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厚朴温中汤方歌,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4 23:26:13

厚朴温中汤

出自《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各15g) 干姜七分(2g)

【用法】 合为粗散,每服五钱匕(15g),水二盏,生姜三片,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忌一切冷物(现代用法:按原方比例酌定用量,加姜三片,水煎服)。

【功用】 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 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

【方歌】 厚朴温中陈草苓,干姜草蔻木香停,煎服加姜治腹痛,脘腹胀满用皆灵。

【方解】 本方证因脾胃伤于寒湿所致。寒性凝滞,湿性粘腻,易阻气机,若寒湿着而不行,困于脾胃,则致脾胃气机阻滞,升降失常,遂成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等症。寒不温不去,湿不燥不除,气不行不畅,故治当行其气,温其中,祛其寒,燥其湿。方中厚朴辛苦温燥,行气消胀,燥湿除满,为君药。草豆蔻辛温芳香,温中散寒,燥湿运脾,为臣药。陈皮、木香行气宽中助厚朴消胀除满;干姜、生姜温脾暖胃助草豆蔻散寒止痛;茯苓渗湿健脾,均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功兼佐使。诸药合用,共成行气除满,温中燥湿之功。使寒湿得除,气机调畅,脾胃复健,则痛胀自解。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本方重点在于温中,对于客寒犯胃,脘痛呕吐者,亦可用之。

2.加减运用:若痛甚者,可加肉桂、良姜以温中散寒止痛;兼身重肢肿者,可加大腹皮以下气利水消肿。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溃疡、妇女白带等属寒湿气滞者。

【附方】 良附丸《良方集腋》:高良姜酒洗七次,焙,研 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等分(各9g) 药各焙、各研、各贮,用时以米饮加生姜汁一匙,盐一撮为丸,服之立止(现代用法:上二味为细末,作散剂或水丸,每日1~2次,每次6g,开水送下)。功用:行气疏肝,祛寒止痛。主治:肝胃气滞寒凝证。胃脘疼痛,胸胁胀闷,畏寒喜温,苔白脉弦。以及妇女痛经等。

本方与厚朴温中汤均能温中行气止痛,但厚朴温中汤逐寒燥湿,脾胃并治;本方则功专治胃,兼能疏肝,是二方同中之异。

 【文献摘录】

1. 原书主治:

《内外伤辨惑论》卷中:“治脾胃虚寒,心腹胀满,及秋冬客寒犯胃,时做疼痛。”

2. 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2:“夫寒邪之伤人也,为无形之邪,若无有形之痰血食积互结,则亦不过为痞满为呕吐,即疼痛亦不致拒按也。故以厚朴温中散满者为君;凡人之气,得寒则凝而行迟,故以木香草蔻之芳香辛烈,入脾脏以行诸气;脾恶湿,故用干姜、陈皮以燥之,茯苓以渗之;脾欲缓,故以甘草缓之;加生姜者,取其温中散逆、除呕也。以上诸药,皆入脾胃,不特可以温中,且能散表。用之贵得其宜耳。”

 【临床报道】

用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寒湿胃痛120例。结果痊愈26例,显效51例,有效3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90.8%。[葛友庆.厚朴温中汤治疗寒湿胃痛120例。陕西中医 1996;17(4):160]

用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56例。结果:治愈47例,有效8例,无效1例,有效率达98.21%,并与西药治疗组(颠茄、氯丙嗪)对照,疗效明显优于后者。[孙书坤.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小儿肠痉挛56例疗效观察。北京中医 1998;(1):36]

厚朴温中汤功效

厚朴温中汤功效
厚朴温中汤功效。厚朴作为一种在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中草药才,它之于我们人体有诸多的作用以及功效,同时厚朴也可以拿来煲汤,那么厚朴温中汤功效有哪些??这篇文章将带大家来仔细了解一下厚朴的功效与作用。
厚朴温中汤功效
首先要知道厚朴是什么。厚朴是属于中草药材的一种,又名厚皮赤朴劣朴,起来源于木兰科植物厚朴,凹叶厚朴或者树皮或者根皮。厚皮属于芳香化湿药,煲汤后喝下其作用有很多。第一可用于降气平喘,如跟杏仁,干姜,五味子以及麻黄半夏一起吃则效果更佳,能缓解咳嗽不止跟痰多卡喉等症状。
第二可以用于行气化湿,对于长期咽喉干燥以及食欲感冒症状,都有比较明显的缓解作用,尤其是患上感冒后,还生活在湿气非常重的地方的人,如果不及时治疗就。多痰的症状,如果将厚朴搭配藿香等药材一起煎服,则可有效的治疗此症状,第三点治疗便秘,胃胀以及腹胀气,因其具有下气宽中的功效,能化解堆积在体内的火突,疏通我们的肠胃,减少大便时期的通疼痛感。意思可以抑制皮肤的肿瘤,厚朴中含有厚朴粉是属于一种肝醇提取物,能抑制人体内的癌细胞在初期的扩散以及增殖防治癌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恶性肿瘤。
那么关于厚朴温中汤功效就为大家解答到这里。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71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