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乌贼骨100克,川贝母50克,白芷20克,共为极细粉末,一日三次,每次5~15克,用蜂蜜水适量对开水冲服,连服一周,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痛吐酸水等病症有效。
2.新鲜士豆切成片,加开水捣烂,包纱布绞汁,加蜂蜜适量,每日清晨空腹服20毫升,连续服用,对胃痛有缓解作用。
3.柿饼25克,糯米125克,蜂蜜适量,将柿饼洗净,切成0.5厘米的小方糕。糯米用清水洗净,与柿饼糕合在一起放入盆中,加水250毫升,上火蒸40分钟后取出,放在纱布上拍成块,热或晾冷食均可,或加蜂蜜食用。注意不要空腹食用。
4.将乌贼骨洗净用火焙干,研成细末,杏仁焙干,研成粉末,其分量为乌贼骨粉三两、杏仁粉一两,一起拌和,在疼痛的时候,先作适当治疗,第二天再进服此种粉末,最好是在早餐前,用开水调成糊状,吞饮下去,隔十分钟后,再进食早餐。
5.乌贼骨磨成粉与白芨粉拌和,晨起空腹时,吞服少许,分量不拘,坚持连续使用。
6.海螵蛸500克,浙贝母250克。共研细末,每次15克,每日3次。适用于消化性溃疡胃酸过多者,时有嗳气反酸。
声明!以下是我以前网上当来得出处早忘了,仅供参考.
慢性胃炎方(原名加减六味煎):
方药:丹参15克,当归、白芍各12克,香附14克,炙甘草10克,煅瓦楞30克。
加减变化:脾胃虚寒者加黄芪15克,桂枝10克,良姜8克,白术、陈皮各12克;肝胃不和者,加元胡、川楝子各12克,柴胡10克;胃阴不足者加生地10克,麦冬、石斛各12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45天为1疗程。服药期间禁辛辣、刺激食物及其他药物。
功效主治:活血散寒,理气止痛。主治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
大枣疗法:
将大枣放炒勺里炒至外皮微黑,以不焦糊为准,把炒好的枣掰开口子,放杯子里用开水冲泡,1次放3—4个,可适量加糖,待水颜色变黄后每日当茶饮用。
民间处方:
柴胡12克,白芍15克,香附15克,枳壳20克,陈皮15克,当归15克,半夏15克,黄连12克,吴萸12克,海蛸20克,川楝子12克,半枝莲15克。
服法:将药放入砂锅中加水浸泡30分钟左右,加水没过药棉两指高,煎煮30分钟,倒出药汁约150毫升;再加水没过药面,煎煮30分钟,倒出药汁约150毫升,将两次药汁混合,分成两份,早饭前晚饭后各服1次。
功效:疏肝健脾,清热和胃,止痛。建议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有关浅表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部闷胀、疼痛,或恶心、呕吐、嗳气、嘈杂、泛酸等症状。凡具有健脾、和胃、行气、消痞、解郁、除满功能的中成药,都适用于防治慢性浅表性胃炎。目前临床上用于本病的常见中成药有:
(1)保和丸。主要成分:六神曲、山楂、法半夏、陈皮、连翘、莱菔子。
功能:消食导滞,和胃健脾。
主治:饮食停滞胃脘所致纳差、腹胀、泛酸、嗳气等症。
(2)越鞠丸。主要成分:香附、川芎、栀子、苍术、六神曲。
功能:理气宽中,解郁消胀。
主治:胸脘痞闷、腹中胀满、嗳气吞酸。
(3)香砂六君子丸。主要成分:木香、砂仁、党参、白术、茯苓、甘草、半夏、陈皮。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止痛。
主治:胸脘胀闷,呕吐泄泻。
(4)香砂养胃丸。主要成分:砂仁、木香、白术、茯苓、枳实、豆蔻仁、厚朴、香附、陈皮、半夏、甘草、土藿香。
功能:健脾和胃,理气消滞。
主治:纳差、乏力、胃痛、腹胀、嗳气、反酸。
(5)舒肝丸。主要成分:柴胡、厚朴、川芎、香附、枳壳、沉香、砂仁、木香。
功能:疏肝解郁,和胃止痛。
主治:两胁胀痛、腹胀、嗳气、恶心。
(6)气滞胃痛冲剂。主要成分:柴胡、枳壳、甘草、香附等。
功能:疏肝行气,和胃止痛。
主治:肝郁气滞之胸痞胀滞,胃脘疼痛等。
(7)良附丸。主要成份:高良姜、香附。
功能:温中祛寒,行气止痛。
主治:中焦虚寒之脘腹冷痛、喜暖喜温者。
(8)温胃舒胶囊。主要成分:党参、白术、山楂、黄芪、肉苁蓉等。
功能: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土。
主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嗳气、纳差、畏寒。
(9)阴虚胃痛冲剂。主要成分:北沙参、麦冬、川楝子、甘草等。
功能:养阴益胃,缓中止痛。
主治:用于胃阴不足引起的胃脘部隐隐灼痛,口舌干燥,纳呆干呕等症。
(10)养胃舒冲剂。主要成份:党参、黄精、云参、乌梅、白术、菟丝子等。
功能: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
主治: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11)胃乃安胶囊。主要成分:黄芪、三七、合成牛黄、珍珠层粉。
功能:补气健脾,宁心安神,行气活血,消炎生肌。
主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12)胃康灵胶囊。主要成分:白芍、甘草、元胡、三七等八味药物组成。
功能:柔肝和胃,散瘀止血,缓急止痛,去腐生新。
主治:适用于慢性胃炎、胃溃疡、胃出血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症。
(13)三九胃泰。主要成分:三桠苦、九里香、白芍、生地 木香。
功能:消炎止痛,理气健脾。
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型慢性胃炎。
(14)猴菇菌片。主要成分:猴头菌。
功能:消炎止痛。
主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食道癌。
此外,还有胃苏冲剂、舒肝和胃丸、木香顺气丸、补中益气丸等中成药用于本病的治疗,临床应随证加以选择应用。
民间单方
方一:百合30克,乌药9克。水煎,日服2次。
方二:丹 参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水煎,日服2次,
参30克,檀香4.5克,砂仁4.5克。水煎,日服2次,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指临床上常表现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及消化不良等主要症状者。常由饮食不节所引起并且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常用的有效偏、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云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将云豆以水泡发后,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烂,待冷却后包在洁净的布里揉搓成泥,备用;把红枣以水洗后除核,煮烂,趁热加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拌压成泥冷却后备用;再把云豆泥摊在案板上,用菜刀手抹成等厚的长片,上面再摊拌一层枣泥,纵向卷起,垂直方向切成“回”形卷块,即可食用。本方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二] 粳米100克,生姜9克。将粳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5---6层包好,烧成炭,研成细末;用生姜煎水,冲服粳米炭粉末6--9克,早晚各1次。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忌吃生冷油腻等食物。 本方补中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三]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匙。将莲子开水泡胀,剥皮去心,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煮沸,慢火炖至米烂莲子酥,早餐服食。
本方温胃祛寒,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四]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广木香5克,砂仁4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健脾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五] 柴胡10克,香附6克,绿梅花9克,佛手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本方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六] 沙参10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石斛、百合各10克,山药、扁豆各12克,白芍9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益胃养阴,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七]陈皮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丹皮9克,栀子6克,黄连5克,蒲公英、白芍各9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3次。
本方清胃疏肝,适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八] 丹参10克,赤芍9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9克,檀香、砂仁、香附各6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本方活血行气,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九] 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300毫升,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本方山东老中医姚子扬方。功能理气止痛,轻清凉润,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十]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山药各15克,党参10克,甘草8克。前药加清水超过药面l寸(指—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一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每日一剂,一日二次,饭前一小时服。本方为福建名老中医赵荣经验方。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方十一]柴胡6克,炒黄芩、炒白术、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各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香谷芽各6克。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温服。本方为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方,功能调肝和胃,健脾安中,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十二]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炮姜、黄连、木香各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亦可按比例作丸剂,每次5—10克,日服3次。
本方为四川中医彭澍验方。功能益气运脾,燥湿固肠,适用于肠炎。
[方十三]火腿肉250克,姜、葱、花椒、食盐适量。将火腿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碗中,加入姜、葱少许,水适量,置蒸笼上用旺火清蒸至熟烂。将花椒研碎,铁锅烧热后,放人花椒翻炒,再加入盐,继续翻炒至花椒香味四溢,盐粒散开即可。服用时,将火腿蘸椒盐,佐餐食用。本方温胃,理气。适用于中焦虚寒经常上逆打呃者,可辅治寒性胃痛。
人参煨猪肚:
猪肚1个,人参15克,干姜6克,葱白7根,糯米150克。将猪肚洗净,葱折去须切段,糯米洗净,一起放入猪肚内,用线缝合。沙锅内加水,将猪肚放入锅内,先用武火烧沸,撇去汤面上的浮泡,改用文火煮至极烂熟。空腹温食。具有治疗胃虚寒症,胃脘冷痛,食欲不振,大便泻泄。
莲子粥:
莲子50克,糯米50克,红糖一匙。莲子用开水泡胀,削皮去心,倒入锅内,加水,小火先煮半小时备用。再将糯米洗净倒入锅内,加水,旺火10分钟后倒入莲肉及汤,加糖,改用小火炖半小时即可。作早餐或下午当点心吃。有补中燥湿、健脾暖胃、止泻敛汗、安神固精之效。适合于胃寒怕冷,遇冷则泻,睡眠不佳的患者。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胃粘膜的炎性变化。病因主要有:急性胃炎的遗患;长期食用胃刺激物,食物过于粗糙或过烫;经常口服水杨酸类药物;慢性鼻窦炎、口腔炎、咽喉炎的细菌毒素吞入胃内;长期的胆汁反流破坏胃粘膜屏障;胃酸缺乏,使细菌易在胃里繁殖;蛋白质及维生素B缺乏使胃粘膜变性。
本病病性轻重不一,按胃镜和病理等所见可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肥厚性胃炎。根据部位又可分为胃窦胃炎、胃体胃炎等。本病病理较大,症状持续或反复发作,且无典型症状,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
本病在中医中属“胃脘痛”、“腹痛”范畴,分为寒痛、热痛、实痛、虚痛。寒痛为过食生冷或寒邪犯胃所致;热痛为肝气、热邪郁结于内,日久化火,灼痛胃脘;实痛为饮食停滞所致;虚痛则是由于胃痛日久伤阴或脾胃阳虚弱。
就饮食原则而言,应以清淡,对胃粘膜刺激小的为主,但并非清淡饮食就能缓解病症。饮食规律,勿过饥过饱,少食多餐是原则,特别对于老年人,胃肠运动功能减退者,每日以进食3~5餐为佳,每次八成饱。饮食中注意糖类、脂肪、蛋白质的含量,注意维生素等身体必需的物质供应。
慢性胃炎患者饮食也有所禁忌:
1、忌辛辣刺激之物(也包括烟酒浓茶),因其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加重炎性改变,故应忌之。
2、忌过烫过冷的食物,食后会导致胃粘膜血管收缩而缺血,不利于炎症消退。
3、忌坚硬粗糙之物,食后会使胃粘膜受到摩擦而损伤,也会加重消化不良。
4、忌变质不洁之物,因其对胃粘膜有破坏作用,故而忌之。
5、忌油腻韧性食物,食后会加重胃的负担和胃粘膜的损伤,故忌食。
最后介绍几款原料普通、制作简便的慢性胃炎食疗方:
●韭菜子蒸猪肚
原料:韭菜子10g、猪肚1个。 制法:猪肚洗净,将韭菜子放入肚中,再放入碗内加调料,上笼蒸至烂熟即可。 功效:温和行气,健脾和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
●生姜米醋炖木瓜
原料:木瓜100g、生姜、米醋适量。 制法:木瓜洗净切块,生姜洗净切片后一同放入砂锅,加米醋和水文火同炖,木瓜炖熟即可。 功效:补气益血,解郁调中,祛风散寒,消积解毒。 适应症:慢性胃炎、产后缺乳、病后体弱。
●白胡椒蒸鲫鱼
原料:200g以上活鲫鱼1条、白胡椒25g。 制法:鲫鱼杀好去内脏,将白胡椒粉放入鱼肚中,隔水蒸熟即可。 功效:和胃止痛。 适应症:慢性胃炎。
●胡萝卜山楂汤
原料:鲜胡萝卜2个,炒山楂15g,红糖适量。 制法:将三种原料同入砂锅,加水煎制1小时即可。 功效:消食导滞。 适应症:食滞胃脘型慢性胃炎。
●姜韭牛奶羹
原料:韭菜250g、生姜25g、牛奶250g(或用奶粉2汤匙)。 制法:韭菜、生姜洗净切碎,捣烂,以洁净纱布绞取汁液,放入锅中再加牛奶,加热煮沸即可。 功效:暖胃止疼。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寒性胃溃疡、胃脘疼痛、恶心呕吐。
●乳鸽山药汤
原料:乳鸽1只、淮山药50g、砂仁15g、生姜、胡椒、精盐适量。
制法:乳鸽杀好洗净,下油锅用姜爆至微黄,再将乳鸽与洗净的淮山药及胡椒一同入砂锅,加水适量,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2小时,然后加入打碎的砂仁,再炖15~20分钟,加盐调味即可。
功效:温中健脾,行气止呕。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溃疡。
●糯米红枣粥
原料:糯米60g、红枣10枚。 制法:红枣去核后与糯米同煮成粥即可。
功效:益气养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脾胃虚弱者。
●蜂蜜土豆粥
原料:土豆(不去皮)300g,蜂蜜适量。 制法:土豆洗净、切块、用水煮成粥状,服时加蜂蜜调匀即可。 功效:养胃益阴。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阴不足者。
●香菇粥
原料:水发香菇、灿米各100g、熟牛肉50g、葱姜末、食盐、味精、胡椒、香油各适量。
制法:籼米洗净入锅加水1升,牛肉切丁,香菇切丝,再一起放入锅中熬粥,粥熟时入香油、葱姜末及各种调料调味后即可。 功效:益胃健脾。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痛。
●百合糯米粥
原料:百合30g、糯米60g、冰糖适量。 制法:百合洗净,与糯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煮粥,粥将成时入冰糖再煮片刻即可。 功效:养阴益胃。 适应症:慢性胃炎、胃阴虚者。
另有单方
配方一:黄花菜干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稍浸泡,滤干。猪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细盐、黄酒拌匀。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人肉片稍炒断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同炒,加细盐、黄酒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淡肉汤或清汤半小碗,炯烧8分钟,撤上香葱,拌炒几下即可。
功效:柔肝调中,补益脾胃
配方二: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状,用水适量,伊文火炖煮,至汤浓后再加牛奶,调入面粉糊搅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补脾益胃。
用法:每日1次,空腹为宜,1次服完。
胃炎食疗方
胃炎是指人体的胃粘膜性疾病。主要症状有胃痛、恶心、呕吐、嗳气泛酸、食欲不正,食后感到上腹部膨胀等,有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胃炎发病急,症状突出、慢性胃炎起病缓、时轻时重。
1、橘皮、生姜各10克、红枣肉7枚、水煎服,有止痛、止呕之效。
2、花椒、干姜、橘皮、干草分别研成末(或为丸)饭后服,每次服3克—6克,每日两次,治疗胃气虚寒型胃痛。
3、胡椒7粒,红枣三个,杏仁5枚,捣烂,热酒送下。常服对胃炎有良效。
4、粳米100克,干姜粉3克—6克,煮粥,早晨起床后空腹食用,治疗胃气虚寒型胃痛。
5、鲜芹菜根30克,干草10克,鲜鸡蛋1个。芹菜、干草煎汤,打入鸡蛋冲服。治疗反胃、呕吐有疗效。
6、鲜藕粥:鲜藕适量,粳米100克,红糖少许。将鲜藕洗净,切成薄片,粳米淘净。将粳米、藕片、红糖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用武火烧沸后,转用文火煮至米烂成粥。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炒木须肉片】配方:黄花菜干品20克,黑木耳干品10克,猪瘦肉60克。
制法:黑木耳用水浸泡洗净,黄花菜稍浸泡,滤干。猪瘦肉切薄片拍松,加细盐、黄酒拌匀。植物油2匙,用中火烧热油,倒人肉片稍炒断生,再倒入木耳、黄花菜同炒,加细盐、黄酒适量,炒出香味后,加淡肉汤或清汤半小碗,炯烧8分钟,撤上香葱,拌炒几下即可。
功效:柔肝调中,补益脾胃。 用法:佐餐食用。
【牛奶山药糊】配方:牛奶250克,山药30克,面粉30克。
制法:将山药去皮,洗净,切成丁状,用水适量,伊文火炖煮,至汤浓后再加牛奶,调入面粉糊搅拌,煮博沸即成。 功效:补脾益胃。 用法:每日1次,空腹为宜,1次服完。
【麦门冬粥】配方:麦门冬30克,粳米100克。
制法:先用麦门冬煎汤,去渣取汁备用。将粳米淘洗干净,加水适量煮粥,待粥快好时,加入麦门冬汁及适量冰糖,调匀稍煮即可。
功效:补中和胃,养阴除烦。
用法:作早晚餐食之,或可作点心食之。
【太子参炖鸡】配方:鸡肉90克,太子参30克,淮山药15克,生姜3片。
制法:将鸡肉去肥油,洗净切块,太子参、淮山药、生姜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炖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隔水炖1~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益气健脾养阴。 用法:饮汤食肉。
【参芪薏米粥】配方:党参12克,黄芪20克,炒薏米60克,粳米60克。
制法:将党参、黄芪、粳米、薏米洗净,以冷水泡透。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文火煮粥即可。 功效:健脾祛湿。 用法:作早晚餐食用。
萎缩性胃炎在服药的同时,可配合食疗方治疗,颇有良效。
(1)姜枣猪肚汤。猪肚150克、生姜15克、大枣20克,隔水炖熟后分2次食用,此汤可治疗胃阳虚所致的吐清水等。
(2)参须石斛滋胃汤。人参须10~15克、石斛12~15克、玉竹12克、淮山药12克、乌梅3枚、大枣6枚,水煎,分2次服用。主治萎缩性胃炎气阴不足所致的纳少和胃脘不舒及食欲不振等。
(3)洋参灵芝香菇散。西洋参30克,灵芝、香菇各30克,焙干共研细末,每服2~3克,1日2次,温开水送服。有益气滋阴、补益脾胃的功效,并可用于食欲不振者。
(4)胡萝卜淮山药鸡内金汤。胡萝卜250克、淮山药20。30克、鸡内金10~15克,洗净切块与鸡内金同煮,半小时后加红糖少许,饮汤。可健脾胃、助消化,用于脾胃气虚所致的纳差、消化不良等,具有防恶变之功效。
(5)党参粟米茶。党参20-30克,粉碎,粟米100惋,炒熟,加水1000毫升煮,当茶饮。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胃痛。可做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及胃气虚者的辅助治疗。
(6)黄精鸡。黄精100克、鸡1只,将鸡切块,置碗中,放上黄精,加适‘量水,蒸熟分数次食用。能磁补肝肾、补益脾胃,用于肝肾虚者咸脾胃虚者调补。
(7)糯米百合莲子粥。糯米100克、百合25~50克、莲子(去心)20-25克,红糖适量,共煮粥食用,每日,1次,连服7~15天。有养胃缓痛、补心安神之效,用于治疗脾肾虚弱之胃脘痛、心脾虚或心阴不足、心烦不眠等症。
(8)威灵仙蛋汤。威灵仙30克,加水200毫升,煎半小时去渣取汁,加生鸡蛋—2只去壳,兑入,药汁,加红糖5克,共,煮成蛋汤,每日服1剂,涟服2剂。主治萎缩性胃炎。
(9)益中补血—粥。黄芪30克,肉桂8克,丹参15克,乳香、没药各8克,太枣4枚,薏苡仁100克,先将上药(除薏苡仁外》煎汁,再与薏苡仁共煮粥,每日1剂,分2次服,30天为一疗程。主治萎缩性胃炎。
(10)猪肚煨胡椒。猪肚1只,洗净,胡椒9~15克,研末放入猪肚内,用线扎紧,文火煨炖,熟后加调味品,饮汤食肚,2~3日1次。具有温脾胃、去寒通脉之功效,用于萎缩性胃炎所致的胃脘冷痛之症。
中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精微化生之所,人体的五脏六腑都靠它提供营养物质。但凡脾胃功能不佳的人,常常表现为面黄肌瘦、五脏不安、食欲不振、睡眠不佳,这些令人头疼的症状,都可能出现。若脾胃出现病变,身体健康便会受到影响。治疗脾胃病,中医也很在行。
选方用药师古不泥古,仲景之重胃气、建中气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经验方建中失笑散即化裁于《伤寒论》小建中汤;金元时期李东垣重视脾气升发一面,用药轻灵,健脾益气药的使用亦多药量不大,补而不滞。经验方加减薏苡竹叶散即化裁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湿热相关内容。古人的经验虽然宝贵,但在临床应用时,又灵活化裁,圆机活法,本着“有是证用是方,有是证用是药的原则。
具体用药方面
健脾补气药
临床上常用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气虚重者,党参可易红参粉3克冲服。对于偏于阳虚的患者,补气即可温阳,尤其是党参、黄芪,而少用附子、肉桂等温燥药,益气健脾即可达到回阳的目的,而过用温燥药往往会导致温燥伤阴之弊。
行气和胃药
轻者多用厚朴、清半夏、砂仁、木香,重者加用檀香、沉香。
化瘀药
久病虚者加生蒲黄、五灵脂;实证多用三棱、莪术;三七粉虚实均可用。
制酸药
实证用吴茱萸、黄连;虚证多用川贝粉、海螵蛸或红豆蔻。
清利湿热药
常用生薏苡仁、竹叶、白豆蔻,清热解毒用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该三味药同用有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
消积导滞药
常用炒谷芽、焦四仙、莱菔子、鸡内金、大黄炭。
此外,应善用现代药理知识:川贝粉、红豆蔻有较好的抑制胃酸作用,传统的具有抑制胃酸作用的乌贝散,浙贝母改用川贝母效果更好,且一定要用川贝粉,不仅抑制胃酸而且解痉止痛;金银花、蒲公英、败酱草有抑制幽门螺杆菌的作用,在辨证的前提下应用,可使幽门螺杆菌转阴。
脾胃不好试试中医按摩法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比较瘦的话,相信很多人都说它脾胃不好,真的是这样吗,我告诉大家,脾胃不好其实就是脾气不足,失其健运所表现的证候。
造成脾胃不好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说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以及久病等。那脾胃不好如何调理?试试中医按摩法。
1、按摩穴位
首先是中脘穴
中脘穴是治疗胃肠疾病中十分重要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的`中央,大约在肚脐往上一掌处。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缓缓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下压,6秒钟时将手离开,重复10次,就能使胃感到舒适。在胃痛时采用中脘指压法效果更佳。
其次是天枢穴
此穴位于肚脐左右两拇指宽处。患者可平躺在床上,用中间三个手指下压,按摩此处约2分钟。天枢穴的主治病证包括消化不良、恶心呕吐、胃胀、腹泻、腹痛等。
最后是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胫骨边缘。按压6秒钟将手离开一次,重复10次,就可促进胃酸分泌,使胃感到舒服,而且还能起到止疼的作用。
2、揉腹
中医认为,人体的腹部为“五脏六腑之宫城,阴阳气血之发源。揉腹可通和上下,分理阴阳、去旧生新、充实五脏、驱外感之诸邪,清内生之百症。《黄帝内经》就记载:“腹部按揉,养生一诀。唐代名医孙思邈曾经写道:“腹宜常摩,可祛百病。
方法是:选择夜间入睡前和起床前进行,排空小便,洗净双手,取仰卧位,双膝微曲,全身放松。左手按在腹部,手心对着肚脐,右手叠放在左手上,先按顺时针方向,绕脐揉腹5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揉50次。按揉时,用力要适度,精神集中,呼吸自然,持之以恒,一定会收到明显的健身效果。
3、捏脊疗法
捏脊疗法是通过刺激身体某些经络和穴位,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尤其适合患有脾胃失和、消化不良、厌食积滞等病症的小孩。主要是捏背部脊柱及两旁,脊柱在背部的正中,是经络中的督脉所在,脊柱的两侧是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的路线,刺激其穴位,可以起到通经活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的作用。
4、捏腿肚
小腿肚内侧有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和足少阴肾经,按捏这一部位,对上述经络所在的穴位均有一定刺激作用。足太阴脾经与脾胃相联,故捏按此处可治疗胃部疾患。当然这仅适用一般胃病,能缓解轻微的胃痛,对严重胃病者,则应去医院诊治。
温馨提示,以上即是对脾胃不好中医按摩的详细介绍,按摩调理脾胃的同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每天坚持按摩2-3次,过一周就可以有所缓解。
胃热,即是胃火。多由邪热犯胃;或因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助火生热;或因气滞、血瘀、痰,湿、食积等郁结化热、化火,均能导致胃热(胃火);肝胆之火,横逆犯胃,亦可引起胃热(胃火)。 其病理表现是,胃热炽盛,则腐熟功能过于亢进,可出现胃中嘈杂,消谷善饥等症,热盛火炽,多消烁津液,而致燥热内结, 胃失和降,可见口苦、口渴引饮、大便秘结等症。甚则耗伤阴液而致胃阴虚。胃火上炎,可致胃气上逆,可见恶心、呕吐酸苦黄水等症。胃火循经上炎,或为齿痛龈肿,或为衄血,火热灼伤胃之脉络,则血上溢而为呕血。 中医词典相关释义: 【胃热(胃中热)】指胃受了邪热,或过食煎炒燥热的食物,出现口渴,口臭。易饥嘈杂,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胃热化火时,则见口腔糜烂,牙周肿痛等。参见“胃火上升”条。 【胃热杀谷】杀谷,是谷食易消的意思。胃的功能主腐熟水谷,胃中热则腐熟作用过盛,食下不久,即感饥饿,叫胃热杀谷。如虽多食而身体反得不到营养而见消瘦,这种现象,称为“消谷善饥”。参见该条。 【胃热壅盛(胃火炽盛)】形容胃热的严重程度。主要症状有烦渴喜冷饮,口臭,口唇灿烂,牙周肿痛,脘腹灼热,小便黄短,大便秘结,舌红苔黄厚等。如温热病见胃热壅盛,即阳明实热,可出现神昏谵语,狂躁等症。 【胃火上升】指胃热化火,出现口腔炎症的病理。如口臭,牙龈肿痛,甚或牙龈出血等。参见“胃热”条。 食疗调理: 1.用鲜芦根、白菊花(干品)、鲜茅根、鲜荸荠、鲜桑叶、鲜竹叶、鲜薄荷叶、鲜金银花熬水喝。具有清热祛暑、生津止渴、健胃利尿等优点,对热症、伤暑、心烦、口渴、头痛、咽肿、鼻血、胃热、呕吐等病症有显著的预防和治疗保健作用。 2.苦瓜100克,开水焯后切片,素油少许烧开,将苦瓜煸熟,西红柿洗净切月牙片同炒,酌加盐及调料、味精少许化开、与蒜末同时加入,翻炒后起锅。此菜可清胃健脾。 3.鲜芦根100克,竹茹2Q克,粳米100克,生姜10克。将鲜芦根洗净切成小段,与竹茹同煎去渣取汁,加入粳米同煮成粥,粥将熟时加入生姜,略煮即可。 4. 枇杷15个。将枇杷入锅,加适量水,以文火煎煮即可。每日早晚分服。 治疗胃热验方 1、温病热哕(胃有伏热,令人胸满,引起气逆,气逆发声称为哕)。用茅根、葛根、葛根各半斤,加水三升煎成一升半。每服一杯,温水送下。哕止即停服。 2、胃热吐食,用蝉蜕五十个(去泥)、滑石一两,共研为末,每服二钱,水一碗,加蜜调服,此方名“清膈散” 3、治胃热消渴。用陈粟米煮饭吃。 4、胃脘火痛。用大栀子七枚(或九枚)炒焦,加水一碗,煎至七成,加入生姜汁饮下,痛立止。如此病是复发,还要加服玄明粉一钱,才能止痛。 5、胃热牙痛。用升麻煎汤,热漱并咽下。方中加生地黄亦可。 6、肠胃伏热。用酸浆果实五两、苋实三两,马蔺子(炒)、大盐榆白皮(炒)各二两、柴胡、共同芩、栝楼根、闾茹各一两,共研为末,加炼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木香汤送下。 7、(菰根)大寒,治消渴、肠胃痼热。外敷治蛇伤,疮毒。 8、口舌糜烂(膀胱移热于小肠,口舌生疮,心胃热,水谷不下)。用柴胡、地骨皮各三钱,水煎服。此方名“地骨皮汤”。 本验方整理自<本草纲目>
[西药治疗](1)对有Hp感染者,可选用胶体铋、抗生素等,常用以铋剂为主的“三联疗法”:胶体次枸橼酸铋,如“德诺”O.12克,4次/日,餐前、睡前服用;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0.5~1.0克(青霉素过敏者改四环素),2~3次/日,餐后口服;甲硝唑(灭滴灵)0.2~0.4克,2~3次/日,餐后口服;连用2周/疗程。三联疗法的Hp根除率可约达90%。其他抗生素还有四环素、古拉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铋剂除抑杀Hp外,还可保护胃黏膜。其他药物还有硫糖铝、麦滋林颗粒、甘草酸钠、施维舒、硫酸锌、前列腺素E2、丙谷胺、胃膜素等可选用。
(2)H。受体阻滞药(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如洛赛克)及胃舒平、胃达舒等减轻H+反弥散程度.为胃黏膜的炎症修复制造有利的胃腔环境,对缓解上腹疼痛症状也有效。
(3)多潘立酮、西沙必利、胃复安等,适于上腹胀、恶心症状及胃动力下降、胆汁反流的慢性胃炎。常用吗叮啉10毫克,或普瑞博思5毫克,均3次/日,三餐前口服。5一HT4受体激动剂莫沙必利选择性作用于上消化道,对结肠运动无影响;5毫克/次,3次/日,三餐前口服。
(4)对伴缺铁性贫血者,可补充铁剂;伴恶性贫血者,可注射维生素B12。
(5)老年慢性胃炎,尤其是萎缩和肠上皮化生者,应选用胃黏膜营养剂,适当补充维生素(如胃酶素)、锌、硒等微量元素。
(6)对胃体萎缩性胃炎低胃酸者,可用胃蛋白酶合剂、多酶片、达吉胶囊、10%稀盐酸等。
如用上述药物无效,且伴有精神神经症状,可以加用抗忧郁药物,如百忧解、黛安神、赛乐特等。
[中成药治疗](1)舒肝丸口服,每日2~3次,每次1丸。适用于肝郁气滞,症见胸胁胀痛、胃脘疼痛、嘈杂呕吐、嗳气泛酸。
(2)香砂养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9克。适用于肝气犯胃,症见饮食减退、呕吐清水等。
(3)舒肝和胃丸口服,每日2次,每次1丸。适用于肝胄气滞不舒、腹胀暖气等症。
(4)胃复春片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肠上皮化生等。
(5)胃气痛片口服,每日2次,每次5片。主治胃寒疼痛、呕吐酸水等症。
(6)胃炎痛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3粒。适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以及慢性胃炎伴有胆汁返流、胃黏膜糜烂、肠上皮化生、异型增长等。
(7)胃乃安胶囊口服,每日3次,每次4片。适用于气滞血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等。
(8)阴虚胃痛冲剂口服,每日2~3次,每次1~2袋。适用于胃阴亏虚所致的胃脘隐痛、口燥咽干等症。
(9)胃灵冲剂口服,每日3次,每次5克。适用于肝郁气滞、脾胃不和而引起的胃痛吐酸、腹胀、消化不良等症。
(10)三九胃泰口服,颗粒剂,每次1包,早晚各冲服1次。消炎止痛,理气健胃。主治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各类型慢性胃炎。
(11)虚寒胃痛冲剂口服,每次10~20克,1日2~3次。温胃止痛,健脾益气。用于脾虚胃弱引起的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遇冷或空腹痛重等症,临床上主要应用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等病的治疗。
(12)养胃舒胶囊口服,1次3粒,1日2次;扶正固本,滋阴养胃,调理中焦,行气消导。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灼热、隐隐作痛、手足心热、口干、口苦、纳差等症。
(13)温胃舒胶囊口服,1次3粒,l曰2次;扶正固本,温胃养胃,行气止痛,助阳暖土。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胃炎所引起的胃脘冷痛、胀气、暖气、纳差、畏寒等症。
(14)猴头健胃灵胶囊口服,1次4粒,1日3次;舒肝和胃,理气止痛。用于肝胃不和、胃脘胁肋胀痛、呕吐吞酸。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属上述证候者。
[中药治疗]处方1配方党参、制半夏、黄芩各9克,蒲公英12克,木香、炙甘草、黄连、陈皮、六曲各3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适用于治疗慢性胃炎。
处方2配方白术、丹参各15克,茯苓、香附各9克,良姜、甘草各6克,青黛1.5克。
用法将以上方药用水煎至200毫升(由制剂室去蛋白浓缩而成,青黛后下)。每日2次,每次15毫升,饭后服。服药1个月~一年。
功效适用于慢陛胃炎。
处方3配方龙葵、党参、丹参各15克,半夏、炒枯芩、川连、蒲黄、五灵脂、干姜、厚朴、菖蒲各9克,红枣、甘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服用,30天为一疗程。
功效此方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处方4配方黄芪30克,丹参15克,生蒲黄、川芎各12克,三棱、吴萸、莪术、乳没、肉桂各9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轻者连服40天,中、重者连服功效此方适于萎缩性慢性胃炎。
处方5配方党参、丹参、白术、甘草、白芍、公英等制成散剂,每袋9克。
用法每次1袋,用水煎服,日服3次,12周一疗程。
功效此方适用于浅表性慢性胃炎。
处方6配方广木香、川楝子、算盘子各15克,稻米炒至微黄12克,丹参、莱菔子各9克,陈皮、甘草各6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0克,进软食,忌酒等刺激品。
功效此方适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处方7配方蒲公英12克,党参、半夏、黄芩、陈皮、木香、六曲各9克,黄连、炙草各3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
处方8配方沙参10克,麦冬、白芍、延胡索各15克,生地30克,太子参2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灼热疼痛、餐后饱胀、舌红少津者。
处方9配方五灵脂、枳壳各10克,延胡索、郁金各15克,蒲黄8克,三七末(冲)3克,乳香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适用于胃疼日久不愈者。
处方10配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白术、木香(后下)、砂仁、柴胡各10克、延胡索15克,升麻、陈皮各6克,炙甘草9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剂。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疲倦乏力者。
处方11配方黄连10克,黄芩、茯苓、厚朴各15克,蔻仁6克,蒲公英30克,甘草6克,生薏仁20克,法半夏12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疼或痞满、口干苦者。
处方12配方柴胡、香附、苏梗各12克,枳壳、白芍、郁金、佛手、海螵蛸各15克,延胡索10克,甘草6克。
用法用水煎服,每日l剂。
功效本方适用于胃脘胀痛、嘈杂泛酸者。
[民间验方]瓜蒌厚朴汤配方瓜蒌15克,厚朴、姜半夏、薤白各9克,枳实4.5克。
用法上药共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2~3天。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
生大黄粉饮配方生大黄适量。
用法将大黄磨研成粉,过80目筛。每服3克,日服3~4次,温开水冲服。有效率达95%以上,1天半时间可止血。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消化道出血。
蒲公英砂仁粉配方蒲公英30克,砂仁9克,陈皮18克。
用法共混合捣研为末。日服3次,每服o.6~1克,饭后白开水送服。
功效用治胃弱、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胀痛。
小茴香浸酒饮配方小茴香(炒)、石菖蒲根、枳壳各100克,烧酒1000克。
用法以烧酒浸泡前3味,约10天后可饮。每日2次或适量饮服。
功效健胃理气。治慢性胃炎、胃弛缓、胃下垂或痞闷饱胀。
莲子糯米汤配方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匙。
用法将莲子开水泡胀,剥皮去心,入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煮沸,慢火炖至米烂莲子酥,早餐服食。
功效本方温胃祛寒,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胡椒半夏散配方白胡椒、半夏各30克。
用法研末,为丸,绿豆大。每次服10丸,日3次。
功效治慢性胃炎。
乌药仙鹤草汤配方乌药、三叶草(又名夜关门)各9克,仙鹤草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功效用治慢性胃炎、胃溃疡。
姜韭年牛奶羹配方生姜25克,韭菜250克,牛奶250克。
用法姜与韭菜洗净,捣汁,将汁放入锅中见沸,再加入牛奶煮沸。趁热饮用,每日早晨饮1次,连日饮用。
功效补虚调胃,驱寒散滞。用治慢性胃炎。
枣树皮红糖汤配方枣树皮20克,红糖15克。
用法水煎去渣,加红糖调服,每日1次。
功效消炎,止泻,固肠。用治肠胃炎、下痢腹痛、胃痛。
大米姜汤配方大米100克,姜汁适量。
用法将大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五六层包好,烧成灰,研细末。分早、晚2次,饭前用姜水冲服。轻者1剂,重者连服3剂。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勿食生冷油腻食物。
功效补中益气,调养脾胃。用治慢性胃炎及腹泻。
牛奶鹌鹑蛋汤配方牛奶200毫升,鹌鹑蛋1个。
用法牛奶煮沸,打入鹌鹑蛋再沸即成。每日早晨空腹服1次,连续饮用。
功效治慢性胃炎。
梅干粗茶饮配方梅干20个,水1.5公斤,加3汤匙的粗茶叶。
用法用平锅,以弱水煎30分钟~1小时。每天饭前饭后当茶饮用,不管热饮或冷饮,效果一样。
功效治疗慢性胃炎。
蜂蜜饮配方一满汤匙蜂蜜。
用法早上起床后喝下。在一个小时内不吃任何东西(包括水在内),然后再吃早餐。
功效治慢性胃炎。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8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肠痈(阑尾炎)验方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