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桂枝1钱,桃仁1钱,延胡1钱,木通1钱,大黄1钱,乌头8分,丹皮8分,牵牛子(别末)8分。
功能主治 : 疝气。
用法用量 : 水煎,临用点牵牛子末服。
摘录 : 《观聚方要补》卷五引福井氏方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人们说岔气这个名词,其实岔气在医学上被称为急性胸肋痛,是一种很常见的不适现象,出现岔气症状之后,会引发背部或者肋骨两侧出现剧烈的疼痛感,对日常生活中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治疗岔气的偏方都有哪些呢?
治疗疝气的偏方大全? 疝气是非常容易在小孩子身上出现,小偏方在我们的生活中是非常的有效,很多疾病的治疗都是可以使用小偏方,疝气也可以用偏方治疗,那么,治疗疝气最佳方法偏方有哪些?
橘核,木香,荔枝,柴胡还有厚朴各10克,川楝子,白芷,桃仁,青皮,小茴香各7克,大茴香,海藻,昆布各3克,加水煎服。
当归、茯苓、枸杞各15克,肉桂、乌药、小茴香各10克,海沉香5克。每日1剂,水煎服。7日为1疗程。温经散寒,清热利湿,活血益气,补肾益肝。主治疝气。
青盐,雄黄,白矾,花椒,樟脑粉各10克,蓖麻子50粒,共研成细末,分成5份,每次讲一份粉末用开水调成糊状,敷在左手手心,一天换一次,内服外敷同时进行,轻者一次,重者两次可治愈。
茯苓、白术、台乌药各9克,桂枝6克,炙甘草3克。每日1剂,水煎服。伴咳嗽者,加桔梗、川贝母各6克;疝痛甚者,加木香、元胡各6克;体质虚者,加黄芪、当归各6克。
这个特效方是针对腹股沟直疝的,用荷梗即藕杆,不拘数,泡水,经常饮用,病好为止,每天一次,干梗切碎洗净100到150克,熬一碗水。30分钟即成,初得愈快,陈病较慢。
到中药店买丝瓜瓤2根,剪成数段,每次用几段放在药锅中煎熬半小时,每日当水饮用(不加任何东西),两周后即可治愈。以后曾有几个小孩照方治疗都除了根,大人病情较顽固,治疗时间要长些。
红皮蒜2头,柑核50克,金橘2个,白糖50克,蒜去皮,同其他三味用水两碗,煮成一碗。顿服。可消肿止痛,用治疝气疼痛异常。
每天用干荔枝(鲜荔枝也行)5至6个去壳用水煮20分钟,加冰糖(小粒的5至6块)再煮10分钟( 可以连煮3 次)。每天当水饮用,3至4个月后可治愈。
腹股沟疝气症状? 在生活中,如果我们想尽快发现疾病,及时得到有效治疗。就必须了解疾病的症状,在得到症状初现的信号后尽快赶往医院,防止病情被延误。那么腹股沟疝气的症状都有哪些呢?
一、包块。在发病后患者的腹股沟处会有包块出现。一般患者站立行走时包块比较明显,在安静休息时包括会暂时消失。时有时无的包款会带给患者身体上的不适,在初期时,大部分患者经过休息身体不适可获得缓解。
二、消化系统症状。腹股沟疝气是腹部某器官从原来的位置,跑到了另外的位置而引起的一种症状,通常小肠、结肠比较容易出现这种现象,所以肠道组织位置改变,会引起患者消化不良、腹胀、腹痛等等一系列,消化系统的症状,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因此而体质下降。
三、生殖泌尿系统症状。人们的生殖泌尿系统与腹股沟非常临近,所以当,腹股沟疝气发生后,生殖泌尿类的疾病在此时更易出现。幼儿如果发生腹股沟疝气,其生殖器的正常发育会受到影响,成年人则会影响性功能和生育,老年人则会产生尿急,尿频,尿多等等一系列泌尿系统的症状。
四、小肠坏死、肠梗阻。当疝于小肠,结肠内嵌顿,无法回纳到腹腔就可造成这两种现象,同时患者还会有剧烈腹痛的感觉。这种情况下对生命健康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威胁。
在临床上,保守疗法很难治愈疝气,确实的方法是手术治疗,方法如下。
1.手术前准备,禁食一天,局部剪毛消毒。
2.将奶牛保定,一般采用侧卧保定。
3.麻醉,采用5%水合氯醛全身麻醉,或腰旁神经传导麻醉,局部进行浸润麻醉。
4.将内容物还纳腹腔,将疝囊提起后切开疝囊。如果发生粘连,则小心剥离。
5.如果嵌入的肠管坏死则切除,然后进行肠吻合,再送入。
6.首先缝合疝轮,涂抹青霉素,然后缝合肌肉,涂抹青霉素,最后缝合皮肤。
7.术后处理,静注10%安钠咖10~20毫升,维生素C50毫升,10%葡萄糖1500毫升,生理盐水1000毫升,连用3天。
疝气是指少腹痛引睾丸,或睾丸、阴囊肿胀疼痛的一类病症。
一、病因病机疝气的病因,多系湿热痰瘀,乘虚下流,复加外寒所束,以致经脉收引,相搏而痛。其病与任脉及肝肾有关。凡内外之邪所感,都能导致阴阳不和,阴偏胜则寒气冲击,阳偏胜则热气内壅,皆致任脉为疝。而肝佐任脉以化生,故疝病源于任,未有不及于肝的,因肝主筋下环阴器,故疝多与肝有关;肝与肾同居下焦,肾气若旺,客邪则不能犯,故疝必以肾虚为本,湿热为标。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
1.临床表现疝气必睾丸先痛,次连小腹,次攻胸胁,亦有绕脐痛,或抢心痛。
2.诊断疝气一般可据外候做出诊断。
三、辨证施治
1.阴寒凝滞型(寒疝)
【辨证】阴囊肿硬发冷,控睾而痛,畏寒喜暖。伴有阴茎不举,形寒肢冷,腰痛。舌淡苔白、脉象沉弦。
【施治】温肝散寒,行气止痛。
【方药】天台乌药散加味:木香、茴香、青皮、川楝子、当归、巴豆(少许)、天台乌药各12g,高良姜、槟榔各9g,枸杞子、肉桂各6g。
【加减】寒甚者:加吴茱萸,再甚者加附片以温肝散寒;痛甚者:加香附、元胡以理气止痛;气滞甚者:加橘核、荔枝核。
2.水湿内阻型(水疝)
【辨证】阴囊水肿,状如水晶,重坠而胀。伴有阴汗时出,或痛或痒。舌苔薄腻,脉弦。
【施治】利水渗湿,行气治疝。
【方药】茴楝五苓散加味:茯苓、猪苓各12g,白术、泽泻各15g,桂枝、小茴香、川楝子各9g,葱白、盐适量。
【加减】体质虚弱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培正壮体;气滞胀痛者:加橘核、荔枝核以理气止痛;血瘀者:加桃仁、牛膝以祛瘀活血;湿热者:加苍术、黄柏以清热燥湿;冷痛甚者:加附片、吴茱萸、肉桂;阴囊发痒者:加防风、白蒺藜。
3.湿热下注型(溃疝、厥疝)
【辨证】阴囊红肿痒痛,或溃或脓,或阴茎肿胀,或挺纵不收,或白物如精,随尿而下。伴有胸腹痞闷烦热,大便不畅,小溲短涩。
舌苔黄腻,脉沉数或濡数。
【施治】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味:黄芩、栀仁各9g,泽泻10g,木通4g,龙胆草、当归、生地各8g,车前子、柴胡、甘草、瞿麦、猪苓各6g。
【加减】胸胁苦满:加柴胡、半夏;阴茎肿胀,尿痛:加淡竹叶、甘草梢;大便不畅:加大黄、厚朴;尿时白浊随下者:加海金沙、萆薢。
4.肝气郁滞型(气疝、狐疝)
【辨证】每因愤怒,号哭,过劳,发生阴囊气肿。伴有气肿时聚时散,少腹结滞不舒,缓急无时。舌淡苔薄白,脉弦。
【施治】行气止痛。
【方药】聚香饮子加味:檀香、木香、乳香、沉香、丁香(以上不见火)、藿香叶各30g,玄胡索(炒,去皮)、片子姜黄(炒)、川乌(炮,去皮尖)、桔梗(去芦,锉,炒)、桂心(不见火)、甘草(炙)各15g。
【加减】气虚:加党参、黄芪以补气;肾虚:加杜仲、胡芦巴以补肾;血瘀:加三棱、姜黄以活血祛瘀;气滞兼寒:加附片、吴茱萸以暖肝;气滞兼热:加苍术、黄柏以清热。
5.血瘀气滞型(血疝、溃疝)
【辨证】阴囊肿胀刺痛,少腹近横骨两侧,有如黄瓜状的肿块,甚则内有脓血,口欲漱水而不欲咽。舌质略紫而有瘀斑,脉弦涩。
【施治】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荔枝橘核汤加味:桃仁、玄胡索、山楂核各15g,橘核30g,枳壳、荔枝核各12g,茯苓、白术各10g,甘草6g。
【加减】气滞甚者:加青皮、陈皮以理气;瘀血甚者:加三棱、水蛭以化瘀;血瘀成脓者:加桔梗、黄芪以托脓外出;疼痛剧烈者:
加川乌、香附以理气止痛。
6.痰湿挟瘀型(木疝)
【辨证】阴囊肿硬如升斗大,且又重坠,麻木不知痛痒。伴有全身困倦,四肢重着。舌质晦暗,舌苔腻,脉弦涩。
【施治】祛痰除湿,化瘀消坚。
【方药】橘核丸加味:橘核(炒)、川楝子(炒)、海藻、海带、桃仁、昆布各10g,延胡索(醋制)、肉桂、厚朴(姜制)、川木通、木香、枳实(麸炒)各3g。
【加减】阴囊水肿:加五苓散以行气利水;湿重者:加苍术、茯苓以燥湿;气滞者:加荔枝核、小茴香以暖肝理气;寒痛甚者:加吴茱萸、台乌药以暖肝止痛;化热者:加山栀仁、黄柏以清热。
7.气虚下陷型(虚疝)
【辨证】每因劳累、饥饿、体弱时,发生阴囊气肿偏坠,缓急无时为证候特征。伴有全身肢软无力,语言低微,或有脱肛、或腰酸腿软。舌质胖嫩,舌淡苔薄白,脉细弱无力。
【施治】补益中气。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味:黄芪15g,当归、党参、白术各10g,炙甘草5g,陈皮6g,升麻、柴胡各3g,大枣、生姜少许。
【加减】肾阳虚:加杜仲、菟丝子补肾阳;肾阴虚:加生脉散或六味地黄丸以滋肾阴;血瘀:加牛膝、桃仁以活血化瘀;血虚:加川芎、熟地、白芍以补血;气滞:加小茴香、香附以理气。
四、辅助治疗
1.成药方疝气内消丸、橘核丸、补中益气丸。
2.验方
(1)小茴香10g,荔枝核10g,橘核6g,吴茱萸6g,木香3g,用水煎服,日1剂。
(2)乌药、升麻各10g,用水煎服,日1剂。
(3)杉树球8个,用水煎服,日1剂。
3.外治方
(1)吴萸、川楝子、小茴香各10g,烘干研末,醋调成膏,纱布包裹,敷神阙、气海、中极穴。
(2)肉桂10g,研末醋调,纱布包后敷脐部。
(3)蓖麻仁7粒研碎,面粉适量,水调成膏,敷健侧涌泉。也可左侧疼痛贴在右侧腰部,右侧疼痛贴在左侧腰部。
(4)灯笼草30g,煎汤熏洗,每日1~2次。
(5)川椒30g,小茴香30g,灶心土500g。将川椒、小茴香研为细末,灶心土打碎,三味和匀,棉布包裹,制成坐垫。
五、调护
(1)积极治疗诱发本病的其他疾病,如慢性咳嗽、前列腺肥大、慢性便秘等。
(2)禁郁怒,节情欲,勿劳倦,忌食生冷。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832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八味生脉汤
下一篇: 八味知母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