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白虎汤加减治疗热偏重型流行性乙型脑炎

道医 2023-06-25 00:30:10

乙型脑炎夏秋间,高烧抽风头痛呕。嗜睡昏迷躁谵语,后脑痛甚是特征。乙脑多因暑邪生,暑邪伤气伤营血。暑常夹湿阻气机,热重湿重辨仔细。暑温热病易伤阴,肝肾阴虚病后期。阴虚肝旺虚风动,小抽颤抖手足拘。

注:乙型脑炎为夏末秋初神经系统传染病。小儿发病远较成人为高。临床以高烧、头痛(后脑疼痛较甚),昏迷,抽风为主征。流行有比较严格的季节性,是一种比较危险的传染病。属中医“暑温”范围。

暑邪为患是该病的主要病因。暑邪为火邪,其性猛烈,且易伤气,传变迅速。故病一开始就有明显的里症、重症,很快会发展为营血症。同时,暑必挟湿,辨证中必须分清热重或湿重问题。暑湿同样为火热之邪,亦易伤阴。所以,乙脑后期多有较严重的伤阴症状。恢复期或后遗症期多表现为肝肾阴虚,阴虚肝旺,发现明显的虚风内动,如小抽,颤抖,手足拘急等。

暑热壅盛入阳明,高热恶寒呕头疼。面赤气粗烦躁渴,抽搐谵语脉洪数。清暑解毒透热邪,加减白虎膏黄芩。知母银翘板兰根,藿香薄荷钩佩兰。

方药:

白虎汤加减:

生石膏20g 黄芩10g 知母10g 板兰根30g 银花30g 连翘15g 薄荷6g 钩藤10g 鲜藿香10g 鲜佩兰10g

注:乙脑早期或极期,邪在卫气而以气分实热为主。故治疗侧重清气分之实热。

重用石膏,伍黄芩,知母清阳明实热;银花,连翘,板兰根清热解毒;钩藤清热解痉止抽;藿香、佩兰,薄荷芳香以化浊湿,兼以透邪。

中医能治乙脑吗?

我的朋友说,她的一位熟人才34岁,数月前患流行性乙型脑炎,在当地最好的西医院住院数天即去世。医学发展到了现在,乙脑还是不能治愈吗?我认为,应该首选中医,而不是西医。为什么呢?以下抄录国医大师路志正发表在中国中医药报的一篇文章。

以下是该文的部分文字:

1954年,由于石家庄地区洪水泛滥,水灾过后,乙脑疫情呈现出暴发流行的态势,死亡率很高。当时西医对于乙脑的治疗没有特效疗法,临床效果不能令人满意

鉴于当时西医的临床困境和疫情播散的严峻形势,石家庄市卫生局紧急组织在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工作的老中医郭可明和其所在的七人小组,在医院和卫生局领导的支持下,运用中医温病学理论,以解毒、清热、养阴为法,忌用发汗、泻下、利尿以及辛燥等药物,并忌用冰袋冷敷。方用白虎汤和清瘟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等,重用生石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般患者服药后都能在短期内退烧,1-2周痊愈出院,很少留下后遗症。1954年,治疗小组收治的34例乙脑患者,竟然全部获愈,无一死亡。1955年的治疗也获得了90%以上的治愈率,其中甚至包括极重型乙脑患者。

后来调查组成员、中央人民医院西医专家高崇基同志在汇报中说:我们有根据地说,在临床诊断上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确定的,中医治愈率的统计结果也是肯定的。?汇报中还说:?截至8月22日,1955年度石家庄市传染病医院中医治疗的20例乙型脑炎中,治愈17例(包括重型和极重型者9例,轻型者7例),死亡3例(一例因并发中耳炎败血症,一例因治疗过晚,一例死因未明)。总结1954年34例、1955年20例乙脑病人,治愈率分别为100%和90%以上,中医这样卓越的疗效,在近代医学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治疗效果上,无出其右者。?

古人云:?夫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夫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我的观点是,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我们都要虚心接受。一切以实践为依据,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信事实,事实胜于雄辩。只要中医的治愈率高,那就选择中医。事实上,中医擅长治疗急性传染病,1954年的乙脑如此,2003年的非典如此,2020年的新冠肺炎仍是如此!!!

明明中医能迅速治愈乙脑,且治愈率可高达百分之百,为什么不能在全国医学界推广其经验呢?!我们要以事实为依据,尊重事实,即是最科学的态度。建议以后所有的乙脑患者全部由中医来治疗,让每一个乙脑患者都不会因为选择错误的医学而死亡。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92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