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黄耆8两,人参8两,独活8两,芎藭8两,防风8两,当归8两,桂心8两,萆薢8两,防己8两,茯苓8两,白术8两,丹参8两,附子(生用)4两,甘草(炙)4两,杏仁(去皮尖双仁)、生地黄、生姜、磁石30分(碎如豆)。
制法 : 上切,分为30服。
功能主治 : 脚气初患,脚足皮肤舒缓,足上不仁,膝下疼痛,眉眼动,左胁下气,每饱食即发,膈上热,脐下冷,心虚,阴汗且疼。
用法用量 : 每服别以生姜1两、生地黄1两、杏仁14枚,捣碎,以水2升,煮取7合,布绞去滓,日晚或夜中服之。呕逆者,加半夏1两。
注意 : 忌猪肉、冷水、海藻、菘菜、生葱、桃、李、雀肉、醋物、羊肉、芜荑及饧等。
摘录 : 《外台》卷十八引《苏恭方》
不要小看煎熬中药的方法,其中大有学问。若熬法不当,不但会降低药效,有时还会产生副作用。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熬出高质量的药汁。难怪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熬药技术。著名医学家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熬药者卤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清代医学家徐灵胎也说:“熬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与不效,全在乎此”。那么,应当怎样熬中药呢?让我们从熬药物的工具说起。
一、选好药锅
据说,三国时候,有一个庸医叫陆矜,因久混江湖,识得一些医家的验方。随即到处行医卖药。有一年,他来到许昌,听说曹操患偏头疼,正到处查访名医。陆矜一听,认为这是天赐给他巴结权贵,升官发财的良机,便决定邀功献技。他兼程赶到军营,许下“包治”的诺言。粗略切脉后他便开出处方,取来一铜器为曹操熬药。药熬好后,他亲自捧给曹操,不料曹操服药后病情反而更加严重。这时,随军医生告诉曹操:“铜器熬药乃医家大忌”。曹操听罢,连呼:“庸医害我也!”盛怒之下,让士兵椎出陆矜斩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选择好熬药工具是熬药的首要环节。熬药最好选用砂锅或搪瓷锅。目前一些人选用铝锅,严格说来亦不符合标准。不宜使用铁锅熬药。中草药中含有一种叫鞣酸的化学物质,它碰上铁和其它贵重金属会生成不溶于水的鞣酸铁或其他鞣酸盐。它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另一方面,草药中具有治疗作用的生物碱因得不到鞣酸而不能溶解于水,降低药效。
此外,熬药用锅必须清洁,每次熬药完毕最好立即去渣洗净。锅内若残存一些药渣,将会影响再次熬药的效果。
二、注意加水量
熬一剂药,应掌握好用水量。太多,则无端地延长药物熬时间,使一些不宜久熬的药物失效,况且药汁太多,病员也不能都喝下;大少则药物有效成分不易熬出,且易熬干。
熬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一般熬药时水面以高出药面1~2横指为宜。当然,用水的多寡也应根据药物种类来确定。一般属于滋补一类的药物熬头汁需水约300毫升,二汁约300毫升;解表药,头汁约300毫升,二汁约100毫升:一般药,头汁约200毫升,二汁约200毫升。
还应当根据各位医师处方中的用药量(即药味的多少)来确定。有时医生开出某些预防流感或流脑、以及治肝炎及癌症的处方,用大剂量、超常配伍,一剂药多达二十味以上;再如考虑到一些药物吸水性强、体积大的特点。常可选下列加水法:①熬药代水法。将一剂药中剂量大的草药另行熬,弃渣取汤,然后用其汁熬其他药。②分熬合汁法。将需水量大与需水量小的药物分熬,各滤其汁,再混合熬浓缩。③多汁浓缩法。将药合在一起熬,熬上二、三次,将每次熬取的300毫升左右的药汁滤掉杂质混合在一起续熬,浓缩至400毫升左右服用。前二种方法适宜于一个处方中只有少数几味大剂量药的情况,后一种方法则适用于普遍都是大剂量药物的方剂。
熬药时,不宜频频加水,这不利于药物的分解。若药物吸水膨胀,水被吸尽,可酌情加点开水。熬需水量较大的草药,最好事先有准备地多加一些水。
三、掌握火候
古人对熬药火候,有近乎于苛刻的要求。北宋自然科学家沈括曾说:“药有可以久煮,有不可以久煮者,有宜急火,有宜温火者。此煮炼之节也。”若用火过急,会使汤液沸腾外溢,造成浪费;另外,药汁也会很快熬干,药效不能充分熬取出来,且容易熬干。小火熬煮则费工费时。常采取急火熬沸,慢火熬至液成的办法。一般感冒药不宜久熬,多以急火熬取;滋补药则宜小火久熬慢煨。中医外科炼制丹药,尤其强调掌握好武火(急火、大火),文火(慢火、小火)。
四、注意时间
药物有可以久煮的,有不可以久煮的;有久煮方能熬出药效的,也有久煮反而降低药效的。因此,把握好药物的熬时间亦极为重要,它们常根据药物的质地和功用来确定。
1.滋补类药物:俗称“补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根茎、果实;动物的甲、角、壳等,质地坚硬厚实,难于溶解,熬药前常须捣碎,并适当延长熬药时间。一般头汁煮沸后,文火熬半小时至一小时;二汁煮沸后再熬半小时左右。个别的须焖煮数小时以上。
2.解表发汗类药物:俗称“清热解毒药”。这类药物多系植物全草或花、叶,其质地轻扬,气味辛香,富含挥发油,熬太久则易使药物的有效成分挥发逸去,降低药效。一般急火煮沸,再熬5—10分钟即可。
3.一般性药:即普通治疗药,具有多方面功能,故宜视其具体情况而定。一般煮沸后再熬半小时即可。
下面,再介绍几种特殊的熬药方法。
1.先熬:有时,医生开完处方,会告诉你其中一味或数味应当先熬。这是因为,一个处方中,不同的药其有效成分析出所需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药在短时间内即可获得有效成分,有些药则未必。矿石类及有壳的果实类药物应先熬,有毒类药物如附于、川乌,草乌等则更应先下久熬,以减轻毒性。
2.后下:多指含有芳香气味,久熬易失效的一类药物。另外,有一些药,为了留取其峻效,亦常后下,如大黄等。
3.包熬:多是带有绒毛或质地轻 体积小的颗粒种子以及易粘、易被熬糊的药物。绒毛在药汁中不易被去除,服下后刺激咽喉。易引起剧咳。质地轻的种子浮于水面,药汁沸腾时易溢出锅外,所以最好包熬。
4.另熬或冲服:多是一些比较贵重的药物,如人参、羚羊角片等。若将之与众多药物混熬并作为药渣弃去,则太浪费,故应先熬好再兑入药汁服用。还有一些药,根本用不着水熬,只须加热溶化或磨汁兑进药液冲服,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等。
一剂药熬成后,若由于某些原因暂时不吃,应及时将药倒出,不宜久留罐中,如果药液在罐中若放置时间太久,就会发生凝集,太太影响药效。
参考资料:/TCM/medicine.htm
目录1拼音2概述3《金匮要略方论》方之风引汤 3.1风引汤的别名3.2处方3.3制法3.4功能主治3.5风引汤的用法用量3.6使用禁忌3.7风引汤的临床应用3.8各家论述3.9附注 4《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之风引汤 4.1风引汤的别名4.2处方4.3制法4.4功能主治4.5风引汤的用法用量4.6摘录 5《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临方之风引汤 5.1风引汤的别名5.2处方5.3功能主治5.4风引汤的用法用量5.5使用注意5.6摘录 6《圣济总录》卷十四方之风引汤 6.1组成6.2功能主治6.3风引汤的用法用量6.4制备方法 7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风引汤 1拼音 fēng yǐn tāng
2概述 风引汤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四首。
3《金匮要略方论》方之风引汤
引风汤、紫石煮散(《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癫痫汤(《普济方》卷三七八)。
大黄 干姜 龙骨各56克 桂枝42克 甘草 牡蛎各28克 寒水石 滑石 赤石脂 白石脂 紫石英 石膏各84克
上十二味,杵末粗筛,以韦囊盛之。
清热熄风,镇惊安神,除热瘫痫;除热镇心。主治癫痫、风瘫。突然仆卧倒地,筋脉拘急,两目上视,喉中痰鸣,神志不清,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大人风引,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医所不药者。
每服6~9克,用井花水300毫升,煮三沸,温服100毫升。
2.《成方切用》:风邪内并则火热内生,五脏亢盛,逆归于心,故以桂、甘、龙、牡通阳气,安心肾为君;然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同居,火发必风生,风生必挟木势侮其脾土,故脾气不行,聚液成痰,流注四末,因成瘫痪,故用大黄以荡涤风火湿热之邪为臣;随用干姜之止而不行者以补之为反佐;又取滑石、石膏清金以伐其木,赤、白石脂厚土以除其湿,寒水石以助肾水之阴,紫石英以补心神之虚为使。
3.《兰台轨范》:此乃脏腑之热,非草木之品所能散,故以金石重药清其里。
4《备急千金要方》卷七方之风引汤
麻黄2两,石膏2两,独活2两,茯苓2两,吴茱萸1两,秦艽1两,细辛1两,桂心1两,人参1两,防风1两,芎藭1两,防已1两,甘草1两,干姜1两半,白术3两,杏仁60枚,附子1两。
5《外台秘要》卷十九引唐临方之风引汤
6《圣济总录》卷十四方之风引汤
15、美食在四川
【设计意图】
“川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当今川菜早已闻名全国、蜚声海外,世界各地都开设了许多川菜馆,“食在中国,味在四川”已为世人所公认、所以,作为四川人,有必要认识川菜,了解川菜,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让他们体会到通过双手和智慧能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四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知道几种经典川菜、特色小吃的特点和来历,了解四川火锅、
2、通过学生收集资料、交流讨论,让他们了解四川名菜的产生和发展,体会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增强学生对家乡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由衷地对家乡产生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交流一些经典川菜,特色小吃的特点和来历,以及四川火锅的介绍,了解四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或图片(精选一些经典川菜、特色小吃以及四川火锅介绍)
2、学生准备:收集几个川菜典故以及本地名小吃的来历和特点、收集川菜发展历史的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布置每组学生带一道川菜和小吃、
【课时建议】
1-3课时、教学时间充裕的可以上三课时,第一节课交流川菜、第二节课交流小吃、第三节课交流火锅、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播放多媒体课件:四川美食节(或当地美食节)热闹的场面、
提问:你参加过美食节吗?全班交流美食节的盛况、
二、主题活动
◆生活聚焦
本板块旨在激发学生了解四川源远流长的饮食文化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对家乡、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建议可从下面几方面进行谈话交流:
听说过“食在中国,味在四川”这句话吗?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中国有八大菜系,你知道指的是哪几个省或地区的菜吗?
川菜品种三千,名菜数百,以味取胜,为中国八大菜系之首、四川美食的特色是什么呢?体现了四川人怎样的性格特点?
◆生活小博士
教材把四川美食分为川菜、小吃、火锅三大类来介绍、
老师可以让学生广泛收集资料,也可以分组布置任务,每组收集一类资料,再全班交流讨论、小组资料的展示形式应该多种多样,如:做成PPT在电脑上播放,做成小报展示等、
1.了解一些经典川菜
本板块的目的有两个、第一,知道川菜的一些著名菜品及特点、第二,能说出几个川菜的典故、教材中的菜品和典故都是例举,老师可以根据本地的情况和学生收集的资料灵活处理、建议教学过程如下:
(1)川菜有“一菜一格、百菜百味、擅用麻辣”的特色,你知道哪些川菜的著名菜品?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
(2)川菜可谓“盘盘菜品是故事,道道佳肴有典故”、你知道哪些菜品有什么典故?
方法一:阅读教科书上“麻婆豆腐”和“夫妻肺片”的典故,播放老师精选的一些经典川菜的课件或图片、
方法二:分小组交流收集的川菜典故、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老师适时地进行补充、
方法三:每个小组请全班品尝本组带的一道川菜,并介绍这道菜的典故、全班学生交流这道菜的特点、
2.了解一些特色小吃、
本板块的教学目的、形式同上、建议教学过程如下:
(1)四川的民间小吃品种繁多,遍布大街小巷、你知道哪些特色小吃?
(2)这些小吃有什么来历、特点?
方法一:阅读教科书上“川北凉粉”和“龙抄手”的典故,播放老师精选的一些特色小吃的课件或图片、
方法二:分小组交流收集的四川小吃来历、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老师适时地进行补充、
方法三:每个小组请全班品尝本组带的一道小吃,并介绍这道小吃的来历、学生交流小吃的特点、
(3)说一说:你知道本地有哪些名小吃?他们有什么来历、特点?
(根据地区的不同,可介绍成都小吃钟水饺、珍珠圆子、赖汤元、担担面,以及梓潼片粉、宜宾燃面、阆中蒸馍、德阳金丝面、军屯锅魁等)
3.了解四川火锅
本板块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四川火锅的品种、食材、吃法,特色等,并在火锅的发展变化中,去体会劳动人民不断创新的精神,以及这种创新怎样改善我们的生活、建议教学过程如下:
(1)全班交流:你吃过火锅吗?火锅有哪些花色品种?下锅的原料有哪些?有哪些不同的吃法?
(2)老师适时补充,并播放准备的有关四川火锅的课件或图片、
(3)如果面对一位外地人,你怎样给他介绍四川火锅?
(4)在火锅的发展变化中,你体会到什么?
4、交流川菜的历史
本板块旨在增强学生的自豪感、老师引导学生阅读资料卡,了解川菜是怎么发展的?人们是怎么赞美川菜的?
◆生活与实践
本板块旨在引导学生从四川名菜的产生和发展中,得到一些启示、川菜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体现了他们热爱生活、创造生活、享受生活的情怀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本课可以结合春游活动或班队活动进行教学,每人带一两道四川特色菜,开个川菜品尝会,说说菜的特点、做法;谈谈各自的感想、
【教学辅助资源】
中国的八大菜系
1、川菜 2、鲁菜 3、粤菜 4、闽菜 5、苏菜 6、浙菜 7、湘菜 8、徽菜
川菜特点
川菜的特点是什么?有人说是麻辣、四川盆地气候温热潮湿,人们好食辛辣味厚的食物、川菜讲究色、香、味、形,尤其在“味”上风格独特,以味型多样、变化精妙、用料之广、口味之厚为其主要特色、突出麻、辣、香、鲜、油大、味厚,重用“三椒”(辣椒、花椒、胡椒)和鲜姜、但麻辣不是川菜的全部、川菜的基本味型为麻、辣、甜、咸、酸、苦6种,在6种基本味型的基础上,又可以调配变为多种复合味型、在川菜的烹饪过程中,如能运用味的主次、浓淡、多寡,调配变化,加之选料、切配和烹调得当,即可获得色香味具佳的具有特殊风味的各种美味佳肴、
川菜派别
川菜主要分为蓉派和渝派两大类、
蓉派川菜讲求用料精细准确,多为流传久远的传统川菜、其味温和,绵香悠长、通常颇具典故、著名菜品有:麻婆豆腐、回锅肉、宫保鸡丁、粉蒸肉、夫妻肺片、蚂蚁上树、蒜泥白肉、樟茶鸭子、鱼香肉丝、泉水豆花、盐煎肉、鱼香肉丝、水煮牛肉、清蒸江团等、
渝派川菜大方粗犷,以花样翻新迅速、用料大胆、不拘泥于材料著称,俗称江湖菜、代表作有酸菜鱼、毛血旺、口水鸡、水煮肉片、辣子鸡、烧鸡公、啤酒鸭、泡椒鱿鱼、干锅排骨和香辣虾等、
经典川菜
锅巴肉片:四川风味名菜、上菜时,侍者一手端盛有金黄色炸好的锅巴菜盘放在席上,一手持热汁汤碗,迅速将热汁浇在锅巴上,发出响声,妙趣横生、
水煮牛肉:典型的川菜,原料有牛肉、莴笋、芹菜、蒜苗、干辣椒等、此菜中的牛肉片,不是用油炒的,而是在辣味汤中烫熟的,故名“水煮牛肉”、色深味厚,香味浓烈,肉片鲜嫩,突出了“麻、辣、鲜、烫”的风味、
宫保鸡丁:川菜中有古人名号的,不过贵妃鸡、太白鸭、东坡肘子等寥寥数款,来历都很清楚、但“宫保鸡丁”一菜的来历却历来有争议、简单地说它肯定与一个叫丁宝祯的人有关、李颉人在他书中有条注释:“清光绪年间,四川总督丁宝祯原籍贵州,在四川期间,喜欢吃他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的鸡丁,四川人接受了这个食单、因为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现在有的餐馆写成了“宫爆鸡丁”,望文生义,似乎以鸡肉作主料爆炒而成,殊不知背离了菜名所蕴涵的历史、现在在海外,宫保鸡丁几乎成了中国菜的代名词,情形类似于意大利菜中的意大利面条、
跷脚牛肉:相传,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乐山有位善长中草药的罗老中医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此汤药防病止渴,甚至有些人还连喝几碗冲饥,于是罗老医生便把大户人家丢弃的牛肠、牛肚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一些香料、熬出来的味道十分鲜美,特意来饮者骆驿不绝、后来,后辈们便用罗医生的烹熬方法在集市上摆摊叫卖、刚开始,经营者摆一张桌子还没有凳子,便在桌脚上拴一根绳子来卖汤给客人,客人一只脚跷在绳子上,一只手端着汤喝,久而久之食客们便形象的起了一个“跷脚”牛肉的别称,且流传至今、
特色小吃典故
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料精、馅嫩、味鲜的特色、
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近九十年来韩包子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质量、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担担面:是著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担担面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种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
鸡丝凉面: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清爽利口,面条有筋力,为夏季佳品、
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蛋烘糕:相传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为名小吃、现在的蛋烘糕有白糖、红糖拌和的,有蜂蜜调制的、烘烤时有的加进芝麻、核桃、花生仁、樱桃等不同馅心;有的还夹进肉馅、菜馅,烘出咸鲜味;蛋烘糕的品种愈加丰富、
四川火锅的特点
从字面意义上解释,上面有锅,下面生火,将一些东西放在里面涮食,就是火锅、后来又在火锅的基础上派生了“串串香”(麻辣烫),近几年,又出现了冷锅鱼等新吃法、四川火锅有什么特点呢?
1、鲜香味美:在火力作用下,火锅中的汤卤处于滚沸状态,食者边烫边食,热与味结合,“一热当之鲜”;加之汤卤调制十分讲究,多种谷氨酸和核甘酸的相互作用,产生十分诱人的鲜香味;再加上选用上乘的调料,新鲜的菜品、味碟,真是鲜上加鲜,回味无穷、
2、口味大众化:在品种和风味上实行了多样化,可以满足不同食客的需求;常见的有麻辣、清汤、鸳鸯等,不擅吃辣的人也能享受火锅的滋味、再加上几十种不同的味碟的调配,其适应性更加广泛,适合大众化之口味、而且吃一百家火锅店总能吃出一百种不同的味道,无法说谁的更正宗、
3、用料更广泛:以传统的毛肚火锅的“牛杂”到今天的飞禽、走兽、山珍、海味等原料的增加,四川火锅的品种可以说数不尽: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凡是能吃的食物都可以在火锅中煮或烫食、
4、制作精细:从调味的选用必须是上乘外,汤料的熬制,原料的加工,味碟的配备,菜品的摆放,烫食的艺术都十分的讲究有道理、
5、乐意方便:火锅之乐,在于意趣,亲朋好友,宾客同伴,围着火锅,边煮边烫,边吃边聊,可丰可俭,其乐无穷,正如清代诗人严辰写的“围炉聚饮欢呼处,百味消融小釜中”、
6、养身健体:如吃得大汗淋漓,对于治感冒有一定的疗效,可祛风湿、特别是含营养较高的鱼头、甲鱼等食品,还有药膳火锅,对保健强身,辅助治疗某些疾病也有一定的作用、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麻辣火锅口味过激,热量过高,重盐重油重辣,对肠胃和体重都是不小的挑战、
四川火锅的吃法
火锅的吃法不同于中餐菜,而是把一些半成品菜品端到桌上,由自己亲手操作,自烫自食;菜品的烫(煮)食火候,就掌握在食客的手中、因此必须了解四川火锅的吃法,才能吃得好、
1、涮:即将用料夹好,在锅中烫熟,其要决是:质地嫩脆,顷刻即熟的用料适用于烫(涮)食,如鸭肠、腰片、肝片、豌豆苗、菠菜等;要控制火候,火候过头,食物则变老,火候不到,则是生的、
2、煮:即把用料投入汤中煮熟、其要决是:首先要选择可煮的用料,如带鱼、肉丸、香菇等这些质地较紧密的,必须经过长时间加热才能食用的原料;其次要掌握火候,有的煮久了要煮散、煮化、
3、吃火锅的经验应是先荤后素,烫食时汤汁一定要滚开,要全部浸入汤汁中烫食、调节麻辣味的方法是:喜麻辣的,可从火锅边上油处烫食;反之则从中间沸腾处烫食、吃火锅时,可以配一杯茶,以开胃消食,解油去腻,换换口味,减轻麻辣之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4783.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兼气汤
下一篇: 兼金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