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鹿角秋石丸

中医世家 2023-05-21 10:54:33

鹿角秋石丸

处方 : 鹿角8两(烧灰),秋石1两(煅灰)。

制法 : 上为末,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 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乌梅汤送下。

各家论述 : 鹿角温散,烧灰善豉阳气以摄血液;秋石咸平,煅黑善全阴气以净溺红;白蜜之甘以缓之;乌梅之酸以收之。使阴气得全,则阳气秘密,而血自归经,溺血无不止矣。此交济阴阳之剂,为阴虚阳不秘密溺血之专方。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二十五

马鹿角的药用价值?

鹿角又叫斑龙角,鹿角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已骨化的老角,鹿角的功效是行血、消肿、益肾,鹿角的作用是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鹿角用药忌宜有阴虚阳亢者忌服鹿角,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鹿角,阳盛阴虚者忌鹿角,胃火齿痛亦不宜服鹿角。

别名:斑龙角。

功效分类:补阳药

性味:味咸,微温,无毒。

归经:入肝、肾经。

功效:行血,消肿,益肾。

主治:治疮疡肿毒,瘀血作痛,虚劳内伤,腰脊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钱;或入丸、散。外用: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二、鹿角的作用

鹿角味甘、咸,性温。能补肾阳,活血散瘀。用于肾虚阳痿,腰脊疼痛;阳虚带下;疮肿久不消。

1、鹿角治奶发,诸痈疽发背: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2、鹿角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鹿角400克(烧灰),秋石100克(煅灰)。共为末,蜜丸,乌梅汤下15克。(《医略六书》鹿角秋石丸)

3、鹿角治下注脚疮:鹿角,烧存性,入轻粉同研,油调涂之。(《医林集要》)

4、鹿角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2.5克,日二,渐加至方寸匕。(《千金方》)

5、鹿角治妊娠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锉)100克,当归(锉)50克。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洪氏集验方》)

6、鹿角治妇人白浊,滑数虚冷者:鹿角屑,炒黄,为末,酒服10克。(《妇人良方》)

7、鹿角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鹿角,烧成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用之。(《千金方》)

8、鹿角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鹿角100克,川牛膝(去芦,酒浸,焙)75克。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盐汤送下。(《济生方》鹿角丸)

9、鹿角治胞衣不下:鹿角屑1.5克。为末,姜汤调下。(《产乳集验方》)

10、鹿角治筋骨疼痛:鹿角,烧存性,为末,酒服5克,日二。(《纲目》)

11、鹿角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黄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产乳集验方》)

使用禁忌

阴虚火旺者禁服。无瘀血停留者不得服,阳盛阴虚者忌之,胃火齿痛者不宜服。

鹿角的缺点是什么

是药三分毒,需要对症使用。
鹿角的作用与功效:

  行血,消肿,益肾。治疮疡疮毒,淤血隐隐作痛,虚损影响,腰脊疼痛。

  眼科《本经》:主恶疮痈疮,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眼袋《别录》:除小肚子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养血。

  石榴《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养血力,强骨髓,补绝伤。

  种植孟诜:妇女梦交者,鹿角末三指撮,和水酒服;女子胞中余血不绝欲逝者,以水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组织《日华子本草》:疗患疮痈疮热毒等,醋摩敷;脱精小便带血,水摩服;小孩重舌鹅口疮,炙熨之。

  附方:

  眼科治奶发,诸痈疽发背: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补缺肘后方》)

  眼袋强盛时期诠释疮:鹿角,烧存性,入轻粉同研,油调涂之。(《医林集要》)

  石榴治怀孕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锉)一两,川芎(锉)一两。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洪氏集验方》)

  种植治产之后血不绝,心烦腹痛:鹿角,烧制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稍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熬水作汤用之。(《千金方》)

  组织治胞衣下不来:鹿角屑三分。为末,姜糖水调下。(《产乳集验方》)

  肠镜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黄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产乳集验方》)

  肿瘤治骨筋疼痛:鹿角,烧存性,为末,酒服一钱,日二。(《纲目》)

  胃镜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可以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鹿角二两,川牛膝(去芦,酒浸,焙)一两截。上为粉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中空盐汤送食。(《济生方》鹿角丸)

  脱毛治妇女白浊,滑数虚冷者:鹿角屑,炒黄,为末,酒服二钱。(《妇人良方》)

  腰部治消中,昼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千金方》)

  ⑾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鹿角八两(烧灰),秋石一两(煅灰)。共为末,蜜丸,乌梅汤下三钱。(《医略六书》鹿角秋石丸)

  根据以上详细介绍,对鹿角的作用与功效也是拥有一些掌握,因而能够依据鹿角的作用与功效开展疾病治疗,依据本身身患的病症,适度的病症挑选,那样的中药材也是不可以长期性应用,不然对身体健康伤害非常大,造成疾病治疗全过程中,出现别的安全事故。

中草药:秋石的功效与作用

秋石
(《品汇精要》)
【异名】秋丹石(《本草蒙筌》)。
【来源】为人中白和食盐的加工品。古代亦有用人尿、秋露水和石膏等加工制成。
【制法】有淡秋石和咸秋石二种。淡秋石:取漂净晒干的人中白,研成粉末,加白及浆水作辅料,拌和后,用模型印成小方块,晒干。咸秋石:取食盐加洁净泉水煎煮,过滤,将滤液加热蒸发,干燥成粉霜,称为"秋石霜"。再将秋石霜放在有盖的瓷碗内,置炉火上煅二小时,冷却后即凝成块状固体。
①叶梦得《水云录》:"世之炼秋石者,但得火炼之法,此药须兼阴阳二炼,方为至药。阳炼法,用人尿十余石,各用木桶盛,每石入皂荚汁一碗,竹杖急搅百千下,候澄,去清留垽,并作一桶,如前搅澄,取浓汁一、二斗,滤净,入锅熬干,刮下捣细,再以清汤煮化,筲箕铺纸淋过再熬,如此数次,直待色白如雪方止,用沙盒固济,火煅成质,倾出,如药未成,更煅一、二次,候色如莹玉,细研,入沙盒内固济,顶火养七昼夜,取出摊土上,去火毒,为末。阴炼法,用人尿四、五石,以大缸盛,入新水一半,搅千回,澄定,去清留垽,又入新水搅澄,直候无臭气,澄下如腻粉,方以曝干,刮下再研,以男儿乳和如膏,烈日硒干,如此九度,为末。"
②《本草蒙筌》:"秋时聚童溺,每溺一缸,投石膏末七钱,桑条搅混二次,过半刻许,其精英渐沉于底,清液白浮于上,候其澄定,将液倾流,再以别溺满搀如前,投末混搅,倾上留底,俱勿差违。待溺搀完,清液顿尽,方入秋露水一桶于内,亦以桑条搅之,水静,再倾,如此数度,滓秽洗涤;污味咸除,制毕,重纸封面,灰参待干成有坚凝,囫囵取出。其英华之轻清者自浮结面上,质白。原石膏末并余滓之重浊者,并沉聚底下,质缁而黯,面者留用,底者刮遗。若复入罐固封,文火煅炼半刻,色虽白甚,性却变温,终不及晒者优也。"
③《本经逢原》:"阴收秋石法,将铅球大小数十枚,俱两片合成,多钻孔眼,入尿桶中浸,每日倾去宿尿,换溺浸之。经秋收取,置铅罐藏之。阳炼秋石,将草鞋数百双,旧者尤佳,长流水漂晒七日,去黄色,浸尿桶中,日晒夜浸,一月许,曝干,烈日中烧灰,须频挑拨令烧尽,滚汤淋汁澄数日,锅内烧干,重加雨水煮溶,篾箉纸数重,滤净再澄,半月余,银缶器内煮干,色白如霜。铅罐收之。又阳炼法,以童子小便,入锅熬干,其锅先烧通红,香油熬过洗净,则不粘滞伤锅,初如油脚,入阳城罐或小铁釜中。煅通红,用热水溶化,置有嘴壶中,将草掩塞壶口,徐徐倾出,下以竹箉衬纸滤清,再以文火收干,铅罐收之,则不溶化。"
【药材】①淡秋石(《本经逢原》)
多为灰白色或淡红色小方块,表面不甚光滑,无光泽。质硬而脆。味淡。以块整、干燥、无咸臭味者为佳。
主产华东。
②咸秋石,又名:盆秋石
为盆状或馒头状结晶块,洁白或淡黄色,有光泽。质硬。味咸。以色白、整块者为佳。
主产安徽。
【化学成分】淡秋石主为尿酸钙与磷酸钙。咸秋石含氯59.82%,硫酸盐0.70%,钠38.79%,钾0.49彩,钙0.29%,稀盐酸不溶物0.02%等;此外,尚含微量的镁与硝酸盐。北京市售秋石,其组成与上记咸秋石相似;另谓主要成分为氯化钠及硫酸钠,而安徽省桐城制造秋石,也用食盐为主要原料。总之,咸秋石的主要成分为食盐。
【性味】咸,寒,
①《医学入门》:"味咸,无毒。"
②《本草从新》:"咸平。"
③《本草便读》:"咸寒。"
【归经】入肺、肾经。
①《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肾二经。"
②《得配本草》:"入足少阴经。"
【功用主治】滋阴降火。治骨蒸劳热,咳嗽,咳血,咽喉肿痛,噎食反胃,遗精,白浊,膏淋,妇女赤白带下。
①《本草蒙筌》:"滋肾水,养丹田,安和五脏,润泽三焦,消咳逆稠痰,退骨蒸邪热,积块软坚,明日清心。"
②《医学入门》:"治羸弱久嗽,眼昏头眩,腹胀喘满,腰膝酸疼,遗精白浊。"
③《纲目》:"治虚劳冷疾,小便遗数。"
④《本草备要》:"滋阴降火。"
⑤《本经逢原)):"能滋阴降火而不伤胃,补益下元真火,散瘀血,助 *** ,降邪火,归真阳,止虚热嗽血,骨蒸劳瘵。"
⑥《现代实用中药》:"内服多用淡秋石,应用于口腔及喉头慢性诸炎症。咸秋石多作口腔咽喉疮之外用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1.5~3钱。外用:研末撒。
【宜忌】脾、胃虚寒者忌服。
【选方】①治男子妇人虚劳瘦:秋石一两,干山药一两。研末,别以酒调山药为糊,丸如梧桐子大,又以干山药为衣。每服二十丸,温酒米饮任下。(《洪氏集偏方》)
②补肾水,治虚劳:真秋石十两,白茯苓四两,莲肉四两,山药四两,小茴香二两。酒丸,空心米饮下。女子加生地二两,熟地四两,川芎三两。红枣肉为丸。(《何氏济生论》秋石丹)
③治思虑 *** 过度,损伤心气,遗精、小便数:秋石、白茯苓各四两,莲肉、芡实各二两。为末,蒸枣肉和丸、梧子大。每空心盐汤下三十丸。(《永类钤方》秋石四精丸)
④治白浊遗精:秋石一两,白茯苓五钱,菟丝子(炒)五钱。为末,用百沸汤一盏,井华水一盏,煮糊丸梧于大。每服一百丸,盐汤下。(《郑氏家传方》秋石交感丹)
⑤治浊气干清,精散而成膏淋,黄白赤黯,如肥膏蜜油之状:秋石、鹿角胶(炒)、桑螵蛸(炙)各半两,白茯苓一两。为末,糕糊丸梧子大。每服五十丸,人参汤下。(《仁斋直指方》秋石丸)
⑥治赤白带下:真秋石研末,蒸枣肉捣丸梧子大。每服六十丸,空心醋汤下。(《摘元方》)
⑦治噎食反胃:秋石,每用一钱,白汤下。(《医方摘要》)
【名家论述】①《摘元方》:"肿胀忌盐,只以秋石拌饮食,得肿胀消,以盐入罐煅过,少少用之。"
②《纲目》:"叶梦得《水云录》极称阴、阳二炼之妙,而《琐碎录》乃云秋石味咸走血,使水不制火,久服令人成渴疾。盖此物既经煅炼,其气近温,服者多是淫欲之人,借此放肆,虚阳妄作,真水愈涸,安得不渴耶,配甚则加以阳药,助其邪火乎,惟丹田虚冷者,服之可耳。观病淋者,水虚火极,则煎熬成沙石,小便之炼成秋石,与此一理也。"
③《本经逢原》:"秋石以秋命名,专取秋气下降之意。他时制者,功力则殊。火盛者宜生宜淡,阴虚者宜熟宜咸。凡劳瘵阴火亢极,而不受参、耆补益者,立秋石丸三方,次第施治,或服或噙,则喘咳气息渐平,痰亦易出,嗽亦省力,以其性味咸降,而无上逆之患也。先用韭汁炒黑大黄净末,与秋石等分,煮红枣肉为丸,空心服三钱,清热散血;次用贝母、秋石末各等分,生甘草末减半,仍用红枣肉为丸,服之以止嗽消痰;后用人参、秋石等分,炙甘草末减半,亦枣肉丸,以补气安神。制剂之多少,随瘀热元气而施,不可限以分两。其阴炼淡者,性最下渗,苟非阴分热极,难以轻投。阴虚多火,小便频数,精气不固者误服,令人小便不禁,甚则令人梦泄。其咸者可代盐蘸物食之,喘咳烦渴不寐者,以半钱匙,冲开水服之,即得安寐,觉时满口生津,亦不作渴,补阴之功可知。阴炼淡秋石,治夏暑热淋,小便不通及浊淋、沙石淋、血淋,老人小便淋沥涩痛。"
④《医林纂要》:"秋石,润下作咸之性,大约如盐,第本于人身,得阴阳之化,自三焦而降,为旧由之道,又重之征以石膏,和以秋露,则滋益真阴,补心清肺,去肾水之秽浊,利三焦之决渎,自应有胜于盐者。至于软坚去瘀,亦与盐同,其能治劳热骨蒸,虚火咳嗽,白浊遗精之功,自不可昧。《内经》云,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者,以人或失血已多,血液枯少,不宜更以咸渗之耳,非指火逆血妄,火郁血瘀而言也。血妄血瘀,正宜咸补心以靖之、散之矣,安得复有无多食咸之戒。今人于虚羸火妄、吐血、咯血及腹肿鼓胀,每戒食盐,而劝服秋石,夫润下作咸,秋石与盐,亦复何异欤。"
⑤《本草求真》:"秋石,据书载能滋阴润脏,退蒸软坚,治痨止嗽,通淋利便,涩精固气,且云经火煅炼,去其咸寒,转为温补,温而不燥,润而不滞,清不损元,降不败胃,为滋阴降火之药。然窃谓补处少而清处多,温处少而寒处多(温止由于火煅,而非溺中浊气,具有温补之性也)。虚劳火重,服此似不甚碍,间有微功,亦非补中正剂,若使气薄,火衰水泛,纵经煅炼,终不免有虚虚之祸矣(大黄纵经煅炼,亦不能补命门之火,以其气质寒故也)。"

提醒您:秋石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鹿角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出处】
出自《神农本草经》。
1.《雷公炮炙论》:鹿角使之,胜如糜角,其角要黄色紧重大好者。
2.《本草图经》:鹿,年岁久者,其角坚好,煮以为胶,入药弥佳。
【拼音名】Lu Jiǎo
【英文名】Deerhorn
Antler
【别名】 斑龙角、鹿角
【来源】
药材基源: 为鹿科动物梅花鹿、马鹿已骨化解或锯茸后翌年春季脱落的角基。分别习称梅花鹿角、马鹿角、鹿角脱盘。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Cervus nippon Temminck2.Cervus.elaphus Linnaeus
采收和储藏:一般于冬季或早春连脑骨一起砍下称砍角,或自基部锯下,洗净,风干;或在春末拾取自然脱落者,称退角。
【原形态】
1.梅花鹿,体长约1.5m左右,体重100kg左右。眶下腺明显,耳大直立,颈细长。四肢细长,后肢外侧踝关节下有褐色足迹腺,主蹄狭小,侧蹄小。臀部有明显的白色臀斑,尾短。雄鹿有分叉的角,长全时有4-5叉,眉叉斜向前伸,第二枝与眉叉较远,主干末端再分两小枝。梅花鹿冬毛检疫站棕色,白色斑点不显。鼻面及颊部毛短,毛尖沙黄色。从头顶起沿脊椎到尾部有一深棕色的背线。白色臀斑有深棕色边缘。腹毛淡棕,鼠蹊部白色。四肢上侧同体色,内侧色稍淡。夏毛薄,无绒毛,红棕色,白斑显著,在脊背两旁及体侧下缘排列成纵行,有黑色的背中线。腹面白色,尾背面黑色,四肢色较体色为浅。
2.马鹿,体形较大,体长2m,体重超过200kg。肩高约1m,背平直肩部与臀部高度相等。鼻端 *** ,耳大呈圆锥形。颈长约占体长1/3,颈下被毛较长。四肢长,两侧蹄较长,能触及地面。尾短,雄性有角,眉叉向前伸,几与主干成直角,主十稍向后略向内弯,角面除尖端外均较粗糙,角基有一小圈瘤状突。冬毛灰褐色。嘴、下颌深棕色,颊棕色,额部棕黑色。耳外黄褐、耳内白色。颈部与身体背面稍带黄褐色,有一黑棕色的背线。四肢外侧棕色,内侧较浅。臀部有黄赭色斑。夏毛较短,没有绒毛,呈赤褐色。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1.栖于混交林、山地草原及森林近缘。
2.栖于混交林、高山的森林草原。
资源分布:1.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南。
2.分布于东北、西北及内蒙古等地。
【栽培】人工饲养与野生二种,以野生者之角为佳品。
【性状】
性状鉴别(1)梅花鹿用通常有3-4分枝,全长 30-60cm,直径2.5-5cm。侧技多向两旁伸展,第一技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技与第一枝相距较远,生枝末端分成两小技。表面黄棕色或灰棕色,枝端灰白色。枝端以下具明显骨钉,骨钉断续排成纵棱,顶部灰白色或灰黄色,有光泽。
(2)马鹿角 呈分枝状,通常有4-6分枝,全长50-120ml。
主枝弯曲,直径3-6cm,基部具盘状突起,习称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侧枝多向一面伸展,第一枝与珍珠盘相距较近,第二枝靠近第一枝着生。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角大平滑,中、下部常具疣状突起,习称骨针,并具有纵棱。质坚硬,断面外圈骨质,灰白色或微带淡黄褐色,中部多是灰褐色,具蜂窝状初。臭,味微咸。
(3)鹿角脱盘 又称鹿花盆。呈盔状或扁盔状,直径3-6cm,珍珠盘直径4.5-6.5cm,高1.5-4cm。表面灰褐色或灰黄色,有光泽,中部具蜂窝状细孔。底面平,蜂窝状,多呈黄白色或黄棕色珍珠盘周边常有稀疏细小的孔洞。上面略平或呈不规则的个球形。质坚硬,断面外留骨质,灰白色,中部类白色。无臭,味微咸。
【化学成份】鹿角含胶质25%,磷酸钙50%-60%,碳酸钙及氮化物。另含氨基酸,内有天冬氨酸(aspartic acid),苏氨酸(threonine),丝氨酸(serine),谷氨酸(glutamic acid),脯氨酸(proline),甘氨酸(glycine),丙氨酸(alanine),缬氨酸(valine),亮氨酸(leucine),异亮氨酸(isoleucine),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赖氨酸(lysine),组氨酸(histidine),精氨酸(arginine)。
【药理作用】抗炎作用;多毛鹿角正丁醇提取物(BETA)50mg/kg腹腔注射给于大鼠
可见大鼠肝和脑组织中线粒体的单胺氧化酶(MAO)活性被明显抑制。体外实验亦证明具有对MAO抑制活性。鹿角提取物40mg/kg,可使氟烷轻度麻醉狗心搏出量明显增加。
【鉴别】
理化鉴别取梅花鹿角和马鹿用新鲜横断面,在紫外光灯(365um)下观察:梅花鹿角骨密质显亮白色,骨疏质显灰白色萤光。马鹿角骨密质显淡蓝色。骨疏质显蓝褐色萤光。
品质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5年版规定:本品浸出物依热浸法测定,浸出物心得少于17.0%。
【炮制】鹿角片:锯成长段,用热水浸泡,取出镑成薄片后晒干。鹿角粉:取镑片研成细粉。《千金·食治》:鹿角,错取屑一升,白蜜五升浸之,微火熬令小变色, *** ,更捣筛。
【性味】味咸;性温
【归经】肾;肝经
【功能主治】 补肾阳;益精血;强筋骨;行血消肿。主治肾虚腰脊冷痛;阳痿遗精;崩漏;白带;尿频尿多;阴疽疮疡;乳痈肿痛;跌打瘀肿;筋骨疼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0g;研末,每次1-3g;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磨汁涂、研末撒或调敷。熟用偏于补肾益精,生用偏于散血消肿。
【注意】阴虚火旺者禁服。
【附方】1治奶发,诸痈疽发背:烧鹿角,捣末,以苦酒和涂之。(《补缺时后方》)2治下注脚疮:鹿角,烧存性,入轻粉同研,油调涂之。(《医林集要》)3治妊娠忽下血,腰痛不可忍:鹿角(锉)一两,当归(锉)一两。上二味作一服,以水二盏,煎至一盏,去滓,温服,食前。(《洪氏集验方》)4治产后下血不尽,烦闷腹痛:鹿角,烧成炭,捣筛,煮豉汁,服方寸匕,日三夜再,稍加至二匕。不能用豉清,煮水作汤用之。(《千金方》)5治胞衣不下:鹿角屑三分。为末,姜汤调下。(《产乳集验方》)6治腰痛:鹿角屑,熬令黄赤,研,酒服方寸匕,日五、六服。(《产乳集验方》)7治筋骨疼痛:鹿角,烧存性,为末,酒服.一钱,日二。(《纲目》)8治骨虚极,面肿垢黑,脊痛不能久立,气衰发落齿槁,腰脊痛,甚则喜唾:鹿角二两,川牛膝(去芦,酒浸,焙)一两半。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 ,空心盐汤送下。(《济生方》鹿角丸〕9治妇人白浊,滑数虚冷者:鹿角屑,炒黄,为末,酒服:钱。(《妇人良方》)十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鹿角,炙令焦,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渐加至方寸匕。(《千金方》)11.治溺血久不止,脉细数者:鹿角八两(烧灰),秋石一两(锻灰)。共为末,蜜丸,乌梅汤下三钱,(《医略六书》鹿角秋石丸)
【各家论述】
1.《纲目》:鹿角,生用则散热行血,消肿辟邪;熟用益肾补虚,强精活血。炼霜熬膏,则专于滋补矣。
2.《本草经疏》:鹿角,生角则味咸气温,惟散热,行血消肿,辟恶气而已。咸能人血软坚,温能通行散邪,故主恶沧痈肿,逐邪恶气,及留血在阴中,少腹血结痛,析伤恶血等证也。肝肾虚,则为腰脊痛,咸温入肾补肝,故主腰脊病。属阳,补阳故又能益气也。
3.《本经》:主恶疮痈肿,逐邪恶气,留血在阴中。
4.《别录》:除小腹血急痛,腰脊痛,折伤恶血,益气。
5.《千金·食治》:屑服方寸匕,日三,益气力,强骨髓,补绝伤。
6. 孟诜:妇人梦交者,鹿角未三指撮,和清酒服;女子胞中余血不尽欲死者,以清酒和鹿角灰服方寸匕,日三夜一。
7.《日华子本草》:疗患疮痈肿热毒等,醋摩敷;脱精尿血,水摩服;小儿舌鹅口疮,炙熨之。
【临床应用】治疗急性乳腺炎。将鹿角锉为细末,装入胶囊,每粒0.5g。每次2-4粒,日服4-6次。治疗27例,除1例用药3天无效改用他药外,余皆治愈。初起者疗效较好。
【摘录】《中华本草》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628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