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加味枳桔二陈汤

中医世家 2023-05-17 09:08:25

加味枳桔二陈汤

处方 : 陈皮(去白)1钱,半夏钱半,茯苓1钱3分,麻黄(去节)5分,桂枝8分,北细辛8分,杏仁(去皮尖)15粒,甘草1钱,桔梗1钱,枳壳1钱。

功能主治 : 感冒风寒,头痛声暗,无汗恶寒,痰凝气滞,脉息浮紧。

用法用量 : 生姜、葱为引。

摘录 : 《会约》卷七

枳壳汤简介

目录1拼音2《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枳壳汤 2.1处方2.2制法2.3功能主治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5摘录 3《普济方》卷三九三 3.1方名3.2组成3.3功效3.4主治3.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3.6制备方法 4《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4.1方名4.2组成4.3主治4.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4.5制备方法 5《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5.5加减5.6制备方法 6《鸡峰》卷十七 6.1方名6.2组成6.3主治6.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6.5制备方法 7《卫生总微》卷十四 7.1方名7.2组成7.3主治7.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7.5制备方法 8《保命集》卷下 8.1方名8.2枳壳汤的别名8.3组成8.4主治8.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8.6制备方法8.7附注 9《朱氏集验方》卷六 9.1方名9.2组成9.3主治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9.5制备方法 10《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10.1方名10.2组成10.3主治10.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11《麻症集成》卷四 11.1方名11.2组成11.3主治 12《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12.1方名12.2组成12.3主治1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12.5制备方法 13《治疹全书》卷下 13.1方名13.2组成13.3主治 14《一盘珠》卷十 14.1方名14.2组成14.3主治 15《诚书》卷八 15.1方名15.2组成15.3主治1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16《症因脉治》卷三 16.1方名16.2组成16.3主治 17《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17.1方名17.2组成17.3主治 18《苏沈良方》卷三 18.1方名18.2枳壳汤的别名18.3组成18.4主治18.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18.6制备方法18.7附注 19《普济方》卷一八五 19.1方名19.2组成19.3主治1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20《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20.1方名20.2组成20.3主治20.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0.5制备方法 21《圣济总录》卷十三 21.1方名21.2组成21.3主治21.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1.5制备方法 22《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22.1方名22.2组成22.3主治2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2.5制备方法 23《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23.1方名23.2组成23.3主治23.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3.5制备方法 24《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24.1方名24.2枳壳汤的别名24.3组成24.4功效24.5主治24.6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4.7制备方法24.8各家论述24.9附注 25《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25.1方名25.2组成25.3主治2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5.5制备方法 26《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26.1方名26.2组成26.3主治26.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6.5制备方法 27《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27.1方名27.2组成27.3主治27.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7.5制备方法 28《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28.1方名28.2组成28.3主治28.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8.5制备方法 29《圣济总录》卷十一 29.1方名29.2组成29.3主治2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29.5制备方法 附:1古籍中的枳壳汤 1拼音 zhǐ ké tāng

2《圣济总录》卷九十七:枳壳汤

2.1处方

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炙,锉)各3克 大腹皮19.克(锉)百合 牵牛子(炒)赤茯苓(去黑皮)各30克 赤芍药 桑根白皮(锉)各9克 郁李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阴干)15克

2.2制法

上九味,粗捣筛。

2.3功能主治

治大便不通,腹胁胀满膨闷,食欲不振。

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5克,用水150毫升,煎至12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以通为度。

2.5摘录

《圣济总录》卷九十七

3《普济方》卷三九三

3.1方名

枳壳汤

3.2组成

枳壳(去瓤,炒)、青皮(去瓤)、木香、丁香、当归、缩砂仁、陈皮(去白)各等分。

3.3功效

宽中进食。

3.4主治

小儿脾胃不和,癖积胀满。

3.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烧盐汤调下。

3.6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圣济总录》卷一六六

4.1方名

枳壳汤

4.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芍药1两,人参1两,黄耆(锉)1两,木通(锉)1两,当归(切,焙)1两,桂(去粗皮)1两,蒺藜子(炒,去角)1两,鸡骨(醋炙)1两,大黄(锉,炒)1两。

4.3主治

产后乳结核,或成痈肿,发热疼痛。

4.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水1盏,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4.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5《圣济总录》卷一八四

5.1方名

枳壳汤

5.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5两,栀子仁7个,豉(微炒)2合,大黄(锉,炒)2两。

5.3主治

乳石发动,干呕。

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空心、晚后各1次。

5.5加减

壮强者,加大黄1两。

5.6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6《鸡峰》卷十七

6.1方名

枳壳汤

6.2组成

皂角黄仁半两,枳壳半两,青皮半两。

6.3主治

肠风痔疾。

6.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米饮调下。

6.5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7《卫生总微》卷十四

7.1方名

枳壳汤

7.2组成

枳壳1两(去瓤,麸炒),干姜半两(炮),甘草半两,前胡(去芦)1两,木香1两,半夏1两(汤洗7次)。

7.3主治

小儿痰实壮热,心膈烦闷,气不调顺,不早治恐生惊痫者。

7.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水1小盏,加生姜3片,陈皮1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5制备方法

上为末。

8《保命集》卷下

8.1方名

枳壳汤

8.2枳壳汤的别名

枳壳散

8.3组成

枳壳(麸炒,去瓤)3两,桔梗3两,黄芩1两半。

8.4主治

久痰胸膈不利,上焦发热者,胸前热结,口噤不语,右脉沉滑。

8.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日早用2两半,水3盏,煎至2盏,匀作3服,午时1服,申时1服,临卧时1服。3日7两半服尽,再服生半夏汤。

8.6制备方法

上锉。

8.7附注

枳壳散(《症因脉治》卷一)。

9《朱氏集验方》卷六

9.1方名

枳壳汤

9.2组成

枳壳半斤(面炒,去瓤),绵黄耆半斤(洗)。

9.3主治

远年近日肠风下血。

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常汤调下,不拘时候。

9.5制备方法

上为末。

10《疮疡经验全书》卷二

10.1方名

枳壳汤

10.2组成

枳壳、射干、升麻、生地、黄芩、前胡、金银花、连翘、大黄(炒)、甘草节、犀角汁(临服加之)。

10.3主治

熛疽。因肺经受热,疽发于两手五指头上者。

10.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2钟,煎1钟,1日3服。

11《麻症集成》卷四

11.1方名

枳壳汤

11.2组成

枳壳、川朴、大黄、甘草、紫草、木通、陈皮、生地、楂粉。

11.3主治

食积气滞下痢,误食猪肉,喘胀气急,泻如败卵。

12《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12.1方名

枳壳汤

12.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3分,甘草3分,胡椒1分,人参1两。

12.3主治

产后霍乱吐利,厥逆不食。

1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12.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3《治疹全书》卷下

13.1方名

枳壳汤

13.2组成

枳壳、陈皮、厚朴、山楂、杏仁、苏子、大腹皮。

13.3主治

疹后误服参、耆,喘急腹胀者。

14《一盘珠》卷十

14.1方名

枳壳汤

14.2组成

枳壳1钱,大黄1钱,甘草5分。

14.3主治

麻疹便闭。

15《诚书》卷八

15.1方名

枳壳汤

15.2组成

槟榔、枳壳、防风、橘皮、木通、紫苏、赤芍药。

15.3主治

惊痫陡作。

1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水煎服。

16《症因脉治》卷三

16.1方名

枳壳汤

16.2组成

枳壳、苏梗、桔梗、陈皮、甘草。

16.3主治

肠痹,中气壅闭,气逆上冲而喘者。

17《痘疹传心录》卷十五

17.1方名

枳壳汤

17.2组成

枳壳、陈皮、厚朴、大腹皮、甘草。

17.3主治

痘疹误服参、耆,喘急腹胀。

18《苏沈良方》卷三

18.1方名

枳壳汤

18.2枳壳汤的别名

桔梗枳壳汤、枳壳桔梗汤、枳桔汤

18.3组成

桔梗1两,枳壳(炙,去瓤)1两。

18.4主治

伤寒痞气,胸满欲死。

18.5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用水1升半,煎减半,去滓,分2次服。

18.6制备方法

上锉,如麻豆大。

18.7附注

桔梗枳壳汤(《活人书》卷十八)、枳壳桔梗汤(《得效》卷十一)、枳桔汤(《症因脉治》卷四)。

19《普济方》卷一八五

19.1方名

枳壳汤

19.2组成

枳壳2两,滑石2两,甘草1两。

19.3主治

胸痹,胁下秘结。

1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钱,用冷臭橘叶7片同煎,温服。连进3服即解。

20《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20.1方名

枳壳汤

20.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白术1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20.3主治

伤寒后,心腹气滞胀满,不能饮食。

20.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股3钱匕,水1盏,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20.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1《圣济总录》卷十三

21.1方名

枳壳汤

21.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2两,人参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21.3主治

劳风,涕唾稠粘。

21.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21.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2《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22.1方名

枳壳汤

22.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黄耆(锉)2两,芎1两半,丹参1两半,当归(切,焙)1两半,槟榔(锉)1两半,芍药1两1分,黄芩(去黑心)1两1分。

22.3主治

肠痔肿痛生核,或发寒热。

22.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以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食前温服。

22.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3《圣济总录》卷二十六

23.1方名

枳壳汤

23.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滑石半两,大腹皮(锉)半两,甘草(炙,锉)3分,青橘皮(去白,切,炒)3分,络石根3分,紫苏茎叶3分,朴消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冬葵子3分,前胡(去芦头)1两,赤芍药1两。

23.3主治

伤寒后,小便不通,脐腹痛,气胀,攻上喘促。

23.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葱白3寸(切),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23.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圣济总录》卷五十四

24.1方名

枳壳汤

24.2枳壳汤的别名

枳壳散、枳壳煮散

24.3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京三棱(炮,锉)1两,干姜(炮)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半两,甘草(炙)半两,益智仁1两,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木香半两,肉豆蔻(去壳)半两,蓬莪术(锉)2两,槟榔(锉)2两,桂(去粗皮)2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

24.4功效

顺气宽中,消散积聚。

24.5主治

上焦有寒,胸膈满闷,背膂引痛,心腹膨胀,胁肋刺痛,食饮不下,噎塞不通,呕吐痰涎,口苦吞酸,羸瘦少力,短气烦闷,及痃癖积聚,惊忧恚气。

24.6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3片,大枣1个(擘),煎至8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

24.7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4.8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枳壳气味苦寒,入足太阴;三棱气味苦平,入足厥阴;橘皮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益智仁气味辛温,入足太阴;莪术气味苦辛,入足厥阴,与三棱同功;槟榔气味辛温,入足太阴、太阳;肉桂气味辛热,入足厥阴;干姜气味辛温,入手足太明;厚朴气味苦辛微温,入手足太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脾;青皮气味苦辛温微酸,入足厥阴;木香气味辛温,入脾;肉豆蔻气味辛温,入足太阴、阳明;佐姜、枣和荣卫。此宽中顺气之方,能治五种积气,三焦痞塞,心疼腹胀,痃癖诸症,使中宫之气流畅,勿令不宣也。

24.9附注

枳壳散(《本事》卷三)、枳壳煮散(《证治宝鉴》卷九)。

25《圣济总录》卷五十六

25.1方名

枳壳汤

25.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半两,苦参1两,甘草(生,锉)1两,灯心2小束(切)。

25.3主治

风痰心痛,每食粘滑等物,即吐清水,痛连胸背不可忍者。

25.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加盐半钱,茶末半钱,去滓温服,食后再服。以篦子于喉中引令吐,吐定更服,以痰尽为度。吐后宜服茯苓汤。

25.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6《圣济总录》卷七十三

26.1方名

枳壳汤

26.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桔梗(去芦头,炒)1两,人参1两,前胡(去芦头)1两,桂(去粗皮)1两,槟榔(微煨,锉)半两,鳖甲(去裙襕,醋炙)1两半。

26.3主治

痃气腹胀,两肋急满,不能饮食,头痛壮热,身体疼痛。

26.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半枣大(拍破),同煎至7分,去滓温服,1日3次。

26.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7《圣济总录》卷七十四

27.1方名

枳壳汤

27.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3分,黄连(去须,炒)1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甘草(炙,锉)半两,阿胶(炙燥)半两。

27.3主治

濡泻,暴下不止。

27.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1盏,去滓,空心温服。1日2次。

27.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8《圣济总录》卷七十五

28.1方名

枳壳汤

28.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1两,甘草(炙,锉)半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1两半,干姜(炮)1两,赤茯苓(去黑皮)1两。

28.3主治

久冷痢。

28.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空心、日午温服。

28.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29《圣济总录》卷十一

29.1方名

枳壳汤

29.2组成

枳壳(去瓤,麸炒)3两。

29.3主治

风瘙痒。

29.4枳壳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

29.5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古籍中的枳壳汤 《妇人规》:[上卷胎孕类]安胎 证,宜凉胎饮、保阴煎之类主之。若但热无虚者,如枳壳汤、一母丸、黄芩散之类皆可择用。清其火而胎自安矣...

《症因脉治》:[卷四泄泻论]内伤泄泻 黄芩柴胡青皮龙胆草木通甘草丹皮生地当归白芍药清胃汤升麻黄连山栀甘草《症因脉治》元朱丹溪公元1279...

《证治准绳·幼科》:[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喘 嗽,五味子汤。喘渴,靥后余毒不除,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钱氏法,喘而腹满,大小便涩者利小便,不瘥者,...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喘 嗽,五味子汤。喘渴,靥后余毒不除,大便坚实,前胡枳壳散。钱氏法,喘而腹满,大小便涩者利小便,不瘥者,...

《痧疹辑要》:[卷三]论治(下)

急求方剂诗歌...!

方剂歌诀

一、解表剂

1、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三拗汤】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散】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加术汤】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麻杏苡甘汤】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

【大青龙汤】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

【桂枝汤】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

【桂枝加葛根汤】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九味羌活汤】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

【大羌活汤】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

【加味香苏散】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

【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小青龙汤】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汤】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姜枣细辛款冬花,紫菀半夏加五味。

2、辛凉解表剂

【桑菊饮】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银翘散】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发热咽痛服之瘥。

【银翘汤】鞠通更有银翘汤,竹草麦冬生地黄;阳明温病寒下后,脉浮无汗服之康。

【麻杏甘石汤】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越婢汤】越婢汤中有石膏,麻黄生姜加枣草;风水恶风一身肿,水道通调肿自消。

【升麻葛根汤】阎氏升麻葛根汤,芍药甘草合成方;麻疹初期出不透,解肌透疹此方良。

【宣毒发表汤】宣毒发表升葛翘,杏桔荆防桔薄草;前胡木通牛蒡竹,催疹现点此方饶。

【竹叶柳蒡汤】竹叶柳蒡葛根知,蝉衣荆芥薄荷施;石膏粳米参甘麦,风疹急投莫延迟。

【柴葛解肌汤】陶氏柴葛解肌汤,邪在三阳热势张;芩芍桔草姜枣芷,羌膏解表清热良。

【柴葛解肌汤】程氏也有同名方,柴葛草芍芩地黄;丹皮二母一并入,发热口渴宜煎尝。

【葱豉桔梗汤】葱豉桔梗薄荷翘,山栀竹叶加甘草;热邪束肺嗽咽痛,风温初起此方疗。

【葱豉汤】葱豉汤是肘后方,解表发汗又通畅;恶寒发热头闷痛,服后邪散津不伤。

【活人葱豉汤】类证活人葱豉汤,更加葛根与麻黄;恶寒腰背头项痛,得汗表解保安康。

3、扶正解表剂

【败毒散】人参败毒草苓芎,羌独柴前枳桔同;生姜薄荷煎汤服,祛寒除湿功效宏。

【荆防败毒散】若须消散疮毒肿,去参加入荆防风。

【仓廪散】原方配入陈仓米,噤口痢疾此为宗。

【参苏饮】参苏饮内陈皮草,枳壳前胡半夏从;葛根木香桔梗茯,气虚感寒最宜用。

【再造散】再造散用参附耆,桂甘羌防芎芍齐;再加细辛姜枣煮,阳虚寒闭最相宜。

【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温经解表法优良;少阴脉沉反发热,邪寒外解不伤阳。

【麻附甘草汤】前方去辛加炙草,无汗微热宜煎尝。

【葱白七味饮】葱白七味外台方,新豉葛根与生姜;麦冬生地千扬水,血虚外感最相当。

【加减葳蕤汤】加减葳蕤用白薇,豆豉生葱桔梗随;草枣薄荷共八味,滋阴发汗此方魁。

【千金葳蕤汤】千金葳蕤麻杏膏,芎独白薇木香草;外感热伤津不足,生津清热又解表。

二、泻下剂

1、寒下

【大承气汤】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以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急下存阴第一方。

【小承气汤】去硝名曰小承气,便硬痞满泻热良。

【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硝黄草,便秘口渴急煎尝。

【复方大承气汤】更有复方大承气,大承气加桃芍菔;能泻腑实消胀满,可治急性肠梗阻。

【大陷胸汤】大陷胸汤用硝黄,甘遂为末共成方;专治热实结胸证,泻热逐水效非常。

【大陷胸丸】再把葶苈杏仁入,和丸更治项背强。

2、温下

【大黄附子汤】大黄附子细辛汤,胁下寒凝疝痛方;冷积内结成实证,温下寒实可复康。

【温脾汤】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三物备急丸】三物备急巴豆研,干姜大黄不需煎;猝然腹痛因寒积,速投此方急救先。

【三物白散】三物白散桔梗贝,再把巴豆一齐配;寒实结胸痰涎壅,祛痰泻积功力倍。

3、润下

【麻子仁丸】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土燥津枯便难解,肠润热泻诸症却。

【润肠丸】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五仁丸】五仁柏子加松米,桃杏两仁陈郁李;血虚津枯肠中燥,理气润肠通便秘。

【济川煎】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阴虚血弱肠中燥,滋阴补血便自通。

4、逐水

【十枣汤】十枣逐水效力佳,大戟甘遂与芫花。

【控涎丹】控涎丹用遂戟芥,攻涤痰涎力不差。

【舟车丸】舟车牵牛及大黄,遂戟芫花槟木香;青皮橘皮轻粉入,泻水消胀力量强。

【疏凿饮子】疏凿饮子泻水方,木通泽泻与槟榔;羌艽苓腹椒商陆,赤豆姜皮退肿良。

5、攻补兼施

【新加黄龙汤】新加黄龙草硝黄,参归麦地玄海姜;滋阴养液补气血,正虚便秘此方良。

【黄龙汤】黄龙汤枳朴硝黄,参归桔枣共生姜;阳明腑实气血弱,通便不碍气血伤。

【增液承气汤】增液承气玄地冬,更加硝黄力量雄;温病阴亏实热结,养阴泻热肠道通。

【承气养营汤】承气养营归芍知,生地大黄与朴枳;数下阴伤热结在,正是此方效显时。

三、和解剂

1、和解少阳

【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柴胡枳桔汤】柴胡枳桔陈皮茶,黄芹生姜与半夏;邪郁腠理胸满痛,辛开苦泄此方佳。

【蒿芩清胆汤】蒿芩清胆枳竹茹,陈夏茯苓加碧玉;热重寒轻痰挟湿,胸痞呕恶总能除。

【柴胡达原饮】柴胡达原槟朴果,更加芩草枳壳和;青皮桔梗荷叶柄,豁痰宽胸截疟疴。

【达原饮】达原饮用朴槟芩,白芍甘知草果并;邪伏膜原寒热作,透邪逐秽此方行。

【清脾饮】清脾饮用柴夏芩,草果青皮术甘苓;厚朴生姜同煮煎,热多寒少温疟平。

2、调和肝脾

【四逆散】四逆散里用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和抑郁厥自除。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中加芎香,枳实易壳行气良;方名柴胡疏肝散,气闷胁痛皆可畅。

【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丹栀逍遥散】更有丹栀逍遥散,调经解郁清热着。

【黑逍遥散】黑逍遥散有生地,血虚痛经功效卓。

【痛泻要方】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调和肠胃

【半夏泻心汤】半夏泻心配连芩,干姜枣草人参行;辛苦甘温消虚痞,治在调阳与和阴。

【生姜泻心汤】干姜减量生姜配,水热互结消痞灵。

【甘草泻心汤】半夏泻心加重草,主治气痞腹中鸣。

【黄连汤】黄连汤证上焦热,中寒腹痛欲呕哕;半夏泻心加桂枝,减去黄芩散寒邪。

四、清热剂

1、清气分热

【白虎汤】白虎汤清气分热,石膏知母草米协。

【白虎加人参汤】热渴汗出兼气虚,白虎加参最相宜。

【白虎加桂枝汤】身热欲呕骨节痛,加入桂枝疏经脉。

【白虎加苍术汤】湿温身重汗出多,方加苍术湿热减。

【竹叶石膏汤】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承;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津自生。

2、清营凉血

【清营汤】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燥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清宫汤】减去丹参银连地,清宫更加莲子心。

【犀角地黄汤】犀角地黄芍药丹,血升胃热火邪干;斑黄阳毒皆可治,热入营血服之安。

3、清热解毒

【黄连解毒汤】黄连解毒柏栀芩,三焦火盛是主因;烦狂火热兼谵妄,吐衄发斑皆可平。

【泻心汤】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凉膈散】凉膈硝黄栀子翘,黄芩干草薄荷饶;再加竹叶调蜂蜜,中焦燥实服之消。

【普济消毒饮】普济消毒蒡芩连,甘桔蓝根勃翘玄;升柴陈薄僵蚕入,大头瘟毒服之痊。

4、气血两清

【清瘟败毒饮】清瘟败毒地连芩,丹膏栀草竹叶并;犀角玄翘知芍桔,清热解毒亦滋阴。

【化斑汤】化斑玄犀和白虎,凉血解毒燔热清。

【神犀丹】神犀丹中犀玄参,芩蒲地银板蓝根;翘豉金汁天花粉,紫草合治热毒深。

5、清脏腑热

【导赤散】导赤生地与木通,草梢竹叶四味同;口糜淋痛小肠火,引热渗入小便中。

【清心莲子饮】清心莲子参耆苓,地骨车前甘草芩;益气生津清心火,主治淋浊与遗精。

【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栀芩柴,生地车前泽泻偕;木通甘草当归同,肝经湿热力能排。

【泻青丸】泻青丸用龙脑栀,泻火下行大黄施;羌防升散芎归养,泻火养肝不宜迟。

【当归龙荟丸】当归龙荟用四黄,栀子木香与麝香;和蜜为丸加青黛,肝胆实火悉能攘。

【左金丸】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医。

【戊己丸】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泄痢痛再脐。

【香连丸】香连相合治热痢,症现腹痛又里急。

【泻白散】泻白甘草地骨皮,桑皮再加粳米宜;泻肺清热平咳喘,又可和中与健脾。

【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大枣亦泻肺,行水祛痰喘自息。

【清胃散】清胃散中当归连,生地丹皮升麻全;或加石膏泻胃火,能消牙痛与牙宣。

【泻黄散】泻黄甘草与防风,石膏栀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调和服,胃热口疮并见功。

【玉女煎】玉女煎用熟地黄,膏知牛膝麦冬襄;肾虚胃火相为病,牙痛齿衄宜煎尝。

【芍药汤】芍药汤内用槟黄,芩连归桂甘草香;重在调气兼行血,里急便脓自然康。

【黄芩汤】黄芩汤用芍枣草,清热和中止痢方。

【白头翁汤】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秦皮备。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上方加草与阿胶,产后虚痢称良剂。

6、清虚热

【青蒿鳖甲汤】青蒿鳖甲知地丹,热自阴来仔细看;夜热旱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秦艽鳖甲散】秦艽鳖甲治风劳,地骨柴胡及青蒿;当归知母乌梅合,止嗽除蒸敛汗超。

【清骨散】清骨散主银柴胡,胡连秦艽鳖甲辅;地骨青蒿知母草,骨蒸劳热一并除。

【当归六黄汤】火炎汗出六黄汤,归柏芩连二地黄;倍用黄耆为固表,滋阴清热敛汗强。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409.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