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麻黄1两(去根节),赤芍药1两,桂心半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细辛半两,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时气3日,表不解,热毒相传,或呕或嗽。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
摘录 : 《圣惠》卷十五
麻黄为中药中一个重要的发散风寒,是麻黄科麻黄属植物,它归肺经和膀胱经,它的功效主要是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接下来给大家详细讲讲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麻黄的功效与作用
1、解表发汗的功效
解表发汗是麻黄的主要功效,由于麻黄性温和而心性散,能宣肺气,也能通毛窍,散风寒,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出现外感风寒,客表实无汗等症状时,可以直接服用麻黄,能够让人体内汗液尽快排出,达到缓解风寒感冒的症状。
2、宣肺平喘
麻黄还可以入肺经和宣畅肺气,它能温散肺寒,能够预防和治疗因风寒入侵引起的肺寒咳嗽和哮喘,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麻黄中含有大量麻黄碱,麻黄碱可以治疗哮喘和咳嗽。
3、利水消肿
麻黄可以入肺经和膀胱经,服用麻黄后能宣降肺气,通利水道,可以加快身体内多余水分,尽快代谢与排出,能阻止多余水分在人体内滞留,可以起到利尿消肿的重要作用。
4、兴奋神经
麻黄中含有麻黄碱,麻黄碱会对人类大脑、中脑以及中枢神经都有十分明显的刺激作用,能让人体内的神经保持兴奋状态,也能让人体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汗腺唾液腺分泌也会明显增加,可以起到调理呼吸困难,精神萎靡以及大脑功能减退等症状。
以上就是有关麻黄的功效与作用的全部内容,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麻黄是一种带有毒性的中药材,它含有的麻黄碱毒性比较强,不可过量服用,避免引起中毒。
麻黄、麻黄根:宣收并司,宣肺祛邪,平喘降逆,适用于肺失宣降之证。
麻黄、五味子:敛肺止咳,既可宣肺平喘,又能敛肺降气,适用于肺虚气逆,肺失宣降之证。
麻黄、罂粟壳:宣散收敛,相辅相成,可宣通、收敛肺气的作用。
麻黄、白果:治喘嗽日久,外邪未彻,肺气耗散而呼吸短促者。
麻黄、肉桂:温散寒邪、宣通气血。
麻黄、蝉衣:治疗荨麻疹、湿疹,疗佳。
麻黄、黄芪:宣肺平喘,益气固表,适用于肺气虚弱,寒邪阻肺之证。
麻黄、石菖蒲:醒神开窍,适用于纳呆腹胀者。
麻黄、苏子:治胸满,肺气郁闭,呼吸短促。
麻黄、当归:治营亏气喘,或外伤胸膈,胸满且痛,呼吸不顺者。
麻黄、人参:适用于久喘下元亏虚,或气虚感邪,肺气失宣,咳喘阵作者,虚甚重用人参。
麻黄、苍术:治疗纳差体虚,内有痰湿之邪,外受六淫之侵而咳喘者。
麻黄、地龙:可通畅气道,改善通气与换气功能,修复黏膜,利尿,治疗咳嗽、痰多、喘促,水肿的患者。
麻黄、桂枝:温肺化饮,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之证。
麻黄、石膏:辛凉宣泄,外散风寒,内清肺热。
麻黄、杏仁:宣肺平喘,用于风寒外束,肺气壅闭之证。
麻黄、葛根:解肌发汗,用于伤寒无汗无风,项背强直,或外塞风寒,邪气内迫于阳明之恶寒无汗,发热口渴,下利等。
麻黄、连翘:解表退黄,治黄疸兼见头痛,体痛恶寒,无汗和小便不利等证而属表闭,湿热内蕴发黄者。
麻黄、熟地:滋肾平喘,用于肺实痰壅,肾阴耗损、肺气上逆、肾虚不纳之证。
麻黄、大黄:宣上导下,用于肺胃热盛,痰热互结,腑气不通,肺气上逆之喘咳。
麻黄、升麻:升阳解毒,用于伤寒大下之后,阳邪陷里,热毒上蒸,上热下寒,虚寒互见的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吐脓血者。
麻黄与细辛、干姜:温肺化饮,适用于外寒内饮、风寒束表,水饮内停,上迫于肺,肺失宣降之证。
麻黄、葶苈子:泻肺祛饮,宣泄肺气,适用于痰饮壅实,水气停滞所致之喘满痰涌者。
麻黄、附子:宣肺平喘,温通心阳,适用于心阳不足,寒饮内闭之证。
麻黄、厚朴:平喘降逆,可治痰瘀内阻,肺气郁闭,咳喘明显者。
麻黄、半夏:化痰平喘,调和肺胃,治咳嗽咯痰,气喘息促者,或咳喘兼呕,舌苔厚腻者。
麻黄、白芥子:宣肺化痰通络,适合于寒痰壅肺,气喘不顺,鼻窍塞窒者,或经络痹阻之各种痹证。
麻黄、黄芩:清宣肺气,清肺化痰,适用痰热郁肺,肺失宣降之证。
麻黄、射干:降逆化痰,用于肺气不宣,咳而上气,喉中痰诞,气机不利,喘息。
一、常用中药配伍
麻黄+桂枝:麻黄开腠发表,强行打开汗孔;桂枝解肌发表,松动肌肉,透邪外达。
麻黄+杏仁:麻黄宣肺平喘,杏仁降肺气。
苍耳子+辛夷:统鼻窍,用于鼻塞症状。比如鼻炎,外感风寒鼻塞流涕。
生姜+大枣:在表调和营卫,在内调和脾胃和气血。比如大青龙汤,是麻黄汤加姜枣、石膏,组方是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桑白皮+苏子:桑皮性微寒,长于去肺热平喘,苏子性温,化痰,止咳平喘。两温寒相制,用于止咳平喘化痰。
陈皮+茯苓:陈皮行气理气,茯苓健脾渗湿,两药合用行气化湿。主要用于中焦,治疗生痰之源。
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
芍药+大枣+甘草,酸甘化阴。
桂枝+芍药:桂枝得芍药,散中有收,汗出有源,芍药得桂枝,滋而能化,补不敛邪。注意在桂枝汤中,芍药+桂枝是等量的。
桂枝+甘草:作用是温通心阳。
芍药+甘草:《伤寒论》芍药甘草汤治疗脚挛急,主要功效是柔肝、舒筋、缓急、止痛。
防风+苍术:防风走十二经,风中润剂。苍术常用于实证,表里兼顾,运脾燥湿。
细辛+白芷+川芎:主要是止痛功效。祛风散寒,宣痹止痛,活血。
生地+黄芩:生地擅长清泄里热,生津润燥,黄芩用于里热初起,主要是少阳胆经之热,两药组合作用是清泄里热,防燥伤津。
羌活:擅长散风寒,祛湿止痛;
葛根:擅长生发清阳,可以舒筋,(升举津液可以舒筋),清阳明之热(阳明主肌肉,也就是清解肌),清阳明可以生津液。
香附:香附行气开郁,上行胸膈,外达肌肤
苏叶:大于9克,作用是发散表寒,6—9克作用是理气,疏松,小于6克,作用是内伤解郁。
常用行气药作用部位,厚朴(走胸腕),柴胡(半表半里),大腹皮(往下走)枳壳(胸腕部)枳实(胃脘到下部,可以导滞)
干姜+细辛+五味子:一温一散一敛,功效是温肺化寒饮。
射干:痰气互结多用射干。
桔梗+白前:桔梗开宣肺气,白前降肺气。合起来作用是宣降肺气。
连翘+银花:解表力量稍微弱,长于清热解毒,还有芳香避秽的作用。
荆芥+淡豆豉(桑叶水加工):温性被抑制,主要用于发散表邪,去性取用。
薄荷+牛蒡子:清利咽喉,薄荷轻清宣透,散表邪清利头目,也可清肝,牛蒡子清利咽喉,疏散风热。
桑叶+菊花:清肺热肃降肺气,平肝潜阳。
桔梗+杏仁:桔梗宣肺气,杏仁降肺气,一宣一降。
麻黄+石膏:如果以清热为主,麻黄比石膏为一比二(麻杏石甘汤);如果以散表为主,麻黄比石膏为二比一(大青龙汤);麻黄比石膏,麻黄六两,石膏八两,三比四用量。
石膏+杏仁:常用于肺热的咳嗽,一肃一清。
石膏+甘草:通过清胃热,而生津。
白芷+羌活:白芷归阳明,善于止眉棱骨痛,羌活发太阳之邪。
黄芩+石膏:黄芩长于清半里之热,用于少阳胆经,治口苦,石膏用于阳明经,解肌清热。
羌活+独活:两药协同祛一身之风寒湿邪,增强止痛作用。
柴胡+川芎:柴胡用于正气不足而需要发散邪气的,散风药配活血药,体现“治风先治血,
血行风自灭”。两药组合既能散邪层次深一些,又能治风和调血相结合。
桔梗+枳壳:桔梗开宣,枳壳降气。一升一降。主要作用是畅通胸部到腕腹部的气机,可以行气化痰,化血瘀。
前胡+茯苓:前胡辛散,降气,茯苓健脾渗湿。
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燥湿化痰,和胃降逆。
麻黄+附子+细辛:麻黄发散风寒,附子温肾助阳,可以股动肾气上达。细辛助麻黄发散,助附子温肾阳
二、君臣佐使常用比例
君臣佐使是按药物在这个方剂中所起到的作用而说的,不是通过比例剂量来衡量的。 一般情况下以臣药为中等剂量,君药应高出三分之一,佐使药要少给三分之一。 不过根据药物自身的特性配伍量也是有区别的,比如:中医有辛不过钱之说,细辛汤中,虽然细辛在重量上没有多,但是利用其芳香走串,温通筋脉,缓急止痛的作用,所以还是主药,蔓荆子和枳壳虽然高出数倍,但是其作用还是调整主要的功能防止主辅药物过偏顺便行使明目降气之功能,所以仍然属于佐使药物。
一般来说处方中的配伍的比例关系是没有严格规定的。是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运用的。比如说:一个病人有很多症状,但是通过辨证以后要抓住主症是什么,那么在用药的时候就要以治疗主证为重点,其它兼症所占比例就相应的小一些。但是,没有严格的规定,是大夫自己掌握的。如果搞清楚配伍也就明白为什么了。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031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解肌透痧汤
下一篇: 解肝清胃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