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槐白皮散

中医世家 2023-05-14 13:41:49

槐白皮散

《圣惠》卷三十四:槐白皮散

处方 : 槐白皮2两,枸杞根1两,附子(炮裂)1两,防风(去芦头)1两,芎1两,川椒100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齿龈风,连(角思)肿痛。

用法用量 : 每用3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 : 《圣惠》卷三十四

《御药院方》卷九:槐白皮散

处方 : 槐白皮半两,地骨皮半两,荜拨半两,五灵脂半两,蛇床子(微炒)2钱半,乳香(另研)2钱半,麝香半钱(另研)。

制法 : 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 : 牙齿动摇,不住寒热,嚼物隐痛,时发时止。

用法用量 : 每用少许贴牙病处,吐津,误咽不妨;如痛不已,用药末3钱,水1盏煎令沸,和滓热漱冷吐,并不拘时候。

摘录 : 《御药院方》卷九

《圣惠》卷三十四:槐白皮散

处方 : 槐白皮1两,地骨皮1两,松节1两(锉)。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齿风,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 : 每用5钱,以浆1中盏,煎5-7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 : 《圣惠》卷三十四

槐白皮简介

目录1拼音2《*辞典》:槐白皮 2.1出处2.2拼音名2.3槐白皮的别名2.4来源2.5性味2.6功能主治2.7槐白皮的用法用量2.8附方2.9摘录 附:1用到中药槐白皮的方剂2古籍中的槐白皮 1拼音 huái bái pí

2《*辞典》:槐白皮

2.1出处

《药性论》

2.2拼音名

Huái Bái Pí

2.3槐白皮的别名

槐皮(《肘后方》)。

2.4来源

为豆科植物槐的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

2.5性味

①《药性论》:"味苦,无毒。"

②《纲目》:"苦,平,无毒。"

2.6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治风邪外中,身体强直,肌肤不仁,热病口疮,牙疳,喉痹,肠风下血,疽,痔,烂疮。 *** 痒痛,汤、火烫伤。

①《别录》:"主烂疮。"

②《药性论》:"煮汁淋阴囊坠肿、气痛。主治口齿风疳匿血,以煎浆水煮含之。又煎淋浴男子阴疝卵肿。"

③《日华于本草》:"治中风皮肤不仁,喉痹;浸洗五痔并一切恶痔,妇人产门痒痛,汤火疮;煎膏止痛长肉,消痈肿。"

④《本草图经》:"治下血。"

2.7槐白皮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5钱。外用:含漱,煎水熏洗或研末撒。

2.8附方

①治中风身直,不得屈伸反复者:槐皮(黄白者),切之,以酒共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适寒温,稍稍服之。(《肘后方》)

②治破伤风,迷闷不省人,危急者,但气绝心腹温可治:槐树枝皮,旋用刀刻取一块,连粗皮在外,安在破伤处,用艾蘸于槐皮上灸百炷不妨,如疮口痛者,灸至不痛,不痛者灸至痛,然后用火摩,不拘时候。(《普济方》)

③治热病口疮:黄连一分(去须),槐白皮半两,甘草根半两。上药,细锉,用水一大盏,煎至半盏,去滓,温含冷吐。(《圣惠方》)

④治牙齿疼痛:槐白皮一蟹,荆芥穗半两.上药以醋一升,煎至五合,入盐少许,热含冷吐,以瘥为度。(《圣惠方》)

⑤治脉痔有虫或下脓血:槐白皮二斤。细锉,水一斗五升,煎至一斗,去渣倾盆中,坐熏,冷再暖,虫当随便利自出,更捣槐白皮末,绵裹一钱,纳下部中。(《圣济总录》槐白皮汤)

⑥洗疽疮,化毒气,散脓汁,生肌肉,止痛痒:槐白皮一两,桑白皮、降真香、防风各半两。上细切,水三升,煎至升半,代猪蹄汤洗。(《卫济宝书》槐白皮汤)

⑦治阴下湿痒成疮:猪蹄两脚,槐白皮(切)一斤。以水煮洗疮,一日五,六遍。(《救急方》)

⑧治阴疮,阴边如粟粒,生疮及温痒:以槐白皮一大握,盐三指一撮。以水二大升,煮取升洗之,日三、五遍,适寒温用。若涉远恐冲风,即以米粉和涂之。(孟诜《必效方》)

⑨治火烫伤:槐根二层皮或花,烘干研末外敷。(江西《中草药学》)

2.9摘录

《*辞典》

用到中药槐白皮的方剂 槐白皮汤 :huáibáipítāng《卫济宝书》卷下:槐白皮汤:处方:槐白皮1两,桑白皮半两,紫藤香(即降...

槐白皮散 音:huáibáipísǎn《圣惠》卷三十四:槐白皮散:处方:槐白皮2两,枸杞根1两,附子(炮裂)...

桃白皮汤 卷一一九:方名:桃白皮汤组成:桃白皮、李白皮、槐白皮各等分。主治:牙疼。用法用量:以酒煮,含之。取...

槐皮浆 拼音:huáipíjiāng处方:槐白皮半斤(切,以苦酒2升浸半日)。功能主治:蠷螋尿疮。用法用量...

麻仁膏 和成膏。功能主治:阴生疮,脓出作臼。用法用量:槐白皮作汤,拭疮令干,即涂膏,然后以楸叶贴。不过3...

更多用到中药槐白皮的方剂
古籍中的槐白皮 《圣济总录》:[卷第一百四十二]脉痔 二钱匕,日晚再服。治脉痔,下部痒痛成疮,涂痔。槐白皮膏方槐白皮(五两)赤小豆(五合)楝实槐实(各五...

《普济方》:[卷二百九十八痔漏门]脉痔 。四沿肿起出血。拓痔。大豆(三升)甘草(一两)槐白皮(三两)上除豆外。细锉。先以水一斗。入豆煎至二...

《证类本草》:[卷第十二]槐实 ,主治大热,难产。皮煮汁,淋阴囊坠肿气痛。又云槐白皮,味苦,无毒。能主治口齿风疳血。以煎浆水煮含之...

《千金翼方》:[卷第二十四·疮痈下]肠痔第七 服十丸,日二,稍加至三十丸,兼主漏。又方∶取生槐白皮十两,熟捣丸如弹丸,绵裹纳下部中,长吃蓄菜,及...

《普济方》:[卷三百十三膏药门]总论

松节醇是什么

松节
(《本草经集注》)
【异名】黄松木节(《圣惠方》),油松节(《药材资料汇编》),松郎头(《药材学》)。
【来源】为松科植物油松、马尾松或云南松的枝干的结节。
【植物形态】①油松(《植物名实图考》),又名:短叶松、红皮松。
常绿乔木,高15~25米,胸径达1米。树皮灰褐色,呈鳞甲状裂,裂隙红褐色。枝轮生,小枝粗壮,淡橙黄色或灰黄色;冬芽长椭圆形,棕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稀有3针一束的,较粗硬,长10~15厘米,边缘有细锯齿,两面有气孔线;叶鞘初时淡褐色,渐变为暗灰色,外表常被薄粉层。花单性,雌雄同株,均为松球花序;雄球序长卵形,长1~1.5厘米,淡黄绿色,簇生于前一年小枝顶端;花开后成葇荑状,雄蕊多数;雌球序阔卵形,长7毫米,紫色,1~2枚着生于当年新枝顶端,多数珠鳞成螺旋状紧密排列,胚珠2枚;珠鳞下面有一小型苞片,与珠鳞分离。松球果卵形,长5~8厘米,直径3~5厘米,在枝上能宿存数年之久,鳞突较隆起,鳞脐亦突出,呈钝尖形。种子具翅,呈不十分规则之椭圆形,稍扁,紫褐色或褐色,具油汁胚乳。花期4~5月。果热期翌年9月。
生长于山坡。分布辽宁、吉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宁夏、青海、河南、山东等地。
②马尾松,又名:山松(《生草药性备要》),青松、台湾赤松、铁甲松。
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树皮红棕色,成不规则长块状裂。小枝常轮生,红棕色,具宿存鳞片状叶枕,常翘起,较粗糙;冬芽长椭圆形,芽鳞红褐色,叶针形,2针一束,细长而柔韧,长13~20厘米,叶缘具细锯齿;叶鞘膜质,灰白色,永存。雄球序椭圆形至卵形,开后延长成葇荑状,黄色,雄蕊具2花粉囊;雌球序椭圆形,肉紫色。松球果卵状圆锥形,长4~7厘米,直径2.5~4.5厘米,果鳞木质,鳞片盾菱形,鳞突较平坦,微具脊,鳞脐小而短,微凹或微凸。花期4~5月。果熟期翌年10月。
生长于山地。分布河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台湾、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等地。
③云南松,又名:飞松。
常绿乔木,高达30米。树皮幼时红褐色,渐老则呈灰褐色,深纵裂并呈片状剥落。枝轮生状;冬芽粗大,圆锥状卵形至圆柱形,红褐色,鳞片披针形,被有白色透明薄膜。叶针形,3针一束,长15~25厘米,边缘及中肋有细锯齿;叶鞘永存。雄球序聚生于当年生小枝的下部,黄色,圆柱形,长2~3厘米,外有一苞片承托;雌球序单生,近于幼枝顶端,鳞片紫褐色。松球果卵状圆锥形或椭圆状圆锥形,长4.5~10厘米,直径4.5~7厘米,成熟时咖啡龟;果鳞长圆形,鳞背稍隆起或显著隆起,鳞脐微凹。种子卵状或椭圆形,黄褐色。花期3~4月。果期11~12月。
生长于山地。分布云南、贵州、四川、广西等地。
以上三种植物的幼根或根白皮(松根)、幼枝或幼枝尖端(松笔头)、叶(松叶)、花粉(松花粉),球果(松球)、树皮(松木皮)、树脂的加工品(松香)、木材中的松脂(松油)亦供药用。各详专条。
【采集】多于采伐时或木器厂加工时锯取之,经过选择修整,晒干或阴干。
【药材】干燥松节呈不规则的块状或片状,大小粗细不等,一般长5~10厘米,厚1~3厘米。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横切面较粗糙,中心为淡棕色,边缘为深棕色而油润。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呈刺状。有松节油气,味微苦。以个大、棕红色、油性足者佳。
全国有松树分布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油松、马尾松的松节主要含纤维素,木质素,少量挥发油(松节油)和树脂;挥发油含α-蒎烯及β-蒎烯约90%以上,另有少量l-莰烯。
【炮制】擘碎,用水洗净,浸泡,捞出,润透,待软切片,晒干。或浸泡后置蒸笼内蒸透,乘热切片。
【性味】苦,温。
①《别录》:"温。"
②《日华子本草》:"无毒。"
③《滇南本草》:"性平,味微酸。"
④《纲目》:"苦,温,无毒。"
⑤《医林纂要》:"苦辛,温。"
⑥《本草再新》:"味甘苦,性温,无毒。"
【归经】①《本草再新》:"入心、肺二经。"
②《本草撮要》:"入手太阴、阳明、少阴,足厥阴经。"
【功用主治】祛风、燥湿,舒筋,通络。治历节风痛,转筋挛急,脚气痿软,鹤膝风,跌损瘀血。
①《别录》:"主百节久风,风虚,脚痹疼痛。"
②《日华子本草》:"治脚软骨节风。"
③《本草衍义补遗》:"炒焦治骨间病,能燥血中之湿。"
④《滇南本草》:"行经络,治痰火,筋骨疼痛,湿痹痿软,强筋骨。"
⑤《本草通玄》:"搜风舒筋。"
⑥《分类草药性》:"治鹤膝风,通气和血。"
⑦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浸酒。外用:浸酒涂擦。
【宜忌】阴虚血燥者慎服。
①《本经逢原》:"血燥人忌服。"
②《本草从新》:"血虚人尤忌。"
【选方】①治历节风,四肢疼痛犹如解落:松节三十斤(细锉,水四石煮取一石),猪椒叶三十斤(锉,煮如松节法);上二味澄清,合渍干曲五斤候发,以糯米四石五斗酿之,依家酝法酘,勿令伤冷热。第一酘时下后诸药:柏子人五两,磁石十二两(末),独活十五两,天雄五两(炮),茵芋四两(炙),防风十两,秦艽六两,芎藭五两,人参四两,萆藓五两。上十味细切,内饭中炊之,如常酘法,酘足讫,封头四七日,押取清,适性服之,勿至醉吐。(《千金方》)
②治脚转筋疼痛挛急者:松节一两(细锉如米粒),乳香一钱。上药用银石器内,慢火炒令焦,只留一、二分性,出火毒,研细,服一钱至二钱,热木瓜酒调下。(孙用和)
③治患脚屈,积年不能行,腰脊挛痹及腹内紧结者:松节一斛,净洗,锉之,以水三斛,煮取九斗,以渍曲;又以水二斛煮滓,取一斛,渍饭。酿之如酒法,熟即取饮,多少任意。(《补缺肘后方》)
④治从高坠损,恶血攻心,胸膈烦闷:黄松木节五两(细锉)。用童子小便五合,醋五合,于砂盆内,以慢火炒,旋滴小便并醋,以尽为度,炒令干,捣细罗为散。每服,以童子热小便调下二钱,日三、四服。(《圣惠方》松节散)
⑤治牙齿历蠹,齿根黯黑:松节烧灰揩之。(《圣惠方》)
⑥治齿风,疼痛不止:槐白皮、地骨皮各一两,松节一两(锉)。上药,捣筛为散,每用五钱,以浆一(二)中盏,煎五、七沸,去滓,热含冷吐。(《圣惠方》槐白皮散)
⑦治水田皮炎:松节、艾叶各适量,制成松艾酒精,涂抹患处。(《全展选编·皮肤科》)
【临床应用】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
取油松的松头、松节、松针各半斤,当归2两,制成复方注射液。肌肉注射每日两次,每次3毫升;或穴位注射每日两次,每次1毫升。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腰腿痛等风湿痛症204例,治愈33例,显效92例,有效66例,无效13例。此药似有祛风、镇静止痛、消炎等作用。以穴位注射效果较好。
【名家论述】《本草汇言》:"松节,气温性燥,如足膝筋骨,有风有湿,作痛作酸,痿弱无力者,用此立痊。倘阴虚髓乏,血燥有火者,宜斟酌用之。"
松节醇与松节作用相仿!

槐白皮散作用与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槐白皮散--《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槐白皮2两,枸杞根1两,附子(炮裂)1两,防风(去芦头)1两,芎?1两,川椒100粒(去目及闭口者,微炒去汗)。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龈风,连(角思)肿痛。
【用法用量】每用3钱,以水1大盏,煎至7分,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槐白皮散--《御药院方》卷九
【处方】槐白皮半两,地骨皮半两,荜拨半两,五灵脂半两,蛇床子(微炒)2钱半,乳香(另研)2钱半,麝香半钱(另研)。
【制法】上为细末,入研药令匀。
【功能主治】牙齿动摇,不住寒热,嚼物隐痛,时发时止。
【用法用量】每用少许贴牙病处,吐津,误咽不妨;如痛不已,用药末3钱,水1盏煎令沸,和滓热漱冷吐,并不拘时候。
【摘录】《御药院方》卷九
槐白皮散--《圣惠》卷三十四
【处方】槐白皮1两,地骨皮1两,松节1两(锉)。
【制法】上为散。
【功能主治】齿风,疼痛不止。
【用法用量】每用5钱,以浆1中盏,煎5-7沸,去滓。热含冷吐。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40885.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