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加味四圣解毒汤

中医世家 2023-05-17 06:38:43

加味四圣解毒汤

处方 : 紫草、木通、枳壳、黄耆、桂枝、大黄(酒炒)。

功能主治 : 痘疮发热,及养浆时作痒,能食而大便秘。邪气内实,正气外虚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片玉痘疹》卷八

当归中医说

【当归简说】当归, 分为当归身、当归尾、全当归, 补血用当归身, 破血用当归尾, 补血活血用全当归。

【当归简说】当归:气味辛甘温,甘以补血,辛以活血行气,温以祛寒,故有补血、活血、行气止痛、温经散寒等作用。.

【当归简说】当归,是血家的圣药,当归可活血。在我国古代医药典籍中有“十有九归”之说,并称其为“药王”。当归味甘辛、性温、无毒,为妇科良药。传统中医认为:当归甘温质润,为补血要药。用于心肝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等。

【当归简说】当归是传统药物中最常用的一种,故有“十方九归”和“药王”之美称,补血活血的首选;当归对月经不调、闭经痛经、气血不足的女性很有疗效,素有“妇科圣药”之说;还是抗老消斑、美容健肤的“妇人面药”。

【当归简说】 辛散温通以活血, 为活血化瘀之要药, 《本草正》云:“其气轻而辛, 故能行血, 补中有动, 行中有补, 诚血中之气药, 亦血中圣药也。”

【当归长于补血,为补血之圣药】若气血两虚,常配黄芪、人参补气生血,如《兰室秘藏》中的当归补血汤、《温疫论》中的人参养荣汤;若血虚萎黄、心悸失眠,常与熟地黄、白芍、川芎配伍,如《和剂局方》中四物汤。

【当归说】当归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当归味甘而重,故专能补血,其气轻而辛,故又能行血,补中有动,行中有补,为血中之要药。当归 既能补血,又能活血;既可通经,又能活络。凡妇女月经不调,痛经,血虚闭经,面色萎黄,衰弱贫血,子宫出血,产后瘀血,例经(月经来潮时,出现口鼻流血)等妇女的常见病,都可以用当归治疗。

【当归说】当归,补血活血,调经,润肠通便。本品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常用于面色萎黄,嘴唇及指甲苍白,头晕眼花,心谎心悸,舌质淡,少血色等血虚证。因长于调经,尤为妇科所重视,凡妇女月经不调、血虚经闭、胎产诸症均可应用,故又被称为“妇科圣药”。此外,当归还可用于血虚肠燥便秘之病。

【当归补血活血说】补血,当归甘温质润,能补血养血,为补血要药,凡见面色萎黄,或惨淡无泽,或西医检查贫血者,都可以应用本品。中医临床上治疗血虚诸证,如头晕、月经量少等,常与熟地、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用治气虚血少之面白乏力、头晕、虚热等,常与黄芪配伍,即当归补血汤,治疗痈疽溃后久不收口,顽固不愈者,多系气血不足所致,配伍人参、黄芪等补气之品;活血,本品味辛而温,入血分,能够活血,可广泛用于多种血瘀证。因当归以补血为主,故具有活血而不伤血的作用特点。当归治疗血瘀证,与桃仁、红花、川芎、赤芍等同用,如桃红四物汤,这是活血的基本方;用治气虚血瘀之中风、偏瘫,须配伍大剂量的黄芪,再配伍桃仁、地龙等,如补阳还五汤。(王幸福)

【当归调经说】因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可用于多种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药理研究表明,当归所含挥发油和阿魏酸能抑制子宫平滑肌收缩,而其水溶性或醇溶性非挥发性物质,则能使子宫平滑肌兴奋。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常配伍桂枝、川芎、阿胶等,如温经汤;治疗血瘀阻滞、产后恶露不绝等,配伍川芎、桃仁等,如生化汤;治疗血虚之月经、经闭、痛经等,可与熟地黄、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治疗血虚水停之月经量少、便溏、水肿者,配伍白芍、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即当归芍药散,该方散剂的疗效优于汤剂。(王幸福)

【当归调理月经的配伍应用】当归既能补血,又能活血,可用于多种月经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闭等。治疗寒凝血滞之痛经、月经量少、闭经等,常配伍桂枝、川芎、阿胶等,如温经汤;治疗血瘀阻滞、产后恶露不绝等,配伍川芎、桃仁等,如生化汤;治疗血虚之月经、经闭、痛经等,可与熟地黄、白芍、川芎同用,即四物汤;治疗血虚水停之月经量少,配伍白芍、川芎、茯苓、泽泻、白术,即当归芍药散。

【当归治疼痛】当归止痛与其养血、活血、行血、暖血有关,故凡血虚、血滞、血瘀、血寒所致疼痛,均可用当归配伍其他药物治疗。如治胸痹疼痛,《外台秘要》中载有当归汤,配伍吴茱萸、桂心、高良姜,治疗胸阳痹阻的胸痹。脘腹痛,属气血不足者,用黄芪当归建中汤;气滞血瘀者,用少腹逐瘀汤;阴虚有热者,用一贯煎。妇科腹痛,气血亏虚,外寒入侵者,用当归生姜羊肉汤;产后血虚寒凝者,用生化汤;妊娠腹痛,用当归芍药散。头痛用当归,无论寒热虚实均可配伍用之。如血虚失养之头痛,用当归、川芎治之即效;外感风寒者,加羌活、麻黄、白芷;紧张性头痛,可以当归配伍川芎、白芍、僵蚕、防风;血虚而有寒者,径用当归四逆汤,有效率达95%以上。对于风湿痹痛,当归也是止痛之要药,如三痹汤、独活寄生汤、蠲痹汤等,均选用了当归。

【当归治疗咳喘】《本草求真》即云:“是以气逆而见咳逆上气者,则当以此和血,血和而气则降矣。”人制方中虽不常用当归下气止咳平喘,但治疗下虚上盛,喘嗽不已的名方苏子降气汤,就用了当归。而金水六君煎、百合固金汤也都应用了当归。

【孟景春说当归治咳嗽】当归止咳的功用,始见于《神农本草经》,曰:当归治咳逆上气。当归其性温,并有活血作用,从而可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且现代医学对当归进行实验观察,发现其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有显著平喘作用。{孟景春。中医就这么牛 中医大家孟景春治疗疑难杂症的故事。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188}。

【张锡纯说当归】当归味甘微辛,气香,液浓,性温,为生血活血之主药,而又能宣通气分,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其力能升(因其气厚而温)能降(因其味厚而辛),内润脏腑(因其液浓而甘),外达肌表(因其味辛而温)。能润肺金之燥,故《本经》谓其主咳逆上气;能缓肝木之急,故《金匮》当归芍药散,治妇人腹中诸疼痛;能补益脾血,使人肌肤华泽;生新兼能化瘀,故能治周身麻痹、肢体疼痛、疮疡肿疼;活血兼能止血,故能治吐血衄血(须用醋炒取其能降也),二便下血(须用酒炒取其能升也);润大便兼能利小便,举凡血虚血枯、阴分亏损之证,皆宜用之。惟虚劳多汗、大便滑泻者,皆禁用。

【当归伍桂枝】这是气血配对。当归伍桂枝,补中有行,行中有补,既可补血温经又能通阳行血,血虚寒凝所宜。当归虽主入血,然其味甘、气轻、质重,集补血、行血、温阳于一体,故血虚者能用,血瘀者亦能用;桂枝虽入气分,然其味辛甘而气厚,味辛通阳,气厚助热,甘则补虚,故阳遏者能用,阳虚者亦能用。且归桂合用,即属气血配对,内涵动静相兼,寓补于行,寓行于补。本组对药广泛适用于具有血虚寒凝的多种病证。如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小儿麻痹症、雷诺病等。

【当归 -黄芪】当归、黄芪配伍,是临床常用的气血双补药对之一。前 人云“气能生血”、“血为气之母”。当归甘平柔润,功专补血, 血足以载气。黄芪甘温,功长补气,气旺以生血。两药合用, 补气养血之力倍增。主治气血两虚之面色㿠白或萎黄,心悸怔忡,失眠,气短 懒言,倦怠乏力。劳倦内伤、血虚气弱所致的肌热面赤、烦渴欲饮,脉 洪大而虚以及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气血不足,疮疡久溃不愈。

【当归-黄芪,补血第一方】《医宗金鉴集注》吴琨:“五味之中唯甘能补,当归味甘而厚,味厚则补血;黄芪味甘而薄,味薄则补气;今黄芪多数倍而云补血者,以有形之血不能自生,生于无形之气故也。经言'阳生阴长’是谓耳。”

【当归-萆薢】王莒生善用当归、萆薢,酌加秦艽、土茯苓治疗痒疹并高尿酸症。当归、萆薢源自《疡科心得集》中的萆薢化毒汤。该方主治湿热瘀结之证,有活血化瘀、清热利湿之功。当归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的功能。《医学启源》曰:“当归,气温味甘,能和血补血。”萆薢具有利湿去浊、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效。《神农本草经》载:“主风寒湿周痹,恶疮不廖。”王莒生教授认为结节性痒疹久治不愈,瘙痒剧烈,多为湿邪风毒聚结肌肤,病久入络,瘀滞不散而成本病,赵炳南老师称本病为“顽湿聚结”。如《疡科心得集·辨诸疮总论》曰:“夫恶疮,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肿湿满,皆属于脾,心主血,脾主肉,血热而肉湿,湿热相合浸淫不休,溃败肌肤,而诸疮生矣。”故治疗上以除湿解毒、祛风止痒、活血软坚通络为法。王莒生教授常用当归10 g,萆薢10 30 g。二药相伍,活血化瘀中寓以清热利湿,补血通经时亦可祛风止痒,从而达到消风止痒、散瘀化结之效。对于高尿酸症患者,酌加秦艽10 g,土茯苓30 g以加强利湿解毒、通络舒筋之功。《神农本草经》记载:秦艽“味苦平。主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冯氏锦囊秘录》指出“秦艽风药中之润剂,散药中之补剂,故养血有功”。《本草纲目》记载:土茯苓“性甘、淡,平。去风湿,利关节,治拘挛骨痛,恶疮痈肿。”高尿酸症属于痛风的一种临床表现,痛风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如《类证治裁·痹症》曰:“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内阻,不能宣行,因而滞留,气血凝涩,久而成痹。”王莒生教授酌加二药,不仅利湿之力大增,且药性平和,利湿不伤正,同时加强活血通经之功,则皮肤疾患可除,尿酸之症可缓解。{尚俊良,王莒生,刘春阳。王莒生选方遣药治疗疑难病症经验总结[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12(04),473-478}。

【傅青主妇科当归的配伍应用】配荆芥穗,引血归经:当归补血养血,芥穗通经络、逐瘀生新,共用则引血归经,从而使血归常道,常常用于出血而兼见瘀血阻络的诸症。傅氏认为无论是气虚、血虚都可以使得血不循常道而出血或成为离经之血,“芥穗引败血出于血管之内”,且可以“通经络”,所以能使“血有归还之乐”。如平肝开郁止血汤、加减四物汤、引气归血汤、补气解晕汤等都是当归、芥穗同参、芪、术等补气血药同用使气血生,败血去,从而血归常道。

配川芎,补血调血: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上行头目,下行血海,当归配之则可补血活血,使补血而不滞血,行血而不伤血。多用于营血瘀滞证。血虚血滞不仅可致月经量少、闭经、痛经、小产、难产等,亦可致月经量多,崩漏等,用此配伍结构则可补血、活血、通经、催产。如加减四物汤、送子丹、转天汤、送胞汤等。其中治难产之转天汤更是用归芎大剂量应用既可以补血之亏,又可“使气血迅速以催生也”。傅氏还用归芎搭配活血以止血,“有言归芎但能活血,甚误”,如治疗经水过多的加味四物汤便是一例。现代药理研究当归对子宫有“双向性”作用,川芎可以使兔离体子宫收缩加强,说明归芎相配止血有其科学性。

配白芍,养血柔肝开郁:当归、白芍均归肝肾经,且都能养血补血,当归又为“血中之气药”,补血之中尚助气之运行,白芍又兼平肝、柔肝之效,配伍则能养血调肝,常用于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月经病、妊娠病、不孕症等。“女子以肝为先天”,妇女的月经来潮,正常的受孕都离不开肝气的调达疏泄。肝体阴而用阳,阴血不足往往导致肝气郁结而调达不畅,而呈血虚肝郁或阴虚肝郁之证。然用理气解郁之品,傅氏又虑其多有辛香耗伤阴血之弊,故常用归芍搭配养血柔肝以开郁,不用或少用辛香理气之品。治疗郁结血崩之平肝开郁止血汤、嫉妒不孕之开郁种玉汤、经水未来腹先疼之宣郁通经汤等,其归芍同用皆属此配伍范畴。

配熟地,补血填精:当归归心肝经而补心肝血虚,熟地归肝肾经而补血益精填髓,相配则补血填精之力犹强,常用于肝血亏虚,肾精不足而致的月水不调、不孕等病。血藏于肝,精涵于肾,肝肾同源,肾精不足则肝血失其转化而亏虚,肝血内虚则肾精失其滋生而耗伤,基于此傅氏每从肝肾论治女科疾病,在调经、种子章节中尤为突出。如治疗身瘦不孕之养精种玉汤,用熟地、当归补血填精为主,辅以白芍、山萸柔肝益肾,“不特补血,而纯于填精,精满而子宫易于摄精,血足则子宫易于容物,皆有子之道也。

配人参,补血固脱定元:人参大补元气,当归温润补血,两药合用补气血而固脱定元。多用于崩漏、小产、难产及产后属气血双亏,元气衰微之证。如傅氏用固气汤治疗少妇元气衰弱,房劳过度所致血崩,言“此方固气而兼补血,已去之血可以速生,将脱之血可以尽摄”,所以“一剂而血止,连服十剂痊愈。”又如在治疗妇人鬼胎时用雷丸、大黄以迅下之,但“未免迅利,多恐伤损元气”、“必有气脱血崩之患”,所以方中用参、归相配,“犹妙在用参归以补气血,则邪去而正不伤”。在治疗产后血崩危证时更是将参归各用二两,因为“舍大补气与血,别无良法也。”

《黄煌经方使用手册》方剂加减汇总「经方加减与合秘」

经方是经典方的简称,也是历代相传经验方的简称。经方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应用天然药物的经验结晶,是中医的临床规范。古往今来,名医无不研究经典,擅用经方者无不成为临床高手,但经方的应用绝非易事。方证简略不详,现代应用范围不明,影响了经方的普及与推广。20多年来,本人专注于经方现代应用实践,积累了一些经验,这本小册子就是本人常用的经方使用常规。 本手册收集的处方以汉代医学典籍《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方为主,少数后世的经验方因配伍严谨,疗效确切,且沿用日久,本人也经常使用,故一并收录其中。

1半夏厚朴汤加减法:

(1)痰多、呕甚、惊恐、焦虑、失眠严重:重用半夏

(2)眩晕、心悸 水舌、水肿、小便不利 胃内振水音:重用小半夏加茯苓汤

(3)胸闷、腹胀,舌苔厚腻:重用厚朴

(4)胸闷、腹胀、手脚冰凉、便秘 脉弦长有力:合四逆散

(5)眩晕、心悸、失眠:合温胆汤

(6)焦虑失眠:合酸枣仁汤

(7)腹痛 腹泻:合黄芩汤

(8)心烦 焦虑 失眠 腹中胀满:合栀子厚朴汤

2半夏泻心汤加减法:

(1)上消化道出血、舌苔黄腻、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加制大黄

(2)腹胀气多,叩之如鼓:加厚朴(增加胃肠动力)

(3)舌不红、面黄、消瘦:加肉桂

(4)咽痛充血、胸闷、身躁热:加连翘、栀子。

3白虎汤加减法:

(1)消瘦、口渴、舟状腹:加人参(白虎加人参汤)

(2)关节疼痛 气上冲:加桂枝(白虎加桂枝汤)

(3)关节疼痛 口中粘、苔厚腻:加苍术(苍术白虎汤)

(4)高热不退、发斑、吐血、衄血、谵语躁扰:加水牛角、玄参(化斑汤)

(5)甲亢:合小柴胡汤(小柴胡汤 白虎汤)。

4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

(1)其人如狂、少腹疼痛、大便秘结:合桃核承气汤

(2)脑梗死:合桂枝茯苓丸

(3)心烦失眠、舌体紫暗、面色暗红:合桂枝茯苓丸

(4)失眠 头痛 恍惚 舌淡红:合酸枣仁汤

(5)高血压 烦躁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6)焦虑不安 胸闷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5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法:

(1)腹中疼痛 面黄 眩晕:合当归芍药散

(2)口渴(水少) 浮肿(水多):合五苓散

(3)腹胀腹痛:合四逆散。

6大柴胡汤加减法:

(1)心中烦 心下痞(黄连证):合三黄泻心汤

(2)面红赤、舌紫暗 少腹压痛 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3)焦虑 腹满胀气:合栀子厚朴汤

(4)咽喉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5)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心悸失眠:合黄连解毒汤

(6)急性感染:合黄连解毒汤(中药抗菌素)

(7)哮喘见痰稠难咯:合排脓(痰)散

(8)胸痛、痰黄、便秘:合小陷胸汤。

7大承气汤加减法:

(1)痞满燥实之轻症者:去芒硝,厚朴 枳实减量(小承气汤)

(2)热病神昏:合黄连解毒汤

(3)热毒发斑出血:合白虎汤

(4)胎死腹中:合桂枝茯苓丸。

8大黄附子汤加减法:

(1)体格壮实 精神萎靡、面色黄暗、皮肤干燥粗糙、肌肉酸痛、反应迟钝(麻黄证) :合葛根汤;

(2)汗出而肿、手足麻木(黄芪证):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面红赤、舌紫暗 腰背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4)胆囊炎 胆石症引起的胆绞痛急性发作伴发热:合大柴胡汤。

9大黄蛰虫丸

10大青龙汤加减法:

(1)咽喉充血疼痛:加连翘

(2)腹胀 便秘:加大黄。

11当归芍药散加减法:

(1)舌体紫暗 少腹充实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2)口渴(水少) 浮肿 小便不利(水多):合五苓散

(3)腹中痛、四肢冷、脉搏弦:合四逆散

(4)颈项疼痛、容易疲倦、月经后错未至:合葛根汤

(5)水肿 附子证:合真武汤

(6)自身免疫性疾病、久久难愈伴抑郁:合小柴胡汤(柴归汤)

(7)伴严重恶寒感、极度疲倦感,脉沉: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8)伴多汗:合桂枝加附子汤

(9)伴关节疼痛:合桂枝加附子汤。

12当归四逆汤加减法:

(1)头痛 恶心 呕吐 水舌:合吴茱萸汤

(2)女性皮肤枯黄、唇干而瘪、形体枯瘦、脱发、贫血 性欲低下 闭经、不孕:合温经 汤。

13苓桂枣甘汤加减法:

(1)呕吐清水、腹中有水声:加白术(合苓桂术甘汤)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加五味子(合苓桂味甘汤)。

14苓桂术甘汤加减法:

(1)消瘦明显:加大枣

(2)咳逆上气、头昏眼花、呼吸困难、动则气喘:加五味子。

15苓桂味甘汤加减法:

(1)羸瘦之人 严重的咳逆上气、心悸、头昏、多汗、脉虚数: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生脉饮 山萸肉。

16防风通圣散

17防己黄芪汤加减法:

(1)喘憋:加麻黄

(2)腹痛:加白芍

(3)下肢疼痛、浮肿明显:加怀牛膝

(4)血脂高:加泽泻

(5)头晕 头痛 腰腿无力:加葛根

(6)胸痛、心绞痛:加川芎 丹参

(7)易感冒、鼻塞、打喷嚏:合玉屏风

(8)下肢肿甚 精神萎靡(附子证):合真武汤。

18附子泻心汤加减法:

(1)舌体胖大、大便稀溏:合甘草干姜汤

(2)便秘:加重大黄量

(3)躁动不安、出冷汗(失血性休克前期表现):加肉桂。

19桂枝汤加减法:

(1)胸闷 腹胀 痰多 咳喘:加厚朴、炒杏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2)腹痛 便秘:加大黄(桂枝加大黄汤,一方面用桂枝汤,对体;一方面用大黄,对 症;用于外有太阳中风证、里有阳明腑实证的表虚里实状态者)

(3)自汗 盗汗 黄汗 浮肿 小便不利:加黄芪

(4)汗多 心悸 头昏 食欲不振 舟状腹:加人参

(5)项背拘急 自下利:加葛根(桂枝加葛根汤)

(6)胸腹部搏动感(如房颤)、上冲感、惊恐感、不安感、失眠、眠浅、自汗、盗汗:加龙牡(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20桂枝加附子汤加减法:

(1)心悸、汗多:加龙骨 牡蛎

(2)更年期:加仙灵脾、巴戟天

(3)关节冷痛严重(细辛证):合当归四逆汤(着重加入细辛、当归)

(4)心肌梗死:针对剧烈胸痛,加葛根 川芎;针对心源性休克、汗出欲脱,加人参( 内含参附汤)。

21桂枝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法:

(1)羸弱之人 气喘、汗多:合生脉饮 山萸肉

22桂枝茯苓丸加减法:

(1)腹痛、便秘:加制大黄

(2)腰腿痛:加怀牛膝

(3)皮肤病:加薏苡仁(消磨皮损、光滑皮肤)

(4)腹中疼痛:加当归 川芎

(5)心下按之满痛,进食后腹胀 嗳气 返流:合大柴胡汤

(6)抑郁 失眠:合柴龙牡

(7)腹中疼痛、月经不调 面黄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8)腹中痛 四肢冷 脉搏弦:合四逆散

(9)糖尿病、高血压: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10)周围血管病:合四味健步汤

(11)肾绞痛:合大黄附子细辛汤。

23桂枝芍药知母汤方证:

24葛根汤加减法:

(1)闭经或月经后错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2)腰部冷重 干姜舌:甘姜苓术汤

(3)腰腿疼痛:合桂枝茯苓丸

(4)左少腹充实有力,按之疼痛 下肢皮肤干燥 舌暗:合桂枝茯苓丸

(5)慢性鼻炎、鼻窦炎、过敏性鼻炎:加辛夷花、川芎

(6)头面部疖肿、三叉神经痛、面神经炎、暴聋、头痛:加川芎、大黄

(7)膝关节沉重 疼痛:加白术 附子

(8)体格壮实男子的高血压、糖尿病、颈椎病、落枕:加黄连、黄芩(合葛根芩连汤) 。

25葛根芩连汤加减法:

(1)烦躁、头痛、便秘或大便粘臭 或高血压;出血倾向,牙周脓肿,牙痛:加制大黄

(2)糖尿病导致腰腿无力或性功能障碍:加怀牛膝

(3)心下痞、恶心呕吐:合半夏泻心汤。

26甘姜苓术汤加减法:

(1)颈项腰背酸痛:合葛根汤

(2)浮肿 多汗:合防己黄芪汤

(3)恶寒无汗 关节疼痛:合麻黄汤(麻黄加术汤----麻黄汤 甘姜苓术汤)

(4)心下痞硬、食欲不振:加人参

(5)心功能不全:加桂枝

(6)腰背关节严重疼痛 畏寒肢冷、大便清稀、四肢厥冷、脉沉无力:加附子。

27甘草泻心汤加减法:

(1)舌苔厚、便秘、高血压、衄血:加制大黄

(2)糖尿病头昏、口渴:加葛根

(3)自身免疫性疾病或大便干结、腹疼痛、脚挛急:加白芍。

28黄连解毒汤加减法:

(1)腹胀 呕吐 返流,心下按之满痛:合大柴胡汤

(2)出血、便秘:合三黄泻心汤

(3)皮肤发红发干、脱屑:合桂枝茯苓丸、四物汤。

29黄连阿胶汤加减法:

(1)出血:加生地

(2)腹痛拒按:加制大黄

(3)少腹疼痛:加丹皮。

30黄芩汤加减法:

(1)腹痛 拒按:加制大黄

(2)腹泻(热利)、烦热:加黄连

(3)出血多:加阿胶

(4)呕吐:加半夏 生姜(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31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法:

(1)下肢疼痛、麻木:合四味健步汤

(2)易感冒、易咳喘、易喷嚏、易出汗:合玉屏风

(3)面色红赤 小腹压痛 小腿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4)口渴(水少) 汗多、腹泻、水肿(水多):合五苓散

(5)眩晕 小便少:合泽泻汤

(6)高脂血症:加泽泻汤

(7)精神萎靡、极度疲倦:合麻黄附子细辛汤

(8)下肢水肿、膝关节疼痛:合防己黄芪汤

(9)高血压:加葛根 川芎

(10)脑梗死:加葛根 川芎

(11)头昏 头痛:加葛根 川芎

(12)胸闷 胸痛(心绞痛)、舌暗:加丹参 川芎。

32桔梗汤加减法:

(1)失音:合半夏厚朴汤

(2)咽痛,但局部无红肿:加桂枝

(3)扁桃体肿大:加柴胡、连翘 石膏

(4)其人消瘦、咽喉干燥、粘膜菲薄:加玄参 麦冬。

33荆芥连翘汤

34理中汤加减法:

(1)心悸动、腹中痛:加桂枝(桂枝人参汤)

(2)口疮:加黄连(连理汤)

(3)整体状况更差,脉沉微弱,精神萎靡:加附子(附子理中汤)。

35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法:

(1)精神病:合温胆汤

(2)月经不调 浮肿:合当归芍药散

(3)腰部沉重 干姜舌:合甘姜苓术汤

(4)其人消瘦(加大枣、甘草)、食欲不旺(加桂枝、生姜):加大枣、甘草、桂枝、 生姜(桂枝去芍药加麻黄附子细辛汤)

(5)浮肿、贫血貌:加黄芪

(6)大便稀溏:加白术 茯苓。

36麻黄汤加减法:

(1)肌肉酸痛、舌苔白腻、浮肿:加苍术

(2)银屑病:合桂枝茯苓丸 薏苡仁、大黄、石膏。

37麻杏石甘汤加减法:

(1)肺部感染:加黄芩 连翘 栀子

(2)舌苔厚、大便秘:加大黄

(3)腹胀:加厚朴 枳实

(4)咽痛:加桔梗

(5)咽中粘痰:加半夏(或合半夏厚朴汤)。

38麦门冬汤加减法:

(1)咽中粘痰:合半夏厚朴汤

(2)咽喉干痛:合桔梗汤

(3)汗多、口渴、舌面干燥、脉洪大有力:加生石膏

(4)皮肤干枯、干涩、干痒:加生地、阿胶

(5)出血:加生地、阿胶

(6)(气上冲)心悸动、气短少 舌淡、舌体柔软:加桂枝

(7)悸动:加龙牡。

39排脓(痰)散

40四逆散加减法:

(1)咽喉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肾积水:合猪苓汤

(3)尿路感染:合猪苓汤

(4)顽固性头痛、失眠、胸痛、呃逆、磨牙 舌体紫暗:加当归、川芎、桃仁、红花

(5)大便秘结:重用芍药。

41四逆汤加减法:

(1)大吐、大泻、大汗、大失血:加人参

(2)头面上半身出血 心下痞:合三黄泻心汤(三黄四逆汤)。

42薯蓣丸

43芍药甘草汤加减法:

(1)便血:加黄芩

(2)腹中冷痛:加肉桂、干姜(柴胡桂枝干姜汤药对)

(3)四肢冷 胸胁苦满 腹胀:合四逆散

(4)肾绞痛发作:合四逆散加当归、川芎、怀牛膝

(5)急性腰肌扭伤、剧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麻黄附子细辛汤。

44酸枣仁汤加减法:

(1)眩晕、多梦、惊悸:合温胆汤

(2)腹胀、咽中异物感:合半夏厚朴汤

(3)胸闷、心悸、疲劳、抑郁:合柴龙牡

(4)烦热严重:加黄芩、连翘、栀子。

45肾气丸加减法:

(1)口中渴 小便少:合五苓散

(2)少气、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加怀牛膝、车前子(济生肾气丸)。

注意:形体壮实、面色暗红有油光、脉搏滑数有力的黄连人忌用!

46生脉饮方加减法:

(1)心悸严重:合桂枝甘草汤

(2)气喘多汗:加龙骨、牡蛎、山萸肉。

47桃核承气汤加减法:

(1)抑郁:合柴龙牡

(2)焦虑:合柴龙牡。

48温胆汤加减法:

(1)咽中异物感、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2)焦虑 腹胀:合栀子厚朴汤

(3)精神恍惚、百般无奈,舌不红,脉不滑(焦虑):合酸枣仁汤

(4)心烦、失眠、胸闷、快速心率:加黄连

(5)嗜睡、脉缓、乏力:加麻黄

(6)头痛、眩晕、抽动:加天麻

(7)肌肉痉挛、抽搐:加全虫、蜈蚣。

49温经汤加减法:

(1)出血:加生地

(2)大便干结,皮肤如鳞甲:加桃仁

(3)闭经、基础体温低:加鹿角胶、附片。

50五苓散加减法:

(1)低热、食欲不振、胸闷、淋巴结肿大 恶心:合小柴胡汤

(2)腹胀、嗳气、咽中异物感、舌苔厚腻:合半夏厚朴汤

(3)腹中疼痛、月经不调:合当归芍药散

(4)面黄、乏力、多汗、多食易饥、腹大松软如棉: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5)精神萎靡、脉沉(附子证) 肝硬化腹水、肾病水肿:合真武汤

(6)多汗、乏力、易感冒:合玉屏风

(7)暑天多汗、烦渴:加生石膏、寒水石;小便涩痛:加滑石、甘草(桂苓甘露饮)

(8)头痛、颈项肩背不适:加葛根

(9)血压高:加葛根

(10)嗜酒:加葛根

(11)腰腿疼痛:加怀牛膝

(12)黄疸或胆红素偏高、出黄汗:加茵陈

(13)眼病、小便不利:加车前子。

51五积散

52吴茱萸汤加减法:

(1)眩晕 吐水:合小半夏加茯苓汤

(2)头痛、头晕、胃胀、胃中振水音 水舌:苓桂术甘汤。

53小柴胡汤加减法:

(1)发热迁延不愈,肩背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2)咳吐黄稠粘痰、心下压痛、大便干结:合小陷胸汤

(3)胸闷、咽喉或食道有异物感、精神不安定、纳呆、恶心呕吐、舌苔白腻:合半夏厚 朴汤

(4)咳嗽或哮喘:合半夏厚朴汤

(5)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6)肿瘤放化疗后、肾炎、急性胃肠炎、伤暑:合五苓散

(7)月经不调、腹中疼痛、大便秘结 面色发黄、形体偏胖、容易水肿、大便稀溏:合 当归芍药散

(8)慢性肝炎、肝硬化、甲状腺疾病、风湿性多肌痛等自身免疫性疾病:合当归芍药散 (柴归汤)

(9)烦热 关节疼痛:合栀子柏皮汤

(10)淋巴结肿大、淋巴细胞增多:加连翘

(11)咳喘迁延不愈,咯稀白痰:加干姜、五味子

(12)咽痛:加桔梗

(13)胶原性疾病、免疫性疾病致关节疼痛不能屈伸或有出血倾向:加生地、白芍

(14)心中烦 心下痞 肠热利:加黄连

(15)身痒、皮肤过敏(外证未去):加荆芥、防风。

54小建中汤加减法:

(1)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2)消瘦、憔悴、痛经:加当归

(3)小儿肠痉挛:加当归

(4)产后调理:加当归

(5)出血多:加生地、阿胶

(6)腹痛剧烈:加川芎。

55小青龙汤加减法:

(1)口干、烦躁:加石膏

(2)身体瘦弱、心悸、喘促:去麻黄,加人参、麦冬、五味子、山萸肉(填补少阴)

(3)哮喘慢性期,见面黄、肉松、浮肿:加黄芪

(4)长期服用激素,其人面色灰暗:加熟地、山萸肉、鹿角胶、制附子、龙骨、牡蛎( 填充少阴)。

56小陷胸汤加减法:

(1)胸腹胀痛、胃脘胀痛:加枳实

(2)呕吐:加生姜、竹茹

(3)痰稠胶固:加桔梗

(4)胸胁痛甚:合四逆散

(5)往来寒热、迁延发热、口苦:合小柴胡汤

(6)咳喘:合麻杏石甘汤或三拗汤

(7)心绞痛:加瓜蒌皮、薤白、川芎。

57三黄泻心汤加减法:

(1)上腹不适,按之疼痛:合大柴胡汤

(2)烦躁、神昏、舌红、舌苔黄腻:合黄连解毒汤

(3)呕吐 心下痞 下利:合半夏泻心汤

(4)体格壮实、颈项强痛 高血压:合葛根芩连汤

(5)头晕脑胀(脑充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咽喉红肿、耳鸣耳痛、暴发火眼、小 便黄赤、大便干燥:黄连上清丸(1荆芥、防风、白芷、菊花、薄荷、桔梗、川芎、旋复 花、蔓荆子;2黄连、黄芩、大黄、黄柏、栀子、连翘、生石膏、甘草)。

注意:体质虚弱、精神萎靡、消瘦、贫血、脉弱的人忌用!

58茵陈蒿汤加减法:

(1)黄疸、身热、肤痒:合栀子柏皮汤

(2)胆道感染、腹胀、腹痛、便秘:合大柴胡汤

(3)反复发热、胸胁苦满、神情默默、心烦、喜呕:合小柴胡汤。

59玉屏风散加减法:

(1)儿童、老人体质虚弱,易汗出、易恶风,稍感风寒便鼻塞、流涕:合桂枝汤

(2)腰背四肢关节疼痛(外证未去):合桂枝汤

年老浮肿:加黄芪

------------黄芪桂枝五物汤

(3)身重体胖、容易汗出、下肢水肿:合防己黄芪汤

(4)肝肾功能不全、精神萎靡(附子证) 腹水:合真武汤

(5)咳喘兼咳声重浊、面黄浮肿:加麻黄。

60炙甘草汤加减法:

(1)心悸、动则气促:加龙骨、牡蛎

(2)食欲减退:加砂仁、山药

(3)消瘦:加天冬(长肌肉)

(4)恶心呕吐:加半夏。

61枳实芍药散

62猪苓汤加减法:

(1)尿路感染伴发热:合小柴胡汤

(2)尿路结石 肾绞痛:猪苓汤 四逆散

(3)尿黄赤、足癣、湿疹、盆腔炎、阴道炎:加黄柏、连翘、栀子。

63真武汤加减法:

(1)口渴 浮肿、尿少:合五苓散

(2)自汗、糖尿病: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腰痛、下肢水肿:合济生肾气丸

(4)甲减、畏寒、嗜睡、困倦:合甘草麻黄汤。

64栀子柏皮汤加减法:

(1)皮肤瘙痒流水:合麻杏苡甘汤加生石膏、连翘

(2)肝病发黄或胆道感染发黄:合大柴胡汤 茵陈蒿汤

(3)黄带淋漓:合猪苓汤

(4)尿频、尿急、尿痛:合猪苓汤。

65栀子厚朴汤加减法:

(1)食道炎、胃炎、慢支、支气管哮喘见胸闷、气喘、腹胀、腹痛、大便不畅:合大柴 朴汤

(2)以焦虑、失眠、心境障碍为特征的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神经衰弱、精神分裂 症、老年性痴呆、更年期综合征:合半夏厚朴汤 或温胆汤 或黄连解毒汤

(3)以黄疸为特征的疾病,如胆囊炎、胆道感染、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急性发作、妊娠 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新生儿黄疸:合茵陈蒿汤。

66竹叶石膏汤加减法:

(1)肿瘤后消瘦、贫血:合炙甘草汤

(2)出血:加生地、阿胶。

67八味解郁汤加减法:

(1)舌体淡润、胖大,边有齿痕,舌苔白润:加干姜

(2)心烦意乱,胸中窒闷不适(焦虑):加栀子

(3)舌淡、暗、润,气上冲:加肉桂。

68八味除烦汤加减法:

(1)尿频、尿急、尿痛、尿黄:合六一散

(2)咽喉疼痛:加桔梗、甘草。

69八味活血汤加减法:

(1)痤疮、面赤、脱发、腰酸、痛经 下肢皮肤干燥:合桂枝茯苓丸 怀牛膝

(2)咽中异物感、胸闷、腹胀:合半夏厚朴汤。

70八味通阳汤加减法:

(1)口水多、腹泻严重:加干姜

(2)下肢水肿:加怀牛膝、汉防己

(3)湿疹:加薏苡仁。

71四味健步汤加减法:

(1)其人消瘦、小腿抽筋、大便干结:合芍药甘草汤

(2)其人肥胖、腹大松软、肉松、肢麻、多汗、浮肿:合黄芪桂枝五物汤

(3)下肢皮肤干燥如蛇皮(桃仁证):合桂枝茯苓丸

(4)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合桂枝茯苓丸。

72止痉散加减法:

(1)癫痫、脑胶质细胞瘤:合柴龙牡

(2)面肌痉挛:合柴龙牡 温胆汤

(3)小儿多动症、脑瘫:合温胆汤。

73更年方加减法:

(1)头晕、浮肿:合真武汤

(2)月经不调、大便干结(血不利) 面目下肢水肿(水不利):合当归芍药散

(3)面黄、浮肿、恶寒、无汗、嗜睡、困倦:合麻黄附子甘草汤。

中药丸大汇总


第一节

痰湿内生:砂六君子丸,

心脾两虚:归脾丸,

肝郁气滞:逍遥丸

肝肾阴虚:滋补肝肾丸、六味地黄丸

气虚:永盛合阿胶

阴虚:六味地黄丸

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二节

胃火:大山楂颗粒 宽中顺气丸 清胃黄连丸 快胃舒肝丸

肝火:泻青丸 乳房肿块:乳核内消液

肺火:清热地黄丸、清肺抑火丸

第三节

肩周炎:散寒活络丸

第四节

腰背痛:散寒活络丸

第五节

中风以及后遗症中经络:再造丸、散风活络丸

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

中脏腑阳闭:安宫牛黄丸、 至宝丹、

中脏腑阴闭:苏合香丸、

中风后遗症:化瘀丸

第六节

眩晕肝阳上亢:泻肝安神丸

肾经亏损:参茸三鞭丸、六味地黄丸

气血两亏: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内补养荣丸、参桂鹿茸丸、

痰湿中阻:二陈丸

第七节

便秘燥热内结:搜风顺气丸、通幽润燥丸

气机郁滞:宽中顺气丸、宽胸舒气化滞丸

虚秘:阿胶、蜂蜜

气虚不运:麻仁润肠丸

阴寒凝滞:半流丸

第八节

泄泻

寒湿湿热:四正丸

伤食症:大山楂颗粒、槟榔四消丸、加味保和丸

肝气乘脾:快胃舒肝丸、舒郁九宝丸、调味舒肝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肾阳虚衰:肉蔻四神丸、四神丸

第九节

食道疾病

痰气交阻:二陈丸

瘀血内结:九气拈痛丸

津亏热结:搜风顺气丸

气虚阳亏:蔘桂理中丸、金匮肾气丸

第十节

腹痛

虚寒证:蔘桂理中丸 补益资生丸

气滞症:舒郁九宝丸

血瘀证:九气拈痛丸

食积症:大山楂颗粒、加味保和丸

第十一节

胃痛

气滞胃痛:快胃舒肝丸 良附丸

血瘀胃痛:九气拈痛丸

食滞胃痛:加味保和丸、大山楂颗粒

虚寒胃痛:蔘桂理中丸、补益资生丸

阴虚胃痛:补益蒺藜丸

胃脘灼热疼痛:搜风顺气丸

第十二节

呕吐

外邪犯胃:藿香正气水

饮食停滞:大山楂、加味保和丸

痰饮内阻:二陈丸

肝气犯胃:快胃舒肝丸

胃阴不足:补益蒺藜丸、

脾胃虚寒:补益资生丸、蔘桂理中丸

第十三节

月经不调

肝气郁滞:坤顺丸

血虚证:宁坤养血丸

气不摄血: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血热内扰:清热凉血口服液

第十四节

心肌炎:营心丹

第十五节

痛经

滞血瘀:调经益灵胶囊

阳虚内寒:蔘桂理中丸

气 血虚弱:参桂鹿茸丸、内补养荣丸

肝肾虚损:坤顺丸、六味地黄丸

第十六节 咳嗽

风寒袭肺:参苏丸、参苏宣肺丸

风热犯肺:止咳枇杷露、安嗽化痰丸

燥热伤肺:秋梨润肺膏、清热地黄丸

痰湿蕴肺:二陈丸

痰热壅肺:清金止嗽西瓜膏

肺气虚损:清肺止嗽丸

肺阴亏耗:定喘止嗽丸

第十七节

乳腺增生: 乳核内消液

第十八节

急性乳腺炎: 活血解毒丸

第十九节

用眼过度: 杞菊地黄丸

第二十节

肾结石: 石淋通颗粒

第二十一节

心绞痛 : 心可宁胶囊 冠心安口服液 通脉口服液

第二十二节 失眠

肝郁化火:泻肝安神丸 痰热内扰:牛黄清心丸 心脾两虚:养血安神丸 阴虚火旺:养心安神丸 心肾不交:孔圣枕中丸

第二十三节

心悸

心血不足证:安神补心丸

阴虚火旺证:养血安神丸

心阳不足:营心丹

心血瘀阻证:心可宁胶囊、冠心安口服液

第二十四节

高血压

痰瘀互结,风痰上扰,瘀血阻络:愈风宁心片

阴虚阳亢、肝阳亢盛、肾阴亏虚:久强脑立清、牛黄降压丸、杞菊地黄丸

肾阳亏虚:参茸三鞭丸、强阳保肾丸、金匮肾气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第二十五节

骨折

接骨:回生第一丹 活血化瘀消肿:跌打丸

第二十六节

痔疮

地榆槐角丸 如意黄金散

第二十七节

儿童感冒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第二十八节

成人感冒

风热:清热感冒冲剂 灵翘解毒颗粒 安嗽化痰丸

风寒:参苏宣肺丸 参苏丸

第二十九节

哮喘病

寒症哮喘:气管炎丸

热证哮喘:定喘止嗽丸

长久哮喘:老年咳喘胶囊

第三十节

小儿发热

风寒:儿感清口服液

风热:小儿清解颗粒

里热证:小儿清热宁颗粒

第三十一节

肺痨病 利肺片

第三十二节

中暑

中暑的紧急救治:至宝丹、紫雪丹、安宫牛黄、暑厥用苏合香丸

暑湿遏表:藿香正气水、四正丸、仁丹

暑热蒙心:牛黄清心丸、至宝丹、紫雪丹

气阴两竭:生脉饮

第三十三节

更年期

百合更年安颗粒

第三十四节

银屑病

克银丸

第三十五节

红眼病

黄连上清片 明目蒺藜丸

第三十五节

糖尿病

止渴降糖胶囊

第三十六节

不孕症

调经促孕丸 五子衍宗丸

第三十七节 闭经

调经益灵颗粒 复方益母草膏

第三十八节

白带病

脾肾两虚:千金止带丸

湿热下注:二妙丸

肝火旺盛型:泻青丸、龙胆泻肝丸

第三十九节

毛囊炎

解毒凉血合剂 如意金黄散

第四十节

中医美容之道

养血:阿胶

通便:通幽润燥丸

第四十一节

中药祛痘

解毒凉血合剂 清热解毒口服液

第四十二节

慢性咽炎

利咽灵片

第四十三节

脂肪肝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调味舒肝丸、舒肝和胃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六君子丸、平胃丸

无明显症状,但是CT检查有脂肪肝:同仁清脂茶

第四十四节

风湿

风湿关节酒

第四十五节

小儿疳积

肥儿丸 烂积丸

第四十六节

扁平疣

肝郁血瘀:丹栀逍遥丸、理气化瘀口服液

气虚:参芩白术丸、清血内消丸

肺为蕴热:解毒凉血合剂、栀子金花丸

血虚肝旺:龙胆泻肝丸、血府逐瘀汤

第四十七节

中医祛斑

气滞血瘀型:理气化瘀口服液

肝郁内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加龙胆泻肝丸

脾虚湿热型:理气化瘀口服液、参芩白术丸

肝肾不足:六味地黄丸、滋补肝肾丸。

外用:养荣祛斑膏、珍珠末面膜

第四十八节

痢疾

加味香连丸、泻痢固肠丸

第四十九节

癫痫

医痫丸

第五十节

前列腺炎

肾虚精亏:知柏地黄丸

气滞血瘀:前列舒乐胶囊

虚中夹实:癃闭舒

嗜食烟酒辛辣: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一节

骨质疏松症

肝肾阴虚:六味地黄丸、百合更年安颗粒

脾气虚:参芩白术丸 , 补中益气丸

肾阳虚:参茸三鞭丸 强阳保肾丸

第五十二节

虚寒证

气虚血亏:人参养荣丸、补中益气丸、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营卫不和:虚汗停颗粒

虚火内炽:二至丸、知柏地黄丸

邪热郁蒸:龙胆泻肝丸、四妙丸

第五十三节

溃疡性结肠炎

湿热困脾:香砂六君子丸

脾胃虚弱:补益资生丸、平胃丸、蔘桂理中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十全大补丸

肝胃不和:快胃舒肝丸

寒热错杂:泻痢固肠丸

血瘀肠络:九气拈痛丸

第五十四节

尿路感染

膀胱湿热:分清五淋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第五十五节

高血脂

脾虚湿盛:参芩白术丸

气血不足:参桂鹿茸丸、永盛合阿胶

痰湿中阻:二陈丸 同仁清脂茶

第五十六节

扁桃体发炎

风热外侵:喉症丸

胃火炽盛:清胃黄连丸、喉症丸

肺肾阴虚:喉症丸知柏地黄丸

脾气虚弱:参芩白术丸、喉症丸

第五十七节

男性不育

肾精亏虚:六味地黄丸、五子衍宗丸

肝气郁结:舒肝丸、逍遥丸

命门火衰:强阳保肾丸、参茸三鞭丸

肾阴亏虚:六味地黄丸、加味地黄丸

气滞血瘀:乌金丸

痰湿内盛:香砂六君丸

第五十八节

湿疹

热重于湿:龙胆泻肝丸

湿重于热:参苓白术丸

血燥:皮肤病血毒丸

第五十九节

心脏病

心血不足:安神补心丸

心气不足:营心丹

滋阴补气:强心丹

第六十节

黑眼圈

女性肾经虚寒:永盛合阿胶、加味青娥丸

男性肾经虚寒:强阳保肾丸

第六十一节

老年痴呆

肝阳上亢:杞菊地黄丸

肾精亏虚:参茸三鞭丸

痰湿蒙闭:苏合香丸

第六十二节

过敏

健脾补气:归脾丸、参苓白术丸

补肾固肾:参茸三鞭丸

调和营卫:防风通圣丸

脾肾同补:补益蒺藜丸

第六十三节

白内障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脾肾阳虚:四神丸

气血两虚:永盛合阿胶、参桂鹿茸丸

脾虚湿热:参苓白术丸、木香顺气丸

第六十四节

老年耳聋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

心脾两虚:参苓白术丸、归脾丸、补中益气丸

气血亏虚:永盛合阿胶、十全大补丸

痰浊中阻:同仁清脂茶、二陈丸

肝胆湿热:龙胆泻肝丸

六十五节

女性排卵障碍

闭经症:调经促孕丸

肝肾阴虚:杞菊地黄丸、六味地黄丸

肾阳虚者:内补养荣丸、安坤赞育丸

阳虚体胖者:金匮肾气丸

第六十六节

肿瘤

抑制癌细胞扩散,癌症辅助治疗:西黄丸


附常用中成药

一、解表中成药




小青龙颗粒: 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

九味羌活丸: 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

感冒清热颗粒: 用于风寒感冒

午时茶颗粒: 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

败毒散: 用于风寒感冒

通宣理肺丸: 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

参苏丸: 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

银翘解毒片: 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

双黄连颗粒: 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小儿感冒颗粒: 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

柴胡口服液: 用于外感发热

保济丸: 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藿香正气水: 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二、清热中成药




牛黄解毒片: 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

银黄口服液: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

板蓝根颗粒: 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

抗病毒口服液: 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

感冒退热颗粒: 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

三黄片: 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

黄连上清丸: 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

牛黄上清丸: 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

紫雪: 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

片仔癀: 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

龙胆泻肝丸: 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

左金丸: 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

二妙丸: 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

六神丸: 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

西瓜霜咽喉含片: 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

清热消炎宁胶囊: 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

十滴水: 主治中暑证

六合定中丸: 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

六一散: 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

仁丹: 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




三、温里中成药




附子理中丸: 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

小建中合剂: 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

香砂养胃丸: 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

四逆汤口服液: 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

参附注射液: 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

艾附暖宫丸: 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




四、理气中成药




逍遥丸: 疏肝健脾,养血调经。用于肝气不舒、胸胁胀痛、头晕目眩、月经不调

越鞠丸: 理气解郁,宽中除满。用于胸脘痞闷、腹中胀满、饮食停滞、嗳气吞酸

复方田七胃痛胶囊: 行气和胃,制酸止痛。用于气滞型胃脘疼痛




五、理血中成药




速效救心丸: 行气活血,祛瘀止痛,增加冠脉血流量。用于气滞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

麝香保心丸: 芳香温通,益气强心。用于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胸闷及心梗

舒心口服液: 主治冠心病及心绞痛引起的气虚血瘀、胸闷胸痛、气短乏力

心通口服液: 益气活血,化痰通络。用于胸痹气虚痰瘀交阻证,冠心病及心绞痛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等

血府逐瘀口服液: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用于瘀血停滞胸中而见胸痛、头痛、通入针刺有定处,或呃逆干呕、午后潮热等

复方丹参片: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用于胸中憋闷、心绞痛

冠心苏合丸: 理气宽胸,止痛。用于心绞痛、胸闷憋气

地奥心血康胶囊: 用于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淤血内阻之胸痹、心悸等

苏冰滴丸: 芳香开窍,理气止痛。用于胸闷、心绞痛、心梗及冠心病

灯盏花素片: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

川芎嗪注射液: 用于缺血性中风、胸胁刺痛、跌打肿痛、头痛等

绞股蓝总苷片: 用于高脂血症,症见心悸气短、眩晕头痛、健忘耳鸣或脘腹胀痛

复方天仙胶囊: 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散结止痛。对食管癌、胃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配合放化疗可提高其疗效

元胡止痛片: 用于气滞血瘀的胃痛、胁痛、头痛及月经痛等

三七伤药片: 舒经活血,散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瘀阻、关节痹痛

康莱特注射液: 用于脾虚痰湿或气阴两虚型原发性肺癌、肝癌、结肠癌,手术前后或不宜手术者均可使用

十灰散: 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血崩及一切出血不止者

断血流片: 用于功能性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产后出血及各种出血,单纯性紫癜、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云南白药: 用于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及软组织挫伤、闭合性骨折、肺结核出血、溃疡病出血及皮肤感染性疾病




六、补益中成药




玉屏风口服液: 益气,固表,止汗。用于气虚外感证,症见自汗恶风

参麦注射液: 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等

生脉饮: 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

补中益气丸: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下陷证引起的体倦乏力、食少腹胀、久泻、脱肛、子宫脱垂

人参健脾丸: 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腹痛便溏等

四君子丸: 补气名方,用于脾胃气虚、胃纳不佳、食少便溏

刺五加片: 用于脾肾阳虚者

胃乃安胶囊: 用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

养胃舒: 用于气阴两虚引起的胃脘胀痛、纳差,及慢性萎缩性胃炎有上述症状者

参苓白术散: 主治脾虚湿盛证,症见饮食不化、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等

四物合剂: 补血名方。主治头晕目眩、心悸失眠、月经不调等

归脾丸: 益气健脾,养血安神。用于气短心悸、失眠多梦、食欲不振

人参养荣丸: 温补气血。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病后虚弱

八珍丸: 四君子汤和四物汤组合方剂,用于气血两虚

十全大补丸: 用于气血两虚且有温补之力

六味地黄丸: 滋阴补肾。主治肾阴亏虚证,症见腰膝酸痛、盗汗、遗精、消渴

大补阴丸: 主治阴虚火旺证,症见潮热盗汗、咳嗽咯血、耳鸣遗精

百合固金丸: 养阴润肺,化痰止咳。用于肺肾阴虚、燥咳少痰、痰中带血

二至丸: 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咽干鼻燥、月经量多

左归丸: 主治肾阴不足,症见头晕目眩、遗精滑泄、自汗盗汗等

右归丸: 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衰、阳痿遗精、腰膝酸冷

桂附地黄丸: 用于肾阳不足、腰膝酸冷、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消渴

五子衍宗丸: 主治肾虚精亏所致的阳痿不育、遗精早泄等

龙牡壮骨颗粒: 强筋壮骨,和胃健脾。主治小儿多汗、夜惊、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发育迟缓。预防佝偻病、软骨病

七、安神中成药




天王补心丸: 用于心阴不足、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大便干燥

柏子养心丸: 用于心气虚寒、心悸易惊、失眠多梦、健忘

朱砂安神丸: 清心养血,镇静安神。用于胸中烦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

八、祛痰止咳中成药

橘红丸: 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止咳橘红口服液: 用于痰热阻肺引起的咳嗽痰多、胸满气短、咽干喉痒

蛇胆陈皮散: 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呕逆

蛇胆川贝散: 用于肺热咳嗽、痰多

急支糖浆: 用于治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

川贝枇杷糖浆: 用于感冒咳嗽及支气管炎

二陈丸: 燥湿化痰,用于咳嗽痰多、胸脘胀闷、恶心呕吐

止咳定喘口服液: 辛凉宜泄,清肺平喘。用于表寒里热、身热口渴

桂龙咳喘宁胶囊: 降气平喘,用于外感风寒、痰湿阻肺引起的咳嗽等

蛤蚧定喘胶囊: 滋阴清肺,用于虚劳久咳、年老哮喘、自汗盗汗、不思饮食

苏子降气丸: 降气化痰,温肾纳气。用于气逆痰壅、咳嗽喘息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147.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