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保和丸的功效与作用

道医 2023-06-24 20:14:18

保和丸

出自《丹溪心法》

【组成】 山楂六两(180g) 神曲二两(60g) 半夏 茯苓各三两(各90g) 陈皮 连翘 莱菔子各一两(各30g)

【用法】 上为末,炊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9g),食远白汤下(现代用法: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6~9g,温开水送下。亦可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减)。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滞胃脘证。脘腹痞满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 本方证因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所致。《素问·痹论》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若饮食过度,食积内停,气机不畅,则脘腹痞满胀痛;脾胃升降失职,浊阴不降,则嗳腐吞酸,恶食呕逆;清气不升,则大便泄泻等。治宜消食化滞,理气和胃。方中重用酸甘性温之山楂为君,消一切饮食积滞,长于消肉食油腻之积;神曲甘辛性温,消食健胃,长于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而平,下气消食除胀,长于消谷面之积,共为臣;三药同用,消各种食物积滞。食积易于阻气、生湿、化热,故以半夏、陈皮辛温,理气化湿,和胃止呕;茯苓甘淡,健脾利湿,和中止泻;连翘味苦微寒,既可散结以助消积,又可清解食积所生之热,均为佐药。诸药配伍,使食积得化,胃气得和,热清湿去,诸症自除。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一切食积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满,嗳腐厌食,苔厚腻,脉滑为辨证要点。因属攻伐之剂,故不宜长期服用。

2.加减运用:本方药力较缓,若食积较重者,可加枳实、槟榔;苔黄脉数者,可加黄连、黄芩;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兼脾虚者,可加白术。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婴幼儿腹泻等属食积内停者。

【文献摘录】

1.原方主治

《丹溪心法》卷3:“保和丸,治一切食积。”

2.方论选录

张秉成《成方便读》卷3:“此为食积痰滞,内瘀脾胃,正气未虚者而设也。山楂酸温性紧,善消腥羶油腻之积,行瘀破滞,为克化之药,故以为君。神曲系蒸窨而成,其辛温之性,能消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辛甘下气,而化面积;麦芽咸温,消谷而行瘀积,二味以之为辅。然痞坚之处,必有伏阳,故以连翘之苦寒散结而清热。积郁之凝,必多痰滞,故以二陈化痰而行气。此方虽纯用消导,毕竟是平和之剂,故特谓之保和耳。”

【临床报道】

以保和丸汤剂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基本方:山楂、神曲、莱菔子、半夏、陈皮、茯苓、连翘各10g。随证加减,煎汤服用,每日1剂,分2次服。对照组15例,口服胃酶素,每次6片,日3次,配服胃复安、黄连素及维生素E、C、B类。两组均以治疗3个月为1疗程。结果:症状改善,治疗组34例中显效25例,对照组15例中显效7例;胃镜观察,治疗组显效16例,对照组显效4例。[刘光伟.保和丸化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34例。湖北中医杂志 1992;14(6):10]

用保和丸加减治疗介入化疗后胃肠道反应患者110例。日1剂,从介入前3天开始,连续10剂。同时配合静脉点滴胃复安40mg,日1次。设对照组89例,静脉点滴胃复安40 mg,日1次,连续1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105人(临床症状消失,饮食正常),好转5人(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率100%。治疗组的症状消失、正常饮食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

 【实验研究】

实验研究表明:保和丸及其无糖颗粒剂均能增强肠蠕动频率,无糖颗粒剂还能显著加速小肠推进运动,无糖颗粒剂能促进胃酸分泌,提高胃蛋白酶和胰淀粉酶活性的作用比丸剂更佳。上述结果不仅解释了保和丸的药理作用,且说明无糖颗粒剂这一新剂型较传统的丸剂优越。[宋必卫.保和无糖颗粒剂助消化作用的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1996;31(3):165]

越曲保和丸简介

目录1拼音2概述3《古今医鉴》卷四之越鞠保和丸 3.1方名3.2越曲保和丸的别名3.3组成3.4功效3.5越曲保和丸的用法用量 4越鞠保和丸的药典标准 4.1品名4.2处方4.3制法4.4性状4.5鉴别4.6检查4.7含量测定 4.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4.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4.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4.7.4测定法 4.8功能与主治4.9用法与用量4.10注意4.11规格4.12贮藏4.13版本 5越鞠保和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5.1拼音名5.2标准编号5.3处方5.4制法5.5性状5.6鉴别5.7检查5.8功能与主治5.9用法与用量5.10规格5.11贮藏 6越鞠保和丸说明书 6.1药品名称6.2药品汉语拼音6.3剂型6.4性状6.5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份6.6越鞠保和丸的功能主治6.7越鞠保和丸的用法用量6.8注意事项6.9越曲保和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6.10备注 7参考资料 1拼音 yuè qǔ bǎo hé wán

2概述 越曲保和丸为方名,出《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即《古今医鉴》卷四方之越鞠保和丸。

中成药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分为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1]。具有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的功效。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品标准》载有越鞠保和丸的部颁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越鞠保和丸的药典标准。

3《古今医鉴》卷四之越鞠保和丸

3.1方名

越鞠保和丸

3.2越曲保和丸的别名

越曲保和丸(《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

3.3组成

苍术(米泔水浸三宿,炒)、川芎(酒洗)、炒神曲、香附(童便浸,炒)、陈皮、半夏(炮)、茯苓、枳实(麸炒)、黄连(酒炒)、当归(酒洗)各一两,炒栀子、连翘、木香、炒莱菔子各五钱,山楂二两,白术三两[2]。

苍术(米泔浸3宿,炒)1两,抚芎(酒洗)1两,神曲(炒)1两,香附(童便浸,炒)1两,栀子(炒)5钱,陈皮1两,半夏(炮)1两,白茯苓1两,连翘5钱,莱菔子(炒)5钱,枳实(麸炒)1两,白术3两,黄连(酒炒)1两,山楂(去核)2两,木香5钱,当归(酒洗)1两。

3.4功效

《古今医鉴》卷四之越鞠保和丸具有扶脾开郁,行气消食,清热化痰之功效。主治忧思过度,损伤脾胃,郁结不舒,呃逆胸满。

越鞠保和丸功能扶脾开郁,行气消食,清热化痰[2]。治气、血、痰、火、湿、食诸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饮食不化,嗳气呕吐,食疟下痢等症[2]

3.5越曲保和丸的用法用量

为末,姜汁泡,蒸饼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淡姜汤或酒送下[2]。

上为末,姜汁泡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丸,淡姜汤送下;或酒下亦可。

4越鞠保和丸的药典标准

4.1品名

越鞠保和丸

Yueju Baohe Wan

4.2处方

栀子(姜制)120g、六神曲(麸炒)120g、醋香附120g、川芎120g、苍术120g、木香60g、槟榔60g

4.3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4.4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4.5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醋香附)。草酸钙针晶细小,长10~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苍术)。内胚乳细胞碎片白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槟榔)。

(2)取本品5g,研细,加正己烷2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川芎对照药材与木香对照药材各1g,分别加正己烷10ml,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分别加正己烷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2~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乙酸乙酯(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川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木香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4.6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4.7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4.7.1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6000。

4.7.2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80μg的溶液,即得。

4.7.3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适量,研细,取约0.5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7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50w,频率50kHz) 3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7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4.7.4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2.7mg。

4.8功能与主治

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4.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1~2次。

4.10注意

孕妇慎用;忌生冷、硬黏难消化食物。

4.11规格

每袋装6g

4.12贮藏

密封。

4.13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5越鞠保和丸的中药部颁标准

5.1拼音名

Yueju Baohe Wan

5.2标准编号

WS3B299998

5.3处方

栀子(姜制) ? ?120g

六神曲(麸炒) ? ? 120g

香附(醋制) ? ? 120g

川芎 ? ? ? ? ?120g

苍术 ? ? ? ? ? ? 120g

木香 ? ? ? ? ? ?60g

槟榔 ? ? ? ? ? 60g

5.4制法

以上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5.5性状

本品为棕黄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5.6鉴别

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黄色,多破碎,完整者 长多角形、长方形或形状不规则,壁厚。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色至红棕色分泌物, 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草酸钙针晶细小,长5~32μm,不规则地充塞于薄壁细胞中。 内胚乳碎片无色,壁较厚,有较多大的类圆形纹孔。

5.7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Ⅰ A)。

5.8功能与主治

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郁停滞,倒饱嘈杂,胸腹胀痛,消 化不良。

5.9用法与用量

口服,一次 6g,1日1~2次。

5.10规格

每袋装 6g

5.11贮藏

密封,防潮。 天津市药品检验所起草

6越鞠保和丸说明书

6.1药品名称

越鞠保和丸

6.2药品汉语拼音

Yueju Baohe Wan

6.3剂型

每袋6g。

6.4性状

越鞠保和丸为棕黄色至黄棕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苦。

6.5越鞠保和丸的主要成份

栀子(姜制)、六神曲(麸炒)、香附(醋制)、川芎、苍术、木香、槟榔等。

6.6越鞠保和丸的功能主治

舒肝解郁,开胃消食。用于气食郁滞所致的胃痛,症见脘腹胀痛、倒饱嘈杂、纳呆食少、大便不调;消化不良见上述证候者。

6.7越鞠保和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6g,一日1~2次。

6.8注意事项

1.忌食生冷油腻不易消化食物。

2.孕妇慎用。

3.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主要表现为口干、舌红少津、大便干。

4.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儿童、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6.对越鞠保和丸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7.越鞠保和丸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8.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

9.请将越鞠保和丸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越鞠保和丸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9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6.10备注

本文地址:http://dadaojiayuan.com/pianfang/8502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