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加味元冬汤

中医世家 2023-05-17 04:38:23

加味元冬汤

处方 : 元参1两,丹参3钱,麦冬1两,北五味子1钱。

功能主治 : 心火g肺,口渴,舌上无津,两唇开裂,喉中干燥,遂致失音。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辨证录》卷十

《汉书 武帝纪》记载:元光元年冬十一月,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是否能得出世家子弟已失去优先为官的特权

从汉武帝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开始确立的察举制.
察举制不同于以前先秦时期的世袭制和从隋唐时建立的科举制,它的主要特征是由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并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制是汉代至隋代的一种选官制度。就是考察推举,

始于汉高祖刘邦,至汉武帝时成为一种制度,即由公卿、列侯和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通过考察把品德高尚、才干出众的人才推荐给朝廷,经过考核,然后授予官职。察举的科目很多,主要有孝廉(孝敬廉洁者)、秀才(才能优秀者)、明经(通晓经义者)、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等。 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对于被察举的人,朝廷会提出一些治国和经义方面的问题进行考核,叫做“策问”,应举者回答朝廷提出的问题,叫做“射策”或“对策”。董仲舒就是在汉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以贤良方正连对三策而被录用的。
从察举科目的可以看出它是封建伦理道德为中心,注重声名取士。它的另一个特点是以荐举为主,考试为辅。察举制是在中国古代产生的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它对当时社会以及后来的选官制度产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在隋唐时期,察举演变成了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科举制。
汉代选官制度。始于武帝时,由丞相、列侯、刺史、守相等推举,经过考核合格即任以官职,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秀才等。是士大夫仕进的主要途径。
汉代规定选任得当与否,选任者和被选任者都要负连带责任,功罪奖惩相同。汉武帝诏令郡国贡举贤才,由于选令过于苛刻,竟造成各郡未荐一人。于是元朔元年(前128年),汉武帝又两次下必须定期举人的诏书,明令若有才不举,轻则免官,重则以“不敬”罪论处。(在汉代,“不敬”为重罪,法为斩首,甚至族诛)西汉末年,汉平帝即位,王莽执政,曾诏令适当放宽荐举法,结果滥举之事屡见不鲜。东汉初年,为纠正察举不实,重申严格选举之法,保证了察举制的正常实施,但在察举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也有过严或过宽、矫枉过正的弊端。
汉代察举以推荐为主,考试为辅,考试与推荐相辅而行。推荐过后是还要经过考试复核;复核合格后才能量才录用。无论是特举贤良方正,还是岁举孝廉、茂才,均须经过中央复试。汉代察举制下的考试,在西汉时并不占主导地位,考试只是区分人才高下,授官大小的参考 ,这与后世以考试为主、以推荐为辅的科举制截然不同。至东汉时,为纠正察举荐人之滥,开始注重考试,形成察举与考试相结合的选士制度,而且考试成份日益增加。在推荐基础上加强考试,这是汉代察举制发展的新趋势。荐举为主,考试为辅,是两汉察举制的基本特点。
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的选官制度,先后约持续了约八百多年,对中国古代的社会有深刻的影响。

秦代和汉初用人,承袭了战国以来政府奖励军功的政策,主要凭军功赐爵。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特别是为了削弱贵族的势力,西汉前期逐步建立完善察举,大举纳入人才并大胆果断地打破了汉兴以来非列侯不拜相的惯例,任命没有封爵的公孙弘为丞相,然后再封他为平津侯,这对贵族势力企图长期把持高官显位,是一个强有力的打击。汉武帝通过健全察举取士标准,亲自选用干练有实才的官吏充任三公九卿及高级军事职务,如桑弘羊、张汤、张骞、李广、卫青、霍去病等都曾官居高职。特别是两汉时期,察举制在大部分时间里起着积极的作用,它带来了汉代英才辈出、功业兴盛的局面,对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汉王朝之所以能在华夏文明史上成为一个强盛的封建王朝,成为当时举世无双的文明大帝国,这也与察举得人密切相关。

与科举的区别
察举制作为中国古代最早的系统的选官制度,经过局部变更产生曹魏以后的九品中正制。特别是隋唐时期,为了弥补察举客观性差的弊病,逐步加大考试在其中的比例,最终形成了后期的科举制。它对中国的教育制度、人才选拔制度、官吏制度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察举各科设置之初,颇能体现选贤任能的原则,也的确选拔出不少济世之材。同时极大地促进了讲习儒经的社会风气的形成和教育的发展。但是察举的主要特点是以主管官员(地方长官和中央各部门长官)的推荐为前提。加上察举荐举为主、考试为辅的特点,以及对伦理道德的要求,导致察举制主观性很强,客观性差。因此到了实施后期,“声望”是很重要的,于是,士人便沽名钓誉,弄虚作假,或者攀附权贵,贿赂请托。因而,士风日下,察举不实。
首先,科举制是一种考试制度,采用招考与投考的方式取人,王朝设科而士人自由报名应试。察举制则是一种推荐制度,主要由地方州郡长官承担推荐之责,按科目要求定期地或即时地向王朝贡上合乎相应标准的士人。定期的察举如秀才、尤异、孝廉、廉吏等科,在成立之初皆不考试,举至中央后即授与相应官职;不定期的如贤良方正等科,举后须经对策方能授官,但这种对策有“应诏陈政”、“求言于吏民”之意,与科举制的那种对士人才艺的程式化检验考试,尚有很大差异。
其次,科举制以文辞和经术取士,士人之进退一决于程文之等第;考试成绩,是得官与否的关键。而察举制的取人标准,则是多种多样的,德行、经术、吏能、功次、文法等,都可以构成得举之资格。察举制的取人标准,相对来说更为注重人的整体素质,把士人笼统地视为一个完整的人格,而不像科举制,把某一项具体的知识才能作为录用标准。所以,察举制下,被举者中有大量的孝子、隐士、侠客、贤人、名流等等人物,其所为人称道的人格素质使之成了察举对象;而士人在社会上的个人声望,往往也就对察举实施有了重大影响,这在东汉后期尤为明显。
再次,科举制下入仕和铨选有明确区别。科举制是一种入仕制度,未仕的士子通过礼部主持的各级考试后,获得的仅仅是一个任官资格,此后须参加吏部铨选方能得官。而察举制下,得举者固然有不少布衣平民,但也有大量仕州仕郡的掾吏,甚至还有中央朝廷的官员。察举既是入仕途径,也包含了铨选、升迁,有时甚至还有考课的成分(如尤异一科实际就相当于考课)。这里不把察举称为入仕制度而漫称为选官制度,也是为此。
最后,科举制度下,学校制与考试制是相互配合的。唐代“乡贡”与“生徒”同应省试,使科目与学校初步地结合起来。这种结合在后来日趋紧密,并在明清时代最终完成。士子须先入国子监或地方学校为生员,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之后,方有资格参加中央会试,即所谓“科目必由学校”。而在察举时代,学校与察举大致为互不相涉的两种仕途。关于第一点,参见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载燕京大学《史学年报》第二卷第一期。关于第三、四点,参见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5,第十五章第一节“明显的原始性”,及第三节“先选后考,选举与考课不分”,其中已有类似意见。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察举制与科举制,是有重大区别的,但前者最终又演变为后者。这一漫长的变迁过程,有内在的规律在其间支配,同时也联系着更大范围的政治文化背景的变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之中,察举制的不同地位、作用和形态,联系或对应着不同的历史条件。在这些表象背后,有一些因素发挥着支配性的作用。在那些支配着察举制之变迁的诸多动因之中,本书选定如下三个作为分析的基本出发点。它们分别是:一、官僚科层制的理性行政因素;二、官僚帝国政体之下的特权分配与权力斗争因素;三、构成了王朝官吏主要来源的知识群体因素。

古中国的历代都城

一、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1、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

2、西楚 彭城(今江苏徐州) 公元前207年--公元前202年

3、南越 番禺(今广东广州) 公元前203年--公元前110年

二、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前8年)

1、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2年

2、栎阳(今陕西西安临潼东北)公元前202年—公元前200年

3、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前200年—公元8年

4、新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8年—公元23年

汉更始(公元23年~公元25年)

三、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

1、雒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5年—公元190年

2、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190年—公元195年

3许昌(今河南许昌)公元196年—公元220年

四、三国时期(公元220年~公元280年)

1、魏(公元220年~公元265年)

2、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21年--公元265年

3、蜀成都(今四川成都)公元221年~公元263年

吴(公元229年~公元280年)

1、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29年--公元265年

2、、武昌(今湖北鄂州)公元265年--公元267年

3、、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67年--公元280年

五、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

1、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公元265年—公元313年

2、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公元313年—公元316年

六、东晋

建康(今江苏南京)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七、十六国(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1、成(汉)(公元304年~公元347年):成都(今四川成都)

2、汉(前赵)(公元304年~公元329年):离石左国城(山西离石县北)、蒲子(山西隰县)、平阳(山西临汾西南)、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3、前凉(公元317年~公元376年):姑臧(甘肃武威)

4、后赵(公元319年~公元351年):襄国(河北邢台)、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5、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龙城(辽宁朝阳)、蓟(北京城西南)、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6、前秦(公元351年~公元384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7、后燕(公元384年~公元407年):中山(河北定州)、龙城(辽宁朝阳)

8、后秦(公元384年~公元417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9、西秦(公元385年~公元431年):勇士(甘肃榆中东北)、金城(甘肃兰州西北)、苑川(甘肃榆中大营川)、南安(今甘肃陇西东南)

10、后凉(公元386年~公元403年):姑臧(甘肃武威)

11、南凉(公元397年~公元414年):广武(甘肃兰州永登)、乐都(青海乐都)、西平(青海西宁)、 姑臧(甘肃武威)

12、北凉(公元397年~公元439年):建康(甘肃高台西北)、张掖(甘肃张掖西北)、姑臧(甘肃武威)

13、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滑台(河南安阳滑县)、广固(山东益都西北)

14、西凉(公元400年~公元421年):敦煌(甘肃敦煌)、酒泉(甘肃酒泉)

15、夏 (公元407年~公元431年):高平(宁夏固原)、统万(陕西靖边北白城子)

16、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龙城(辽宁朝阳)

17、冉魏(公元350年~公元352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18、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长子(山西长治长子西南)

19、翟魏(公元386年~公元391年):滑台(河南安阳滑县)

20、西蜀(公元405年~公元413年):成都(四川成都)

八、南北朝时期(公元420年~公元589年)

南朝

宋(公元420年~公元479年):建康(江苏南京)

齐(公元479年~公元502年):建康(江苏南京)

梁(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1、建康(江苏南京)公元502年--公元552年

2、江陵(湖北江陵)公元552年--公元554年

3、建业(江苏南京)公元554年--公元557年

4、陈(公元557年~公元589年):建康(江苏南京)

北朝

北魏(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1、盛乐(内蒙古和林格尔北)公元386年—公元398年

2、平城(山西大同)公元398年—公元493年

3、洛阳(河南洛阳东)公元493年—公元534年

东魏(公元534年~公元550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北齐(公元550年~公元577年):邺(河北临漳西南、河南安阳东北)

西魏(公元535年~公元557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北周(公元557年~公元581年):长安(陕西西安西北) 

九、隋(公元581年~公元619年)

1、大兴(陕西西安)公元581年—公元605年

2、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05年—公元619年

十、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1、长安(陕西西安)公元618年-公元690年

2、武周神都洛阳(河南洛阳)公元690-公元705年

3、长安(陕西西安)公元705年-904年

4、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04年-公元907年

少数民族政权

吐谷浑(公元4世纪初---公元663年 约350多年):伏俟城(青海湖西22.5公里)

吐蕃王朝(公元6世纪--公元9世纪(877年)约300年 )

1、匹播城(西藏琼结县)

2、逻些城(西藏拉萨市)

渤海(公元669年--公元926年):东京龙泉(黑龙江宁安县东京城)

南诏(公元738年---公元902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长和(公元902年--公元928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大义宁(公元928年--公元937年):羊咀咩城(云南大理太和村) 

十一、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60年)

五代

后梁(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1、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07年—公元909年

2、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09年—公元913年

3、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13年—公元923年

后唐(公元923年~公元936年)洛阳(河南洛阳)

后晋(公元936年~公元946年)

1、洛阳(河南洛阳)公元936年—公元937年

2、开封(河南开封)公元937年—公元946年

后汉(公元947年~公元950年)开封(河南开封)

后周(公元951年~公元960年)开封(河南开封)

十国

1、前蜀:成都(四川成都)

2、后蜀:成都(四川成都)

3、楚:潭州长沙府(湖南长沙)

4、南汉:广州兴王府(广东广州)

5、闽:福州长乐府(福建福州)

6、吴越:杭州西府(浙江杭州)

7、吴:扬州江都府(江苏扬州)

8、南唐:西都江宁府(江苏南京)、东都江都府(江苏扬州)

9、南平(荆南):荆州江陵府 (湖北江陵)

10、北汉:太原(山西太原)

十二、北宋

东京(河南开封)(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1、南京(河南商丘)公元1129年—公元1138年

2、临安(浙江杭州)公元1138年—公元1276年

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1、上京临潢府(内蒙古巴林左旗)公元918年—公元1007年

2、中京大定府(内蒙古宁城西南)公元1007年—公元1125年

西辽(公元1132年~公元1218年)八剌沙衮(别称虎思斡耳朵、虎思斡耳朵)(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即唐代碎叶城)

大理(公元937年~公元1253年)大理(云南大理)

西夏(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兴庆府(中兴府)(宁夏银川东南)

十三、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1 、 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阿东城东南)公元1115年—公元1153年

2、中都大兴府(今北京城西南)公元1153年—公元1214年

3、南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公元1214年—公元1232年

4、归德府(今河南商丘)公元1232年—公元1234年

十四、元(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大都(元京师,北京)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十五、明(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南京 (江苏南京)公元1368年—公元1420年

2、北京(北京)公元1420年—公元1644年 

十六、清(公元1616年~公元1912年)

1、兴京(辽宁新宾西)公元1616年--公元1621年

2、辽阳(辽宁辽阳)公元1621年--公元1625年

3、盛京(辽宁沈阳)公元1625年--公元1644年

4、北京(北京)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 

十七、中华民国

1、南京 公元1912年1月1日-公元1912年4月2日

2、北京 公元1912年4月2日-公元1928年6月8日

3、南京 公元1927年4月18日-公元1932年1月29日

4、洛阳 公元1932年1月29日-公元1932年12月1日

5、南京 公元1932年12月1日-公元1937年11月17日

6、重庆 公元1937年11月17日-公元1946年5月5日

7、南京 公元1946年5月5日-公元1949年4月23日

十八、中华人民共和国

北京 公元1949年10月1日-至今

扩展资料:

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纷繁。

夏朝:约公元前2029年-约公元前1559年,共计:471年

商朝:约公元前1559年-约公元前1046年,共计:438年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战国,共计:867年

秦朝: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首称皇帝,共计:16年

西楚: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西楚霸王项羽,共计:5年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汉高祖刘邦,共计:210年

新朝:公元8年腊月-公元23年10月6日,新太祖建兴帝王莽,共计:16年

玄汉:公元23-25年,汉更始帝刘玄,共计:3年

东汉:公元25-220年,汉光武帝刘秀,共计:196年

三国:公元220-280年,魏、蜀、吴三足鼎立,共计:61年

晋朝:公元265-420年,分为西晋(265-316年)、东晋(317-420年) ,共计:156年

南北朝:公元420-589年,共计:170年

隋朝:公元581-公元618年,隋文帝杨坚,共计:38年

唐朝:公元618-907年,唐高祖李渊,共计:290年

五代:公元907-960年,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共计:54年

十国:公元891-979年,共计:89年

宋朝:公元960-1279年,分为北宋(公元960-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共计:320年

元朝:公元1271年-1368年,元太祖孛儿只斤·铁木真,共计:98年

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太祖朱元璋,共计:277年

清朝:公元1644-1912年,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共计:268年

-中国历代首都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93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