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一症无论何种原因引起,其病机总属胃气不降使然。临床中单用砂仁治疗呃逆,疗效满意。具体用法是:取砂仁适量,放入口中嚼烂成糊状,缓缓咽下。病轻者当下即可止呃,病程长且顽固者,或症状缓解后呃逆又起的,依前法治之,需多服几次才能稳定。
考砂仁一药“味辛气香,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和中调气,行郁消满……和中之品,莫妙如砂仁,冲和条达,不伤正气,调理脾胃之上品也”(清·黄元御《玉楸药解》),有“和胃醒脾,快气调中 ,通行结滞”之功(清·汪昂《本草备要》)。由此可见,砂仁是一味平和的行脾胃气滞之要药。其气清淡,其味微辛,无论气滞还是气虚皆可应用,但妊娠妇女及气虚者应当慎用。砂仁通常入煎剂后下,但嚼服治呃逆效更佳。此法简、便、廉、验,值得推广。
1、补气——蜜黄芪、人参
2、补血——川芎、当归、白芍、生地
3、气滞——香附、砂仁
4、气逆——陈皮、苏子、杏仁、乌药
5、理肝气——青皮、木香
6、泻肺气——前胡、枳壳
7、降肾气——沉香
8、开心气——石菖蒲
9、治疝气——小茴香
10、破血——苏木、红花、三棱、莪术、桃仁、牛膝、归尾、刘寄奴
11、凉血——紫草、侧柏叶、白薇、生地
12、止血——地榆、槐花、茜根
13、散血——田七
14、活血——玄胡
15、化瘀血——藕节、小蓟
17、调经血——栀子、丹皮
18、消血块——瓦楞子
19、补心血——丹参
20、除湿——苍术
21、散满——厚朴
22、面肿——白附
23、足肿——防己、薏苡仁
24、消面食——麦芽
25、消肉食——山楂
26、消果食——山楂
27、杀虫——雷丸、鹤虱、阿魏、胡粉、槟榔、川楝子、枳实、使君子
28、热痰——黄芩、瓜蒌、竹茹、川贝
29、湿痰——半夏
30、风痰——枳实、礞石
31、解郁——郁金、香附、黑栀
32、解暑——香薷、扁豆、滑石
33、滋补——熟地、紫河车、龟板、阿胶、沙参、玉竹、天冬、麦冬
34、降火——丹皮、玄参、童便
35、泻心火——黄连、犀角
36、泻肺火——黄芩、桑白
37、泻肝火——龙胆、青黛、羚羊角、芦荟
38、泻肾火——知母、黄柏
39、泻胃火——大青叶、大黄、石膏、天花粉
40、泻三焦之火——栀子
41、泻小肠之火——赤茯苓、木通
42、祛寒——附子、炮姜、吴萸、肉桂
43、暖胃——丁香、白豆蔻、胡椒、砂仁
44、呕吐因风——半夏、生姜、霍香、陈皮
45、呕吐因寒——丁香、砂仁、川椒
46、呕吐因热——竹茹、芦根
47、风泻——葛根
48、热泻——木通、赤茯
49、虚泻——升麻
50、清泻——肉豆蔻、赤石脂
51、小便不利——木通、车前、猪苓、泽泻、赤茯、白茯
52、大便不通——当归、郁李仁、火麻仁、皂角润之滑之,大黄、朴硝、葶苈攻之决之,苁蓉、锁阳、四物、六味滋之润之
53、后头痛——藁本、羌活
54、两侧头痛——柴胡、川芎
55、前额头痛——升麻、白芷
56、润燥——二地、二冬、牛乳、甘蔗
57、呃逆——橘皮、竹茹、柿蒂、丁香
58、治疟——首乌、乌梅、常山、草果
59、涩精——牡蛎、龙骨、莲须、芡实、金樱、枣皮
60、腰痛——杜仲、牛膝、故纸、胡桃
61、祛风祛湿补壮筋骨——海桐皮、五加皮、石楠叶、桑寄生、白鲜皮、川断、巴戟、秦艽、威灵仙、片仔癀、虎骨、干漆
62、皮痒——苍耳子、地肤子、浮萍
63、泻热解毒——银花、甘草、连翘、牛蒡子、射干、贯仲、蒲公英、茨菇
64、通淋——石韦、扁蓄、青黛、瞿麦、海金沙
65、腹痛——芍药、甘草
66、滞痛——青皮、白芍、陈皮、枳实、槟榔、木香、腹皮、腹子、乳香、没药
67、寒痛——吴萸、良姜、玄胡、肉桂
68、热痛——大黄、枳实
69、行水——芫花、大戟、甘遂、牵牛、商陆、防己
70、燥嗽——百合、紫菀、冬花、沙参、桔梗、川贝、栝楼
71、痰嗽——陈皮、半夏
72、久咳——五味子、罂粟壳
73、寒咳——百部、肉桂、附子、炮姜
74、喉痛——山豆根、牛蒡子、生甘草、桔梗、僵蚕、射干
75、牙痛因风——皂角、细辛
76、牙痛因虫——藜芦
77、牙痛因寒——荜茇
78、牙痛因火——黄柏、青黛
79、口臭——香薷
80、鼻渊——辛荑、苍耳子
81、瘿瘤——蒲公英、地丁、昆布、海藻、浙贝母、夏枯草
82、吐风痰——瓜蒂
83、开关——皂角、细辛
84、健脾——白术、党参、茯苓、淮山药、芡实、龙眼肉
85、缩尿——益智仁、桑螵蛸
86、暖丹田——破故纸、大茴香、葫芦巴
87、安胎——黄芩、白术、阿胶、艾叶
88、瘀血作痛——蒲黄、灵脂
89、产后血晕——荆芥、泽兰
90、补精——鹿茸
91、补肾——覆盆子、枸杞子、菟丝子、女贞子、黄精、狗脊
92、养心——枣仁、柏仁、辰砂、茯神、远志
在辨证的基础上,可根据情况加用上述中药,效果更佳。
若想方便,也可选成药。
临床遇到很多食后腹胀的患者。
这类患者不愿意服中药的,我一般会推荐木香顺气丸。
腹胀不能算一种病,而应该看作一个症状,就是腹部胀满的一种症状,这种症状经常伴随着其他症状,如 呕吐、腹泻、嗳气等,当然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如肠胀气、腹水、腹腔肿瘤等。
从中医来看,腹胀一方面是因为气虚, 气的推导力量不够,食物积聚在胃肠道,所以会出现腹胀,我们称之为脾虚气滞。
除了气虚之外,阳虚也是腹胀的重要原因,当然,阳虚可以看成是气虚的进一步加重,有时我们合称阳气虚。
脾阳气虚可能会兼有胃寒或胃热,就形成了脾胃虚寒或脾寒胃热的错杂局面,寒热错杂导致阳气被阻碍,导致腹胀,这类患者常可见舌苔厚腻,食欲差,胸闷,有时还伴痰多,身重等症状,这都是脾阳虚导致脾的运化功能减弱,湿困中焦,所以会出现腹胀。
木香、砂仁、醋香附、槟榔、甘草、陈皮、厚朴、枳壳(炒)、苍术(炒)、青皮(炒)、生姜
木香顺气丸出自 清代沈金鳌《沈氏尊生书》,方中以木香、香附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厚朴、青皮行气燥湿、散结消积,枳壳、槟榔行气导滞,陈皮、砂仁理气化湿和中,苍术燥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
综合来看,这个方子具有 行气化湿、健脾和胃之功。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肝胃失和、气滞中阻、食湿内停所致胸膈痞满、脘胁胀满、功能性消化不良,应该说,应用范围还是相当广泛的。
这个方子既然以木香来命名,顾名思义,就是以木香为君药。
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认识一下木香这味药。
理气止痛
治女人血气刺心,心痛不可忍,末,酒服之。治九种心痛,积年冷气,症瘕,胀痛,逐猪壅气上冲烦闷,治霍乱吐泻,心腹疗刺。《药性本草》
行肝脾气滞如神,止心腹胁气痛甚捷,和胃气止吐泻霍乱,散冷气、除胀痛、呃逆,顺其气,症积恶逆自除,调其气,安胎月经宜用,亦可缩小便,亦能通秘结,亦能止气逆之动血,亦能消气逆之痈肿。《景岳全书》
木香是理气止痛的最常用药,常用在消化系统疾病。木香能舒张平滑肌痉挛,对胃肠管的痉挛性疼痛和功能紊乱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所以在治疗胃痛时,常常会加入木香理气止痛。
健脾消食
木香味辛、苦,性温。
除了治疗胃痛外,对食欲不振外,对肠鸣泄泻,下利不止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治疗脾虚泄泻、腹胀腹痛时,木香有着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的功效。
现在 社会 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 得胃病的人非常多。可谓“ 十人九胃 ”。
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温并用,千古名方。 其治疗寒热错杂于中焦脾胃升降失常的心下痞症。本方以半夏为君药,降逆化痰,和胃止呕,其用量为半升,为君药。脾寒胃热,寒热之邪错杂于心下,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而痞塞不通,故用芩连苦寒清热和胃,用干姜配合半夏温中散寒。辛开苦降,寒温并用,所以除寒热之错杂结聚而消痞。用人参、炙甘草大枣甘温益气,补益脾胃助其运化,恢复其升降之功能。
我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包括胃炎、胃酸过多、胃溃疡、呃逆、胃下垂、胃肠炎、肝炎 等都收到良效。
其中有一个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方子最为有效,最为得心应手。用其治疗慢性胃炎、胃溃疡、包括有幽门螺旋菌感染者,见症状有, 胃脘痛、胃胀、胃顶、嘈杂、呃逆、烧心 等,效果明显。
组方: 姜半夏、黄连、黄芩、干姜、生甘草、党参、砂仁、醋香附、木香、蒲公英、连翘、丁香、肉苁蓉、炒莱菔子、醋青皮 。上诸药若干比例打成粉,蜜调为丸,3克每粒,饭后半小时食用。此药丸化水外用还可治疗湿疹、疮疡、疱疹、过敏性皮炎、足廯等皮肤病,这是患者自己在家运用后意外发现的,觉得惊奇遂来告诉于我。
首先,因效果肯定,我不敢独有,所以分享出来以供读者参考,希望能利益于众生。其次还是要感恩老祖宗给我们留下许许多多宝贵遗产,特别是 张仲景的《伤寒论》,其立法、用方、选药皆精妙无比!
吾不过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而已!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807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下一篇: 老年性便秘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