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越婢加术汤症状表现,立方意义,治疗范围

道医 2023-06-25 17:50:00

【组成】麻黄7克,石膏20〜100克,大枣5克,甘草2.5克,生姜5.5克,白术5克。煎法、用法同上。

【症状表现】原文:里水者,一身面目黄肿,其脉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令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越婢加术汤主之。又甘草麻黄汤亦主之。

按:《金匮要略辑义》甚赞程说,越婢加术汤当在故令病水之下。里水亦皮水之讹,黄肿乃洪肿之讹,又云,皮水,水气壅遏于皮肤之间,用麻黄而发之,则气行水利而脉道开,沉乃为浮,此等之义,身亲试验。汤本氏则谓里水为之误,黄肿之黄,非黄疸色意,谓微带黄色也。考风水应有汗恶风,皮水应无汗不恶风,此方为越婢汤之加方,应有自汗出及恶风之证,汤本氏之说是矣。然皮水之症,亦有适用本方者,至于肿之为洪为黄两说,在临床上各有此见证,可共存之也。

【立方意义】越婢汤中加入一味温性之术,以逐水利尿,而不嫌热者,系因方内有寒性之石膏,能减少术之温性有余也,再配合麻黄、姜、枣、甘草,不但加强利尿逐水,且有健胃解热之功。

【治疗范围】以风水浮肿,小便不利,身无大热,自汗(或无汗),脉沉为主。

【诸家经验谈】《千金方》:越婢汤(即本方加附子)治风痹脚弱。

《眼科锦囊》:越婢加术汤,治努肉淡红,面目黄肿,小便不利者。

《脚气钩要》:脚气微寒热,舌上有苔而渴,小便不利,脚弱肿满,是越婢加术汤之正候也。《千金》、《外台》均加附子,其功更峻。

《汉方新解》越婢加术汤治验内载,因皮肤病内攻而发之肾炎,以本方,兼用伯州散(反鼻霜——即蝮蛇烧黑之称,一河蟹烧黑——角石霜——鹿角袋角烧黑)桃花加芒硝汤(桃花、芒硝、大黄)或紫圆屡得伟效。结核性脊椎炎之发流注(淋巴管及淋巴腺炎),脓疡者,以本方与桂枝茯苓丸或当归芍药散合用。兼用伯州散及下瘀血丸或大黄蟅虫丸,每获全效。

叶橘泉:曾治一皮肤病性肾脏炎,先患疮疥,遍身皮肤褐色,疤痕累累,通体浮肿,颜面及胸项更甚,气遂喘促,畏寒甚,四肢冷。用本方加附子,木贼草、浮萍、赤豆。三剂后,小便利,肿退,喘平,服七八剂而愈。

【诸家绪论】《成方切用》:方内麻黄用根,姜用炮姜为是。

编者按:此指多汗者而言,若其无汗,则不须用根,姜亦不须炮制。

【凭证使用】流感性.肾炎,浮肿型脚气,皮肤性湿疹,急性结膜炎,急性关节炎,肺炎,肋膜炎,破伤流注等而有喘息,口渴,身体浮肿,小便不利者。

——本文摘自《经方随证应用法》

漫谈中医的治疗学(六)_中医肿瘤治疗学

治疗八法,包括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温热、清凉、消导、滋补等八种治疗大法,简称汗、吐、下、和、温、清、消、补。这八种治法之所以称为“大法”,是因为它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针对病因、证候和发病部位,只是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具体运用时,还需要通过相互配合,以产生具体的治法。也就是说,临床要依据不同的具体证候,选用相应的治法,即所谓“法从证出”;法确定后才能立方遣药,叫作“方因法设”。因此,正确掌握,灵活运用八法,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重要一环。清·程钟龄《医学心悟》说:“论病之源,以内伤外感四字括之;论病之情,则以寒热虚实表里阴阳八字统之;而论治之方,则以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尽之。一法之中,八法备焉;八法之中,百法备焉。病变虽多,而法归于一。”说明了八法在临床的意义。
八法在《内经》中就有原则性的论述,至东汉张仲景又得到进一步发展,再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完善而得以充实。后人也有依据张仲景应用涩法治疗泻利不止(如“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而于八法之外又增加了“涩”法的,本文也将一并介绍之。
一、汗法
汗法,是通过开泄腠理(肌肉皮肤的纹理,包括汗孔),促使汗出,以解除肌表病证的治疗方法。因此,汗法又称为解表法。发汗的方法除内服药物外,尚有熏蒸、药浴、烧针等方法,但因内服药发汗比较自然,故而其他方法较少应用。
汗法不仅能祛除外邪,还可以透邪于表,调和营卫,畅通气血,故临床常用于解表、透疹、祛湿、消肿等的治疗。
(一)解表外感疾病的初期,通常称之为“表证”,见有发热、恶寒、肢体疼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症状。此时病邪尚在皮毛肌表而未入里,运用汗法,可控制病邪由表向里传变,达到早期治愈的目的。由于人体感受的外邪性质不同,表证又有表寒、表热之分,因而汗法也有辛温发汗与辛凉发汗之别。
辛温发汗法适用于外感风寒的表寒证,多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头疼身痛、无汗或少汗、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症,以麻黄汤、桂枝汤、荆防败毒散为代表方。辛凉发汗法适用于外感风温(热)的表热证,多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或不恶寒),头痛、口渴、有汗,苔薄黄,脉浮数等症。由于温邪袭表容易化燥伤津,不同于寒邪多郁滞在腠理,因此治疗只宜辛凉发汗之剂,以桑菊饮、银翘散为代表方剂。
以上表寒、表热的辨证中,常以咽喉是否肿痛为主要依据。也有初起为表寒证,数日后出现咽喉疼痛,鼻涕由清稀转为黄稠,则属于寒邪郁而化热,可参照风热治疗。
针对病人的体质差异,以及兼夹因素的不同,汗法又常常与其他治法配合应用。如:滋阴发汗法,用于本属阴虚体质,而又感受外邪的阴虚表证。阴虚表证多见于温热病过程中,其症状除有头疼身痛、发热微恶寒、汗出不多等表象外,尚有口干咽燥、心烦、盗汗、手足心热、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丝,舌红无苔,脉细数等阴虚肺热的症状。中医认为,汗由阴液所化,因此对阴虚表证不能单纯发汗,否则非旦病不能除,反而会促使阴液耗竭,产生不良后果。但若先予滋阴,又恐黏滞外邪留连不去,所以必须滋阴与发汗并用,方为两全,如加减葳蕤汤,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剂。养血发汗法,用于素体血虚,或失血之后,或产后血亏,而又感外邪的血虚表证。临床除有头痛、身热、微寒、无汗或少汗的表象外,尚有面色不华,唇淡,指甲苍白,心悸,头晕,舌淡,脉细或脉结代等阴血亏虚的症状,治疗则需养血与发汗并用,可选用葱白七味饮加味。益气发汗法,用于素体气虚,腠理疏松,气候稍有变化,即会感受风寒的气虚表证,临床除有恶寒发热,或发热不盛而时时形寒,头痛、自汗、咳嗽等表寒证外,还会见有气短、倦怠、语声低怯等气虚的症状,治疗宜益气与发汗同用,可选用参苏饮方,或人参败毒散方。助阳发汗法,用于素体阳虚又兼外感的阳虚表证。阳气不足之人,最易感受风寒邪气,以老年人较为常见,临床除头痛身痛,发热恶寒、无汗等表证外,还表现为恶寒较重,虽加盖衣被而不缓解,面色咣白、蜷卧嗜睡、舌质淡、舌苔白、脉微弱无力或两寸短小等特征。阳虚表证如果单纯地发汗,就会导致表虚不固,汗多亡阳之变,必须在发汗之中兼顾阳气,代表方如麻黄附子细辛汤。又因阳虚者往往兼有气虚,临床又常加人人参、黄芪等补气药物,如再造散就是这一方面的代表方。
汗法的运用,还要根据病人兼夹因素的不同,而予以不同的兼治法。如素有痰饮咳喘,又复外感风寒,致使恶寒发热,咳嗽痰喘发作,或比原来加重,治疗上就要一面发汗,一面温阳化饮,方如小青龙汤。又如外感病人兼有气滞的,则除见恶寒发热、头痛体倦外,尚有胸闷胃满、气滞不舒的感觉。治疗就要在发汗的同时兼予理气,如香苏散就是这类情况的代表方。
此外,汗法也包括宣肺法在内,如伤风咳嗽、鼻塞、声哑等,用轻扬上焦的药物,目的不在发汗,而在使肺气宣通。
(二)透疹麻疹初起疹点隐含不透,或已见疹点而尚未透足时,均可应用汗法发散,使疹毒随汗液透散于外,以缓解病势。以汗法透疹,一般应用辛凉汗法而少用辛温汗法,并要选用具有透疹功能的解表药组方,如升麻葛根汤,竹叶柳蒡汤等。尚须注意的是,麻疹虽为热毒所致,宜用辛凉清解剂,但在初起阶段,应避免使用苦寒沉降之品,以免疹毒冰伏,不能透达。
(三)消肿,水肿病用汗法,主要是通过发汗,使肌体组织间潴留的水分得以排泄,从而达到消肿的目的,古书称为“开鬼门”法(鬼门即汗孔)。汗法治疗的水肿多为实证,除有腰以上水肿明显的表现外,尚见有恶风、发热、口渴、咳嗽等表证的症状,治疗宜疏风解表,宣肺利水之法,常选用越婢加术汤加减。
(四)祛湿一般由风湿或寒湿之邪所致的痹痛,运用汗法可以起到散风(寒)祛湿镇痛的作用。如痹症初起,风寒湿邪在表,见有身体关节烦痛,并见恶寒发热、无汗、脉浮紧等表实的症状,治予发汗散寒,健脾燥湿之法,可选用麻黄加术汤。
汗法主要用于解表,而在用于消肿、透疹、除湿等方面时,要有一个原则,即病变必须是在表病的基础上,否则任何水肿、斑疹或痹病等,都不适用。
(五)注意事项汗法的范围虽然比较广泛,但应用不当往往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因此用汗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汗法的目的在发汗,如果表证已用过发汗剂,但发热不退,仍有恶寒的,说明表证未除,中医认为“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故仍宜汗解;若身热不退,但不恶寒反恶热,说明邪已传里,不可再汗。但也有恶寒由于阳虚,表热由于阴虚者,因为本质是虚,只宜补不宜汗。
2 用汗法解表,要以周身微微汗出为度。汗出过多,甚则大汗淋漓,可致伤阴甚或亡阳;但若汗出不彻,邪气留连,病必不除。因此,服发汗药后应加盖薄被,避风寒,使病人津津微汗,稍久则遍身通达。但在炎热夏季,容易汗出,服药后一般无需加盖衣被助汗。同时,夏季多用辛凉发汗,如确需辛温发汗,用药剂量也耍比冬季为轻。代表方如新加香薷饮。
3 对于产后或失血过多,或黏膜干燥、或经常自汗出、或小便频多、或剧烈吐泻后等气血亏虚或津液耗伤的病人,原则上禁用汗法,如确有表证存在需要汗法时,也必须配合补气,养血,滋阴等药物进行治疗。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85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