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 : 水银1两,生黑豆末2钱。
制法 : 上以枣瓤同研令星尽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 小儿风痫。
用法用量 : 1岁儿每服以乳汁下1丸。良久吐出粘涎。儿稍大,加丸服之。
摘录 : 《圣惠》卷八十五
中国古代朝代众多,历朝历代都有数位皇帝,皇帝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倍受议论的位置,作为最高的执政者,古代的皇帝也是有好有坏,有良君有暴君。被认为是史上第一淫帝的北齐文宣帝高洋连自己的母亲都不放过,淫乱暴虐,荒淫无度。
能成为一代君王必定不同于常人,高洋一开始也并不是荒淫暴虐的纨绔。高洋是北齐高祖第二个皇子。高洋天生异象,生下来就与众不同,高洋出生的时候身上布满了鳞片,有两个脚跟,而且高洋生得很黑。这样的相貌听来似乎很令人震惊,人居然能够长出鳞片,长两个脚跟!
史书中的帝王和能人大多数都是天生异象的,比如重瞳的项羽,双耳垂肩双臂过膝的刘备,这似乎是能成为古代帝王的象征。只要不同寻常就一定有过人之处。高洋的天生异相也注定着他不平凡的人生。
因为外貌的原因其他的兄弟姐妹也会嘲笑高洋,笑他与众不同,相貌奇特。但是高洋一直沉默寡言,不与人相争。但这并不代表他毫不在意,高洋默默记着这些嘲笑和讽刺,这是对他的一种变相激励,高洋本就不是一个凡夫俗子,他并不认为自己的外貌是自己的阻碍,他从来都认为自己必成大器。
都说皇家无情,身为皇子的高洋生活自然也少不了勾心斗角,没有皇子能够抗拒皇权地位,人人都想做那个天之骄子。但是高洋从来都是一副冷静不理的态度,他将自己的智慧深藏,用行动默默证明着自己的能力。
这其实是非常有智慧的一种手段,收敛形体、敛藏锋芒是为人处事的智谋之道。在诡谲莫辨的皇家要好好生存就必须学会保护自己,隐藏自己,我们在宫斗剧中看到的皇宫里那些争斗并不是话本瞎编的,八王之乱、玄武门之变、九子夺嫡都是活生生的例子。由此也可见高洋的大智若愚。
高洋从小就性格勇绝。少年时候,高祖曾试探诸子才华想看看哪个儿子可堪大用,他将一团乱麻给儿子们让他们理解。所有人都一筹莫展,只有高洋一人拿出刀剑将乱麻斩断,他认为乱的东西就应该用刀直接断开,没有必要理解清楚。高祖又安排人假装成刺客和诸子比武,在场的皇子都慌乱无措非常害怕,而高洋沉着冷静地走上前去将其他兄弟护在身后,勇敢面对假刺客并将其擒拿。
一个孩子能够有这样的气魄和心理素质实在是令人赞叹,在鲜血和生死面前高洋从来没有畏惧,反而斗志大增,仿佛那是激励他体内暴虐因子的导火索,让高洋一次又一次更加勇绝。
这样的高洋自然脱颖而出,一系列的出众举动也让高祖对高洋产生了莫大的欣赏,这样沉着冷静智慧超群胸怀大志的儿子的确有继位之能。毕竟谁不欣赏勇谋之人呢,在这样的乱世之中,杀伐果断才能自保。之后高洋也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步加官进爵,主修行军作战的武韬。高洋在治理民生方面也非常有自己的套路,态度宽厚大度,深得民心。
其实从高洋的处事风格还是可以看出他的性格中充满了残暴因子,小小年纪就沉着冷静可以挥刀斩乱麻,可以擒拿刺客,后来带兵打仗征战沙场在枪林弹雨刀剑无眼中可以脱颖而出,面不改色地斩下敌人头颅。这样的高洋勇绝非常,当然,也有些暴虐的本性。
高洋也成功地继承大统,成为北齐的新任皇帝文宣帝。登基之初高洋也是勤恳敬业,爱民为民,一心治国理政,让北齐更加强大。本来才能出众,胸怀大志的高洋倍受称赞,但是登基六七年之后高洋却越来越自负骄傲,身在九五至尊之位至高无上的权利让他开始飘飘然,高洋渐渐地不再治国理政,而是陷入到骄奢淫逸当中。
当然,荒淫的暴君也不少。封建政权由盛到衰是必然的,很多朝代的灭亡看似是因末代皇帝荒淫无度引起的,其实不然,是政治的根本腐败导致了君主的腐败。比如宠信杨贵妃的唐玄宗,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因为他不理政事,当然也有其中原因,但根本原因是因为封建政权内部没落。不过唐玄宗的堕落和高洋之流相比简直是小菜一碟。
说到荒淫的皇帝,有名的当属汉灵帝。汉灵帝命令自己的宫女都穿开裆裤以便他随时荒淫行乐,和宫女们一起在一个大浴池中洗澡淫乱,日夜不停。还有吴末帝将年十五的女子都召集到自己宫中任其挑选享用,忤逆者便杀之投河。后赵太祖石虎收集抢夺三万少女放入宫中日夜淫乐。高洋的恶性不输上者,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荒淫的行为听起来的确可怕,那高洋作为一个暴君也是荒淫无度,暴虐无道。高洋的残暴程度令人发指。高洋会亲自唱歌跳舞击鼓奏乐,通宵达旦沉醉其中,不理政事,不听人言。他也会涂脂抹粉,披头散发,不穿正常的衣服,穿着颜色形状奇怪的羽毛玩闹。这哪里像一个皇帝的样子,分明像一个神经失常的疯子。
高洋还喜欢直接骑着骆驼、牛、驴在酷暑时节穿着棉衣奔跑,在严寒时节光着膀子在寒风中奔跑。随行的官员侍从们都快崩溃了,但高洋像一个没事人儿一样。这样的行为发生在一个皇帝身上实在是奇怪非常,一个帝王,在严寒酷暑的气候骑驴策马不是为了锻炼意志而是为了取乐,荒诞至极。
高洋的脾气也越来越暴躁,只要听到一点儿不顺心的声音就会大肆残杀人命,严重的甚至宗室满门都被杀光,很多官员都死在了高洋刀下。据说当时有一个官员因为忤逆了高洋的心意,高洋当场将他的头颅砍下,然后放到锅里煮了。行径残暴程度无异于商纣王挖心炮烙之刑,令人发指。
高洋也是沉溺肉欲荒淫不堪。高洋派人广集美女放在自己的寝宫中,夜以继日饮酒作乐。作为天子高洋自然是十分享受这种生活,只要看到美女高洋就迫不及待地据为己有,尽管已经后宫三千佳丽,但是高洋永不知足。而且高洋还会将这些女子分给朝中官员让官员们一起取乐,还会亲自监督官员们玩女人,不玩的话就治罪杀头。这个癖好可见高洋已经属于变态了。
淫乱的高洋甚至连自己的母亲也不放过,甚至要让自己的母亲嫁给自己。灭人伦,藐纲常,恶心又变态。高洋做过的夺妻之事也不少,有一次高洋看上了自己皇后的姐姐,但姐姐已经嫁为人妻,高洋百般调戏不成于是杀害了皇后姐姐的丈夫然后将其据为己有。总而言之,高洋是淫乱非常。
高洋完全不顾政治民生,国库空虚,加重赋税,征纳徭役,大肆修筑宫殿,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整个国家陷入一片黑暗之中,上至百官下至百姓都战战兢兢,生怕高洋再发号施令,连皇太后都不敢造次。可以脑补一下,生活在这样的国家中该有多么艰难困苦啊!百姓连最基本的生存权都不能保证,饿浮遍野白骨森森不是一句简单的成语,是无数人命的消逝。
高洋也和其他皇帝一样求仙问药吃仙丹,秦始皇吃仙丹是为了益寿延年让秦国更加强大专心搞事业,而高洋是为了增强身体继续荒淫行乐。所谓仙丹其实就是水银丸儿,大家看甄嬛传的时候都看过雍正吃的仙丹让他看着气色好了但其实身体内里已经被掏空了。
终于,毫无节制的高洋暴毙而亡。高洋也作为一代暴君就在汉家史册上。在毫无节制的荒淫生活中高洋也结束了他的一生。关于高洋的评价毫无疑问他算是一个暴君。虽然他也曾在初年有过功绩,但他在位期间显然是荒淫残暴的。
古代贤明君主之所以重视民生百姓也是参透了这个道理。所以诸如汉高祖、唐太宗也尽力在政治上给予百姓利益,满足他们安居乐业的基本物质生活基础。这样百姓才会拥护他们,一个政权才会有存在下去的资格。所以一个朝代末年经常会发生起义事件,而且起义者大多为农民等下层阶级。
高洋显然是南辕北辙,在他眼里民生宛如不存在,他从来不会为百姓考虑,那个年代的百姓本就生活艰难,君主再欢淫无疑让他们更加难以存活。高洋没有百姓为重的概念,一味满足自己的私欲,不理政事,不听民生,即便没有暴毙而亡,他的灭亡也是必然的。
再者,贤君明主善广纳人才,揽天下英才用之,高洋却不听臣谏,屠杀官员。大凡历史上有名的贤明君王身边必定有数位人才辅佐。齐桓公有管仲得以屹立中垣成为第一个霸主,汉高祖刘邦有张良韩信得以战胜项羽入主称帝,唐太宗有魏征进谏左右约束言行共商国政,曹操为了留住关羽愿意给他一切,刘备为了情诸葛亮出山三顾茅庐……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人才与官员本该是辅佐朝政的,高洋却毫不听信臣言。一个国家总有忧国忧民的贤士,这些人在高洋荒淫的时候勇于提醒换来的却是杀头斩首,当初齐王听信邹忌广开言路,如今高洋却封缄臣口,让整个朝廷战战兢兢,无人再敢上书进谏。这样的结果就是奸佞盛行,朝政黑暗,说到底苦的还是百姓。
再次贤明君主应该是“克己复礼”的,一个国家的政事数不胜多繁多如星,宵衣旰食的皇帝尚且难以做到盛世无虞,何况高洋这样整日沉浸在自己的私欲中难以自拔。我们都知道皇帝都有三宫六院,但是这个三宫六院是为了传宗接代,让皇家开枝散叶,并不是为了让皇帝享乐。
人都有欲望,孔夫子也说食色性也,有欲望很正常,但并不是说要不顾一切地去满足欲望。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要满足它的话可想而知人会变成什么可怕的样子,所以才要克己复礼。既然身为皇帝就应该在其位谋其政,皇帝的职业就是让一个国家更加强大,是保护和爱护自己的百姓,不是用权力享乐。
高洋沉浸在私欲中无法自拔,他不择手段地满足自己的私欲,即便违背人伦纲常也毫不在乎,可见他内心是有多么变态。在私欲和政事之间贤明君主必然会选择后者因为他们心怀百姓,他们深知自己的私欲满足一分百姓就可能会难过一分,这种心怀天下的人才配称作君王。
孟子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高洋也无外乎此,小时候的艰难让高洋有一份自立自强之心,而后来的至高无上也让高洋骄奢淫逸自取灭亡。可见古人的言语有多智慧,一针见血地揭示出了人性,没有人能够逃脱。所以人一定要有一份走出舒适圈的勇气,要有一份危机感,不要一味享乐无为。
高洋的一生可以说是有过无功,在那个乱世他应该是有一身才能的,他也确实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可惜,他终究还是一介莽夫,空有勇武,没有心志。在生杀战场上高洋也曾杀伐决断勇果敢,但这份杀伐决断也仅仅可以用到沙场上,在朝堂政事之间,最应该有的则是运筹帷幄。
在生命的长河中,高洋是一个征服者,天生异象的他努力去征服命运,让自己成为乱世枭雄,在险象环生的宫斗中、在枪林弹雨的沙场上高洋从来都是一个成功者。他现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掌握着一切的权利,掌握着芸芸众生。在命运的链条上他掌握着最大的一环,所有人都拜倒在他的脚下。
而在历史的长河中高洋无疑是一个失败者。青史史册,高洋留下臭名昭著的一笔,荒淫、暴虐、残忍成为他的代名词,暴君成为他的代号。司马迁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高洋无疑就是最轻的那一片羽毛,也被历史长河的汹涌波涛拍打成碎片灰烬,无人记得。
目录1拼音2《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 2.1拼音名2.2水银的别名2.3来源2.4性味2.5功能主治2.6水银的用法用量2.7注意2.8摘录 3《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水银 3.1出处3.2拼音名3.3英文名3.4水银的别名3.5来源3.6原形态3.7生境分布3.8性状3.9化学成份3.10水银的药理作用3.11毒性3.12鉴别3.13炮制3.14性味3.15归经3.16功能主治3.17水银的用法用量3.18注意3.19附方3.20各家论述3.21摘录 附:1用到中药水银的方剂2用到中药水银的中成药3古籍中的水银 1拼音 shuǐ yín
2《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银
3《中华本草》《中药大辞典》:水银
2.《本草图经》:水银,《经》云出于丹砂者,乃是山石中采粗次朱砂,作炉置砂于中,下承以水,上覆以盎器,外加火煅养则烟飞于上,水银溜于下,其色小白浊。至于西羌来者,彼人亦云如此烧煅。但其山中所生极多,至于一山自拆裂,人采得砂石,皆大块如升斗,碎之乃可烧煅,故西来水银极多于南方者。
3.《本草衍义》:水银,得铅则凝,得硫黄则结,并枣肉研之则散。别法煅为腻粉、粉霜。唾研毙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innabar;Mercury or Quicksilver Hydrargyrum
采收和储藏:通常用辰砂矿石砸碎,置炉中通空气(或加石炭及铁质)加热蒸馏,再经过滤而得。自然汞不甚多见。
2.自然汞 常温下为液体,38.87℃以下为三方晶系晶体。晶体汞为菱面体状。液体呈小珠分散,或呈薄膜依附于辰砂等共存矿物表面及裂隙中,亦呈小水滴状集中于巖石裂隙。银白或锡白色,金属光泽,不透明。晶体汞相对密度14.2614.4;液体汞相对密度13.546(20℃)。气化点356.58℃,蒸气有剧毒;常温下在空气中稳定为液态,受热易挥发。
2.自然汞大多在火山地区或与温泉形成的辰砂相伴产出。常含银,还可能含铜、铁、铅、锑、锡等杂质。自然汞数量远少于共存的辰砂,且难采集。近年曾有自然汞产出于陜西(略阳)、湖南(省溪、新晃)、云南(蒙自)等地汞矿中。
资源分布:1.产于湖北、湖南、广西贵州、四川、云南等省区。
2.主产于贵州、湖南、四川及广西、云南、湖北;其他省区亦有产出。
品质标志 (1)化学成分的定量指标 据《贵州省中药材质量标准》1988年版规定:本品含汞(Hg)不得少于99.90%。
(2)杂质限制 ①取本品数滴,置白纸上,滚动处不得留有污痕。②取本品510g,溶解于3540℃硝酸(相对密度1.4)100ml中,溶液应无不溶物。
2.
3.汞剂排泄主要由肾,其次是大肠。
2.《雷公炮炙论》:在朱砂中产出者,其水银 *** 红,收得后,用葫芦盛之,免致遗失。若先以紫背天葵并夜交藤自然汁二味同煮一伏时,其毒自退。若修十两,止用煎二味汁各七镒,和合煮足为度。
2.外用亦不可过量或久用,以免中毒。
3.《本草拾遗》:人患疮疥,多以水银涂之,性滑重,直入肉,宜慎之。
4.《本草经疏》:头疮切不可用,恐入筋络,必缓筋骨,惟宜外敷,不宜内服。
2.《本经》:主疥、痿、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杀金、银、铜、锡毒。
3.《本草拾遗》:利水道,去热毒。
4.《日华子本草》:治天行热疾,催生,下死胎。治恶疮,除风,安神,镇心。
5.《本草衍义》:治小儿惊热,涎潮。
6.《本草蒙筌》:和大枫子研末,则杀疮虫;佐黄芩为丸,则绝胎孕。
7.《本草汇言》:点搽杨梅恶疮。
用到中药水银的方剂 水银膏 shuǐyíngāo《圣济总录》卷一三七:组成:水银1分,芜荑仁(研末)半两,姜黄(捣末)半两,酥2...
水银丸 芒消6两,水银10两。功效:利小便。主治:卒大腹水肿。用法用量:每服1丸,日3次,日增1丸,至10丸...
白降丹 丹:别名:白灵药、夺命丹处方:朱砂、雄黄各二钱,水银一两,硼砂五钱,火硝、食盐、白矾、皂矾各一两五钱...
青金丹 :方名:青金丹别名:的奇丹组成:硫黄1两(研),水银8钱。主治:霍乱吐泻不止,及转筋诸药不效者。一切...
小白降 iàng《外科方外奇方》卷一:方名:小白降组成:水银5分,火消5分,生矾5分,食盐2分。主治:肿毒疮...
更多用到中药水银的方剂
用到中药水银的中成药 三黄宝蜡丸 0g玄明粉30g铅粉9g朱砂30g乳香(制)9g水银9g麝香9g制法:以上十五味,除麝香外,琥珀、雄...
红升丹 红升丹:别名:又名红粉。处方:朱砂、雄黄各五钱,水银、白矾各一两,硝石四两,皂矾六钱。朱砂15克雄黄...
安魂定魄丹 拼音:ānhúndìngpòdān处方黑铅2两,水银1两,硫黄(细研)1两。制法上先销铅成水,次下水...
黄升丹 Dan标准编号:WS3B182994处方:水银300g牙硝(结晶)210g明矾360g制法:以...
复方铁苋止血粉 钟。贮藏:密封。注:耐压强度检查方法检查装置采用水银检压计,装置一侧连接橡皮管,末端接一支三通管,三...
更多用到中药水银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水银 《本草纲目》:[石部第九卷金石之三]水银 》)、女(《药性》)。时珍曰∶其状如水似银,故名水银。者,流动貌。方术家以水银和牛、羊、豕三脂杵成膏...
《鸡峰普济方》:[卷第二十四]丹诀 也(第二转(化朱汞为砂)取前飞者朱汞约三两以上入水银一两硫黄一两先将硫黄细研为粉碗盛之于火上熔成汁名...
《证类本草》:[卷第四]水银 水银味辛,寒,有毒。主疥,痂疡白秃,杀皮肤中虱,堕胎,除热。以敷男子阴,阴...
《幼幼新书》:[卷第三十八]头疮第一 。松脂苦参黄连(各一两半)大黄胡粉(各一两)黄芩水银(各一两六铢)矾石(半两)蛇床子(十八铢)上九味...
《普济方》:[二百六十五服饵门]丹药(附论)
之所以古代帝王炼制仙丹时会在仙丹里放置水银,是因为当时人们并不认为水银是剧毒物,认为它是可以被加以利用的。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十分有限,导致人们对水银的认识十分片面。
人们认为金、水银等重金属是不容易腐烂变质的,如果人体能吸收了它们的精华,就可以延年益寿,“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这种流传至今的说法就是最好的证明。术士们就把这种由各种金属构成的丹药称为能够让人们最终长生不老的仙丹。
晋代著名的炼丹家葛洪曾经写过一本书一《抱扑子》,这是他承袭了早期的炼丹理论,结合起儒道家思想,而留下的一部完整的著作。他在《抱朴子》中写道,中草药因为容易腐烂所以不能用于炼丹想让仙丹一直不化,就要用朱砂和水银。朱砂在加热后可变成水银那样的液体,反过来水银冷却后又可合成朱砂那样的固体.这便是“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因此,服用水银炼制的丹药,就象征着人的生命会像朱砂与水银那样互变,循环往复,生生不息,便可长生不老。
不仅如此,水银制剂利尿,魏晋时期的胡洽所著的《百病方》中就记载了水银丸利尿,可以治疗大腹水肿。综上所述,术士炼仙丹尤其喜欢水银,所以大多数的仙丹中都含有水银。说到底,还是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不高,没有建立起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8052.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化涎散
下一篇: 化淫消毒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