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歌】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来源】《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柴胡、前胡、川芎、枳壳、羌活、独活、茯苓、桔梗、人参各6g,甘草3g,以上为小儿量。
【用法】加生姜、薄荷少许,水煎服。(原方为末,每服二钱,入生姜、薄荷煎服。)
【功用】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兼有气虚证。症见恶寒高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舌苔白腻,脉浮,按之无力。
败毒散临床应用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疗外感风寒湿邪而兼有正气亏虚,以恶寒高热、肢体酸痛、无汗、脉按之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亦治下痢初起而有上述主治表证者。清代名医喻嘉言称此法为“逆流挽舟”法。
2.辨证加减:若正气未虚,而表寒较甚者,去人参,加荆芥穗、防风以祛风散寒;气虚明显者,可重用人参,或加黄芪以益气补虚;湿滞肌表经络、肢体酸楚疼痛甚者,可酌加威灵仙、桑枝、秦艽、防己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咳嗽重者,加苦杏仁、白前止咳化痰;痢疾之腹痛、便脓血、里急后重甚者,可加白芍、木香以行气和血止痛。
3.使用注意:方中药物多为辛温香燥之品,外感风热及阴虚外感者均忌用。若时疫、湿温、湿热蕴结肠中而成之痢疾,切不可用。
4.现代运用:常用于治疗感冒、支气管炎、过敏性皮炎、荨麻疹、湿疹、皮肤瘙痒症等属于气虚外感风寒夹湿者。
逆流挽舟:是喻嘉言用此方治疗痢疾初起而有风寒湿表证的一种治法。对于表邪内陷入里而成之痢疾,治疗上用此方疏散表邪,使内陷的邪气还从表(外)而出,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好像在逆流中挽舟上行,故称“逆流挽舟"
败毒散方解君:羌活、独活——发散风寒,祛湿止痛,以祛一身上下之风寒湿邪。
臣:川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
柴胡——解肌发表。
佐:桔梗——宣通肺气,化痰止咳。
前胡——宣利肺气,化痰止咳。
枳壳——行气宽胸,消痰除满。
生姜、薄荷——辛散解表而和中。
茯苓——健脾渗湿,以治生痰之源。
人参——益气扶正以驱邪外出,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使:甘草——调和药性。
配伍特点:方中以辛温之药外散风寒湿,扶以人参驱邪外出,散中有补,防邪气内陷。
清瘟败毒饮来源《疫疹一得》卷下。组成:生石膏(大剂)180~240克(中剂)60~120克(小剂)24~36克 小生地(大剂)18~30克(中剂)9~15克(小剂)6~13.5克 乌犀角(大剂)18~24克(中剂)9~12克(小剂)6~12克 真川连(大剂)12~18克(中剂)6~12克(小剂)3~4.5克 生栀子 桔梗 黄芩 知母 赤芍 玄参 连翘 鲜竹叶 甘草 丹皮用法:石膏先煎十余分钟后,再入余药同煎,犀角磨汁和服,或研末,或先煎对入,分二次服。疫证初起,恶寒发热,头痛如裂,烦躁谵妄,身热肢冷,舌刺唇焦,上呕下泄,六脉沉细而数者用大剂,沉而数者用中剂,浮大而数者用小剂。功用: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主治:湿热疫毒及一切火热之证。气血两燔,高热狂躁,心烦不眠,或神昏谵语,头痛如劈,大渴引饮,咽痛干呕,发斑吐血,舌绛唇焦,脉沉细而数,或沉数,或浮大而数。现用于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败血症等表现为气血两燔症状者。 加减:若斑一出,加大青叶,并少佐升麻1.2~1.5克,大便不通,加生军;大渴不已,加石膏、天花粉;胸膈遏郁,加川连、枳壳、桔梗、瓜蒌霜。方论:本方为综合《伤寒论》白虎汤、《外台秘要》引《小品方》之芍药地黄汤、《外台秘要》引《崔氏方》之黄连解毒汤等三方加减而成。方中重用石膏合知母、甘草以清阳明之热;黄连、黄芩、栀子三药合用能泻三焦实火;犀角、丹皮、生地、赤芍专于凉血解毒化瘀;连翘、玄参、桔梗、甘草清热透邪利咽;竹叶清心利尿,导热下行。诸药合用,既清气分之火,又凉血分之热,是治疗气血两燔的主要方剂。 追问: 请问有没有方便记忆的方歌呀? 回答: 我这还没有,我所搜集的方子里只有这些记载。
真人养脏汤、败毒散、葛根芩连汤、白头翁汤均治痢疾,但真人养脏汤功在涩肠止泻,温中补虚,主治脾肾虚寒,大便失于固摄之滑脱病。败毒散?逆流挽舟?,解表止痢,使陷里之邪,还从表出而愈,适用于外邪陷里而成痢疾,多用于痢疾初起而兼有外感风寒湿邪者。葛根苓连汤解表清热止病,尤能清胃肠之湿热,故风湿热为患的身热下痢,无论有无表证皆相适宜。白头翁汤清热解毒,凉血止痢,尤长于清解肠胃血分之热毒,故以热毒深陷血分的赤痢为宜。芍药汤调和气血,清热解毒止痢,兼以?通因通用?,适用湿热蓄积肠中,气滞失调,症见赤白相兼,里急后重之腹痛下痢。
很多人都不明白荆防败毒散的功效是什么,这就意味着不能很好地使用本药品。只是简单听说能治感冒,究竟是治什么类型感冒,还有别的用处吗,一起看看荆防败毒散的功效吧。
荆防败毒散的功效 1、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紧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2、《摄生众妙》指出本品主治发散风寒,解表祛湿:用于?流感?、感冒等病证初起,出现恶寒、发热、无汗、剧烈头痛、肌肉关节酸痛,舌苔白腻,脉浮或浮数者。本方亦可用于痢疾、疮痈初起而有表寒证者。
3、《疮疡经验》指出本品主治便毒,初起之时,寒热交作,两腿牵绊肿起,不能屈伸。
4、《痘疹会通》指出本品主治麻疹初起。
5、《医方简义》指出本品主治时毒。风邪上干肺胃,致咽喉肿痛,两颐发肿,身有寒热。
荆防败毒散简单使用说明 主治:外感风寒湿邪、恶寒发热、头痛项强、肢体 痛、腮肿、无汗、鼻塞、咳嗽有痰、苔薄白、脉浮或浮紧。
方义:此方适用於外感病初起之表寒证。方中荆芥、防风为君、取辛温而收,散风解表之功,增发汗之力;羌活、独活、川芎、生姜、发散风寒湿邪,又除头痛身痛;柴胡、薄荷,升清透表,散肌表之热;前胡、枳壳、桔梗下气化痰,可治咳嗽胸闷;茯苓、甘草益气健脾,以顾胃气。
辨证要点:恶寒发热。鼻塞声重。肢体 重。
加减:皮肤瘙痒∶加苦参、牛蒡子、苍术、土茯苓。胸膈痞闷∶加厚朴、苏梗。风寒咳嗽∶加杏仁、牛蒡子。纳呆胸闷∶加藿香、炒麦芽。银翘败毒散∶方中去荆芥、防风、加银花、连翘、主治痈疮红肿疼痛。
现代应用:本方促进体表血循环,抑制病毒,抗菌。用於感冒、流感、接触性皮炎、麻疹、银屑病、湿疹、皮肤搔痒症、风湿病、关节炎、支气管炎、鼻炎、痈疮肿毒。
荆防败毒散临证运用经验 1、根据原方证病机之偏颇加减:气不虚者,去人参;内湿不甚,去茯苓、枳壳;痰气阻滞重见胸满痰多,加旋覆花、鼠曲草、炒苏子;内有蕴热见口苦苔黄,加黄芩以清里热。风邪为甚加防风、荆芥,寒邪为甚加白芷、细辛,湿邪为甚加苍术、薏苡仁。
2、临床拓展运用
2.1、肺系病:感冒、流感属于风寒或夹湿见头痛热甚,加葱白、豆豉、葛根;邪郁化热入里见咽痛烦渴,加蚤休、板蓝根、石膏。支气管炎属内蕴痰湿,复感风寒见咳痰胸满,加半夏、橘红、杏仁。
2.2、皮肤病:外科体表感染见疮疖初起,伴寒热、脉浮者,去人参,加荆芥、防风,此为?荆防败毒散?,或加银花、连翘,此为?银翘败毒散?。急性或慢性荨麻疹分别加荆芥、蝉衣、制僵蚕,或夜交藤、当归、地黄;湿疹加苦参、苍术、白鲜皮;牛皮癣加露蜂房、白鲜皮、赤芍;扁平疣加防风、苍术、薏苡仁。
2.3、关节类病:风湿性关节炎属风寒湿郁滞经络见关节疼痛,可选加威灵仙、桂枝、防己。
2.4、胃肠病:急性腹泻或痢疾初起属表里同病,见恶寒发热、身痛腹泻,加车前子、苍术、神曲;腹痛痢疾,加白芍、木香、荷叶。
2.5、急性肾炎属外邪郁表滞肺,见寒热无汗,身肿尿少,加麻黄、桑皮、车前子。
总之,本方适用于外感风寒湿邪,内有湿停气滞,或兼有气虚之证。临证用方当以寒热无汗、肢节酸痛,或皮肤疮疹、胸满咳痰、苔白、脉浮或重取欠力为辨证要点。本方药性偏于辛温香燥,阴虚外感者忌用,痢疾属于湿热或无表证者不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51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肥儿丸的组成,主治,医案
下一篇: 五风内障的分类、病因病机及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