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连梅汤

中医世家 2023-05-21 06:08:13

连梅汤

处方 : 云连6克 乌梅(去核)9克 麦冬(连心)9克 生地9克 阿胶6克

功能主治 : 清心泻火,滋肾养液。治暑邪深入少阴,火灼阴伤,消渴引饮;暑邪深入厥阴,筋脉失养,手足麻痹者。

用法用量 : 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脉虚大而芤者,加人参。

备注 : 方中黄连清心热,阿胶、生地滋肾液,麦冬养肺阴,以滋水之上源;乌梅与黄连相合,有酸苦泄热之效,与生地、麦冬相合,有酸甘化阴之功。心火清,肾水复,肝阴充,则消渴、麻痹均可愈。

摘录 : 《温病条辨》卷三

温病条辨的介绍

依据叶桂的温热病学说,明确温病分三焦传变、阐述风温、温毒、暑温、湿温等病证的治疗,条理分明。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此书为论述温病之专著。全书共六卷。卷首,引《内经》原文计十九条,以溯温病学说之源。卷一,为上焦篇,论述各种温病的上焦证。卷二为中焦篇,论述中焦的各种温病及寒湿证的证治方药。卷三为下焦篇,阐明了温病下焦证的证治方药。卷四为杂说,设短篇论文十八篇,分论与温病病因、病机、诊断、治疗、善后有关的问题。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结合温病理论研讨产后调治、产后惊风、小儿急、慢惊风和痘症等。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温病学]:温病学条文

“中医经典”条文必读

《温病学》

1、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

2、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夹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夹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

3、前言辛凉散风,甘淡驱湿,若病仍不解,是渐欲入营也。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无寐,或斑点隐隐。即撤去气药,如从风热陷入者,犀角、竹叶之属;如从湿热陷入者,犀角、花露之品,参入凉血清热方中;若加烦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或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黄代之。急急透斑为要。

4、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亦如伤寒中少阳病也。彼则和解表里之半,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如温胆汤之走泄。因其仍在气分,犹可望其战汗之门户,转疟之机括。

5、大凡看法,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如犀角、元参、羚羊角等物;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学,加生地、丹皮、阿胶、赤芍等物。否则,前后不循缓急之法,虑其动手便错,反致慌张矣。

6、且吾吴湿邪害人最广。如面色白者,须要顾其阳气,湿胜则阳微也,法应清凉,然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过于寒凉。恐成功反弃。何以故耶?湿热一去,阳亦衰微也。面色苍者,须要顾其津液,清凉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热减身寒者,不可就云虚寒而投补剂,恐炉烟虽息,灰中有火也,须细察精详,方少少与之,慎不可直率而往也。又有酒客,里湿素盛,外邪入里,里湿为合。在阳旺之躯,胃湿恒多;在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然其化热则一。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然较之杂证,则有不同也。

7、湿热证,始恶寒,后但热不寒,汗出,胸痞,舌白,口渴不欲饮。

8、温病者:有风温、有温热、有瘟疫、有温毒、有暑湿、有湿温、有秋燥、有冬温、有温疟。

9、太阴风温、温热、瘟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温毒、暑温、湿温、温疟,不在此例。

10、太阴风温,但咳,身不甚热,微渴者,辛凉轻剂桑菊饮主之。

11、太阴温病,气血两燔者,玉女煎去牛膝加元参主之。

12、太阴温病,血从上溢者,犀角地黄汤合银翘散主之。其中焦病者,以中焦法治之。若吐粉红血水者,死不治。血从上溢,脉七八至以上,面反黑者,死不治,可用清络育阴法。

13、太阴温病,寸脉大,舌绛而干,法当渴,今反不渴者,热在营中也,清营汤去黄连主之。

14、太阴温病,不可发汗,发汗而汗不出者,必发斑、疹;汗出过多者,必神昏谵语。发斑者,化斑汤主之;发疹者,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丹皮、大青叶、倍元参主之,禁升麻、柴胡、当归、防风、羌活、白芷、葛根、三春柳;神昏谵语者,清营汤主之,牛黄丸、紫雪丹、局方至宝丹亦主之。

15、邪入心包,舌蹇,肢厥,牛黄丸主之,紫雪丹亦主之。

16、温毒咽痛,喉肿,耳前耳后肿,颊肿,面正赤,或喉不痛,但外肿,甚则而聋,俗名大头瘟,虾蟆温者,普济消毒饮去柴胡、升麻主之。初起一二日,再去芩、连,三四日加之佳。

17、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舌白,不渴,脉弦细而濡,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状若阴虚,病难速已,名曰湿温。汗之则神昏耳聋,甚则目暝不欲言;下之则洞泄;润之则病深不解。长夏、深秋、冬日同法,三仁汤主之。

18、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19、风温、温热、瘟疫、温毒、冬温,邪在阳明久羁,或已下,或未下,身热,面赤,口干舌燥,甚则齿黑,唇裂,脉沉实者,仍可下之;脉虚大,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者,加减复脉汤主之。

20、少阴温病,真阴欲竭,状火复炽,心中烦,不得卧者,黄连阿胶汤主之。

21、夜热早凉,热退无汗,热自阴来者,青蒿鳖甲汤主之。

22、状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23、少腹坚满,小便自利,夜热昼凉,大便闭,脉沉实者,蓄血也,桃仁承气汤主之,甚则抵挡汤。

24、暑邪深入少阴消渴者,连梅汤主之;入厥阴麻痹者,连梅汤主之;心热烦躁,神迷甚者,先与紫雪丹,再与连梅汤。

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上)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受纳转输、协调升降、温煦濡润,协同完成饮食吸收及精微输布,从而充养元气、化生气血、濡润脏腑四肢百骸,为「后天之本」,又称气血之源、升降之枢。《脾胃论·脾胃虚实传变论》云「元气之充足,皆有脾胃之气无所伤,而后能滋养元气;若胃气之本弱,饮食自倍,则脾胃之气既伤,元气亦不能充,而诸病之所由生也。」故内伤脾胃,为百病之源。
世论脾胃者,肇于《黄帝内经》,详于东垣,及至清代叶氏胃阴说及吴澄之理脾阴法,补东垣之未备,使脾胃学说日臻完善。笔者在总结前贤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十八字诀作为调理脾胃之准则,本文仅从「顾润燥」在脾胃病中的运用加以阐述。观临床取法东垣温燥升提者众,文献立论气虚湿阻者多,故本文阐述详于润而略于燥,临证时尚需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不拘常法,灵活机变。
   润燥相合 生化之源
脾胃同居中焦,五行属土,脾为阴,喜燥恶湿,以升为要,化生万物。其中脾阴者在《中医名词术语选释》中释为「脾本脏的 *** 」,在《中医大辞典》中释为「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唐容川云:「脾阳不足水谷固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张锡纯云:「脾阴足,自能灌溉诸脏腑也。」可见脾阴乃脾脏之阴津,能够充养脾气,温润脾阳,是运化水湿及水谷精微的必须物质。
与脾相对应,胃为阳,喜润恶燥,以降为顺,受纳饮食。唐容川云:「胃……阴液尤是化谷之本。」可见胃阴是胃中固有的阴液,是腐熟水谷的物质基础,也是胃阳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或动力源泉。
由此可见润与燥是脾胃共同生理特性,相生相克,矛盾统一,唯有兼顾润燥,燮理阴阳,方具冲和之德。顾润燥即在强调脾胃温补升发基础上,不忘甘淡濡润,以顺脾胃生理之性。
   辨鉴润燥 施治中州
脾阳、胃阳、脾阴、胃阴虽各有属性,又是一个彼此联系的整体。然观世医,治疗脾胃病多重甘温健运,辛燥升发,忽略甘凉濡润。临证之际,当察其不足,审其有余,鉴别阴阳虚实,为施治中州之关键。
《不居集》云:「脾胃之元气虚者,多因思虑伤脾,或因劳倦伤脾。」脾阴虚大多为慢性病迁延不愈所致,故多病程长、病位深、病情重。或是反复感受外邪而引起的暑邪、燥火、温邪、湿郁化热等灼伤脾阴;或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食物,导致胃阴津液损伤,火从内化,损伤脾阴;或是医药误治,大汗、大吐、大泻等损伤脾阴,也有因手术后失血过多,夺其阴液,使 *** 暗耗,伤及脾阴;或是忧思过虑、劳倦过度伤及脾阴;或是先天不足的五脏阴虚,他脏腑阴液不足及脾,脾阴损伤。
《蒲辅周医疗经验》有云:「脾阴虚,手足烦热,口干不欲饮,烦满,不思食。」《不居集》中云:「脾热者,轻手扪之不热,重按至筋骨又不热,不轻不重在轻手重手之间,乃热在肌肉,遇夜尤甚。其症心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无气以动。」脾阴是脾脏磨谷消食,运化水谷,化生营血津液,营养肢体,濡润九窍的重要物质。若脾阴不足,中气匮乏,可表现出饮食不思,食入不化,口干思饮、饮而不多,脘闷腹胀、四肢乏力,肌肤干燥,肌肉瘦削,身时烘热,大便干结,面色苍黄,两颧潮红,舌体瘦小,舌红少苔,脉沉涩或细数。
饮食不节,长期过食辛辣、燥热、煎炸、火烤食品,热积胃中,胃失濡润,导致胃阴枯竭;或吸烟饮酒过量而耗阴化热,耗伤津液,导致胃阴损伤;或外感燥邪太过、暑热汗出过多,温热病邪致使胃阴被耗;或久病致使五脏六腑阴液损耗
如肝肾之阴虚
引起胃中阴液不足
造成胃阴虚损;或中药误治使汗吐下过度,以及过量服用辛温燥烈之药物,使胃阴耗损;另外七情不遂
气机郁结
郁久化热
郁热犯胃
也可灼伤胃阴。
《不居集》有云:「胃中热则消谷
令人悬心善饥
脐上发热。」清代叶天士对胃阴虚的症状是这样描述的:「知饥少纳
胃阴伤也」,「舌绛而光亮
胃阴亡也」。因此胃阴虚证可表现为胃失受纳腐熟,胃气失降,阴虚内热,常见口淡乏味、饥而不食,干呕作恶,口燥咽干,咳嗽声重,痰少而黏,低热心烦,胃中灼热,便燥溲赤,舌红少苔,脉细数。
   脾胃分治 燮理润燥
缪希雍有云: 「胃气弱则不能纳,脾阴亏则不能消,世人徒知香燥温补为治脾之法,而不知甘凉滋润之药有益于脾也。」故脾阴虚证当治以滋养脾阴,取法甘淡濡润。前人创制不少新方,以适应临床客观之需,目前临床常用如慎柔养真汤、中和理阴汤、麦冬养营汤、六神散、甲已化土汤等,均可酌情选用。
慎柔养真汤出自明代《慎柔五书·虚损门》,为「损病六脉俱数、声嘶、口中生疮、昼夜发热无间」之脾阴虚所设,是临床上治疗脾阴虚证的有效方剂之一。原方药物组成为人参、甘草、茯苓、白术、黄芪、山药、莲子、白芍、五味子、麦冬。在临床应用中可以太子参易人参,益气养阴,生黄芪用量宜少,防其辛热升散、耗伤脾阴,或改以五爪龙益气而不燥、养阴而不腻。
中和理阴汤出自清代吴澄所著《不居集》,主治脾阴虚损,中气虚弱,脾胃大亏
饮食短少,痰嗽失血,泄泻腹胀,由人参、燕窝、山药、扁豆、莲肉、老米成方。阴虚火泛者加海参,失血者加丹参、荷叶,热盛者加丹皮、地骨皮。
六神散出自宋代陈无择《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以四君子汤加干山药、白扁豆组成,主治小儿表里俱虚,气不归元,而阳浮于外,所以发热者。临床施治时多去白术,加玉竹、乌梅。
药物如山药、茯苓、莲肉、芡实、扁豆、苡米、粳米等均为甘平濡润之品,扶脾养阴。其中山药为补阴之良药,其性平和,不似黄芪、白术之燥。《本草纲目》中有云:「山药入手足太阴,补其不足,清其虚热。」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谓:「山药,能滋阴又能利湿,能润滑又收涩,是以能补肺肾兼补脾胃。」更创制一味薯蓣饮,重用生山药四两,取其滋阴又能利湿,滑润又能收涩之性,临床运用时可加用元参一两,甘寒与咸寒同用,取其滋阴清热之能。
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有言:「慎柔和尚治阴虚劳热专用次煎。取次煎味淡,善能养脾阴也,夫淡气归胃。《内经》曾言之,淡能养脾阴之义。」因此临床运用时还需煎去头煎,服二、三煎,取其清补脾阴,甘淡滋脾之意。
胃阴虚证当治以滋养胃阴,取法甘寒养阴,辅以酸味。处方可选麦门冬汤、竹叶石膏汤、叶氏养胃汤、一贯煎、连梅汤等。我在临床中喜用王氏致和汤加减化裁,取北沙参、麦冬、石斛、杷叶、石莲肉、竹叶、木瓜、甘草、陈仓米(方歌:致和沙参麦冬斛,石莲杷叶木瓜扶,竹叶陈仓甘草入,酸甘化阴胃津复。),并酌情使用绿萼梅、乌梅、花粉、玉竹、生山药等。因此证犹如炉烟已熄,灰中有火,治疗中要养阴与清热兼顾,单用养阴则邪热复炽,单用清热则阴气耗伤。
燥润相因 中正平和
脾为太阴湿土之脏而主运化水湿,得阳气温煦则运化健旺;胃为阳明燥土之腑而主受纳腐熟,得阴柔滋润则通降正常。故叶天士云:「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燥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然阴阳互根,相互为用,太阴脾脏之阴,既能滋养脾气脾阳,又能济阳明胃腑燥土之阳,使无燥热偏胜之弊;阳明胃腑之阴,即能济太阴脾土之阴,有助脾胃之阳,使无寒湿困阳之厄。故喻昌云:「相连脏腑,默相渗灌。」因此运用甘凉濡润、淡养胃气之法时,须知脾胃为一整体,阳动阴静,治有刚柔,既要防滋腻碍脾,又须避阴柔壅胃,故甘凉濡润之中,佐以辛香、辛苦流动之品,以达到补脾阴而不碍胃阳,培中宫而不燥津液,宣通滞涩而无燥之弊。
脾升,主输布精微于周身;胃降,主受纳腐熟,推陈致新。清升浊降,则中气旺盛,化源充足,如黄坤载《四圣心源》云:「中气旺则胃降而善纳,脾升而善磨,水谷腐熟,精气滋生,所以无病。」脾升胃降既互相矛盾,又相反相成。如周慎斋所云:「胃气为中土之阳,脾气为中土之阴,脾不得胃气之阳则多下陷,胃不得脾气之阴则无转运。」概括了两者的辨证统一关系。临证中虽升麻、柴胡、葛根、防风等,能鼓舞下陷之清阳,助脾气之升发,但此类药偏向温燥,易伤阴助火,故在临证中可选荷叶、生麦芽等轻清芳香之品,有升举清阳之功而不伤阴助火,既顾护了脾胃阴津,又达到升发脾之清阳的作用。消食导滞之品又宜以生谷芽、生麦芽、山楂、神曲、鸡内金等为主,同时以八月札、绿萼梅、玫瑰花等理气解郁,以生发脾气,复其升降,增其化源。
至于阴虚夹湿、夹瘀,久病入络,则又宜参入芳化、和血、通络药味,不再一一列举,要在平时多读书、多临证、多读案,汲取前贤成果,以应无穷之变。

12岁的小孩子屁股里爬出一条像蚯蚓一样的白色虫子并且伴有口臭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对了晚上还磨牙。

此为小儿常见寄生虫病。成虫寄生于小肠内,但幼虫在迁移期可引发肺、肝病变,亦可并发肠梗阻、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及腹膜炎等急腹症。

临床表现:

1.有吐出或排出蛔虫史。

2.临床有部分无症状,其较显著者:

(1)成虫寄生在小肠内引起症状:纳差、腹痛、痛无定时,多无压痛,可有营养不良,择食,或异食癖、磨牙等。

(2)幼虫迁移期症状:

①幼虫移至肝:肝大,肝功能异常,可引起多发性肝脓肿。

②幼虫移至肺:可引起蛔虫性嗜酸性肺炎,发热咳嗽,重者有暴发喘憋。

(3)可有过敏性荨麻疹或急性结膜炎。

化验:

1.粪中找到蛔虫卵、漂浮法阳性率高。

2.血白细胞分类嗜酸性细胞高。

本病属祖国医学“蚘虫”、“长虫”范畴。由饮食不洁所致。如虫成团、阻塞肠道或窜入胆道,则剧痛,中医称“蛔厥”。

(一)冲医辨证治疗

1.虫栖肠道。

主证:轻者无症状,或绕脐疼痛,时作时止,腹痛时可有条索状物,时聚时散,胃纳差或有异食痹,夜睡不安或磨牙。重者面黄肌瘦,甚则爱挖鼻孔,咬唇角,嗜食土、菜叶、生米、火炭等。面部有淡色虫斑,巩膜有灰蓝点,下唇内可出现颗粒样透明小白点,舌尖红,有刺点或舌尖红赤,苔黄腻或花剥,脉弦滑。部分患儿有成虫排出,偶见呕虫或大便镜检有蛔虫卵。

治法:驱虫导滞。

方药:驱蛔连梅汤。

使君子12克,榧实10克,雷丸10克,青皮5克,槟榔8克,花椒3克,乌梅10克,枳壳8克,苦楝皮15克,川连3克。

方解:川连、乌梅、花椒、苦酸辛并用以制蛔;使君子、榧实、雷丸、苦楝皮杀虫;槟榔、枳壳、青皮导滞以下虫。

加减法:大便坚实者可加大黄、元明粉。

2.蛔厥(胆道蛔虫)。

主证:此为蛔虫窜入胃或胆,突然右上腹或剑突下绞痛。并向右肩及背部放射。弯腰曲背,或辗转不安。剧痛时捧腹踡卧或哭叫打滚。恶心呕吐,肢冷汗出,或吐出蛔虫。腹痛阵作阵止,重者可持续腹痛。畏寒发热,如因湿热蕴伏,胆汁外溢可见黄疽。

治法:安蛔定痛,继以驱虫。

方药:乌梅丸。

乌梅10克,细辛3克,川椒3克,川连3克,黄柏6克,当归5克,桂枝3克,附子5克,使君子12克,干姜3克。方解:本方取蛔“得酸则安,得辛则伏,得苦则下”之意。乌梅、川椒、细辛、川连、黄柏是酸、辛、苦并用,以乌梅为主药。干姜、桂枝、附子温脏去寒,以助川椒、细辛以伏蛔。使气机通达,调整胃肠,故又能止痛止呕。

加减法:痛甚加元胡10克。积实10克;便结加大黄6克。

3.胆道蛔虫继发感染出现黄疽时,可用清热利胆驱蛔法。以小柴胡汤合驱蛔汤。茵陈12克,白芍10克,使君子12克,柴胡6克,法夏8克,黄芩8克,元胡8克,苦楝皮12克,银花10克,槟榔8克。

4.其他治法。

(1)剧痛时,可用陈米醋口服,每次20~30m1,隔1小时1次,连服3~5次。

(2)炒使君子肉,使君子去壳及衣,用其肉炒黄,每岁服1粒,清晨空腹服,连服2天。

(3)苦楝根二层皮:每公斤体重3~6克(鲜皮),睡前煎服,或晨间空腹服。

(4)针灸:腹痛剧烈:天枢、中院、足三里、内关、阳陵泉。蛔厥先刺迎香透四白、胆囊穴,后刺内关、足三里、中院、人中。

(二)西医;台疗

1.呱嗪(驱蛔灵):160mg/kg/d,分2次口服,连服3大。

2.甲苯咪唑200mg,1次顿服,或100mg每天2次,连服3天。

3.瘠病栓30mg/kg/次,每晚一次,连服2晚。

4.肠虫清,2岁以下1片,2岁以上2片,一次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578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