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芰实花(阴干)5两,糯米花(阴干)5两,黯子花(阴干)5两,乌菱3-7个,麝香3分,胡桃3-7个(取油入内),不蚛皂荚(锉)寸段2挺。
制法 : 上药除麝香外,为细末,用糯米饭搜为团,以炭火烧令通赤,候冷入麝香3分,都研令细。
功能主治 : 髭鬓变白为黑。主
用法用量 : 每日早晨及夜临卧,先以浆水漱口后揩齿。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二一
寿阳曲
新秋至,人乍别,顺长江水流残月。悠悠画船东去也,这思量起头儿一夜。
〔作者简介〕贯云石(1286-1324),本名小云石海涯,因其父名贯只哥,遂以贯为氏。号酸斋,又号芦花道人,维吾尔族人。文武双全,官至知制诰同修国史。后辞归江南,卖药杭州。散曲与徐再思(甜斋)齐名,世称“酸甜乐府”。任二北辑有他二人的合集《酸甜乐府》。现存套数八套,小令七十九首。
〔写作背景〕这是一首送别曲,在曲中作者寄寓了因离人远去而产生的怅惘伤感之情。
〔注解〕
悠悠:远远地。
想头儿一夜:第一夜。
〔译文〕新秋刚到来的时候,心上人也匆匆离别。在一弯残月映照下,顺着长江流水,画船悠悠然向东远去渐渐隐没。这离别的愁苦煎熬整整折磨了我一夜。
红绣鞋
挨着靠着云窗同坐,看着笑着月枕双歌,听着数着愁着怕着早四更过。四更过,情未足;情未足,夜如梭。天哪,更闰一更儿妨甚么!
〔写作背景〕贯云石代沉醉在爱情欢会中的青年男女立言,以女性的口吻与处境落墨,赋予必要的性格因素。此曲在《乐府群珠》传本中题为“欢情”,基本上是合乎实际的。
〔注解〕
云窗:镂刻有云形花纹的窗户。
月枕:形如月牙的枕头。
四更过:意为即将天明。
夜如梭:喻时光犹如梭织,瞬息即逝。
闰一更儿:延长一更。
〔译文〕紧紧挨着紧紧靠着在云窗下同坐,互相看着互相笑着枕着月一起高歌。细心听着一一数着悉着怕着,四更已敲过。四更过了,欢情还没有过。欢情还没有过,夜过得却快如穿梭。天啊,再加上一更该多好。
金字经
哦眉能自惜,别离泪似倾。休唱《阳关》第四声。情,夜深愁寐醒。人孤零,萧萧月二更。
〔写作背景〕贯云石妻子石氏出身于北京名家,其父石天麟与五代时的后晋皇室有渊源关系,贯云石婚后不久,就辞母别妻,前往远在江南的永州任职。多年后在京上“万言书”进呈仁宗,但所言六事都易引起误解,招致谗言,于是,他上书称病,要求辞去翰林侍读学士之职。他虽正当二十九岁的有为之年,皇帝却准予了他的辞职请示。于是他打点行装,再度南游,直到三十九岁死,都未能再返大都。由于以上的经历,此曲中所写的离情是有溜之大吉的现实基础的。贯云石无论在京任翰林学士之时,抑或南游杭州之日,都曾与歌伎交往,同她们平等相待,怀有真情。如果曲中的离情是因她们而发,也不足奇怪,尽管对曲中情事难以考索,但所流露的真情却足以感人。
〔注解〕
蛾眉:美人的代称。
《阳关》第四声:《阳关》指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入乐府为送别之曲,名《渭城曲》,因反复诵唱,故又称《阳关三叠》。第四声指该曲的第四句“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女人虽能克制感情自己珍重,但到离别之时也泪水如倾。就不要再唱那《阳关》曲的第四声。只因为离情,愁苦萦怀直至深夜睡了又醒,萧索冷落。人更感孤零,月到中天已二更。
清江引
竞功名有如车下坡,惊险谁参破?昨日玉堂臣,今日遭残祸。争如我避风波走在安乐窝!
〔写作背景〕昆曲是作者延佑二年(1315)之后隐居杭州时期所作。它揭露了官场险恶祸福无常、生命难保的残酷现实,表现了作者远害全身而又愤世嫉俗的思想感情。
〔注解〕
争:怎。
〔译文〕奔竞功名就好像马车直下陡坡,其中的惊险有谁能看破?昨天还是高官显宦,今天却遭遇横祸。怎如我避开官场是非,纵情山水过这种逍遥自在的隐居生活!
殿前欢
隔帘听,几番风送卖花声。夜来微雨天阶净。小院闲庭,轻寒翠袖生。穿芳径,十二阑干凭。杏花疏影,杨柳新晴。
〔写作背景〕这支散曲成功地描绘了暮春时节清晨的一个小小院落。
〔注解〕
天阶:原指宫殿的台阶,此处是泛指。
十二阑干:十二是虚指,意谓所有的阑干。古人好用十二地支的数目来组词,如“十二钗”、“十二楼”等等。
〔译文〕隔着帘栊,一次又一次听到风儿送来卖花女那如歌的卖花声。走出闺房才发现夜来下过一场小雨把台阶冲洗得干干净净。在安闲幽静的庭院里,翠袖中微感寒冷。穿过花间小径,倚遍所有的阑干来欣赏春景,只见盛开的杏花舞动着稀疏的枝条,和在细雨中沐浴过更加青翠的柳枝,交相辉映。
塞鸿秋.代人作
战西风几点宾鸿至,感起我南朝千古伤心事。展开笺写几句知心事,空教我停霜毫半晌无才思。往常得兴时,一扫无瑕疵。今日个病厌厌刚写下两个相思字。
〔注解〕
战西风:迎着西风。
宾鸿:从别处飞来的鸿雁。
南朝:指我国历史上宋、齐、梁、陈四朝。
霜毫:毛笔。
〔译文〕迎着西风疏疏落落飞来北雁几只,引起我回想起南朝兴亡的千古伤心事。辅开华美的信纸,要写几句知心的话语,白白地让我停住笔半天也没有才思。往日兴致高时,一挥而就毫无瑕疵,今天却精神萎蘼不振,只写下“相思”两个字。
小梁州.秋
芙蓉映水菊花黄,满目秋光。枯荷叶底鹭鸶藏。金风荡,飘动桂枝香。〔幺〕雷峰塔畔登高望,见钱塘一派长江。湖水清,江潮漾。天边斜月,新雁两三行。
〔注解〕
鹭鸶:即白鹭。
金风:即秋风。
雷峰塔: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妃黄氏建,遗址在停放西湖南夕照山上,于1924年9月倾塌。
〔译文〕清清湖水映照着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黄。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秋天的风光。老于干枯的荷叶底下有白鹭躲藏。秋风阵阵,飘来桂枝的幽香。在雷峰塔畔登高远望,钱塘江浩渺无涯,湖水清澈,江潮涌起,波光荡漾。抬头看一弯新月斜挂在天上,还有南归的大雁两三行。
清江引.惜别
若还与他相见时,道个真传示:不是不修书,不是无才思,绕清江买不得天样纸!
〔注解〕
传示:消息、情况。
〔译文〕如果还能和她相见的时候,就说说我的真实情况吧:不是我不愿意写信,也不是我没有写信的才气和情思,是因为我绕着清江也买不到天那样大的信纸!
殿前欢
楚杯王,忠臣跳入汨罗江。《离骚》读罢空惆怅,日月同光。伤心来笑一场,笑你个三闾强,为甚不身心放?沧浪污你,你污沧浪。
〔注解〕
楚怀王:战国时楚国的国君。公元前328-前299年在位。
忠臣跳入汨罗江:指屈原因楚怀王听信谗言,被放逐沅湘间,自沉汨罗江而死。汨罗江,湘江支流,在湖南省东北部。
日月同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称赞《离骚》“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三闾:指屈原,他曾任三闾大夫。
沧浪污你,你污沧浪:《孟子.离娄上》云:“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沧浪,汉水的下游,这里指汨罗江。
〔译文〕楚怀王不辨忠良,把忠心耿耿的屈原逼得投了汨罗江。读罢《离骚》我空自惆怅。屈子的精神品格可与日月争光。伤心之余只有苦笑一场。笑你这个三闾大夫心性太强,为什么不旷达超脱心胸开放?与其说是江水玷污了你,不如说是你玷污了汨罗江。
好了,你加分吧~~~~~~~~~
薛蟠是个呆霸王,这是红楼梦对薛蟠的评价,此人自恃家大业大、有钱有势,便无法无天。打死了冯渊之后,带着美妙可人的英莲扬长而去。后来便来到京城,寄宿在姨父贾政家中,小日子过得更加妥帖安稳。
薛蟠喜欢英莲,那英莲人长得漂亮,小时候就“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宛如一个银娃娃似的,到了大了,更是青春可人。后来在出场,便改名叫做香菱,后来在第七回中这样写道:周瑞家的听说便转出东角门至东院,往梨香院来。刚至院门前,只见王夫人的丫鬟名金钏儿者,和一个才留了头的小女孩儿站在台阶坡上玩。……说着,周瑞家的拿了匣子,走出房门,见金钏仍在那里晒日阳儿呢。周瑞家的因问她道:“那香菱小丫头子,可就是常说临上京时买的,为她打人命官司的那个小丫头子?”金钏道:“可不就是。”正说着,只见香菱笑嘻嘻地走来。周瑞家的便拉了她的手,细细地看了一会,因向金钏儿笑道:“好个模样儿,竟有些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金钏儿笑道:“我也是这么说呢。”周瑞家的又问香菱:“你几岁投身到这里?”又问:“你父母今在何处?今年十几岁了?本处是那里人?”香菱听问,都摇头说:“不记得了。” 周瑞家的和金钏儿听了,倒反为叹息伤感了一回。
好一个香菱,历经磨难,在贾府众人眼里,居然有东府里蓉大奶奶的品格。蓉大奶奶就是秦可卿,她妩媚有似宝钗,袅娜如黛玉,薛蟠见了,自然是喜出望外。不过大观园里,还有一个人格外喜欢小女生,此人就是贾宝玉。而且贾宝玉和香菱有交集,香菱见宝玉蹲在地下,将方才的夫妻蕙与并蒂菱用树枝儿抠了一个坑,先抓些落花来铺垫了,将这菱蕙安放好,又将些落花来掩了,方撮土掩埋平服。香菱拉他的手,笑道:"这又叫做什么?怪道人人说你惯会鬼鬼祟祟使人肉麻的事。你瞧瞧,你这手弄的泥乌苔滑的,还不快洗去。"宝玉笑着,方起身走了去洗手,香菱也自走开。二人已走远了数步,香菱复转身回来叫住宝玉。宝玉不知有何话,扎着两只泥手,笑嘻嘻的转来问:"什么?"香菱只顾笑。因那边他的小丫头臻儿走来说:"二姑娘等你说话呢。"香菱方向宝玉道:"裙子的事可别向你哥哥说才好。"说毕,即转身走了。宝玉笑道:"可不我疯了,往虎口里探头儿去呢。"说着,也回去洗手去了。
可见薛蟠之所以后来讨厌香菱;
其一,喜新厌旧,那个时代的有钱有权的人,又是独子,早年失怙,性格就蛮横无情。香菱再好也只是个丫头,薛大傻子因为夏金桂打香菱那场,薛姨妈说“她不好,也不许你打,叫人来卖了,大家干净”,薛姨妈虽是气头上,也是真的起了要卖香菱的意,可见奴隶身份之低。要打要骂要卖都随主人家,有点天经地义的意思,法律不保护。
其二,夏金桂长得漂亮。夏金桂出身富贵皇商家庭,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这样的家庭,这样的女孩,刚开始薛蟠自然含在嘴里怕化了,拿在手里怕丢了。当她作了薛蟠的妻子,“自为要作当家的奶奶,比不得作女儿时腼腆温柔,须要拿出这威风来,才钤压得住人;况且见薛蟠气质刚硬,举止骄奢,若不趁热灶一气炮制熟烂,将来必不能自竖旗帜矣;又见有香菱这等一个才貌俱全的爱妾在,越发添了宋太祖灭南唐之意,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之心。”(第79回)有夏金桂的添油加醋,自然让薛蟠格外的理直气壮。
其三,薛蟠觉得美丽的香菱有一腿。当日香菱和贾宝玉在草地花丛中玩“夫妻橞”“并蒂莲”弄脏了石榴裙,二人有一定的情感纠葛。薛蟠虽呆,可是眼见着这么好的女人落入宝玉之手,自然心里不平。对宝玉打又打不得,骂又骂不得,因此一腔怨气只有撒在香菱身上。
当我能够放下的时候,我就置一把古琴,弹奏那支能撼动我灵魂的《广陵散》,直到死去;当我肢体即将麻木的时候,我就觅一方顺手的石头,刻上母亲喊我长大的乳名“小河”抚摸,直到失聪;当我不再有牵挂的时候,我就寻一处幽静之所,搭一间草庐、种一池藕,复活我心中的清荷,直到凋谢!
那时候,我一定会很幸福!
这时候,小鸟衔来一缕清风,把夜幕吹去,涓涓儿的雨珠将它一夜的行程,标榜在一身绿粉的竹身上。晨曦照喊醒我,千株万叶坠珍珠,踩碎了草尖上雨珠它昨夜的旧梦,在还未有人涉及的荷塘,我再次创新清晨。
这时候,我心中隽永的那支清荷,已经芳菲了。
“微风摇紫叶,轻露拂朱房。中池所以绿,待我泛红光。”轻霭浮空,乱峰倒影;廊桥迂回,一池荷秀;紫叶华盖,菡萏红苕。盏盏荷苞于雨烟中婷婷渺渺,我仿佛望见它们正在徐徐地妍开,悠然地芳华。这会儿,它们就像纱帐里被时光拿捏到极致的小家碧玉。夏风虽相识,如何掀纱帐?纱帐里的`女孩,顾影自怜、春潮涌动,心门洞开。荷花原本契合紧密青紫色的瓣,这时候,瓣瓣儿地曲张,朵朵儿芳菲。它们有的水红、有的粉红、有的徘红,转眼间姹紫嫣红了。
荷塘有风,止步生香。我仿佛听见女孩清丽清寂的吟唱声,“枉低眉,芳菲碧池清绝,不与群芳同列”。花草有本心,何须仕人折。有道是,世间处处有芳草,难得驻心那一枝!
转身之间,我惊诧了!盈盈碧水之上,外直中通的青枝,顶起一朵仪态万方、瑛瑛颖颖的荷花。它杯口大小的花身,玲珑清丽,犹如薄瓷又如玉琢。虽然薄瓷玉琢也有巧夺天工之物,只是过于完美了所以失真。它因为也有瑕疵,所以有一股腾腾的生机,有一袭沁人的芳华。沾满细密雨珠的花瓣,淡淡的黄,莹莹地绿,仿佛翡翠那瑛瑛盈盈的绿光。我想说她珠光宝气,又觉得俗了一些;我想说她雍容华贵,又觉得远了一些;我想说她清丽俊美,又觉得冷了一些。她就这样,不俗不媚、不远不近、不冷不热地在我眼前恬淡自如,神清高洁!她就像我心仪已久的女人。我感受她来自内心芳华的仪态,领略她出自灵魂羞涩的高贵,欣赏她知是不知的含蓄。瓣尖上,晕出圈圈儿的桃红,不浓不淡,妙不可言。只要再浓一点儿,就会显得矫情低俗,就没有这么纯粹高洁了;只要淡一点儿,便只是冷艳,就没有这么明丽可亲了。我情不自禁地淌过层层叠叠的荷叶,捋开飘飘洒洒的流雨,即使湿了衣襟,即使乱了分寸,也要走近她。我恬不知耻地放飞自己的遐想,即使折了肋骨,也要亲近她。可是我够不着,够不着呀!
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的清荷,我能为她做点什么呢?我想为她遮雨,如果没有江南这纯粹的雨水,她就不能这般清丽了;我想为她挡风,如果没有这清新的晨风,她的仪态就不会如此优雅恬淡了。实在是鲜活鲜丽,鲜聪鲜见的荷花呀!我确实想要呵护她,却只能远望只能为她所想……是否旷谷幽风的寂夜,她会孤独?是否她风情万种的仪态也需要有人欣赏?是否她内心的芳华,也需要有人懂得?我想是的!虽然我只能远望,我却在守候,即使风雨交加,即使寂夜漫长,即使流年不再……
我努力地摈弃了滞留在心中一池清荷的他香,只是希望能够清晰她的体味,却还是枉然,还是因为够不着。于是我望眼欲穿,于是我心生惆怅!我闭目遐想,好在她依然清新在我的心湖中摇曳!好在她的芳菲驻进了我的心扉。
这是一朵我似曾相识,之前却从未见过的荷花呀!这是一朵我梦里寻她千百度,内心芳华灵魂羞涩的荷花,她是我心仪已久的女人。我虽然够不着她,却懂得她,只能在内心深处典藏她!
天潮地湿梦中伞,潇潇绵雨漉漉心。清晨后的第一声蝉鸣,有些嘶哑,是否湿湿的气息阻滞,还是背负了太大的热望?我已经不喜欢蝉鸣,却又希望蝉鸣。因为最后一声蝉鸣,总会给我无限的惆怅与纷落的凋零。因为蝉鸣,才会有月明果香好个秋!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浮光清照。芰荷香。
1. 文言文《桐叶封弟辩》的翻译 原文:
古之传者有言:成王以桐叶与小弱弟戏,曰:“以封汝。”周公入贺。王曰:“戏也。”周公曰:“天子不可戏。”乃封小弱弟于唐。
吾意不然。王之弟当封邪,周公宜以时言于王,不待其戏而贺以成之也。不当封邪,周公乃成其不中之戏,以地以人与小弱者为之主,其得为圣乎?且周公以王之言不可苟焉而已,必从而成之邪?设有不幸,王以桐叶戏妇寺,亦将举而从之乎?凡王者之德,在行之何若。设未得其当,虽十易之不为病;要于其当,不可使易也,而况以其戏乎!若戏而必行之,是周公教王遂过也。
吾意周公辅成王,宜以道,从容优乐,要归之大中而已,必不逢其失而为之辞。又不当束缚之,驰骤之,使若牛马然,急则败矣。且家人父子尚不能以此自克,况号为君臣者邪!是直小丈夫垂夬垂夬者之事,非周公所宜用,故不可信。
或曰:封唐叔,史佚成之。
译文:
古书上记载说:周成王拿着一片桐树叶子和年幼的弟弟开玩笑,说:“把这个作为玉邽封给你。”周公入宫庆贺。成王解释说:“我是开玩笑呀。”周公说:“天子不可以随便开玩笑。”于是成王就把唐地封给了年幼的弟弟。
我认为这件事不可能是这样的。成王的弟弟如果应当受封,周公就应及时地告诉成王,而不必等他开了玩笑再去庆贺,趁机促成这件事。成王的弟弟如果不应当受封,周公这种做法就使一个不恰当的玩笑变成了事实,使成王把土地和百姓封给年幼的弟弟,让一个小孩成为一国之主,周公这样做能算是圣人吗?况且周公只是认为君王说话不可随便罢了,哪里一定要听从成王的玩笑,并促成它呢?如果有这样不幸的事,成王拿了桐树叶子与妃嫔和太监开玩笑,周公难道也要按这种玩笑去办吗?大凡君王的恩德,要看实行得怎样。如果不恰当,即使改变十次也不算什么缺点;关键是要恰当,不随意更改,更何况是用它来开玩笑呢!如果开玩笑的话也一定要照办,这样做就是周公在教唆成王铸成过错。
我认为周公辅佐成王,应当用适当的原则去引导他,是要使他的举止行动和嬉乐恰如其分而已,一定不会去迎合他的过错并替他辩饰。又不应当对他管束太严,使他终日奔忙,像牛马那样,急于使他成长反会坏事。而且家人父子之间,尚不能用这种方式来自我约束,何况名分上还有君臣之别的人呢!这不过是那些见识浅薄而又自作聪明的人所干的事,不是周公所应该采用的做法,因此不可相信。
有的古书记载说:封唐叔这件事,是太史尹佚促成的。
2. 贾嘉隐俊辩文言文译文 贾嘉隐 唐贾嘉隐年七岁,以神童召见。长孙无忌、徐世绩,于朝堂立语。徐戏之曰:“吾所倚
者何树?”曰:“松树。”徐曰:“此槐也,何得言松?”嘉隐曰:“以公配木,何得非松
邪?”长孙复问之:“吾所倚何树?”曰:“槐树。”长孙曰:“汝不复矫邪?”嘉隐曰:
“何烦矫对,但取其鬼对木耳。”年十一二,贞观年被举,虽有俊辩,仪容丑陋。尝在朝堂
取进止,朝堂官退朝并出,俱来就看。余人未语,英国公李绩,先即诸宰贵云:“此小儿恰
似獠面,何得聪明?”诸人未报,贾嘉隐即应声答之曰:“胡头尚为宰相,獠面何废聪
明。”举朝人皆大笑。(出《国史纂异》,明抄本作出《嘉话录》)
唐朝的贾嘉隐七岁时,朝廷因他是神童而召见他。当时,长孙无忌和徐世绩站在朝堂与
他对话。徐世绩戏言道:“吾所依的是什么树?”贾嘉隐道:“松树。”徐世绩道:“这是
槐树,怎么能说是松树呢?”贾嘉隐道:“以公配木,怎能说不是松呢?”长孙再问道:
“我所依靠的是什么树?”贾嘉隐道:“槐树。”长孙道:“你不再更正了?”贾嘉隐道:
“哪里用得着再更正。只要取来一个鬼对上木就可以了。”贾嘉隐到了十一二岁时,于贞观
年间被铨选入举,他虽有才智和善辩,可是相貌丑陋。曾召他进朝堂请皇上决定其去留。当
时朝堂官员们退朝后一齐来看他。还没等别人说话,英国公李绩抢先道:“这小孩的脸长的
象獠面一样,怎么能够聪明呢?”其他人还没答话,贾嘉隐就应声道:“葫芦脑袋还能做宰
相呢,獠面怎么就该失去聪明啊?”满朝官员都大笑。
3. 汉鼎之辨文言文翻译 洛阳布衣申屠敦有汉鼎一,得于长安深川之下。云螭斜错,其文烂如也。西邻鲁生见而悦焉,呼金工象而铸之。淬以奇药,穴地藏之者三年。土与药交蚀,铜质已化,与敦所有者略类。一旦,持献权贵人,贵人宝之,飨宾而玩之。敦偶在坐,心知为鲁生物也,乃曰:“敦亦有鼎,其形酷肖是,第不知孰为真耳。”权贵人请观之,良久曰:“非真也。”众宾次第咸曰:“是诚非真也。”敦不平,辨数不已。众共折辱之,敦噤不敢言,归而叹曰:“吾今然后知势之足以变易是非也。”龙门子闻而笑日:“敦何见之晚哉?士之于文亦然。”
洛阳有个平民叫申屠敦的有一个汉朝的鼎,是在长安的一个深深的山谷底下得到的。(这个鼎外形)云和螭互相掩映交错,花纹斑斓。西边有个姓鲁的人看见了这个鼎非常喜欢,找了铸金的工匠仿照它的样子铸一个鼎。铸的时候浸泡在稀奇的药水中冷却,还在地下挖了个洞埋了三年。泥土和药水都腐蚀着鼎,铜的本质已经产生了变化,和申屠敦的大体相似了。一天,鲁生把鼎献给了一个有权势的贵人,贵人很珍视这个鼎,宴请宾客并赏玩这个鼎。申屠敦恰巧也在宴席上,心里知道这是鲁生的东西,于是就说:“我也有一个鼎,外形跟这个很像,只是不知道哪个是真的。”权贵的人请他把鼎拿来让他辨别,(权贵人)看了很久说:“不是真的。”那些宾客一个接一个地都说:“确实不是真的。”申屠敦忿忿不平,争辩个不停。大家都挖苦嘲笑申屠敦,敦就不敢说话了,回去感慨地说:“我经历这事之后才知道权势竟可以改变是非了。”龙门子听了笑着说:“敦认识的有什么晚的?读书人评价文章也是这样啊。”
4. 义利之辨文言文和习题及答案 义利之辨
鲁国有规定,凡是到国外旅行去,看到有鲁国人在外国被卖为奴隶的,可以花钱把他赎出来,回到鲁国后,到国库去报帐,国库照付。孔子有一个学生,在国外看到有鲁国人被卖为奴隶了,就把他赎出来。赎出来以后,他没到国库去报帐,别人都说这个人品格高尚。孔子知道后,大骂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错了。孔子说看问题不能这样看,他这个做法,实际上妨碍了更多的奴隶被赎出来。这个人回来后没有去报帐,将来别人看见做奴隶的鲁国人,本想赎他出来,去报帐的话,别人就要议论品格不如他。这样,这个人就可能装作没看见,不去赎人了。所以,这个做法就妨碍了更多的鲁国奴隶被人家赎买出来,是有害的。
有一个人掉到水里去了,孔子的一个学生跳下水去,把人救起来了,家属感谢他,给他一头牛,他就收了。别人就在背后议论孔子的这个学生。孔子知道了,表扬了这个学生,说这个学生做得对,这样做这会使更多的落水人被救。因为救了人之后,人家给东西,是可以收的,于是再有人落水,就有人愿意去救。所以要看客观的效果
5. 诸葛恪捷辩全文翻译 曾有白头鸟集殿前,权曰:「此何鸟也?」恪曰:「白头翁也.」张昭自以坐中最老,疑恪以鸟戏之,因曰:「恪欺陛下,未尝闻鸟名白头翁者,试使恪复求白头母.」恪曰:「鸟名鹦母,未必有对,试使辅吴复求鹦父.」昭不能答,坐中皆欢笑.
译文:曾经有白头鸟聚集在宫殿前面,孙权问道:“这是什么鸟呢?”诸葛恪答道:“这是白头翁。”张昭认为自己是座中最老的,怀疑诸葛恪利用鸟来戏弄他,于是说:“诸葛恪欺骗陛下,未曾听过有鸟儿名叫白头翁的,试一试让诸葛恪再找出一只白头婆来。” 诸葛恪说:“鸟名鹦母,不一定就有与它名字配对的,试一试让辅吴(张昭)再找出一只鹦父来。” 张昭不能回答,在座的人都欢声大笑。
简要评析:这是一篇文言文历史故事,说的是诸葛恪如何运用他的聪明才智,在困境中变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的即兴表现,从侧面烘托出诸葛恪的过人之才。
6. 初中文言文 诸葛恪捷辩 是这个吗?
"恪父瑾面长似驴,孙权大会群臣,使一人牵一驴入,长检其面,题曰:诸葛子榆。恪跪曰:“乞请笔益两字。”因听与笔。恪续其下曰:“之驴。”举坐欢笑,乃以驴赐恪。"
翻译:
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面长似驴脸。有一次,孙权召集手下群臣宴饮,中间让人牵着一匹驴上场,孙权上前细细端详驴子的长脸,随即在驴身上题字写道“诸葛子榆”,意含调侃和取笑。诸葛恪也在场,他上前跪在孙权面前说道:“请主上同意我在您的题字后加上两个字。”孙权听从他的请求,把笔墨让给诸葛恪。于是,诸葛恪在孙权题字后续写下“之驴”二字。他的这一机智表现引得满坐欢笑,孙权也很欣赏,就把那匹驴赏赐给他了。
7. 求陆九渊鹅湖之辨全文 乙未四月,访朱文公于信之鹅湖寺,陆子静、子寿、刘子澄及江浙诸友皆会,留止旬日。
'邹斌俊父录云:‘朱、吕二公话及九卦之序,先生因亶亶言之。大略谓《复》是本心复处,如何列在第三卦,而先之以《履》与《谦》?盖《履》之为卦,上天下泽,人生斯世,须先辨得俯仰乎天地而有此一身,以达于所履。
其所履有得有失,又有系于谦与不谦之分。谦则精神浑收聚于内,不谦则精神浑流散于外。
惟能辨得吾一身所以在天地间举错动作之由,而敛藏其精神,使之在内而不在外,则此心斯可得而复矣。次之以常固,又次之以损益,又次之以困。
盖本心既复,谨始克终,曾不少废,以得其常,而至于坚固。私欲日以消磨而为损,天理日以澄莹而为益。
虽涉危陷险,所遭多至于困,而此心卓然不动,然后于道有得,左右逢其原,如凿井取泉,处处皆足。盖至于此则顺理而行,无丝毫透漏,如巽风之散,无往不入,虽密屋奥室,有一缝一罅即能入之矣。
二公大服。’朱亨道书云:‘鹅湖讲道切诚,当今盛事。
伯恭盍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所适从,其意甚善。伯恭盍有志于此语,自得则未也。
临川赵守景明邀刘子澄、赵景昭。景昭在临安与先生相疑,亦有意于学。
’又云:‘鹅湖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
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
此颇不合。先生更欲与元晦辩,以为尧、舜之前何书可读?复斋止之。
赵、刘诸公拱听而已。先发明之说,未可厚诬。
元晦见二诗不平,似不能无我。’元晦书云:‘某未闻道学之土懿,兹幸获奉余论,所恨匆匆别去,彼此之怀,皆若有未既者。
然警切之诲,佩服不的忘也。还家无便,写此少见拳拳。
’。
希望对你有帮助。
8. 琴筑之辨这篇文言文 原文:
客有为予言,楚越之交恒多山。山民齐氏者,不识琴。问人曰:“何谓琴?”或答之曰:“琴之为制,广前狭后,圆上方下,岳首而越底①,被之以丝,则铿铿然泠泠然可听也。”齐氏悦曰:“是知琴也。”
一日,至通都大邑,见负筑来者,亟趋视之,惊曰:“是不类广前狭后、圆上方下者耶?”反侧视之,良久又曰:“是不类岳首而越底者耶?”以指横度之,则亦有声出丝间,复曰:“是又不类铿铿泠泠之可听耶?”遂力致其人而归,师之三年,早晚不辍,自以为尽其技也。
向之告者偶过焉。闻其声辄瞿然曰:“子习者筑也,非琴也。不然,何若是嘈杂淫哇也?”
因出琴而鼓。齐氏闻之,蹙额曰:“子绐②我矣!子绐我矣!淡乎如大羹③玄酒④,朴乎若蒉桴⑤土鼓,不足乐也。予所嗜者异乎是,若鸾凤之鸣,若笙箫之间作,若燕赵美人之善讴。吾不知子琴之为筑,吾筑之为琴也。请终乐之。”
嗟夫!琴之为器,人所易识。山民乃筑当之。则夫强指乡愿⑥为君子,日爱之而不知厌者,尚何怪乎?感斯言,作琴谕。
译文:
有客人跟我说,楚国和越国交界的地方全都是山。有个姓齐的山民,不认识琴。问别人:“什么是琴啊?”有人回答他说:“琴的形状是前面宽后面窄,上面圆下面方,琴头象山琴底有小孔,装上丝弦,就能发出铿铿泠泠好听的声音。”姓齐的高兴地说:“这(我)就知道什么是琴了。”
一天,(他)来到四通八达的大城市,看见一个背着筑的人,赶紧走上前去看,惊异地说:“这不像是前面宽后面窄,上面圆下面方的样子吗?”颠来倒去地看那筑,很长时间又说:“这不像是琴头象山琴底有小孔的样子吗?”用手指横着拨弄它,也会有声音从丝弦之间发出,又说:“这不像铿铿泠泠好听的声音吗?”(他)就竭力让那人和他一起回家,向他学了三年,从早到晚不停顿,自认为把他的技艺都学到了。
先前告诉他(什么是琴)的人偶尔路过那个地方,听到他演奏的筑声就惊讶地说:“您学的是筑,不是琴啊。要不然,怎么会是这么嘈杂难听啊?”
那人于是拿出琴来演奏。姓齐的听了,皱着眉头说:“您骗我啊!您骗我啊!(这音乐)淡得如同没放调料的肉汤和兑了水的酒,简单得就象土鼓草棒,不能算是音乐。我所喜好的和这完全不同,那就像鸾凤的鸣叫,就像笙箫交响,又仿佛是燕赵的善于歌唱的美女歌声。我不知道您的琴是筑呢,还是我的筑是琴。请你停止您的音乐吧。”
唉!琴作为一种乐器,人很容易识别的。山民却把筑当做它。就如同硬要说伪善的老好人是君子,天天爱戴着他们而不知厌倦的人,还有什么好奇怪的呢?有感于此,便作了这篇琴谕。
[注]①岳首而越底:琴头象山,琴底有小孔。 ②绐:欺骗。 ③大羹:未放调味料的肉汤。 ④玄酒:兑水的酒。 ⑤蒉桴:用土块做成的鼓槌。 ⑥乡愿:外貌忠厚老实,讨人喜欢,实际上却不能明辨是非的老好人。
9. 求《俊辩》文言文译文 唐朝的贾嘉隐七岁时,朝廷因他是神童而召见他。当时,长孙无忌和徐世绩站在朝堂与
他对话。徐世绩戏言道:“吾所依的是什么树?”贾嘉隐道:“松树。”徐世绩道:“这是
槐树,怎么能说是松树呢?”贾嘉隐道:“以公配木,怎能说不是松呢?”长孙再问道:
“我所依靠的是什么树?”贾嘉隐道:“槐树。”长孙道:“你不再更正了?”贾嘉隐道:
“哪里用得着再更正。只要取来一个鬼对上木就可以了。”贾嘉隐到了十一二岁时,于贞观
年间被铨选入举,他虽有才智和善辩,可是相貌丑陋。曾召他进朝堂请皇上决定其去留。当
时朝堂官员们退朝后一齐来看他。还没等别人说话,英国公李绩抢先道:“这小孩的脸长的
象獠面一样,怎么能够聪明呢?”其他人还没答话,贾嘉隐就应声道:“葫芦脑袋还能做宰
相呢,獠面怎么就该失去聪明啊?”满朝官员都大笑。
10. 王元泽巧辨文言文答案 原文:
王元泽①数岁时,客有以一獐②一鹿同笼以问雱:“何者是獐,何者是鹿?”雱实未识,良久③对曰:“獐边者是鹿,鹿边者是獐。”客大奇之。
注释:
①王元泽:即王雱(pānɡ),字元泽,王安石之子。
②獐:獐子,一种动物,形状像鹿而较小。
③良久:许久。
译文:
王元泽才几岁大的时候,有个宾客把一头獐子和一头鹿关到同一个笼子里,然后问王元泽:“哪个是獐子,哪个是鹿?”王元泽确实不认识这两种动物,过了好一会儿回答说:“獐子旁边的那个是鹿,鹿旁边的那个是獐子。”宾客觉得他的回答实在奇妙。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961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芨柏散
下一篇: 苣子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