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漏芦汤

中医世家 2023-05-20 13:40:34

漏芦汤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漏芦汤

别名 : 漏芦连翘汤(《备急千金要方》卷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八五)。

处方 : 漏芦 连翘 白蔹 芒消 甘草各0.8克 大黄3克 升麻 枳实 麻黄 黄芩各1.2克

制法 : 上十味,哎咀。

功能主治 : 治小儿热毒痈疽,丹毒,疮疖,并用于预防时行疮痘。

用法用量 : 用水300毫升,煎取100毫升。儿生一日至七日,取20毫升,分三服;八日至十五日,取30毫升,分三服;十六日至二十日,取40毫升,分三服;二十日至三十日,取60毫升,分三服;三十日至四十日,取100毫升,分三服。

摘录 : 《备急千金要方》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漏芦汤

处方 : 漏芦(洗,焙)15克 海藻(洗,焙)15克 连翘30克 沉香(锉)15克 山栀仁7.5克 玄参 丹参各30克

制法 : 上七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 治瘰疬久不愈,将欲破者。

用法用量 : 每服6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80毫升,去滓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升麻 大黄(锉,醋炒)黄芩(去黑心)各30克 蓝叶 玄参(黑坚者)各15克

制法 : 上六味,粗捣筛。

功能主治 : 治脏腑积热,发为毒肿,夜间疼痛。

用法用量 : 每服15克,用水600毫升,加竹叶21片,同煮至300毫升,去滓,下芒消末5克,分三次温服。得利则减,未利则加。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五

《疡科选粹》:漏芦汤

处方 : 漏芦 白蔹 槐皮 五加皮 甘草各22.5克 蒺藜子60克

制法 : 共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脚气。脚上风毒,肿痛瘙痒,黄水流溢。

用法用量 : 每用150克,水煎汤,淋洗患处。

摘录 : 《疡科选粹》

《千金》卷二:漏芦汤

处方 : 漏芦2两,通草2两,石钟乳1两,黍米1升。

功能主治 : 产后无乳汁。

用法用量 : 上哎咀。同煎,候米熟,滤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千金》卷二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漏芦汤

处方 : 漏芦1钱,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

功能主治 : 肿毒。

用法用量 : 水2钟,煎8分,热服。如治便毒,加猪苓、泽泻;如在上者,加川芎、桔梗;面上,加蔓荆子;下部,加牛膝、木瓜、薏苡仁;如红肿势凶,大便秘结,加大黄3钱,麻黄3钱,甘草4分;如大便不秘,减大黄1钱半,次日红肿尽退,只用神灯照之;若红肿未退,加大黄、麻黄各1钱半,甘草1钱,服至肿消,若红肿未尽,主药及加药各1钱5分,煎服。

摘录 :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

《医学正传》卷六引《千金》:漏芦汤

处方 : 漏芦1两,连翘1两,黄芩1两,白蔹1两,枳壳1两,升麻1两,麻黄(去根节)1两,朴消1两(另研),大黄半两,紫花地丁半两,金银花半两。

制法 : 上除朴消外,为细末,入消和匀。

功能主治 : 疔肿。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3片,薄荷3叶,煎至7分,空心温服。利下恶物,止药。

摘录 : 《医学正传》卷六引《千金》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1两,升麻1两,大黄(锉,炒)1两,黄芩(去黑心)1两,玄参3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代指。筋骨脏腑中热,焮赤肿痛。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2-7片,同煎至1盏,下芒消末1钱匕,再煎沸,去滓,空心温服。如已得利,即去芒消。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三七

《肘后方》卷五:漏芦汤

别名 : 漏芦散、漏芦煮散

处方 : 漏芦2两,白蔹2两,黄芩2两,白薇2两,枳实(炙)2两,升麻2两,甘草(炙)2两,芍药2两,麻黄(去节)2两,大黄3两。

功能主治 : 痈疽、丹疹、毒肿、恶肉。

用法用量 : 漏芦散(《圣惠》卷六十四)、漏芦煮散(《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惠》本方用法:上为散。每服二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肘后方》卷五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红花子半两,枳壳(去瓤,麸炒)半两,白茯苓(去黑皮)半两,人参半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室女月水不调。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调经散”。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五一

《集验背疽方》:漏芦汤

处方 : 黄耆(生用)1两,连翘1两,大黄1分(微炒),漏芦1两(有白茸者),甘草半两(生用),沉香1两。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退毒下脓。主脑疽、痈疽毒盛者。

用法用量 : 姜、枣汤调下。

摘录 : 《集验背疽方》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1两,升麻1两,连翘1两,麻黄(去根节)1两,大黄3分,防已3分,木香3分,白蔹3分,沉香3分。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附骨疽。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竹叶7片,煎至1盏,搅匀,去滓,空心温服。取利2-3行,未利再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九

《千金》卷二十二:漏芦汤

别名 : 千金漏芦汤

处方 : 漏芦2两,白及2两,黄芩2两,麻黄2两,白薇2两,枳实2两,升麻2两,芍药2两,甘草2两,大黄2两。

功能主治 : 痈疽发背,丹毒恶肿,时行热毒,发作赤色,瘰病初发,头目赤痛,暴生障翳,吹奶肿痛,一切无名恶疮。

用法用量 : 千金漏芦汤(《局方》卷八宝庆新增方)。方中白薇、枳实,《局方》作白蔹、枳壳。

摘录 : 《千金》卷二十二

《外科精义》卷下:漏芦汤

处方 : 漏芦1两,白蔹1两,黄芩(去黑心)1两,麻黄(去节)1两,枳实(麸炒,去瓤)1两,升麻1两,芍药1两,甘草(炙)1两,朴消1两,大黄2两。

制法 : 上除消外,余(口父)咀,与消同和匀。

功能主治 : 一切恶疮,毒肿丹瘤,瘰疬疔肿,鱼睛五发,凛疽。初觉1-2日,便如伤寒,头痛烦渴,拘急恶寒,肢体疼痛,四肢沉重,恍惚闷乱,坐卧不宁,皮肤状热,大便秘涩,小便赤黄。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气实人5钱,水1盏半,文武火煎7沸,去滓,空心热服。

注意 : 好身莫服。

摘录 : 《外科精义》卷下

《伤寒全生集》卷四: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升麻、大黄、黄芩、甘草、蓝叶、牛蒡子、玄参、桔梗、连翘、青木香、苦参、薄荷。

功能主治 : 时毒,头面红肿,咽喉闭塞,水药不下;素有脏腑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肿疡恶疮便实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伤寒全生集》卷四

《外科精义》卷下:漏芦汤

处方 : 漏芦5钱,练实5钱,大黄5钱,黄芩5钱,芍药5钱,甘草5钱。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妇人吹奶初觉。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半,加灯草30茎,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外科精义》卷下

《医略六书》卷三十:漏芦汤

处方 : 漏芦3钱,赤芍1钱半,当归3钱,川芎1钱,枳壳1钱半(炒),木香1钱半,桔梗1钱,刺角3枚,白芷1钱半,甘草5分。

功能主治 : 乳汁不出,脉沉滞涩者。

用法用量 :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 产后素多郁怒,血气壅结而乳窍不通,故乳房肿胀,乳汁不出。漏芦疏利以通乳窍,赤芍破血,以行血滞,当归养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枳壳破滞气以行气化,木香调中气以醒脾胃,桔梗开提气血,白芷通利阳明,甘草缓中解毒,角刺退肿攻坚。水煎,温服,使气行血活,则阳明经气肃清,而冲脉之血无不上荣,安有乳窍不通,乳汁不出之患哉。

摘录 : 《医略六书》卷三十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婴孺方》:漏芦汤

处方 : 漏芦1分,连翘1分,白蔹1分,芒消1分,甘草(炙)1分,细辛3分,升麻3分,枳实(炙)3分,麻黄(去节)3分,黄芩3分,大黄4分。

功能主治 : 热毒痈疽,赤白丹毒,疮疖。

用法用量 : 水1升,煮5合,7日儿1合为3服,1岁服5合。

摘录 : 《幼幼新书》卷三十六引《婴孺方》

《外科大成》卷四:漏芦汤

处方 : 漏芦1钱5分,紫花地丁1钱,荆芥1钱,当归1钱,连翘1钱,薄荷1钱,白芷1钱,升麻1钱,麻黄3钱,大黄2钱,生甘草4分。

功能主治 : 痈疽疗肿,不问阴阳初起者,及初溃红肿尚未消尽者,及湿烂疥疮等毒。

用法用量 : 水2钟,煎8分,食远温服,盖衣取微汗,渣再煎服。次日,麻黄用2钱,大黄用1钱半,甘草用6分,温服;第3日则麻黄、大黄、甘草各用1钱,温服;如肿尚未消尽,照第3日方再2-3服,无不愈者。如不欲汗,则麻黄少用,温服之;如大便不实及不欲下者,则少用大黄,不用亦可;随病上下,在食前、食后服。如便毒,服利药,正气伤,皮厚未穿者服此一汗,不贬而穿。

摘录 : 《外科大成》卷四

《圣济总录》卷十八: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1两,乌蛇(去皮骨,酒炙)1两,独活(去芦头)1两,黄耆(炙)1两,白蔹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生姜(切,炒)1两,大黄(锉碎,醋炒)1两,升麻(生用)3分,麻黄(去根节,煎去沫,焙)3分,枳实(去瓤,麸炒)3分,芍药3分,防己3分,玄参3分,甘草(炙)3分,附子(炮裂,去皮脐)3分,栀子仁1两1分,石膏(碎)1两半。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大风癞,身体成疮,眉鬓堕落,(疒咅)(疒畾)瘙痒,搔之黄水出者。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取1盏,去滓温服;要利,空心、临卧各1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十八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漏芦汤

处方 : 漏芦(去芦头)1两,连翘1两,木通(锉)1两,桂(去粗皮)1两,犀角屑1两,黄芩(去黑心)1两,柴胡(去苗)1两,玄参1两,大黄(锉,炒)1两,知母(焙)1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瘰疬初结,时发寒热。

用法用量 :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知母汤”。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医统》卷二十五:漏芦汤

别名 : 漏芦升麻汤

处方 : 漏芦2钱,升麻1钱半,大黄(酒浸,量轻重用之)、黄芩(酒洗)5分,生甘草1钱,蓝叶(如无,用青黛)1钱,黑云参1钱,牛蒡子(炒,研)1钱,苦梗1钱,连翘1钱。

功能主治 : 时毒,头面红肿,咽嗌堵塞,水药不下;及脏腑素有积热,发为肿毒疙瘩,一切红肿恶毒。

用法用量 : 漏芦升麻汤(《景岳全书》卷六十四)。便结者,加芒消。

摘录 : 《医统》卷二十五

《普济方》卷三六七:漏芦汤

处方 : 木通1两,漏芦1两,当归1两(洗),白茯苓1两,天麻1两,羌活1两,甘草(炙)半两,荆芥半两。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小儿半身不随。

用法用量 : 每服1钱,水1盏,加生姜2片,薄荷3叶,煎5分,去滓温服。

摘录 : 《普济方》卷三六七

《千金》卷五:漏芦汤

别名 : 漏芦连翘汤、漏芦散、千金漏芦汤、漏芦煮散

处方 : 漏芦6钱,连翘6钱,白蔹6钱,芒消6钱,甘草6钱,大黄1两,升麻9铢,枳实9铢,麻黄9铢,黄芩9铢。

功能主治 : 小儿热毒痈疽,赤白诸丹毒疮疖,眼赤痛,生翳障。

用法用量 : 漏芦连翘汤(《千金》卷十)、漏芦散(《圣惠》卷九十)、千金漏芦汤(《卫生总微》卷二十)、漏芦煮散(《普济方》卷二八五)。

摘录 : 《千金》卷五

《疡科选粹》卷五:漏芦汤

处方 : 漏芦7钱5分,甘草7钱5分,槐皮7钱5分,五加皮7钱5分,白蔹7钱5分,白蒺藜2两。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脚气,脚上风毒肿痛。

用法用量 : 每用5两,水煎,去滓,淋洗。

摘录 : 《疡科选粹》卷五

赞美煲汤的诗句

1. 关于煲汤的诗句
关于煲汤的诗句 1.关于"煮汤"的诗词有哪些
1、农夫心内如汤煮(宋·宋无名氏·《赤日炎炎似火烧》)

2、汤饼煮成新兔美(宋·陆游·《野兴》)

3、菊曲煮饼探注汤(宋·黄庭坚·《和曹子方杂言》)

4、当烦煮汤饼(宋·黄庭坚·《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

5、思公煮茗共汤鼎(宋·黄庭坚·《省中烹茶怀子瞻用前韵》)

6、曲几团蒲听煮汤(宋·黄庭坚·《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

7、石鼎飕飕夜煮汤(宋·范成大·《病中绝句》)

8、煮汤听成万籁(宋·范成大·《晓枕》)

9、药炉汤鼎煮孤灯(宋·范成大·《元夕》)

10、晨兴籼饭煮葱汤(宋·方回·《戊子元日凡阳道中
2.描写“煮汤”的句子有什么
时间煮雨我煮汤,笑傲沧海忘了伤。

你有双翅膀,不去飞翔却用来煮汤。江湖很忙,且去烹茶煮汤,何用闲谈?他会为你赴汤蹈火,但不会伴你煮汤烧火。

他会为你闯刀山火海,但不会同你游苍山洱海。有句话叫做“你给的爱太稀薄,都不够煮一碗汤”。

我想过如果我足够爱,你的爱不够用那我就用我的爱来煮汤给你喝。彼此拉扯了很久,我才意识到,你连锅都没给我。

我想要的未来,有房子住,不用多大,最好窗外有阳光;早晚有酸奶,一天能吃上苹果,有锅给我煮汤,偶尔能逛逛公园,一年能陪爸妈几次;有工作,有本,有单反,有书看,有歌听;朋友偶尔奔过来聚一起,偶尔能到处走走,有这样,就很幸福了。世上多的是这号人:放下前头好景致不看,干脆转过身来,一肚子气,总认为过去的都好,如此的耽误时光,空耗了力气,靠回忆过日子,苦瓜当饭,黄连煮汤,以为是天下第一味道。

佛手柑闻起来有种柠檬和柑橘混合的香味,可以用来泡水喝、煮汤、用盐腌渍晾干当陈皮吃。因为佛手柑有多"福寿"的寓意,不少东南亚地区的华人在农历新年期间都会买些佛手柑做祭祀的贡品。

日照香炉生紫烟,干柴烈火煮汤圆;要看瀑布挂前川,汤圆飘香庆团圆;飞流直下三千尺,馅心香甜把牙腻;疑是银河落九天,元宵节愿你快乐笑开颜。圆圆锅子煮汤圆,圆圆心情庆团圆,彩灯挂起阖家欢,愿你记住每一份甜。

甜蜜包裹在糯米里,幸福常留在你心间。祝元宵节快乐!另外,用鲫鱼、通草、丝瓜络煮汤,或猪蹄、漏芦煮汤,可达到疏肝理气通络的功效。

薛杨习惯了每天早上5点30分起来,给一家人煮汤,现在这么勤快的“暖男”真的很少了。从事体力劳动者及神经衰弱者,用红枣煮汤待茶可治疗失眠,温度较高时节,用红枣与和荷叶同煮可利气清暑、驱寒暖胃。

夏吃萝卜冬吃姜,无需大夫开药方。暖身防寒不感冒,英姿焕发体质强。

生姜羊肉炖煮汤,莫要小看不一般。冬季进补可暖胃,强身健体精神爽。

愿你立冬健康伴!春分百花初绽,养生年年有鱼,鲫鱼猪蹄同煨,促进血液循环,鲤鱼川贝煮汤,止咳平喘良方,黑鱼红枣炖制,清热补脾高招,鲈鱼清蒸最好,温中补气独到。情浓关怀送到,愿你健康安好。
3.赞美“汤”的诗句有哪些
1、品令·茶词

【作者】黄庭坚

【朝代】宋朝

【诗文】

凤舞团团饼。恨分破、教孤令。

金渠体净,只轮慢碾,玉尘光莹。

汤响松风,早减了、二分酒病。

味浓香永。醉乡路、成佳境。

恰如灯下,故人万里,归来对影。

口不能言,心下快活自省。

【译文】几只凤凰在凤饼茶上团团飞舞。只恨有人将茶饼掰开,凤凰各分南北,孤孤零零。将茶饼用洁净的金渠细心碾成琼粉玉屑,但见茶末成色纯净,清亮晶莹。加入好水煎之,汤沸声如风过松林,已经将酒醉之意减了几分。

煎好的茶水味道醇厚,香气持久。饮茶亦能使人醉,但不仅无醉酒之苦,反觉精神爽朗,渐入佳境。就好比独对孤灯之时,故人从万里之外赶来相逢。此种妙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惟有饮者才能体会其中的情味。

2、新嫁娘词

【作者】王建

【朝代】唐朝

【诗文】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译文】

新婚三天来到厨房,洗手亲自来作羹汤。

不知婆婆什么口味,做好先让小姑品尝。

3、野兴

【作者】陆游

【朝代】宋朝

【诗文】

寓馆无常地,轻装不宿谋。

迷途问耕叟,过渡上渔舟。

野饭香炊玉,村醪滑泻油。

还家亦无事,随处送悠悠。

【简介】

陆游字务观,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

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

晚年退居家乡。其一生笔耕不辍,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

【作者】杜耒

【朝代】宋朝

【诗文】

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

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译文】

冬天的夜晚,来了客人,用茶当酒,吩咐小童煮茗,火炉中的火苗开始红了起来了,水在壶里沸腾着,屋子里暖烘烘的。

月光照射在窗前,与平时并没有什么两样,只是窗前有几枝梅花在月光下幽幽地开着,芳香袭人。这使得今日的月色显得与往日格外地不同了。

5、、宛丘

【作者】佚名

【朝代】先秦

【诗文】

子之汤兮,宛丘之上兮。

洵有情兮,而无望兮。

坎其击鼓,宛丘之下。

无冬无夏,值其鹭羽。

坎其击缶,宛丘之道。

无冬无夏,值其鹭翿。

【译文】

你起舞热情奔放,在宛丘山坡之上。

我诚然倾心恋慕,却不敢存有奢望。

你击鼓坎坎声传,宛丘下欢舞翩然。

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美艳。

你击缶坎坎声响,欢舞在宛丘道上。

无论是寒冬炎夏,持鹭羽舞姿漂亮。
4.和汤有关的诗句
汤,做“水”的意思是主要指“热水。”下面列出几首含“汤”字的唐诗供参考

李商隐<览古>莫恃金汤忽太平,草间霜露古今情。空糊赪壤真何益,欲举黄旗竟未成。长乐瓦飞随水逝,景阳钟堕失天明。回头一吊箕山客,始信逃尧不为名。

韩偓<咏浴>再整鱼犀拢翠簪,解衣先觉冷森森。教移兰烛频羞影,自试香汤更怕深。初似洗花难抑按,终忧沃雪不胜任。岂知侍女帘帷外,剩取君王几饼金。

李隆基<幸凤泉汤>西狩观周俗,南山历汉宫。荐鲜知路近,省敛觉年丰。阴谷含神爨,汤泉养圣功。益龄仙井合,愈疾醴源通。不重鸣岐凤,谁矜陈宝雄。愿将无限泽,沾沐众心同。

张九龄<夏日奉使南海在道中作>缅然万里路,赫曦三伏时。飞走逃深林,流烁恐生疵。行李岂无苦,而我方自怡。肃事诚在公,拜庆遂及私。展力惭浅效,街恩感深慈。且欲汤火蹈,况无鬼神欺。朝发高山阿,夕济长江湄。秋瘴宁我毒,夏水胡不夷。信知道存者,但问心所之。吕梁有出人,乃觉非虚词。

母猪蹄汤简介

目录1拼音2《三因》卷十八 2.1组成2.2主治2.3母猪蹄汤的用法用量 附:1古籍中的母猪蹄汤 1拼音 mǔ zhū tí tāng

2《三因》卷十八

2.1组成

母猪蹄1只(制如食法),通草4两。

2.2主治

乳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乳汁绝少。

2.3母猪蹄汤的用法用量

以水1斗浸,煮熟,得45升。取汁饮,不下更作。

古籍中的母猪蹄汤 《医学正传》:[卷之七]妇人科下·产后 绝少。钟乳粉(细研)每服二钱,浓煎漏芦汤调下。母猪蹄汤(局方)治乳汁不通。母猪蹄(一只)通草(四两)...

《普济方》:[卷三百四十六产后诸疾门]产后乳无汁下乳 )用葫芦根捣罗为末。不计时候。以温酒调下二钱。母猪蹄汤(出便产须知)治乳妇气少血衰。脉涩不行。乳汁绝...

《验方新编》:[卷二乳部]妇人乳汁不通 贝母、知母、牡蛎粉各等分,为末,用猪蹄汤调服二钱,即通。此秘方也。又方∶鲜虾一斤(去皮、须、足,用...

《惠直堂经验方》:[卷四妇人门]产后无乳方 宜吃猪肝。黑芝麻(炒焦为末三钱)热酒冲服。或用猪蹄汤冲服更妙。《惠直堂经验方》清·公元16441...

《汤液本草》:[卷之四草部]贝母

通壅汤简介

目录1拼音2《证因方论集要》卷一 2.1方名2.2组成2.3主治2.4各家论述 附:1古籍中的通壅汤 1拼音 tōng yōng tāng

2《证因方论集要》卷一

2.1方名

通壅汤

2.2组成

桔梗、白及、橘红、贝母、甜葶苈、苡仁、甘草节、金银花。

2.3主治

肺痈,咳嗽吐脓血,咳引胸中痛。

2.4各家论述

苡仁甘寒,益胃补肺;银花甘平,除热解毒,用以为君。川贝母辛散肺郁,甘草节甘泻肺火,用以为臣。白及苦平,肺损可以复生;葶苈甘辛,肺闭可以疏泄;桔梗开提,橘红宣通,用以为佐使。共成化毒之功。

古籍中的通壅汤 《张氏医通》:[卷十五]鼻门 如小豆许于鼻孔中以绵絮塞之。日再。以愈为度。升麻汤(方祖)补中益气汤(保元汤下)香苏散(伤寒门)当...

《玉机微义》:[卷二十六胀满治法]调理之剂 局方紫沉通气汤治三焦气涩不能宣通腹胀便涩(方见气证门)济生紫苏子汤治忧思多度致伤脾胃心腹胀满喘促烦闷...

《证治准绳·类方》:[第八册鼻]鼻塞 盏半,去滓,食前稍热服。人参汤治肺气上攻,鼻塞不通。人参白茯苓黄芩陈皮(去白)羌活麻黄(去根节)蜀...

《竹林女科证治》:[卷三保产上]乳少 ,补之也。若乳将至而未能过畅者,宜涌泉散。滞者,通之也。若肥胖妇人痰气壅滞,乳滞不来者,宜漏芦汤。...

《万病回春》:[卷之五]耳病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410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