疽”;银花、连翘清热解毒,为治疗疮疡的常用药物。方中诸药调配,气血双补,阴阳并调,再佐以清热解毒之品,共使腐去肌生而痊愈。
——本文摘自《方剂学案例分析》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53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清暑藿佩汤治疗外感发热医案
下一篇: 治疗前列腺炎的5款药膳食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