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桂枝加葛根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

道医 2023-06-25 18:18:17

桂枝汤证项背有强急之状者,加葛根。——《伤寒论》

【组成】桂枝、芍药、大枣、生姜各7克,甘草4克,葛根9.5克。煎法、用法,同桂枝汤,但不须啜热粥。

【症状表现】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肩胛拘急挛痛之状),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立方意义】葛根含淀粉质,有解表生津,镇痉之能,加入桂枝汤队伍中,暂作主帅,督同全队,进入太阳风邪郁结之处,一以解散风邪,一以滋养筋脉,则痉挛强急之证,自缓解矣,前人称为太阳病项背强者之主剂。

【治疗范围】以项背强急、有汗为主兼有发汗、自汗、头痛等。

编者按:此方,原系桂枝汤之有自汗证者,如其无汗,则加入麻黄,成为葛根汤矣,古今医家,于项强几几而无汗者,大率用葛根汤,此方遂少显著。

【凭证使用】麻疹初期,痢疾初期及因风湿骨痛等而有自汗、项背等拘挛疼痛之状者,均可应用之。

桂枝葛根汤简介

目录1拼音2《片玉痘疹》卷五:桂枝葛根汤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2.4摘录 3《直指》卷十九:桂枝葛根汤 3.1处方3.2制法3.3功能主治3.4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3.5摘录 4《准绳·幼科》卷四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4.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桂枝葛根汤 1拼音 guì zhī gě gēn tāng

2《片玉痘疹》卷五:桂枝葛根汤

2.1处方

桂枝、芍药、干葛、甘草、防风。

2.2功能主治

痘疹,如暴风连日而有伤风之症者。

2.3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

水1盏,加生姜1小片、大枣1枚,煎7分,热服。

2.4摘录

《片玉痘疹》卷五

3《直指》卷十九:桂枝葛根汤

3.1处方

桂枝7钱,芍药7钱,甘草7钱,葛根1两3钱。

3.2制法

上为散。

3.3功能主治

太阳表虚,颈项强,汗出恶风。

3.4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5片,大枣1枚,煎服。

3.5摘录

《直指》卷十九

4《准绳·幼科》卷四

4.1方名

桂枝葛根汤

4.2组成

桂枝1钱,葛根1钱,赤芍药1钱,升麻1钱,防风1钱,甘草1钱。

4.3主治

小儿癍疹初发,如时大寒,则腠理闭密,气血凝涩,防其发泄得迟,有毒气壅遏之变。

4.4桂枝葛根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淡豆豉1钱,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4.5制备方法

上锉细。

古籍中的桂枝葛根汤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起发证治 平日感受风寒,皮肤坚木,以致痘毒郁而不散,宜桂枝葛根汤(初热)十宣散(见形)以散表邪,外用水杨汤浴...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起发证治 平日感受风寒,皮肤坚木,以致痘毒郁而不散,宜桂枝葛根汤(初热)十宣散(见形)以散表邪,外用水杨汤浴...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初热证治 泄得迟,有毒瓦斯壅遏之变,以辛热之药发之,宜桂枝葛根汤、五积散去干姜主之。如时大热,则腠理开张,气...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四·心脏部二痘疮上]初热证治 泄得迟,有毒瓦斯壅遏之变,以辛热之药发之,宜桂枝葛根汤、五积散去干姜主之。如时大热,则腠理开张,气...

《伤寒大白》:[卷三]自汗

桂枝汤,加减汤

桂枝汤为群方之冠。《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里把桂枝汤均列为第一张方剂,是耐人寻味的。其加减方剂,向被历代医家所重视。本方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有调和阴阳的作用,并有治病求本,本于阴阳这一涵义。方中五味药物,分阴阳两类,即桂枝、生姜为阳,芍药、大枣为阴,至于炙甘草则介于阴阳之间而能兼顾。本方的配伍意义:桂枝、生姜辛温为阳能发散卫分风邪,芍药、大枣酸甘化阴以滋荣分之阴,炙甘草温中补气,兼调荣卫而谐和阴阳。凡服桂枝汤,必须啜热粥以助药力,并应温覆衣服,微似汗出为佳。若发汗不出,或汗出如水流漓,则病必不除,用本方时以此为准。

在《伤寒论》113方中,有桂枝的计41方,以桂枝汤进行加减的则不下29方。所以在临床中,桂枝汤的应用机会为多。为此,我们不但应从理论上进行探讨,还必须结合实践加以印证,谨将临床有关医案附载于下,以供参考。

1.桂枝汤的临床应用

一、治疗荨麻疹:一男性患者,60岁,患荨麻疹,瘙痒钻心,数月不愈。切其脉浮而缓,并见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而润。证属风邪稽留肌腠,荣卫不和,因发为风疹。治宜祛风调和荣卫,方用桂桂汤原方,不增添一味,药后啜热稀粥,温覆取汗,则疹消痒止。

二、治发热汗出:李某,女,53岁。每天都有两、三次发热汗出之证,患病已一年,闻其饮食二便尚可。曾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20余剂无效。脉缓软,舌淡苔白。辨为荣卫不和之证,为疏桂枝汤原方,服后取微汗,果热退汗出而瘥。

三、治汗出偏沮:孙某,男,39岁。患病为左半身经常汗出,而右半身则反无汗,左有汗而右无汗,界限分明。切其脉缓而略浮,舌苔薄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此证为阴阳气血不和,故汗出偏沮,而左右阴阳不相谐和,致气血之乖戾。治宜调谐阴阳,令气血相和则愈。用桂枝汤原方,服后啜粥取微汗,从此其病获痊。

2.桂枝汤加减的应用

一、加味桂枝汤:

1.桂枝加桂汤:此方治疗火劫迫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于心等证。如治一崔姓妇女,50岁,患病颇奇,自觉有一股气从内踝沿阴股上窜,行至小腹则胀,抵心胸则气短心悸,头出冷汗;少顷气下行则诸证随减,每日发作两三次,甚为恐怖。其人面色青黄不泽,舌质淡嫩,苔白而润,脉弦数,按之无力。

此证中医名“奔豚”,然如此证者实属罕见。且奔豚发作,皆因心阳虚于上坐镇无权,下焦肾之阴邪得以上冲。今阴来搏阳而与之争,故脉虽弦数而按之无力;况弦脉属阴,阴气上逆是以脉弦。当奔豚所过之处,则发胀、憋气、心悸等证,亦勿怪其然。舌质淡嫩则是心阳之虚。治宜助心阳,伐肾降冲,用桂枝加桂汤原方,另服黑锡丹6g,共服五剂,其病不发。

2.桂枝加芍药汤:此方仲景用以治太阳病下之后腹满时痛之证。余取其义用治慢性菌痢有效。录其案如下:王某,男,46岁。症见:每日大便作痢,达3-6次,不成形且有红色黏液,兼有里急后重。其脉沉弦而滑,舌质红而苔白。西医诊为慢性菌痢,粪检有红、白细胞,病延一年而治疗无效。

余辨此证为肝脾不调,气血不和,肝木乘脾,脾失运化,则阴阳不得升降,是以腹痛下痢,而脉弦。此证非寒非热,介于虚实之间,故补之无功,而寒热之治亦无效。治宜平肝和脾,调其气血,则不专治痢而痢亦可止。方用桂枝汤加芍药,共进四剂,大便逐渐成形而愈。

3.桂枝加葛根汤;此方治中风汗出恶风,反见项背强几几等证。在临床用它治疗冠心病的胸背作痛,阳明病的口眼 斜,随证加减均有疗效。如张某,女,26岁。因乘长途 汽车 ,面朝敞窗,疾风拂面,当时殊觉凉爽,比及抵家,发觉面肌拘紧,口眼歪斜。切脉浮,舌苔白而润。证属风中阳明经络,正如《金匮要略》所说:“络脉空虚,贼邪不泻,或左或右,邪气反缓,正气即急,正气引邪,涡僻不遂”之证。治宜疏散阳明经中风邪,方用桂枝加葛根汤,另加白附子、全蝎。服两剂汗出邪解,其病遂瘳。

4.桂枝加人参汤(简称新加汤):此方治发汗后身疼痛,脉反沉迟等证。余在临床用治妇女产后、或行经后,由于失血荣虚出现的身体疼痛,用此方往往获效。曾治樊姓妇女,新产之后忽而身痛,曾服生化汤两帖无效。随我实习的学员诊为气血两虚的身痛,用当归、黄芪等补药服之有效,但未痊愈。切其脉沉缓无力,舌淡苔薄白。嘱改用新加汤,三剂而痛止。学员不解其意,余说关键在于桂枝、生姜能使人参、芍药补营血的作用于体表,它补而不滞,又使荣卫作用加强,所以其效更著。

5.桂枝加附子汤:此方治发汗遂漏不止,恶风而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等证,可见此方有固阳摄阴,又有祛风止汗等作用。余认为对老人阳虚患外感,脉沉而汗出恶风的,用此方而加大附子剂量,以温经扶阳为正邪兼顾之计。它与麻黄附子细辛汤证的区别,是以汗之有无为抉择。如服桂枝加附子汤不瘥,则当急固其本,用四逆汤。

6.桂枝加黄芪汤:仲景用此方治疗黄疸脉浮,日久卫虚之证。意在言外,当具有发热汗出的证候在内。然此方在临床上治疗神经炎、手足麻木也极有效。

7.桂枝加当归汤:此方治疗荣卫不和所致荣卫不足,或因汗出过多,荣阴外泄等证。故徐灵胎主张应于桂枝汤内再加当归。余用此方治左半身麻木,而脉细舌淡的往往奏效。

8.桂枝加栝楼根汤:此方治津液不足,太阳经脉燥急发生的痉证,表现为身体强,几几然。它与桂枝加葛根汤证对比,而有脉浮与脉沉、口渴与不渴之别。

9.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此方治疗太阳病中风证兼见气喘。在临床凡外感风寒,脉浮缓而舌苔白的皆可用。用此方应与麻杏甘石汤相比,以辨出寒热;若与麻黄汤相比,则应辨出表虚与表实。

二、减味桂枝汤:

桂枝去芍药汤:此方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之证,以及心脏病伴发的胸满、短气、咳嗽等证,也同样有效。

三、有加有减桂枝汤:

1.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此方治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之证。余用此方治疗“水悸”和“水痞”,腹诊时又有腹肌痉挛的,此方有效。昔陈修园于嘉庆戊辰,治吏部谢芝田令亲之头项强痛,身疼心下满,小便不利;服表药无汗反烦,六脉洪数。初诊疑为太阳阳明合病,谛思良久,曰前病在无形之太阳,今病在有形之太阳。但使有形之太阳小便得利,则所有病气,俱随无形之经气而汗解矣,用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遂瘥。

2.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此方治火劫迫汗,心胸阳虚,使痰水之邪上迷心窍,发为惊狂卧起不安等证。余师其说,用治精神分裂症,舌淡苔润滑的用之有效。服药后有时作吐,亦不可不知。

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此方治疗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而且恶寒等证。余宗其义,治疗心胸阳虚,寒邪凝滞为痹,亦有疗效。今录治案如下:王某,男,46岁,建筑工人。多年来胸中发闷,甚或疼痛,遇寒冷气候则甚,并伴有咳嗽气短等证。切其脉沉弦而缓,握其手则凉,询其溲则清长,视其舌质淡嫩,苔白略滑。证属心阳不振,阴霾布于胸中,气血为之不利,亦胸痹之证类也。治宜温补心阳,以解寒凝。用桂枝汤除姜枣仅三味药,患者流露不信之色。一周后欣然来告,称连服六剂,一次比一次见轻,多年之胸中闷痛得以解除。

综上所述,桂枝汤能解肌发汗,又能调和荣卫、调和气血、调和脾胃、调和阴阳,又能下气降冲、扩张血脉、缓解痉挛,故为群方之冠,而有它的独特之功,故其治疗范围为广。

每日一文,陪伴中医人成长

202011/11日 葛根汤总结

【7.1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太阳病”就是脉浮、怕风、头项不舒服。怕风、怕冷、脉比较浮,“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又恶风”,桂枝加葛根汤,桂枝汤里再加上四两葛根,可以解掉风寒,又可以把后脑勺僵解掉。而这边它多了一个“无汗”就桂枝加葛根汤里再加一味麻黄就好了。

合病与并病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合病与并病怎么分呢?太阳经在发太阳病,另外一条经比如说阳明经也在发阳明病,两条经一起在病称之为合病。太阳经的病经过转变的过程,慢慢变成阳明病,这个病邪开始脱离太阳区块,挂到阳明区块了,就好象头已经走到阳明,尾巴还在太阳,这个区块传到那个区块的传的过程,称之为并病。

太阳病跟阳明病又如何合病?阳明的脉是洪大,太阳病的特征是怕风怕冷;阳明病的特征是不但不怕风不怕冷,反而是出大汗要把衣服都脱掉的,合病起来是什么样子?那刚好衣服不增不减象没病一样的。

葛根汤之病机

人的身体是怎么样的情况之下会从太阳病变成阳明病呢?就是当一个人的身体津液不够,太干了,这个病会特别容易从太阳变到阳明,因为水可以说是我们营卫二气的源头,营卫二气是我们太阳病的主战场,如果你身体里面的水不够的话,营卫之气就不够,阳明是比较燥热的一个病状,而太阳是比较会怕风怕冷的一个病状。

葛根汤的病机,葛根汤这个方剂很适合用在太阳温病的热感冒,热感冒比如说运动,比如说晒大太阳,比如说熬夜,比如说年轻人看色情网站,等等的损耗你身体的津(或精)液的事。

葛根汤的主证就是 “无汗”,外感的邪气大体分风邪跟寒邪,中风或者是伤寒。麻黄汤证是不管发烧到多少度,都一直要裹棉被,就是怕冷。临床上葛根汤证可以恶寒也可以恶风。

葛根黄芩黄连汤一样。可以用来治疗上半身的发炎、眼睛肿、耳朵痛,葛根汤拿来治疗肩膀僵硬,多半也是有效的。葛根汤的加减在临床上鼻下糜烂、肥厚性鼻炎。人的脸颊有一个病叫做三叉神经痛,就是脸颊抽痛的感觉。葛根汤加上白术跟附子。治疗鼻窦炎通常会加薏苡仁、地骨皮(枸杞子的根)、辛夷。

葛根汤加石膏桔梗治

主治头部九窍各种小发炎,牙龈肉发炎。尤其是病毒引起发高烧然后全身僵直僵硬的痉病,整个人抽搐僵直,就是脑膜炎的病。葛根汤直接治就可以了。

葛根汤可以治鼻腔的呼吸,鼻腔的黏膜比较肿引起的鼻腔变小了。吃了葛根汤之后,鼻腔就会变大。可以治打呼!

葛根汤简述

? ? 【7.1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者,葛根汤主之。?

?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又恶风用桂枝加葛根汤。

? ?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又恶风,无汗,用葛根汤。

? ? 葛根汤的病机,当你的身体这个精跟这个津都有所亏损的时候,其实你会很容易把邪气吸进来,身体越虚弱越容易把邪气吸进来。中国的医书经典都有讲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不是这样子?就是当你有了这些损耗的之后,你的身体就变成一个很容易把病毒吸进来的身体。而这样子病毒被吸进来的情况周期比较缓慢的,比较是我们古医书说的“冬不藏精,春必温病”这样子。但我们一般的生活里面所谓的葛根汤症,它就会特别的对到这样这种类型的感冒。

?葛根汤主证是十分标准、无可挑剔,葛根汤一定是用在太阳病,所以通常脉一定是浮的。

? ? 其实太阳表证的几种感冒,你会看到它的邪气怎么进来的,就是各有各的风格。比如说桂枝汤证的邪气怎么进来的?我觉得是,好象是慢慢渗透进来的,就是你的身体松松的,邪气也松松的,然后逛着逛着不小心勾搭上了这样的感觉。麻黄汤证的邪气是怎么进来的?,麻黄汤证的邪气就好象那个邪气象一个针一样,这样从你身体找个缝钻进来。寒邪跟风邪不一样就在这个地方。那大青龙汤证的邪气怎么进来的?大青龙汤证的邪气很象是八国联军,因为邪气很强,所以硬的就打进来了,你要抵抗也没力道抵抗了。小青龙汤呢?小青龙汤比较象是邪气进来了,然后在你身体里面逛着逛着,忽然发现你的肺里面有很多的湿气,就是水毒的这种水气。然后邪气就觉得好高兴啊!在对方的身体里面找到了同类,于是在你的肺里面开始凝聚。就是在钻进来以后找到了同伙然后在里面大闹,那个就是小青龙汤。葛根汤是什么?葛根汤就是一个对巫婆忘恩负义的长发公主,垂下她的头发把坏王子引进来,就是差不多这种感觉。葛根汤的邪气往往是你身体先虚了所以才把对方吸进来,大概是这样子。

? ? 葛根汤里葛根这味药是能够起阴气的药,麻黄是一个宣发阳气的药,而且是宣发阳气的药最强的几之一。桂枝加葛根汤这个方子比较单纯,因为是桂枝汤里面加葛根嘛,可是一旦葛根汤里面又有葛根又有麻黄的时候,它的交互作用就会变得比较特别。? ?

? ? 除了医治感冒之外,就是葛根把津液补充上来,然后麻黄把寒邪发掉。因为用到麻黄你就会知道邪气进来得比较深,比较浅的邪气用桂枝汤就可以了,所以用到麻黄就知道邪气钻的比较里面。那就是葛根汤证的特征就是其实你也不是受到多寒的寒邪,可是因为你身体太虚所以就把邪气拉得很进来。

葛根汤另类作用略讲
? 葛根汤是一个很能让人紧绷的精神放松的药。台湾的葛根汤我听有人说吃了反而睡不着觉,因为麻黄这味药是会让人睡不着觉的,在葛根量不怎么够的情况下,麻黄的药性就突显,所以反而吃了后精神特好

? ? ? 葛根汤会导性欲缺缺,男人的话会阳痿。就是使肉体的兴奋能力也遭到强迫性的平息。

? ? 葛根汤同时会治到阳明经,所以在临床上,凡是阳明经带到的地方很多小毛病,葛根汤都能够治到,比如说葛根汤治什么鼻窦炎之类的,另外葛根本身就有起阴气的效果,那起阴气把水气从背上扯过来,然后过头顶灌溉下来,其实相对来讲这个水气就能够让人上半身各种炎症都消掉。所以葛根汤这个方,葛根这味药可以帮助上半身各种消炎的效果,麻黄又是一个发病邪的药,所以那种脸部比如感冒造成中耳有点痛,或者什么沙眼结膜炎,或者是凡是病毒引起的头部、上半身发炎,其实葛根汤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用,所以它有好几个不同的方向可以推扩它的药性。乃至于它在现代的临床上面,用途还蛮多的。

? ? 3.2.2葛根汤续讲与麻黄药性

【7.2 】?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若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 ?一般是认为说,我们人体的元气如果拿来当作抗病的能力,如果一条经的区块感冒了,它分掉了一些抵抗力于是你胃口就不开了。那两条经甚至三条经都要在抗病的话,根本就不会再有能量留给你的消化器官了,就是你的消化器官就会完全的停顿,那这样的停顿人就会吃什么就拉出来这样子,所以这个几阳合病就会自下利。

足阳明胃经经过人的脸颊最多,人的脸颊还有一个病叫做三叉神经痛,就是脸颊抽痛的感觉嘛。这样的病其实在日本方面现在常常会用到葛根汤。因为葛根汤它就能够把脸颊这个地方的风邪赶走嘛!在日本的临床三叉神经痛或者是上肢神经痛,往往会加上白术跟附子,白术附子这个结构加在一起其实带有一种驱风湿的调子,它可能会认为神经痛是因为脸部的经络受了风湿之邪,所以就加白术跟附子,葛根汤加术附。
? 另外,伤寒论有一个篇章叫痉病。痉病就是讲说,这个人他在发高烧然后全身僵直僵硬,这一类的痉病如果用中医的角度来讲,就会说这个人的津液不够,所以发烧人就烧干掉。所以牙齿咬得紧紧的,整个人抽搐僵直,那如果用西医来讲这个就是脑膜炎之类的病。那脑膜炎这种抽搐僵直,葛根汤直接就可以治啊。就是在很危险的时候会用得到葛根汤的。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89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