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解毒大青汤

中医世家 2023-05-18 22:02:57

解毒大青汤

处方 : 玄参 桔梗 知母 大青叶 升麻 石膏 山栀 人中黄 麦门冬 木通各3克

功能主治 : 泻火解毒。治疗疮误灸,逼毒入里,致生烦躁,谵语不定者。

用法用量 : 用水400毫升,加淡竹叶、灯心各20件,空腹时服。便秘,加大黄,闷乱,加烧人粪。

摘录 : 《外科正宗》卷二

温病学2.温病学发展分哪几个历史阶段

▪ 萌芽时期
▪ 成长时期
▪ 形成时期
▪ 提高时期
望采纳O(∩_∩)O谢谢

温病学在祖国医学中是一门年青的学科。然而做为一门学科来讲,则有着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了解其发展概况,可加深对本学科的认识。温病学起源于战国时期的《内经》,到秦汉晋唐时期,温病皆隶属于伤寒范围。经过两宋金元时期的变革发展,温病始脱离伤寒藩篱;时至明清,才逐步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从而形成一门新兴的临床学科。综观中医的发展史,温病学的发展大体经过了以下三个时期:
萌芽时期
(战国—晋唐时期)
据医史考证,温病学起源较早。古代由于生产水平、科学水平低下,再加上其他社会原因,诸如战争、饥荒等,使许多温病广泛蔓延,温邪日益猖獗,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祖国医学的温病学说便在与疾病斗争中产生出来。从现存医著分析,从战国到秦汉时代,可以作为温病学说的萌芽时期。在此时期中,虽然还没有堪称温病学专著的医籍出现,但是人们对温病怎样进行防治的认识已经开始萌芽,有不少科学设想和具体经验散见在有关医书中,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发展奠定了初步基础。
1、秦汉时代对温病学理论的初步认识(主要见于《内经》、《难经》、《伤寒论》)
(1)对温病概念的认识:当时认为,温病隶属于伤寒,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伤寒是一切外感热病的总称。
《内经》:“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内经》时未明确提出温病病名,称之为热病)
《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伤寒分广狭二类,广者即包括上述五类,狭者即上述五种之一的伤寒。
《伤寒论》认为:温病是伤寒中的一个类型。“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2)对温病病因的认识:
《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
原始病因是寒邪
伏寒化温
寒邪化热而成温病
(3)对温病证候的认识:热象偏重,突出了温病的温热特性。
《素问·评热病论》“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急,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
《伤寒论》第六条:“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扼要叙述了温病的症状,对后世论述温病的证候和治疗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热象偏重:虽对温病的证候描述不完全,不准确,但对证候的基本特点已有所了解)
(4)对温病的治疗认识:
《内经》“热者寒之”,“温者清之”,虽不是针对温病而言,但对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伤寒论》虽未明确指出温病的治疗原则,但论中所述的清热、攻下、养阴等,对温病的治疗有实际意义和启发作用。如白虎汤,可直接用于温病气分胃热证,攻下的调胃承气汤变化为五承气汤(牛黄、导赤、增液、宣白、桃仁等)此外,麻杏石甘汤,茵陈蒿汤,栀子豉汤,葛根芩连汤等,对于温病治疗学的形成有深刻的影响,至今仍为临床所用。另外,秦汉时代对温病的预防也有一鳞半爪的记载,此处不一一叙述。
2、晋唐时代对温病病因的探索和防治方剂的创制
秦汉后到了晋唐时代,在整个中医学界,医学的发展是对方药的整理,此时方书较多,在医理上无重大突破,温病学的发展情况也是如此。
(1)病因的认识:
葛洪《肘后备急方》:“岁中有厉气兼挟鬼毒相注,名曰温病。”认识到温病的病因是一种特殊的致病因素,不同于其它病因,这种特殊的物质疠气,致病传染性强。至于鬼毒,葛洪出生于道家,故认为有鬼毒作用。
巢元方《诸病源候论》认识到:温病是“人感乖戾之气而生病。”不同于一般病因的致病因素也是一种特殊的致病物质。以上这二种认识,对后世吴又可“疠气学说”有很大指导意义。
(2) 方剂的创制从治疗学方面丰富了温病学的内容
葛洪《肘后备急方》、孙思邈《千金要方》、王焘《外台秘要》记载了许多预防和治疗温病的方剂。例如:
黑膏方——治温毒发斑 萎蕤汤——治风温(滋阴解毒)
大青汤——治温病热盛阴伤太乙流金散——烧烟熏辟温气(空气消毒)
黑膏方:生地黄、豆豉、猪膏(猪肤)
萎蕤汤:白薇、麻黄、独活、杏仁、川芎、甘草、 木香、石膏
大青汤:大青叶、阿胶(滋阴清热)
太乙流金散:雄雌黄、矾石、鬼箭羽、羚羊角
(以上几个方子,突出了清热解毒,为温病治疗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以上通过对《内经》、《伤寒论》、《肘后方》、《千金方》等对温病的论述可知,此时虽对温病的因证脉治有了一定的认识,但理论简单、朴素、零散缺乏系统,未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仍属伤寒范畴。
总结概括此时期:
A、对温病的病名、病因、证候防治有了初步认识
B、概念上温病隶属于伤寒
C、对温病的认识理论简朴缺乏系统
但我们从温病学说发展的过程来看,这个阶段是个良好的开端。温病学说思想一经产生,就为后世继续发展这门学科开辟了正确道路。
唐代是我国经济繁荣时代。唐代以后,南方地区,长江流域一带,逐步得到开发,城市兴建,人口集中,交通便利,商业繁荣,海外交通频繁,因此疾病传播类型增多。宋代民族斗争激烈,战争频繁,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感热病随之增多,流行传染更加残酷,使得医家们有更多实践机会。医家们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了新的治疗经验,认识到《伤寒论》的辨证治疗方法,用于治疗温病,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同时因为药物的发现日益增多,所以有条件提出发展和改革的主张,使温病学进入成长发展时期
成长时期
(两宋金元)
1、治疗学上的新突破
① 宋代朱肱擅长灵活运用经方:
朱肱首先提出运用经方不能墨守成规,{因时因地因人因病}灵活加减随证变化。
② 金元刘河间强调热病治宜寒凉: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学术活跃。刘河间首先打破《伤寒论》表证必须用麻桂辛温解表的方法,认识到很多外感病滥用辛温解表,足以误人。提出治疗热病:
A、创新论――六气皆从火化,六经传变皆是热证;
B、立新法——寒凉清热为主,法当表里两解;
C、制新方――防风通圣散,双解散等表里双解剂。
突破了发表不离麻桂的常规,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较朱肱前进了一大步,为后世建立以寒凉清热药为中心的温病治疗学打下了基础,是温病学发展史上一大转折。故后世有“伤寒宗仲景,热病崇何间”之说。
③罗天益对温病证治作了规律性提示:
《卫生宝鉴》即按热在上焦、中焦、下焦以及在“气分”、“血分”不同部位而分证、制方用药,但未把症状系统归纳,以后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皆受之影响。
3、理论上的新进展
(1)宋代郭雍对病因学说的阐发:
宋代郭雍《伤寒补亡论》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伤于寒至春而发、也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后世认为温病有伏邪、新感两类,实即导源于此。
(2)元代王安道对寒温之异的辨析:
元末王安道《医经溯洄集》对温病的病名、病理,治则有独特的见解,对寒温的辨析很重要。
A、病名:温病不得混称伤寒
B、病理:温病与伤寒发病机理迥然不同,温病属里热外发、怫郁于表
C、治疗:清里热为主,解表兼之
他的看法,划清了寒温界限,为温病学说脱离伤寒,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故吴鞠通称他“始能脱却伤寒,辨证温病”。
从以上所述,宋代的朱肱、郭壅及金元时期的刘河间、罗天益、王安道等医家的论述可知,此时对温病的认识逐步深化,在理论和治法上都有了新的进展和突破,为后世温病学的形成打下了基础,所以说是成长阶段。
总结此期:
1、理论上的进展: 提出温病病因的不同看法及从病名、病机和治疗上区分伤寒和温病。
2、治疗学的突破:主张灵活运用经方、强调热病的治疗以寒凉为主 ,提出外感病因按邪在三焦气血制方用药。
两宋金元后,到了明清,温病学的发展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温病学家辈出,温病学专著丛现,对有关温病学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终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温病学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时期。
形成时期
(明清)
这一阶段,以吴又可《温疫论》和清叶天士《温热论》、薛生白《湿热病篇》、吴鞠通《温病条辨》、王孟英《温热经纬》温病学家及温病学专著为标志,有关温病的理法方药已有了一套完整的体系,从而形成了新的专门独立学科———温病学。
1、明代温病学的主要成就
(1)明代汪石山首创“新感温病”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
金元以前,论述温病者大多以《内经》、《伤寒论》为据,“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的“伏气温病”。在成长阶段已谈到宋·郭雍已认识到发于春季的温病,既有冬寒伏而后发,亦有感受春季时令之邪而发。但他未直接提出“新感温病”之说。为清代温病学家认识到春夏秋冬皆有感而即发的温病,有较大推动和启发作用。
(2)明末吴又可编著《温疫论》,创立温疫辨证施治理论
吴又可身处崇祯末年,正适温疫流行。他根据实践体会,编写了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他在书中创造性提出了温病不同于伤寒的一些独特见解。其学术成就表现在:
Ⅰ、论述了温病与伤寒的不同,大胆提出“守古法,不合今病”的独特见解。
Ⅱ、首创“疠气”学说,脱却“六淫”致病因素圈子,丰富和发展了温病病因学说。他说“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温疫是感触疠气而引起,邪从口鼻而入,伏匿膜厚,迨其溃发则有九种传变。温疫有强烈的传染性,“无问老少强弱,触之者即病。”
Ⅲ、在治疗上强调以祛邪为第一要义,提出“客邪贵乎早逐”“邪不去则病不愈”。并创疏利透达之法。如:
a、发病初起,即用达原饮疏利透达膜原
(达原饮:槟榔、厚朴、草果仁、知母、芍药、黄芩、甘草)
b、中期邪已陷胃,用三承气汤专主下夺,以邪尽方止
(大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小承气汤:大黄、厚朴、枳实)
(调胃承气汤:大黄、芒硝、甘草)
c、 后期重在滋养津液,清解余邪。如用柴胡清燥汤、蒌贝养荣汤、清燥养荣汤等扶正祛邪。
(柴胡清燥汤:柴胡、黄芩、陈皮、甘草、花粉、知母)
(蒌贝养荣汤:知母、花粉、贝母、瓜蒌实、桔红、白芍、当归、紫苏子)
这些认识对后世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观点和依据,不仅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是一重大创见,且至现在仍不失其先进的科学思想。清代戴天章《广温疫论》、刘松峰的《松峰说疫》、余师愚《疫疹一得》、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均皆论述温疫,都是受到吴氏思想的影响。
(3)明末清初喻嘉言提出瘟疫防治新见解,创立秋燥致病新理论:并倡温疫分三焦论治:
Ⅰ、喻嘉言对温疫的防治有新的认识
喻氏认为“未病前饮芳香正气汤,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邪即入,则以逐移为第一义:
上焦如雾,升而逐之,兼以解毒
中焦如沤,疏而逐之,兼以解毒
下焦如渎,决而逐之,兼以解毒
这对后世运用芳香化浊法和吴鞠通三焦辨证都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Ⅱ、撰写《燥气论》,提出秋伤于燥之说(创秋令燥热为病之论)
喻氏认为,《内经》中只有春伤于风、夏伤于暑、秋伤于湿、冬伤于寒,春必病温等论述,而没有论及燥气,不够全面。于是撰写《燥气论》,补充了秋伤于燥之说,并自订清燥救肺汤治疗燥病的主方,这确是发前人所未发。对温病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清代四大温病学家的杰出成就:
清代温病学的发展已盛行大江南北,温病学在理论证治上形成完整体系。使温病学趋于成熟的,是以叶天士、薛生白、吴鞠通、王孟英等医家确立了卫气营血、三焦辨证纲领为主要标志。其中叶天士是温病学发展史上建立完整体系的杰出代表,有“温热大师”之称。他们的贡献是:
(1) 叶天士建立了温病因证脉治的独立体系:
叶天士的最大贡献,是建立了温病学的独立体系。可以说没有叶天士的贡献,就没有今天的温病学。其代表著《温热论》、《三时伏气外感篇》。
叶天士,名桂,字天士,号香岩,又号上津老人,清代吴县人,原籍安徽歙县,先世迁吴。叶氏生于世医家庭,少年时,日至学塾读书,晚归则由父授以医学,受家庭熏陶颇深,十四岁时,其父去世,叶氏随其父门人朱某习医,十分好学,凡闻某医善治某证,拜师,学后更以他师,从12—18岁,拜十七师,从而吸收各家之长,加上生性聪颖,又能刻苦钻研,故得以融会贯通,学业猛进而自成一家。
叶氏生平诊务繁忙,无暇著述,现在流传的几种叶氏著作系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另有伪托叶氏之名者,如《温热论》、《临证指南医案》、《叶氏医案存真》等为其门人或后人整理而成。较能真实反映叶天士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温热论》是叶氏学生顾景文据其口授整理而成,是温病学理论奠基之作。叶氏建立温病学独立体系具体表现在:
A、阐明了温病的主要类型及其发生发展机理:
如《三时伏气外感篇》按季节划分类型,分新感、伏气
三时:春乃春温风温、夏即暑病、秋则燥病,综合有新感有伏气。
现在我们教材上的四时温病基本上是按叶天士的思想来划分的。
B、创立了“卫气营血”温病辨证理论:
为温病学确立了理论基础,是继《伤寒论》六经辨证之后,在热性病辨证施治体系方面的一个创造性发展。卫气营血不是叶天士的主观想象,而是客观实际,符合卫气营血的病理变化
C、发展温病的诊断方法:
伤寒、金匮重视脉象,叶天士创辨舌验齿。对辨舌验齿、辨斑疹白陪有独到心得,对舌象论述详细简明。陈泽霖说:真正舌象有研究价值的是叶天士的辨舌。例如:烧伤病人开始表现为黄苔,热毒炽盛,当舌质绛时,热入营血,将要出现败血症。
D、确立了温病的治疗大法:
“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此外他的《临证指南医案》、《三时伏气外感篇》等也是临床经验的结晶,实用价值较大,为后代医家所推崇。
(2) 吴鞠通充实发展叶氏学说,丰富温病的证治内容:
吴鞠通为清代江苏淮阴人,少习儒学。19岁时,其父患病而死,认为不能医治父病,简直无颜立于天地之间,故慨然弃举子业,专事方术。23岁时其侄儿患温病,“请诸医其于温病治法,未之闻也。”至最后身发黄而死。,当时吴氏因初学医,故“未敢妄赞一词”,但此事激发了吴鞠通钻研温病的决心。26岁时,到北京检校《四库全书》,从而得以阅读大量先贤医著。在广泛钻研医学书籍的同时,尤对叶氏《临证指南医案》深入细致,分析研讨,又结合具体病例认真揣摩,附以自己的见解和经验,编著了《温病条辨》一书。该书是一部系统论述四时温病的专书(共列238法,198首方),此书不仅收取了前贤在温病学方面的成就,犹其使叶氏温病学说系统化、理论化,从而便于学习推广运用,而且在温病的理论、治法、处方、用药等方面都有所发展和提高。吴氏在温病学方面的贡献集中体现于《温病条辨》中,具体表现于:
A、创立了三焦辨证,完善了温病的辨证体系
叶天士创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于明确温病不同阶段和层次的辨证治疗,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卫气营血尚不能确切的反映出与病变脏腑的关系,因而仅有卫气营血辨证还不能满足温病临床的实际需要。吴鞠通则以三焦来归纳温病错综复杂的辨证表现。凡心肺之病属上焦、脾胃之病属中焦,肝肾之病属下焦。三焦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互为经纬,共同构成了温病的辨证理论体系
B、阐明温病的病机传变,提示了温病的发展规律
吴氏提出温病“始上焦,终下焦”“上焦病不治,则传中焦,胃与脾也;中焦病不治,即传下焦,肝与肾也。”——总结了多种温病的病理发展规律。
C、创制了治疗大法,丰富了温病治疗学内容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
非轻不举形容药性轻清、非平不安形容药性平和、非重不沉形容药性重坠。
上焦部位最高,而近于表,所以治上焦的病,宜用如羽毛那样轻清升浮之品,否则药过病所;中正平和如秤杆之平衡,中焦处于上、下焦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故中焦有病用药须不偏不倚,即不能用上焦轻清升浮,又不宜用下焦滋腻潜降;下焦部位最低,而偏于里,用药须重浊,犹如秤砣那样沉重之品,才能直达病所。
(3) 薛生白编撰专著,系统论述湿热病的因证脉治
《湿热病篇》专论湿热病证的辨证施治。薛氏为江苏吴县人,与叶天士同
时同地。相传与叶天士互为矛盾,有扫叶山庄,扫叶老人之称。薛氏博学多才,兴趣广泛,能画善诗,与诗词理论家袁枚是莫逆之交,所著诗文甚富,《随园诗话》。性格高雅,淡于功名,朝廷两征鸿博而不就,潜心于歧黄医学之术,以医为毕生之业。他的代表作《湿热病篇》对湿热病证的论述,详尽而精辟,药证俱备,无论处常处变,皆有证可辨,有法可循,是温病学发展史上,系统而完整地阐述湿温证治的最早文献。对掌握湿热病的辨证施治,确有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各论中湿热病主要取材于《湿热病篇》。
(4) 王孟英汇集渚家之说,集温病学之大成
浙江海盐人,早期行医在杭州,以后旅居上海行医多年,晚年移居家乡海盐。世代行医,十四岁丧父,立志继承先人遗业,谋生之余发奋攻读医书。博览群书,予以融会贯通,如此十年后,学业大成,验之于临床,每起沉疴,医名于是大振。生平著作甚多,大多已毁,流存者尚有十余种,其中较有名的有《霍乱论》、《温热经纬》、《王氏医案》、《归砚录》等。
王氏之前,温病学家及其著作大量涌现,尤其是吴鞠通《温病条辨》问世,温病学说体系已建立。但其学术内容多取材于叶天士,甚少吸取其它温病学家之论述。因而在内容方面,尚不够完整,还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出温病学说的全貌。王氏有鉴于此,编著了《温热经纬》“以轩歧仲景之文为经,叶薛渚家之辨为纬”。该书五卷:卷一《内经》;卷二《伤寒论》;卷三卷四收集清代有关温病学名著《外感温热篇》、《湿热病篇》、《外感温病篇》、《疫病篇》;卷五方论(方剂和药物)。在汇集基础上,广采名家注释,列证文献三十余种,阐其本人见解。此书起到了全面整理温病学说的作用。是温病学集大成之编,对温病学成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王孟英对温病学说的贡献因而能与叶、薛、吴齐名、被称之为温热四大家之一。
他们大胆突破了“温病不越伤寒”的传统观念,在温病的辨证施治上,敢于总结前人经验,创立新理论,制定新治法,终于在外感热性病方面,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所以说,明清时代为温病学的形成阶段。
总结此期成就有五点:
① 创“新感温病”之说,丰富发展了温病发病学内容。
② 提出疠气学说,在病因学上一大进步。
③ 以温病做为多种热性病的总称,学术上自成体系。
④ 确立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的温病学理论体系。
⑤ 丰富了温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方法。
随着温病学的蓬勃发展,特别是新的理论体系的确立,在医学界产生了伤寒学派与温病学派之争,有关内容放在第二章温病学说中的三大争论中讲解。
提高时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
温病学在明清时期得到蓬勃发展。到了民国时期,由于当时反动政府的腐败,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国民党采取取缔消灭中医的政策,祖国医学倍受摧残,温病学基本上没有得到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在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下,党中央和人民政府制定了新的中医政策,祖国医学获得了新生,各地建立了大量的中医院(如安徽就有省、市、县中医院所)。各综合医院也设立了中医科,为中医治疗温病提供了条件。特别是中医对温热病的诊治,从门诊转到病房,观察更为细微,更便于总结。在此同时,很多西医投身于中西医结合工作,在中西医的共同努力下,温病学得到了蓬勃发展,出现了令人鼓舞的广阔前景,这一时期是温病学发展提高阶段,主要成就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广泛运用,成就卓著:
将温病学的理论和经验广泛运用临床,并取得显著疗效。1954年石家庄地区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其经验迅速在全国各地推广,引起了医学界的重视,不仅扭转了许多人头脑中存在的中医不能治疗急性病,不能治疗器质性疾病的错误认识,而且吸引了许多西医界人士的重视和研究中医温病学。四十多年运用温病学理论和方法治疗流脑、乙脑、流行性出血热,麻疹,血液病、百日咳、菌痢、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肺炎,急性胆道感染,败血症等急性传染病及急性感染性疾病,都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并对这些疾病的辨证分型,治疗规律,进行了总结。
2、理论研究取得进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温病学理论逐步走向规范。由于历史的原因,温病学理论中有的概念比较混乱,或是模糊不清,或是有多种含义,甚至存在着互相矛盾之处,通过系统的整理研究,这些问题,大体上得到了解决,在此基础上,对温病学的基础理论通过深入的探讨而使其有所提高。如对:
① 温病的病因学说有了新的见解:首先对六淫的实质已从单纯的气候因素认识中摆脱出来,而视为各种致病因素,致病属性和特点的归类方法。其次提出了“毒”在发病和病变过程中的作用等。
② 对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和三焦辨证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就如何创立新的、统一的外感热性病纲领进行了探讨。与此同时,历史上的“寒温之争”有了较统一的认识,不少人提出“寒温分家”在历史上曾推动中医外感热性病理论和证治的发展,寒温对立,不适应临床实际的新形势,因而提出应在新的高度上达到“寒温统一”,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中医外感热病学。
②在温病的治疗方面,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如关于“截断疗法”的认识和如何掌握运用、如何针对温病中的“毒”而采取相应的措施等。
3、结合实验获得成果:
对温病卫气营血传变的规律及其本质,对舌苔变化的实质等方面,运用现代生理病理,生化等知识和方法,进行了系统的观察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还制作了卫气营血病证的动物模型,在此基础上来研究温病的辨证和治疗规律,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4、治疗方药不断丰富:首先对温病学中常用的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攻下通里,补气益阴等治法的作用机理及有关方剂,中药药理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其次,结合辨证论治和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制定了许多有效的治疗方剂。另外,在剂型改革以提高疗效,方便治药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在原有的以汤,丸剂的基础上,创制了片剂、冲剂、水剂、针剂等新剂型,中药不仅可做静脉注射,而且有了中药的大型输液。这些成果极大地丰富了温病治疗学的内容。
5、文献整理取得成绩:
① 重印和校勘注释出版了明清时代的一些温病学名著,对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促进温病学进一步发展与提高作出了贡献。
② 编著出版温病学专著和教科书。如《温病纵横》、《温病理论与临床》等。
③ 在新形势下,温病学的信息越来越丰富,并通过大量的医学报刊杂志,迅速地交流传播,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到1995年底,有关温病学的文献资料仅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就超过了一万多篇。信息的交流对温病学的发展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然我们应看到:温病学的发展步伐还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在此提出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A、温病病因学、发病机制等需进一步阐明从本质阐明。
B、对各种温病还需做具体的鉴别。
C、对病证的诊断和治疗有待进一步规范化、标准化,充实完善抢救措施,给药方式还应多样化,以求使用方便,而且高效,速效。
D、对于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还应进一步引入温病学研究中。
E、加强临床和实验室科研工作等等。
总之,目的欲使温病学的发展有一个新的突破,以适应医学科学的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
结语:温病学的发展概况就讲到这里。今天我们对待这门学科,需认真学习掌握,学习时需注意几点,即为温病学的学习方法。

中医知识每日一读:伤寒总病论:发汗吐下后杂病证

  病患脉微而涩,此乃医所病,大发其汗,又数大下之,其人亡血。病当恶寒,后乃发热,无休止时。夏月盛热,欲着覆衣;冬月盛寒,欲裸其体,所以然者,阳微则恶寒,阴弱则发热,此医发其汗,使阳气微,又大下之,令阴气弱。五月之时,阳气在表,胃气虚冷,以阳气内微,不能胜冷,故欲着覆衣。十一月之时,阳气在里,胃中燥热,以阴气内弱,不能胜热,故欲裸其身。又阴脉迟涩,故知亡血也。(此皆可治。阳微恶寒四逆,阴弱发热为内热病,宜苦酒、艾草之类。)   大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   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汤 主之。   茯苓(四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大枣(八个)   咀,以甘烂水五升,先煮茯苓减一升,内下诸药,煮取一升半,温温作三服。作甘澜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中,以杨柏枝击水,上有珠子五六千个相逐,取用之。   发汗或下后,痞满,或成寒实结胸,气塞不通,宜 槟榔散 。   槟榔(二个,一生一煨。)   细末,酒二盏,煎一盏四分,作两服,温饮之。兼治蛔厥,心腹刺痛。《南海本草》治膀胱气佳。   庞曰 因发汗时,汗出如水漏下,还复汗少,喘促不止。脉促而按之濡者,合当汗而解;脉促而按之者,死。若脉浮,手足微厥,面垢唇青,昏愦而喘者,阴阳未和,尚阻升降,宜服顺阴阳    五味子汤 。   麻黄(半两) 人参 五味子 麦门冬 杏仁 橘皮 生姜(各一份) 枣(七枚)   咀,水二升,煮七合,去滓,通口服一盏,未瘥,再作二三服。手足厥甚者,浓衣护其厥。   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宜 干姜附子汤 。(不可作煮散。)   干姜(一两) 附子(一枚,生)   咀,水一升半,煎至半升时,饮一小盏,食久再服。   伤寒,若吐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宜 茯苓白术汤 。   茯苓(二两) 桂枝(一两半) 白术 甘草(各一两)   咀,水三升,煮至一升半,去滓,分温四服。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 ,香豉栀子汤主之;少气者,加甘草;呕者,加生姜。    栀子香豉汤  肥栀子(二十枚) 香豉(两合,绵裹)   水二升,煎栀子至一升三合,下豉,取七合半,去滓,每进一盏。得吐,止后服。    栀子甘草汤 ,前汤内加甘草一两,同栀子煮,后下豉,如前法,加水半升。    栀子生姜汤 ,前方内加生姜二两半,同栀子煮,后下豉,同前法,加水一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属栀子香豉汤主之。(用前方。)   下后,腹烦满,起卧不安者, 栀子浓汤 主之。   栀子(八个,大者) 浓朴(二两) 枳实(二枚)   咀,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温饮一盏。   伤寒,医以丸药下之,身热不去,微烦, 栀子干姜汤 主之。   肥栀子(八个) 干姜(一两)   以水一升七合,煮取八合,去滓,分温三服。   凡用栀子汤得效,即止后服,病患旧有微溏,不可与之。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塞者,栀子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表未解, 柴胡桂枝干姜汤 主之。   桂枝 黄芩(各一两半) 柴胡(四两) 栝蒌根(二两) 干姜 甘草 牡蛎(各一两)   咀,水六升,煎至三升,去滓,再煎一升半,温温时饮一盏,食顷再服。   伤寒发汗,若吐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 旋复花代赭汤 主之。   旋复花 甘草(各一两半) 人参(一两) 生姜(二两半) 代赭(末,半两) 枣(三枚)半夏(一两半)   咀,水五升,煎三升,去滓,再煎取一升半,温分四服。   伤寒,若吐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饮水至数升者,白虎加人参主之。(方在厥阴证中。)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身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龙骨牡蛎汤 主之。   柴胡(二两) 龙骨 黄芩 生姜 铅丹 人参 桂枝 茯苓 牡蛎(各三分) 半夏(一合)大黄(一两) 枣(六个)   咀,水六升,煎取三升,下大黄,切如棋子块,更煎取二升,去滓,温饮一盏。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治中焦,此利在下焦,以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当以五苓散利小便。(五苓散方在可水证中。)    赤石脂禹余粮汤  赤石脂 禹余粮(各八两)   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温饮一盏。   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 桂枝人参汤 主之。   桂枝 甘草(各二两) 白术 人参 干姜(各一两半)   咀,水五升,先煮四味,取三升,内桂,更煮取一升,去滓,温分三服。   发汗后,腹胀满者, 浓朴人参汤 主之。   浓朴(四两) 甘草(一两) 生姜(四两) 半夏(一两一分) 人参(半两)   以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分三服。   治头痛壮热,心中烦, 黄芩栀子汤 。   黄芩 栀子(各一两半) 石膏 干葛(各二两) 豉(半两) 葱白(寸切,半斤)   咀,水四升,煮取一升半,温温作三四服。始得病便如前证,亦可服。治夏月伤暑毒,殊验。   伤寒发汗后,或未发汗,头痛如破,宜 葱白汤 。   连须葱白(寸切,半斤) 生姜(二两)   水二升,煮一升,去滓,温温作二三服。   服前汤,头痛未解,宜 葛根葱白汤 。   葛根(一两) 芍药 芎 知母(各半两) 葱白(一握,寸切) 生姜(一两)   咀,水二升半,煮取一升,去滓,温温分减服。   伤寒头痛立效, 荆芥散 。   天南星 草乌头(肉白者,生用) 荆芥穗(各半两) 石膏(一两)   细末,每服二钱半,陈茶一钱,姜汁半呷,薄荷三叶,水两盏,煎至八分,温温相次三服。   伤寒呕吐不止,恶寒,脉细或浮迟,宜 理中丸 ,兼治霍乱吐利,及伤寒后发热,水停喜唾者。   人参 干姜 甘草 白术(各一两)   细末,蜜丸鸡子黄大,每服一丸,百沸汤一盏,化令细,煎三五沸,温服之。   霍乱脐上筑者,不宜术,可作汤去术,加桂一两半,水三升,煎取八合,稍热服之。吐甚,去术加生姜一两半,作汤煎,如前法,饮热粥一碗,微温覆之,勿发揭衣被。有寒腹满痛,或四肢拘急,或下利转筋,加生附子二枚,作汤服之。   治伤寒呕吐欲死, 生姜半夏汤 。   半夏(一两半) 生姜(三两)   水三升半,煮一升,去滓,温温分四服。   治呕吐发热,脉滑数或洪者, 茅根汤 。   茅根(半升) 麦门冬(二合半) 半夏(一两) 人参(半两) 茯苓(半两) 生姜(二两)   咀,水五升,煎一升半,去滓,温温分减服。   霍乱,头痛发热,身疼,多饮水者,宜五苓散。(方在水证中。)   伤寒发热自利,脉浮大数,及鼻衄或呕者,宜 黄芩芍药汤 。   黄芩(一两半) 芍药 甘草(各一两)   咀,水五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四服。呕者,加半夏一两一分,生姜一两半,煎服。   治伤寒热痢,或兼腹痛, 黄连当归丸 。   黄连 当归(各三两) 干姜 赤石脂(各一两)   细末,蜜丸梧桐子大,米饮吞下二三十丸,日三夜二服。   伤寒,下利如烂肉汁,赤带下,伏气腹痛,诸热毒悉主之, 薤白栀子汤 。   豉(半升,绵裹) 薤白(一握) 肥栀子(大者七个)   水三升半,先煮栀子十沸,下薤白,煎至二升,去滓,下豉煮一升半,温温分减服,必解下恶积。   伤寒汗解,因饮酒复剧,苦烦闷,干呕口燥,呻吟错语,不得卧。此药解热毒,除酷热。不必饮酒剧者,疗五日中神效, 黄连黄柏汤 。   黄连(一两半) 黄芩 黄柏(各一两) 肥栀子(十二个)   咀,水三升,煎一升二合,去滓,温温分减服,未瘥更作。   伤寒四日而大下,热利时作,白通诸药多不得止,四顺汤热,白通汤苦温,除热止利,莫若 黄连熟艾汤 。   黄连 黄柏(各一两半) 龙骨(一两) 熟艾(两鸡子大)   咀,水四升,煮一升二合,去滓,分减温服。   庞曰 凡冷利皆宜四逆。冷利脐下必寒,水谷黄白色或青黑也;热利脐下必热,利黄赤色也;天行热毒,下利赤白,久下脓血;及下部毒瓦斯,当下细虫如布丝缕大,或长四五寸,黑头锐尾,宜 麝香丸 。   麝香(一钱) 附子 雄黄 丹砂 干姜 巴豆(各二钱)   捣下筛讫,炼蜜和丸小豆大,米饮下二丸。未知增之。(此方本无巴豆,是古方脱去,服之不效。今增巴豆,试之甚验。)   伤寒后咳噫, 肉豆蔻汤 。   肉豆蔻(一个) 石莲肉(炒) 茴香(各一分) 丁香(半分) 生姜 人参(各二分)枇杷叶(五片,拭去毛,炙。)   咀,水三升,煎至一升半,分四服,空心暖饮之。   庞曰 伤寒汗后,咳噫不止,是阴阳气升降欲作汗,升之不上,降之不下,故胃气上逆而咳噫无休止者,宜 良姜汤 。   橘皮 良姜 桂枝 当归(各一分) 麻黄(半两) 槟榔(三个) 杏仁(二十个) 甘草(一分) 生姜(一分) 大枣(十枚)   咀,水二升半,煎至一升,去滓,下槟榔末,又煎三沸,去滓,通口服一盏,未已再一剂。   时行头痛,心如醉状,面爱向黑处,不欲见人,此为坏热不散,速行大青汤与服;不尔,狂走赶人。 大青汤  大青叶 秦艽 吴蓝 升麻 荠 栝蒌根(各二分) 甘菊(一分) 石膏(三分) 竹沥(二合) 朴硝(三分)   咀,分二帖,每服一帖。水二升半,煎至一升二合,去滓,下竹沥、朴硝,分温四服。肉色黄加茵陈六分;面似火加栀子十四枚,加水成三升,煮取一升半,温饮一盏。   七八日热盛不解, 苦葶苈汤 。   苦酒(一升半) 苦葶苈(一合) 生艾汁(半升)   同煎至七合,作二服,此疗内热病,有牛黄一刀圭尤良。阮河南曰 今诸疗疾,多用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此皆贵价难得,常有必欲求之,转以失时。而苦参、青葙、葶苈子、艾之属,所在尽有之,除热解毒,最胜向贵价药也,前后数参并用之。得病内热者,不必按常药次也,便以青葙、苦参、艾、苦酒疗之,但少促其间耳,无不解者。(苦酒即米醋也。)   庞曰 辛甜姜桂人参之属,是发散寒气之药,其病未传成内热者,为调治之大要药也。决不可虑其酸苦之药,正治内热病急要之药也。设当行辛甘而用酸苦,设当行酸苦而用辛甘,是昧于阴阳之用,如此医杀之耳。其辛甘酸苦,自是调治通行之要药,若论苦则忌甘,论甘则忌苦,虽有屡中,诚为粗工矣。   伤寒发黄者,先用瓜蒂末内鼻中,口含水搐鼻中,去黄水,用五苓茵陈散最良。   时行一切,不知身上疼痛,不寒亦不热,沉沉似有所思,顺事多语,此脏正传热, 麻仁龙胆丸 ,服此药不死。   大麻仁 大黄(各一两) 柴胡 黄芩 白鲜皮 秦艽 赤芍药 龙胆草(各二分) 黄连(一分) 栀子(二十四个)   细末,蜜丸如梧桐子大。食后煎淡竹叶汤,下三十丸,日与三服,以大利为度。   十日小瘥,一月平复。    地黄汤 疗伤寒及温病,应发汗而不与发汗之,内有瘀血者;及鼻衄吐血不尽,内热瘀血,面黄大便黑者,此方主之,消化瘀血甚良。   生湿地黄(四两) 牡丹皮 芍药 犀角屑(无以升麻代,各半两)   咀,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温温饮一盏。喜忘如狂者,加地黄、黄芩各三分,加水一升;脉大来迟,腹不满自言满者,为无热,不用黄芩也。   鼻衄或吐血下血, 黄芩汤 。   黄芩(四两)   咀,水三升,煮一升半,温饮一盏,兼治妇人漏下血不止。(黄柏更佳。)   吐血百治不瘥,此方疗十瘥十, 大黄散 。   地黄汁(半升) 生大黄末(一方寸匕)   煎地黄汁三沸,下大黄末,调匀,空腹服之,每温饮一小盏,日三服,血即止。   热病毒瓦斯入眼,赤痛生翳,不见光明者, 大黄栀子汤 。   生大黄(一两) 升麻(半两) 瞿麦 甘草(各一分) 栀子(七个)   咀,水二升,煎至一升,去滓,温作四服,以利为度。难利者,煎药毕,下朴硝二分和服。   先煮诸药至一升半,乃下大黄,大黄先以水渍,和水下之,则折热易利。   治毒病入眼,忽生赤翳,或白,或肿肤起,或赤痛,不得视光明,入心肝。或眼浮肿,如吹汁出,生膜覆珠子,或内障不见物。良由病后不慎,酒面炙 五辛所致,宜服此频利之, 秦皮大黄汤 。   秦皮 柴胡 常山 黄芩 升麻 芍药 白蔹 枳实 甘草(各半两) 大黄(三分)   咀,水三升,煮二升,下大黄,再煎一升半,去滓,食后温饮一盏。热盛者加焰硝半两,汤成后下,化匀服。未瘥更作,可至五七剂。   又方 滴眼汤 (斑豆疮不宜用。)   秦皮 升麻 黄连(各半两)   细锉,水二升,煎至一升,绵包箸头 汤,滴入眼中,频频用之。   下部 疮, 雄黄散 。   雄黄 青葙子 苦参 黄连(各三分) 桃仁(一分)   为散,以艾汁和丸,枣核大,绵包内下部, 蓄汁更佳。冬月无艾,浓煎艾汁,和为丸,更以米饮调下二钱,温饮之,日二服。   治 疮, 青黛丸 。   青黛 丁香 黄连(等分)   细末,甘淀和丸,枣核大,口中有疮,含之咽汁;若下部有疮,绵裹内下部,日含化五六十丸瘥。    牵马丸 治天行四五日,下部生疮,医所不能治,此方主之。   附子(一分) 藜芦 桂枝 巴豆(各半两,去皮心,炒黑)   细末,别研巴豆,加蜜杵丸,梧桐子大。空心热水下二丸,未知加三丸。热在膈上不下,饮热汤半升,投吐之,下部 自瘥,神良。   天行口疮, 黄柏升麻汤 。   黄柏 升麻 甘草(生,各半两)   咀,水一升半,煮半升,入地黄汁一合,煎半升,分二服,细呷之。   又方 蔷薇饮子 。   蔷薇茎叶切一升(冬用根皮)   水三升,煮半升,温温渍之,去涎。喉咽有疮者,咽汁少许为佳。   又方, 黄柏饮子 。   黄柏,薄切小片,蜜渍一宿,嚼柏汁渍疮。   又方, 五倍子散 。   五倍子炒为末敷之,涎出吐去,以瘥为度。   伤寒喉中痛,闭塞不通, 射干煎 。   生射干 猪脂(各半斤)   合煎,令射干色微焦,去滓,取一枣大,绵裹,含稍稍咽之。   治喉咽痛塞, 硼砂散 。   硼砂 僵蚕 牙硝 白矾 甘草 雄黄(各一分) 砂(半分) 草乌头尖(四个)   细末,米饮调一钱,细细呷之。   古方 黑龙煎 ,治咽喉肿痛九种疾。   人参(半两) 甘草(一两) 无灰酒(一升) 不 皂角(四十条)   水三斗,浸皂角一宿,净铛内煎,令水减半,次下人参、甘草,细切,又同煎三分耗二,布绞去滓,下酒更入釜煤一匕半,搅煎如饧稀,入瓷合内,埋地中一宿。若用时,取一丸如鸡头大,盏中以温酒一呷化之,先以水漱口,以鹅毛点药入喉中扫之,有恶涎或自出,或下腹,可两三度。引药方歇,良久令吐。候恶物出尽了,令吃少许水浸蒸饼,及软饭粥压之,次含甘草一寸咽汁,忌炙胡饼、猪肉淹藏等物。如木舌难下药,以匙按舌,用药扫喉中。   九般名 急喉闭、缠喉风、结喉、烂喉、重舌、木舌、遁虫、 喋、飞糸入喉。   元 五年,自春至夏秋,蕲黄二郡人患急喉闭,十死八九,速者半日、一日而死。黄州潘推官昌言亲族中亦死数口,后得黑龙膏,救活者数十人。   庞曰 急切亦不候合此膏,用古方以意处之。但得不 皂角一两条,槌碎,水三升半,浸少时,揉汁去滓,甘草一分,人参一分,同煎作稀膏,勿令太稠,乃下后药。   霜梅上白盐 砂 焰硝(各等分)   三味生研,用前膏斟酌和匀,可以扫得为度。每以鹅毛 少许,如前法扫喉中甚效,其将息次第,亦如前法,此膏得力尤速。若日久膏干,以甘草水化之。病瘥后,胸喉外生疮勿疑,无盐梅以白盐代。   天行手足肿,疼痛欲脱者,浓煎虎杖汁渍之。   天行后毒瓦斯,手足肿痛欲脱,必作痈脓, 升麻大黄汤 。   升麻 木通 白蔹(各三分) 黄芩 芍药(各一两) 甘草(半两) 大黄(一两半)   咀,水三升,煮二升半,下大黄煮一升半,温温饮一盏,利下为度。


大青叶的功效与作用_大青叶的药用价值

导读: 中药与专区,为您详细介绍与的药用价值、等,要更多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中药目录(可点击哦): 简介 大青叶的与作用 大青叶的药用价值 大青叶的 大青叶的食用方法 ​

大青叶简介

大青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植物路边青、寥科植物蓼蓝、十字花科植物菘蓝、草大青或爵床科植物马蓝等的叶或枝叶。其叶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长椭圆形至长圆状倒披针形,长5~500px,宽2~150px;上表面暗灰绿色,有的可见色较深稍突起的小点;先端钝,全缘或微波状,基部狭窄下延至叶柄呈翼状;叶柄长4~250px,淡棕黄色。质脆。

大青叶的与作用

清热凉血,解心、胃热毒。主治流感,热发斑,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流脑,,菌痢。外敷疮肿毒。

1、《别录》:“疗时气头痛,大热,口疮。”“蓝叶汁,杀百药毒,解狼毒,射罔毒。”

2、陶弘景:“疗伤寒方多用此,除时行热毒为良。”“蓝汁,至解毒。以汁涂五心,又止烦闷。甚疗蜂蟹毒。”

3、《纲目》:“主热毒痢,黄疸,喉痹,丹毒。”“蓝叶汁,解斑蝥、芫青、樗鸡,朱砂、砒石毒。”

4、《本草正》:“治瘟疫热毒发狂,风热斑疹,痈疡肿痛,除烦渴,止鼻衄、吐血,杀疳蚀、金疮箭毒。凡以热兼毒者,皆宜蓝叶捣汁用之。”

5、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散瘀止血。治,菌痢,咽喉炎,,腮腺炎,感冒发热,齿龈出血。”

6、《江西草药》:“治,肺结核,矽肺,牙痛,蛇伤,。”

大青叶的药用价值

1、治乙脑,流脑,感冒发热,腮腺炎:大青叶五钱至一两,海金砂根一两。水煎服,每日二剂。(《江西草药》)

2、治温毒发斑:大青四两,甘草、胶各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二物,取三升半,去滓,纳豉煮三沸,去滓,乃纳胶,分作四服,尽又合。此治得至七、八日,发汗不解,及吐下太热,甚佳。(《补缺肘后方》)

3、治麻疹色太红,或微紫,或出太甚者:大青、元参、生地、石膏、知母、木通、地骨皮、荆芥、甘草、淡竹叶。水煎热服。(段希孟《痘疹心法》大青汤)

4、治风疹,丹毒:大青捣烂,鼍之即散(先以磁锋砭去恶血)。(《本草汇言》)

5、治无黄疽型肝炎:大青叶二两,丹参一两,大枣十枚。水煎服。(《山东中草药手册》)

6、治热不解,下痢困笃欲死者:大青四两,甘草、赤石脂三两,胶二两,豉八合。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尽更作,日夜两剂。(《补缺肘后方》大青汤)

7、治小儿赤痢:捣青蓝汁二升,分四服。(《子母秘录》)

8、治肺炎高热喘咳:鲜大青叶一至二两。捣烂绞汁,调蜜少许,炖热,温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9、治上气咳嗽,呷呀息气,喉中作声,唾粘:蓝实叶浸良久,捣绞取汁一升,空腹顿服,须臾以杏仁取汁煮粥食之,一两日将息,依前法更服,吐痰方瘥。(《梅师集验方》)

10、治血淋,小便尿血:鲜大青叶一至二两,生地五钱。水煎调冰糖服。日二次。(《泉州本草》)

大青叶的

1、用于解毒

主要治疗毒性感染,如流行性腮腺炎、乙型脑炎、病毒性肺炎;也治细菌性感染如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可单味用,或配板蓝根、荆芥,或配生石膏、等,如乙脑方。

一些出疹性病毒感染在热毒炽盛时,可用大青叶,例如麻疹出疹期高热、毒性症状明显者,也可用大青叶配黄连、黄芩、生石膏等。重症肝炎有高热神昏、皮下出血者,也可用大青叶配入相应方剂中。

2、用于退热

尤其适应于解退上呼吸道炎、引起的高热,常配金沙草、方如青沙汤。

大青叶的食用方法

1、大青叶茶

材料:大青叶5g、茉莉花茶3g。

做法:用开水冲泡5--即可,冲饮至味淡。

功效: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抗菌。

主治:热病烦渴;流感;急性传染性肝炎;菌痢;黄疸;口疮;痈疸肿毒;肺炎;急性肠炎。

2、山楂大青叶茶

材料:山楂30g、当归15g、大青叶30g。

做法:将洗净的山楂、当归、大青叶一同放入锅中,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即成。上、下午各饮适量。

功效:滋阴养血,化瘀活血,清热解毒。

主治:适用于,高血压病,病毒性感冒等病症。

3、大青叶绿豆汤

材料:大青叶30克、绿豆30克。

做法:将绿豆洗净,用清水浸泡半小时,大青叶洗净、把全部用料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文火煮1小时即可、随量饮用。

功效:清热解毒、治流行感冒。

主治:高热不退,恶寒头痛,甚至寒战,周身酸痛,倦怠无力,咽痛口喝,或咳嗽,舌红,脉数。

大青叶的副作用

大青叶功能清热泻火的,服用可能导致腹泻,女性怀孕期可能会导致流产。

1、脾胃虚寒者慎服大青叶。

2、非心胃热毒勿用大青叶。《本草从新》

3、脾胃虚寒者禁用大青叶。《得配本草》

4、无实热者忌大青叶。《医略六书·药性总义》

5、大青叶不可施之于虚寒脾弱之人。《本草经疏》

以上就是一些大青叶的相关知识,如果想认识更多的中草药,请继续关注养生之道网频道。

【大青叶】、【大青叶的功效】、【大青叶的副作用】、【】、【大青叶图片】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5006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