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凉血攻毒饮

中医世家 2023-05-20 07:27:06

凉血攻毒饮

处方 : 大黄2钱,荆芥穗5分,木通4分,牛蒡1钱,丹皮1钱,紫草1钱,赤芍8分,葛根7分,蝉蜕4分,青皮7分,生地4钱,红花4分。

功能主治 : 痘毒火内伏,烦渴躁乱,身体反凉,痘色紫滞矾红,彻底无眠。痘已见形,内毒火盛,身热不退。

用法用量 : 加灯心1分。

摘录 : 《救偏琐言》卷十

惯重是中药吗?

楼主有错别字吧。
贯众,中药名。贯众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紫萁科植物紫萁的根茎及叶柄基部。粗茎鳞毛蕨主产于东北,蛾眉蕨主产于华北、华中地区,单芽狗脊主产于华东、华南地区,紫萁主产于河南及华东地区等地。原植物生于海拔300~1200米的林下沼泽地或林下阴湿处。
贯众,味苦,性微寒。归肝、胃经。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具有杀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至功效。用于风热感冒;温热癍疹;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血痢;带下及钩、蛔、绦虫等肠寄生虫病。临床用名有贯众、贯众炭。
【中医古籍相关论述】

《本草纲目》:贯众大治妇人血气,根汁能制三黄,化五金,伏钟乳,结砂制汞,且能解毒饮坚。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上毒。病因内感而发之于外者多效,非古法之分经也。又《百一选方》,言滁州蒋数授,因食鲤鱼玉蝉羹;为肋肉所哽,凡药皆不效。或令以贯从煎浓汁益,分三服,连进至夜,一咯而出。观此可知其软坚之功,不但治血,治疮而已也。
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骨哽,解猪病。
《本经逢原》:苦微寒,有毒。
贯众苦寒而降,辟时行疫疠不正之气,疫发之时,以此药置水食之,则不传染,且能解毒软坚,治妇人血气。《本经》治腹中邪热气诸毒,以其性专散结积诸毒,而虫和皆由湿热所生,苦寒能除湿热,故亦主之。王海藏治夏月痘出不快,快斑散用之。云贯众有毒,而能解腹中邪热,杀三虫,病从内发者多效。王《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肋骨所鲠,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不但治疮治血而已。病人虚寒无实热者勿服。
《本草崇原》:贯众气味苦寒,色多赤黑,盖禀少阴水火之气。主治腹中邪热气,诸冱,禀水气也。杀三虫,禀火气也。
《本草求真》:[批] 泻热杀虫,辟时行不正。
贯众专入肝、胃。即俗称管仲者是也。味苦微寒无毒,世遇天时行不正之气,人多用此置之水缸,使人食之不染。且不独力能解毒,凡遇崩中带下,并症瘕斑痘,虫蛊骨鲠,皆可用之。盖以苦能杀虫,寒能散热故也。以诸症皆因热成。昔王《百一选方》言食鲤鱼羹,为骨所哽,百药不效,或令以贯众煎浓汁连进,一咯而出,可见软坚之功,其殆若是之神矣。
《本草新编》:贯众,味苦,气微寒,有小毒。入阳明胃经,亦入心、入肺。祛诸毒,理金疮恶毒,杀三虫,去寸白虫,仍除头风,更破症瘕,尤祛时气,亦止心疼。此物有毒而能去毒,所谓以毒攻毒也。人家小缸内置贯众一枝,永无疫疬之侵,然须三月一易为妙,否则,味散无益耳。
或曰解毒用贯众,不可用贯众以祛毒,以贯众能消毒于毒之未至,不能逐散于毒之已成也。是未知贯众矣。贯众实化毒之仙丹,毒未至,可以预防;已至,可以善解;毒已成,可以速祛,正不可以前后而异视之。惟毒来之重,单用贯众,则力薄势绝,必须佐之以攻毒之药,始易奏功耳。
《本草分经》:苦,微寒。解邪热之毒,去瘀软坚,杀虫。浸水缸中,日饮其水,能解时疫。
【现代药理研究】
1. 贯众有抗菌作用。粗茎鳞毛蕨浸剂和煎剂对流感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志贺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水煎剂在试管内对堇色毛癣菌、许氏黄癣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等皮肤真菌由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2.贯众有抗病毒作用。贯众对流感病毒(流感原甲型PR8株及亚洲甲型病毒、乙型、丁型)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对腺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B5病毒、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单纯疱疹病毒等7种有代表性病毒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3. 贯众有驱虫作用。粗茎鳞毛蕨煎剂在试管内对猪蛔虫有杀灭作用,也能驱除牛肝蛭。对牛片吸虫、阔吸盘吸虫、血吸虫等有明显的抑制或驱除作用。
4.贯众有雌激素样作用,东北贯众灌肠能使小鼠子宫明显增重,阴道涂片呈外源性雌激素样改变。
5.贯众有抗早孕、堕胎作用。
6.贯众对子宫有作用。贯众煎剂使家兔离体子宫的收缩增强,在体子宫的张力显著增加,小剂量致痉挛性收缩,大剂量致强直性收缩。
7.贯众有抗肿瘤作用。

名医王晋三

  【释名】

  【出处】清·王晋三《绛雪园古方选注》

  【组成】
  石膏三钱至一两黄连一钱至三钱牛蒡子一钱五分荆芥穗四分青皮七分细木通四分犀角磨汁,三分生地五钱至一两红花四分牡丹皮一钱地丁一钱灯心草一分

  【用法】即泻黄散,毒重者加大黄。上fu咀,水二钟,煎八分,去滓,温服

  【方歌】:

  【趣记】:趣味记忆

  【方解】:
  清·王晋三:石膏味辛性寒,痘中每用两许以及数两,更有始终不彻用及数斤者,然必确系肺经火毒。壮火食气,气失其运,火邪妄行空窍,郁遏处则冷,冲突处则热,飞殃脏腑,种种恶候。如火邪烁肺,则鼻燥衄血,咽痛声哑。淫于大肠,则暴泻如注。逆传于心,则烦燥颠狂,弄舌黑刺。移于小肠则溺膏溲血。肆虐于脾,则唇裂肌燥,目胞红肿。淫于胃,则消渴饮冷,口秽喷火。顺乘于肝,则液沸泪热。乘于胆,则泪血。返于肾,非但洒墨涂朱,进裂泡涌,空窍失血,神昏躁乱。煎熬及此,则亦无脏不销,无腑不燥矣。自宜急用大剂石膏,泻气分之火毒,佐以牛蒡、荆芥、黄连、青皮、木通、灯草,清热散火以起胀。犀角、生地、红花、地丁、丹皮凉血攻毒以行浆。服石膏之后,肠泻用之而反实,血滞用之而色红活,气伏用之而精神焕发,斯为至当。苟非气分火毒,妄用大剂石膏,必有亡阳恶寒之祸。(《绛雪园古方选注》)
  麻毒攻目
  病名。系指麻疹毒邪侵入眼目,白睛红赤,羞明多眵甚或黑睛生翳的疾病。本病多为麻疹恢复期。麻疹余邪袭目所致,失治可致丧明。故治宜疏风清肺除邪,方用泻白散加减;生翳者应泻肝解毒,方用谷精草汤,外点犀黄散。
  >>更多内容麻毒内攻
  病证名。指麻毒不能适发外出的逆证。《古今医鉴》:“麻疹既出,一日而又没者,乃为风寒所冲,麻毒内攻。”轻则烦躁谵妄,重则神昏闷乱。治宜透疹清解。内服荆防败毒汤,外用胡荽酒擦全身。重者加服安宫牛黄丸以开窍醒神。
  >>更多内容首攻汤

  >>更多内容以毒攻毒治癌症
  历代医家及民间流传许多治疗癌症的方法及药物,大都以攻毒祛邪为目的。癌之为病,毒陷邪深,非攻不克,常用一些有毒之品,性峻力猛,即所谓以毒攻毒之法。特别是体表肿瘤,配合以毒攻毒药物在瘤体表面直接上药,或在瘤体及基底部作浸润性注射,使瘤体腐蚀脱落,则疗效更佳。 一、以毒攻毒治癌症的依据 治癌以毒攻毒,
  >>更多内容以毒攻毒——蜈蚣战毒蛇
  蛇药研究专家季德胜先生一次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一口,咬处的皮肤突然肿起,剧痛不止,随即变黑坏死。他赶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药,但却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症状,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气若游丝的季德胜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对人说:“快给我捉5条蜈蚣来。”结果5条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转。情急之下,他连吃15条蜈蚣,终于化险为夷。从此蜈蚣也就成为季德胜蛇药的主要成分。* g" z+ h! x2 ^4 _6 b原岐黄中医
  >>更多内容以毒攻毒药物简介
  朱良春全蝎〔药物基源〕 全蝎为钳蝎科间荆蝎buthus martensi karsch的虫体,又叫“全虫”,其尾叫“蝎尾”。产于山东、河北、河南等省。味辛性平,有小毒,入肝经。 〔本品功用〕 祛风定痉:善治诸风掉眩及惊痫搐掣,尝用于小儿高热抽搐,中风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内风萌动而血压偏高、肢体震颤,以及癫痫、破伤风等症。窜筋透骨:善于走窜,逐湿除风,蠲痹通络,用治风湿痹痛,亦多奏效
  >>更多内容黑木耳豆腐汤可清毒防血栓

  >>更多内容攻坚汤临床医案
  用攻坚汤加味冶疗子宫肌瘤、劲淋巴结核、乳腺增长等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兹举例介绍如下:子宫肌瘤徐××,女,37岁,售货员。一九八四年十二月十日就诊。患者少腹部隐痛坠胀半年,素有胸闷不舒,心烦易怒,腰膝酸困,疲乏无力,小便不畅,白带多,质清稀,有臭味,月经先后不定,量多色淡等症。现见少腹发凉,按之稍痛,下腹部深按,可触及包块,推之不移,界限较清。望其形体肥胖,面色不华,舌质暗红,苔薄白。脉弦缓滑
  >>更多内容清凉千岛湖
  文/图 小小游仙千岛湖的美丽,令我向往已久。日前终于如愿,和朋友一起参加了大众国旅推出的暑期特价游。首站是游览新安江电站。到达坝顶后放眼望去,一边是碧波荡漾、岛屿星罗棋布的千岛湖,一边是秀丽壮美、清如明镜的新安江。之后我们来到了千岛湖。登上游轮,只见千岛湖四周群山连绵,环湖叠翠,湖中之岛如玳瑁玑珠,风姿绰约。水面烟波浩渺,晶莹碧透,颇有“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意境。我贪婪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
  >>更多内容中医典故:以毒攻毒-蜈蚣战毒蛇
  蛇药研究专家季德胜先生一次被花蛇在手臂上咬了一口,咬处的皮肤突然肿起,剧痛不止,随即变黑坏死。他赶忙服下自己配制的蛇药,但却未能有效地控制中毒症状,很快陷入了半昏迷状态。气若游丝的季德胜好不容易睁开双眼对人说:“快给我捉5条蜈蚣来。”结果5条蜈蚣下肚,病情仍未好转。情急之下,他连吃15条蜈蚣,终于化险为夷。从此蜈蚣也就成为季德胜蛇药的主要成分。 中医学认为,蜈蚣性味辛、温,入肝经,有解蛇毒
  >>更多内容清明养生之食补全攻略
  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农历书曰:“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洁显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齐,故名也”。清明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5度,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均气温已升到12度以上,此时正是桃花初绽,杨柳泛青,凋零枯萎随风过的明朗清秀景致的再现。清明时节,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祭祖扫墓的日子,作为中国人更是重视“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宋代高菊涧的《清明》
  >>更多内容清明养生之食补全攻略

增损双解散简介

目录1拼音2《寒温条辨》卷四 2.1方名2.2增损双解散的别名2.3组成2.4功效2.5主治2.6增损双解散的用法用量2.7增损双解散的临床应用2.8附注 附:1古籍中的增损双解散 1拼音 zēng sǔn shuāng jiě sǎn

2《寒温条辨》卷四

2.1方名

增损双解散

2.2增损双解散的别名

加减双解散、、增损双解汤

2.3组成

白僵蚕(酒炒)3钱,全蝉蜕12枚,广姜黄7分,防风1钱,薄荷叶1钱,荆芥穗1钱,当归1钱,白芍1钱,黄连1钱,连翘(去心)1钱,栀子1钱,黄芩2钱,桔梗2钱,石膏6钱,滑石3钱,甘草1钱,大黄(酒浸)2钱,芒消2钱。

2.4功效

解郁散结,清热导滞,表里双解。

2.5主治

温毒流注,无所不至,上忤则颈痛,目眩耳聋;下流则腰痛足肿;注于皮肤,则发斑疹疮疡;壅于肠胃,则毒利脓血;伤于阳明,则腮脸肿痛;结于太阴,则腹满呕吐;结于少阴,则喉痹咽痛;结于厥阴,则舌卷囊缩。

2.6增损双解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冲芒消,入蜜3匙,黄酒半酒杯,和匀冷服。

2.7增损双解散的临床应用

温病:戊寅四月,商邑贡生刘兆平年八旬患温病,表里大热,气喷如火,舌黄口燥,谵语发狂,脉洪长滑数。予用双解散治之,大汗不止,举家惊惶,急易大复苏饮一服汗止。但本证未退,改制增损双解散,方两剂而病痊。

2.8附注

加减双解散(《羊毛瘟症论》卷下)、增损双解汤(《古今名方》)。

古籍中的增损双解散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 碗,煎成两碗,代水煎药。云∶凡余治治温病,用增损双解散及加味凉膈散而愈者,不计其数。若大头瘟、瓜瓤...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和解法 (刘河间方)、加减防风通圣散(顾氏医镜方)、增损双解散、加味凉膈散(寒温条辨方)之类;轻重不一,缓...

《重订广温热论》:[第二卷验方妙用]发表法 论方)、小剂清瘟败毒饮(余师愚疫疹一得方)、增损双解散(杨玉衡寒温条辨方)之类,黑斑蓝斑主凉血攻毒...

《续名医类案》:[卷五]疫

天疱疮是什么东西,为什么那么多人还是比较害怕的

天疱疮的病因不明,目前对自身免疫病因的研究较多,认为与病毒感染、紫外线照射、某些药物(如青霉胺等)的刺激,使棘细胞层间的粘合物质成为自身抗原而诱发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1)口腔:较早出现病损。常先有口干、咽干或吞吐咽时感到刺痛,1-2个或广泛发生的大小不等的水疱,疱壁薄而透明,水疱易破、呈不规则的糜烂面;留有残留的疱壁,并向四周退缩;苦味撕疱壁,常一并无痛性地撕去邻近外观正常的黏膜,并遗留下一鲜红的创;这种现象称为揭皮试验阳性。苦味在糜烂面的边缘处轻轻插入探针,可见探针无痛性进入黏膜下方,这是棘层松解的现象,具有诊断意义。病损可出现在软腭、硬腭、咽旁及其他易受摩擦的任何部位,疱可先于皮肤或与皮肤同时发生。继发感染则病情加重,疼痛亦加重,患者咀嚼、吞咽,甚至说话均有困难,有非特异性口臭,淋巴结肿大,唾液增多并带有]血迹。
(2)皮肤:病损多发生于前胸、躯干以及头皮、颈、腋窝、腹股沟等易受摩擦处。早期仅在前胸或躯干处有1-2个水疱,常不被注意。在正常皮肤上往往突然出现大小不等的水疱,疱不融合,疱壁薄而松弛、易破,破后露出红湿的糜烂面,感染后可化脓形成脓血痂,有臭味,以后愈合并留下较深的色素。用手指轻推外表正常的皮肤或黏膜,即可迅速形成水疱,或使原有的水疱在皮肤上移动。在口腔内,用舌舐及黏膜,可使外观正常的黏膜表层脱落或撕去,这些现象称Nikolsky征,即尼氏征,具有诊断价值。皮肤损害的自觉症状为轻度瘙痒,糜烂时则有疼痛,病程中可出现发热、无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体温升高,并可不断地出现新的水疱。由于大量失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出现恶病质,可因感染而死亡。
(3)鼻腔、眼、外生殖器、肛门等处黏膜均可发生与口腔黏膜相同的病损,往往不易恢复正常。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3440.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