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法 : 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聪耳泻火。主
用法用量 : 针砂酒:针砂一两,穿山甲末一钱,拌针砂养一昼夜,播出山甲,以酒一碗,将针砂浸三四日,噙酒口内,外用磁石一块,绵裹塞耳。
注意 : 忌怒,戒色。
摘录 : 《古今医鉴》卷九
制法 : 上为细末,别用阿胶3钱,溶化作丸。
功能主治 : 小儿搐后变痢,表邪入里,风伤脾,便脓血。
用法用量 : 先用小柴胡汤加大黄下之,后以加减龙荟丸主之。
摘录 : 《育婴秘诀》卷二
龙胆草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与根茎。性寒,味苦,归肝、胆经,有泻肝胆实火、除三焦湿热之效。
清肝胆湿热
本品苦能燥湿,寒能清热,主入肝、胆经,故对于肝胆湿热郁火所致诸病为第一要药。凡肝胆湿热之黄疸、阴肿阴痒、带下湿疮,用之均有良效。
湿热黄疸 治肝胆湿热熏蒸,胆汁外溢所致的阳黄,常与茵陈、栀子、大黄、凤尾草等药同用,亦可配伍他药治疗阴黄。然龙胆草苦重寒胜,故应注意不宜过用以免凉遏冰伏。笔者在临床上治疗肝炎、药物性肝损伤等所致的各类阳黄,喜用刘渡舟先生所创制的柴胡解毒汤,如果热重于湿,多加入此药,常用量10~15克即可。如嫌其药性过凉,在方中少佐3~5克桂枝即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龙胆草水提物、醇提物均有很好的利胆作用,而本品所含的龙胆苷有直接的保肝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湿热黄疸的现代药效机制,临床可以参考。
阴肿阴痒 本品性沉重,易走下焦,清利湿热之功较强,故对于湿热下注所致的阴囊红肿,甚则肿大如瓜,亮如水晶,坠胀疼痛,小便赤热者,乃为必用之品,临床常与栀子、木通、生地等药同用,如龙胆泻肝丸。《本草汇言》记载,治疗阴囊发痒,搔之湿润而不干,可以本品加五味子、刘寄奴同煎取汁,加入樟脑末,浸洗外用。笔者曾治疗阴囊湿疹患者,内服中药治疗效果不佳者,开本方配合外用后治愈。对于妇科检查无滴虫、无感染的阴中瘙痒,以本品为主药的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也有良效,有资料报道,治疗39例,总有效率达93.75%。
带下淋证 湿热下注可致妇人带下之疾,而男女均可致淋证,本品由于善清下焦湿热,故亦为常用之药。如对于妇女带下病,可与苦参、蛇床子、黄柏、苍术等配伍,加入仙鹤草、鸡冠花效果更为理想;对于湿热淋证出现尿频尿痛,甚则尿血,尿道涩滞,单用本品煎服即可,也可配伍瞿麦、栀子、滑石、扁蓄等,以提高疗效。
湿疹湿疮 湿热内蕴导致湿疹、湿疮,症见皮肤瘙痒难耐,甚则破溃出黄水,由于本品为清利湿热之佳品,故亦每为要药。笔者常将其与黄柏、苍术、牛膝、薏米、地肤子、徐长卿、赤芍、苦参、生地等配伍而取效。曾有一老干部,由于工作紧张劳累,精神压力大,患下肢湿疹甚重,经京城很多皮肤科医生治疗,效果不甚理想,后听他人介绍,求治于余。即以此方,重用龙胆草、黄柏、生石膏、水牛角,配合凉血药,治疗1周取效,月余皮疹消失,2月痊愈,至今数年未发。
泻肝胆实火
龙胆草苦寒而入肝、胆经,为清泻肝胆实火第一药,如泻青丸、龙胆泻肝丸均以本品为主药。故肝胆火盛者,恒用本品主之。《名医别录》有本品“益肝胆气”之说,《本草纲目》释义云:“相火寄于肝胆,有泻无补,故龙胆之益肝胆之气,正以其能泻肝胆之邪热也。”此言诚不虚也。
肝火胁痛 张景岳《本草正》云:“龙胆草,乃足厥阴、少阳之药,大能泻火。”肝胆实火逆于肝胆经脉,导致胁肋疼痛,攻冲胀闷,伴口苦、耳聋耳鸣等,常与栀子、黄芩、柴胡同用,如《医方集解》之龙胆泻肝汤。
肝火头痛 肝火循经上冲于头,出现头痛、头晕、目眩等症,中老年人常伴血压上升,大便秘结,此时用本品泻肝火,可与栀子、大黄等同用,如《丹溪心法》当归龙荟丸。刘渡舟先生对于肝火上冲之高血压,头晕头痛如坐舟车者,曾创制一方治之,名曰三草芍甘汤,方由龙胆草、夏枯草、益母草、白芍、甘草组成,临床每收桴鼓之效。经笔者所带领的研究团队证实,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其降压效应与尼莫地平相当,且降压时长在尼莫地平之上,远优于其他中药降压药。现代研究证明,本品有镇静作用,大剂量有降压作用,这两个效应也有利于其治疗肝火上炎所致的头痛、头晕以及血压升高。
肝火目赤 肝开窍于目,肝火上炎,循经上冲则易发目赤肿痛。本品通过泻肝经实火,能治肝胆实火上冲所致的目赤目肿甚则目中生翳,故张元素称其为“治眼中疾必用之药”。临床上可单用煎水洗眼,或与清肝药菊花、栀子、夏枯草、青葙子、决明子等同用内服。
肝火耳聋 肝火上冲所致的耳聋耳鸣也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对人体听力损害甚大,而中西医均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尤其是突发性耳聋,发病突然,若治疗不及时往往致人失聪,如能及时用大剂量龙胆草治疗,大多数可取得远胜于西药及常规中药治疗的佳效。一围绝经期耳聋的患者,发病后半月内完全失聪,经他医用平肝潜阳法不效,求治于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用龙胆草30克,丹皮10克,菖蒲10克,苦参10克,山栀子15克,大黄3克,连用10天,即有听觉恢复,后龙胆草增至40克,再服2周,基本恢复正常。笔者学习张老经验,治疗此病近10人,均获佳效。其中一患者,原右耳失聪,3月前因生气着急而突发左侧耳聋,对面说话须大声喊才能听到少许,平时音声完全无反应,经三甲医院五官科诊断为突发神经性耳聋,经高压氧、输液、服用营养神经药等治疗3月无效,求余诊治。辨证为肝火上扰之耳聋,与龙胆草40克,菖蒲15克,全虫5克,蝉蜕10克,大黄5克,栀子12克,白芍20克,夏枯草30克,14剂。药后听力明显好转,继服14剂后,听力检查明显改善,能听到正常说话声,加减后继服3月,左耳听力恢复正常,失聪多年的右耳也可以听到少许声音。
缠腰火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多由于肝火上炎或挟湿热所致。对此病龙胆草也有佳效。据笔者经验,此病初起之时,疱疹焮红,疼痛难耐,多伴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口苦等,此时最重要的治法就是重剂清泄肝胆火热之邪,用大剂龙胆草、大黄、栀子、连翘,加用当归、赤芍、元胡等,令人痛快泄利数次,则疼减而疱疹变淡变浅,再配合外治,可很快痊愈,且不留后遗疼痛。如治疗不及时,往往病情迁延,数月疼痛不解,余临床上遇此者多矣,甚者有数年而仍时发疼痛者。笔者萱堂老母,86岁时患此病,疱疹明亮焮红,疼痛难忍,即用此法治愈,龙胆草用至20克,大黄用至10克,泄利3次即疼减疹平,配合外用涂药,月余后即安,未留任何后遗症。
除肝热生风
肝经蕴热,易化火生风。本品为肝胆两经泻火之品,对于肝胆实热导致的热盛惊风有效。如肝热极而生风,症见高热惊厥,手足抽搐,常与黄连、牛黄、钩藤、青黛、麝香等配伍,如《小儿药证直诀》之凉惊丸。若见小儿急惊,热盛抽搐,或肝经郁火,烦躁易怒,不能安卧,尿赤便秘者,常与栀子、大黄、防风、当归、川芎、龙脑同用,以泻火清热,通腑定惊,如同书中的泻青丸。
龙胆草内服入汤剂,根据治疗目的不同而决定剂量,小剂量3克左右可以刺激胃液分泌有健胃之功;对于肝火亢盛者,可以用至30~40克,尤其是肝火耳聋与缠腰火丹时,有是证即用是药,不必为苦寒伤胃所囿。由于本品苦寒伤胃,故不可长期大量服用;脾虚,平素大便偏溏者慎用;阴虚津伤者用本品时也要注意,以免苦寒燥津。
湿热下注:平素过食肥甘、高梁厚味,酗酒无度戕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热,湿热内蕴,下注肝肾致宗筋弛纵,导致阳事不举。患者常兼有遗精之症,阴囊潮湿瘙痒坠胀,甚或肿痛,小腹及阴茎根部胀痛,小便赤热灼痛,腰膝酸痛,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
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车前子、泽泻、蛇床子、金铃子、栀子、木通各10克,柴胡、萆各6克。中成药:三妙丸,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
值得注意的是,湿热患者不宜喝酒,更不宜酗酒。因酒性热易助湿热。由湿热所致阳痿临床上并不少见。早在明朝李时珍就曾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兴遗,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亦曾说:“酒激起了愿望,但也使行为成为泡影”。都足以说明,饮酒过量可导致阳痿。
中医学认为,阳痿是男性阴器之病,阴器即指男性外生殖器阴茎部分,隶属于肾,故又名外肾,又称前阴。人体阴阳筋脉会合于前阴,故称宗筋。前阴(阴器)为肝、督、任三经之经脉所过,因其经脉之亏损,功能失调,直接影响前阴之生理功能,致“阴痿”、“阴器不用”。肾主藏精,又主前后二阴,为人之先天之本,主生育。若肾阳固秘,阴精充满,阳事兴而能有子。倘若肾精不足,阳无阴精以育养,故见阳痿。又肾中真阳虚衰,不能作强(作强即阴茎勃起及其性交能力),或惊恐伤肾亦可致痿。脾为人之后天之本,气血化生之源,运精而归肾,而肾有所养,况阳明(胃)之脉“合于宗筋”,后天脾胃强则阴精充,充则阳势始可振雄(即阴茎)。反之,“阳明虚则宗筋(弛)纵”。故势衰而用废也。肝性条达疏泄而主筋,宗筋聚于阴器。若肝失疏泄之职,宗筋失职,亦令筋痿之病生矣。此外,湿热下注肝肾,致宗筋弛纵不收,而阳事不举;思虑太过,伤及心脾,亦可致痿。
现代中医临床把阳痿分成以下几个类型进行辨证施治。
(1)肾阳不足。由于素体阳虚,或久病伤肾,或恣情纵欲,房事过度,或手淫无节制,久之致肾阳亏虚,元阳不足,不能促进性机能,故性欲减退,而阳痿不举。故患者面色白,精神萎靡,形寒肢冷,腰膝疲软无力,腰背畏寒,伴有滑精,精液清冷,小便频数,头昏耳鸣。舌淡胖而嫩,有齿痕,脉沉细尺弱。治宜温肾壮阳。常用右归丸加减:熟地15克,山茱萸10克,枸杞子15克,兔丝子15克,山药15克,肉桂6克,附子10克,巴戟15克,淫羊藿15克,阳起石10克,鹿胶10克(烊化)。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金匮肾气丸、全鹿丸、五子衍宗丸、右归丸、赞育丹。
(2)心脾两虚。由于思虑过度,心脾两伤,气血生化无源,或大病久病之后,中气虚弱,血气未复,均可导致宗筋弛纵(即阴茎失养而致阴茎不举,或举而不坚)。患者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形体消瘦,食欲不振,疲软无力,腹胀便溏,面色萎黄或苍白,淡白舌,脉细弱无力,治疗宜补益心脾。常选用归脾汤加减:党参12克(或用人参3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黄芪15克、桂元15克、酸枣仁10克、当归10克、木香5克、补骨脂10克、兔丝子10克、仙灵脾15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归脾丸,十全大补丸,六君子丸等。
(3)肝郁不舒。长期情志不遂,忧思郁怒,或长期夫妻感情不合,或性生活不和谐,使肝失疏泄之职,导致宗筋所聚无能而痿。患者常性情急躁,心烦易怒,胁肋不舒或胀痛。睡眠多梦,食谷不馨,便溏不爽,苔白脉弦。治宜疏肝解郁。常用逍遥散加减:柴胡9克、当归10克、枕芍15克、白术12克、茯苓10克、炙甘草6克、香附6克、郁金10克、九香虫6克、枸杞子10克、兔丝子10克、远志9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加味逍遥丸、疏肝丸、舒肝止痛丸等。
(4)湿热下注。平素过食肥甘、高梁厚味,酗酒无度戕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热,湿热内蕴,下注肝肾致宗筋弛纵,导致阳事不举。患者常兼有遗精之症,阴囊潮湿瘙痒坠胀,甚或肿痛,小腹及阴茎根部胀痛,小便赤热灼痛,腰膝酸痛,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治宜清热利湿。常选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黄芩10克、栀子6克、车前子10克、泽泻10克、木通6克、蛇床子10克、金铃子10克、柴胡6克、萆10克,水煎服。中成药可选用三妙丸、龙胆泻肝丸、当归龙荟丸。
值得注意的是,湿热患者不宜喝酒,更不宜酗酒。因酒性热易助湿热。由湿热所致阳痿临床上并不少见。早在明朝李时珍就曾指出:“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兴遗,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英国大戏剧家莎士比亚亦曾说:“酒激起了愿望,但也使行为成为泡影”。都足以说明,饮酒过量可导致阳痿。
古代中医传统内服治法,略录一、二,源于汉唐时代,从现幸存的专著中传有方药。如《玉房秘诀》、《玉房指要》所载治男子阳痿方或令阴长大方及《洞玄子》所记“秃鸡散”、“鹿解散”。《素女经》也曾介绍了一些治阳痿的方药,如治男子阳痿不起,起而不强,就事如无情,阳气少,肾源微,方用肉苁蓉、五味子各1克,蛇床子、兔丝子、枳实各15克,捣筛,酒服方寸匕,每日3次。也可用雄蛾(干燥、未交配者)12克,细辛、蛇床子各12克,捣筛,以雀卵清和如梧桐子大小,临交合时服1.丸,可使阴茎强壮,若阳强不已,则可用水洗之使阳痿。此外,使阴茎壮实也可用蜀椒、细辛、肉苁蓉各等分,捣筛,放于狗胆中悬所居屋上30天,用时以之磨抚阴茎,可使壮盛。使阴茎长大,亦可用另一内服方,其药味组成及份量是:柏子仁2克、白蔹15克、白术3克、桂心1克、附子1克。上药捣研为散,每日2次,每次食后服1.方寸匕,连用10~20日可壮阳。
《玉房指要》亦记有使男子阳壮、性欲旺盛的药方,其药味组成与份量是:蛇床子、肉苁蓉、远志、续断各等份,研末为散,每日服3次,每次1.方寸匕。以上所列各方,不论内服外治,大都是古人用补肾壮阳药以加强性功能。对治继发性阳痿有一定效果。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75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减龙胆泻肝汤
下一篇: 加剂四物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