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和解兼开降。主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者。
用法用量 : 水煎服。
摘录 : 《重订通俗伤寒论》
功能主治 : 和解开降达膜。主少阳结胸,症见少阳证具,胸膈痞满,按之痛,用柴胡枳桔汤未效者。现用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急性支气管炎。
临床应用 : ①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李某某,女,55岁,营业员,1980年10月5日初诊。患者11年前患急性胆囊炎后,常觉有胁胀痛,近年来渐觉怠倦乏力,大便艰涩,2-3日方一行。前日突觉右胁胀痛难忍,恶寒发热,口苦,胸闷,恶心,大便秘结,小便黄少,面色黯黄,精神不振,舌苔薄黄,脉沉细。证属肝胆湿热气滞,然因病久体弱,不可过用苦寒攻剂,当辛开苦降,调达气机,予柴胡陷胸汤加郁金10g,木香10g,2剂之后,大便畅行,证情减轻,再进4剂,诸证消失。②急性支气管炎《云南中医杂志》(1982;3:33):胡某某,男,40岁,工人,1981年1月27日初诊。病人素体清瘦,面白无华,胃纳不佳。五天前开始恶寒发热,鼻塞流清涕,头痛,咽痒,咳嗽吐少许白稠痰,自服西药后,头痛恶寒鼻塞减轻,但咳嗽频频,痰多黄稠,微觉喘急,汗出畏风,动则发热,口粘苦,脘闷不饥,苔白黄而腻,脉濡滑。证展风寒咳嗽化热,痰热互结,而表邪未净,当透表清热,化痰止咳,用柴胡12g,黄芩10g,黄连5g,姜半夏10g,瓜蒌仁15g,枳实10g,桔梗10g,生姜15g,杏仁10g。连进3剂痊愈。
摘录 : 《重订通俗伤寒论》卷二
功能主治 : 开豁气道。主伤寒,胸满心烦,发热。
摘录 : 《伤寒大白》卷三
陕西省中医医院辛智科教授治疗脾胃病,在辨证基础上,选用方药喜用三味药物相互配伍,药物相对固定,构思精巧,针对证的病机相对也较复杂,远超出对药的特点和功用,既有相辅相成,又有相互制约,三者之间没有绝对的主次之分,重在气味与功能配伍,形成一个循环辅佐或循环制约的关系,实际是一种一分为三的状态,从而达到提高疗效之目的。富有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含义,是道家思想在中药配伍上的体现和应用。此种药物配伍形式,今人多称之为角药。现将辛智科临证治脾胃病常用角药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柴胡 白芍 枳实
柴胡辛苦微寒,疏肝解郁,善于达邪外出;白芍苦酸微寒,敛阴柔肝,和营止痛;枳实苦辛微寒,散积通滞,化痰除痞。三药合用,行气解郁,消痰散痞之力更强,其中白芍以制柴胡、枳实升散疏利太过,以阴调阳。三药为四逆散、柴胡疏肝散和大柴胡汤之主药。肝气郁结、肝气犯胃所致胃脘疼痛、胁下不舒隐痛、心下胀满、甚或嗳气、恶心、便秘等,用之甚效。朱丹溪有「凡郁皆在中焦」之说。临床常见精神压力大、情绪低落及心情郁闷而致胃脘不舒及胃肠型抑郁焦虑者,尤其是女性患者,辛智科常用此药合越鞠丸治疗,亦获良效。
黄连 半夏 瓜蒌
黄连苦寒,清热泻火;半夏温燥,散结和胃;瓜蒌化痰宽胸,润肠散结。三药合用,名小陷胸汤,为《伤寒论》之名方。黄连、半夏,一苦一辛,一寒一温,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瓜蒌助半夏,化痰散结和胃,助黄连泄热润肠通便。药虽三味,寒温两用,阴阳并调,其意颇深。三药配伍,治热与痰结,心下阻滞,升降不利而见胸脘胀痛、大便干结、恶心呕吐、口干口苦等证。特别是胃脘不舒,腹诊正当胃脘按之痛者,其效甚显。辛智科对胃脘痛用止痛行气之药不效者,用小陷胸汤或柴胡陷胸汤予以治疗,多获佳效。尤其对胆胃不和、痰热较甚而致胃脘痛等证,药证相符,用之更验。
大黄 厚朴 枳实
大黄、厚朴、枳实三味药物组成名为小承气汤,出自《伤寒论》。大黄苦寒,泄热解毒通便;厚朴苦温,宽中行气消积;枳实苦寒,破气消积除痞。三药配伍,行气与泻下,泄热与除痞,协同互助,增强消痞除满之效。肠胃通则腑气通,邪由肠下。对反流性食管炎所见胃脘痞满、疼痛、烧心、口臭、口唇干燥、大便干硬者,与竹叶石膏汤合用加减,疗效满意。对老年性便秘,常与四物汤、生脉汤三方合用。
大黄 附子 细辛
大黄、附子、细辛相伍为大黄附子汤,出自《金匮要略》。大黄苦寒,泄实攻下;附子辛温大热,祛内积之阴寒,止腹胁之痛;细辛辛温,温经散寒止痛。三药苦辛相用,能降能通,偏于温下。大黄寒性被附子、细辛辛散大热所制,去性取用,泻下之功犹存,祛寒散邪,通便止痛,破积除滞,配伍实属精妙。一般用时大黄用量宜比附子小些,且不宜后下,减少泻下之力。中医有「非温不能散寒,非下不能除其实,非辛不能发其郁」之说。对腹痛便秘、胁下偏痛、手足逆冷、腹部冰凉等寒邪与积滞互结肠道之证常用此方,若舌苔厚腻、腹胀者,常与平胃散加减应用。
丹参 檀香 砂仁
丹参、檀香、砂仁组方为丹参饮,见载于陈修园《时方歌括》卷下。丹参苦寒,活血祛瘀消痛;檀香辛温,理气调脾,散寒止痛;砂仁辛温,行气温中,化湿健脾。三药相伍,行气健脾、化瘀止痛之力更强。对气滞血瘀所致的胃脘刺痛、痛处固定,患病较久的胃肠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常用丹参饮治疗,伴有脾胃虚弱者,与柴芍六君子汤合用,瘀血较重,疼痛久治不愈,舌质紫暗,病检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者,与失笑散合用,其效良验。
丁香 柿蒂 半夏
丁香辛温,温胃降逆;柿蒂苦涩,降气止呕;半夏温燥,和胃止呕;三味相伍,共奏降逆止呃,温胃和中之功,对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贲门痉挛等所见偏寒之打嗝、呕吐、嗳气等症,用之皆有效。偏热可加枇杷叶、竹茹,偏寒可加生姜,胃脘胀满嗳气呃逆可与旋覆代赭汤配伍化裁,所用之药,需细辨病机和寒热。
小茴香 丁香 木香
小茴香辛温,祛寒止痛,理气和胃;丁香辛温,温中降逆,温肾助阳;木香辛温,行气止痛,升降诸气。三药相伍,气相求,味相同,功相近,抱团取暖,温胃散寒,行气止痛,调和胃肠,行气散寒止痛作用较强。寒凝气滞引起的胸腹胀满、小腹冷痛等及下焦虚寒所致的女性痛经皆有效。
沙参 麦冬 石斛
沙参甘寒,养阴清肺,益胃生津;麦冬甘寒,养阴除烦,益胃生津;石斛甘寒,滋阴除热,养胃生津。三药合用,养阴益胃,生津润燥之力更强。中医有「甘药养胃」之说,清代温病学家叶天士、吴瑭重视胃阴,创甘寒润降、清养胃阴之法,如益胃汤、沙参麦冬汤等。临床所见口干舌燥、不思饮食、烦躁不寐、胃脘痞满、便秘不畅、舌红少苔等属胃阴不足津亏者用之皆效。临证决不可拘于脾胃多虚寒而忽略胃阴亏虚之证。
吴茱萸 川楝子 木香
吴茱萸辛热,散寒止痛,疏肝下气;川楝子苦寒,行气止痛;木香辛苦微寒,行气止痛,解毒消肿。三药配伍,辛散苦降,寒热相佐,增强顺气散寒止痛之力。苦寒性降,泄肝降逆,但川楝子有伤肝之嫌,木香有减轻川楝子对肝损伤之效。常用于脘腹胀满、胁下隐痛、小腹冷痛,疗效满意。曾治一例小腹凉隐痛,中西药久治未愈,影像及检验等无任何阳性指标的患者,用以此药物为主的加减导气汤予以治疗而取效。
乌贼骨 浙贝母 锻瓦楞子
乌贼骨咸涩温,制酸止痛,收敛止血;浙贝母苦寒,消火散结,宣泄化痰;锻瓦楞子甘平,消积散瘀,制酸止痛。三药相伍,制酸止痛,化痰消积,收敛止血,为制酸之要药。对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所见烧心、泛酸、出血等均有一定疗效,临证要善于辨证,并与相应方药配伍其效更佳。
目录1拼音2概述3《伤寒论》方之小陷胸汤 3.1小陷胸汤的别名3.2组成3.3功效主治3.4小陷胸汤的用法用量3.5方解3.6运用3.7现代适应证 3.7.1急性支气管炎3.7.2肋间神经痛3.7.3渗出性胸膜炎3.7.4急性胃炎3.7.5慢性胃炎 3.8小陷胸汤的药理作用 3.8.1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3.8.2对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3.8.3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3.8.4对胃肠功能的影响3.8.5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3.8.6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3.8.7对肿瘤的影响 3.9各家论述3.10附注3.11歌诀3.12摘录 4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小陷胸汤 4.1处方4.2功能主治4.3小陷胸汤的用法用量4.4摘录 5《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小陷胸汤 5.1方名5.2组成5.3主治5.4摘录 6参考资料附:1古籍中的小陷胸汤 1拼音 xiǎo xiàn xiōng tāng
2概述 小陷胸汤同名方剂约有三首,其中《伤寒论》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黄连6g、制半夏9g、全瓜蒌15g,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之功效,主治痰热互结心下证。本方为治疗痰热互结之证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急慢性胃炎、胸膜炎、胸膜粘连、急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心绞痛等属痰热互结者。
3《伤寒论》方之小陷胸汤 实验研究本方有祛痰、止咳和抗溃疡作用[1]。该方剂对病原微生物有一定抑杀作用,特别是能抑杀幽门螺旋杆菌,对免疫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对炎症有一定抑制作用,对呼吸系统功能有一定积极影响,能抗溃疡,保护胃肠黏膜,调节胃肠运动,对神经、内分泌功能有一定调节作用,因此对其适应证急、慢性胃炎,急性支气管炎,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应有一定治疗作用。但从本方3味中药药理分析看,其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远大于对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对部分肿瘤的生长也有一定抑制作用,因此临床上对于某些肿瘤、冠心病、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疾病可以试用本方。[2]
黄连6g、制半夏9g、全瓜蒌15g[3]
黄连6g、半夏12g、瓜蒌实20g[4]
《伤寒论》方之小陷胸汤功在清热化痰,宽胸散结。主治痰热互结证。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或咳痰黄稠,舌苔黄腻,脉滑数。[4]
《伤寒论》方之小陷胸汤功能清热化痰,宽胸散结。治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近代也用于渗出性胸膜炎、支气管肺炎属痰热内阻者。[1]
上3味,以水6升,先煮栝楼,取3升,去滓,纳诸药,煮取2升,去滓,分温3服。
本方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小结胸病。痰热内结,气郁不通,故胸脘痞闷,按之则痛。治宜清热化痰,理气散结。方中以瓜蒌为君,清热化痰,理气宽胸,通胸膈之痹。以黄连、半夏为臣药,取黄连之苦寒,清热降火,开心下之痞;半夏之辛燥,降逆化痰,散心下之结。两者合用,一苦一辛,辛开苦降,与瓜蒌相伍,则润燥相得,清热涤痰,其散结开痞之功益著。方仅3药,配伍精当,是为痰热互结,胸脘痞痛之良剂。不仅用于伤寒之小结胸病,而且内科杂证属于痰热互结者,亦甚有效。[4]
本方与大陷胸汤比较,虽皆主治结胸病,但有大小、轻重之分。大陷胸汤证为水热互结胸腹,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手不可近。本方证为痰热互结心下,按之则痛,虽亦拒按,但较之大陷胸汤证的痛不可近为轻。故大陷胸汤用大黄、朴硝与甘遂配合,泻热逐水;而本方则用瓜蒌与黄连、半夏配伍,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病因、病位、病势不同,其组方用药则迥然有别。[4]
方中黄连苦寒清心泻热,半夏辛温而苦和胃化痰,二药合用辛开苦降,善治痰热互结之证;益以栝蒌清热化痰,宽胸开结。三药合用,共成清热开结涤痰之剂。[1]
1.本方为治疗痰热互结之证的常用方剂。凡临床上出现以胸脘痞闷、按之则痛、舌苔黄腻、脉滑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
2.加减法:若兼胁肋疼痛者,加郁金、柴胡以疏肝止痛;痰稠难咳者,加胆南星、川贝母以加强清热化痰之力;若痰热蕴肺、胸闷气急者,加葶苈子、杏仁以宣泄肺热。
3.使用注意:方中瓜蒌有缓泻作用,故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者慎用。
4.伤寒发黄胸腹满:郑某,因患伤寒,胸腹满,面黄如金色。遂下小陷胸汤,其病遂良愈。明日面色改白。
5.胃脘痛:热邪入里,脘痞,按之痛,脉浮滑,此邪结阳分,拟仲景小陷胸汤。川黄连、栝楼实、半夏、杏仁、枳实。
6.咳喘(肺心病):王某某,男,59岁。咳逆倚息不得卧,心悸而气短,每日靠狄戈辛维持,面色黧黑,大便数日未解,舌苔白腻根黄,脉数而时结。处方:瓜蒌30g(先煎),半夏9g,黄连6g。服两剂,大便畅通,喘咳俱减,已能平卧。
适应证:急慢性胃炎、胸膜炎、胸膜粘连、急性支气管炎、肋间神经痛等属痰热者,均可加味用之。
3.7.1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大多由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所致,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渗出,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支气管平滑肌收缩,临床出现发热、咳嗽、呼吸音粗糙及少许干湿啰音。治疗不及时,病情蔓延,即可并发肺炎。并发肺炎时,肺充血、水肿,肺泡内含有纤维蛋白和渗出液。临床上除上述症状外,两肺出现较多的干啰音。
3.7.2肋间神经痛 肋间神经痛是指在该神经分布的区域内出现剧烈疼痛,并伴有肌痉挛及压痛。临床常见于各种机械性损伤以及病毒、细菌感染引起肋间神经炎而导致相应部位疼痛,同时也可见于良性或恶性肋间神经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剧烈疼痛。
3.7.3渗出性胸膜炎 渗出性胸膜炎最常见的原因是肺及胸膜细菌及结核感染、胸腔内肿瘤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结缔组织疾病,这些疾病使血管内皮细胞受损,血管通透性增加,以致白蛋白、球蛋白甚至纤维蛋白原及各种细胞通过血管渗出。
3.7.4急性胃炎 急性胃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急性胃黏膜炎症,主要病理改变首先是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一过性病变,临床上多表现为上腹疼痛及消化道症状。临床常见病因包括: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②除幽门螺旋杆菌之外的病原体及其毒素对胃黏膜损害引起的急性胃炎,大多因机体免疫力低下而发生各种细菌、真菌、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胃炎。③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常见原因为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是因该类药物直接损伤胃黏膜及抑制胃黏膜生理性前列腺素产生所致;某些抗肿瘤药对胃黏膜细胞产生明显的细胞毒作用而损伤胃黏膜。其次是各种应激如颅内高压、重症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大创伤及大手术、大面积烧伤等使胃黏膜微循环缺血、缺氧而导致胃黏膜损伤。第三是高浓度乙醇可直接破坏胃黏膜屏障,此外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其中胆汁和各种胰酶也可参与胃黏膜屏障的破坏。
3.7.5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又分慢性浅表性胃炎及慢性萎缩性胃炎,其发病原因有3: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主要原因,该菌有鞭毛,对胃黏膜穿过能力强,分泌空泡毒素A,引起强烈炎症反应;该菌细胞壁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从而共同引起胃黏膜慢性炎症。②饮食和环境因素如高盐饮食及缺乏水果蔬菜等增加了胃炎的易感性。③自身免疫,患者血中存在壁细胞抗体,攻击壁细胞,导致胃黏膜病变。④其他因素如含胆汁及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酗酒、某些食物 *** 等或单独或与幽门螺旋杆菌协同导致胃黏膜病变。慢性胃炎主要病理改变是炎症、萎缩和肠化生。临床主要表现为上腹痛、腹胀等消化道症状。
3.8.1对病原微生物的影响 君药(1:5)~(1:1)瓜蒌煎剂或浸剂对大肠杆菌等革兰氏阴性肠内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并对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流感杆菌、奥杜盎小芽孢癣菌、星形奴卡菌也有一定抑制作用。臣药黄连及所含小檗堿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结核杆菌及真菌等有抑制或杀灭作用,黄连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杆菌、伤寒杆菌、阴沟杆菌、肺炎球菌、霍乱弧菌、炭疽杆菌、肺炎杆菌、白喉杆菌、百日咳杆菌、枯草杆菌、鼠疫杆菌、结核杆菌、布氏杆菌、脑膜炎双球菌、各型流感病毒、鸡瘟病毒、柯萨奇B3病毒、沙眼衣原体、 *** 滴虫、热带利什曼原虫、锥虫、钩端螺旋体、阿米巴原虫等均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更重要的是最新发现黄连对幽门螺旋杆菌、多种牙周致病菌均有高度抑制作用,同时对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大部分真菌等都有抑制作用。黄连高浓度杀菌、低浓度抑菌,其主要抑菌环节是:①破坏细菌结构。②抑制细菌糖代谢。③抑制核酸、蛋白质合成。不仅如此,黄连还有消除耐药菌株的R因子(耐药质粒)的作用,小檗堿75%结合在细菌脂质部分而改变其脂肪酸结构,从而使菌体毒素失活,并提高机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能力。半夏浸剂对多种皮肤致病性真菌如堇色毛癣菌等有抑制作用。
3.8.2对炎症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黄连及小檗堿对炎症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渗出、水肿及慢性肉芽肿均有抑制作用;小檗堿能明显抑制趋化因子ZAP诱导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抑制酵母多糖诱导的多形核白细胞化学发光反应,对白细胞系产生的自由基及过氧化氢导致的化学发光亦有显著抑制作用,降低炎性组织中PGE2含量,降低中性粒细胞中磷脂酶A2 (PLA2)的活性,减少炎性介质的生成;同时小檗堿能 *** ACTH的释放,也是其具有抗炎作用的重要因素,小檗堿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功能。臣药半夏多糖对网状内皮系统有激活作用,半夏制剂能促使硅沉着肺胶原蛋白的吸收,同时对肾上腺皮质有轻度 *** 作用,使血中皮质酮浓度升高,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3.8.3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瓜蒌具有降血糖作用。臣药黄连能降低脑脊液中cAMP含量,抑制中枢发热介质的生成或释放而具有解热作用;黄连所含四氢小檗堿、四氢黄连堿极易透过血脑屏障,有中枢抑制作用,同时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对心悸、失眠、多梦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小檗堿能扩张脑膜血管,增加局部血流量,提高动物缺血再灌注早期海马CA1区神经元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对缺血的耐受性,减轻缺血再灌注晚期海马CA1区迟发性神经元的死亡程度,降低继发性癫痫的发生率,降低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程度;同时小檗堿能显著升高脑缺血时SOD、GSHPx活力,降低MDA含量,对缺氧/缺糖诱导的神经细胞内Ca2+浓度的明显升高有抑制作用,同时黄连能促进ACTH释放。臣药半夏具有中枢性镇吐及镇咳作用,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并能增强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同时对肾上腺皮质有轻度 *** 作用,使血中皮质酮浓度升高,还能抑制腺体的分泌。黄连具有很强的降血糖作用,可抑制糖原异生和(或)促进糖的酵解。
3.8.4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君药瓜蒌仁所含脂肪油有致泻作用。臣药黄连及其所含小檗堿对幽门螺旋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该菌是胃溃疡及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同时小檗堿能抑制胃酸分泌,实验证明黄连及其小檗堿具有抗胃溃疡作用,对胃黏膜损伤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小檗堿可抑制乙酰胆堿、甲氨酰胆堿、组胺、缓激肽、氯化钡所致回肠痉挛,低浓度时可增强前列腺素所致回肠收缩,高浓度时则抑制之,有报道小檗堿对乙酰胆堿具有剂量依赖性双相作用,小剂量增强之,大剂量抑制之;小檗堿能促进胆汁形成和排泄。臣药半夏加热或用姜汁炮制后对多种原因引起的呕吐有镇吐作用,能显著抑制胃液分泌,抑制胃酸过度,降低游离酸及总酸度,抑制胃蛋白酶的活性,对急性胃黏膜损伤具有保护和促进恢复的作用;还能抑制对胃黏膜有损伤作用的PGE2的分泌,抑制乙酰胆堿、组胺、氯化钡所引起的肠道收缩;半夏和水半夏还能抑制腺体分泌,具有阿托品样作用。
3.8.5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瓜蒌所含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作用。黄连及小檗堿具有 *** 颈动脉窦的化学感受器的作用,使血压升高,呼吸兴奋。半夏煎剂具有明显的祛痰、镇咳作用;同时姜半夏制剂对实验性硅沉着肺的发展有抑制作用,可使全肺胶原蛋白量减少、病理改变减轻,预防给药效果更好。
3.8.6对心血管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瓜蒌的皮、子、仁、壳均能显著扩张冠状动脉,对抗垂体后叶素所致急性心肌缺血,提高耐缺氧能力;瓜蒌皮水煎剂还具有抗室颤、抗心动过速等心律失常的作用;瓜蒌注射液可使血压下降、脉压增加,同时可抑制血栓素B2升高,抑制血小板聚集;瓜蒌也能抑制花生四烯酸及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和TXA2合成;瓜蒌除能直接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外,还能增加机体红细胞的表面电荷,促进RBC解聚,降低血黏度,增加毛细血管开放,调节血管通透性,因此对心肌梗死可显著缩小范围,减轻心肌缺血的恶化发展。臣药黄连及其所含小檗堿,能促进心肌细胞外Ca2+内流,导致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从而具有正性肌力作用,使心肌收缩力增加,剂量过大时则抑制之;小檗堿还有扩张冠状动脉作用,降低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缺血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能缩小心肌梗死的范围;小檗堿能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及有效不应期,消除折返冲动;黄连所含哇巴因能抑制心肌Na+K+ATP酶,抑制心肌Na+内流,因而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小檗堿对ADP、花生四烯酸(AA)、胶原Ⅱ(COⅡ)等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黄连所含小檗堿对α受体有竞争性拮抗作用,药根堿有α受体阻断作用,因而具有显著降压作用,可有力地减轻心脏后负荷,在降压同时伴心率下降,佐室心肌收缩力加强。半夏所含掌叶半夏甲堿对心房率、心房肌、心 *** 肌的收缩有抑制作用,同时增加冠脉血流,半夏煎剂还有抗心律失常作用。
由此可见该方剂3味中药均能增强心肌功能,抗心律失常,改善周围循环及血液流变学。
3.8.7对肿瘤的影响 君药瓜蒌煎剂对腹水癌细胞有杀死作用,对肉瘤有一定抑制作用,瓜蒌子中提取的堿性糖蛋白可选择性抑杀白血病细胞。臣药黄连及小檗堿通过抑制癌细胞呼吸、阻碍癌细胞嘌呤和核酸的合成、干扰癌细胞代谢等途径产生抗癌作用,对腹水癌、鼻咽癌、淋巴瘤NK/LY均有抑制作用;同时小檗堿抑制DNA、RNA及蛋白质、脂类的合成,对肉瘤S180有抑制作用;小檗堿的一些类似物或衍生物也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癌作用。半夏多糖组分具有使多形核白细胞活化作用和抗肿瘤作用,半夏总生物堿对慢性髓性白血病细胞(K652)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半夏所含外源性凝集素(PTA)可凝集多种癌细胞如肝癌细胞、艾氏腹水癌细胞及腹水型肝癌细胞,同时对肉瘤S180、宫颈癌HeLa细胞都有明显抑制作用。
2.《古今名医方论》引程扶生:以半夏之辛散之,黄连之苦泻之,栝楼之苦润涤之,所以除热散结于胸中也。先煮栝楼,分温三服,皆以缓治上之法。
3.《医宗金鉴》:黄连涤热,半夏导饮,栝楼润燥下行,合之以涤胸膈痰热,开胸膈气结,攻虽不峻,亦能突围而入,故名小陷胸汤。
4.《医林纂要》:黄连以泄结热,半夏以通阴阳,瓜蒌甘寒润滑,以清心肺之热,以荡上焦垢腻。胸中热必伤肺,此实以瓜蒌为君。热结未深,独在上焦,未近阳明之分,则无庸芒消、大黄之下达。保肺去热,洁其膻中,无使阴阳汗格而已。
5.《寒温条辨》:黄连用代大黄;半夏用代甘遂;栝楼用代芒消。
6.《成方便读》:此则因痰热互结,未成胃实。观其脉浮滑,知其邪在上焦,故但以半夏之辛温散结豁痰,栝楼之甘寒润燥涤垢,黄连之苦寒降火泄热。此方以之治伤寒亦可,以之治杂病亦可,即表未解而里有痰热者,皆可兼而用之。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BMI指数计算及评价女性安全期计算器预产期计算器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五行八字成人血压评价体温水平评价糖尿病饮食建议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基础代谢率计算补钠计算器补铁计算器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4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小陷胸汤
5《伤寒大白》卷三方之小陷胸汤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9676.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柴胡防风汤
下一篇: 柴胡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