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六合定中丸

中医世家 2023-05-20 03:24:16

六合定中丸

《中国药典》:六合定中丸

处方 : 广藿香16g 紫苏叶16g 香薷16g 木香36g 檀香36g 厚朴(姜制)48g 枳壳(炒)48g 陈皮48g 桔梗48g 甘草48g 茯苓48g 木瓜48g 白扁豆(炒)16g 山楂(炒)48g 六神曲(炒)192g 麦芽(炒)192g 稻芽(炒)192g

性状 : 为黄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苦。

炮制 : 以上十七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用水泛丸,干燥,即得。

功能主治 : 祛暑除湿,和中消食。用于夏伤暑湿,宿食停滞,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3~6g,一日2~3次。

贮藏 : 密闭,防潮。

摘录 : 《中国药典》

《医方易简》卷四:六合定中丸

处方 : 苏叶 藿香叶 香茹各120克 木香(另研)30克 赤茯苓60克 生甘草30克 木瓜60克 檀香(另研)30克 羌活60克 枳壳75克 厚朴(姜汁制)45克 柴胡30克

制法 : 共为细末,炼蜜杵匀为丸。

功能主治 : 祛暑化湿,健脾和中。治中暑(冰水或冷水调服),霍乱转筋(阴阳水调服),泄泻,痢疾(温水调服),伤饮食(莱菔子煎汤下),心胃痛(吴萸煎汤下)。

用法用量 : 每服4.5克。

摘录 : 《医方易简》卷四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六合定中丸

处方 : 苏叶8两,藿香8两,枳壳(炒)24两,厚朴(炙)24两,砂仁8两,甘草24两,木瓜24两,赤苓24两,扁豆8两,香薷8两,木香18两,檀香18两。

制法 : 上为细末,过罗,炼蜜为丸,重3钱,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 祛暑散寒,健胃和中。主中暑感寒,四肢痓懒,呕吐恶心,腹痛作泄。

用法用量 : 每服1-2丸,温开水或姜汤送下,1日2次。

摘录 :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成方便读》卷三引《局方》:六合定中丸

处方 : 枳壳、桔梗、茯苓、甘草、楂炭、厚朴、扁豆、谷芽、神曲(炒)、木瓜。

功能主治 : 暑湿伤中,食滞交阻,而为霍乱转筋。

各家论述 : 霍乱一证,皆由脾胃受邪,乘胃则吐,乘脾则泻,而伤湿、伤食尤多。方中谷芽、神曲、楂炭消磨食积;厚朴、茯苓除湿宣邪;桔梗开提肺气,表散外邪;枳壳破气行痰,宣中导滞;扁豆解暑和脾;甘草和中化毒;木瓜舒筋达络,使筋急者得之即舒,筋缓者遇之即利。

摘录 : 《成方便读》卷三引《局方》

《松峰说疫》卷五:六合定中丸

处方 : 苏叶2两(炒),宣木瓜2两(微炒),真藿香2两(带梗),子丁香1两(研,毋见火),白檀1两,香薷1两(晒,不见火),木香1两(不见火),甘草1两(微炒)。

制法 : 上为细末,滴水为丸,如椒大。

功能主治 : 瘟疫,胸膈饱闷,呕吐泄泻,或霍乱,绞肠痧,不服水土等。

用法用量 : 每服2钱。胸膈饱闷,用生姜2片煎水送下;呕吐,用滚水半钟,对姜汁少许送下;霍乱,用生姜2片煎水,加炒盐5分送下;不服水土,煨姜3片煎水送下;绞肠痧,炒盐水煎送下;泄泻,生姜煎水送下。

摘录 : 《松峰说疫》卷五

《济急丹方》卷上:六合定中丸

处方 : 香薷4两,木瓜2两,茯苓2两,枳壳2两,紫苏4两,甘草5钱,厚朴2两,广木香1两,广藿香2两,阳春砂仁2两。

制法 : 上药水泛为丸,每药末净重1钱3分为1丸,收贮瓷瓶。

功能主治 : 解暑毒,祛风寒。主感冒风寒,四时痧症,受暑,痢疾,疟疾,伤食,山岚瘴气等。

用法用量 : 每用1丸,小儿半丸,四时痧症、霍乱转筋,阴阳水(滚水、凉水各半)送下;感冒风寒,紫苏、葱头汤送下,或生姜汤送下,头痛发热,葱头汤送下,心腹饱胀,砂仁汤送下;疟疾,姜、枣汤送下;痢疾,红糖汤送下;伤食,炒萝卜子汤送下;受暑,凉藿香汤送下;山岚瘴气,槟榔汤送下。

摘录 : 《济急丹方》卷上

《古方汇精》卷一:六合定中丸

处方 : 藿香叶6两,苏叶6两,厚朴(姜汁炒)3两,枳壳3两,木香(另研细末)2两,生甘草2两,檀香(另研细末)2两,柴胡2两,羌活4两,银花叶4两,赤茯苓4两,木瓜4两。

制法 : 上药各为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衣,每丸重2钱。

功能主治 : 中暑霍乱,吐泻转筋,感冒头疼,痢疾,疟疾,四时瘟疫,时气发斑,风热痧疹,心胃寒疼,小儿惊风。

用法用量 : 大人每服1丸,小儿半丸。中暑,用陈皮8分,青蒿8分,小儿各5分煎汤化下;霍乱吐泻转筋,百沸汤兑新汲水,和匀化下;感冒头疼发热,用连皮姜3片煎汤化下;痢疾腹泻,开水化,温服;一切疟疾,不论远年近日,用向东桃枝1寸,带皮生姜3片,煎汤化下;胃口不开,饮食少进,开水化下;四时瘟疫,春、冬用姜1片,夏、秋用黑豆1钱、甘草5分煎汤化下;时气发斑,风热痧疹,俱用薄荷汤送下;小儿吐乳发热,山楂2分、灯心1分煎汤送下;男妇心胃寒疼,吴茱萸4分煎汤送下;饮食伤者,莱菔子2分煎汤送下。

摘录 : 《古方汇精》卷一

《中药成方配本》:六合定中丸

处方 : 香薷4两,杜藿香4两,苏叶4两,制川朴1两5钱,广木香1两,枳壳1两5钱,甘草1两,赤苓2两,木瓜2两,檀香1两。

制法 : 上药生晒,共为细末,冷开水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发表祛暑,芳香解秽。主暑月感冒,头痛发热,胸闷呕恶,腹痛便泻。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用开水1大杯送下;或绢包煎服1两。

摘录 : 《中药成方配本》

发烧吃什么东西可以更快退烧

夏天气温高,能量消耗大,营养物质随汗液丢失多,如不及时补充,再加上降温不当,冷热不注意,人就容易感冒。中医认为这些感冒均由风邪引起,治疗均以祛风为主。分为风热型、风寒型和暑热型三种。
  风热型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咽干疼痛,甚至咽喉、扁桃体红肿疼痛,鼻塞、流黄鼻涕,口渴,咳嗽吐黏痰,舌边舌尖色红,苔薄黄。宜辛温解表,可用风热感冒冲剂、银翘解毒丸、板蓝根、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颗粒、双黄连口服液等。
  风寒型感冒:特点是恶寒重,发热轻,头痛、关节疼痛明显,鼻塞声重,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可服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银翘解毒丸、参苏丸、午时茶等。居家还可用连须葱白30克、淡豆豉9克、生姜9克煎服。
  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或腹泻,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思饮食,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十滴水,或口服仁丹,外用清凉油等

日常用的中成药

第一节 亚健康

痰湿内生:香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上火

胃 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 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 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 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 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 :

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

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

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

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瘀血阻络: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 愈风宁心片

肾阴亏虚:阴虚阳亢、肝阳亢盛、 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 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暑厥用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五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六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七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八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三十九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一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二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三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四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五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六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七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八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四十九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二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四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五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六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七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八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第五十九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一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二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三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四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六十五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六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口疮类: :

心脾两虚 ---导赤丹/牛黄清胃丸/锡类散/冰硼散

阴虚火旺---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丹

小儿脾胃积热---小儿消热散

心火上炎---导赤丸

五迟(指立迟、行迟、发迟、齿迟和语迟,为小儿生长发育迟缓的疾病):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龙牡壮骨冲剂

心血不足---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五软(指小儿头软、项软、手足软、肌肉软、口软。发生于五、六岁以内的小儿,为小儿时期生长发育障碍的疾病):

脾肾两亏---六味地黄丸合补中益气丸

气虚血弱---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内伤发热:

阴虚发热---大补阴丸/知柏地黄丸

气虚发热---补中益气丸/黄芪膏/***参膏

血虚发热---当归补血丸/人参归脾丸

肝郁发热---加味逍遥丸

瘀血发热---大黄蛰虫丸/血府逐瘀口服液

牙痛:

风火牙痛---牛黄解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立止牙痛散

胃火牙痛---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火凉膈散/止痛冰硼散/白清胃散

虚火牙痛---滋阴甘露丸/知柏地黄丸

中风:

肝肾阴虚,风阳上扰---镇肝熄风胶囊/脑血栓片

气虚血瘀,经脉阻滞---补阳还五冲剂/偏瘫复元丸/消栓再造丸/乐脉颗粒剂/中风回春丸/脑得生丸

心悸:

心血不足---柏子养心丸/人参归脾丸/人参养荣丸

阴虚火旺---天王补心丹/枕中丹

水肿:

水湿浸渍---五皮丸; 脾阳不振---五苓散/参苓白术丸/胃苓丸;

肾阳衰微---济生肾气丸/金匮肾气丸

水痘:

湿毒外袭---银翘解毒丸/双黄连口服液 毒热炽盛:绿雪/普济回春丹

目赤肿痛:

外感风热---明目蒺藜丸/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

肝经风热---明目上清丸/明目蒺藜丸/开光复明丸

目涩:肺阴不足---养阴清肺膏

肝肾亏虚---石斛夜光丸/明目地黄丸/石斛明目丸/琥珀还睛丸

目痒:

风邪外袭---桑菊感冒片

肝肾阴虚---桑麻丸/杞菊地黄丸/明目地黄丸

失眠:

肝瘀化火---龙胆泻肝丸合磁朱丸

心脾两虚---人参归脾丸/柏子养心丸

阴虚---天王补心丹/神经衰弱丸/安神补心胶囊/朱砂安神丸

心胆气虚---安神定志丸/人参琥珀丸

耳鸣耳聋:

肝火上扰---龙胆泻肝丸/通窍耳聋丸

肾精亏虚---耳聋左慈丸/六味地黄丸

脾胃虚弱---益气聪明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瘀阻---血府逐瘀口服液

厌食:

脾失健运---曲麦枳术丸

脾胃气虚---参苓白术丸

汗证:

营卫不和---桂枝合剂

肺气不固---玉屏风颗粒

阴虚火旺---当归六黄散

头痛:

风寒外袭---川芎茶调散/都梁丸

风热上扰---芎菊上清丸/清眩丸(片)

肝阳上亢---降压片/脑立清

痰浊阻遏---半夏天麻丸

瘀血阻滞---天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咳嗽:

风寒咳嗽---通宣理肺丸/小青龙合剂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羚羊清肺丸

燥热咳嗽---秋梨膏/二冬膏/川贝枇杷膏

痰湿犯肺---二陈丸/橘红丸

肝火犯肺---黛蛤散/清气化痰丸

肺虚咳嗽---百令胶囊/金水宝胶囊/养阴清肺胶囊

肺火咳嗽---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膏)/除痰止嗽丸/清气化痰丸

小儿)风寒咳嗽---解肌宁嗽丸/儿童清肺丸

风热咳嗽---桑菊感冒片/解肌清肺丸

痰热咳嗽---清金理嗽丸

眩晕:

肝阳上亢--脑立清/磁朱丸/杞菊地黄丸

肾精不足--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亏虚--八珍丸/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半夏天麻丸

瘀血停留--血府逐瘀口服液/正天丸

烧伤:

獾油/紫草膏/生肌玉红膏

粉刺:

肺胃实热--连翘败毒丸/黄连上清丸/牛黄解毒丸/清肺益火丸/颠倒散

湿热蕴结--归参丸/二妙丸/茵陈五苓丸

脾虚湿蕴--参苓白术丸

痔疮:

湿热夹风,迫血妄行--地榆槐角丸/止红肠辟(?)丸/消痔散/脏连丸/鳖甲消痔胶囊/荣昌肛泰

中气不足,气不摄血--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

感冒:

风寒感冒--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冲剂/防风通圣丸/桂枝合剂/通宣理肺丸(片)

风热感冒--银翘解毒丸/桑菊感冒片/羚翘解毒丸/柴黄片/抗胶囊

气虚感冒--参苏理肺丸/玉屏风颗粒

暑湿感冒--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祛暑丸

感冒(儿):风寒感冒--小儿羌活丸/九保丹

风热感冒--小儿感冒清热冲剂/妙灵丹

暑邪感冒--香苏正胃丸

感冒夹湿--至宝锭/小儿百寿丹

感冒夹惊--牛黄镇惊丸/琥珀抱龙丸

食积:

乳积停滞--小儿化食丹/小儿化滞丹

食积停滞--保和丸/大山楂丸

脾虚夹积--小儿健脾丸/小儿香橘丹

鼻衄:

肺经热盛--清肺抑火丸/荷叶丸

胃热炽盛--清胃黄连丸/小儿消热散

肝火上逆--当归龙荟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脾不统血--人参归脾丸

痛经:

气滞血瘀--调经姐妹丸/调经活血片

寒湿凝滞--少腹逐瘀丸/艾附暖宫丸

气血虚弱--宁坤养血丸/妇宝金丸/八珍益母丸

肝肾不足--当归调经丸

月经先后不定期:

肝七郁滞---逍遥丸/七制香附丸

肾气虚弱---金匮肾气丸/右归丸

月经先期:气虚不摄---补中益气丸/人参归脾丸/益气养元丸

肾气不固---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肝经郁热---加味逍遥丸

阴虚内热---大补阴丸/ /知柏地黄丸/固经丸

月经后期:

寒凝冲任---少腹逐瘀丸

阳虚内寒---艾附暖宫丸/女金丹

血虚失盈---八珍益母丸/八珍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

气滞血瘀---舒肝保坤丸/七制香附丸

月经过少:

血虚---内补养荣丸/人参养荣丸/八珍丸

肾虚精亏---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血瘀---益母草膏/少腹逐瘀丸

月经过多:

气虚---定坤丸/补中益气丸/乌鸡白风丸

血热---加味逍遥丸/荷叶丸

不孕症:

阳虚宫冷---暖宫孕子丸/艾附暖宫丸/女金丹/鹿茸粉/调经促孕丸

气血不足---八宝坤顺丸/乌鸡白风丸/安坤赞育丸/定坤丹/

肝气郁滞---妇科得生丹/七制香附丸/

寒凝血瘀---少腹逐瘀丸/十二温经丸

痰湿壅滞---二陈丸/越鞠丸

执业药师考试考点汇总与解析——中药综合技能(十一)

☆ ☆☆☆☆考点121:中成药的贮存和养护

  1.丸剂

  (1)蜜丸:蜜丸是最不易保存的一种剂型。蜜丸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发霉生虫。一般应贮存于干燥处,应防潮、防霉变、虫蛀,密闭,注意包装完好。

  (2)水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造成霉变、虫蛀、松碎等。宜置于干燥密封处。

  (3)糊丸:若吸潮变软后则易发霉、虫蛀,宜干燥密封保存。浓缩丸、微丸亦可同水丸、糊丸一样保管养护。

  2.散剂:吸湿性与风化性较显著,故须充分干燥,包装防潮性能要好。

  3.片剂:极易吸潮、松片、裂片以致粘结、霉变等,发现上述现象不能使用。

  4.膏剂

  (1)煎膏剂(膏滋):若保管不当,可出现结皮、霉变、发酵、变酸、糖晶析出等现象,而不宜药用。煎膏剂应密封,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保存。

  (2)膏药:若贮存日久,有效成分易散失;贮存环境过热,膏药容易渗过纸或布外;贮存环境过冷或吸湿,黏性亦降低,贴时容易脱落。故宜贮于密闭容器内,置于阴凉处贮存。

  (3)软膏(油膏):受热后即易熔化,质地变稀薄,会出现外溢现象。应在遮光容器中密闭贮存,置于阴凉、干燥处。

  5.合剂:成分复杂,久贮容易变质。置于阴凉处保存。在贮存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6.颗粒剂:极易受潮结块、发霉。颗粒剂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7.胶囊剂:容易吸收水分,轻者可膨胀,胶囊表面浑浊,严重时可长霉、黏连,甚至软化、破裂。胶囊遇热易软化、黏连,故贮存温度不宜超过30℃;过于干燥又易脆裂。故应密封贮存于室内阴凉干燥处。

  8.糖浆剂:其水溶液易被真菌、酵母菌等所污染,使糖浆被分解而酸败、浑浊。除另有规定外,糖浆剂含蔗糖量为60%(g/ml),近于饱和溶液。盛装容器为棕色瓶,灌装后密封,贮于室内阴凉处。

  9.注射剂(针剂):易受到光、热影响,因此应密封于中性硬质玻璃安瓿中,遮光,防冻结,防高热等。注射剂除应遮光贮藏外,还应按规定的条件贮藏。

  10.胶剂:在温度过高或受潮时,会发软发黏,甚者会黏连成团,有时发霉变质。胶剂宜密闭贮藏,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防止受潮。

  11.酒剂:应密封,置阴凉处贮存。在贮藏期间允许有少量轻摇易散的沉淀。

  12.露剂:水溶液内的挥发性物质易于散发,使香味走失,降低疗效,同时也容易生霉和发生大量的絮状沉淀而变质。露剂应密封,置阴凉处保存。

  13.栓剂:栓剂的基质是可可豆油或甘油明胶一类低熔点的物质,遇热容易软化变形。当空气中湿度过低时,它又会析出水分而干化。故在贮藏中,应以 蜡纸、锡纸包裹,放于纸盒内或装于塑料或玻璃瓶中,注意不要挤压,以免互相接触发生黏连或变形。宜置于室内阴凉干燥处,除另有规定外,应在30℃以下密闭 保存,防止因受热、受潮而变形、发霉、变质。

  ☆ ☆☆考点122: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原则

  1.应用安全

  (1)根据古今资料和临床长期使用证明其安全性大。

  (2)处方中无十八反、十九畏、不含毒性药物,重金属限量不超过国内或国际公认标准。

  (3)按“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用法与剂量用药时,无明显不良反应,或虽有反应也多为一过性,停药后可自行消失。

  (4)用药前后不需要特殊检查、诊断。

  (5)不易引起依赖性,无“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无潜在毒性,不易蓄积中毒。

  (6)处方中不含有大毒、麻醉、作用峻烈及可致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味。

  2.疗效确切

  (1)处方合理,功能主治明确,使用者易根据自己症状选择。

  (2)治疗期间不需要经常调整剂量,不需医师辨证和检查。

  (3)经常使用不会引起疗效降低或引起耐药性。

  3.质量稳定

  (1)有完善的质量标准,质量可控。

  (2)制剂稳定,在有效期限内,于一般贮藏条件下,较长时间不会出现变质或影响疗效。

  (3)包装严密,有效期限及生产批号明确。

  4.使用方便

  (1)外包装明确标出贮藏条件、有效期限、生产批号和生产厂家。

  (2)包装内有详细且通俗易懂的“药品说明书”,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药物组成、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禁忌证、注意事项、不良反应,以及采取的预防处理措施、贮藏、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等。

  (3)对成人、儿童等不同使用者,说明每日总剂量和每次分剂量,易于掌握。并写明注意事项。

  (4)明确标示药物禁忌、饮食忌宜、妊娠禁忌等。

  ☆ ☆☆☆考点123:中药(中成药)非处方药遴选分类

  1999年6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其中西药为165种,并按照《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划分为23类;中成药160 个品种(每个品种含有不同剂型),并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划分为7科,即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骨伤科和皮肤 科。 2001年5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第一批国家非处方药中确定其中西药88个,中成药106个,共194个药品为乙类非处方药。

  2002年11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了第三批、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一)。第三批目录其中化学制剂47个(甲类31个,乙类16个), 中成药361个(甲类280个,乙类81个)。第四批目录(一)其中化学制剂107个(甲类59个,乙类48个),中成药196个(甲类142个,乙类 54个)。2003年1月公布了第四批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二),其中化学药制剂51个(甲类24个,乙类27个),中成药249个(甲类192个,乙类 57个)。

  ☆ ☆☆☆☆考点124: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感冒用药

  1.荆防颗粒(冲剂)、合剂

  功能主治:发汗解表,散风祛湿。用于风寒感冒,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清涕,咳嗽白痰。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其表现为发热明显,汗出,口渴,咽喉肿痛,咳吐黄痰。

  2.扑感片

  功能主治:辛温解表,疏散风寒。用于风寒型感冒、流感所引起的头痛身酸,恶寒发热,喷嚏,流涕,咳痰稀白。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从事高空作业、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者禁用。

  3.伤风感冒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散风寒,发微汗。用于伤风流涕,咳嗽头痛。

  注意事项:风热感冒者不适用

  4.风热感冒颗粒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利咽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有汗,鼻塞,头痛,咽痛,咳嗽,多痰。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5.桑菊感冒片

  功能主治: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用于风热感冒初起,头痛,咳嗽,口干,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6.柴胡口服液

  功能主治:解表退热,用于风热感冒发热。

  7.双黄连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8.建曲

  功能主治:解表和中。用于寒热头痛,食滞阻中,呕吐胀满。

  9.香石双解袋泡剂

  功能主治:散寒解表,解毒除湿,通腑泻热。因夏令感冒表寒里热所致发热、恶寒无汗、头痛身痛、口干咽痛、恶心呕吐、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

  不良反应:少数患者服药后出现轻度腹胀、腹泻、恶心、腹痛,应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10.午时茶颗粒、袋装茶

  功能主治:解表和胃。用于感受风寒,恶寒发热,内有食积,或伴有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哺乳期妇女慎用。

  11.参苏丸

  功能主治:疏风散寒,祛痰止咳。用于体弱感冒,气短乏力,怕冷发热,头痛鼻塞,咳嗽痰多,胸闷恶心。

  12.荆防败毒丸

  功能主治:清热散风,发表解肌。用于流行性感冒,恶寒发热,头痛咳嗽。

  13.感冒灵颗粒(冲剂)、胶囊

  功能主治:解热镇痛。用于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鼻塞,流涕,咽痛。

  注意事项: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机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4.感特灵胶囊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清肺止咳。用于感冒初期引起的咳嗽,流清涕,头痛目眩。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症见腹痛、喜暖、泄泻者慎用。糖尿病患者、上消化道溃疡、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 肥大等患者慎用;本品含咖啡因、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 等。

  15.贯防感冒片

  功能主治:祛风,解毒,止痛。用于感冒初起,发热恶寒,鼻塞流涕。

  16.维C银翘片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膀胱颈梗阻、幽门十二指肠梗阻、甲状腺功能亢进、青光眼以及前列腺肥大、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本品含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及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17.板蓝根颗粒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 ☆☆☆☆考点125:常用非处方中成药-咳嗽类药

  1.半夏止咳糖浆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用于风寒咳嗽,痰多气逆。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寒咳嗽,其表现为咳嗽声重,气急,咽痒,咳痰稀薄色白,恶寒发热。高血压、心脏病严重患者慎用;儿童、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风热咳嗽胶囊

  功能主治:祛风解热,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鼻塞流涕,发热头昏,咽干舌燥。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发生恶心、呕吐,应停药。

  3.复方枇杷叶膏

  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化痰。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咯痰不爽。

  注意事项:适用于风热咳嗽;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儿童、老人、孕妇、糖尿病患者、体质虚弱及脾胃虚寒者慎用。

  4.芒果止咳片

  功能主治: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用于咳嗽,气喘,多痰。

  注意事项:新生儿、孕妇、哺乳期妇女慎用;本品含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在中西药联用时请注意:服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辆、管理机械及高空作业等。

  5.二母宁嗽丸、颗粒

  功能主治:清肺润燥,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注意事项:外感风寒,痰涎壅盛者禁用;糖尿病患者服用前应向医师咨询。

  6.通宣理肺丸

  功能主治:解表散寒,宣肺止嗽。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咳痰不畅,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头痛无汗,肢体酸痛。

  注意事项: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养阴清肺膏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清热利咽。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或无痰。

  8.百合固金丸

  功能主治: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

  9.苏子降气丸

  功能主治:降气化痰。用于痰多色白,咳嗽喘促,气短胸闷,动则加剧。

  注意事项:阴虚燥咳者忌服。

  10.止嗽定喘口服液

  功能主治:清肺热,平喘咳。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注意事项:虚喘者忌用;高血压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秋梨润肺膏

  功能主治:润肺止咳,生津利咽。用于久咳,痰少质黏,口燥咽干。

  ☆ ☆☆☆☆考点126: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中暑类药

  中暑临床表现为身热,头晕,大渴引饮,饮不解渴,咽痛喉燥,小便短赤;或是身热,胸闷,头晕胀,渴不多饮,恶心,吐泻等证候表现。

  症状较严重者;素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等慢性疾病者发生中暑;服药后无缓解:儿童、老年人、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中暑患者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导下选择用药或去医院进行诊治……

  1.复方草豆蔻酊

  功能主治:驱风健胃。芳香矫味药。

  注意事项:适用于暑湿吐泻偏寒者;孕妇及对酒精过敏者禁用。

  2.六一散

  功能主治:清暑利湿。内服用于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外治痱子刺痒。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3.砂仁驱风油

  功能主治:祛风,行气,降逆,消炎,镇痛。用于食滞不化,腹胀,胃痛,呕吐,伤风鼻塞,头晕头痛,中暑,风湿骨痛,神经痛,蚊虫咬伤。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4.广东凉茶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去湿生津。用于四时感冒,发热喉痛,湿热积滞,口干尿黄。

  注意事项:风寒感冒者不适用;孕妇慎用。

  5.藿香正气水

  功能主治:解表化湿,理气和中。用于暑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

  注意事项:藿香正气水含酒精,酒精过敏者慎用;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不良反应:有报道服用藿香正气水可引起心动过速、心源性休克、过敏性药疹等。

  6.六合定中丸

  功能主治:祛暑除湿,和胃消食。用于暑湿感冒,恶寒发热,头痛,胸闷,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7.清凉油

  功能主治:清凉散热,醒脑提神,止痒止痛。用于伤暑引起的头痛、晕车、蚊虫叮咬。

  注意事项:本品为外用药,不可内服。眼睛、外阴等皮肤黏膜及破损处禁用。

  8.十滴水

  功能主治:健胃,驱风。用于伤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软胶囊一日用量不得超过8粒;孕妇忌服。

  9.清凉含片

  功能主治: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用于受暑受热,口渴恶心,烦闷头昏,咽喉肿痛。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10.仁丹

  功能主治:清暑开窍。用于伤暑引起的恶心胸闷、头昏、晕车晕船。

  注意事项: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滋补性中成药。

  ☆ ☆☆☆☆考点127: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伤食类药

  1.保和颗粒(冲剂)

  功能主治:消食,导滞,和胃。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满,嗳腐吞酸,不欲饮食。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及糖尿病患者慎用。

  2.复方鸡内金片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消食化积。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食积胀满,饮食停滞,呕吐泄泻。

  3.山楂调中丸

  功能主治:消食健脾,和胃。用于内积食滞,不思饮食,伤食作泄。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急性肠炎腹泻;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4.大山楂丸

  功能主治:开胃消食。用于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注意事项: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服。

  5.和中理脾丸

  功能主治:理脾和胃。用于脾胃不和引起的胸膈痞闷,脘腹胀满,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大便不调。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诊断明确的萎缩性胃炎。

  6.香砂枳术丸

  功能主治:健脾开胃,行气消胀。用于脘腹胀闷,食欲不振,大便不畅。

  7.木香顺气丸、颗粒

  功能主治:行气化湿,健脾和胃。用于脘腹胀痛,恶心,嗳气。

  8.神曲茶(六曲茶)

  功能主治:解表祛风,健胃消食。用于风寒感冒,伤食腹痛。

  ☆ ☆☆☆☆考点128:常用非处方中成药-胃脘痛类药

  1.宝宝乐

  功能主治:温中补虚,和里缓急,开胃消食。用于脾胃虚寒,脘腹隐痛,喜温喜按,胃纳不香,食少便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者;孕妇忌服。哺乳期妇女慎用。

  2.丹桂香颗粒

  功能主治:益气温胃,散寒行气,活血止痛。主治脾胃虚寒、寒凝血瘀证,症见胃脘痞满,疼痛,嗳气,腹胀。

  注意事项: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孕妇忌服;妊娠和月经过多,及有自发出血倾向者,有热证或阴虚火旺证者慎用。

  不良反应:偶见轻度胃脘不适,一般可自行缓解。

  3.复方元胡止痛片

  功能主治:疏气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胃脘胀痛,胸胁痛,月经痛。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脾胃阳虚;孕妇慎用。

  4.胃复宁胶囊

  功能主治:消食化积,止痛,制酸。用于胸腹胀满,食欲不振。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心脏病心慌心动过速者;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

  5.胃疡灵颗粒

  功能主治:温中益气,缓急止痛。用于脘腹胀痛,喜温,喜按,食少,乏力;适用于慢性胃炎有上述症状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不适用于肝肾阴虚;胃部灼热,口苦反酸者忌用;孕妇慎用。

  6.左金胶囊

  功能主治:泻火,疏肝,和胃,止痛。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脾胃阴虚。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

  7.香砂养胃丸

  功能主治: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胃脘满闷或泛吐酸水。

  注意事项:胃痛症见胃部灼热、隐隐作痛、口干舌燥者不宜服用本药。

  8.温胃舒胶囊

  功能主治:温胃止痛。用于慢性胃炎,胃脘凉痛,饮食生冷,受寒痛甚。

  注意事项:胃大出血时忌用;孕妇忌用;糖尿病患者或胃脘灼热痛证、重度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9.胃得安片、胶囊

  功能主治:和胃止痛。用于胃痛,胃酸偏多者。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剧烈胃痛、呕吐、黑便者;孕妇慎用;急症胃痛及溃疡病活动期胃痛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0.六味安消散

  功能主治:健脾和胃,导滞消积,行血止痛。用于胃痛胀满,消化不良,大便秘结,痛经。

  注意事项:不适用于久病体虚的胃痛患者;小儿及孕妇忌服;高血压、心脏病、肾脏病、浮肿患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11.胃苏颗粒

  功能主治:理气消胀,和胃止痛。主治胃脘胀痛。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稳定,切勿恼怒。

  ☆ ☆☆☆考点129:常用非处方中成药-泄泻类药

  1.补脾益肠丸

  功能主治:补中益气,健脾和胃,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泄泻证。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胃肠实热、感冒发热者慎用。

  2.固本益肠片

  功能主治:健脾温肾,涩肠止泻。用于脾虚或脾肾阳虚所致慢性泄泻。

  注意事项:泄泻时腹部热胀痛者忌服。

  3.葛根芩连片

  功能主治:解肌,清热,止泻。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粘,肛门灼热。

  注意事项:泄泻腹部凉痛者忌服;治疗因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紊乱病人疗效欠佳。

  4.香连片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行气止痛。用于泄泻腹痛,便黄而黏。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考点130:常用非处方中成药-便秘类药

  1.便秘通

  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润肠通便,适用于虚性便秘,尤其是脾虚及脾肾两虚型便秘患者。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用后有口干现象。

  2.龙荟丸

  功能主治:泻火通便。用于肝胆火旺,大便秘结,小便赤涩。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糖尿病患者慎用。

  3.麻仁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年老体虚者不宜久服。

  4.麻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严重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排便困难等忌用;月经期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

  5.五仁润肠丸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体弱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大便干燥如羊屎,难排出者,在医师指导下,可增加药量。

  6.苁蓉通便口服液

  功能主治:润肠通便。用于老年便秘,产后便秘。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年青体壮者便秘时不宜用本药;服用本药出现大便稀溏时应立即停服。

[网络转载,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中药对症了什么感觉【防暑保健对症选用中药】

  酷暑盛夏炎热而潮湿,肌体大多是围绕“暑热”、“暑湿”而患病。儿童、年老体弱者多属易感人群。为了平安度过酷热的夏天,除了加强自我保健以外,也可合理地使用一些中药。  一、夏日常用中成药
  1、藿香正气丸(液)由藿香、苏叶、白芷、厚朴等药物组成,具有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效,用于外感风寒、内伤食滞、夏伤暑湿等症状的四季胃肠型感冒患者,表现为发热、恶寒、头痛、胸脘满闷、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亦常用于中暑、晕车、晕船者。现代药理研究证明,此药具有明显解热、镇痛之功效,对于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都有明显杀灭作用,是应用广泛,百姓喜欢之良药。本药近年来多由丸剂改为片剂、胶囊、口服液等多种剂型。
  2、风油精
  由薄荷脑、樟脑、桉油、丁香酚等组成,为淡绿色澄清油状液体,味凉而辣,带特殊香气,有清凉、止痛、驱风、止痒之功效,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头痛头晕、晕车不适以及蚊虫叮咬等症。可外用涂搽患处,亦可口服,1次4~6滴。但孕妇和3岁以下小儿慎用。注意:不可让药误入眼内。
  3、十滴水
  有健胃、驱风之效,主要用于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及胃肠不适。每次口服2~5毫升。孕妇忌服。
  4、午时茶
  解表和中,消暑止渴、开胃进食,适用于感冒风寒、内伤食积、头身疼痛和吐泻腹痛等症状。每次1袋,每日1~2次。属风热感冒或无积滞者不宜使用。
  5、仁丹
  有清暑醒神、避秽化浊之作用,用于中暑后恶心呕吐、胸中满闷、头昏脑涨或晕车晕船、水土不服等症,每次10--15粒。
  6、抗病毒颗粒
  由板蓝根、忍冬藤、山豆根、鱼腥草、贯仲等药物组成,清热解毒,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菌及解热、镇痛、抗炎之作用,用于四季各种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及病毒性感冒,成人每次1--2袋,每日3次。
  此外,板蓝根颗粒、夏桑菊颗粒、下火王颗粒、牛黄上清片(丸)、三黄片、清凉油、薄荷锭(解郁散风去热)、六合定中丸(祛暑除湿、和中消食、健脾止泻)、六一散(清暑利湿)和金银花露(解表散风、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等,都是夏季应用较多的中成药,可对症选用。
  二、夏日常用单味中药
  1 金银花 甘寒清凉而不伤胃,既能宣散风热,又能清解热毒。
  2 菊花
  甘苦微寒,轻清凉散,有疏风散热、平肝明目之效。
  近代研究,金银花、野菊花均有广泛抗菌消炎之作用。
  3 荷叶
  味苦性平,其气清凉芳香,善清夏季之暑邪以化秽浊,故夏季清热解暑剂中,常相配伍。夏季用鲜荷叶、粳米煮饭,有清暑、利湿、醒脾之良效。
  4 绿豆
  有解暑止渴、利尿除烦之效,常用于暑热烦渴等症。绿豆汤、绿豆粥是夏季消暑养胃之佳品,老少皆宜。绿豆还是解毒良药,凡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诸毒及醉酒等,大量服用,均可解救。
  5 西洋参
  苦甘凉,能益肺降火、养胃生津,夏季暑热伤阴,以本品养护最为适用。市售有冲剂与含片等。
  此外,薄荷辛凉,常用于疏解风热、清利头目;淡竹叶辛淡甘寒,多用于清心解热除烦;薏苡仁,甘淡微寒,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暑热伤气常用黄芪补之;还有桑叶、芦根、石膏、大青叶、蒲公英、决明子、葛根、藿香、佩兰、炒扁豆、木瓜、枸杞子等,都是夏季常用药,可根据需要选用。
  三、夏日常用中药茶
  1、桑叶菊花饮 桑叶、菊花、薄荷各10克,甘草6克,沸水冲服,能散风热、清头目、清肺止咳,用于风热型感冒。
  2、胖大海茶
  菊花10克,银花10克,麦冬6克,胖大海4克,沸水冲泡代茶饮,有清热解毒、滋阴明目、清利咽喉之功,患有上呼吸道感染及慢性咽炎者常服有益。
  3、银花菊花茶 银花15克,菊花10克,花茶3克(亦可加适量冰糖),沸水冲服,有清热消暑、解毒明目之功,风热型外感及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服之,有辅助治疗作用。
  4、降压茶
  罗布麻叶6克,山楂15克,五味子6克,冰糖适量(胖人不加糖),沸水冲服,久服可降血脂和降血压。
  5、菊楂决明茶
  菊花10克,生山楂15克,草决明15克,水煎代茶饮,有活血化瘀、降压、降血脂之功,大便秘结者用之最佳。
  6、减肥茶
  新鲜干荷叶张,生山楂、生薏苡仁各15克,陈皮6克,沸水泡服,有减肥、降压、降血脂之效。
  7、竹茅饮
  淡竹叶10克,白茅根20克,放保温杯中。沸水冲闷30分钟,代茶频饮,有清热利小便、凉血止血之效,对尿路感染、尿,中有红细胞者最为适用。
  8、三豆饮 取绿豆、白扁豆(炒)、赤小豆适量,水煎至豆开花,饮水代茶,有清心消暑、健脾除湿、利尿消肿之效,对脾虚胃弱、湿邪较重之人,夏日饮用最佳。
  四、夏日常用补益方药
  1 清暑益气汤由淡竹叶、荷梗、石斛、知母、麦冬、西洋参、黄连、甘草、粳米等组成,有清暑益气、止渴生津、解热、镇痛、健胃、利尿之效,是扶正祛邪之良方。该药多用于热性疾病的恢复期,以及小儿夏季热患者;对年老体弱、气阴两虚之人,入伏前预防性服用,能提高肌体免疫与抗病能力,有利于夏季减少各种疾病发生。
  2 生脉散 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有益气敛汗、养阴生津之功效,夏日常用于热伤元气、汗出过多的“气阴两伤”患者。近代研究表明,生脉散能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减轻疲劳感,增强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有强心、升压和抗休克作用;还能增强肌体对有害因素的抵抗力。该药常用于心力衰竭、休克与心肌梗死等危急患者的临床抢救。尚有针剂、口服液、颗粒等剂型。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301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