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劳倦伤脾,色白神怯,秋间发热头痛,吐泻食少,两目喜闭,喉哑昏昧,粥饮有碍,手常揾住阴囊。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辨证录》卷九
功能主治 : 胎元不足,面白心慌,或泄泻盗汗。
用法用量 : 大枣1枚为引,水煎服。
摘录 : 《幼科直言》卷五
功能主治 : 白淫、白淋、白带。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医方简义》卷五
功能主治 : 妇人忧郁内伤,初则或经水不调,久而或致闭不通,阴火上炎,皆生疬,此名伤肝疬。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疡科全书》
功能主治 : 经少色淡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温服。
摘录 : 《性病》
心血不足一舌淡
主症心悸,气短。
舌尖为心肺所属,凹陷为虚故胸闷气短:
舌 尖中部为咽喉,慢性咽炎多见舌尖中部凹陷;
舌中部为脾胃,凹陷则虚则胃胀,消化不良;
舌根凹陷,为肾阳不足则腰膝酸软,下肢冷。
证机概要
心血亏耗,心失所养,心神不宁
治法
补血养心,益气安神
方药
归脾汤加减
处方
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五味子、当归、龙眼肉、熟地黄、麦冬、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生龙牡(先煎)、紫石英(先煎) 、木香。7剂,水煎服,日1剂
本方益气补血,健脾养心,重在益气,意在生血,适用于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头晕目眩之证。
方解
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五味子一益气健脾;当归、龙眼肉、熟地黄、麦冬一滋阴养血; 茯神、远志、酸枣仁、柏子仁、生龙牡、紫石英一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 使补而不滞
方歌
归脾汤
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眩晕
[气血亏虚]
1、主证:
眩晕而兼见面色皎白,发色不泽,唇甲不华,心悸少寐,体倦懒言,神疲纳减,舌质淡,脉细弱.在大病或失血后,每多见.甚者眩晕昏倒,劳累即发。
2、证候分析:
心主血脉,荣华在面;脾司健运,生化气血。心脾亏损,气血不足,则面色皎白,发色不泽,唇甲不华。血虚不能养心,则心悸少寐。气虚则体倦懒言,神疲纳减,劳累即发。
舌质淡,脉细弱,为气血两虚之象。
3、治疗:
补益心脾。
4、方药:
归脾汤为主方。
本方益气健脾,以助生化之源;兼能补血养肝,而安心神。
如脾阳不足,健运无权,食少便溏,畏寒肢冷,难以进补者,可先与健脾温中,用《近效》白术附子汤加党参、炮姜之属。
待脾阳渐复,再与归脾汤加减调理。
若失血过多,突然晕倒,应急用六味回阳饮以救治之。本方须重用人参,为血脱益气之法。如失血不止,可加阿胶珠、侧柏炭等。
附方:
一、归脾汤
1、[组成]
白术一两(30g)、茯神(去木)一两(30g)、黄芪(去芦)一两(30g)、龙眼肉一两(30g)、酸枣仁(炒,去壳)、一两(30g)、人参15g 、木香(不见火)15g、甘草(炙)8g、当归3g、远志(蜜炙)3g(当归、远志两味,是从《校注妇人良方》补入)。
2、[用法]
加生姜6g、红枣3—5枚,水煎服.或按上述调整剂量比例放大,作蜜丸,每丸约重15g,空腹时,每次服一丸,开水送下,日服三次。
3、[功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4、[主治]
(1)心脾两虚。思虑过度,劳伤心脾, 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不眼,盗汗虚热,食少体倦,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
(2)脾不统血。症见便血,以及妇女崩漏,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或带下。
5、[方解]
本方主治心脾两虚证。
方中以参、芪、术、草、姜、枣甘温补脾益气;
当归甘辛温养肝而生心血;
茯神、枣仁、龙眼内甘平养心安神;
远志交通心肾而定志宁心;
木香理气醒脾,以防益气补血药滋腻滞气,有碍脾胃运动功能。
故本方为养心与益脾并进之方,亦即益气与养血相融之剂。
现代将本方用于神经衰弱、心脏病、贫血、子宫功能性出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只要属心脾两虚,随证加减,均有显效。
本方与补中益气汤区别:
补中益气汤主治脾胃气虚的发热、体倦、少气、懒言以及气虚下陷的下脱、下垂等。
二、[白术附子汤]《外台秘要》引《近效方》
1、组成:
白术9g、附子(炮)10g、炙甘草6g、桂心12g。
2、[用法]
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3、[功用]
补脾胃,益精气。
4、[主治]
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5、[禁忌]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三、[六味回阳饮]
1、组成:
人参30-60g、制附子6-9g、干姜(炮)6-9g、炙甘草3g、熟地15-30g、当归身9g(如泄泻或血动者,以冬术易之)。
2、[用法]
用水400毫升,武火煎至320毫升,温服。
3、[功用]
益气回阳,养血救脱。
4、[主治]
阴阳将脱。
5、[加减]
如肉振汗多者,加炙黄耆12-15g,或30g,或冬白术9-15g;
如泄泻者,加乌梅2枚,或北五味20粒。
眩晕
[肾精不足]
1、主证:
眩晕而见精神委靡,记忆减退,腰酸膝软,遣精耳鸣。
偏于阳虚者,四肢不温,舌质淡,脉沉细;
偏于阴虚者,五心烦热,舌质红,脉弦细。
2、证候分析:
经云:“精生气,气生神。”精髓不足,则神亦委靡不振,记忆减退。
腰为肾腑,肾虚则腰酸膝软,遗精耳鸣。
偏于阳虚者,阳虚则生外寒,故四肢不温,而舌质淡,脉沉细;
偏于阴虚者,阴虚则生内热,故五心烦热,而舌质红,脉弦细。
3、治疗:
偏于阳虚者,宜补肾助阳;
偏于阴虚者,宜补肾益阴。
4、方药:
补肾助阳用右归丸,方中熟地、萸肉、杜仲为补肾主药,附子、肉桂、鹿角胶可以益火助阳。
补肾益阴宜左归丸,方中熟地、萸肉、菟丝子、牛膝、龟版胶补益肾阴,鹿角胶可以填精补髓。
二方均可酌加龙骨、牡蛎之类,以收敛浮阳。
附方:
一、[右归丸]
1、组成:
大怀熟(地)240g、山药(炒)120g、山茱萸(微炒)90g、枸杞(微炒)120g、鹿角胶(炒)120g、菟丝子(制)120g杜促(姜汁炒)120g、当归90g、肉桂60g,渐可加至120g、制附子(自60g渐可加至180g)。
2、[用法]
配作蜜丸服,每丸约重15g,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
或按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3、[功用]
温补肾阳,填精补血。
4、[主治]
肾阳不足,命门火衰。久病气衰神疲,畏寒肢冷;或阳萎遗精,或阳衰无子;或大便不实,甚则完谷不化;或小便自遗;或腰膝软弱,下肢浮肿等。
5、[方解]
本方在原书主治“元阳不足,先天禀衰,以致命门火衰,不能生土,而为脾胃虚寒”或“寒在下焦,而水邪浮肿”或“阳衰无子”等证。
本方主治诸证,虽有病起中焦或下焦不同,临床症状表现不一,但其总的病因病机,仍如原书所说:“元阳不足”。故本方立法“宜益火之原,以培右肾之元阳”。培补肾中元阳,必须“阴中求阳”,即在培补肾阳中配伍滋阴填精之品,方可具有培补元阳之效。
方中桂、附加血肉有情的鹿角胶,均属温补肾阳,填精补髓之类;
熟地、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杜仲俱为滋阴益肾,养肝补脾而设;更加当归补血养肝。
诸药配伍,共具温阳益肾,填精补血以收培补肾中元阳之效。
二、[左归丸]
1、组成:
大怀熟240g、山药(炒)120g、枸杞120g、山茱萸120g、川牛膝(酒洗蒸熟)90g、菟丝子(制)120g、鹿胶(敲碎,炒珠)120g、龟胶(切碎,炒珠)120g(无火者,不必用)。
2、[用法]
上先将熟地蒸烂杵膏,加炼蜜丸,每丸重15g,淡盐汤送下,早、晚空腹时各服一丸。
3、[功用]
滋阴补肾。
4、[主治]
真阴不足。
头目眩晕,腰酸腿软,遗精滑泄,自汗盗汗,口燥咽干,渴欲饮水,舌光少苔,脉细或数。
5、[方解]
本方证是由真阴不足,精髓内亏,故见头目眩晕,腰酸腿软,口燥咽干,舌光少苔。
阴虚而阳易动,以致肾失封藏而有遗泄;
阴虚则气不外卫而自汗盗汗。
方中重用熟地滋肾以填真阴;
枸杞益精明目;
山茱萸涩精敛汗。
龟鹿二胶,为血肉有情之品,鹿胶偏于补阳,龟胶偏于滋阴,两胶合力,沟通任督二脉,益精填髓,有补阴中包涵“阳中求阴”之义。
菟丝子配牛膝,强腰膝,健筋骨。山药滋益脾肾。共收滋肾填阴,育阴潜阳之效。
本方组成,是以阴柔滋润为主所组成,久服常服,每易滞脾碍胃,致有脘闷、食少等症状出现,故在运用本方时,宜加入陈皮、砂仁等以理气而醒脾胃,防止进补妨运之弊。
中药治疗失眠,需要进行辨证论治,就是需要结合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等来辨证论治,选择适合患者的汤药进行口服,而不能胡乱、盲目的口服。因为不同的疾病不是一样,而且不同的体质也不可能一样,所以不同的人汤药也是需要不一样。
口服汤药的时候需要进行忌口,不要吃辛辣刺激,也不能吃油腻,要选择清淡、好消化的饮食,而且患者也要调节好情志,注意休息,多喝水。中药的选择与患者的证型密切相关,比如说要是考虑心肾不交型,可选用交泰丸合六味地黄丸加减,若是考虑气血不足,可选择的归脾汤加减等。这个需要根据患者的证型来定,不能一概而论。
【拓展资料】
失眠想吃中药调理怎么做?
失眠服中药调理时,需要到中医科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辨证分析,综合调理。
临床上可以分为肝郁化火证,可以用龙胆泻肝汤加减,能够起到疏肝泻火,镇心安神的功效。
痰热扰心证可以用黄连温胆汤加减,能够起到清热化痰,和中安神的功效。
心脾两虚证可以用归脾汤加减,能够起到补益心脾,养心安神的功效。
若是出现心肾不交证,可以用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能够起到滋阴降火,通交心肾的功效。
若是出现心胆气虚证可以用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能够起到益气镇惊,安神定志的功效。
若是出现心阴虚的症状,可以口服天王补心丹能够起到滋阴养血,补心安神的功效。
以上方案仅供参考,具体药品使用请结合自身情况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
很多中药都可以用来调理失眠,比如说酸枣仁,远志,茯神等。但是中药都是有不同药效的,不同患者的体质症状、舌苔、脉象等都是不一样,辨证分型也是不一样,所以同一种中药不一定适合所有的患者。
当患者出现失眠的临床表现之后,想要口服中药进行治疗的话,建议还是应该及时到中医门诊进行就诊,在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调整中药进行口服,选择适合患者的汤药进行口服,而不能盲目的采用某一种或者是某些方药进行口服。比如说心肾不交型的,可以采用交泰丸加减等;而心脾两虚型的,可以采用归脾汤进行加减。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523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加减异功散
下一篇: 加减归芍地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