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利湿化瘀汤

中医世家 2023-05-20 08:57:40

利湿化瘀汤

处方 : 制半夏9克,枳实9克,茯苓30克,丹参15克,川芎9克,赤芍9克,沙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

功能主治 : 利湿除痰,活血化瘀。主湿阻血瘀。

用法用量 : 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每日2剂,30剂为1疗程。

摘录 : 袁宝庭方

怎么治疗阑尾炎

我来说说 一、治阑尾炎秘方 1 肠痈汤 【组成】①生大黄(后下)、蒲公英各15克,冬瓜仁30克,桃仁12克,丹皮9克,皂角刺12克,芒硝6克(冲服)。②生大黄,丹皮各9克,冬瓜仁30克,桃仁9克,芒硝6克(冲服)。【用法】方①每日1~2剂,水煎服,日服2~4次。方②可每月服三四剂,持续3个月。【功用】清热泻下。【主治】阑尾炎(急性用方①,兼治阑尾脓肿;慢性用方②)。【加减】方①加减:阑尾脓肿去芒硝,同时配合针灸疗法,针刺阑尾穴(双侧),用泻法深刺之,运针一二十分钟,接电针机半小时,再留针1小时,每日1次,连刺3天。又外敷法:方用三黄散外敷,用蜂蜜适量加水调匀,敷患处,药干即换。方②加减:痛甚加蒲公英,或田七末;热甚加紫花地丁、金银花、连翘;出现包块(阑尾脓肿)加皂角刺;虚人于后期酌加党参或花旗参以扶正。【疗效】随证选用,疗效颇佳。2 清热消炎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生石膏、金银花、冬瓜仁各30克,连翘20克,知母、山栀子、乌药各10克,生地榆、滑石各12克,丹皮、桃仁各10克,败酱草30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2剂,日服2~4次。【功用】清热消炎,消肿止痛。【方解】急性阑尾炎多由肠内积聚,郁而化热,湿热熏蒸而成热毒,故肿暴发而痛剧烈。热蒸于外则发高烧,此方退烧止痛,功效颇速。方用石膏、知母清阳明之热,内可以消肿,外可以退烧;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而消肿痛;生地榆、败酱草凉血消肿而治恶疮;冬瓜仁为肠痈要药;山栀子、滑石祛湿热而疗疮疡;丹皮、桃仁活血凉血而消肿毒;乌药理气散郁以止痛;酒军、瓜蒌清理肠胃,肠胃秽污清除而无蒸发生热之机,则肿易消而痛自止;竹茹清胃止呕。一般服药一二小时即能止痛。【主治】急性阑尾炎。【加减】大便燥结,加酒军9克,瓜蒌30克,甚者加元明粉;呕吐加竹茹20克;如痛已缓解,阑尾部有包块,加茜草12克,山慈菇10克,乳香、没药各5克。【疗效】多年使用,屡获奇效。3 化瘀消炎汤【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组成】五灵脂、蒲黄各9克,乳香、没药各6克,赤小豆、元胡、川楝子、乌药、桃仁各10克,赤芍12克,败酱草30克,冬瓜仁15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方解】慢性阑尾炎,多由饮食失调,或食后奔走,大肠运化紊乱,气血凝滞而致右下腹痛,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故方用五灵脂、蒲黄、乳没、桃仁、赤芍活血化瘀以止痛;赤小豆清热消肿而排脓毒;川楝子、元胡、乌药理气散瘀;山慈菇、冬瓜仁消痈肿;败酱草破瘀散结;三棱、莪术化瘀软坚,合之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主治】慢性阑尾炎。【加减】如有肿块,加山慈菇10克,三棱、莪术。【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4 新备急丸【来源】金如寿,《经验方》【组成】巴豆霜、生大黄末各8克,生黄连末14克。【用法】上药共和匀,装入肠溶液胶囊,每粒0.3克。每次服2~3粒(成人量),温开水送下,一般连服3天。【功用】通里攻下,清热解毒。【方解】方中巴豆霜峻下逐瘀;大黄泻热毒、行瘀血、荡积滞;黄连清热消炎解毒。三药合用,作用迅速,用之得当,可取速效。【主治】各种类型阑尾炎,尤其对急性阑尾炎(瘀滞型)、急性蜂窝组织炎及慢性阑尾炎(蕴热型)有良效。【加减】如体温过高,可用金银花30克煎水,待冷后送服本丸。【疗效】临床屡用效佳,服药后一般4小时左右开始排便,随之热退痛止。【附记】如服药后4小时不排便的,可再服1次。药后腹泻不止,可口服5%颠茄合剂20毫升,或用硫酸阿托品0.3~0.5毫克肌肉或皮下注射。5 阑尾脓肿方【来源】金如寿,《经验方》【组成】红藤、败酱草各30克,当归尾9克,皂角刺15克(或用炮山甲9克),大黄15~24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日2剂。【功用】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方解】方中红藤活血通络、解毒;败酱草清热消炎、散瘀排脓;当归尾活血祛瘀;皂角刺活血消肿;大黄攻下泻热、通下消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化瘀排脓、通里消积之功。【主治】阑尾周围脓肿。【疗效】临床屡用,确有良效。6 阑尾化瘀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川楝子、金银花各15克,延胡索、牡丹皮、桃仁、大黄(后下)、木香各9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用】行气活血、清热解毒。【方解】方中川楝子、元胡、木香行气止痛;金银花、牡丹皮清热消炎;桃仁、大黄化瘀解毒。本方是由《金匮要略》的大黄牡丹皮汤加减化裁而成,其消炎止痛作用较原方更胜一筹。【主治】阑尾炎(气血瘀滞型),症见阑尾炎初期,发热、白细胞正常或很高,腹痛局限,压痛仅见于右下腹,有反跳痛。【加减】便秘甚者,加芒硝9克(分冲);恶心呕吐,加竹茹、半夏各9克;血聚成块者,加红藤30~60克。【疗效】黑龙江哈尔滨医科大学二院普外科验证观察,结果:共治疗210例,治愈者192例(占91.4%),无效者18例(占8.6%)。主要适用于瘀滞型阑尾炎,临床热象不显著,如不寒不热,或仅有微热,脘腹胀闷,嗳气纳呆,恶心反胃。气滞重者则腹痛绕脐走窜,血瘀重则痛有定处,痛处拒按,或出现肿块。大便正常或秘结、尿清或黄、脉弦紧或涩或细。舌苔白,舌质正常或有紫斑。【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7 阑尾清解汤【来源】《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组成】金银花60克,大黄25克,蒲公英、冬瓜仁各30克,牡丹皮15克,川楝子、生甘草各10克,木香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清热解毒,攻下散结,行气活血。【方解】方中金银花、蒲公英消炎解毒;丹皮凉血活血;冬瓜仁化瘀排脓;川楝子、木香行气止痛;大黄攻下泻热;甘草解毒。又因病势急剧,热毒较重,故用大剂量的药物围歼之,顿挫热毒上炎之势,故取效颇速。【主治】急性阑尾炎(热毒期),症见发热恶寒(或不恶寒),面红目赤、唇干舌燥、口渴欲饮、恶心呕吐、腹痛拒按、腹肌紧张、大便秘结,舌尖红,苔黄腻或黄燥,脉洪或滑数。常用于急性阑尾炎,伴有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周围脓肿、肝脓肿、盆腔及膈下脓肿。【疗效】临床屡用,效果甚佳。【附记】本方为天津南开医院经验方。8 红藤汤【来源】倪和宪,《光明中医》(3)1988年【组成】红藤60~90克,紫花地丁15~20克,蒲公英、金银花各15克,连翘、丹皮各10克,桃仁6~10克,赤芍10克,冬瓜子15克,炙乳没各3克。【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频服。使药液在体内保持一定浓度,有利于迅速控制炎症的发展,缩短疗程。【功用】清热败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方解】本方为仲景大黄牡丹皮汤去硝、黄,合景岳红藤煎加减而成。方中以红藤为主药,用以清热败毒,消痈散结;紫花地丁、蒲公英、金银花、连翘以协助红藤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桃仁、丹皮、赤芍、乳香、没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定痛,借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改变炎性病灶;冬瓜子化痰排脓消痈,为内消之要药。合而用之,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活血定痛之功。全方以清热解毒为主,活血散瘀为辅,有相辅相成之妙用。方中活血化瘀药剂量宜小不宜大,必须在大剂量清热解毒药足以控制炎症发展的前提下配合应用,方能收到如期的效果。反之,活血化瘀药用量过大,清热解毒药量不足,不仅不能取效,反而有扩散病灶之危害,切宜注意。本方药性平和,疗效迅速,在临床运用中,尚未发现其副作用。【主治】肠痈(阑尾炎),不论未化脓或已化脓者,或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加减】阑尾炎穿孔形成局限性腹膜炎者,应配合四环素滴注。【疗效】屡用屡验,疗效甚佳。9 加减双合汤【来源】沈炎南,《光明中医》(3)1988年【组成】生大黄6克,牡丹皮9克,桃仁6克,冬瓜仁、薏苡仁、败酱草各12克,金银花9克,蒲公英12克,当归、赤芍各9克,红花、广木香各6克,川楝子、延胡索各9克,制没药6克。【用法】上药用水3碗,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服。【功用】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方解】《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妇女重身,毒之何如?”、“有故无殒,亦无殒也。”本方由大黄牡丹皮汤合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而成。方用薏苡、败酱加金银花、蒲公英,渗湿利水,清热解毒以助大黄荡涤湿热,而拔痈毒;以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加当归、赤芍、红花以助桃仁活血,破血中蓄瘀,更加木香、川楝子、延胡索、没药行气止痛,冬瓜仁直达病所,排除败浊,恢复生肌,使恶血外泻,痈毒内消。合而用之,共奏清热解毒、行气祛瘀、消痈止痛之功。【主治】妊娠肠痈(慢性阑尾炎)。【疗效】疗效显著。服药后多安渡危证。不仅保了大人,亦保了胎儿,“有故无殒,亦无殒也”诚非虚言。10 金蒲汤【来源】朱日升,《江西中医药》(2)1988年【组成】金银花、蒲公英、冬瓜子各30~60克,大活血15~30克,木香6~10克,生大黄10~20克(后下)。【用法】水煎服,每日2剂,分4次服,每6小时服1次。轻者每日1剂,日服2次。【功用】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方解】《诸病源候论》云:“肠痈者,……使邪气与营卫相干,在于肠中,遇热加之,气血蕴积,积聚成痈,热积不散,化而为脓。”《外科正宗》也云:“夫肠痈者,皆湿热瘀血流入小肠而成也。”病为湿热壅遏肠腑,故本方重用金银花、蒲公英清热解毒;冬瓜子渗利湿邪,使湿热分消;以木香理气化滞;大活血活血祛瘀,使瘀滞得化;再根据“六腑以通为用”、“通则不痛”的原理,用生大黄泻热、逐瘀、通便,引导湿热脓毒之邪从肠道排出体外。合而用之,具有清热利湿、行气活血、通里泻下之功。【主治】各种类型急性阑尾炎。【加减】小儿剂量酌减。如热盛便秘者,加芒硝;气滞痛甚,加川楝子、炒枳壳;湿盛苔腻者,加白花蛇舌草、薏苡仁;合并脓肿者,加败酱草、桔梗,或赤芍、桃仁,甚至加三棱,莪术。【疗效】治疗25例,其中辨证分型为瘀滞型5例,成脓型14例,脓溃型1例,脓肿型5例。全部临床治愈。有2例曾有复发,仍用本方治愈。疗程最短3天,最长12天,平均7天。【附记】阑尾周围脓肿,加用余氏消炎镇痛膏和芙蓉软膏(1∶1)和匀外敷局部,有较好的镇痛作用,药膏要敷得厚一些,大一点。必要时配合穿刺抽脓。二、治疗阑尾炎的偏方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1: 虎杖40克,石膏50克,冰片2.5克。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用醋调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外加油纸覆盖。每日换药3次。 疗效:治疗多例,效果明显。 阑尾炎治疗方法2:【组成】大黄15克、牡丹皮9克、桃仁9克、冬瓜15克、芒硝6克(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以大黄为主,合以桃仁、丹皮而奏祛瘀消肿之功,合以芒硝而奏荡涤攻下之效,为其配伍特点 【方剂来源】《金匮要略》。阑尾炎偏方3 : 银花10克,连翘12克,黄芩、生地、玄参各9克,生甘草6克,大黄10克,紫花地丁12克,野菊花、蒲公英各9克,冬瓜子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通腑排脓,适用于脓毒溃散所致的阑尾炎,主要症状如:腹痛自右下腹扩展至全腹,痛势剧烈,腹皮紧急,全腹压痛,反跳痛,高热不退或往来寒热,面红目赤,唇干口臭,恶心呕吐,腹胀便秘,或大便溏薄而秽臭不爽,小便频数似淋,舌质红降而干,苔黄糙起刺或黄厚而腻,脉弦滑数或细数。阑尾炎偏方4: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解毒,化瘀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腹痛拒按,右下腹压痛较明显,有反跳痛,腹皮挛急,或可扪及包块,伴身热口渴食少脘痞,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便溏不爽,小便短赤,苔黄少津或厚腻,脉弦数或滑数。 阑尾炎偏方5: 大黄10克,芒硝9克,连翘、银花各12克,红藤15克,元胡10克,木香、桃仁各9克,丹皮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本方清热通腑,行气活血,适用于湿热瘀滞所致的阑尾炎,其主要症状如右小腹隐痛拒按,持续或阵发,或疼痛初在上腹部,或先绕脐疼痛,随后转移至右天枢穴附近,可伴腹皮挛急,脘胀纳呆,恶心嗳气,微热,大便正常或秘结。舌苔薄白或黄白相兼,脉弦滑、弦滑数或细涩。[三、急、慢性阑尾炎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1 川楝子15克,延胡索、丹皮各9克,桃仁、木香、大黄各10克,金银花2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急性阑尾炎气血淤滞,湿热蕴结 方剂2 党参、白术、陈皮、半夏、香附、西茴、乌药、元胡各9克,广木 香、砂仁、甘草各6克,云苓12 克,丁香5克,白芍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慢性阑尾炎 方剂3 红藤、地丁各30克,赤芍20克,桃仁、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化脓性阑尾炎 方剂4 川连6克,淡黄芩、山栀、生军、玄明粉(冲)各10克,川柏、丹皮各12克,赤芍20克,红藤30克,银花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适应症:坏疽性阑尾炎 方剂5 败酱草、金银花、紫花地丁、马齿苋、蒲公英、制大黄各15克 制用法:水煎服。
四、治疗阑尾炎偏方验方 1、薏米粥治阑尾炎 薏米50—100克。清水煮烂为粥,稀稠适度,分1—2次服食,每日1剂。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恢复期及慢性阑尾炎。2、金银花蒲公英治阑尾炎 金银花12克,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白花蛇舌草、大黄各10克,川楝子、丹皮各9克,赤芍10克,虎杖15克。水煎服,每日1剂。清热解毒、化淤消痛,适用于热蕴所致阑尾炎。3、白芍甘草治阑尾炎 白芍18—45克,甘草、柴胡各6—12克,枳壳、丹皮、黄柏各10—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重者加倍服。适用于急、慢性阑尾炎。4、地榆槐花治阑尾炎 地榆、槐花各30克,半枝莲15克,甘草3克,鲜生地30克,连根葱20根。水煎,分三次服,每日一剂。适用于急性阑尾炎。5、中药煎剂治阑尾炎 金银花60克,蒲公英60克,地丁草60克,连翘30克,丹皮24克,乳香9克,没药9克,青皮12克,甘草12克,枳壳9克,广木香6克,赤芍12克。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清热解毒、活血化淤、消肿止痛,适用于各型阑尾炎,一般服药1剂就能奏效,3—5剂可愈。6、大田螺治阑尾炎 大田螺、荞麦面各适量。大田螺捣碎、去壳,将其肉捣成烂泥,用荞麦面拌成糊,再捣和。摊于布上贴在腹上阑尾部,每日换药2次。清热解毒,适用于阑尾炎。7、鲜姜芋头泥治阑尾炎鲜姜、鲜芋头、面粉各适量。先将姜和芋头去粗皮,然后洗净、捣烂为泥,再加适量面粉调匀。外敷患处,每日换药1次,每次敷3小时。散淤定痛,适用于阑尾炎。8、白花蛇舌草等治阑尾炎 白花蛇舌草、蒲公英、败酱草、忍冬藤各25克,生薏苡仁、茯苓各20克,川军(后下)、芒硝(冲服)、桃仁(冲碎)、丹皮各10克,紫花地丁草30克,生甘草12克。每日1剂,水煎分3次口服。适用于急性阑尾炎,效果良好。9、石膏桐油治阑尾炎 生石膏12克,黑桐油适量。将生石膏研为细沫,用黑桐油与生石膏粉混合搅拌成糊状,外敷疼痛区,一般2—3日更换1次,如药干枯或滑动,则需要随时更换。适用于阑尾炎,有显效。10、鬼针草治阑尾炎 鬼针草、败酱草各30克。将上述药加水3碗,煎至1碗,频频呷服。每日服1剂,重症患者每日服2剂。治疗阑尾炎有奇效。 五、 治疗阑尾炎的偏方 1、新鲜大蒜12头,芒硝100克。

制用法:将大蒜去皮,与芒硝共捣成糊状。同时先在右下腹皮肤上涂凡士林一薄层,然后敷上糊剂,3小时后除去,每日1次。

疗效:3—5日愈。2、 大黄、侧柏叶各2份,黄柏、泽泻、薄荷各1份。 制用法:将上药共研为细末,以水蜜调煮成糊状,敷于右下腹部,每次60克,外加油纸覆盖。每日1次。 疗效:治疗多例,均痊愈。 六、民间秘方治阑尾炎 到田野拔野生白花蛇舌草。每次100克(鲜)洗干净,槌、将槌烂的草药放在手心内,用力压出草药(过滤),加蜂蜜一汤匙,每日服两次,连服两日痊愈,三十多年来未见复发。

补脾养血的中药方

  脾胃虚用什么中药调理?有补脾养血的中药方吗?下面由我给大家整理了补脾养血的中药方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补脾养血的中药方

  补肾养血化瘀汤

  【处方】熟地30克,盐杜仲12克,白芍15克,牛膝15克,黄芪15克,淫羊藿9克,当归12克,红花9克,鸡血藤30克,肉苁蓉20克,狗脊9克,木香3克。

  【功能主治】壮阳补肾,养血化瘀,软坚止痛。主气血不足,肝肾虚亏,经络闭塞。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补肾养脾丸

  【处方】人参2两,黄耆2两,白术2两,熟地(酒洗)4两,当归2两,知母(酒炒)2两,苁蓉(酒洗)3两,黄柏(酒炒)1两,桂7钱半,白茯2两,杜仲(炒)1两半,山药2两,故纸5钱,白芍(炒)1两,牛膝1两半,五味子1两,沉香7钱半,甘草5钱。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补肾养脾,益气血,长精神。主虚劳诸证。

  【用法用量】每服70-80丸,空心盐汤送下。

  【注意】忌三白。

  补肾养血汤

  【处方】仙灵脾、仙茅、紫河车、女贞子、枸杞子、菟丝子、当归、白芍、党参、香附。

  【功能主治】温补肾阳,调理冲任。主肾气亏损经闭。

  补脾养血的食物

  1、高粱

  高粱性温,能够很好的保健脾胃,所以具有很好的健脾和胃以及温中消积的作用,特别适合那些脾胃弱以及容易消化不良的人群服用。另外,高粱之中含有比较多的尼克酸,这种物质处于游离型,所以更加容易被我们的身体所吸收,脾胃弱的人群可以适量的多吃一些高粱米粥。

  2、猴头菇

  猴头菇味甘、性平,入脾、胃、心经,具有养胃健脾、补虚、抗癌、益肾精的功效。对食欲不振、腹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神经衰弱、眩晕等病症,均有很好的食疗效果。老年人、体质虚弱的病人食用猴头菇,还有滋补强身作用。

  3、鲫鱼

  鲫鱼有健脾利湿,和中开胃,活血通络、温中下气之功效,对脾胃虚弱、水肿、溃疡、气管炎、哮喘、糖尿病有很好的滋补食疗作用;产后妇女炖食鲫鱼汤,可补虚通乳。

  4、红枣

  红枣具有很好的补血作用,但是你知道红枣也能够很好的调养脾胃虚弱患者的作用吗?红枣之中含有大量的糖类、微量元素以及维生素等等,日常多服用能够起到很好的补益脾胃的作用。除此之外,红枣之中含有环磷酸腺苷活性,这种物质能够很好的起到强身健体以及保护肝脏的作用。

  5、羊肉

  煮羊肉汤加大麦。大麦既可健脾益气,又有助消化,加入羊肉汤则可以健脾开胃,故对脾胃虚弱者颇为有益。先用羊肉熬汤,大火烧沸,再用文火煮熟。然后将羊肉捞起,用汤煮大麦,文火炖熬,等大麦熟透即可。

  6、莲藕

  中医认为,莲藕味甘性凉,能清热生津,凉血止血,补益十二经脉血气,平体内阳热过盛、火旺,熟食莲藕能补益脾胃、止泻、益血、生肌。莲藕散发出一种独特清香,还含有鞣质,有一定健脾止泻作用,能增进食欲,促进消化,开胃健中,有益于胃纳不佳,食欲不振者恢复健康。

  7、落花生

  花生性平味甘,入脾、肺经,《本草纲目》中记载,它有健脾和胃、补肾去水、理气通乳、治诸血证的功效。而中医认为,脾胃是人的后天之本,脾胃功能非常重要,花生可以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对人体健康非常有利,能延缓衰老,益毒延年。所以,民间把花生称为长生果。

  8、芋头

  中医认为,芋头性平,味甘、辛,具有补气益肾、和脾健胃、破血散结的功效,《名医别录》说:芋头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滇南本草》说它“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

  9、牛肚

  牛肚味甘,性平。有补脾胃,助消化,益气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气血不足的体质虚弱。

  10、山药

  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临床上常与胃肠饮同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

正骨水配方制作方法

一、正骨水
成份:九龙川、木香、 海风藤、 土鳖虫 、豆鼓姜 、猪牙皂、 香加皮 、莪术 、买麻藤、过江龙、香樟、徐长卿、降香、两面针、碎骨木、羊耳菊、 虎杖、五位藤、千斤拔、朱砂根、横经席、穿壁风、鹰不扑、草乌、薄荷脑、樟脑。

功效:活血祛瘀,舒筋活络,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跌打扭伤以及体育运动前后消除疲劳。

用法:用药液轻搽患处;重症者用药液湿透药棉敷患处1小时,每日2~3次。

特别注意事项:

1、该药品为外用药,忌内服。  

2、用毕洗手,切勿接触眼睛、口腔等黏膜处。不能搽入伤口。   

3、儿童、孕妇、经期及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4、该药品不宜长期或大面积使用,用药过程中如有瘙痒起疹,暂停使用。

二、正天丸
成份:钩藤、白芍、川芎、当归、地黄、白芷、防风、羌活、桃仁、红花、细辛、独活、麻黄、附片、鸡血藤。

功效:疏风活血,养血平肝,通络止痛。

主治:用于外感风邪、瘀血阻络、血虚失养、肝阳上亢引起的偏头痛、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颈椎病型头痛、经前头痛。

用法:饭后服用,一次6克,一日2~3次,15天为一个疗程。

特别注意事项:

1、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 

2、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服。有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高血压头痛及不明原因的头痛,应去医院就诊。  

5、初发头痛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经常性头痛服药15天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三、正柴胡饮
成份:柴胡、防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

功效:表散风寒,解热止痛。

主治:主治外感风寒初起或太阳少阳病: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喷嚏,清涕,咽痒咳嗽,四肢酸痛,舌苔薄白,脉浮等。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疟疾初起以及妇女经期、妊娠、产后感冒等属外感风寒而气血不虚者。)

用法:每服1~2袋,一日3次,开水冲服。小儿用量酌减。

四、八正合剂

成份:瞿麦、车前子(炒)、篇蓄、大黄、滑石、川木通、栀子、甘草、灯心草。

功效:清热,利尿,通淋。

主治:湿热下注,小便短赤,淋沥涩痛,口燥咽干。

用法:口服,一次15~20毫升,一日3次,用时摇匀。

特别注意事项:

1、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成药。

2、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3、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小儿、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五、扶正化瘀片
成份:丹参、发酵虫草菌粉、桃仁、松花粉、绞股蓝、五味子(制)。

功效:活血祛瘀,益精养肝。

主治:主要用于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属瘀血阻络,肝肾不足证者,症见胁下痞块,胁肋疼痛,面色晦暗,或见赤缕红斑,腰膝酸软,疲倦乏力,头晕目涩,舌质暗红或有瘀斑,苔薄或微黄,脉弦细。

用法:口服,一次4片,一日3次,24周为一疗程。

特别注意事项:湿热盛者慎用。

六、正心泰片
成份:黄芪、葛根、槲寄生、丹参、山楂、川芎。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

主治:适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表现为气虚血瘀或兼肾虚证侯者,证见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眩晕、腰膝酸软等。

特别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七、正清风痛宁片
成份:盐酸青藤碱。

功效: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

主治:用于风寒湿痹证,症见肌肉酸痛,关节肿胀、疼痛,屈伸不利,麻木僵硬等及风湿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上述症候者。

用法:口服,一次1~4片,一日3~12片,饭前服或遵医嘱。

特别注意事项:

1、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忌用。

2、有哮喘病史及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3、糖尿病、高脂血症、再生障碍性贫血者慎用。

4、定期复查血象(建议每月检查一次),并注意观察血糖和胆固醇。

5、如出现皮疹,或少数患者发生白细胞减少等副作用时,停药后即可消失。

八、藿香正气水
成份:苍术、陈皮、厚朴(姜制)、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

功效: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或夏伤暑湿所致的感冒,症见头痛昏重、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呕吐泄泻;胃肠型感冒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口服。一次半支(5毫升)~1支(10毫升),一日2次,用时摇匀。

特别注意事项:

1、 忌烟、酒及辛辣、生冷、油腻食物,饮食宜清淡。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药。

3、 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吐泻严重者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6、有些含乙醇(酒精)40%~50%,服药后不得驾驶机、车、船、从事高空作业、机械作业及操作精密仪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360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