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为末,以端午日五家棕角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所留半为衣。
功能主治 : 鬼疟。
用法用量 : 本方原名“红效疟丹”据《医方类聚》改。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神效疟丹”。
摘录 : 《三因》卷六
制法 : 上沸汤泡阿魏研散,雄、朱为末和之,稀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 疟母结癖,寒热无已。
用法用量 : 每服1丸、人参煎汤候冷,空心服。癔疟,桃枝煎汤冷服,临发磨1丸,敷鼻头口畔。
摘录 : 《直指》卷十二
目录1拼音2概述3病因4治疗 4.1风疟4.2寒疟4.3暑疟4.4湿疟4.5痰疟4.6食疟4.7瘴疟4.8疟母1拼音 xiǎo ér nuè jí
2概述 疟疾是一种寒热往来,发作有一定时间的病证。其临床特征,为定期寒颤,发热,汗出。发作时先有毛孔粟起,呵欠频作,体怠乏力,继而寒战鼓颔,肢体酸楚,虽覆以重被,亦不能温,寒去则内外皆热,体若燔炭,头痛如裂,面赤唇红,烦渴引饮,气息喘急,口苦呕恶,终则遍身汗出,热退身凉。如此反复发作,舌苔薄白或黄腻,脉象在寒颤时多见弦紧,发热时多见弦数。诚如《幼幼集成》所云:“始而呵欠,继则足冷,面色青黄,身体拘急战栗,头项腰脊俱痛,寒去未已,内外皆热,头痛而渴,但欲饮水,呕吐烦满,而不嗜食。”多流行于夏秋季节,具有传染性,岭南烟瘴之地,山岚疫区,由于蚊子传播,造成疫气的蔓延,往往发则一方,长幼相似,成为“疫疟”。尤其小儿作疟,常因寒热不退,痰食交阻,动辄变生抽搐痉厥,危及生命。
3病因 疟疾的病因,有伤于暑热,感受秽浊不正之气,致阴气独微,阳气独发而成。有感受风邪未及时发泄,或暑月贪凉沐浴,感受寒邪伏于少阳,不能外出,因而成疟。如《婴童百问》云:“小儿未能触冒于暑,而亦病疟者,乃乳母持抱解脱,不避风寒者也。”因夏日气候炎热,人在暑湿交争之中,邪气侵入人体,伏于半表半里,出入营卫之间,入与阴争则寒,出与阳争则热,邪正交争,阴阳相搏,造成疟疾。如邪正相离,邪气伏藏,不与营卫相搏,则寒热休止。一般来说,多由外邪伏于少阳,经气不舒,转输失职所致。故喻嘉言云:“半表半里,少阳也,所以寒热往来,亦少阳所主,谓少阳而兼他证则有之,谓他经而不涉及少阳,则不成其为疟矣”。此外,《幼科要略》认为:“小儿以食疟居多”。前人尚有“无痰不成疟”之说。由于小儿饮食无节,积滞内停,感受风暑之气,表里邪争,因而作疟。或素有痰饮,兼感外邪,凝结脾胃所致。因为饮食所伤,脾胃受损,健运功能失常,则停湿成痰,化生精微不足,以致气血虚弱,或元气消耗,营卫空虚,则疟邪可以乘虚而入。如张景岳云:“疟疾本由外感……惟禀赋怯弱……尤易感邪”。由于感邪的不同,素质的差异,以致阴阳有所偏胜,其寒热发作,有一日一发者为一日疟,有间日一发者为间日疟,也有三日一发者为三日疟。邪浅者病在三阳,随卫气而出入,病一日一发;邪深者病在三阴,与卫气并出,故间日或三日一发。发病提早者,邪达于阳,为病转轻;发病推迟者,则邪陷于阴,为病增剧,若久疟不愈,耗伤气血,体虚邪恋,遇劳即发者,则为“劳疟”。
4治疗 疟疾治疗,无论一日疟,间日疟,或三日疟,初起时均宜和解为主,用小柴胡汤或清脾饮加减。三五发后,可用截疟之法,用青蒿素,止疟丹,常山饮,或截疟七宝饮之类。如疟久不愈,脾胃已虚,可用六君子汤加柴胡补之,或用沈氏截疟饮加减,以补截兼施。若病久中气下陷,邪不能达,宜用补中益气汤加减,以升举达邪。亦可配合针灸疗法。①取大椎、陶道、间使、后溪、足三里为主穴,一般在发作前2~3小时进针,留针30分钟,可在留针时捻转3次,每次半分钟,停止发作后,继续针3~5次以巩固疗效。②取疟门穴,在两手第三、四指间白肉际处,于发作前2小时针刺一寸深,用强 *** ,留针15~25分钟。
目录1拼音2《脉因证治》卷上:老疟丹 2.1处方2.2功能主治2.3老疟丹的用法用量2.4摘录 3《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澹寮》 3.1组成3.2主治3.3老疟丹的用法用量3.4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老疟丹 1拼音 lǎo nuè dān
2《脉因证治》卷上:老疟丹
3《医方类聚》卷一二三引《澹寮》
古籍中的老疟丹 《丹溪手镜》:[卷之中]疟(七) 合者带虚。小柴胡二陈汤苍术葛根常山虚加人参白术老疟丹治风水入阴在脏用气血间日发。川芎台芎白芷苍术桃...
《脉因证治》:[卷一]十一、疟 者,甘露饮调之,人参柴胡饮子补之,常山饮吐之。老疟丹治老疟,风暑入阴在脏,凝血气。川芎桃仁红花当归...
《症因脉治》:[卷四疟疾总论]内伤疟疾 鳖甲乌扇黄芩柴胡鼠妇干姜大黄芍药桂枝葶苈石苇浓朴丹皮瞿麦紫葳半夏人参虫阿胶蜂窠赤硝蜣螂桃仁加味二陈...
《幼科证治准绳》:[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疟癖 上为咀。水一钟,姜三片,枣一枚,煎服。《经效》疟丹治疟母结癖,寒热无已。真阿魏雄黄(各二钱半)朱砂...
《证治准绳·幼科》:[卷之九·肺脏部·肾脏部疟]疟癖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924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经效方
下一篇: 经效立应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