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锉散。
功能主治 : 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加生姜7片,煎服。
摘录 : 《直指》卷八
制法 : 上锉。
功能主治 : 痰嗽。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桑白皮,水煎服。
摘录 : 《普济方》卷三八七
一、理中汤
人参(9g) 白术(9g) 甘草(9g,炙) 干姜(9g)
理中丸组方契合脾之多虚、多湿、多寒之病机,使脾阳重振,脾胃健运,升清降浊机能得以恢复,中焦枢机自能运转。
可用于慢性肠胃炎、胃下垂、消化性溃疡、慢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症等。
二、黄芪五物汤加干姜半夏
黄芪(9g) 芍药(9g) 桂枝(9g) 生姜(18g) 大枣(3枚)干姜9g 半夏9g
胃比较虚寒,有便秘的情况,如果脾的运化机能不好,可用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
如果是大便不成形,气短的便秘,用黄芪五物加干姜半夏汤。
三、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
芍药(9g) 甘草(6g,炙) 生姜(切) 茯苓 白术(各9g) 大枣(3枚,擘)
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此汤主之。(头痛发热,桂枝症仍在也。以其无汗,则不宜更用桂枝;心下满,则用白术;小便不利,则用茯苓。此症乃亡津液而有停饮者也。)
四、桂枝加芍药汤
桂枝(9g,去皮) 芍药(18g) 甘草(6g,炙) 大枣(3枚,擘) 生姜(9g,切)
辨证要点为腹满时痛,挛急痛,喜按。
临床常用于感冒、神经痛、风湿病、头疼、腹痛、神经衰弱、体质虚弱、阳痿、遗精、慢性肠炎、胃下垂、术后肠粘连等属于太阳病,邪陷太阴,脾气受伤,可由太阳病误下者。
五、半夏茯苓汤
半夏(40ml,洗) 生姜(24g,去皮) 茯苓(9g)
主治
1.《金匮要略》: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
2.《张氏医通》:痰饮多汗,小便不利。
六、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
厚朴二两(炙),枳实三枚(炙),半夏半升(洗),橘皮一两
脾气不转,脾气实,要用行气的药,枳实倾向于胃气实,肚子胀那就枳实和厚朴都用,有可能还有痰饮就加橘皮,整个把气往下通。
七、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
白术三两,枳实一两半,干姜一两,白蜜二两
八、厚朴四物汤
厚朴二两(炙),枳实三枚(炙),半夏半升(洗),橘皮一两
九、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半夏半升(洗),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12枚(劈),茯苓三两,白术三两
这是肝胆乘脾胃,少阳病夹杂太阴病,就有小柴胡证,少阴病是湿气重的虚症,加茯苓,白术抽水出去。
茯苓别名:茯苓个、茯苓皮、茯苓块。
性味:味甘、淡,性平。
归经:归心、肺、脾、肾经。
入药部位:真菌的干燥菌核。
形态特征:呈类球形、椭圆形、扁圆形或不规则团块,大小不一。外皮薄而粗糙,棕褐色至黑褐色,有明显的皱缩纹理。体重,质坚实,断面颗粒性,有的具裂隙,外层淡棕色,内部白色,少数淡红色,有的中间抱有松根。无臭,味淡,嚼之粘牙。
茯苓的用法用量用法:10~15g。
炮制: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茯苓的功效作用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主治: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作用:1、降低血糖
茯苓能降低血糖,对于高血糖人士来说,茯苓有一定的胃癌、肝癌、鼻咽癌、舌癌、乳腺癌、膀胱癌、肺癌、溃疡性黑色素瘤等癌瘤中属脾虚湿盛、痰饮内停、湿热壅结者。
5、补气健脾
中医认为,茯苓可用于脾虚泄泻。茯苓既能健脾,又能渗湿,对于脾虚运化失常所致泄泻、带下,应用茯苓有标本兼顾之效,常与党参、白术、山药等配伍。又可用为补肺脾,治气虚之辅佐药。
6、对血液系统的影响
茯苓能够使得白细胞减少加速回升,能使离体健康人红细胞上升约25%,并能有效地延缓温育过程中血细胞的耗竭。实验表明,茯苓可使小鼠血浆皮质酮明显升高。
7、利尿作用
茯苓用于小便不利,水肿等症。茯苓功能利水渗湿,而药性平和,利水而不伤正气,为利水渗湿要药。凡小便不利、水湿停滞的症候,不论偏于寒湿,或偏于湿热,或属于脾虚湿聚,均可配合应用。如偏于寒湿者,可与桂枝、白术等配伍;偏于湿热者,可与猪苓、泽泻等配伍;属于脾气虚者,可与党参、黄耆、白术等配伍;属虚寒者,还可配附子、白术等同用。
8、抗菌作用
茯苓的100%煎剂用平板打洞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9、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茯苓对家兔离体肠管有直接松弛作用,对大鼠幽门结扎所形成的溃疡有预防效果,并能降胃酸。另对CCl4所致大鼠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使谷丙转氨酶活性明显降低,防止肝细胞坏死。
10、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
茯苓煎剂有镇静作用。茯苓与戊巴比妥钠的协同作用。茯苓煎剂(10g/kg)未能明显延长戊巴比妥钠的麻醉时间;用40g/kg的剂量则使麻醉时间较对照组更显着延长,随着剂量的加大,镇静指数也随之增加。这种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它们的中枢抑制作用所致,也可能是妨碍了戊巴比妥的分解与排泄而致麻醉时间延长。
11、治痰
茯苓用于痰饮咳嗽,痰湿入络,肩背酸痛。茯苓对于脾虚不能运化水湿,停聚化生痰饮之症,具有治疗作用。可用半夏、陈皮同用,也可配桂枝、白术同用。治痰湿入络、肩酸背痛,可配半夏、枳壳同用。
茯苓的禁忌1、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不宜用。
2、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精者慎用。
茯苓的配伍1、漏精白浊:雪白盐一两(并筑紧固济, 一日,出火毒),白茯苓、山药各一两。为末,枣肉和蜜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盖甘以济咸,脾肾两得也。(《直指方》)
2、痫后虚肿:小儿痫病瘥后,血气上虚,热在皮肤,身面俱肿。葳蕤、葵子、龙胆、茯苓、前胡等分,为末。每服一钱,水煎服。(《圣济总录》)
3、肾虚白浊:肉苁蓉、鹿茸、山药、白茯苓等分,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枣汤下三十丸。(《圣济总录》)
茯苓的附方1.治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猪苓十八铢(去皮),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去皮)。上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伤寒论》五苓散)
2.治小便多、滑数不禁:白茯苓(去黑皮)、干山药(去皮,白矾水内湛过,慢火焙干)。上二味,各等分,为细末。稀米饮调服之。(《儒门事亲》)
3.治水肿:白水(净)二钱,茯苓三钱,郁李仁(杵)一钱五分。加生姜汁煎。(《不知医必要》茯苓汤)
4.治皮水,四肢肿,水气在皮肤中,四肢聂聂动者:防己三两,黄耆三两,桂枝三两,茯苓六两,甘草二两。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温三服。(《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
5.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四两,桂枝,白术各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小便则利。(《金匮要略》苓桂术甘汤)
6.治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半夏一升,生姜半斤,茯苓三两(一法四两)。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温再服,(《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
7.治飧泄洞利不止:白茯苓-两,南木香半两(纸裹炮)。上二味,为细末,煎紫苏木瓜汤调下二钱匕。(《百一选方》)
8.治湿泻:白术一两,茯苓(去皮)七钱半。上细切,水煎一两,食前服。(《原病式》获苓汤)
9.治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半斤,泽泻四两,甘草二两,桂枝二两,白术三两,生姜四两。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纳泽泻再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日三服(《金匮要略》茯苓泽泻汤)
10.治丈夫元阳虚惫,精气不固,余沥常流,小便白浊,梦寐频泄,及妇人血海久冷,白带、白漏、白淫,下部常湿,小便如米泔,或无子息(不育):黄蜡四两,白茯苓四两(去皮、作块,用猪苓一分,同于瓷器内煮二十余沸,出,日干,不用猪苓)。上以茯苓为末,熔黄蜡为丸,如弹子大。空心细嚼,满口生津,徐徐咽服,以小便清为度。(《局方》威喜丸)
11.治心虚梦泄,或白浊:白茯苓末二钱。米汤调下,日二服。(《仁斋直指方》)
12.治心汗,别处无汗,独心孔一片有汗,思虑多则汗亦多,病在用心,宜养心血:以艾汤调茯苓末服之。(《证治要诀》)
13.治下虚消渴,上盛下虚,心火炎烁,肾水枯涸,不能交济而成渴证:白茯苓一斤,黄连一斤。为末,熬天花粉作糊,丸梧桐子大。每温汤下五十丸。(《德生堂经验方》)
14.治头风虚眩,暖腰膝,主五劳七伤:茯苓粉同曲米酿酒饮。(《纲目》茯苓酒)
茯苓的相关论述1、《本草纲目》:茯苓气味淡而渗,其性上行,生津液,开腠理,滋水源而下降,利小便,故张洁古谓其属阳,浮而升,言其性也;东垣谓其为阳中之阴,降而下,言其功也。
2、《本草衍义》:茯苓、茯神,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阙也。
3、《本草正》:能利窍去湿,利窍则开心益智,导浊生津;去湿则逐水燥脾,补中健胃;袪惊痫,厚肠脏,治痰之本,助药之降。以其味有微甘,故曰补阳。但补少利多。
无痰不作眩—眩晕医案两则与平陈定眩汤
绍案1
何某,男,83岁。
2010年3月1日 初诊。
主诉:眩晕加重两年余。
病史:眩晕病史很长,十余年前曾因眩晕而昏倒。近两年多来加重,平时头昏,严重时眩晕伴恶心。
不能平躺,一平躺马上就晕,只能侧睡,且早上起床时会头眩,需闭目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
患者特别提出,想做白内障手术,但是不能平躺,因此没法做手术。胃纳、大便、睡眠可,口臭口腻,头项无不适。有高血压病史30余年,平日服珍菊降压片。舌淡红苔薄腻,脉沉弦。平陈定眩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30g,泽泻30g,藿香9g,佩兰9g,7剂。
另,本拟行颈动脉超声检查,但因患者无法平躺而作罢。
2010年3月8日二诊:药后曾有1天头晕消失,但今天头晕又加重,口腻。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平陈定眩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30g,泽泻30g,葛根30g,鬼箭羽30g,7剂。
2010年3月22日三诊:上方只服7剂,头晕大减,经常有头目轻松的感觉,仍有口腻。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3月8日方,加全蝎3g,14剂。
2010年4月12日四诊:四分之三时间头不晕。舌苔薄淡黄,脉沉弦。
处方:守3月22日方,加菊花9g,7剂。
2010年4月26日五诊:服上方后,前12天均安,前天开始又有头晕。舌苔薄白腻,脉弦。
处方:守3月22日方,改葛根90g,14剂。
2010年5月17日六诊:平日头已不晕,且能平躺15分钟。舌苔薄白腻,脉沉弦。
处方:守3月22日方,改葛根90g,加菊花30g,14剂。
2010年5月31日七诊:头不晕,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平陈定眩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30g,泽泻30g,葛根90g,鬼箭羽30g,全蝎粉(吞服)3g,蜈蚣粉(吞服)3条,17剂。
2010年6月21日八诊:已能平躺30分钟。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5月31日方,加制半夏10g(即共用半夏40g),7剂。并行颈动脉超声检查。
2010年7月5日九诊:患者能平躺至少30分钟,有时还能睡着。6月29日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双侧颈动脉硬化伴斑块(右侧软斑,左侧钙化斑)形成,右颈内动脉供血不足。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5月31日方,加水蛭粉(吞服)3g,地龙粉(吞服)3g,7剂。
2010年7月26日十诊:曾有一天头晕恶心呕吐,自行缓解。余时安。舌苔薄白略腻,脉沉弦。
处方:守5月31日方,加水蛭粉(吞服)3g,地龙粉(吞服)3g,地鳖虫6g,7剂。
2010年9月13日十一诊:停药以来,症状尚平稳,能平卧,但右侧卧位引起头晕。舌苔薄白腻,脉沉弦。平陈定眩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30g,泽泻30g,葛根90g,鬼箭羽30g,全蝎粉(吞服)3g,蜈蚣粉(吞服)3g,水蛭粉(吞服)3g,地龙粉(吞服)3g,血竭粉(吞服)3g,7剂。
2010年9月27日十二诊:头晕已明显缓解,平卧、右侧卧皆不头晕。最近因为西医嘱更换降压片,导致血压不稳定。舌苔略腻,脉沉弦。今测血压180/70mmHg。
处方:守9月13日方,加钩藤(后下)15g(即共用钩藤45g),14剂。
2010年10年18日:病证尚安,今测血压145/85mmHg。舌苔略黄腻,脉弦。
处方:守9月13日方,加钩藤(后下)15g(即共用钩藤45g),地鳖虫9g,7剂。
案2
王某,男,80岁。
2010年10月21日初诊。
主诉:头晕两年。
病史:患者两年来反复头晕头昏,2009年6月15日头颅CT示两侧半卵圆区小缺血灶,老年脑改变。否认高血压、颈椎病史。
平素经常目糊、腰酸、走路打飘,行走快则时有胸闷,睡眠多梦,时有拳打脚踢,踢到老伴或墙壁,小溲黄,夜尿一二次,大便两日一行,偏干。
舌苔根白腻带黄,脉弦。平陈定眩汤加味。
处方:制半夏30g,茯苓30g,陈皮9g,苍术30g,川朴9g,白蒺藜30g,天麻30g,钩藤(后下)30g,泽泻30g,菖蒲30g,远志9g,7剂。
2010年10月28日二诊:头晕头昏已减轻,睡觉时拳打脚踢现象大减,近日舌尖痛,舌苔根白腻带黄,脉弦。
处方:守初诊方,加决明子30g,川连3g,竹叶9g,连翘9g,7剂。
2010年11月4日三诊:头晕头昏减轻,睡觉时拳打脚踢已除,舌尖痛消失,口腻减,大便日行一次,通畅。舌苔根白带黄腻,脉弦。
处方:守初诊方,加决明子30g,川连3g,葛根30g,7剂。
以后仍以初诊方加减,服至2010年12月16日诉头晕头昏消除,继续服药巩固至2011年4月21日,诸症均安。
按语:古人论眩晕,大率与风、火、痰、虚诸端有关。
以我粗浅的临床体会,肝风上扰、痰湿内蕴、中气不足是眩晕最常见的类型。
肝风上扰,可用天麻钩藤饮、镇肝息风汤化裁;
中气不足,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加减;
痰湿内蕴,古方虽有半夏白术天麻汤,然我以为似有势单力薄之嫌,因新订平陈定眩汤一首。
是方由二陈汤合平胃散、泽泻汤,加白蒺藜、天麻、钩藤而成,具体组成是:
制半夏30~60g(甚则80g,100g),茯苓30g(或兼有失眠用90~100g),陈皮9g,苍术30~60g,川朴9g,白蒺藜30~50g,天麻30g,钩藤30~60g,泽泻30~60g(甚则90g)。
案1患者高龄而长期头晕,不能平躺,属痰湿内蕴,经用平陈定眩汤稍事加味,病情获得明显改善。
后查颈动脉超声,发现颈动脉斑块,加用全蝎、蜈蚣、地龙、水蛭、地鳖虫等虫类药,可惜后未进一步复查。
案2患者同样是高龄老人,除眩晕外尚有睡眠异常,多梦而拳打脚踢,经用平陈定眩汤加菖蒲、远志,即参入平陈宁神汤,诸症很快改善乃至消失,疗效尚称满意。
茯苓入药 历史 悠久,早在《诗经》已有记载。《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记述其功用谓“主胸胁气逆,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谓其“止消渴,好唾,大腹,淋沥,膈中痰水,水肿淋结,开胸府,调脏气,伐肾邪,长阴,益气力,保神守中。”唐·《药性论》曰“开胃,止呃逆,善安心神,主肺痿痰壅,治小儿惊痫,心腹胀满,妇人热淋。”
《日华子本草》则有“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腰膝,开心益智,止健忘”的记载。宋·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提出“行水之功多,益心脾不可缺也”的观点。金·张元素于《医学启源》论其能“除湿益燥,利腰脐间血,和中益气为主,治小便不通,溺黄或赤而不利”。元·王好古《汤液本草》总结本品“虽利小便而不走气”的特点。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明确提出“治心悸必用茯神”。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认为“茯苓一味,为治痰主药。”
【性能】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功效】利水渗湿,健脾,宁心。
【应用】
一、水肿证
本品味甘、淡,入脾肾,甘能补脾,淡能渗泄,药性平和,既可祛邪,又可扶正,补而不峻,利而不峻,利水而不伤正,为利水消肿之要药,可用治属寒热虚实之各种水肿。用治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饮水,小便不利者,以之与猪苓、泽泻、桂枝、白术同用,如《伤寒论》五苓散;用治水湿停蓄之水肿,小便不利证,可与郁李仁、白术等同用,如《不知医必要》茯苓汤、《世医得效方》郁李仁散;用治脾阳不运之水肿,常与白术、黄芪等补气健脾之品,如《金匮要略》茯苓戎盐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健脾渗湿汤;若身肿腰以下为甚,脘闷腹胀者,以之与白术、附子、厚朴等同用,如《济生方》实脾饮。
用治脾虚湿盛之水肿,以之与白术、苍术、厚朴等同用,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加减胃苓汤;若兼中寒者,以之与党参、山药、干姜等同用,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健脾温运汤;用治脾肾阳虚之水肿,小便不利证,常与附子、干姜、白术等同用,如《伤寒论》真武汤,本品既能增强白术健脾利水之功,又助附子以温阳化气利水;用治阴虚小便不利,水肿证,以之与猪苓、泽泻、阿胶同用,本品配与阿胶有利水不伤阴,滋阴不敛邪之功,如《伤寒论》猪苓汤;用于治皮水、四肢肿,以之与防己、黄芪、桂枝同用,如《金匮要略》防己茯苓汤,本品助防己、黄芪、桂枝以祛四肢肌肤之水湿。
二、淋浊证
本品性平,但赤茯苓性质偏寒,长于渗利湿热而通淋,用于湿热淋浊,用之较宜,可配与栀子、灯心草、冬葵子等利尿通淋之品同用,以加强其清热利湿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五淋散;又治小便欲出不出,痛不可忍者,以之与冬葵子、石韦、泽泻、白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葵子汤;用治膏淋,以之与萆薢、石韦、黄柏等同用,以清利湿热,分清别浊,如《医学心悟》萆薢饮。
用治血淋,可配伍车前草、小蓟、栀子等同用,以奏利尿通淋,止血之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茅苓汤;用治劳淋属肾阴虚者,以之与菟丝子、山药、莲肉、枸杞子同用,如《沈氏尊生书》菟丝子丸;属肾阳虚衰者,以之与泽泻、附子、桂枝等同用,如《金匮要略》肾气丸;用治气淋,以之与猪苓、白术、乌药等同用,以共奏通利膀胱,调理气机之功,如《名医妙方精华千首》五苓加味汤。
三、痰证、饮证
前人认为:“痰饮必用茯苓”,《世补斋医书》谓“茯苓一味,为治痰之药,痰之本,水也,茯苓可以行水。”《医宗必读·痰饮》谓“脾土虚湿,清者难升,浊者难降,淤于生痰。”肺为贮痰之器,脾为生痰之源,本品既健脾又渗湿,使湿无所聚,痰无由生,故本品宜用于痰证及饮证。
1.痰证
本品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药性平和,常与半夏、橘皮、甘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二陈汤,尤宜于湿痰,以助半夏、橘皮燥湿化痰;若配伍清肺化痰药,以之与桑白皮、贝母、瓜蒌仁等同用,可用治热痰,如《医学统旨》清金化痰汤;用治寒痰,可与半夏、天南星、细辛等同用。
2.饮证
本品既利湿浊,化痰涎,又能宁心安神,尤宜于水饮停于胸胁,症见胸胁胀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等,常与桂枝、白术、甘草同用,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若治水饮停于胃,症见呕吐,眩晕、心悸者,以之与半夏、生姜同用,如《金匮要略》小半夏加茯苓汤;若治痰饮停于下焦,症见脐下悸,吐涎沫而头眩者,如《金匮要略》五苓散;若治心胸中有停饮宿水,以之与人参、白术、枳实、橘皮、生姜等同用,如《外台秘要》茯苓饮;用治寒饮咳喘兼脾虚湿停,以之与五味子、干姜、细辛等同用,共奏温脾化饮、止咳平喘之功,如《金匮要略》苓甘五味姜辛汤;若治痰饮,常以本品与五味子、干姜、细辛同用,如《金匮要略》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干姜细辛半夏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加姜辛半杏大黄汤等。
四、泄泻证
本品既能健脾补中,又能渗利水湿而止泻,尤宜于脾虚湿盛泄泻。若脾虚或有湿,脾运化功能失常致清浊不分,混杂而下,并走大肠而致泻,常用本品与人参、白术同用以治脾胃虚弱之便溏、泄泻,乃取本品既能增强人参、白术补气健脾之功,又合白术以燥湿止泻之功,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六君子汤(人参、白茯苓、白术、甘草、肉豆蔻、诃子)及参连丸,又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温阳扶脾汤;用治脾肾虚之久泻,以之与党参、炒白术、煨肉豆蔻同用,如温肾健脾止泻方、温肾扶脾汤;用治脾虚湿盛泄泻,本品与人参、白扁豆、薏苡仁等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
若治肠胃虚受湿之肠鸣泄泻,多与附子、白术同用,如《世医得效方》白术附子汤;若与猪苓、泽泻、白术同用,如《明医指掌》四苓散;以之与白术同用,如《素问·玄机原病式》茯苓汤,均取本品配白术以补脾燥湿而止泻;用治湿盛泄泻,常与泽泻、猪苓等同用,以增强其利湿止泻之功,如《丹溪心法》胃苓汤、《世医得效方》通苓散;若用治寒湿泄泻,以之与苍术、厚朴、白术等同用,以奏温中焦,祛寒湿止泻之功,如《证治准绳》胃苓汤;若治湿热泄泻,可用赤茯苓配伍葛根、黄连等同用,以清利湿热止泻;用治伤食夹湿泄泻,以之与焦山楂、车前子、葛根同用,如《名老中医秘方验方精选》调中止泻汤。
五、脾虚证
本品功能健脾补中,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纳呆、倦怠无力等,常与人参、白术、甘草等补气健脾之品同用,如《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四君子汤、《世医得效方》千金养脾丸。
六、心悸、失眠、健忘证
本品味甘能补,入心脾,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味淡能渗湿,水湿不能上凌于心,故可用于多种原因所致之心悸、失眠、健忘等证,而以茯神疗效为佳。用治心脾两虚,气血不足之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常与人参、当归、酸枣仁等同用,如《济生方》归脾汤、《世医得效方》益荣汤,均用本品合人参、当归、酸枣仁以补心脾,益心血安神;用治水气凌心所致心悸眩晕,小便短少或下肢浮肿,以之与桂枝、甘草、生姜同用,如《伤寒论》苓桂术甘汤及茯苓甘草汤,均用茯苓配桂枝以温阳利水,宁心安神;
若脐下悸,欲作奔豚,宜重用本品,与桂枝、甘草、大枣同用,如《伤寒论》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用本品合大枣、甘草以培土制水;用治痰饮蓄于心胃之怔忡不已,以之与半夏、橘皮、沉香等同用,如《世医得效方》茯苓饮子;若治虚证之停饮怔忡,以之与干姜、白术、半夏等同用,如姜术汤;若治心神不安,恍惚健忘及心悸者,则以沉香佐茯神研末为丸,人参汤送服,如《百一选方》朱雀丸;用治情志怫郁所致之不眠、心悸,常与茯神、香附同用,如《沈氏尊生书》交感丹;用治惊悸证,以本品配相应药物,可选用《世医得效方》十味温胆汤(半夏、白茯苓、酸枣仁等)、远志丸(远志、茯神、人参等)、加味四七汤(半夏、茯苓、厚朴、远志等)等。
此外,本品还可用治妇女带下病,如《得配本草》谓“茯苓配黄蜡治浊遗带下。”若治湿毒或湿热所致的带下,可与黄柏、车前子、泽泻等同用,如《世补斋不谢方》之止带方;若带下属脾虚者,可配人参、白术、山药等,以健脾去湿止带;若属脾肾虚者,可与附子、肉桂、山药等同用,以温肾培元,健脾去湿止带。
【使用注意】虚寒精滑者忌服。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6068.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味半夏汤
下一篇: 加味半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