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案,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服用加味温胆汤。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且治疗后的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比等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冠心病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发病机制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管腔狭窄,促使血流循环改变,进而致使心肌缺氧缺血。患者的主要症状是心前区憋闷、疼痛,多伴有心悸、自汗等症状,相关研究表明和高血压、高血脂、不良生活习惯等具有相关性[1]。冠心病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且发病人数近年来有所提高,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为了进一步探究该疾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析,其中应用中药加味温胆汤治疗的30例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具体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7月-2014年6月收治的6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46~75岁,平均(61.5±2.2)岁;病程2~10年,平均病程(5.2±1.1)年;合并高血压11例,高血脂7例,糖尿病9例。观察组30例患者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8~78岁,平均(63.0±2.7)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5.8±1.4)年;合并高血压10例,高血脂5例,糖尿病8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诊断标准
(1)西医标准:依据《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主要症状表现为胸痛胸闷[3]。(2)中医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符合血瘀、心气虚乏、痰邪阻络等指征[4]。(3)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其他心脏疾病、造血系统疾病患者,以及资料不全或不能配合治疗等影响疗效观察的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药物治疗方案,服用硝酸异山梨酯片(生产厂家:山东鲁抗辰欣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66014),20 mg/次,2次/d,4周为一疗程,坚持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方案,服用加味温胆汤,基本中药成分:黄连2 g,橘红5 g,枳壳、陈皮、三七、党参、法半夏各10 g,茯苓、川穹、瓜蒌壳各15 g,丹参20 g。加水300 ml煎服,1剂/d,4周为一疗程,坚持治疗2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显效:患者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在静息状态下心电图ST段下移,治疗后回升0.05 mV以上;或者T波由平坦变为直立,变浅率达到50%以上;无效:和治疗前相比,心电图没有明显的改变[5]。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比粘度高切、全血比粘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比。(3)观察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的高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比等指标差异不大(P>0.05),治疗后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 两组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经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检查后发现,两组患者均没有出现毒副作用。观察组的口苦、头痛、心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3.3%,相比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停药后不良反应消失。
3 讨论
冠心病患者存在显著的血液流变异常,通过观察血液流变的变化情况,能够了解患者的微循环灌注状态,从而对病情的发展进行预测[6]。在中医领域,冠心病属于胸痹、心痛的范畴,常发生在老年群体中。发病原因在于气虚和痰瘀互结,因此治疗原则是益气活血、通络化痰[7]。在加味温胆汤中,瓜蒌壳、法半夏能够化痰、降浊、宽胸,党参可以补中、益气、健脾,使痰液没有生源。枳壳具有行气解郁的功效,丹参、三七、川穹则通络活血,橘红、茯苓有利于脾胃,同时可以化痰。诸药合用,起到宽胸活血、清热化痰的作用,实现标本兼顾[8-9]。另外,在李官红等[10]学者的研究中还表明,枳壳和橘红的合用,能够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减少冠脉阻力,使冠脉扩张,从而增加血液流量。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应用加味温胆汤进行治疗后,显效15例,有效13例,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3.3%,高于对照组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应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张都全.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27(22):86-87.
[2] Liu Zhanquan,Zheng Wei.Temperature effect of Gallbladder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theory research status[J].Inner Mongoli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1,23(12):58-60.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51-152.
[4]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J].中华内科杂志,2010,20(4):254-255.
[5]杨华伟,李创鹏,张艳玲.加味温胆汤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中ET、P选择素的影响[J].陕西中医,2008,29(10):1283-1284.
[6] Zhang Lili,Li Yan.Effect of Jiawei Wendan Decoction on experimenta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of phlegm and blood stasis model in rabbit serum IL-6 level[J].Chinese modern doctor,2012,7(24):1-2.
[7]江海,蒋赛金.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劳累性心绞痛30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2004,10(7):6-7.
[8]胡红卫.加味温胆汤治疗冠心病心绞痛60例[J].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27(2):30-31.
[9] Xu Congrong,Lin Baihui,Liu Yanqing.Ten kinds of Wendan Deco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linical observation of 33 cases[J].Hunan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0,26(5):10-11.
[10]李官红,李平,王飞,等.温胆汤及其类方治疗冠心病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3):259-262.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世医得效方》卷八方之十味温胆汤 4.1组成4.2功效及主治4.3十味温胆汤的用法用量4.4制备方法4.5十味温胆汤的临床应用4.6各家论述4.7附注 5《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十味温胆汤 5.1组成5.2功效及主治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十味温胆汤 1拼音 shí wèi wēn dǎn tāng
2英文参考 BladderWarming Decoction of Ten Ingredie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概述 十味温胆汤为方名,同名方约2首。
4《世医得效方》卷八方之十味温胆汤 《世医得效方》卷八方之十味温胆汤组成为半夏(汤洗)、枳实(麸炒)、陈皮(去白)各二钱,茯苓(去皮)一钱半,炒酸枣仁、远志(去心,甘草水煮)、五味子、熟地黄(酒洗,焙)、人参各一钱,炙甘草半钱。加生姜五片,大枣一枚,水煎,不拘时服。功能化痰宁心。治心胆虚怯,触事易惊,或梦寐不祥,遂致心惊胆慑,气郁变生诸证,或短气悸乏,或复自汗;四肢浮肿,饮食无味,心虚烦闷,坐卧不安[1]。
2.精神痴呆症:郑某,室女,18岁,学生。其母代诉:患者平日善思多感,去年因受惊恐,常显胆怯不宁,夜寐不安,常发梦吃。近感风邪,发热,神志失常,而语无伦次,忽悲忽喜,失眠厌食,月信四月未至,带下甚多。此乃思虑伤脾,湿热下注,以涤痰清热兼散风邪为治。方用十味温胆汤加减,连诊三次,进方6剂,诸病尽除,精神恢复正常,继以逍遥散、天王补心丹数剂调治,食欲渐振,月信亦至,情况良好。
2.《天津中医》(1968;3:44):运用本方时,党参、半夏、茯苓、枳实应重用,并以半夏、茯苓为主药,意在渗燥结合,湿化痰消;取党参益气健脾以治生痰之源;枳实调气行痰,诚如丹溪所云“治痰者,不治痰而治气,气顺则一身之津液亦随之而顺。”
5《重订通俗伤寒论》方之十味温胆汤
导语 :温胆汤,这个“温”字用的很巧妙,温就是不寒不热、不急不燥、不愠不火,就像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自从“药王”孙思邈收录“温胆汤”1500年 以来,许许多多的中医大师都因为擅长运用这个方儿治疗千奇百怪的病,而名震江湖!下面我们重点介绍黄煌教授 运用温胆汤治疗抑郁症 心得,供大家学习参考。
温胆汤最初见于南北朝名医姚僧坦所撰的《集验方》。组成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前面四味就是二陈汤,是治痰湿 的总方,无论是有形的痰还是无形的痰,二陈汤都能给它化开,加上竹茹和枳实,降肺胃胆之气,整个方子降气化痰的作用就加强了。
随着 社会 压力的猛增,生活节奏变快,近些年来在“抑郁症”越来越频繁地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有些抑郁症患者是“半夏体质 ”,其多梦、头晕、纳差,也是温胆汤证,运用半夏类方如温胆汤、半夏厚朴汤等多有良好疗效。
据经方大师黄煌经验:体形肥胖的抑郁患者多有温胆汤证,因为大多属于黄师所谓的半夏体质,即传统中医所谓的痰湿之证。黄师常说对于体质明、方证清的患者要敢于用大剂量药物,尤其半夏 一药, 大剂量 应用有很好的催眠镇静效果,如果常规剂量,恐难收佳效。
文末彩蛋:温胆汤加用麻黄 也是黄师独到的经验!他认为麻黄可使人精神兴奋,对于情绪低落、恶寒无热的抑郁患者加用会有很好疗效。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34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名老中医中药治疗破伤风一例
下一篇: 吐血的中医治疗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