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白茯苓、当归、生地、白芍、紫菀(酒炒)、玉竹(蜜炒)、百合(蜜炒)、柏叶、甘草。
功能主治 : 吐血起初,兼外感者。
用法用量 : 童便、水酒为引。
摘录 : 《医钞类编》卷七
近年来,随着污染的严重和烧烤食品的增多,吸烟喝酒的增多,咽炎在门诊中也增多了。门诊中,吸烟喝酒、吃烧烤、吃辣味食物,引起咽炎的比较多。
咽炎治疗不彻底容易转为慢性,形成慢性咽炎。慢性咽炎在中医认为,是由虚火引起的,中医病名是虚火喉痹。
中医认为,虚火喉痹是因为邪正相争,正气不足于把外邪,战而胜之,造成正邪长期相争,迁延不愈,一旦遇到外邪就复发,平时也是不很舒服。
因为病变的部位在咽部,虚火喉痹一般出现与咽部有关的症状,比如咽干、咽部异物感、咽部堵塞感、晨起干呕、咽喉部烧灼感等症状。有的有一种,有的有2种甚至2种以上。
咽部在中医认为属于肺经,外邪长期盘踞在咽部,容易对肺经造成损伤,引起肺经的津液不足,表现为肺经的虚火。门诊上常见的类型有2种,一种是阴虚火旺,另一种是痰阻血瘀,都是由肺经的虚火引起的。
阴虚火旺与痰阻血瘀,主要是看痰容易不容易咳出。容易咳出的,相对来说较轻,是阴虚火旺型的。不容易咳出的,相对来说较重,是痰阻血瘀型的。
阴虚火旺,门诊中这个类型表现为:咽干不适,咽部发痒,老是觉得咽部有东西,痰粘量少,可以咳出,咳出感觉好转。
中医治疗阴虚火旺,要养阴清肺。临床上有养阴清肺丸和养阴清肺颗粒。效果不好的话,可以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进行治疗。
痰阻血瘀,门诊中这个类型表现为:咽干不适,咽部发痒,痰粘不容易咳出,老是觉得咽部有东西,喜咳嗽清嗓,怎么也咳不出,很难受。
中医治疗痰阻血瘀,要养阴清肺。临床上有养阴清肺丸和养阴清肺颗粒。效果不好的话,可以用养阴清肺汤合消瘰汤 加减,进行治疗。
虚火喉痹2种类型的治疗,主要用养阴清肺法,可以用养阴清肺丸和养阴清肺颗粒。效果不好的话,可以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进行治疗。
不吸烟、不喝酒、少吃烧烤、少吃辣味食物,就可以减少咽炎的发生,从而减少慢性咽炎的发生。有慢性咽炎的更要不吸烟、不喝酒、少吃烧烤、少吃辣味食物,从而减少慢性咽炎的急性发作。
我是韩医生,将持续更新 健康 知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有需要咨询的朋友,可以私信。祝大家身体 健康 ,心情愉快!
【来源】《重楼玉钥》
【命名】以功效命名。
【组成与方解】
生地――养阴清热 君
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 臣
麦冬――养阴清肺 臣
丹皮――清热凉血消肿 佐
白芍――益阴养血 佐
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 佐
薄荷――疏表利咽 佐
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 使
白喉多由素体阴虚蕴热,复感燥气疫毒时邪所致。治宜养阴清肺,兼散疫毒。
重用大生地甘寒入肾,养阴清热为君。玄参养阴生津,泻火解毒;麦冬养阴清肺,共为臣药。丹皮清热凉血消肿,白芍益阴养血;贝母润肺化痰,清热散结;少量薄荷辛凉而散,疏表利咽,以上均为佐药。生甘草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为使。本方集滋阴润燥,清肺解毒,凉血消肿,润肺化痰,散邪利咽于一体,对于肺肾阴虚外感疫毒而病白喉,确有良效。
【功用】养阴清肺,解毒利咽。
【主治】白喉。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初起或发热或不发热,鼻干唇燥,或咳或不咳,呼吸有声,似喘非喘,脉数无力或细数。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 本方为白喉的常用方剂。以喉间起白如腐,不易拭去,咽喉肿痛,鼻干唇燥,脉数为证治要点。
2.使用注意 用于治疗白喉时剂量应加大;对湿盛痰多或感冒初起咳嗽,不宜应用;脾虚便溏者慎用。
3.随证加减 白喉初起,兼有表证者加桑叶、葛根、银花宣散表邪;热毒重甚者加银花、连翘、土牛膝清热解毒;肾阴虚者加熟地黄滋肾阴;兼有咳痰者用川贝母,加紫菀、款冬花润肺化痰止咳。
4.现代应用 本方现代常用于治疗白喉,干燥综合征,经期吐衄,小儿肺炎恢复期喘嗽,小儿热病后期口腔溃疡,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咽喉炎、慢性唇炎,放射性口唇炎,声带粘膜下出血,病毒性角膜炎等属阴虚燥热者。
目录1拼音2英文参考3中医病证名·白菌4食用菌·白菌 4.1概述4.2白菌的别名4.3白菌的营养价值4.4白菌适合的人群4.5白菌的食疗功效 5参考资料附:1治疗白菌的穴位2治疗白菌的方剂3治疗白菌的中成药4白菌相关药物5古籍中的白菌 1拼音 bái jūn
2英文参考 diphtheria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中医病证名·白菌 白菌为病名[1]。系指感受温邪疫疠之邪,喉间疼痛,腐溃并覆有色白如菌状膜,故名[1]。为白缠喉之俗名,即白喉[1]。《喉白阐微》:“喉间白腐一证,俗名白菌,即白缠喉是也。”白喉又名白缠喉、白菌[1]。见《时疫白喉捷要》。系一种急性传染病[1]。流行于秋末冬初,以学龄前儿童发病率最高[1]。《重楼玉钥》:“喉间起白如腐一症,其害甚速……患此者甚多,惟小儿尤甚,且多传染。”
发病多因时行疫疠之毒,从口鼻而入;或肺胃素虚,复感风热,热毒结于咽喉所致[1]。症见咽喉疼痛,吞咽尤甚,继之一侧或两侧喉核处出现白点,白点迅速蔓延,成为乳白色或灰白色边界清楚有光泽之白膜,其白膜迅速蔓延至悬雍垂及喉关内外,白膜不易削脱,若用力剥除,则易出血,并迅速为新的白膜所覆盖[1]。白膜坚韧不易捣碎[1]。并兼有头痛,身疼,微热,或寒热交作,疲乏,胸闷烦躁,口臭鼻塞[1]。若白膜蔓延至喉关内或会厌下,则呼吸困难,鼻煽唇青,心悸怔忡等[1]。
白喉的病理多属阴虚肺燥,宜养阴清肺为主,方用养阴清肺汤[1]。有表证者当先解表;如初起阳热偏盛,症见咽喉痛闭,饮水作呛,目红声嘶,口出臭气者,用神仙活命汤;属阴虚者,宜养阴清热,用养阴清肺汤加减;若痰火阻塞,喉声如锯,宜清肺降痰,用猴枣散(《中医儿科》:猴枣、川贝母、天竺黄、沉香、朱砂、仙半夏)加土牛膝根、葶苈子、大黄、礞石、竹沥之类。针刺取合谷、少商、天突、足三里、内庭[1]。
白喉治疗禁忌,诸家主张纷纭,归纳起来有下列几点:
1.忌升提涌吐[1]。
2.忌温散发汗[1]。
3.忌大下亡津[1]。
4.忌刀针[1]。
5.忌病重药轻[1]。
6.忌苦寒助燥[1]。
本病具有传染性,发现病人应隔离,消毒,并报告疫情。此外,对某些虚寒性之咽喉疾患,习惯上亦有谓其为白喉者[1]。如虚寒白喉、痨证白喉、寒痹白喉等,故宜详辨[1]。
4食用菌·白菌
5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381.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减清肌汤
下一篇: 加减清肺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