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干蟾皮12克,八月札30克,急性子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丹参15克,瓦楞子30克,夏枯草15克,枸杞子30克,紫草根30克,苦参30克,生马钱子4.5克,生南星9克,公丁香9克,广木香9克,蜣螂虫9克,天龙丸15粒(每次5粒,分3次吞服)。
功能主治 : 理气降逆,解毒辟秽。主气滞中阻,胃逆呕吐。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 : 上海龙华医院方
干咳是临床肺系疾病常见症状之一,病因复杂,病情顽固,治疗颇为棘手。近年的研究表明,几乎所有的慢性持续性咳嗽都可做出病因学诊断,我们根据干咳的发病时间以及证候学特点,针对病因进行特异性中西医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现就干咳因理证治探讨如下。
燥邪犯肺 肺失宣降—— 此型常见于感染后咳嗽早期,每年多于秋季发病。盖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喜清肃而不耐寒热。秋季燥令,燥邪侵犯肺系,影响肺之宣发、肃降功能并灼伤肺津,遂发是证。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伴咽干、喉痒、鼻燥、口渴,舌红少津,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治宜解表清肺,润燥止咳。方选桑杏汤加减,药如:桑叶、桑白皮、杏仁、南沙参、炙杷叶、大贝母、山栀子、淡豆豉、薄荷、芦根等。若患者鼻塞、恶风、咽痒等症状突出者,可酌加苏叶、蝉衣、白僵蚕等疏风宣肺止咳。
阴虚肺燥 清肃失司—— 此类证候多见于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变异型哮喘、肺结核或肺癌等病,临床当作相关检查以明确诊断。亦可见于长期服用清热解毒或抗生素治疗后的病人,肺阴亏耗,津液不足,阴虚火旺,虚热内生。临床表现为干咳无痰,昼轻夜重,持续不已;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挟血,伴有口干咽燥,手足心热,消瘦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法宜养阴润肺,清燥止咳。方选沙参麦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药如沙参、玄参、麦冬、玉竹、百合、五味子、炙杷叶、浙贝母、桑叶、桑白皮等。若见手足心热,夜寐盗汗者加知母、地骨皮;口干咽燥,痰中挟血者,酌加芦根、白茅根。
肝郁气滞 津聚痰凝—— 此类证候多见于喉源性咳嗽,其主要症状以干咳为主,或呛咳少痰,伴有咽痒如蚁行及异物痰黏喉梗之不适感,咽痒即咳,咳声连连,迁延不愈,口干舌燥,胸胁胀满甚或隐隐作痛,情志不畅易诱发或加剧,舌淡红,苔薄白(腻),脉弦。证属肝气郁结,津聚痰凝,气机不利,上逆作咳。治以疏肝解郁,理气降逆。方选四逆散合泻白散加减,药如柴胡、白芍、枳壳、厚朴、苏子、桑白皮、地骨皮、玉蝴蝶、浙贝母、桔梗等。若见胁肋隐痛明显者,酌加川楝子、元胡;咽干咽痛明显者,酌加黄芩、射干;抑郁不舒,烦躁不安者,酌加知母、丹皮、山栀子。
肝胃不和 气机上逆—— 此类证候多与胃-食道反流有关,患者食道24小时pH监测阳性。临床表现为干咳少痰,呛咳不已,易于夜间发作,常伴烧心泛酸,进食后尤甚,两胁不舒,夜寐不安,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析其病因病机,乃原发于胃,后传于肺,涉及肝气。证属肝胃不和,气机升降失调,肺气上逆。本病论治,当以肺为标,肝胃为本;止咳为标,降逆为本。故治以疏肝和胃,降逆止咳。方选旋复代赭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药如旋复花、代赭石、清半夏、厚朴、苏子、郁金、炙杷叶、苦杏仁、黄连、吴茱萸、乌贼骨等。
肝阴亏虚 风摇钟鸣—— 此型常见于咳嗽变异型哮喘,多于春季发病。临床多表现为咳嗽反复发作或持续不断,常在夜间或晨起发作或加剧,以干咳为主,时有少量白粘痰,偶伴喘息、胸闷,胁肋隐痛,咽干口渴,舌红少苔,脉弦细。患者多为过敏素质,既往常有个人过敏史或患有过敏性疾病,如荨麻疹、湿疹等。支气管激发试验或舒张试验阳性。辨证属于肝之阴血亏虚,血燥生风,阴虚风动,内风上扰,摇钟而鸣。治宜柔肝熄风,肃肺降逆,方选过敏煎加味,药如乌梅、五味子、柴胡、防风、白芍、钩藤、地龙、山萸肉、代赭石、前胡、甘草等。
本方为自拟验方。适用各种原因所致的痛经。方中当归补血活血;白芍敛阴镇痛;炒川芎活血行气;乌药、陈皮、醋香附、醋元胡理气活血,温经止痛;柴胡疏肝解郁。腹痛喜按加干姜、紫苏温经止痛;拒按加灵脂、蒲黄化瘀止痛;月经量多加阿胶、地黄炭、乌梅炭补血养血,收敛止血;月经量少加鸡血藤活血化瘀;恶心呕吐加姜半夏、藿香降逆止呕。治疗痛经应掌握好服药时机:肝郁气滞提前5天服药;寒天服药,经期酌情续服;气滞血瘀型经前3天服药。气血虚弱型适宜平时服药。痛经治愈后连续观察3个月,在此期间可酌情服理气活血、温肾等丸剂以巩固疗效。
苏梗归经的知识
苏梗归经的知识,归的是归脾、胃、肺的经。苏梗是一种药材,有很多的作用和功效,但是都说药有三分毒,所以也会有一些禁忌之处,以下分享苏梗归经的知识,一起来看看。
苏梗归经的知识1 药用苏梗
《本草蒙筌》:“下诸气略缓,体稍虚者用宜。”《本草崇原》:“主宽中行气,消饮食,化痰涎。治噎膈反胃,止心腹痛。”《药品化义》:“苏梗,能使郁滞上下宣行,凡顺气诸品惟此纯良。”
苏梗与苏叶性味相同,但苏梗发表之力略弱,理气之功更强;苏梗与苏子相比下气之力略缓,攻实之劲不足。紫苏梗性和缓不燥, 可单用,也可与陈皮、木香、砂仁等合用,以增强行气、理气、止呕的效果。
苏梗能散表寒,发汗力较强,用于风寒表证,见恶寒、发热、无汗等症,常配生姜同用;如表证兼有气滞,可与香附、陈皮等同用。苏梗用于脾胃气滞、胸闷、呕恶,不论有无表 证,均可应用,都是取其行气宽中的功用,临床常与藿香配伍应用。苏梗能行气安胎,常配砂仁、陈皮同用,治疗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紫苏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
苏梗
【来源】 为唇形科植物皱紫苏或尖紫苏等的茎枝。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异名】 紫苏梗、紫苏茎、紫苏杆、苏枝。
【性味】 味辛,性温。
【归经】 归脾、胃、肺经。
【功能与主治】 苏梗有宽胸利膈、顺气安胎的功效,主治胸脘痞闷、气滞、脘腹胀、嗳气、呕吐、噎嗝反胃等症,兼治胎动不安。此药在治疗脾胃痛时相当常用。
【适用人群】 脾胃气滞、痞闷作胀、脘腹及胸胁胀痛、嗳气、呕吐、噎嗝反胃、不思饮食者。胎气不和、胎动不安、恶心呕吐的孕妇。水肿脚气者。
【注意事项】阴虚者不宜多用。
【用法用量】苏梗多煎汁内服,也可入散剂。煎服用量在5~10克。
食膳与实际应用
苏梗以老而粗壮、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气浓者为佳。一般秋末采收的为老苏梗,夏末随苏叶一起采收的为嫩苏梗,常做菜食或调料用。从疗效上看,老苏梗优于嫩苏梗。
苏梗食疗
苏梗陈皮茶
治疗胸腹气滞胀闷、不思饮食
【功效】
此茶可化解脾胃气滞,常用于胸腹气滞胀闷、不思饮食等症。
【食疗药膳】
苏梗、陈皮各10克。将苏梗、陈皮一同放入茶壶中,冲入沸水,浸泡15分钟后即可饮用。每日1剂,代茶频饮。
【适用人群】
适合脾胃气滞所致胸胁及脘腹胀闷、胀痛、噎嗝反胃、呕吐、不思饮食者饮用。四季皆宜饮用。
【禁忌】
胃热呕吐者不宜。
苏梗降逆汤
健脾益气,理气消积
【功效】
此方为经验方,既能健脾益气,又能理气消积,主治胃脘痞胀不适、噎嗝等症。
【食疗药膳】
苏梗10克,木香6克,山药12克。将苏梗、木香、山药一起放入砂锅,加适量水,煎煮、取汁2次,每次煮30分钟,再把两次取的汁混合均匀。每日1剂,分2次服用。
【适用人群】
适合脾胃虚弱、胃寒气滞、脘腹痞胀不适、噎嗝者饮用。秋、冬季节尤宜。
【禁忌】
胃有实热者不宜。
苏梗归经的知识2 紫苏梗
【中药名】紫苏梗 zisugeng
【别名】紫苏茎、苏梗、紫苏杆、苏茎、紫苏草、紫苏枝茎。
【英文名】Perillae Caulis。
【药用部位】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苏Perilla frutescens(L.)Britt.的茎。
【植物形态】一年生草本。高0.3~1.5米。茎直立,绿色或紫色,密被长柔毛。单叶对生;叶片卵形至宽卵形;叶柄长3~7厘米。轮伞花序,具2花,排成偏于一侧的总状花序,密被长柔毛;苞片宽卵形或近圆形,外被红褐色腺点;花萼钟状,长约3毫米,结果时增长至12毫米,萼齿5,上唇3齿,下唇2齿。
花冠白色至紫红色,喉部斜钟形,冠檐二唇形,上唇先端微凹,下唇3裂;雄蕊4枚,2强,药室2,花丝扁平;子房全4裂,花柱基底着生,先端2浅裂,花盘前方膨大呈指状。小坚果近球形,直径1.5~2毫米,表面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棕色网状花纹。花期6~8月,果期8~10月。
【产地分布】紫苏为栽培品,我国广泛种植。
【采收加工】秋季果实成熟后采割,除去杂质,晒干,或趁鲜切片,晒干。
【药材性状】方柱形,四棱钝圆,长短不一,直径0.5~1.5厘米。表面紫棕色或暗紫色,四面有纵沟及细纵纹,节部稍膨大,有对生的.枝痕和叶痕。体轻,质硬,断面裂片状。切片厚2~5毫米,常呈斜长方形,木质部黄白色,射线细密,呈放射状,髓部白色,疏松或脱落。气微香,味淡。
【性味归经】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
【功效与作用】理气宽中、止痛、安胎。属理气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煎汤内服。用治胸膈痞闷、胃脘疼痛、暖气呕吐、胎动不安。
【药理研究】药理实验表明,具孕激素样作用,与孕酮一样能促进子宫内膜腺体的增长。
【化学成分】含挥发油,油中主要含紫苏醛、1-柠檬烯、α-蒎烯及β-蒎烯、β-丁香烯、α-香柑油烯及芳樟醇等。还含紫苏酮、异白苏烯酮、白苏烯酮、紫苏烯、精氨酸、枯酸、紫苏苷及亚麻酸等。
【使用禁忌】尚不明确,谨慎用药。
【配伍药方】
①治伤寒及温病瘥后,起早及饮食多,致劳复:紫苏茎叶(锉)一两,生姜(切)半两,豉一二合。上三味,用水二盏半,煎至一大盏,去滓。食前温服,日二服。(《普济方》紫苏饮)
②治上气暴咳:紫苏茎叶二升,大豆一升。上二味,以水四升煮大豆,次下紫苏,煮取一升五合。分为三服,昼二夜一。(《外台》)
③治孕妇胎气不和,胸闷恶心:苏梗、半夏各9克,生姜3片,陈皮5克。水煎服。[《中医中药与临床研究》1986,(3):47]
④治脚气,上气不止:紫苏茎叶三分(两),白前一两,桑根白皮二两(锉)。上件药,捣粗罗为散。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人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计时候,温服。(《圣惠方》)
⑤治吐血,衄血:白茅三钱,紫苏茎叶二钱。上散。新汲水一碗,煎七分,乘热调生蒲黄二钱,旋服。仍以大蒜两颗煨熟,捶扁,贴敷两脚心,少倾,自觉胸中有蒜气,其血立止。若下部出血,可以煨蒜敷两掌心。(《直指方》茅苏汤)
苏梗归经的知识3 紫苏梗的功效和作用?
紫苏梗是一种常用中药,民间多用紫苏梗煮水来煮鸡蛋,孕妇食用后可以安胎气。
那紫苏梗还有什么其他功效呢?
1、关于治疗感冒 在中药房中有紫苏、苏叶、苏梗三个品种。紫苏是苏叶、苏梗的混合物。本品是治疗感冒的常用药,属辛温解表药。对冬春季和夏季感冒之轻症有一定的效果,尤其是对胃肠型感冒更为适宜。
临床除发热外,还有恶心、腹痛、腹泻的症状,冬春季与麻黄、黄芩等同用。夏季与薄荷、佩兰等同用。但其解表药力不是很强,只有弱的解热作用,发热病人退热是不够的,可作配伍药使用。
2、关于治疗胃肠炎和解蟹毒 本品对于轻的胃肠道炎症,有胃不舒、恶心,轻的腹痛、腹泻,尤其是夏天多食生冷食品而引起的,在二陈汤中加苏梗、生姜等是有效的。紫苏有调节胃肠功能,而其抗菌消炎作用不是很强,可在复方中使用。
在使用苦寒或甘寒中药,胃不舒时,可加入紫苏或苏梗以和胃,在化疗后胃不舒轻症时,在二陈汤中可再加入紫苏或苏梗,既和胃又增效。
3、关于止血和抗凝 《本草纲目》记载:“紫苏,其味辛,入气分;其色紫,人血分……同当归、川芎则和血散血。”附方中有一方用紫苏煎服治疗诸失血病;有二方用紫苏外敷治疗局部损伤出血。药理研究已证实紫苏有止血作用和抗凝血作用。
这种双重性作用会影响临床使用,因此,紫苏内服一般都不用于治疗血分疾病。在中医伤科的外敷复方中,可能是用紫苏的。
4、其他 苏梗常用于治疗妊娠反应恶心、呕吐;紫苏能引起光敏感,可治疗白癜风和银屑病;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TNF),抑制炎症,古代有用于治疗乳痈肿痛的验方中.可能与其消炎作用有关。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455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理气降痰汤
下一篇: 理湿止痒扑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