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xx,男,43岁,四川名山县城南乡农民。1974年7月25日初诊。
自诉:二十多岁即患腰痛,1971年经医治而愈,三年未再发作。今年5月,因感冒又发生腰痛,服中西药俱无效,且疼痛反而加剧,因来求治。
检查:诊脉浮紧,舌苔薄白,全身酸痛,两腿酸软无力,口苦,食欲不振,腰痛甚不能屈伸转侧。
辨证:新感引发宿疾。
治法:先宜辛温解表。
处方:人参败毒散加减
党参10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柴胡10克 前胡10克 苍术10克 川芎6克 薏苡仁20克 黄芩12克 甘草3克 大枣6克 生姜3片
7月28日二诊:病人服上方后,周身漐漐汗出,汗后诸症悉解,腰痛亦愈。予壮腰健背丸1瓶善后。
按:先表后里,乃中医治病的原则之一(当然也有特殊例外情况)。病人素患腰痛,为外感诱发,这种情况在临床屡见不鲜。治法应先解外,宿疾亦往往随之而解,其不解者,亦易措手,反之,新感宿疾,皆不能愈,本病例即因外感风寒诱发腰痛,前医皆按腰痛论治,故治疗两月余病终不除,按先表后里的原则,以人参败毒散加减,解其风寒之邪,腰痛亦随新感而解,解后以壮腰健肾丸善后,今已四年未复发。
——本文摘自《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相关文章:
败毒散方歌,组成,功效与作用
可以做以下六种运动缓解疼痛:
1、瑜伽:
英国研究人员发表在《内科医学年鉴》上的研究显示,背部疼痛的患者每周参加一次瑜伽练习,持续3个月后,他们的身体功能得到了明显改进,其效果甚至优于药物治疗或理疗。
2、伸展:
伸展锻炼缓解背部疼痛的效果与瑜伽相当。通过上下左右拉伸四肢,人体的重要肌肉群都可以得到锻炼,特别是躯干和腿部。每次锻炼40~50分钟,动作多样化一些,效果会更好。
3、力量:
美国健身教练凯西·凯尔勒发现,适当进行肌肉力量训练,有助于预防和减轻后背疼痛。主要锻炼动作有椅式悬垂、上斜式俯卧撑、深蹲和俯身划船等。
4、游泳:
201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长期久坐的成年人如果每周接受5次“水疗”,两个月后,背部疼痛会明显减轻,这对孕妇的背部不适也有效。
5、太极:
这种动作舒缓的中国武术,对缓解背部疼痛效果神奇。美国风湿病学会的研究表明,每周练习两次,每次40分钟的太极拳,持续10周,患者的疼痛强度下降13%左右。
6、普拉提:
最近发表在《欧洲理疗康复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每周练习5个小时的普拉提,坚持6周,疼痛感就会明显减轻;持续6个月,不仅疼痛基本消失,患者的情绪也更稳定,生活质量更高。
人民网——久坐腰酸背痛 6种运动缓解背痛
目录1拼音2概述3头痛4身痛5历节痛6胸痛7胁痛8胃痛9卒疝暴痛 1拼音 xiǎo ér zhū tòng
2概述 诸痛,指各种疼痛,又名痛证。身体内外发生一种难于忍受的痛苦为痛; 痛而带有酸麻感觉的为疼。婴幼儿疼痛不会自诉多表现为啼哭,烦躁不安,皱眉,皱额等。年长儿多能自诉痛苦。疼痛常为某种严重疾病的重要反应,应予以重视。
小儿疼痛的发生原因以六淫,疫疠,乳食所伤,以及痰、瘀、虫积为多见。这些因素伤及脏腑,导致气血运行不利,寒热失调,营卫痞塞时,均可发生疼痛。诸痛包括头、身、胸、胁、关节等部位的疼痛。
3头痛 头为诸阳之会,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会于头。故脏腑有病皆可引起气血运行失调而致头痛。而小儿头痛常以风寒暑湿,温毒所侵。《幼幼集成》谓伤寒、伤风、伤暑、伤湿均有头痛。①伤寒头痛,感受寒邪,寒犯三阳之经,其症头痛恶寒、无汗、身痛,脉浮紧,指纹红而浮见。治宜辛温散寒,用葱豉汤,或川芎茶调散加减。②伤风头痛,风邪上袭于头,小儿最易化热。其症身热,头痛,咳嗽,汗出或微汗,脉浮数,指纹浮紫。治宜清热熄风,用桑菊饮加减。若风伤卫表,头痛,汗少,而咳嗽,鼻塞者,为囟风伤寒。治宜宣透疏风,用止嗽散加减。③伤暑头痛,婴儿囟未全合,夏暑季节最易伤暑,暑热犯卫,上犯于头。其症多伴面赤多啼,时或尖叫,身热汗多,口唇干燥,尿赤。治宜清暑凉透,用六一散加薄荷,鲜荷叶,白菊花泡服。若无汗,微恶风寒者,治宜清暑透表,用新加香薷饮加减。④伤湿头痛,小儿于霉雨季节,或于潮湿之处,感受湿邪,蒙蔽于头,壅遏诸阳,经脉气郁。其症身热不扬,多啼头痛,时或皱眉,无汗或踡卧。治宜疏风胜湿,用羌活胜湿汤加减。或用羌活、藿香叶、香薷、苍术、薄荷、牛蒡子之类,以芳香化浊。
4身痛 又名体痛。一身尽痛,在伤寒、伤暑、伤湿等外感病中经常出现,均由经络阻塞,气血不和所致。外感之邪,郁于经络。其症身疼,骨节亦痛,恶寒无汗;或伴有头项强痛,不时啼哭等。治宜疏散外邪,用败毒散,或香苏饮加减,以祛其邪而和气血。汗出后外邪已去,身仍疼痛,指纹沉滞,便当调和营卫。必须审察有邪无邪,有外邪者重在解表,无外邪的应和气血。身痛,是指全身肌肉都疼,如只有四肢酸痛,属于痹证一类。(见“小儿诸痹”条)小儿落床瘀损,身痛青紫,可用身痛逐瘀汤。
5历节痛 又名历节风,历节风痛。若历节痛如咬者名白虎历节风。多因患儿体素虚弱,复感风寒湿热之邪,袭于经脉,流入关节而成。①风湿历节,风湿之邪初袭于表,其症历节疼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恶寒,脉象浮滑,治宜疏风去湿,用人参败毒散加减。若风湿化热,汗出口渴,治宜清热化湿,用宣痹汤加松节,海桐皮、姜黄。②寒湿历节,寒湿凝滞于关节,其症关节疼剧,局部浮肿而?白,并伴有恶寒、肢冷、苔白腻,脉濡或紧,指纹淡滞。治宜温经散寒,用蠲痹汤加减。延久不愈,血虚寒滞者,用七节汤加鸡血藤。凡历节上肢关节痛甚者,宜配疏风通络之品,如羌活、防风、苏枝节等; 下肢关节痛甚者,宜配渗湿舒筋之品,如牛膝、薏苡仁、木瓜等。外治一般用醋煮沸,入葱白炒、捣烂,纱布裹敷熨局部。
6胸痛 胸中为宗气之所聚,心肺之所居。胸部受邪,多成胸痛。小儿胸痛,多以湿热痰瘀,阻遏胸肺、经络壅遏而成。①湿热胸痛,湿热之邪壅滞于肺,肺络受阻,气不宣通,不通则痛。其症胸痛,咳嗽时痛甚,痰多稀白或带微黄。治宜宣透湿热,用三仁汤加减。湿热兼瘀,嗽吐脓痰,或带血丝,血块,治宜消瘀化湿,兼以解毒,用千金苇茎汤加鱼腥草、紫菀、银花、菊花。②痰饮胸痛,痰饮阻滞胸中。其症胸痛咳逆,喘满。热痰壅遏者,多伴咳逆倚息不得卧,烦躁、面紫、身热、脉数。治宜清热涤痰,用葶苈大枣泻肺汤;寒饮阻滞者,多伴有呼吸困难,腹满、肢冷、脉迟,治宜温经涤痰,用控涎丹吞服。
7胁痛 肝胆之脉布于胁肋,邪入肝胆脉络壅塞,令人胁痛。左胁痛,为肝木乘脾,右胁痛为肝邪犯肺。左右两胁胀痛为气滞;胁下注痛为痰饮;胁下痛有块状物者,为食积或瘀血。胁痛的治疗宜疏肝利气为主,用四逆散加减。不可骤用补气滞气之剂,虽有气虚表现者,亦宜补泄兼施。肝木乘脾加玉竹、扁豆以扶脾抑肝;肝邪犯肺加桑白皮、旋复花以肃肺降气;气滞加沉香、枳壳;痰饮加半夏、茯苓;食积加鸡内金、山楂;血瘀加桃仁、红花。
8胃痛 又名胃脘痛,心胃痛。即胃脘部疼痛。小儿胃痛,以热郁、虫积与痰食所伤为多。①热痛,其症哭叫,心烦、口渴、尿赤。治宜清热泻胃,用清胃散合金铃子散。②痰痛,痰阻胃脘,其症胃痛,呕吐痰涎、苔白滑。治宜豁痰镇痛,用木香调气散,或温胆汤加延胡索、香附、旋复花。③伤食胃痛,乳食停滞,气滞胃脘。其症胃痛,恶食,嗳腐吐酸,恶闻食气。治宜暂停饮食,所谓“伤之轻者,损谷则愈”。如痛不止用保和丸以导之;再不愈,则用木香槟榔丸以下之。④虫积胃痛,蛔虫扰胃,或蛔窜胆道。其症胃脘气逆而痛,或吐蛔虫,兼有口苦,心烦,痛则哭闹不休,痛甚者可致晕厥。治宜和胃安蛔,用金铃子散加乌梅、花椒之类,或服乌梅丸;并配合针刺迎香透四白,再刺人中、中脘、内关、足三里。痛止后,再予驱蛔。(见“小儿诸虫”条)
9卒疝暴痛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之燥气感冒
1.葱豉汤与麦冬草果仁汤
临床表现:大暑以后,燥金气动,感冒之者,恶寒发热,时止时作,胸部似塞,腹部似胀,或头痛或头不痛,脉象弦涩,动在中部。
原理:缘秋燥之时,大气中已降入地下之火气,忽然逆升,与凉降之金气抵触,金气凉降不下,火气逆升不上,金火裹束,遂燥结于中气之间。
辩证:人身感之,肺金敛结则恶寒,相火逆升则发热,金火裹束于中部,则胸腹塞胀。头痛者,肺金敛结,降气不舒也。燥结于中四字注意。脉来中取弦涩,干燥敛结之象。
治疗方法:刮痧法加葱豉汤与麦冬草果仁汤
先用刮痧法刮背心脊骨两旁,刮出红点,荣卫气通,乃可用葱豉汤与麦冬草果仁汤,重剂合用,以开散之。
葱白三个,淡豆豉10g,麦冬15g,草果仁5g盐少许,煎服。
方解:寒伤荣而卫闭也,故用葱白通之。豉能通滞,又能养中。盐补中气。麦冬开金气之结,草果仁开中气之结。
2.人参败毒散
处方:人参败毒散
羌活、独活、柴胡、川芎、薄荷、前胡、枳实、桔梗、茯苓、生甘草、党参、生姜各5g煎服。
方解:羌独柴芎其性升散,最开肺金之敛结。薄荷、枳壳、前胡、桔梗、生姜,其性降散,能消胸腹之塞胀。党参益气生津以润燥结,茯苓、甘草补土和中。
燥气敛结,病结在中,降不下去,故兼用升散也。
否则外感最忌升散,只宜降散。人参败毒散,惟宜此病,注意。
病时只可食稠粥,不可食干饭
3.小建中汤
临床表现:初病失治,里气内结而成痞胀。腹部如鼓,左胁按之作痛,面色青黄
辩证:青乃木气之枯,黄乃血坏也。腹胀左胁作痛,金结木败之象。
处方:小建中汤。
方解:饴糖善养津液而开结塞,芍药、桂枝升降木气,炙甘草姜枣调补中土。土木调和,运动能圆,青黄自退。
此方开结调木,故效。
加减:如舌有干黄胎,脉象沉实者,则燥结成实,于原方加生大黄、生枳实各5g缓缓下其燥结。舌
无胎,脉不沉实,忌下。
此病江南多有之,西医称黑热证是也。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822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