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首页 >> 中医基础常识 >> 偏方秘方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中医世家 2023-05-11 22:51:56

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别名 : 折裹十补散

处方 : 黄蓍(以绵上来者为胜,半如箭竿,长二、三尺,头不叉者,洗净,寸截,槌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盖汤上一炊久,焙燥,随众药入碾成细末)一两,人参(以新罗者为上,择团结重实滋润者,洗净,去芦,薄切,焙干,捣用)、当归(取川中来者,择大片如马尾状,滋润甜辣芬香者,温水洗,薄切,焙干),各二两;厚朴(用梓间者,肉厚而色紫,掐之油出,去粗皮,切,姜汁罨一宿,熟,焙燥,勿用桂朴)、桔梗(以有心味苦者为真,无心味甘者,也,主解药毒,切勿误用。洗净,去头尾,薄切,焙燥)、桂心(用卷薄者,古法带皮桂每两只取二钱半,合用一两者,当买四两,候众药罢,别研方入,不得见火)、川芎(以川中来者为上,今多用抚芎大块者,净洗,切,焙)、防风(择新香者净洗,切,焙)、甘草(生用),白芷各一两。

炮制 : 上十味,选药贵精,皆取净、晒、焙、极燥方秤,除桂心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入桂令匀。

功能主治 : 治一切痈疽疮疖。未成者速散,已成者速溃,败脓自出,无用手挤,恶肉自去,不犯刀杖,服药后疼痛顿减,其效如神。发散风毒,流行经络,排脓止痛,生肌长肉,药性平和,老人、小儿、妇人、室女,皆可服之。

用法用量 : 每服自三钱加至五、六钱,热酒调下,日夜各数服,以多为妙。服至疮口合,更服尤佳,所以补前损,杜后患也。不饮酒人,浓煎木香汤下,然不若酒力之胜也。或饮酒不多,能勉强间用酒调,并以木香汤解酒,功效当不减于酒也。大抵痈疽之作,皆血气凝滞,风毒壅结所致,治之不早,则外坏肌肉,内攻脏腑,其害甚大,才觉便服,倍加服数,服之醉,则其效尤速。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局方》卷八(绍兴续添方):化毒排脓内补十宣散

别名 : 托里十补散、内补散、化毒排脓内补散、化毒排脓内补十味散、内托散、十奇散、十宣散、十宣内补散、排脓内补十宣散、十全内托散、托里散、内补十宣散、十味托里散、托里十宣散

处方 : 黄耆(洗净,寸截,捶破,丝擘,以盐汤润透,用盏盛,姜汤瓶上1炊久焙燥,随众药入碾成细末)1两,人参(洗净,去芦,薄切,焙干,捣用)2两,当归(温水洗,薄切,焙干)2两,厚朴(去粗皮,切,姜汁淹1宿,爁熟,焙燥,勿用桂朴)1两,桔梗(洗净,去头尾,薄切,焙燥)1两,桂心(别研,不见火)1两,芎(净洗,切,焙)1两,防风(净洗,切,焙)1两,甘草(生用),白芷1两。

制法 : 上10味,选药贵精,皆取净,晒、焙极燥方称。除桂心外,一处捣罗为细末,入桂令匀。

功能主治 : 发散风毒,流行经络,排脓止痛,生肌长肉,活血匀气,调胃补虚,内托疮毒。主一切痈疽疮疖。小儿痘疮,毒根在里,或气血虚弱,或风邪秽毒冲触,使疮毒内陷,伏而不出,出不匀快者。

用法用量 : 托里十补散(原书同卷)、内补散(《秘传外科方》引《李防御五痔方》)、化毒排脓内补散(《洪氏集验方》卷二)、化毒排脓内补十味散(《传信适用方》卷三)、内托散(《医说》卷六)、十奇散、十宣散(《济生》卷六)、十宣内补散(《医方类聚》卷一七三引《简易方》)、排脓内补十宣散(《外科精要》卷下)、十全内托散(《医方类聚》卷一七六引《瑞竹堂方》)、托里散(《普济方》卷四○三)、内补十宣散(《袖珍》卷三)、十味托里散(《外科启玄》卷十一)、托里十宣散(《简明医彀》卷八)。《普济方》本方用法:为末,拌匀,木香、紫草汤调下。

摘录 : 《局方》卷八(绍兴续添方)

仙方活命饮

中医仙方活命饮合排脓散治疮疡有奇效!

先行医社  2017-03-29
殷银霞,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主任医师,甘肃省第二批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指导老师。笔者有幸侍诊左右,收获颇多。殷银霞教授临床治疮疡病,辨证论治,灵活施药,充分发挥中医治疗疮疡病的优势,故屡屡颇有效验。现将其论治疮疡的思路与经验介绍如下。
【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阳证疮疡多为热毒壅聚,气滞血瘀痰结而成。《灵枢·痈疡篇》说:“营卫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不得行,故热。大热不止,热盛则肉腐,肉腐则为脓,故命曰痈。”热毒壅聚,营气郁滞,气滞血瘀,聚而成形,故见局部红肿热痛。导师殷银霞教授根据陈实功的《外科正宗》经验,阳证疮疡初期,治宜清热解毒为主,配合理气活血、消肿散结。仙方活命饮方中重用金银花为君药,前人称之为“疮家之圣药”,善配合当归、赤芍、乳香、没药、陈皮行气活血通络,消肿止痛,共为臣药。疮疡初起,其邪多羁留于肌肤腠理之间,用白芷、防风通滞散结,使热毒从外透解;气机阻滞导致液聚成痰,故配用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散结,可使脓未成即消;穿山甲、皂刺通行经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均为佐药。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之功。
【通利脏腑,托毒外出】
    疮疡多由毒邪内侵,邪热灼血,以致气血凝滞而成。其包括了体表上的肿疡及溃疡、痈、疽、疔疮、疖肿、流注、流痰、瘰疬等,是中医外科疾病中最常见的一大类病证,具有发病迅速,部分病情较重等特点。
    排脓散由枳实、芍药、桔梗组成,是治疗疮疡的良方。《金匮要略心典》言:“枳实苦寒,除热破滞为君,得芍药则通血,得桔梗则利气,而尤赖鸡子黄之甘润,以为排脓化毒之本也。”排,斥也;脓,血肉所化也。枳实、赤芍佐以桔梗,直从大肠泄气破血,斥逐其脓。《金匮要略释义》言:“夫气行则水行,水行则脓尽,故排脓必用桔梗开利其气以行其水,并佐枳壳为之助;因脓由血化,故兼利血,而用芍药;唯血既腐化而成脓,则去血必多,爰一面排脓以去其气分之实,而用鸡子黄以补其血分之虚。”是方芍药行血分之滞而不伤阴,桔梗利气分之结而不损阳,枳实导水以消肿,鸡子黄调胃以护心安神,尤为排脓之良剂。
【补气升阳,收敛生肌】
    针对疮疡久病气血亏虚者,殷银霞善用大剂量黄芪用量30~60克,补气升阳,益卫固表,托毒生肌。对疮疡溃破久不收口者,常配合白及,三七等药治疗。《珍珠囊》言:“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
    【典型病案】
    赵某,男,68岁,农民,于2015年9月10日初诊。患者既往有肺癌并淋巴转移2年余,长期服用中药调理,未用西药。一月前,因腹痛泄泻到某中医院住院治疗,4天后好转出院,自觉右胸上侧疼痛,并长出一约鸡蛋大小的肿块,经中医治疗10天后肿块消失,2天后该处皮肤溃烂,流大量黄色脓液,伴疼痛灼热,当地卫生所予以“阿莫西林”“换药”等,疗效不佳,溃烂面逐渐扩大,而于近日来导师殷银霞教授处就诊,刻下症见:右侧锁骨下一约4×50px大小的溃疡,根深,流黄脓,量大,压痛明显,局部红肿灼热,精神可,无发热,无咳嗽气喘等。舌尖红,苔黄腻,体胖,脉滑数。诊断为疮疡,辨证为久病气虚为本,痰湿热瘀毒内蕴为标,应标本同治,虚实兼顾,方药以仙方活命饮合排脓散合大剂黄芪为主。
    处方: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皂角刺6克,炮山甲10克,天花粉15克,牡蛎20克(先煎),浙贝母20克,桔梗10克,枳实10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黄芩10克,白芷15克,当归10克,苍术10克,乳香10克,没药10克,黄芪30克。1剂,水煎服,一日一剂,一日两次。
    二诊(2015年9月11日):溃疡局部有瘙痒感,疼痛明显缓解,黄脓减少,灼热感减轻,查疮疡创面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大小如前,局部有少量结痂,精神饮食均佳,大便稍干,舌尖淡红,苔黄腻,脉滑数,上方继服两剂。
    三诊(2015年9月13日):溃疡面明显缩小收口,无脓液,无肿痛,无灼热,溃疡下面已有明显的新鲜肉芽组织长出,略发痒,其余症状同前,舌淡红,苔微黄腻,脉滑。上方基础上加黄芪至40克。继服3剂,痊愈。
    【按】:本案属中医学的“疡证”范畴。《疡科心得集》: “夫外疡之发也,不外乎阴阳、寒热、表里、虚实、气血、标本,与内证异流而同源者也。其始或外由六淫之气所感,或内被七情受伤。在内证尤为易愈,或三日,或五日,或一候即霍然矣;若外疡则稍多日期。”患者平素患有癌症顽疾,加之腹泻日久,耗伤正气,久病必瘀,因卫生不洁,湿热之毒壅遏,肉腐为脓,导致疡证产生。属本虚标实之证,湿热瘀毒内壅为标,气虚为本,宜标本同治,方可收功,若单独扶正托毒,则易敛邪留疮,只一味攻邪,则更伤正气,不利于创面的愈合,故宜标本同治,采用仙方活命饮合排脓散加大剂量黄芪收功。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799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