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气血不足的症状,中医补气血养生法

道医 2023-06-25 15:50:56

本文目录

1 气血不足的症状2 中医对气血的认识3 中医饮食调养方法3.1 滋补五脏面色红润食疗方

气血不足的症状下例一些症状可以由自己作简易的判断。

(1)肤色暗淡,甚至长斑,唇色、指甲颜色淡白。

(2)常觉得头晕、眼花,感觉疲劳。

(3)最近一段时间消瘦、口干、心悸。

(4)睡眠质量不高,经常无缘无故失眠。

(5)经常会有手足发麻的情况发生。

(6)月经颜色比正常情况偏淡并且量少。

如果上次的六点,你占到三点或以上的话,那么小编建议大家就去医院做个检查看看,或者找中医调理下。

中医对气血的认识气血,是中医专用名词。中医说的“血”,因为可见较好理解,是指流动在经脉中的红色液体;中医说的“气”,肉眼看不见显得较玄,是指人体内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的功能,如眼之视、手之握、口之张、足之步、胃的消化功能等等,中医认为,人体生命的一切活动都属“气”的范畴。

气血理论源于《内经》,《素问·调经论》说:“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血循行于人体之中,无处不到。气血的运行受影响,表现为气滞血瘀。气机不畅,无以鼓动血行则血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血伤瘀凝,壅塞脉道,必阻碍气机流通。《金匮》强调,从患者反应于外的面色,脉象入手,了解患者体内气血阴阳的变化,以预测疾病的凶吉。

中医认为,气血在经脉中运行不息,它内至五脏六腑,外达形体各组织官窍,为全身组织器官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才足以保证生命的健康发展。

我们只有体内的气血运行畅通了,这样身体的各项机能才能够正常的活动起来,人才能够正常进行各种生理活动。

实践证明,人的血随气运行,气顺则血顺,气逆则血逆,气塞则血滞。

中西医对血的认识,两者不同地方:西医认为,人体血液循环的途径,是由全身的血管,而中医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途径,是依赖经络进行。

那么中医认为“经络”又是什么呢?

中医认为: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现代科学研究证实,经络包括了血管系统、淋巴系统等有形可见的部分,但还可能是现代科技无法测知的其他物质。

血管相当于地球上广布的公路、铁路,这是人们最常用交通路径;人体的经络,除了公路、铁路,可见部分外,还包括航空航线、航海航线等,这些航线却是人们看不到的通路;但是,事实上却能把人们送往世界各个角落。

因为事实胜于雄辩,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医学实践,确切已经证明经络是存在的。在经络上的“接触点”或“转输点”都是气血传输、拥集、积聚、敏感的地方,中医称作穴位。在每条经上的穴位,都能调节这条经络的通畅,通过刺激穴位来疏通经络,再由经络去调节脏腑,从而达到健康的目的。

现在,我们可以把这些穴位,想象成车站、机场、码头,通过调节这些交通要塞,达到疏通交通的目的。气血在经络循行的时候,也可能有不畅通的情况,通过对这些穴位的作用,我们可以达到通畅气血的目的。这就是中医传统的疗法理论依据。

中医对气血的关系,与现代哲学里讲物质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相类似。血是物质基础,性质属阴;气是上层建筑,性质属阳。人体生命活动表现为阴阳交换循行、动态平衡的过程,只有这个过程始终如一,生命才有朝气,人们所向往的延年益寿与活得健康愉快才能得到解决。

不仅,人体需要气血阴阳平衡,而且,世间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阴阳平衡。中华文化之最周易的阴阳八卦图,正是表达这种哲理。人类打破了这种平衡,必然招致种种祸端。

中医饮食调养方法中医认为,只有气血充足,阴阳平衡,五脏六腑才能正常运行,精神才能体现饱满,肤色才能体现红润,眼睛才能视物清晰。

观察我们女性朋友许多表象,就可以知晓健康状态。如口唇红润是表示脾胃健康、气血充足;面色红润是表示心功能正常、气血旺盛畅通;头发乌黑、毛发正常是表示精血充足。

如果我们女性朋友肤色发黄、口唇色淡、毛发无光泽,至少是气血虚弱之人;如果我们女性朋友肤色口唇晦暗、皮肤毛发干燥,至少是血瘀导致其症;如果我们女性朋友皮肤油腻粗糙、易生痤疮,至少是血热导致其症。由此可见,气血是女性美容最重要的物质基础。

现代科技虽然提供了品种繁多的化妆品,虽然也可以临时应对,但是追求内外兼美的健康女性,更应该选择补气活血,由内而外的美容方法。

滋补五脏面色红润食疗方

(1)补心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心主血脉,其华在面。人体心气能推动血液的运行,从而将营养物质输送全身。而面部又是血脉最为丰富的部位,心脏功能盛衰都可以从面部的色泽上表现出来。心气旺盛,心血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若心气不足,心血少,面部供血不足,皮肤得不到滋养,脸色就会苍白晦滞或萎黄无华

桂莲粥:桂圆肉、莲子肉各30克,糯米100克;作法,加水烧沸后,改为小火慢慢煮至米粒烂透即可。

此方特别对心气虚、心血亏少者,有奇效。常服此粥,可养心补血,润肤红颜。

(2)补肝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肝主藏血,主疏泄,能调节血流量和调畅全身气机,使气血平和,面部血液运行充足,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若肝之疏泄失职,气机不调,血行不畅,血液瘀滞于面部则面色青,或出现黄褐斑。肝血不足,面部皮肤缺少血液滋养,则面色无华,暗淡无光,两目干涩,视物不清。

银杞菊花粥:银耳、枸杞、菊花各10克,糯米60克;作法,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粥熟后调入适量蜂蜜服食。

此方对肝脏失调者,有奇效。常服此粥能养肝、补血、明目、润肤、祛斑增白之功。

(3)补脾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见面色红润,肌肤弹性良好。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不能营养颜面,其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萎黄不泽。

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作法,将红枣洗净剖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

此方对脾运障碍者有效。常服此粥能滋润皮肤,增加皮肤弹性和光泽,有养颜美容作用。

(4)补肺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的气机以宣降为顺,人体通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使气血津液得以布散全身。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则肌肤干燥,面容憔悴而苍白。

百合粥:百合4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作法,将百合、粳米加水适量煮粥,再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可,代早餐食。

此方对肺功能失常者,需补肺气、养肺阴,可常食用。特别用于各种发热症治愈后,遗留的面容憔悴,长期神经衰弱,失眠多梦,更年期妇女的面色无华者,常食有较好的恢复容颜色泽的作用。

(5)补肾与美容养颜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肾精充盈,肾气旺盛时,五脏功能也将正常运行,气血旺盛,容貌不衰。当肾气虚衰时,人的容颜黑暗,鬓发斑白,齿摇发落,未老先衰。

芝麻核桃粥:芝麻30克,核桃仁30克,糯米100克;作法,同放锅内,加水适量煮粥,代早餐食。

此方对肾功能失调者,引起的容颜受损者,常服用能帮助毛发生长发育,使皮肤变得洁白、丰润。

关爱自己,关爱健康,是女人美貌的真谛。

在食疗养生过程,不要忘了适当运动,也是养生秘诀,适当运动是调养身体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平时可练习瑜伽、太极拳、保健气功等舒缓运动。

女性朋友们,只要开心生活、注意规律,用心调养,补气养血,女人拥有一份美丽容颜,不再是一件难事。

补气血的方法 16个补养气血简单方法

1 补气血的方法

01脾之色为黄,面色黄说明脾胃出了问题。

做法:大枣500g,去核,加水煮烂,熬成膏状,加红糖拌匀,储存在冰箱中。早晚两次冲服,每次15g。不要凉吃。坚持下去,脾就会重新运化气血,面色也会有很好的改观。

02调补气血玉灵膏:取龙眼肉250g,西洋参15g,白糖适量。将龙眼肉捣烂如泥,西洋参研末,二物连同白糖一并拌匀,放密封的瓷器内,置锅中,用文火蒸2小时即成。每次取1匙,开水化开吃下。每日早晚各1次。调养气血效果甚佳,益心脾,补气血,安神益智。

03气血不足的表现:脸色苍白、皮肤暗淡;头晕眼花、疲惫;皮肤干燥、易脱发、指甲易裂;心悸胸闷;手脚发麻发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腹泻;女生月经过少。

这样做:大枣一日3颗补血;山楂泡茶通气;熟地黑豆各一把煮水加冰糖饮补血;黄芪熬粥汤补气;莲藕活血。

04压力大,脾气大,很容易成黄脸婆,气色差,脸部肌肉僵硬。

很简单的方法是:赶紧揉耳垂;常常揉耳垂!把耳垂揉到发红发热,可能立刻就会有头面部气血变畅通的好感觉。耳垂对应的正是人体的头面区域,提神醒脑,防衰老。

05每天揉腹一百遍,通和气血裨神元——腹为人体“五脏六腑之官城,阴阳源”。揉腹,即来回搓擦介于胸和骨盆之间,包括腹壁,腹腔及其内脏。先用右手大鱼际在胃脘部按顺时针方向揉摸130次,下移至肚脐周围揉摸120次,再用左手全掌揉摸全腹120次,最后逆向重复一遍。

06内经说:女子过了35岁,大肠经和胃经的气血就逐渐不足,由于这两条经都上行于头面发际,一旦经气衰退,面色就开始憔悴,头发就开始脱落。所以要想面色红润,头发浓密,胃肠的气血就需充盛才行。常吃山药薏米芡实粥,最长肠胃气血;多敲胃经大肠经,养颜防老。

07每天练5分钟甩手功,会感到神清气爽,精神抖擞——很多师兄用此功治好神经衰弱、失眠、健忘等。

具体方法:马步,十趾轻轻抓地,微微提肛,舌抵上腭。缓缓上抬手臂至与肩平行,再自然甩落至身后。1次5~10分钟,1日2~3次。这套动作可以活动手三阴手三阳六条经络,因此能调节气血,平衡阴阳,升清降浊。

08腹部赘肉严重影响气血运行,捏揉很疼,指下呈泡沫状,这是垃圾脂肪,不能给身体提供能量,反而影响气血运行,坚持捏揉可去除。正坐位,双手由两肋开始充分捏住赘肉捻揉三下(前几日要忍住痛,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然后依次向肚脐方向捏揉,每日2次,每次10分钟。除赘肉,坚持是关键!

09艾灸劳宫调理假性近视参考—— 近视与肝肾不足,气血不充有关。调理时应补益肝肾为主。劳宫穴属手厥阴心包经,手厥阴心包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并互相络属。肝开窍于目,肝的精气盛衰,直接影响视力强弱,灸劳宫可促进肝的功能,提高视力。

10脾好才能容颜靓——脾胃功能健运,则气血旺盛,面色红润;反之,脾失健运,气血津液不足,人必精神萎靡,面色淡白。脾运障碍者宜用红枣茯苓粥:大红枣20枚,茯苓30克,粳米100克。红枣洗净去核,茯苓捣碎,与粳米共煮成粥,代早餐食。可滋润皮肤,增加弹性光泽。

11气血双补食疗方:每天早上,花生仁5粒,红枣3颗,核桃仁1个,嚼服,然后用温热水送下,安静地坐上1-2分钟,即可。长期坚持,补养气血的效果非常明显。食物虽少,动作也简单,但这里可谓是五行具足,有效补气血!

12亚健康的食疗方:①气血虚弱,免疫下降:黄芪泡水饮或炖食。②面色萎黄,唇淡:大枣粳米熬粥。③消化能力下降:经常咀嚼党参,党参能健脾补气。④睡眠质量差:百合、莲子、酸枣、茯苓都有养心安神作用,可炖汤或熬粥食用。

13用搓热的两手掌按住面部,手指向上并拢微曲,做洗脸状向下、向外捋擦数十次。手足三阳经脉皆经面部,尤以多气、多血之足阳明胃经分布最广,故本法可使气血不衰,五臓得养,早晚各一次,华颜永驻。

14常灸神阙,百病自灭,神阙为先天之命蒂,后天之气舍,经络之总枢,乃养生保健要穴。在脐部施灸(直接灸或隔姜灸),利用此穴皮肤薄、敏感度高、吸收快等特点,借助艾火热力,调和气血,疏通经络,从而达到防病驻颜及养生延年。

15美容秘诀与“养血”密不可分:三七还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而老年斑往往是气血不足的表现,因此常服三七能让气血通畅,养颜、祛斑。皮肤黯淡,有斑者可每天吃1-3克三七粉,混在水或粥里,搅匀后喝。

16按揉三阴交,有助于打通人体淤塞,保养子宫和卵巢,调月经、除斑、祛皱、祛痘,治疗皮肤过敏、皮炎湿疹。经期前3天开始每天按揉三阴交,坚持3个月,可缓解月经不调、痛经。

按揉时,将拇指直立放在穴位上,先向下按压再揉,每次1分钟,停歇后再揉。此穴可调畅人体气血运转,孕妇不能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766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