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莪术的临床应用经验,重用莪术治胃病

道医 2023-06-25 01:31:10

临证中,刘老常用莪术,这是有来历的。记得30多年前,刘老治一胃病患者未效,后被他人治愈。索视其方,才知那位同道重用了莪术,查阅前人医籍,这才恍然大悟。

《本草备要》说,“莪术辛苦气温,入肝经血分。破气中之血,消瘀通经,开胃化食,解毒止痛。治心腹诸痛……虽为泄剂,亦能益气。”其他医书论述莪术,亦不外乎破气、行血、化疲等。

有些同道似乎忌讳莪术,即便治疗积聚之病,与三棱伍用,药量亦很轻微,唯恐伤正,其实,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那个胃病患者被他人治愈,对刘老启发很大,从此,刘老在临床中,格外重用莪术。1952年刘老去外地学习,因不适应当地生活习惯,得了胃病,服保和丸之类中成药,未能将病根除,后来改服“烂积丸”,一举而奏效,因后者方中有莪术,疗效显著可想而知。1953年有一病人胃有实滞,虽经针灸治疗,胃痛减轻,但缠绵数日未愈。刘老在治疗中把莪术列为君药,与消食和胃之品配伍,仅治数日而愈。

刘老认为,治疗肝胃之病,如果经过准确辨证,因人、因病而异,方中适量加入莪术,无论缓解症状,还是调节脏腑功能,疗效甚为可观。几十年来,刘老通过对数十例患者的疗效观察,深深体会到:莪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是不能怀疑的,也是不可忽视的。一般地说:刘老应用莪术的基本剂量是7.5g,中等剂量是10g,有时也用到15g或20g或者剂量再大一些,这要根据病情的轻重缓急和患者的体质强弱来决定。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莪术的应用有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近几年来,有的地区和单位用莪术治疗癌症,取得一定效果,刘老用莪术治疗肝炎、溃疡病,也用于治疗癌症。莪术的一个主要特点是通肝经聚血,解毒止痛,刘老通过临床实践,认为莪术对胃癌疗效较好。胃癌早期用莪术,会增进饮食,增强体质,促使病情稳定;胃癌晚期用莪术,能够明显减轻疼痛,改善机体“中毒”症状。以上所谈,是刘老在临床中应用莪术的一些体会。

《本草备要》在论述莪术时,有这样两句话:“虽为泄剂,亦能益气。”刘老的体会是:莪术之泄,非指泄下,而是疏泄、运通之意,所谓“益气”,并不意味着“补气”。刘老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点:

 其一,莪术虽为破气化疲之品,但辛苦气温并不峻猛。

莪术既然能够开胃化食,这就有助于脾胃功能的恢复。开胃化食,就意味着人的气血生化之源有了保障,就为人体正气的恢复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所谓“益气”,就是有益于正气的恢复和舒展。

其二,莪术能破气中之血”。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所云“气中之血”,说明气之前导作用不利,血亦不能随之畅行,这是气滞不前,造成血液稽留的表现,亦即气滞血瘀,莪术攻逐的是滞气,消烁的是瘀血,敦促气血按照正常规律周而复始,也就起到了“益气”的作用。

其三,莪术“治心腹诸痛”。《经》曰:“痛者不通,通者不痛。”所谓诸痛,不言而喻,即指各种类型的疼痛肝胃之证,癥瘕积聚,诸如此类,均可导致心腹疼痛。莪术益气舒郁,其痛自缓。

名医简介:

刘绍勋(1915-),男,辽宁沈阳人。沈阳市中医研究所教授,主任医师。曾任沈阳中医学会副理事长、辽宁省中医学会副理事长等职。刘氏中西合参,经验丰富,擅治疑难病症。

当代中医论治脾胃病用药经验集

【步玉如教授百合-乌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气郁化火润肺开郁。步教授认为,肺居高原主一身之气,为诸气之总司。若肺气失于宣降则脾胃枢机不利,升降不能调顺,胃痞壅塞不通则痛。而气郁日久多有郁而化火者,此乃肺气失于宣降,气郁化火胃脘痛之病理。治法上不宜单纯使用辛温香燥行气之品,否则虽气郁可开,而火郁更炽;然而又不能仅以苦寒泄火之药,因其火不盛苦寒恐有伤脾胃之虞。故以百合汤加味(干百合30 g,乌药15 g,茯苓12 g,法半夏10 g,甘草8 g,陈皮10 g,炒白术8 g,佛手片8 g),百合甘润微寒具清肺、润肺、降气之功能,肺气得降则诸气皆调,配以乌药一凉一温,柔中有刚,润而不滞,脾胃枢机运转则胃痛自止。{刘少云。步玉如教授治疗脾胃病经验[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4):232}。

***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注重中焦气机升降用药经脸】肝胃气滞常选用柴胡、枳壳;脾胃气虚则以党参、黄芪配木香、枳实;理气行瘀则以桔梗、枳壳配川牛膝;肝胃阴虚则以木蝴蝶伍佛手;湿邪偏胜则以霍香、佩兰合法半夏、陈皮,或砂仁、白豆寇与茯苓、生薏苡仁同用。{雷云霞。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用药经脸介绍[J]。新中医,2005,37(10):10-11}

***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一药多用经验】如患者有热象且伴大便不爽,可选用蒲公英30克,,既清热又通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或异型增生而出现脘腹胀满、疼痛症喜用莪术,,既消积化瘀散结又可防止癌前病变。对于脘腹痞满.、泛酸等症状,常选用浙贝母,既开郁散结又可制胃酸止痛。对于腑气不降,大便不通者,则喜用路路通,以通行十二经脉;而对胃脘痛甚者,常用徐长卿20g,以通络止痛。此二味药临床多用于治疗风湿类疾病,很少用于脾胃病。对于腹泻、苔腻、口气秽浊等湿盛者,常选用白芷,既可祛邪燥湿,又可收涩止泻。{雷云霞。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用药经脸介绍[J]。新中医,2005,37(10):10-11}

***

【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病证结合用药经脸】临床上对胃癌前病变患者的辨治,认为中、重度萎缩性胃炎与肠上皮化生形成多为气滞血瘀痰凝,故常在辨证的基础上加用白花蛇舌草、木馒头、藤梨根、水红花子、冰球子、石见穿等清热散结活血化癖瘀之品,以达到清散邪毒之目的,而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药多具有抗癌作用。;幽门螺杆菌(HP)感染,蔡教授则在辨证基础上加用连翘、蒲公英、黄芩、吴茱萸等具有杀菌活性的药物。{雷云霞。蔡淦教授治疗脾胃病临床用药经脸介绍[J]。新中医,2005,37(10):10-11}。

***

【程焕章老师治疗脾胃病消胀用莪术经验】慢性胃炎患者多数表现为痛胀并见,甚而因胀而痛,乃属气血两病,治疗上必须气血同治。尝曰:胃胀痛者单用气分药不够,一定要用血分药。并喜用莪术,认为是最理想的血分消胀药。早期处方中纯用理气药,效果略逊,经临床实践后加入莪术,则消胀止痛的效果大增。{张善扬。程焕章老师治疗脾胃病经验介绍[J]。福建中医药,1990,21(5):4-5}

***

【陈德润主任治疗脾胃病用大贝母、七叶一枝花经验】大贝母:性味苦寒,能降痰气,善开郁结,解热毒,陈老好以此药来治疗消化道疾病。据陈老经验,脾胃病多是脾胃运化失健,不能运化水湿,湿聚生痰,痰凝气滞,壅塞中焦,则为心下痞满。大贝母化痰,保护胃肠黏膜,又具有抗炎作用。从而加强了临床的疗效。且大贝母具有散结消肿,有治疡医疮之功,对溃疡病之疼痛吐酸尤为适宜;七叶一枝花:本品味苦,性微寒,有小毒,归肝经。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陈老认为慢性胃炎的组织形态病理学示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出血和疣状增殖的特点与中医的痰凝血瘀相似。七叶一枝花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故在脾胃病的治疗中应用甚多。{林智辉,赵聚山。陈德润主任治疗脾胃病经验举隅[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2):112-113}

中草药:莪术─广西莪术的功效与作用

莪术──广西莪术
RhizomaCurcumaeKwangsiensis
(英)KwangsiTurmericRhizome
【别名】 桂莪术、毛莪术。
【来源】 为姜科植物桂莪术CurcuamkwangsiensisS.G.LesetC.F.Liang的根茎。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50~110cm。叶片4~7,二列,长椭圆形,长8~13cm;樱部苞片长椭圆形,先端粉红色至淡紫色,腋内无花,中下部苞片卵圆形,淡绿色,腋内有花2至数朵;萼筒白色;花冠近漏斗状,长约2.5cm,花瓣3,粉红色,长圆形,上方一片较大,先端成兜状;微生退化雄蕊形态与花瓣相似,淡黄色。花期4~9月。
生于向阳山坡地、沟边、林缘,野生或栽培。主产广西。
【性状】 根茎长圆形或长卵形,长3.5~7cm,直径1.5~3cm,基部圆钝,顶端钝尖。表面黄棕色至灰色,光滑,环节明显或不见,有点状须根痕或残留须根,两侧各有一列下陷的芽痕和根茎痕。质坚重。气香、味微苦辛。
【化学成分】 含挥发油,油中含a-蒎烯、莰烯、蒎烯、柠檬烯、1-8-桉油素、a-松油烯、芳樟醇、龙脑、樟脑、乙酸芳樟酯、丁香酚等。
【性味】 性温,味苦、辛。
【功能主治】 见莪术。

提醒您:莪术─广西莪术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莪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 莪术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有哪些

1、莪术是出色的抗癌药物,含有天然的抗癌成分,不但可以防止癌细胞生成,还能功效主治: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血瘀腹痛、肝脾肿大、心腹胀痛,积聚,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饮食积滞。行气止痛,破血消积:用于气滞血瘀之经闭、胸胁痛、腹痛及症瘕肿块等。常配三棱。消食化积:用于饮食积滞之胃腹胀痛,常配焦麦芽、焦槟榔。

2、莪术用药禁忌:莪术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个别人偶有肝功异常,停药后可自行恢复。莪术及其制剂使用中少数人可见头晕、面红、胸闷、心慌、乏力等症状。极个别人出现休克样反应。动物实验提示莪术制剂可引起溶血和肝肾损害,这应引起临床用药注意,不可过量使用。莪术攻伐破瘀力大,长期服用可伤及正气,凡属气血两虚、无瘀滞者不宜使用。临床用其治疗虚实夹杂的病证,可配用补益药。使用中应注意检查病人出凝血项目及注意有否出血倾向,如有异常应减药或停药。莪术有耗气伤血之弊,中病即止,不宜过量或久服。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61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