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益气通阳治疗心痹偏方

佚名 2023-05-29 18:03:24

益气通阳治疗心痹偏方

处方:瓜蒌皮30克,薤白30克,黄芪60克,丹参60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当归15克,红花12克,元胡15克,桂枝20克,郁金15克,甘草6克。

服法:每日1剂,水煎服,每日3次,饭后1小时温服,连服20剂为1疗程,连用药1~3个疗程,或用本方加大剂量熬制成膏剂,开水冲服。

在华佗临床各症验方中关于心律失常的有哪些?

宁心饮【原料】太子参15~30g,麦门冬15g,五味子6g,淮小麦30g,甘草6g,大枣7枚,丹参15g,百合15g,龙骨30g(先煎),牡蛎30g(先煎),磁石30g(先煎)。
【制法】先用水浸泡30分钟,头煎将先煎药物煎20分钟,然后再入其他药合煎30分钟,每剂煎2次,将2次药液混合,早晚分服。
【主治】益气养阴,生脉宁心。治疗心动过速,心律不齐,或心脏神经官能症。
【验效】本方用于心动过速属阴虚证者,症见烦热,口干,入夜烦躁,舌红少苔,脉细数。如心悸甚者,加生铁落、天王补心丹(吞);梦多心烦者,加景天三七、柏子仁、莲子;便秘者加生大黄3~4.5g;痰火上扰者,加酒制大黄4.5g。
整律合剂【原料】党参30g,丹参30g,苦参30g,炙甘草15g,柏子仁15g,常山15g。
【制法】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30天为1疗程。
【主治】益气活血,养心复脉。主治各种早搏。
【验效】治疗早搏35例,显效12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9例,房室交界性早搏1例),进步16例(房性早搏4例,室性早搏11例,房室交界性早搏1例),无效7例(房性早搏2例,室性早搏5例),总有效率为80%。
早搏一方【原料】泽兰15g,郁金15g,葛根60g,全瓜蒌30g,磁石30g(先煎)、珍珠母30g(先煎),刘寄奴9g,当归9g,炙甘草9g。
【制法】汤剂。每日1剂,水煎2次,口服。
【主治】活血宁心。主治各种早搏。
【验效】用本方治疗早搏199例,结果总有效率:房性早搏91.3%,交界性早搏90.6%,室性早搏91.66%。对不同病因所致早搏的总有效率为: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8%,高血压病92%,冠心病90.7%,心肌炎95%。而且本方能缩短心肌炎的病程,改善心肌缺血症状,使心肌缺血性心电图改变。
苦地汤【原料】苦参40g,生地50g。
【制法】煎剂。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7天为1疗程。
【主治】清热定志。治疗房性和室性早搏。
【验效】用于108例早搏患者,其中心电图示房性早搏54例,房室交界性早搏28例,室性早搏26例,病因属功能性者41例,心肌炎所致者15例,冠心病28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甲亢性心脏病7例,因服药及低血钾症9例。治疗后全部病例早搏均告消失或基本消失。最少服药5剂,最多服药30剂。有74例进行1~3年随访,属功能性者均告痊愈,器质性者18例尚偶见早搏,但再服药仍有效。
【注意】凡脾胃虚寒,腹痛腹泻,或心率迟缓者均忌服。
滋阴和阳汤【原料】炙甘草12g,人参10g,生地15g,麦门冬15g,阿胶12g,麻仁12g,茯神15g,炒山楂10g,砂仁10g,大枣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混匀后,早晚2次分服。
【主治】滋阴和阳,益气养血。主治心肌病、冠心病、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引起的房性或室性早搏、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
【验效】用于早搏、心动过速、心房纤颤等心律失常,症见心悸气短,自汗,少寐,脉细数或结代,舌质淡红,苔薄黄或剥。若触事易惊,心悸不安,宜加龙骨、牡蛎、珍珠母、柏子仁、炙远志等重镇宁神;胸闷痞窒,呼吸不畅,加郁金、瓜蒌皮,薤白通阳利气,宽胸散痹,若胸部刺痛,舌质紫暗,加三七、丹参、赤芍、制乳没等以活血散瘀,通络止痛。
稳脉汤【原料】人参12g,麦冬15g,生地15g,五味子8g,黄芪15g,当归12g,白芍15g,阿胶12g,炙甘草12g,炙龟板18g。
【制法】每日1剂,文火水煎,3次分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1~3个月。
【主治】益气养阴,生津补血。治疗气阴两虚的快速型心律失常。
【验效】本方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86例(包括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炎、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等所致者),结果:显效46例,有效30例,无效9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88.4%。其中以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及心肌炎所致者疗效较好,前者显效率为95.5%,后者显效率为87.5%。
黄连甘草汤【原料】黄连10g,炙甘草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少量多次频服,10天为1疗程。
【主治】清心泻火,主治阵发性心动过速。
【验效】治疗顽固性快速型心律失常42例。其中反复发作性阵发性心动过速36例,显效19例,改善12例,无效5例,频发房性早搏4例,显效2例,改善1例,频发室性早搏改善1例。
黄连温胆汤【原料】陈皮10g,半夏12g,茯苓18g,枳实6g,胆南星6g,甘草6g,黄连9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2次分服,2周为1疗程。
【主治】化痰泻火,行气消滞。主治室性早搏(痰郁火动的怔仲心悸)。
【验效】治疗室性早搏67例,功能性室性早搏16例,全部有效,治愈14例;冠心病早搏18例,治愈13例。好转3例;心肌炎后遗症早搏16例。治愈13例,好转1例;高心早搏11例,治愈8例,好转2例;风心病4例,治愈3例,好转1例。
黄连生脉饮【原料】黄连5~10g,黄芪20g,党参15g,麦冬10g,五味子6g,丹参15g,苦参15—20g,当归10g,酸枣仁15g。
【制法】每日1剂,水煎,分早中晚3次服。7天为1疗程。服药1~4个疗程。
【主治】益气养阴,清心活血主治早搏。
【验效】治疗早搏357例,用本方随证加减:气虚甚者党参易人参5g,加炙甘草6g;胸闷憋气加瓜萎皮、郁金;心痛较甚者加延胡索、水蛭5g高血压加天麻、钩藤。结果:显效49.9%,有效35.3%,无效14%,恶化0.8%(3例),总有效率为85.2%。对照组(用心律平)总有效率为61.7%。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本方对心气虚证总有效率为96%,对气阴两虚证总有效率为78.5%,均高于心血瘀阻证,P<0.05。
半夏菖蒲屑【原料】生半夏、生菖蒲各等分。
【制法】上药研极细末,密封贮瓶备用。使用时取末少许,吹入患者鼻腔,取嚏3—8次。
【主治】开心气,调心律。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
【验效】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14例(无其他心脏严重合并症,多次用压跟球、按摩颈动脉窦方法治疗无效者),取嚏5—10次,13例恢复正常,1例无效。
疏郁宁心汤【原料】郁金10g,丹参10g,黄连5g,法半夏10g,酸枣仁10g,炙甘草15g。
【制法】每日1剂,水煎3次,分次口服,1个月为1疗程。
【主治】行气活血,清化痰热,安神定悸。治疗心律失常之痰瘀郁热型。
【验效】本方临床治疗心律失常108例(包括冠心病、心肌炎、高心、风心及原因不明引起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室交界性早搏及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等)。治疗结果:显效34例,有效66例,总有效率为92.6%。
升心率汤【原料】附子10g(先煎2小时)。肉桂3g,补骨脂10g,黄芪20g,丹参20g,降香5g。
【制法】煎剂。每日1剂,附子先煎2小时,余药共煎20分钟,滤出药液150ml,次煎20分钟,滤药液150ml,混合后分两次口服。15天为1疗程。
【主治】温阳益气,化瘀通脉。主治缓慢型心律失常。
【验效】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36例(包括窦性心动过缓,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可疑病窦、房室传导阻滞)。中医分型有:阳虚挟瘀6例,气虚挟瘀17例,气阳两虚挟瘀13例。治疗后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6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胸闷、头晕平均消失时间6.5天。治疗前平均心率每分钟55.63±7.25次,治疗后为每分钟65.72±6.32,P<0.01。
益气活血通阳方【原料】红参6g,白术12g,茯苓15g,桂枝18g,丹参20g,炙甘草8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主治】益气活血,温通心阳。治疗房室传导阻滞心脾阳虚型。
【验效】若肢冷汗出者,加制附片;心悸者加合欢皮、炒枣仁;胸闷者加瓜蒌皮。治疗房室传导阻滞20例,结果: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症状全部消失,平均治疗时间为16.5天。
加味参附汤【原料】人参12g,附子15g(先煎2小时),干姜12g,桂枝15g,丹参30g,川芎10g,檀香12g,薤白15g,甘草10g。
【制法】每日1剂,水煎2次,分2次服。
【主治】温阳益气,活血行气。治疗房室传导阻滞。
【验效】治疗23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并与西药(异丙基肾上腺素1mg,阿托品10mg静滴)19例作对照。结果:两组分别为有效12例、4例;无效11例、15例;提示中药参附汤组疗效优于西药组。

“治痹十法”与方药(上)

今天学习商宪敏教授“治痹十法”的前三法: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


痹者闭也,为阻闭不通之意。

痹证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人体肌表经络遭受外部侵袭后,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等处的疼痛、酸楚、重着、麻木和关节肿大、屈伸不利为特点。


商宪敏教授在长期的临床中对于中医痹证的诊断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她将多年治疗痹证的方法归纳总结为十法,即 散风宣痹法、祛寒通痹法、除湿蠲痹法、清热散痹法、化痰散结法、活血祛瘀法、健脾益气法、补肾壮骨法、养肝补血法、通经活络法,临床应用,疗效颇佳。


现将商教授治痹十法,每法的具体概念、治疗特点、适应证、常用方药、说明及注意事项进行介绍。



一、散风宣痹法



1. 概念


散风宣痹法,即用疏散风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风邪外袭,邪留肌表经络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行痹为主, 治疗痛痹、着痹、热痹及尪痹时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风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寒湿邪、风湿热邪或风寒湿邪化热,而以风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窜痛,自觉局部冒风,可伴有筋脉挛急、关节肿胀、肢体麻木、屈伸不利以及恶风发热等表证。脉象多浮,舌苔正常。


因风为阳邪,善行而数变,故以感受风邪为主的痹证,其疼痛部位常常游走不定。


风邪侵袭肌表,邪入尚浅,故局部自觉冒风,可见发热、恶风等表证;邪在卫表,阳气浮越,正气外充以抵抗外邪,故舌苔多为正常,脉见浮象。


4. 常用方剂


防风汤(《宣明论》):防风、当归、赤茯苓、杏仁、黄芩、秦艽、葛根、麻黄、肉桂、生姜、甘草、大枣。


独活寄生汤(《备急千金要方》):独活、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芍药、川芎、地黄、杜仲、牛膝、人参、茯苓、甘草、桂心。


5. 常用中药


白花蛇、徐长卿、独活、羌活、防风。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白花蛇有较强的祛风通络的作用,可透骨搜风。


徐长卿祛风止痛之效佳,广泛用于诸痹(风湿、寒湿、气滞、血瘀)所致疼痛。


羌活、独活、防风均能去祛风湿、止痛、解表,不问新病宿疾,皆可选用。 羌活偏走于上半身;独活善治下半身。防风味辛而微温,甘缓而不峻,风寒风热痹证均可应用。


(2)古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故治疗痹证在散风祛邪同时, 常并用活血通络之法,以利疏散外风。


(3) 散风诸药多属辛温香燥之品,极易耗伤阴血,凡阴血亏虚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


(4) 凡痹证痛剧者,可加虫类搜剔络道药, 如白花蛇、乌梢蛇、全蝎、地龙、僵蚕等,以增强散风活络止痛之功。



二、祛寒通痹法



1. 概念


祛寒通痹法,即用药性温热、能祛除寒邪的方药来治疗由于寒邪外袭,或素体阳虚、寒邪乘虚深入所致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痛痹为主治疗, 行痹、着痹及尪痹也可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寒邪为患的痹证,以感受寒邪、风寒之邪、寒湿之邪或风寒湿邪而以寒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肌肉筋骨剧痛,痛处固定,自觉局部发凉或按之冰冷,得温痛减,遇寒痛增,可伴有肢体屈伸不利、冷厥不仁,喜暖恶寒或腰膝冷痛等全身症状。


脉象多弦或紧或迟,舌体胖大,舌苔薄白或白润。


4. 常用方剂


乌头汤(《金匮要略》):川乌、麻黄、芍药、黄芪、甘草。


麻黄附子细辛汤(《伤寒论》):麻黄、附子、细辛。


当归四逆汤(《伤寒论》):当归、桂枝、芍药、细辛、炙甘草、木通、大枣。


5. 常用中药


桂枝、麻黄、附子、乌头、细辛。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祛寒通痹之药,多辛热温燥,不仅能散寒止痛,而且可温经通阳。


麻黄辛温发汗,温散寒邪。附子辛热,温经散寒,通达十二经脉,走而不守。桂枝温通经络,祛风寒湿邪。细辛辛温走窜,旁达百骸,内而宣络脉而疏百节,外而行孔窍而达肌肤。


桂枝、麻黄、附子配伍应用既能助阳温散,又能温经通络,邪散络通则疼痛自除。


麻黄配伍附子、细辛,能助阳散寒,引邪自内达外,治寒邪深侵者效果尤佳。若患者剧痛难忍,可将附子易为乌头,止痛效果更好。


(2)有些散寒药,既散寒祛邪,又温里助阳。


如附子温经散寒而补火助阳;桂枝温通经脉而助膀胱气化。


寒湿内停者,可配以健脾化湿药。诸如桂枝配茯苓、白术、甘草成苓桂术甘汤;又如附子配茯苓、白术、甘草成甘草附子汤。


痰核流注者当配以化痰软坚药,如配白芥子,白附子。


(3) 祛寒通痹药辛热而燥,若长期服用或久服,则易伤津耗液,甚至出现手足心热、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故凡热证或阴虚者当忌用或慎用。


(4)使用此类药,需根据人体机能状态、环境条件以及用药时间选用适宜药物和适宜剂量。


如气虚阳弱者,用量可稍大,以增强扶阳抑阴的作用;而阴虚阳亢者,虽有寒邪,温热药用量不应大,以防动火劫阴。


冬季天冷,用量宜大,夏季天热,用量宜小。我国北方气温偏低,用量宜大;南方气温偏高,用量宜小。 但南方有些地区常年多雨潮湿,尽管气温偏高,用量也宜增大,以驱散寒湿浊邪。


(5) 附子、乌头均系有毒之品,用量开始宜小,逐渐增加剂量,煎药时间宜久。


如入煎剂,用量在10g以上时,一般应先煎药30~60分钟,也可加甘草同煎,或用蜜煎,以缓其毒性。


若服药后出现唇舌发麻、头晕、心悸,甚至晕厥,脉迟或歇止等中毒反应时,即应停服,按中毒解救处理。




特别注意:此药不宜大量服用,不宜长久服用。


(6) 如因阴寒太盛,服辛热药入口即吐者,可在温热药中少佐寒凉之品,或热药冷服,取其“寒因寒用”之反治。也可用少量频服之服药法。



三、除湿蠲痹法



1. 概念


除湿蠲痹法,即用具有除湿作用的方药化湿利湿、祛除湿邪来治疗以湿邪为主所致之痹证的方法。


本法以治疗着痹为主治疗, 行痹、痛痹、热痹及尪痹也常配合应用。


2. 治疗特点


该法主要治疗以湿邪为患的痹证,感受风湿、寒湿、风寒湿或风湿热邪而以湿邪为主者。


3. 临床表现


肢体关节疼痛重著,痛有定处,局部肿胀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或发热、红肿或麻木不仁,可伴有局部或全身汗出,病患常经久不愈。脉象濡缓或滑,舌胖有齿痕,苔白或白腻或水滑。


湿为阴邪,其性重浊黏滞,湿邪外侵肌表,营卫不和,经脉痹阻则肢体关节沉重酸楚,痛有定处。


湿性濡渍,其性类水,故患处局部肿胀。 湿而偏寒者则发凉、濡湿、肤色不变;湿而偏热者则局部灼热、皮色鲜红。


湿邪留滞于经络关节,阳气不布,则麻木不仁。


湿邪盛,阳气伤,卫阳不固,湿气外蒸,则汗出、濡湿。正如《内经》所述:“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因湿邪黏腻,故该病缠绵难愈。


濡脉为阴脉,主虚主湿,气虚于表,脉管因虚不敛而松弛,则脉濡;湿邪弥漫,气不能外达于表,脉亦濡。


缓脉为阴中之阳,不徐不急,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从容和缓,是正常本脉。但也有因湿邪黏滞,阻滞脉道,致脉道弛张而见脉缓者。


滑脉为阳中之阴,往来流利,如盘走珠,主痰湿,故湿盛者可见滑脉。


脾喜燥恶湿,外感湿邪,湿困脾土,失其健运而伤脾,脾虚不能行其津液,亦可聚而成湿为患。故痹证患者见舌胖有齿痕,多是湿邪留滞,湿困脾土,脾气虚而致。苔白或白腻或水滑均为湿盛之象。


4. 常用方剂


薏苡仁汤(《类证治裁》):薏苡仁、苍术、羌活、独活、防风、麻黄、桂枝、川乌、川芎、当归、甘草、生姜。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金匮要略》):麻黄、杏仁、薏苡仁、甘草。


5. 常用中药


薏苡仁、汉防己、苍术、威灵仙、萆薢、蚕沙。


6. 注意事项与说明


(1)湿邪为患有内外之分。


由感受雾露,或淋雨涉水,或居处潮湿等湿邪自表而入,邪在经络、肌肤者为外湿。由饮食不节或中土不健,脾失健运,水湿不化,湿自内生者为内湿。


外湿是痹证的主要病因之一,但内湿又常是外湿致病的内在根源。 外湿宜散宜祛,可用苍术、萆薢、威灵仙。内湿宜化宜利,可用薏苡仁、苍术、蚕沙。


(2) 薏苡仁能健脾化湿利水,还能缓解筋脉拘挛,故为治疗风湿痹证之主药。


威灵仙性走窜,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之功,为治疗各类型痹证的常用药。


萆薢苦平,长于袪风湿、舒筋通络、利湿浊,所以能治风湿顽痹。汉防己能祛风湿、利水消肿止痛,善治着痹。


苍术、蚕砂辛温,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又能发汗,用于风湿痹证兼有外感表证尤宜; 蚕沙祛风湿、和胃、化浊,故风湿痹证兼有湿浊内阻者用之最好。


(3) 由于湿邪黏滞,其性属阴,故除湿多用香燥药,用其芳香化湿、苦温燥湿,以除湿蠲痹; 但见舌苔厚腻,舌尖舌边质红者, 用药切忌过于香燥,以防助热灼津,可配伍苦寒之黄柏等,以清热燥湿。


(4)痹证属寒湿者,治宜温化;属湿热者,治宜清化。


由于湿热之邪不像寒邪汗之可解,热邪清之可退,湿热互结,邪气弥漫,故宜用清化法,是根据湿与热孰轻孰重,来确定清、化的主次,热重于湿者,以清为主,湿重于热者,以化为主, 两者均可配伍黄柏。


(5) 因风能胜湿,故除湿者常配伍散风药, 如防风、羌活、独活等。


(6)由于湿邪困脾,可伤及中土,故除湿蠲痹时要注意健运脾土,可配伍茯苓、白术之类健脾药。



四、清热散痹法

未完待续......

# 健康 一夏# # 健康 明星计划#

如果在古代,得了心脏病怎么办?

一般是按摩,针灸,药物,食疗,休养等。

心脏病属祖国医学之胸痹、胸痛、真心痛、厥心痛、心痹、心悸之范围。祖国医学对心脏病早有阐述。如心痹,内脏病症之一。出自《内经.痹论》云:“脉痹不已,复感外邪,内舍于心”。又云:‘由于脏痹日久不愈,重感外邪,或思虑伤心,气血亏虚,复感外邪,内犯于心,心气痹阻,脉道不通所致。证见胸中窒闷,心悸心痛,突发气喘,易惊慌、咽干、嗳气、脉沉弦”。《难经.六十难》指出:“其五脏气相关,名厥心痛……其痛甚。但在心、手足青者,名真心痛。真心痛者,旦发夕死,夕发旦死”。心痛之病名,出自《内经》是脘部和心前区疼痛的总称。第一,是指心绞痛。如《灵枢.厥论》的真心痛。《辩证录》的去来心痛。《医学心悟》的注心痛。心悸,病证名,见《千金要方.心脏》指患者不因惊吓、盲目心跳、心慌、悸动不安。多由气虚,血虚,停饮,或气滞血瘀所致。心动悸是指患者不只盲目心悸。可察见心前区博动“其动应衣”。《灵枢.厥论》指出:“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互,夕发旦死”。以上所述,充沛证明了祖国医学对心脏病的看法与古代医学类似。
心脏病大致分为高血压心脏病、缺血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心病、风心病、包括房室距离缺损),心肌病(病毒性心肌炎)、后天性心脏病。自动脉瘤、肺心病除外。
本病的发作多与寒邪内侵、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年轻形盛气虚、痰湿瘀阻、气血阴阳失调等要素有关。其病机有真假两方面。实证为寒凝气滞、血瘀、痰阻、痹竭胸阳、阻滞心脉。虚证为心脾肺肾亏虚、功用失调、气虚血行不畅等。本病的构成开展进程中,大致先实然后虚,亦有先虚然后实者。但临床表现多真假挟杂,或以虚证为主,或以实证为主。
心脏病大多以胸部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心悸气短,喘息难卧等症为主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心痛。严重者胸痛彻背,背痛彻心,脉沉纤细弱,结代脉,弦,、涩脉等,心脏病的临床表现见于《内经》如《灵枢经.五邪》篇说:“邪在心则病心痛”。《素问.藏气法时论》又说:“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死旦死”。与古代医学的心肌梗死和冠心病猝死很类似,这充沛表现了祖国医学的先进性,比中医早两千多年。
本病的次要特征是胸部憋闷疼痛。甚者胸痛彻背,短气喘息,心悸心累,不得安卧,其病位次要在心。但与肝脾肾有一定关系。医治应依据《内经》:“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调其气之真假,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必先去其血脉,然后调之。无问其病,以平为期”的医治准绳。普通来说,本病大多是本虚标实,辩证应先掌握真假,分清标本,标实又应区别阴寒、痰浊、气滞、血瘀或许兼证的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各异,本病大多应先治其标,后顾其本。先从驱邪动手,然后在予扶正。待邪气加强时再予标本兼治。驱邪治本常以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泻浊豁痰为主。正如《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并治》所说:“胸痛不得卧、心痛彻背者、栝萎薤白半下汤主之”。
扶正固本常以温阳补气、益气养阴、滋阴益肾、气血双补、阴阳并调为主。患心脏病者大多阴阳气血不相协调所致。故《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指出:“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伤寒溯源集》卷二又指出:“因气血虚衰,心神坚定,泄气而惕惕然悸动也,此为阴阳并虚。法当治血兼补,故炙甘草汤主之”。炙甘草汤出自《伤寒论》。方药组成,炙甘草、人参、桂支、生姜、阿胶、地黄、麦冬、火麻仁、大枣,次要成效是益心气。补心血,养心阴,通心阳,医治以心动悸,脉结代为主证的各种心律不齐等证。本方以炙草草、人参补益心气;阿胶、地黄、麦冬、火麻仁补心气养心阴,以充养血脉。桂支、生姜辛温走散通心阳。由于人体阴血需求依托阳气来推进的原理。所以加黄芪重用,重点在于补心气、通心阳,心阳通,心气复。再配合补血,滋阴的药物以充盈血脉。使阳气有所依靠而不致浮散。故《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平阳秘,则心悸能安,结代脉能复。故炙甘草汤有复脉汤之称。本方在医治心脏病方面应留意阴阳气血之间的互相关系以灵敏运用,临床常加味有黄芪、酸枣仁、柏子仁、杜仲、降香、丹参、桃仁、红花、红景天、龙骨、牡蛎等。

中药附子对以前得了肾炎后来治好了现在有影响吗

附子配伍:一、附子配干姜 附子长于回阳救逆,走而不守,能通彻内外上下。干姜具有回阳通脉之功,守而不走,温中回阳。二药配伍,相须并用,干姜能增强附子回阳救逆的作用,正如前人所说:“附子无姜不热”。且附子有毒,配伍干姜后,干姜能减低附子毒性,附子配干姜有增效减毒之功。故附子用于亡阳证,常与干姜配伍。附子配干姜被称为“ 仲景附子配伍法”,仲景四逆汤即姜、附、草同用,以温中散寒,回阳救逆。附子配干姜尚有温肾暖脾,散寒止痛之功,如赤石脂丸、乌梅丸虽用姜附,却旨在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阳气衰微,阴寒内盛或大汗、大吐、大泻而致的四肢逆冷,汗自出,脉微欲绝等亡阳证。 2、治脾肾阳虚之慢性腹泻,如《附子配伍治六顽疾》治张男患慢性泄泻3年,日行大便3~4次,便后小腹冷痛,必以热毛巾温敷,其痛方缓,舌胖苔白腻,脉沉细。大便常规正常。用附子6g,干姜10g,党参15g,炒白芍15g,乌梅6g,苍术10g,随证加减,调治20多剂而获效。二、附子配肉桂 二药均有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之功,但附子性烈,长于回阳救逆,散寒止痛;肉桂性缓,长于暖下焦而温肾阳,并引火归元以摄无根之火,行气通滞。相须为用则温肾助阳,引火归元,温经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下焦命门火衰,肾阳不足之腰膝酸软,形寒足冷,阳痿,尿频,睾丸冰冷,肢体厥逆,浮肿喘满等症。三、附子与桂枝 附子温肾阳,通行十二经,逐寒祛湿止痛,通利关节,可祛深伏之寒湿。桂枝温经散寒,横通肢节,可解肌散表浅风寒。二药合用,相得益彰,温通心肾阳气,散寒通经止痛功效益增。 主要用于: 1、阳虚外感风寒湿邪的畏冷,四肢疼痛等症(附大于桂)。 2、心阳虚之心悸汗出、漏汗、甚则心力不支,脉细弱或结代(桂大于附)。陈妙峰用二药又配党参、黄芪、麦冬、丹参、炙甘草治疗阳虚型心律失常,认为附子强心,增加心肌供血,使窦房结功能兴奋性增强,改善传导功能,对缓慢型或快速型心律失常均可随证选用10—30—45克。张伯叟经验治疗心痹(冠心病、心绞痛),温阳通阳善用附子、桂枝,特别是附子一味,既能温阳又能通阳,尤于桂枝。四、附子配乌头 附子性大热有毒,能散寒燥湿,除痹温中,通阳止痛。乌头性温有大毒,辛散温通,能搜风除湿,逐寒开痹,破积散结;二药合用散寒袪湿功倍,除痹止痛效灵。 主要用于:风寒湿痹,肢体关节苦痛;寒邪所干之胸痹、脘腹疼痛。五、附子配细辛 附子温里扶阳,散寒滞通经脉。细辛外散风寒,内祛阴凝,温通肾气,开通诸窍。二药合用,温通宣散,彻表入膀胱经,彻里入肾经,相得益彰,共奏温阳散寒凝,蠲痰饮,暖胞宫之功。二药表里兼顾,阳复表解,在内之寒附子温之细辛助之,在外之寒细辛疏之附子辅之,加强温阳解表、散寒止痛功效,为止痛要对。 《本草汇言》:“细辛,佐姜、桂能驱脏腑之寒,佐附子能散诸疾之冷。……”李杲:“细辛,治邪在里之表,故仲景少阴证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也。” 主要用于: 1、阳虚感冒,形寒肢冷,头身疼痛,骨节疼痛之症。 2、风湿关节疼痛难忍,屈伸不利之证。 3、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属阳虚寒凝者。但有观察认为细辛有诱发心房纤颤之可能,故对有心房纤颤倾向者应慎用。 4、阳虚寒凝水饮咳喘,用为要药。龚志贤自拟扶肾蠲饮汤,用附子30克、细辛6克、干姜12克、桂枝12克、半夏12克、炙甘草9克。方中取附子温阳化饮,细辛散寒蠲饮之功,而有较好疗效。 5、用于治疗肾阳不足,寒凝胞宫之痛经、闭经、不孕。如朱久之用治子宫寒凝不孕可获得温阳暖宫散寒凝种子之效验。六、附子配花椒 附子、花椒同为辛热之品,有温里散寒之功。附子善入肾经而温阳气,温肾助脾,散寒止痛之力较峻。花椒善走中焦而散寒邪,温中止痛,暖脾止泻作用较强,二药并用,脾肾同治,相辅相助,通阳散寒,温中止痛之力极强。 主要用于: 1.中焦虚寒之胃脘冷痛,泛吐清水。 2.寒邪直中之胃痛暴作。七、附子配半夏  附子大辛大热,补命火回阳救逆,温中土散寒消阴,祛风胜湿,温经止痛,通行十二经脉,上下表里,无所不到;而半夏辛温,豁痰逐饮,消痞散结,降浊止呕,降气平喘。二药配伍,散脏腑、经络、表里、上下的痰饮停滞,使阴寒得散,脾肾得温,水湿得化,痰饮得消,则阳虚痰浊痞呕诸症自除。 主要用于:身冷畏寒,痰涎壅盛,脉沉迟弦紧或虚而无力等。吴佩衡常用四逆汤合二陈汤加麻黄、细辛治一切肺部痰饮阴证,如新老咳嗽、哮喘,咳痰清稀,白痰涎沫多者,表证显著者用小青龙汤加附子,皆用附子配半夏。 注:“本草名言十八反”明言半夏反乌头,而川乌、附子同出一物,理应半夏亦反附子了。清•张璐《本草逢原》如是说,近代名医张锡纯亦称“附子乌头天雄皆反半夏”。近代习惯用法及当今教材,多认为半夏附子相反而不能配伍应用。然而,半夏附子配用历有记载。如《金匮》附子粳米汤,《扁鹊心书》附子半夏广皮生姜汤,《传言适用方》太一丹,《千金方》半夏汤、附子五积散,《证治准绳》小半夏汤,《张氏医通》附子散。据陈馥馨氏统计,在《普济方》和《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中含十八反组对的共411方,以半夏配附子方数最多,达163方,可见其配伍应用的普遍性了。   半夏反附子,毕竟是前人教训的总结,出现了毒性,可能指生品鲜品,毒性过大;或炮制不得法,毒性残留;或用量过大,毒性增加;或冷水煎药,时间过短;或药后饮酒,温浴;或季节环境温度过高,使中毒因素增加;抑或个体差异,对二种药物有不良反应等等。然而实践证明,只要注意防范,如法应用,不必禁忌。八、附子配鹿茸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有阳无阴,走而不守,有回阳救逆之力。鹿茸壮肾阳,退虚寒,有益精血作用,守而不走,能摄精固阴。二药配伍,相须互补,温命火填精髓,壮阳散寒止痛。 主要用于: 1、畏寒肢冷,腰膝痠痛,阳痿遗精,宫寒不孕,久痢,久泻。白清佐经验用治此证每以鹿茸3克研末,熟附子15克煎汤送服。 2、风寒湿痹。九、附子配艾叶 附子配艾叶温经暖宫。 主要用于:冲任虚寒,经闭,腹痛等症。十、附子配胡芦巴 附子配胡芦巴,二药皆能温阳散寒止痛,相配则效力更著。 主要用于:阳虚寒湿内盛之小腹及下肢冷痛等症。十一、附子配麻黄 附子大辛大热,峻补元阳。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二者相配,一攻一补,助阳解表,用于素体阳虚复感风寒之证,可以避免阳虚无力鼓邪外出,或恐汗后更加伤阳。使之汗中有补,汗出不伤正;补中有散,扶正而不碍邪。 附子具有温肾壮阳,化气行水之力,麻黄具有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合而使用,温阳利水消肿之功颇佳。 另外,附子辛热,温通经脉祛里寒。麻黄辛温,宣通经络散外寒;相配则温经通脉,助阳散寒。 代表方剂: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细辛汤。 主要用于: 1、外感病,如支气管炎、哮喘、阳虚外感、寒性咳嗽等。 2、经络骨节病,如风湿痹证、面神经瘫痪、半身不遂等。王大经体会二药合用能增强温阳散寒除痹痛之功,善用二药配伍治疗寒湿痹痛。 3、心血管疾病,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应用的方面很广,但鲜有用于水肿者。近年药理发现麻黄、细辛、附子三药配伍,能加强麻黄抗过敏反应的功能。 4、心肾阳虚咳喘。虚喘不忌麻黄,肺心病痰饮咳喘、水肿,可随证选用三拗汤、越脾汤、小青龙汤合真武汤加减有较好疗效。颜德馨治哮喘之偏于寒胜者,最喜冠此两味。董建华也善配用二药助阳平喘,对心肾阳虚,痰饮咳喘,或兼有外感风寒者,用之颇有温阳化饮、宣肺平喘功效,常又与白果、五味子等配伍,虚喘用麻黄的剂量宜随证酌定,有的体会虚喘用麻黄的剂量为治实喘的1∕2,一日量掌握在3-6克为宜。邱祖萍将附、麻与生脉散相伍为用治疗肺心病合心衰,认为附子温肾壮阳、化气行水,麻黄宣肺平喘、发汗利水,且二者均具强心作用,故能茯效。 5、麻黄宣通寒滞提高心率以治标,附子温心肾阳气以治本,为治疗心肾阳气不足迟脉症的常用有效配伍。附子能提高窦房结功能并改善房室传导阻滞。范昌华治疗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逐渐增加净麻黄60—120克,熟附子15—30克,并配伍细辛4—15克。范氏的经验用量可供参考。但有认为麻黄、细辛增加是拔苗助长。 6、陈耀堂运用二药治疗中风偏瘫属肝阳不足,阳虚生风者。 7、肾炎肾病属阳虚表寒之水肿、咳喘。十二、附子配人参 附子善温阳散寒,具有回阳救逆作用。人参善补五脏元气,具有益气救脱作用。二药配伍,互补协调,上助心阳,下补肾阳,中益脾阳,补益元气,回阳固脱,附子得人参则回阳而无燥热伤阴之弊,人参得附子则补气而兼温里之功。 吴谦云:参附“二药相须,用之得当,则能瞬息化气于乌有之乡,倾刻生阳于命门之内,方之最神捷者也。”《伤寒蕴要》:“附子,乃阴证要药,凡伤寒传变三阴及中寒夹阴,虽身大热而脉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脉沉细,甚者唇青囊缩者,急须用之,有退阴回阳之力,起死回生。……且夹阴伤寒,内外皆阴,阳气顿衰,必须急用人参健脉以益其原,佐以附子,温经散寒,舍此不用,将何以救之”。 “人参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王道也;黑附子回阳,霸功赫奕,”柯雪帆:“回阳救逆的附子与大补元气的人参配伍是温与补的结合,又是阳与气的相互促进,有协同配合作用。单用附子温阳,虽一时阳气恢复,恐难持久。《伤寒论》有‘脉暴出者死’之诫。若单用人参,元气虽能恢复,元阳未振,阴寒之邪难以消散,有再次厥逆之险。参附相配才能有效挽救重危病人垂绝之阳气。再者,附子辛热,人参甘平,二者相配能起协调平衡作用。” 主要用于: 1、重病、久病、失血致元气大亏、阳气暴脱之大汗、肢厥、息微、脉沉微欲绝或浮大无根。 2、寒湿所致骨节、胸腹疼痛诸证。 3、附子配人参为参附汤,以此制成的参附注射液,临床广泛用于心衰、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等急危重症抢救,使用方便,疗效更著。 4、祝味菊亦常用之认为这是伤寒少阴病出现虚脱时的无上妙法。 参附相伍若用于扶阳复脉,附子宜生用;用以温经散寒止痛,附子宜炮用。 但因人参物稀价昂,近人经验,以黄精、甘草各一两或党参一两代替人参,可收到同样疗效。十三、附子配黄芪 附子入心、肾,温补护阳,既温肾阳,又温脾阳。黄芪入肺、脾,健脾利水,益气固表。二药合用,心肺双补,脾肾同治,补火生土,有温阳利水,益气固表止汗之功。 《本草逢源》:“黄芪,能补五脏诸虚,治脉弦自汗,泻阴火,去肺热,无汗则发,有汗则止,入肺而固表虚自汗,入脾而托已溃痈疡。……同桂枝、附子则治卫虚亡阳汗不止,为腠理开阖之总司。” 主要用于: 1、气虚阳弱,虚汗不止、肢体倦怠等症。 2、水肿,小便不利,四肢不温,畏寒等症。十四、附子配茯苓 附子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温肾散寒止痛;茯苓甘淡而平,健脾利水渗湿。二药配伍,温肾健脾利水,温阳散寒,除湿止痛。茯苓得附子则补火生土,使水有所归;附子得茯苓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 主要用于: 1、脾肾阳虚,水气内停之四肢浮肿,小便不利,恶寒脉沉,或腹痛下痢。 2、阳虚寒湿内侵,气血凝滞而见骨节疼痛,恶寒肢冷,脉微而沉之证。十五、附子配白术 附子温肾暖脾,散寒除湿,补火生土。白术补益脾气,温运脾土,燥湿利水。二药配伍,有温阳散寒,健脾除湿,利水,通经络之功,并有脾肾兼治之作用。 张元素:“附子以白术为佐,乃除寒湿之圣药,湿药少加之引经。” 主要用于:脾肾阳虚所致之水肿、小便不利、泄泻、眩晕、便血及风湿关节痹痛等证。(注:术、附并用,若用于除痹,附子量宜大;若用于温阳,利水止泻,白术用量宜大。)十六、附子配甘草 附子辛甘大热,能回阳救逆,其性峻烈走而不守,能通行十二经,驱散寒湿之邪。甘草甘平,具甘缓之性,与峻药配合能起缓和作用;有补中益气之功,与温热药相配,能增强温补功能;有解毒功能,能减轻附子的毒性。二药配伍,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且甘草有补土伏火之功。实验证明甘草与熟附子一起煎煮使后者的毒性大为降低。 《景岳全书•本草正》:“附子之性急,得甘草而后缓;附子性毒,得甘草而后解;附子之性走,得甘草而后益心脾;附子之性散,得甘草而后调营卫。”《汤液本草》:“附子理中用甘草,恐其僭上也;调胃承气用甘草,恐其速下也;二药用之非和也,皆缓也。” 主要用于: 1、风湿痹证,骨节疼痛,不得曲伸。 2、四肢厥逆,神疲欲寐。十七、附子配当归 附子温阳散寒止痛,纯阳无阴之品。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药一散寒一补血,一温经一调经,一强阳一滋阴,互补为用,具阴阳兼顾、刚柔互济之妙义,当归滋润可制附子温燥,并引附子入血分,则温运之力更宏,附子温通可助当归活血通经。二药配伍,补血而奏温通之功,温经而具养血之效,助阳温经、补血活血、散寒止痛效力显著。 《汤液本草》:“当归,入手少阴,以其心主血也;入足太阳,以其脾裹血;入足厥阴,以其肝藏血也。从桂、附、茱萸则热;从大黄、芒硝则寒。” 主要用于: 1、血海虚之月经不调、后期不行以及血证、痛经之属虚属寒者。 2、胸痹,心痛。十八、附子配生地 附子温通心阳,而较刚燥,生地养阴,通心脉,而柔润。二药合伍,温阳以生阴,滋阴以化阳,刚柔相济,阴阳两调。 主要用于: 1、用于治疗心脏疾病。陈苏生经验,生地黄强心,兼能清热养阴,得附子之通利,有利于心脏传导功能的恢复和心肌炎的消除。二药刚柔相济,削减附子之燥烈,发挥附子“是心脏之毒药,有是心脏之圣药”的配伍效应。附子温阳强心、生地滋阴强心,含有益于心脏功能的微量元素,能促进组织复新,恢复某些激素的正常功能。故二药合伍对多种心脏疾病很是适宜。风心病、冠心病、心律不齐、房室传导阻滞等属心阴阳两虚或心阳不足者均可选用且用为要药。张伯叟体会心律失常属寒热夹杂,阴阳互损之证,用附子配伍地黄、麦冬,常可取效。 2、类风湿关节炎用之颇宜。姜春华认为,生地黄,《本经》称之有“除痹”、“逐痹”之功。故治顽痹常用大剂量地黄,用至150克,加入温经通络复方中,温痹清营,扶正驱邪,刚柔相济,疗效较激素加抗风湿药为胜。 3、慢惊风属阴阳两败之证,凉润有忌,温补有虑。二药合伍甚为适宜。程门雪善用附子理中地黄汤治之,可获良效。十九、附子配熟地 附子温肾助阳,性燥烈。熟地黄补阴养血,性滋腻。附子禀纯阳而主动,走而不守;熟地黄禀纯阴而主静,守而不走。二药一温阳、一补阴,互补协调,阴阳双益。附子可制熟地黄之滋腻,熟地黄可缓附子燥烈。二药合用,补而不腻,行而不散,补阳之中寓以阴配,益阴中寓以阳助,为两补阴阳之妙剂。 《本草经读》:“仲景用附子之温有二法:杂于苓、芍、甘草中,杂于地黄、泽泻中,如冬日可爱,不虚法也;佐以姜、桂之热,佐以麻、辛之雄,如夏日可畏,救阳之法。……” 主要用于: 1、阴阳两亏的疾病,祝味菊对此均用附子与熟地,再配合巴戟天、淫羊藿等,颇有效果。 2、阴疽,祝氏曰:阴疽之病,皆缘人体正气无力抵抗外来之细菌。治疗之法必须增加人体之力量,使其由阴转阳,方为顺事。故祝氏治阴疽,每以阳和汤为主,再加附子。二十、附子配白芍 附子温阳散寒通经,回阳救逆。白芍养血敛阴,缓急止痛,和营柔肝。附子以温肾之真阳推动脏腑气血,助白芍滋养阴血。白芍酸收敛阴,兼缓附子燥烈,使温阳散寒而不伤阴耗血。二药一阳一阴,一热一寒,一散一收,一刚一柔,一动一静,合用回阳而益阴,温阳而养血,祛寒而止痛,温而不燥,养而能通,共奏温阳散寒,养血和营,养阴和阳,缓急止痛之功。《古今名医方论》赵羽皇:“……故脾家得附子,则火能生土,而水有所归矣;肾中得附子,则坎阳鼓动,而水有所摄矣。更得芍药之酸,以收肝而敛阴气,阴平阳秘矣。”附子配白芍,见于《伤寒论》附子汤。 主要用于: 1、虚劳里急,腹痛挛急拘紧属阳虚血弱者用之颇有效验。 2、阳虚肝寒胁痛,少腹拘急,痛经等用之也宜。何子淮用附子回阳逐寒,芍药和营止痛,治寒凝胞宫之痛经,温阳逐寒而不伤阴动血。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736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