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偏方

佚名 2023-05-29 20:06:50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辨治偏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以心下痞塞,胸膈胀满疼痛,触之无形,按之柔软,压之无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以下5型辨治,获得了满意疗效。

脾胃气虚证(含虚寒证):症见胃脘隐痛,喜温喜按,纳食不消,食后痞胀,嗳气,纳呆便溏,倦怠乏力,舌质淡红或胖嫩,边有齿痕,舌苔白或厚腻,脉细弱。

治宜补脾益气,温中和胃。脾胃气虚者方用香砂六君汤合良附丸加味,药用炒党参、炒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木香、砂仁、高良姜、制香附、炙甘草等;脾胃虚寒者方用黄芪建中汤合良附丸加味,药用炙黄芪、炒白芍、桂枝、生姜、大枣、饴糖、高良姜、香附、炙甘草等。

肝胃气滞证:症见胃脘胀满,痞闷疼痛,两胁作胀,嗳气,纳呆口苦,神疲乏力,舌质红,苔黄或白,脉弦细。 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或柴胡六君子汤加减,药用柴胡、炒枳壳、白芍、川芎、香附、炙甘草、白术、茯苓、陈皮、清半夏等。

脾胃湿热证:症见胃脘痞满胀痛,食欲不振,口苦口黏,大便不爽,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或濡滑。

治宜芳香化湿,和胃醒脾。偏湿重者方用藿朴夏苓汤加减,药用藿香、清半夏、茯苓、杏仁、薏苡仁、白蔻仁、猪苓、淡豆鼓、泽泻、厚朴等;偏热重者用三仁汤加味,药用杏仁、薏苡仁、白蔻仁、厚朴、清半夏、通草、滑石、竹叶、藿香、佩兰等。

胃阴亏虚证:症见胃脘隐痛或灼痛,饥不欲食,口干、口苦,咽燥,手足心热,大便秘结,舌质红,舌苔少或光剥无苔,有裂纹,脉细数。

治宜滋阴养胃。方用沙参麦冬汤或益胃汤加减,药用沙参、玉竹、生甘草、桑叶、生扁豆、花粉、麦冬、生地黄、百合、当归、白芍等。

胃络瘀阻证:症见胃脘痞胀疼痛,痛处固定如针刺、拒按,面色晦暗,舌质紫黯,有瘀斑,脉弦涩。

治宜活血通络止痛。方用丹参饮配良附丸、失笑散加味,药用丹参、檀香、砂仁、制香附、高良姜、炙五灵脂、炒蒲黄、炒元胡、炒莪术等。

中医寒热并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主要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所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部分患者在后期可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梅国强教授认为,本病以脾胃虚弱(寒)为常见,但脾胃运化不利,水湿内停,或因肝郁乘脾,常可化热(湿热),在症状上常有热象,辨属寒热错杂。本病由于个体差异,上、中、下三焦的寒热偏向有所不同,临床表现的主症也有所差别:或见既有口干口苦,舌红泛酸,又见大便溏薄易通,甚或完谷不化,小便清长的上热下寒证;或见既有清涎自涌或呕吐清水,口淡,又见大便黏腻不爽,小便短赤的上寒下热证;或间杂痰湿而表现为胸闷,脘痞,腹满,小便不利,舌红,苔厚腻,脉濡数等湿重于热,或热重于湿,或湿热均重之证。用药均宜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务求其平。常用方剂如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之类,常用药物有黄芩配半夏、干姜配黄连、吴茱萸配黄连等。湿热或痰热困阻较重则可用柴胡陷胸汤之类清热化痰,疏肝和胃。针对三焦脏腑寒热的不同以及湿热的偏重,又可随证加减。另外,本病到中后期阶段,由于病程较久,久病入络,气血不畅,气滞血瘀,应考虑刘寄奴、徐长卿、生蒲黄、五灵脂、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药的应用,以提高临床疗效。

病案举例

案1 胃脘痛(糜烂性胃炎)

朱某,女,43岁,2005年10月27日初诊。自述胃脘疼痛反复发作8年,近期胃脘疼痛发作,泛酸,呕吐清水,口淡,大便3~4日1次,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而少,脉沉弱。2005年9月胃镜提示:胃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糜烂性胃炎。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寒热错杂),西医诊断为糜烂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治以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理气止痛。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处方: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枳实25克,莱菔子15克,吴茱萸5克,乌贼骨15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炒川楝10克,片姜黄10克,虎杖25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11月3日二诊:胃脘不胀,疼痛减轻,不反酸,不呕吐,纳差,大便不干,二日一行,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守上方,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药后诸症消失,少有复发。

按:患者胃脘疼痛,泛酸,呕吐清水,口淡,大便3~4日1次,干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白而少,脉沉弱。梅国强认为此案辨证为上寒下热,虚实夹杂之证,且寒在上中二焦,热在下焦。寒邪客胃,胃失和降,胃气上逆,水气不化,故呕吐清水、泛酸;胃脘气机不畅,不通则痛,故胃脘疼痛;脾胃虚弱,寒邪犯胃,寒湿中阻,故口淡;热结肠府,传导不利,故大便干结,多日一行;热结膀胱,则小便短赤;舌质红亦为热象,治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梅国强认为方中半夏泻心汤之主药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半夏苦辛温燥,和胃降逆,黄连、黄芩苦寒清降,寒温并用,辛开苦降,吴茱萸、乌贼骨制酸止痛,郁金、片姜黄、川芎活血行气止痛,循“久病入络”之意,厚朴消痰下气除满。针对便结加用虎杖、莱菔子清热下气通便。复诊诸症缓解,胃寒减轻,肠热亦缓,舌质转淡,效不更方,守原方巩固疗效。

案2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林某,女,52岁,2004年9月29日初诊。自述胃脘胀痛10余年。近期胃脘胀痛,泛酸,口干口苦,纳差,大便日行2~3次,不成形,舌红,苔薄白,脉弦缓。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脘痛(寒热错杂,气机阻滞),西医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治以辛开苦降,疏肝理气,和胃止痛。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治疗,处方: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枳实25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炒川楝10克,片姜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4年10月5日二诊:胃脘不痛不胀,纳差,二便调,无泛酸,舌红,苔薄白,脉缓。守9月29日方加广木香10克,砂仁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4年10月12日三诊:胃脘轻度胀痛,纳可,二便调,无泛酸,舌质红,苔腻,脉数。治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散结止痛。方用小陷胸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味。处方:法半夏10克,全瓜蒌10克,黄连10克,枳实25克,吴茱萸5克,乌贼骨15克,炒川楝10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片姜黄10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厚朴25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2004年10月19日四诊:胃脘胀痛消失,不泛酸,大便日行1~2次,舌红而胖,苔薄白,脉缓。守10月12日方,加乌药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巩固疗效。

按:患者胃脘胀痛,口干口苦,舌红,泛酸,纳差,大便日行2~3次,不成形。此案患者与案1患者不同,为上热下寒之象。因病机为寒热错杂,气机阻滞,故仍以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为基本方加减。而后患者症状减轻,在此方基础上,加用行气止痛之品,如广木香、砂仁。三诊时,患者胃脘轻度胀痛,无泛酸,舌质红,苔腻,脉数,症有痰热之象,乃脾虚生湿,湿郁化热酿痰所致,遂改用小陷胸汤配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味,治以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散结止痛。四诊时,患者胃脘胀痛消失,不泛酸,大便日行1~2次,排便不爽,脉缓,酌加乌药行气止痛,调畅肠腑。继服1周,诸症消失,少有复发。

案3 胃脘痛(慢性萎缩性胃炎)

侯某,男,34岁,2005年5月26日初诊。自诉胃脘疼痛一年半。现见胃痛,牵引右胁及脐周,伴胃脘胀,无泛酸,胸闷,咽喉不适,咽赤有滤泡,脉弦,苔白厚腻。胃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HP(+)。中医诊断为胃脘痛,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治以疏肝和胃,辛开苦降,佐以化湿。方用柴胡陷胸汤合左金丸加减。处方:柴胡10克,法半夏10克,黄芩10克,全瓜蒌10克,黄连10克,枳实20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延胡索15克,郁金10克,片姜黄10克,炒川楝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5年6月2日二诊:胃痛好转,胸闷不适,纳食尚可,二便正常,舌质红,舌苔淡黄而厚,脉弦。守5月26日方,加甘松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5年6月9日三诊:胃不痛,餐后饱胀感,不泛酸水,咽喉疼痛好转,另诉颈部有淋巴结1~2枚,不痛,大便正常,舌质红,舌苔黄厚,脉弦。守上方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5年6月16日四诊:饥饿时胃脘隐痛,餐后胃胀,咽部仍有不适,纳可,舌脉如前,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加减: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枳实25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莱菔子10克,延胡索10克,郁金10克,炒川楝10克,片姜黄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

2005年6月23日五诊:胃脘疼痛消失,胃胀亦轻,咽部仍有不舒,另诉精神郁闷,纳可,食少,少腹不适,舌质红,舌苔白厚,脉缓。守6月23日方稍作调整,处方:法半夏10克,干姜10克,黄连10克,黄芩10克,枳实25克,吴茱萸6克,乌贼骨15克,藿香10克,佩兰10克,莱菔子10克,玄胡15克,郁金10克,炒川楝10克,片姜黄10克,射干10克。7剂,水煎服,日1剂,分3次服。继服1周,诸症消失,少有复发。

按:患者胃脘疼痛,牵引胁腹,咽喉不适,胸闷,舌红,苔白厚腻。此案与前两则案例均有所不同,梅国强认为此患者有湿热之象,患者情志不舒,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不和,则胃脘疼痛,牵引胁腹;肝失条达,气机阻滞,则胸闷;肝经“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肝郁化热,肝火上炎,故咽赤有滤泡;肝郁客脾土,脾胃运化不利,酿痰生湿蕴热,则有舌红,苔白厚腻等湿热之象。总病机为肝胃不和,湿热中阻,故治法以疏肝和胃,辛开苦降,清热化湿为主,与案1、案2均不同,方用柴胡陷胸汤加减。小柴胡汤疏肝解郁,小陷胸汤清热涤痰,二方相合,疏肝和胃,清热化痰,加用藿香、佩兰燥湿健脾,乌贼骨制酸止痛,枳实、炒川楝、玄胡行气止痛,郁金、片姜黄活血行气,加强止痛之功。四诊时患者饥饿则胃脘隐痛,餐后胃胀,咽部仍有不适,舌质红,苔白厚,脉弦,乃上炎之肝火未尽,胃热已除,痰湿残余,但寒象初起之上热下寒,寒热错杂之象,病机与前两案似,方用半夏泻心汤合左金丸、金铃子散随证加减,因夹杂痰湿,另用藿香、佩兰芳香醒脾燥湿,病人症状缓解,基本痊愈。

作者:岳滢滢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慢性胃炎的治疗

分类:医疗健康
解析:

慢性胃炎各种治疗方法

慢性胃炎指临床上常表现胃脘胀满、疼痛、呃逆及消化不良等主要症状者。常由饮食不节所引起并且发病率很高,临床上常用的有效偏、验方主要如下。

[方一]

云豆500克,红枣250克,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将云豆以水泡发后,放在锅内加水适量,煮至烂,待冷却后包在洁净的布里揉搓成泥,备用;把红枣以水洗后除核,煮烂,趁热加红砂糖150克,糖桂花适量,拌压成泥冷却后备用;再把云豆泥摊在案板上,用菜刀手抹成等厚的长片,上面再摊拌一层枣泥,纵向卷起,垂直方向切成“回”形卷块,即可食用。

本方补脾益胃,适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二]

粳米100克,生姜9克。将粳米用水浸泡后,用麻纸5---6层包好,烧成炭,研成细末;用生姜煎水,冲服粳米炭粉末6--9克,早晚各1次。服药后1周内以流食为主,忌吃生冷油腻等食物。

本方补中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三]

莲子、糯米各50克,红糖1匙。

将莲子开水泡胀,剥皮去心,人锅内加水煮30分钟后加粳米煮沸,慢火炖至米烂莲子酥,早餐服食。

本方温胃祛寒,适用于虚寒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四]

党参10克,白术9克,茯苓12克,炙甘草6克,陈皮9克,广木香5克,砂仁4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健脾和胃,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五]

柴胡10克,香附6克,绿梅花9克,佛手15克,枳壳、陈皮各6克,白芍10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疏肝和胃,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六]

沙参10克,麦冬15克,玉竹12克,石斛、百合各10克,山药、扁豆各12克,白芍9克,川楝子12克。水煎服,日1剂,2次服。

本方益胃养阴,适用于胃阴不足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七]

陈皮10克,青皮9克,川楝子6克,丹皮9克,栀子6克,黄连5克,蒲公英、白芍各9克,元胡索10克;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 3次。

本方清胃疏肝,适用于肝胃郁热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八]

丹参10克,赤芍9克,五灵脂6克,生蒲黄9克,檀香、砂仁、香附各6克,川楝子9克。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

本方活血行气,适用于气滞血瘀所致的慢性胃炎。

[方九]

竹茹12克,芦根30克,蒲公英15克,枳壳、石斛各10克,麦冬15克,薄荷6克,白芍12克,甘草6克。水煎300毫升,早晚分2次饭前温服,每周服5剂。

本方山东老中医姚子扬方。功能理气止痛,轻清凉润,适用于慢性浅表性胃炎。

[方十]

麦芽、谷芽各30克,鸡内金、山药各15克,党参10克,甘草8克。前药加清水超过药面l寸(指—般药罐)浸泡1小时,然后置火上煎熬一沸后,继沸5分钟即可,不宜久煎。每日一剂,一日二次,饭前一小时服。本方为福建名老中医赵荣经验方。对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方十一]

柴胡6克,炒黄芩、炒白术、香扁豆、炒白芍各9克,炙甘草3克,苏梗6克,制香附、炙延胡各9克,八月札15克,炒六曲、香谷芽各6克。水煎,分2次,饭后1小时温服。

本方为上海名老中医张镜人方,功能调肝和胃,健脾安中,适用于慢性胃炎。

[方十二]

党参、炒白术各10克,炮姜、黄连、木香各5克,秦皮10克,乌梅5克,炙甘草3克。水煎,分3次服。亦可按比例作丸剂,每次5—10克,日服3次。

本方为四川中医彭澍验方。功能益气运脾,燥湿固肠,适用于肠炎。

[方十三]

火腿肉250克,姜、葱、花椒、食盐适量。将火腿肉洗净,切成薄片放碗中,加入姜、葱少许,水适量,置蒸笼上用旺火清蒸至熟烂。将花椒研碎,铁锅烧热后,放人花椒翻炒,再加入盐,继续翻炒至花椒香味四溢,盐粒散开即可。服用时,将火腿蘸椒盐,佐餐食用。 本方温胃,理气。适用于中焦虚寒经常上逆打呃者,可辅治寒性胃痛。

慢性胃炎是由于胃黏膜受到各种致病因子的经常侵袭而发生的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胃病。本症按胃镜形态学和组织病理学的观察,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萎缩、慢性糜烂性胃炎和慢性肥厚性胃炎四种。

慢性胃炎的病因常与下列因素有关。①长期的进食或服用 *** 性食物、药物。②细菌感染。③中枢神经功能失调,使胃黏膜的保护功能低下及营养障碍,导致慢性炎症。④胆汁返流,可破坏胃黏膜屏障而引起炎症。⑤免疫因素可能是萎缩性胃炎的重要原因。本病多属于中医“胃痛”、“胃痞”、“反酸”、“呕吐”等病证范畴。 [临床表现]

进食后上腹部不适或疼痛,亦可为无规律的阵发性或持续性上腹疼痛。除疼痛外,可能伴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及暖气。慢性萎缩性胃炎除上述症状外,可伴有疲乏、痞满、贫血、腹泻、舌炎、指甲脆弱等。一般有上腹部轻微压痛,萎缩性胃炎可有消瘦、皮肤黏膜苍白及光滑舌等。

[诊断]

1.临床相关症状及体征。

2.依靠胃镜检查及活检病理组织可确诊。胃液分析,幽门弯曲菌检查,胃分泌功能测定,X线检查,有关抗体的检查可作为本症诊断的参考,应除外消化性溃疡、胃癌及慢性肝、胆、胰疾患。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一般治疗:饮食疗法是慢性胃炎的必要治疗措施,饮食宜易于消化,避免 *** 性,进食应细嚼慢咽以达到少 *** 、易消化的目的。停服 *** 性药物、戒除烟酒、治疗口咽部慢性感染等也是必要的治疗措施。

(2)对症治疗:腹痛时可给予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0.3mg,每日3次,或普鲁苯辛15mg,每日3次;返酸、胃酸分泌较高者可用碱性药物,如氢氧化铝凝胶lOml或碳酸钙0.5g,每日3次;消化不良、胃酸分泌缺乏者可服用1%稀酸盐3~5mi,每日3次,或胃蛋白酶合剂lOml,每日3次;贫血时可以口服铁剂及肌肉注射维生素B12;胃镜下有胆汁返流时可用胃复安(灭吐灵)lOmg,每日3次。

(3)抗菌治疗:适用于有局灶性感染或幽门螺杆菌检查阳性者。庆大霉素2万u,每日4次;链霉素0.25g,每日4次;痢特灵0.1g,每日3次;甲硝唑0.25g,每日3次;呋喃唑硐0.1g,每日3次。选择其中1~2种服用。

(4)其他治疗:与自身免疫有关的低酸性慢性胃炎,可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如强的松5mg,每日3次或地塞米松0.75mg,每日3次,但应在严密观察下慎用,疑有消化性溃疡者应禁用。低酸性慢性胃炎可因细菌繁殖易致病情加重,可于短期内试用抗菌药物治疗。

2.中医药治疗

(1)脾胃湿热:胃脘胀痛明显,暖气,嘈杂,口中黏腻,或口苔口臭,大便不畅,胸闷痞塞,纳差,食后胀痛加重,舌质稍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泄浊,和胃消痞。 方药:苍术10克、厚朴10克、藿香10克、木香10克、檀香3克、砂仁3克、白豆蔻5克、半夏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

(2)肝胃蕴热:胃脘灼痛,痛势急迫,连及两胁,烦躁易怒,泛酸嘈杂,口干苦,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疏肝和胃,泄热止痛。 方药:牡丹皮10克、栀子10克、龙胆草6克、青皮10克、浙贝母10克、白芍药10克、川楝子6克,黄连6克、蒲公英12克、吴茱萸2克。 中成药:牛黄清胃丸。

(3)肝胃气滞:胃脘胀满攻撑作痛,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呕吐,有时泛酸或苦水,心烦易怒,大便不畅,或便溏或便秘,舌质淡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柴胡10克、制香附10克、枳壳10克、川芎10克、大腹皮10克、陈皮10克、白芍10克、砂仁3克、甘草6克。 中成药:舒肝和胃丸,左金丸。

(4)脾胃阴虚:胃脘隐灼痛,烦渴思饮,口干咽燥,胃中嘈杂灼热,大便干结,食少、纳呆,乏力,苔少或薄黄,脉弦细或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 方药:北沙参10克、麦门冬10克、石斛10克、玉竹10克、生地黄10克、淡竹叶6克、白扁豆10克、清半夏10克、甘草6克、大枣2枚。 中成药:麦味地黄丸。

(5)胃络淤血:胃脘刺痛或痛有定处,按之加重,日久不愈,大便色黑,舌质暗红或紫暗,有淤魔,脉弦涩。 治法:活血通络,化淤止痛, 方药:炒五灵脂10克、当归10克、川芎6克、三七5克、柴胡10克、赤芍6克、乌药6克、元胡6克、甘草6克、香附6克、红花10克、枳壳6克。

(6)脾胃虚寒:胃脘隐隐作痛,绵绵不断,喜暖喜按,得食则减,呕吐清水,纳少,乏力神疲,手足欠沮,大便溏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 治法:益气温中,健脾和胃。 方药:黄芪12克、桂枝6克、芍药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大枣3枚、饴糖30克。中成药:附子理中丸。

[预防与调养]

患者应保持精神愉快,避免精神 *** ,注意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食生冷辛辣之物,不酗酒,不暴饮暴食,多吃易消化营养价值的软食,多吃新鲜蔬菜及水果。

国医大师董建华治疗萎缩性胃炎经验

董建华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有独到的见解及临证经验。本病病机的关键是虚、滞、热、瘀。治疗强调通补、通降、泻热、祛瘀。现将其临床经验,整理如下。


1虚是本质,治在通补

慢性萎缩性胃炎病程缠绵,迁延不愈,何以致此?

认为脾胃虚弱是其根本,其病情演变有个朝伤暮损,日积月深的过程。脾胃受损,气虚不能温运,阴虚不能滋荣。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转归,无不与脾胃之气有关。胃粘膜苍白,胃酸减少,血管透见,粘膜变薄,都是脾胃虚弱的内在表现;纳呆食少,胃脘痞满,缠绵不愈是其外部表象。

辨治萎缩性胃炎,只有顾护脾胃之气,才能逐渐恢复其纳化、升降的功能,恢复元气,治当补虚。但脾胃虚弱,纳化失权,得不到清气之温煦,反得浊气之损害,以通补为宜。

萎缩性胃炎脾虚气滞腹胀,先用香附、苏梗、陈皮、香椽、佛手、枳壳、大腹皮调畅气机,后酌加黄芪、党参、甘草顾本补虚;如果舌苔厚腻、湿浊不化,则用藿香、佩兰、厚朴、半夏、通草芳香化湿,配山药、扁豆、薏苡仁健脾运中;如果脾虚挟食,则先用鸡内金、枳壳、陈皮、莱菔子、制大黄、谷芽、麦芽、胡黄连消导化积,再加太子参、白术补脾和中;胃阴不足用沙参、麦冬、石解、生地黄甘凉濡润,并佐以枳壳、香附、香椽皮、川楝子行气化滞,补中兼通。

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通补有益,补而不滞,气贵灵通。守法守方,才能标本同治,如过用参芪香砂之属,反受其害,半途而废。


2滞是核心、治在通降

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舒展通降之性,才能奏其纳食传导之功。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而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因之不运,则水反为湿,谷反为滞,气滞、湿阻、食积、痰结等相因为患。

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郁滞自从中生。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滞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另一个病理特点。

治疗或温或清,或补或泻,总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治在通降。

气滞胀痛,宜理气通降 ,药用苏梗、香附、陈皮、枳壳、香椽皮、佛手;

阴虚胃胀,则润降 ,用沙参、麦冬、绿尊梅、丹参、白芍、石解、香椽、枳壳、香附;

虚寒气滞用温通 ,药用黄芪、桂枝、白芍、甘草、生姜、大枣、香附、大腹皮;

寒热错杂者,辛开苦降 ,药用黄连、黄芬、半夏、党参、干姜、吴茱萸、枳壳、砂仁、陈皮;

中气下陷者,用升清降浊 ,药用补中益气汤加枳壳壳、香椽皮、佛手、大腹皮,名加味补中益气汤;

湿滞中脱者,化湿通降 ,药物用霍香、佩兰、半夏、厚朴、滑石、通草、大腹皮、清豆卷、荷叶、苏梗。


3热由郁生,治在泻热

慢性萎缩性胃炎多从虚寒论治。但董师认为,兼热的萎缩性胃炎十分常见。

究其原因,因为胃为阳土,气机一旦郁闭,则热自内生,加之慢性胃炎患者多喜进温补之品,气机堵塞,又加之饮食厚味,生湿蕴热。

验之临床,舌苔黄腻,胃中灼热就是胃热的表现。胃热多是郁闭所致,胃热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易被忽视的特点,治以通腑泻热,给邪以出路,取效最捷。

常用药:大黄、黄连、黄黄芩、枳壳、瓜萎、大腹皮、香椽皮、佛手。其中大黄,最为常用,认为大黄泻火解毒,消积健胃,有泻下健胃之功,并无攻伐败胃之弊。阴虚有热者,合增液汤;寒热错杂者,合左金丸。


4久必入络,活血化瘀

早在《内经》就提出“阳明多气多血”。由于胃多气,所以胃病易于气郁化热;由于胃多血,胃病又易伤及脉络而出现血瘀。

慢性萎缩性胃炎再一病理特点就是络瘀。一般初病在气,以胀为主,久病入络,以痛为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一定要见舌质紫暗才用活血之药,既然是慢性,从病机分析人手,其实就有血运不畅存在,遣方用药,佐以活血通络之品,才能灵通。

气滞血瘀 ,药用降香、砂仁、丹参、姜黄、延胡索、川楝子、白芍、路路通、郁金、蒲黄、五灵脂行气活血;

气虚血疲 ,药用黄芪、党参、桂枝、当归、三七通阳补气活血;

血虚脉涩 ,则用当归、丹参、赤芍、桃仁、红花养血活血;

有热者 ,用赤芍、牡丹皮、大黄、延胡索、川楝子凉血活血;

久痛血瘀重者 ,则用九香虫、刺猬皮搜剔络邪、以提高疗效。

脾胃虚寒,慢性胃炎反复发作?中医2个名方,温中散寒,治慢性胃炎

如今随着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对于 健康 的关注程度的逐渐提高。而就在近期,一则关于如何预防胃癌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讨论。

胃癌的发展过程是一个长期,复杂,多因素的过程。最常见的诱发原因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者是由于患者长期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等不良生活习惯造成的早期胃黏膜受损,进展为浅表性胃炎或者胃溃疡,长期反复发作转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或者严重胃溃疡,然后才有一少部分可以进展为胃癌。而这个过程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因此,想要防止胃癌的发生,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胃病加重。

浅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类型。据数据统计,我国的肠胃病患者约1.2亿,其中慢性胃炎大约占30%之多。本病是由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引起,临床认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精神因素、饮食及药物因素、胃食管反流等与本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其在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且病程长,迁延反复,在治疗上现代医学多采用抑酸、保护胃黏膜、抗Hp 等方法,虽有一定疗效,但容易复发,根治效果较差。也是因为如此,导致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对用药产生抗拒,从而导致胃炎加重。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嘈杂”等范畴。病因病机为脾胃虚寒,肝脾失调,肝失疏泄,或素体脾虚,肝木乘脾(胃),或肝郁化火犯胃,胃阴虚,湿阻中焦或气滞血瘀等多种证型。其中以脾胃虚寒一证最为多见。

中医认为,现代人大多数慢性、难愈疾病多与寒有关。 脾胃虚寒主要是由于外感寒邪、脾胃虚弱导致,其中素体阳虚、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复感寒邪为发病之标,导致脾胃运化及升降失司,引发胃脘疼痛、反酸、纳差、畏寒等症状。

《杂病源流犀烛》在胃痛篇中说:“胃痛……虚则著而为病。”《金匮要略》中明确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强调脾健则最不易受内外邪的干扰而发病。若因久病迁延不愈、或劳倦纵欲太过、或年老体虚等损伤脾胃,导致脾胃虚弱,则脾气无法升清,胃气难以降浊,运化失权日久致胃失濡养而出现本病。

正如《黄帝内经》云:“脾病者,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李东垣也指出:“脾胃久虚之人,多食寒,则胃中胀满,或脏寒生满痛。” 均说明脾胃虚弱是邪气乘虚而入致病的重要原因。

脾胃虚弱者,最怕寒冷,就非常容易引起腹部着凉,导致胃痛、腹泻的发生。进入冬季,人体新陈代谢速度下降,很多人的脾胃处于疲劳状态,此时进补会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此外,冬季气候由热转凉,昼夜温差较大,倘若稍不注意腹部的保暖,胃腑一时难以适应, 寒邪直入胃腑、气机阻滞、寒凝经络,气血不能正常循行,胃腑和降之性受碍,导致原有的慢性胃炎,因病复发。 从而出现脘腹胀痛、呕吐纳呆、食欲不振等临床表现。

现代医学证明,炎性病变的胃粘膜对寒冷刺激格外敏感,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张力增加,胃蠕动亢奋甚至痉挛。

许多抗生素类的药物是寒性的,这些药物虽然能够快速地缓解不适症状,但由于其性寒,倘若长期的服用,不仅会加重胃腑的负担,影响胃腑气血的正常濡养,还会对胃部造成更大的损害,导致患者对药物副作用拮抗力的大小及耐受降低。

脾胃虚寒型胃炎患者,在夏季往往会感觉到症状好转,胃痛、腹泻等症状发作不像冬季那么频繁,于是便经常长时间呆在空调环境中,甚至经常食用冷饮。但这些症状减轻只是表现,并非代表疾病好转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取决于正邪的盛衰交争, 所以当正邪两气之间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时,便可随时引起疾病的产生。脾胃虚寒型胃炎主要是因为脾胃虚弱,外邪侵袭所致,而夏季天气较热,人的阳气较重,按现在医学的说法,就是人的抵抗力提高了,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被压制。

但这并不代表胃炎已经得到好转,清·刘吉人的《伏邪新书》云:“感六淫而即发病者,轻者谓之伤,重者谓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邪。倘若夏季仍然频繁吹空调,吃冷饮, 这样会导致寒气暗伏于体内,等到秋冬时期,外寒侵袭,引发内寒,便会导致胃炎症状加重。

脾胃虚寒型胃炎主要是以素体阳虚、脾胃虚弱为发病之本,复感寒邪为发病之标,导致脾胃运化及升降失司,引发胃脘疼痛、反酸、纳差、畏寒等症状,因此,临床辨证多属脾胃虚寒证,治疗当以温中散寒、健脾助运等为主。 黄芪建中汤和理中汤均源自《金匮要略》,是治疗脾胃虚寒证的名方, 全方共奏健脾温阳,温中和胃之效,助脾阳升、胃健运、寒邪除,使得诸证消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抗炎、调节免疫、调整胃肠激素分泌,提升胃黏膜的抗病和修复能力,加快胃黏膜炎症的消退。

此外,除了中药汤剂,穴位敷贴也是非常好的治疗方法。 清代徐大椿曰:“汤药不足尽病……用膏药贴之,闭塞其气,使药性从毛孔而入其腠理……较服药尤为有力。”由于目前正值三伏天,通过穴位贴敷治疗方法,可以使药物局部吸收和刺激局部穴位产生调节脏腑生理功能、增强抗病修复能力和机体免疫力的无创疗法。

有学者曾将60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单纯口服中药理中煎的基础上加用温胃贴行穴位贴敷治疗,取穴气海、足三里、胃俞、脾俞、中脘,两组均治疗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改善慢性胃炎主要症状积分上与对照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6.7%)髙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表明温穴位贴敷对于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当然,虽说当今脾胃虚寒为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证型之一,但除了脾胃虚寒之外,还有肝木乘脾、气血血瘀等证。此外,寒郁久化热,许多脾胃虚寒患者也会夹杂热证。因此治疗之前需仔细辨证,不可擅自服用药物,否则不仅无法取得治疗效果,还可能导致症状加重。

以上相关内容表述望能让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证指导的朋友也可通过点击我头像进行私信。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8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