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茯苓、人参、苍术、橘皮、生姜、枳实。
功能主治 : 胃中有留饮,而自吐宿水,小便不利;及由咳嗽而白膜发血斑,以及小儿百日咳。
用法用量 : 水煎,兼服滚痰丸。
摘录 : 《眼科锦囊》卷四
茯苓就是我们在生活中经常会溅到的茯菟或者是茯灵了,不仅是一种非常的重要的中药药材了,更是很不错的食材哦,经常吃一些茯苓对于我们的保健和养生也是非常的有帮助的‘,当然了,人们也是经常会在生活中食用一些茯苓了,其实茯苓的食疗方也是非常多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茯苓的食疗方吧。
茯苓麦冬粥:茯苓、麦冬各15克,粟米100克。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一同煮熟食。源于《圣惠方》。本方以茯苓宁心安神,麦冬养阴清心,粟米除烦热。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茯苓饼:茯苓饼是人们都比较熟悉的食物了,尤其是我们孩子们,在生活中更是非常的喜欢吃茯苓饼了,茯苓饼吃起来脆脆酥酥的,口感非常的棒哦,我们可以把茯苓200克,人参10克,面粉800克搭配起来制作茯苓饼哦,将二药分别研为细末,加食盐少许,同面粉加水揉成面团,做成约重100克的饼子若干,烙熟就可以吃了哦。每次食1个。源于《重订瑞竹堂经验方》(原方称“丹”,实为点心)。本方用茯苓、人参补气益脾,以人参延缓衰老。用于补虚,抗衰延年。
茯苓酒: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茯苓膏: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将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白开水送服。常服用本品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关于茯苓的食疗方我们也是了解了很多了,茯苓麦冬粥,茯苓饼,茯苓酒等等都是非常的美味的哦,并且我们经常吃一些茯苓还能够帮助我们起到很不错的保健功效了,所以人们对于茯苓也是非常喜欢的,其实茯苓对于治疗我们人体的许多疾病也是很有帮助的,当然了,不同的吃法能够帮助我们治疗不同的病症哦。
1、茯苓栗子粥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15g,栗子25g,大枣10个,粳米100g。加水先煮栗子、大枣、粳米;茯苓研末,待米半熟时徐徐加入,搅匀,最后煮至栗子熟透。可加糖调味食。茯苓栗子粥补脾利湿,补脾止泻,益脾胃。茯苓栗子粥用于脾胃虚弱,饮食减少,便溏腹泻。
2、茯苓鸡肉馄饨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50g,鸡肉适量,面粉200g。茯苓研为细末,与面粉加水揉成面团,而鸡肉剁细,加生姜、胡椒、盐做馅,包成馄饨。最后煮食。茯苓补脾利湿,而鸡肉补脾益气,姜、椒开胃下气。茯苓鸡肉馄饨用于脾胃虚弱,呕逆少食,消化不良。
3、茯苓麦冬粥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麦冬各15g,粟米100g。粟米加水煮粥;二药水煎取浓汁,待米半熟时加入,然后一同煮熟食。茯苓麦冬粥可以安心神,养阴清心,除烦热。茯苓麦冬粥用于心阴不足,心胸烦热,惊悸失眠,口干舌燥。
4、茯苓酒煮法的简单介绍:茯苓60克、大枣20枚、当归12克、枸杞12克、白酒1500毫升,将上药切碎装瓦坛内,倒人白酒、密封浸泡15天,每隔3日振摇一次,每日饮服1—2次,每次10—15毫升。凡气血虚弱、阴阳两亏所出现的腰酸、腿软、体倦乏力、遗精阳痿、须发早白、心悸失眠、食欲减退等均宜服用。
5、茯苓膏煮法的简单介绍:白茯苓500克、白蜜1000克,先把白茯苓研为细末,以水漂去浮者,取下沉者,滤去水,再漂再晒,反复3次,再为细末,最后拌白蜜和匀,加热熬至滴水成珠即可,然后装瓶备用,每日2次,每次12—15克,使用白开水送服。经常服用茯苓膏对老年性浮肿、肥胖症以及预防癌肿均有稗益。
“汤泛冰瓷一坐春。长松林下得灵根。吉祥老子亲拈出,个个教成百岁人。 灯焰焰,酒醺醺。壑源曾未破醒魂。与君更把长生碗,聊为清歌驻白云。”
此首《鹧鸪天》为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是一首赞美茯苓的词,从中可见当时人们对茯苓的推崇与喜爱,其作为延年益寿的保健药品在当时已十分盛行。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已有“采苓采苓,首阴之巅”的句子。茯苓做药用的记载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言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早在公元前三、四世纪就有了采集茯苓的记载。在魏晋时期,服食茯苓以求长寿已蔚然成风。南朝齐梁时期的养生家、医学家陶弘景辞官归隐时,梁武帝即令“每月赠给茯苓五斤,白蜜二斤,以供服饵。”陶弘景亦称其为“养神而改灵,和魂而炼魄”的仙药。茯苓在唐宋也应用普遍,与黄庭坚同一时代的苏轼苏辙兄弟亦十分推崇服食茯苓。苏辙作有《服茯苓赋》。苏轼在《东坡杂记》中记载了制茯苓之法,堪称制作茯苓饼的高手。他介绍的具体做法为“以九蒸胡麻(即芝麻),用去皮茯苓少入白蜜为饼食之,日久气力不衰,百病自去,此乃长生要诀。”苏东坡活到六十多岁还有强健体魄与惊人的记忆力,或许与其长久服食茯苓饼有关。到了清代,茯苓仍为养生益寿的妙药。有人对慈禧太后的长寿补益药方进行研究,发现其常用的补益药共64种,而使用率最高的一味便是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多寄生于松科植物赤松或马尾松等树的根上。7-9月份采集后,堆置“发汗”,然后摊开晒干,再堆置“发汗”。如此反复3-4次,晒干即为成品,一般不用再行炮制。茯苓性平和,味甘淡。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的作用。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水肿、脾虚诸证及心悸失眠等。而其健脾安神之功尤为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可决定一个人后天的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体质的强弱等。脾胃为“化生之源”,若脾胃虚弱,则“百病丛生”。茯苓有助长寿,其健脾之功当不可没。
由于茯苓平平淡淡,“补而无碍胃之虞,利而无伤津之忧。”因此可长期应用。茯苓无论虚实之症都可使用,是其安神的一大特点,也是其它许多药物所不可替代的,故对一般的失眠症都有改善作用。
现代研究认为,茯苓的主要成分为茯苓聚糖。茯苓酸、蛋白质、卵磷脂、脂肪、胆碱等。有效成分主要是茯苓多糖,它能增强小鼠的T淋巴细胞功能,促进体液免疫,可使胸腺淋巴结增大,末梢血中的细胞数量增多。茯苓多糖还有很强的抗肿瘤作用,可延长患癌症动物生存期,其保健作用可见一斑。
茯苓的服用方法很多。前已有述及的“东坡茯苓饼”,元代《饮膳正要》有茯苓酒,以茯苓煮汁蒸米加酒曲作酒酿。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以酒渍茯苓“日食一块,至百日,肌体润泽,延年耐饥,面若童颜。”也可把茯苓做粥、蒸糕等。据史料载,北京城里做出的茯苓饼白可凌雪,薄如棉纸,中夹蜜饯、松果仁,甘香可口,富于营养,成为北京的著名土特产。也可自己动手制作茯苓糕(饼),选四成上等粳米,三成白糯米,加二成茯苓、芡实、莲子肉、山药等作粉拌匀,加入糖枣、果仁等作糕或饼蒸熟即可,是上好的点心。
小验方:茯苓大枣粥
茯苓粉30克,粳米60克,大枣5枚,白糖适量。枣去核,与粳米浸泡后加水同煮,快熟时加入茯苓粉,煮熟即可,日服2-3次。可健脾补中,利水渗湿,用于小儿脾虚久泻。但腹胀及小便多者不适用。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85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茯苓汤
下一篇: 加味茯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