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加味五积散

中医世家 2023-05-17 04:14:50

加味五积散

《济阳纲目》卷七十七:加味五积散

处方 : 苍术2钱,肉桂2钱,麻黄1钱,陈皮1钱,桔梗9分,厚朴8分,甘草(炙)8分,枳壳(麸炒)8分,茯苓8分,当归8分,芍药8分,干姜(炮)8分,白芷7分,半夏(汤泡七次)7分,川芎7分,木瓜1钱。

制法 : 上锉1服。

功能主治 : 脚气,寒湿流注,两腿酸疼,兼痰气者。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葱白3茎,水煎,不拘时服。

摘录 : 《济阳纲目》卷七十七

《得效》卷十五:加味五积散

处方 : 厚朴(去粗皮,姜汁炒)1两,半夏(洗)1两,扬芍药1两,枳壳(去瓤,炒)1两,木香1两,肉桂1两,陈皮,白姜1两3钱,苍术6两(米疳浸炒),桔梗1两,香附子(炒去毛)1两,茴香(炒)1两,粉草1两,人参(去芦)1两,茯苓(去皮)1两,川芎当归(去尾)1两,川白芷1两。

制法 : 上锉散。

功能主治 : 产后败血不散,阴阳相胜,作为寒热;或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发热不退。

用法用量 : 原书用本方治产后败血不散,作为寒热,入米醋半合煎;治外感寒邪,头痛体疼,去木香、南香,加生姜、枣子煎。

摘录 : 《得效》卷十五

《宋氏女科》:加味五积散

处方 : 陈皮、干姜、肉桂、当归、枳壳、白茯苓、麻黄、甘草、厚朴、半夏、桔梗、白芷、芍药、苍术、川芎。

功能主治 : 触经感冒。经行身体麻痹,寒热头痛者。

用法用量 : 原书治触经感冒,用本方去干姜,加羌活、独活、牛膝。

摘录 : 《宋氏女科》

《胎产要诀》卷上:加味五积散

处方 : 五积散加香附、小茴香、萸肉。

功能主治 : 带下属虚寒者。

摘录 : 《胎产要诀》卷上

《回春》卷五:加味五积散

处方 : 当归8分,川芎8分,白芍(酒炒)8分,陈皮8分,半夏(姜炒)8分,苍术(米泔浸)8分,茯苓(去皮)8分,厚朴(姜汁炒)8分,羌活8分,独活8分,枳壳(麸炒)8分,桔梗8分,白芷8分,干姜5分,肉桂5分,麻黄5分,甘草5分,穿山甲(随所痛取甲,烧灰)1钱。

制法 : 上锉1剂。

功能主治 : 四肢骨节疼痛,因于虚寒者。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大枣1枚,麝香少许,水煎,温服。

摘录 : 《回春》卷五

散剂中成药临床运用与新药开发

摘要: 散剂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 与现代中成药采用各种手段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不同, 不改变药材的理化性质, 完整保留了原中药方剂的方旨。作者对在剂型和疗效上有着独特优势的中药散剂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探讨,认为在中成药创新方面, 散剂必将展示出其良好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 散剂 中成药 新药开发
  汤剂和膏丹丸散等是中药的传统剂型, 除了丹药现在使用较少以外, 其他的剂型都很常用。随着国家对于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和“中药现代化”的推进, 使中药材的品质得到很大的提高, 基本改变了过去中药“粗大黑”的形象, 从而使现在采用优质的中药材开发散剂中成药成为可能。
  作为散剂, 只是将广泛使用的汤剂处方中的中药材进行粗加工成为粉末, 成为便于服用的另形式, 由于只是中药材的物理性状发生了变化, 没有做任何的提取, 不改变药材的任何化学性质, 完全保存传统中药临床处方的“原汁原味”, 和目前经物理化学手段进行提取而生产出来的中成药有着根本的区别。
1  中药散剂的运用有着巨大的优势
  中药散剂的优势表现在: (1) 散剂服用方便,可以用水直接冲服或用开水直接泡服, 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节奏。加工好的散剂达到了一定的细度,病人用水冲服时不会感到困难。如果采用开水泡服的话, 口感舒适, 味同饮茶, 易于让多对中药汤剂的苦味感到恐惧的病人接受。(2) 散剂可事先配伍加工好以备急用(也可以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根据病人的病情即时配伍加工) , 从而可为病人节省等待拣药和熬药的时间。(3) 散剂进行分包装后, 剂量准确, 携带方便, 便于使用者更好控制服用剂量。(4) 与同样处方的汤剂相比, 病人的单次用药量减少, 药材的利用程度较高, 更为“节省”药材。(5)汤剂中含有的主要是可溶性成分, 而服用的散剂则含有药材的全部内容, 包括各种粗纤维和不溶于水或醇的成分, 更完整的保存了药材的药性。(6) 与汤剂相比, 更适宜于慢性病患者长期服用, 相对于汤剂对胃肠道影响较小, 不容易影响使用者的食欲和消化功能。(7) 散剂便于进行进一步加工成为其他剂型, 如膏剂、丸药、胶囊、片剂等。(8) 药材经过分装后密闭保存, 保存期延长, 如经过射线照射消毒灭菌, 则保存期可以极大延长。
2  散剂制作加工的技术要点
  对于中药材的粉碎加工, 在技术上也有许多要求, 包括以下几方面。
2.1  对于药材本身质量的要求 
  由于使用散剂时常常要求使用者将所有药材包括残渣全部服下, 所以与汤剂相比, 对于进行加工的药材必须要求很高的质量, 不得含有过多的杂质, 包括金属、石头、泥土、塑料等, 并且不能有药材生虫、发生霉变腐烂、农药化肥超标。
2.2  对于药材本身性质的要求 
  由于药材本身性质的差别, 软硬度不同, 粘度和湿润度不同, 所含纤维成分比例不同, 一般药物在加工前都要尽量保持干燥以保证一定的脆性, 便于加工。现在正规中药饮片厂出品的饮片含水度都较低, 能够达到加工要求。一般单味药加工难度大, 混合的处方容易粉碎。像生地、熟地类药物过于湿润粘稠, 如果进行烘烤, 则药性又会发生变化; 又如丝瓜络这类药纤维成分多, 韧性十足, 单独加工无法打碎成细末, 而通过配伍运用在复方中, 则比较容易被粉碎为细末。
2.3  对于药材加工细度的要求 
  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 药材加工的细度各不相同, 一般内服为80~120目 。如果散剂加工的颗粒太粗, 则药物溶解度相对低, 残渣太多, 服用时刺激咽喉, 异物感重以至于吞咽困难。如果加工的细度过细, 则药物溶解度高, 开水泡服时会比较苦, 口感不好而影响胃口。所以目前我们用于临床的散剂一般为50~80 目, 已经足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既保证口感又可以保证足够的药量。
2.4  对于加工工艺的要求 
  将药物进行粉碎有多种方法, 例如破细胞壁技术、广泛运用在食品加工工业的冷冻粉碎技术等。目前微粉中药细度一般在微米级范围, 达到破细胞壁的程度[3 ] , 但由于细胞质内多种酶类的释放, 可造成整个复方药的药性随着配伍药材的不同有可能发生改变, 不符合我们目前散剂运用的初衷。所以我们在临床采用的是使用简单的机械粉碎机进行粉碎, 一方面加工成本低, 操作简便; 另一方面能够完好保持药材本来的物理化学特性。采用全不锈钢结构的密封性能较好的粉碎机, 能够达到药品生产GMP 标准的硬件要求。
3  市场对散剂运用的认可
3.1  病人认可 
  由于散剂成药具有独特的优势, 特别是使用非常方便, 这种剂型经过分装后和西药的剂型基本一致, 容易得到病人的认可。
3.2  价格的认可 
  如果采用传统汤剂的方式服用,250g 一付的中药处方仅一天就服用完毕, 但采用散剂, 250g 的中药可以被加工成为6g/ 袋的散剂约40袋, 按照每天服用3 袋计算, 中药的服用时间超过13 天, 所以同样药量的散剂服用时间将达到汤剂的10 倍以上。虽然药材经过加工, 散剂成药的成本会增加不少, 但与同样疗程汤剂中药量的费用相比较还是显得经济实惠。
3.3  疗效的认可 
  很多人可能会担心用散剂的话会不会由于药量不足而临床效果不佳, 本来一付中药只是一两天的药量, 而现在变成了十天的药量。实际上, 用中药治疗疾病最关键的还不是药量的轻重,首先是理法是否正确, 然后是药物配伍是否恰当,如果能够准确的判断病情, 合理遣方用药的话, 散剂的临床疗效是非常高的。
4  散剂中成药的应用
  我们运用中药散剂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取得了极好的疗效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如何努力促进中成药散剂的开发, 让更多的患者得以受惠, 并且更好的发展和发扬中医, 值得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4.1  使用散剂的历史 
  中药散剂运用于临床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从古至今方剂之多浩如烟海, 散剂(包括煮散剂[4 ]) 占有非常高的比重, 治疗所涉及的临床疾病的种类也非常广泛, 其中包含众多的名方,例如升阳益胃汤、秦艽鳖甲散、防风通圣散、五积散、参苓白术散、苏子降气汤、四物汤、十全大补汤、归脾汤、养心汤、咳血方、槐花散、小蓟饮子、复元活血汤、大秦艽汤、独活汤、川芎茶调散、失笑散、当归散、止嗽散、五淋散、八正散、五苓散等。还有许多膏剂和丸药的制作需要先将药材打为粉末才能进行, 例如还少丹、金匮肾气丸、虎潜丸、保和丸、小活络丹等, 不胜枚举。
4.2  运用散剂的关键 
  对于散剂的运用来讲, 最为关键的部分应该是处方。一般来讲, 病人对于散剂临床疗效的要求会比汤剂高。散剂的运用方式有两种, 一是医生根据病人病情临时处方配药, 然后粉碎加工成散剂给病人服用; 二是医生根据经验选取适当的处方事先配药, 粉碎加工好后保存, 在临床工作中根据病人病情用于一大类相关疾病的治疗。这两者在处方的选择上有所区别, 对于后者需要医生有比较全面的医药学知识, 能够比较透彻理解中医药的理论, 结合临床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发病特点, 既考虑到一类疾病特点的共性, 又考虑到了同一疾病在不同病人身上的个性而恰如其分的处方配伍。所以与汤剂的运用相比, 要在临床上运用好散剂, 对医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3  散剂的临床运用经验 
  如果期望运用散剂取得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应该深入思考和分析一些名方的配伍思维和用药方式, 融汇贯通, 成为己用。例如李东垣的升阳益胃汤, 原本的服法是将药打为粗末, 每服3 钱, 加姜枣, 水煎服, 而如果医生仅是开处方后, 让病人将一大包药一起加水煎服, 效果往往会打折扣。散剂的组方还需要根据配伍药物的特点来进行, 如含挥发油较高的、加热后容易失效的、难溶的、毒性较大的药物适合于做成散剂。有些贵重药材, 如三七、贝母、麝香、虫草等加工成散剂后直接用水冲服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效果, 并且不至于浪费药材。
  对于一些慢性的疾病, 病人需要比较长时期地服药调理, 如果服用汤剂的话, 会影响病人的食欲和肠胃消化功能, 反倒不利于痊愈, 而运用散剂则比较和缓, 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一般运用于散剂中治疗慢性疾病的药物比较平和, 安全性比较高,基本属于无毒或毒性很小, 否则是不能够长期服用的。像感冒这种疾病, 急性发作时通常都需要服用汤剂, 而在后期的恢复阶段则可以常服一些散剂来巩固疗效。对于实证来讲, 运用汤剂的较多, 而对于虚症, 则运用散剂和丸剂有着独特的优势。通常汤药的力量比较强, 对于胃局部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如果胃粘膜存在问题的话, 也不利于对药物的吸收,同时, 强烈的苦味常会影响整个消化功能。与此相反, 对于胃肠道的一些疾病来讲, 如胃炎、胃溃疡等, 运用散剂则常常能收到远高于汤剂的疗效。除了针对慢性疾病以外, 散剂也常运用在许多急性病的治疗方面, 李东垣指出: “大抵汤者, 荡也, 去大病用多; 散者, 散也, 去急病用多; 丸者, 缓也,不能速去之, 其用药之舒缓, 而治之意也。”如何能够灵活巧妙地在临床中运用好散剂需要医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提高, 而对于一些成熟且疗效卓著的散剂处方则适宜于开发成中成药。“云南白药”便是疗效确切而且非常成功的散剂成药, 既可外用,又能内服。
5  散剂研究与新药开发
  中医药理论给我们提供了非常科学的组方原则和依据, 结合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 中成药的开发成为新药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散剂中成药的开发具有非凡的市场潜力, 可以规模化生产, 其便捷性和高效性是汤药剂型所无法比拟的。
5.1  从现代角度看散剂的运用 
  按照中医理论, 能够入药加工为散剂的药材种类繁多, 性质各异, 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在某些方剂如紫雪丹中也使用金属、矿物质等, 如黄金、石膏、朱砂、磁石等,但一般不常用。为什么很多方剂中原本的用法是需要将处方里的药材打成粉末呢? 药材加工为散剂后,药物颗粒表面积增大, 直接服用时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而且, 加工为粉末的药材同样可以用水煎煮,有效成分变得容易析出而疗效更佳。天然植物类药物主要是一些树皮、根、茎、叶、草、花、果实、种子等, 含有较多的植物纤维、蛋白、粘多糖、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 动物类药物则包括一些昆虫、动物的脏器组织、甲壳等, 含有较多的蛋白质等,其实就其本质来讲, 都还是属于可以成为人类食物的一些东西, 只不过由于其偏性较大, 一般不长期服用, 但在某些疾病状态下, 正好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这些药物来进行校正, 使人体恢复健康。
  汤剂以及现在开发的各种提取类中成药, 主要成分都是药物中的可溶性成分(溶于水或醇) 。一般来讲, 胃是汤剂中药物成分的一个主要吸收部位,所以汤剂对于胃肠道刺激相对较大一些, 长期服用容易影响食欲及消化功能(根据使用药物的不同而有所差别) 。对于散剂来说, 则整个消化道都是药物的吸收部位, 每次服用的药物量相对较少, 作用比较缓和而持久。使用散剂在治疗某些慢性疾病或是严重的疾病例如肿瘤等方面常会取得很好的疗效,原因在于一方面避免了使用汤药对食欲的影响, 另一方面散剂中的药物除了发挥治疗的作用外, 还可以为病人提供一定的营养, 例如昆虫类药物中的蛋白质、脂质, 植物类药物中的糖分、微量元素等,所含的大量粗纤维能够促进胃肠道的蠕动, 在不使用泻下剂的同时, 帮助病人解决便秘的问题。
5.2  散剂中成药与新药开发环境 
  目前, 按照国家新药的审批办法, 像中药散剂这样的复方中成药通过新药认可还存在一定难度, 主要原因在于不能解析清楚天然药物成分的复杂性和配伍后发生的复杂化学变化。西方国家对于新药开发有着非常严格的程序, 适合于西药的自身特点, 而同时, 对于天然药物的开发又采取着非常灵活的态度。作为新药开发来讲, 在成分和作用机理不能完全分析透彻时,最重要的是对于药物的疗效、毒副作用大小和质量稳定性的评价。所以中成药的开发除了需要认真研究和遵循中医药理论外, 还需要用实事求是的客观的科学态度正视中医药的特点, 而不能完全按照西药开发的模式来生搬硬套, 否则就无法开发出真正优秀的中成药品种。随着现代制药工程技术的进步,对中药饮片加工的方法、细度与药物成分析出的关系、微粉加工对于中药药性变化的影响等研究也在不断地深入 , 在中成药创新方面, 以散剂这种剂型为基础的新药开发必将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加味烂积丸简介

目录1拼音2中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2.2标准编号2.3处方2.4制法2.5性状2.6检查2.7功能与主治2.8用法与用量2.9注意2.10规格2.11贮藏 附:1古籍中的加味烂积丸 1拼音 jiā wèi làn jī wán

2中药部颁标准

2.1拼音名

Jiawei Lanji Wan

2.2标准编号

WS3B025990

2.3处方

大黄  ? 80g 牵牛子(炒) 60g 陈皮 60g? 木香 40g 川木香 80g 香附(醋炙) 60g 莱菔子(炒) 60g 山楂(炒) 80g 槟榔 80g 芜荑 40g 阿魏 60g 三棱 80g 莪术 80g 白术 80g 当归 80g 吴茱萸(炒) 30g 厚朴(姜汁炙) 40g 法半夏 40g 砂仁 40g 草果(姜汁炙) 40g 甘草 40g

2.4制法

以上二十一味,除阿魏外,其余大黄等二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 匀,用阿魏加水溶化的滤液泛丸,干燥,即得。

2.5性状

本品为棕褐色的水丸;具特殊臭气,味苦、辛。

2.6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附录 2页)。

2.7功能与主治

消积化滞。用于饮食积聚,胸满痞闷,腹胀坚结,消化不良。

2.8用法与用量

口服,成人一次24粒;小儿十二岁以上按年龄每岁递减 2粒;一 日 2次。

2.9注意

孕妇忌服。

2.10规格

每10粒重 1g

2.11贮藏

密封。

古籍中的加味烂积丸 《冯氏锦囊秘录》:[杂症大小合参卷二十]锦囊治疗方论 用消痰镇坠之饵,不几更耗阴分乎?乃令空心淡盐汤吞加味八味丸四五钱,以使真阳藏纳,然阳无阴敛,何能久藏...

《女科撮要》:[卷上]经候不调 因肝经血少,有因气虚血弱。主治之法,脾经血燥者,加味逍遥散;脾经郁滞者,归脾汤;肝经怒火者,加味小柴...

《胎产心法》:[卷之上]子烦并五心烦热及烦躁口干论 用加减参麦汤,又有用知母丸而效者。如肝经火动,加味逍遥散。若肾经火动,宜地黄丸,随证加味用之。如孕...

《胎产心法》:[卷之上]诸血证论 用行血清血之剂,胎必堕而祸不旋踵矣。如肝经怒火,加味逍遥散。膏粱积热,加味清胃散。郁结伤脾,加味归脾...

《医学入门》:[外集·卷四杂病分类]内伤类

加味烂积丸说明书

  加味烂积丸消积化滞。用于饮食积聚,胸满痞闷,腹胀坚结,消化不良。下面是我整理的加味烂积丸说明书,欢迎阅读。

  加味烂积丸商品介绍   通用名:加味烂积丸

  生产厂家: 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51021162

  药品规格:200丸

  药品价格:¥0元

  加味烂积丸说明书   【商品名】加味烂积丸

  【通用名】加味烂积丸

  【汉语拼音】JiaWeiLanJiWan

  【主要成份】大黄、牵牛子(炒)、陈皮、木香、川木香、香附(醋炙)、莱菔子(炒)、山楂(炒)、槟榔、芜荑、阿魏、三棱、莪术、白术、当归、吴茱萸(炒)、厚朴(姜汁炙)、法半夏、砂仁、草果(姜汁炙)、甘草。

  【性状】丸剂(水丸)。

  【适应症】消积化滞。用于饮食积聚,胸满痞闷,腹胀坚结,消化不良。

  【用法用量】口服,成人一次24粒;小儿十二岁以上按年龄每岁递减2粒;一日2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孕妇忌服。

  【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贮藏】密封。

  【有效期】24 月

  【生产企业】成都九芝堂金鼎药业有限公司

  加味烂积丸的功效与作用加味烂积丸消积化滞。用于饮食积聚,胸满痞闷,腹胀坚结,消化不良。

  加味烂积丸使用常见问题   加味烂积丸有哪些适应症?用药要用好药,好药才有好的疗效。唯有对症下药才会有效的治疗缓解病情,若不用对症的药,在未来将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加味烂积丸的药效很好,那加味烂积丸有哪些适应症?

  加味烂积丸的主要成分是大黄、牵牛子、陈皮、木香、川木香、香附(醋灸)、莱菔子、山楂、槟榔、芜夷、阿魏、三棱、白术、当归、吴茱萸、厚朴、法半夏、砂仁、草果、甘草。

  那么,加味烂积丸有哪些适应症?加味烂积丸具有消积化滞的作用。用于饮食积聚,胸满痞闷,腹胀坚结,消化不良等症。

  饮食积聚:是指腹腔内有可扪及的包块。常有腹部胀闷或疼痛不适等症状。常有情志失调、饮食不节、感受寒邪或黄疸、虫毒、久疟、久泻、久痢等病史。积聚的辨证,首先应区别积和聚的不同。积证具有积块明显,固定不移,痛有定处的特点,其病程较长,病情深重,治疗也难;聚证则无明显积块,腹中胀气,时聚时散,痛无定处,病程较短,病情较轻,治疗较易。其次辨积证初、中、末期虚实的不同。

腰痛病简介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概述4腰痛病的病因病机5腰痛病的症状6腰痛病的辨证分型 6.1腰痛·风湿证 6.1.1病因病机6.1.2症状6.1.3治疗 6.2腰痛·风寒证 6.2.1病因及症状6.2.2治疗 6.3腰痛·风热证 6.3.1病因病机6.3.2症状6.3.3治疗 6.4腰痛·湿痰证 6.4.1病因病机6.4.2症状6.4.3治疗 6.5腰痛·寒湿证 6.5.1病因病机6.5.2症状及治疗 6.6腰痛·湿热蕴结证 6.6.1病因病机6.6.2症状6.6.3治疗 6.7腰痛·脾湿证6.8腰痛·肝气郁结证6.9腰痛·瘀血证 6.9.1病因病机6.9.2症状6.9.3治疗 6.10腰痛·肾虚证 6.10.1病因及症状6.10.2分类7腰痛的治疗 7.1刺灸法7.2耳针法7.3穴位注射法7.4刺络拔罐 8参考资料附:1治疗腰痛病的穴位2治疗腰痛病的方剂3治疗腰痛病的中成药4腰痛病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腰痛病 1拼音 yāo tòng bìng

2英文参考 lumbag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lumbag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0)]

3概述 腰痛病(lumbago[1][2])为症状名[3]。是指以腰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1][2]。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

现代医学中的各种脊椎炎、腰椎间盘脱出、脊椎肿瘤、增生性脊柱炎纤维织炎、腰部软组织损伤、腰肌劳损、风湿及类风湿病及肾下垂、肾盂肾炎、肾周围组织炎、肾囊积水、肾结核、肾结石和盆腔疾病等,凡出现腰痛者,均属本症范畴[4][3]。

4腰痛病的病因病机 多由外感、外伤、劳累、肾虚等引起腰部经气阻滞或经脉失养所致[4]。

腰为肾之外候,诸脉多贯于肾而络于腰背[3]。腰痛与肾及腰脊部经脉、经筋、络脉病损相关。故凡年高、病久,劳倦过度,情志所伤,房室不节而使脏气虚衰;或因感邪、外伤而使腰部经脉不利,气血不畅等,皆可导致腰痛[3]。《济生方·腰痛》:“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审如是说,则知肾系于腰,因嗜欲过度,劳伤肾经,肾脏既虚,喜怒忧思,风寒湿毒,得以伤之,遂致腰痛。又有坠下闪肭气凝血滞,亦致腰痛。”

寒湿腰痛:多由感受风寒或久居寒冷湿地,涉水冒寒,风寒水湿之邪浸渍经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发为腰痛。

腰肌劳损:多因劳累过度,闪挫跌仆,经筋络脉受损,或因各种原因引起 *** 不正,致气滞血瘀,脉络受阻,发生腰痛。

肾虚腰痛:素体禀赋不足,或年老精血亏衰,或房劳伤肾,精气耗损,肾气虚惫,发为腰痛。

脊柱外周肌肉群是带动骨关节运动的动力源,是加强骨关节稳定的重要因素,其 *** 关系易受外力作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故外伤、炎症常为腰痛的直接致病因素,如姿势不当、重力、暴力直接作用腰部,引起脊柱小关节周围韧带撕裂、关节损伤而产生腰痛。

5腰痛病的症状 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2]。

《内经》论述此证,常兼见“转摇不能”、“不可以俯仰”、“不可以顾”等症,而痛的部位则可“痛引脊内廉”、引项背,引膺及腰以下部位(如“腰脽痛”等);腰痛的性质,则有“腰痛如引带,常如折腰状”、“痛如小锤居其中”、“腰中如张弓弩弦”(胀痛)等不同。

临床常见的腰痛类型有寒湿腰痛、劳损腰痛、肾虚腰痛及急性扭伤腰痛等。寒湿者,腰部重痛,得热痛减,发作与寒冷阴雨气候有关[4]。劳损者,多有陈伤宿疾史,劳累痛剧,腰部强直酸痛[4]。肾虚者,腰痛隐隐,绵绵不已,病程日久,伴肾虚等症状[4]。急性扭伤者,腰部突然剧烈疼痛,转侧俯仰不能[4]。

6腰痛病的辨证分型 《景岳全书·杂证谟》:“腰痛证凡悠悠戚戚,屡发不已者,肾之虚也;遇阴雨或久坐痛而重者,湿也;遇诸寒而痛,或喜暖而恶寒者,寒也;遇诸热而痛及喜寒而恶热者,热也;郁怒而痛者,气之滞也;忧愁思虑而痛者,气之虚也;劳动即痛者,肝肾之衰也。当辨其所因而治之。”

6.1腰痛·风湿证

腰痛·风湿证(lumbago with winddamp syndrome[1])为病证名[5]。又称风湿腰痛,是指感受风湿,以腰背重痛,转侧不利; 或发热恶寒,自汗身重; 或浮肿,脉浮涩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见《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

6.1.1病因病机 多因风湿乘袭,留滞经络所致[5]。

6.1.2症状 症见腰背重痛,转侧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自汗身重;或见浮肿,脉多浮涩[5]。

6.1.3治疗 治宜祛风化湿。可用羌活败毒散、独活秦艽汤、五加皮汤等方[5]。本证可见于肌纤维组织炎、腰肌劳损、类风湿性脊椎炎等病[5]。

6.2腰痛·风寒证

(lumbago with windcold syndrome[1])为病证名[7]。又称风寒腰痛,是指感受风寒,以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腰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苔薄白,脉浮紧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见《东医宝鉴·外形篇》。

6.2.1病因及症状 《诸病源候论·腰背病诸候》:“凡腰痛病有五……二曰风痹,风寒著腰是以痛。”

因风寒著腰所致的腰痛拘急,或连脊背,或引脚膝,或见寒热,腰间觉冷,得温痛减,脉浮而紧[7]。

6.2.2治疗 治宜疏散风寒[7]。可用二柴胡饮、五积散、加味龙虎散等方[7]。

本证可见于纤维组织炎、增殖性脊椎炎、类风湿性脊椎炎、腰肌劳损等病[7]。

6.3腰痛·风热证

腰痛·风热证(lumbago with windheat syndrome[1])为病证名[5]。又称风热腰痛,是指感受风热,以腰痛而热,小便热赤,或身热微汗,口干而渴,咽喉红肿,舌边有红刺,苔薄,脉浮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5]。见《世医得效方·大方脉杂医科》。

6.3.1病因病机 因风热之邪侵袭肾经所致[5]。

6.3.2症状 症见腰痛强急,牵连脚膝,口渴便秘,脉洪数[5]。

6.3.3治疗 治宜祛风清热。可用败毒散,或大、小柴胡汤等方[5]。

6.4腰痛·湿痰证

腰痛·湿痰证(lumbago with dampphlegm syndrome[1])为病证名[8]。又称湿痰腰痛,是指感受湿痰,以腰部冷痛沉重,牵引背胁,阴雨为甚,或见便泄,苔白腻,脉滑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8]。又称痰注腰痛[8]。

6.4.1病因病机 《症因脉治·内伤腰痛》:“脾湿不运,水饮凝结,则为痰注腰痛。”

6.4.2症状 症见腰间重滞,牵引背脊,一块冷痛,得寒更甚,得热稍减,或兼见大便泄泻,或见腰间肿而按之濡软不痛,皮色不变,脉滑或沉伏[9]。

6.4.3治疗 治宜涤痰化湿[9]。可选用南星二陈汤、导痰汤、龟樗丸、控涎丹等方[9]。兼虚者,可并用六君子汤、八味丸[9]。

6.5腰痛·寒湿证

腰痛·寒湿证(lumbago with colddamp syndrome[1])为病证名[10]。又称寒湿腰痛,是指感受寒湿邪气,以腰部冷痛重著,转侧不利,逐渐加重,每遇阴雨天或腰部感寒后加剧,痛处喜温,体倦乏力,或肢末欠温,食少腹胀,舌淡体大,苔白腻而润,脉象沉紧或沉迟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10]。见《丹溪心法·腰痛》。又名湿冷腰痛[10]。

6.5.1病因病机 因寒湿著腰伤肾所致[10]。

6.5.2症状及治疗 《医学入门》卷五:“久处卑湿,雨露浸淫,为湿所著,腰重如石,冷如水,喜热物熨。不渴便利,饮食如故,肾著汤加附子;停水沉重,小便不利,五积散、渗湿汤。”

也可用术附汤、五积散、独活苍术汤等方[10]。外治用摩腰丹[10]。

6.6腰痛·湿热蕴结证

腰痛·湿热蕴结证(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accumulation and binding of dampheat[1])为病证名[8]。又称湿热腰痛,是指感受湿热,以腰髋弛痛,牵掣拘急,痛处伴有热感,每于热天或腰部著热后痛剧,遇冷痛减,口渴不欲饮,尿色黄赤,或午后身热,微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弦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8]。见《丹溪心法·腰痛》。

6.6.1病因病机 因感受时令湿热,或因饮食厚味,内蕴湿热所致[8]。

6.6.2症状 《症因脉治》卷一:“湿热腰痛之症,内热烦热,自汗口渴,二便赤涩,酸痛沉重。”并有腰间热,或肢节红肿,苔黄,脉数等[8]。

6.6.3治疗 治宜清热利湿[8]。方用加味二妙散、大分清饮、柴独苍术汤等[8]。兼虚者,宜七味苍柏散[8]。本证可见于类风湿性脊椎炎、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肾盂肾炎、肾周围炎等病[8]。

6.7腰痛·脾湿证

腰痛·脾湿证(lumbago with spleen damp syndrome[1])又称脾湿腰痛,是指湿邪侵袭,以腰痛重滞,面色晄白,纳食不馨,或大便溏薄,苔白腻,脉滑或濡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

6.8腰痛·肝气郁结证

腰痛·肝气郁结证(lumbago with syndrome of liver qi depression[1])又称肝郁腰痛,是指肝气郁滞,以腰痛连胁腹胀满,似有气走注,忽聚忽散,不能久立行走,舌偏红,苔薄,脉弦细或沉弦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

6.9腰痛·瘀血证

腰痛·瘀血证(lumbago with static blood syndrome[1])为病证名[11]。又称瘀血腰痛,是指病程迁延,常有外伤、劳损史,以痛处固定,或胀痛不适,或痛如锥刺,日轻夜重,或持续不解,活动不利,甚则不能转侧,痛处拒按,面晦唇暗,舌暗青或有瘀斑,脉弦涩或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病的一种[11]。见《丹溪心法》卷四。又称沥血腰痛[11]。

6.9.1病因病机 多因闪挫跌仆、或腰痛经久,瘀血凝积所致[11]。

6.9.2症状 症见痛有定处,如锥刺状,日轻夜重,或腰痛而便黑,小便赤黄或黯红,脉涩[11]。

6.9.3治疗 治宜活血化瘀为主[11]。用补阴丸加桃仁、红花,或桃仁承气汤、川芎肉桂汤(李东垣方:羌活、肉桂、川芎、柴胡、当归梢、苍术、炙甘草、神曲、独活、防己、防风、桃仁)等并可配合针灸、拔火罐治之[11]。

6.10腰痛·肾虚证

腰痛·肾虚证(lumbago with kidney deficiency syndrome[1])为病证名[12]。又称肾虚腰痛,是指肾气亏虚,以腰痛酸软,喜按喜揉,腰膝无力,遇劳更甚,卧则减轻,常反复发作,偏阳虚则少腹拘急,面色晄白,手足不温,少气乏力,舌淡,脉沉细; 偏阴虚则心烦失眠,口燥咽干,面色潮红,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数等为常见症的腰痛证候[6]。腰痛之一[12]。见《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九。又称肾经腰痛[12]。

6.10.1病因及症状 因房室不节、劳倦过度损伤肾脏精气所致[12]。

《金匮翼·腰痛》:“肾虚腰痛者,精气不足,足少阴气衰也。……其症形羸气少,行立不支,而卧息少可。无甚大痛,而悠悠戚戚,屡发不已。”

6.10.2分类 有阳虚与阴虚之不同[12]。

肾阳虚者,症见腰间冷痛,手足不温,面色苍白,便溏溺清,舌淡,脉沉细或虚软无力[12]。治宜温阳补肾[12]。可用八味丸、二至丸、右归丸、补髓丹等方[12]。

肾阴虚者,症见腰痛绵绵,面色黧黑,头晕耳鸣,咽干口燥[12]。阴虚而火旺者,更见面红升火,内热心烦,小便黄赤,舌质红,脉细数或洪而无力[12]。治宜滋阴补肾[12]。可用左归丸、当归地黄饮、大补阴丸等方[12]。

本证可见于慢性肾炎、肾下垂、腰肌劳损、脊椎结核等病[12]。

7腰痛的治疗 大抵外邪、外伤所致者,以急性腰痛居多,治以祛邪疏通为主;内伤虚损以慢性腰痛多见,治以补肾强筋为主[3]。

针灸治疗腰痛有较好效果,但因脊椎结核、肿瘤等引起的腰痛不属针灸治疗范围。

平时常用双手掌根揉擦腰部,早晚各1次,每次10min,可减轻和防止腰痛发作。

本处主要讨论寒湿腰痛、腰肌劳损、肾虚腰痛的针灸治疗,其他腰痛可参照治疗。

7.1刺灸法

取肾俞、大肠俞、委中、夹脊穴、阿是穴等穴为主[4]。寒湿腰痛加关元俞、大肠俞;劳损腰痛加次髎、膈俞;肾虚腰痛加志室、命门、太溪;急性扭伤腰痛加人中、腰痛穴,委中放血[4]。

治则 除湿散寒,补益肾气,通经止痛

处方 肾俞 腰眼 委中

方义 腰为肾之府,肾俞乃肾经经气转输之处,取之补益肾气,灸之可祛湿散寒;腰眼疏理局部筋脉,通经止痛;委中通调足太阳经气,通络活血止痛。

随证配穴 寒湿重—腰阳关,血瘀—水沟,肾虚—命门、三阴交。

操作 毫针刺,根据病情虚实酌情补泻或平补平泻,或加艾灸,或拔火罐,每日1次,每次留针30min,10次为一疗程。

7.2耳针法

选穴 腰骶椎 肾 神门

方法 毫针刺患侧耳穴,针刺后嘱患者活动腰部,每次留针30min,每日1次,亦可揿针埋藏或王不留行籽贴压。

7.3穴位注射法

选穴 以痛点为主。

方法 地塞米松5ml和普鲁卡因2ml混合液,严格消毒后刺入痛点,无回血后推药液,每次每穴注射0.5~1ml,每日或隔日1次。

7.4刺络拔罐

选择压痛点为主,用皮肤针重叩出血,加拔火罐[4]。适用于寒湿、劳损及急性扭伤腰痛[4]。

8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89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