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主治 : 伤寒中风病头痛发热汉出恶风者。
用法用量 : 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
摘录 :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
炮制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
用法用量 : 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三片,枣三枚擘破,同煎取七分,去滓,温服,不计时候。惟春初可行,自春末及夏至以前可加黄芩半两。夏至后加知母半两、石膏二两或升麻半两。若病人素虚寒者,不用加减。
注意 : 无汗休服。
摘录 :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处方 : 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 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药理作用 : 1.解热、镇痛、抗炎与镇静作用 《中成药研究》1983(3):25,解热试验说明;75%桂枝汤能使发热家兔肛温降低0.71℃,皮温试验也可使小鼠正常皮肤温度降低8.13%。镇痛实验结果,在120分钟时,37.5%、75%桂枝汤使小鼠基础痛阈分别增高64.82%和105.35%;与0.1%吗啡(20mg/kg)的作用相近;75%桂枝汤对小鼠扭体反应的抑制率为90%。另外,桂枝汤有较强抗甲醛性炎症作用,致炎后1小时,37.5%和75%桂枝汤的肿胀抑制率分别为85.72%和84.77%。实验还表明桂枝汤能抑制小鼠自由活动,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催眠作用。2.对巨噬细胞功能的促进作用 《福建中医药》1983(1):61,本方对小白鼠巨噬细胞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桂枝汤组的巨噬细胞吞噬率为24.4%、吞噬指数为42.2%;对照组则分别为21.0%、36.4%,(P
功能主治 : 解肌发汗,调和营卫。治外感风寒,发热恶风,头痛项强,身痛有汗,鼻呜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 : 上五味,哎咀三味。以水700毫升,微火煮取3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100毫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适量,以助药力。温覆一时许,遍身微汗者为佳。若一服汗出病愈,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至二三剂。
注意 : 服药期间,禁食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表实无汗,表寒里热,及温病初起,见发热口渴者,均忌用。
备注 : 本方证属腠理不固,风寒外袭,营卫不和。治宜辛温解肌,调和营卫。方中桂枝散寒解肌为君;芍药敛阴和营为臣;生姜助桂枝解肌祛邪,大枣助芍药和里营,并为佐药;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配合成方,共奏解肌发汗,调和营卫之功。
摘录 : 《伤寒论》
处方 : 桂枝 枳壳 陈皮 红花 香附 生地 归尾 元胡索 防风 赤芍 独活各等分
功能主治 : 理气活血,通络止痛。治手臂筋骨损伤。
用法用量 : 童便、陈酒煎服。
摘录 : 《伤科补要》卷四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伤风头痛,鼻鸣干呕,发热自汗恶风,或寒热汗出则少解,如疟状,脉浮洪虚大。感冒过汗。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煎8分,食前服。盖被取微汗。盛夏时及淋家、酒家、衄家,于桂枝汤加黄芩,名阳旦汤;或夏日只用本方增芍药,名建中汤。
摘录 : 《普济方》卷一四七引《鲍氏方》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小儿中客忤,吐青白沫,及食饮皆出,腹中痛,气欲绝。
用法用量 : 100-200日儿,每服半钱匕,以水半盏,煎至3分,去滓,空心、午后,分2次温服。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七七
制法 : 上锉。
功能主治 : 大肠经动,下痢为鹜溏,大肠不能禁固,卒然而下,成水泄,青色,其中或有硬物,欲起而又下,欲了而不了,小便多清。内寒泄泻。
用法用量 : 每服半两,水1盏,煎至7分,去滓取清,宜温服之。
摘录 : 《保命集》卷中
功能主治 : 婴儿猝得謦咳,吐乳呕逆,暴嗽昼夜不得息。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2升,煮取半升,以绵着汤中,捉绵滴儿口中,昼夜4-5次与之。
注意 : 宜节乳哺。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桂枝汤风伤卫药也,以本方无治謦咳药,故去芍药、姜、枣,而易紫菀、门冬引领桂枝、甘草以开发肺胃逆气,皆长沙方中变法,岂特婴儿主治哉。
摘录 : 《千金》卷五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中风汗出,干呕。
用法用量 : 以水5升,煮取2升半,分3次服。
注意 : 忌生葱、海藻、菘菜。
摘录 : 《外台》卷十四引《深师方》
制法 : 上为散。
功能主治 : 伤寒1日,太阳受病,头痛项强,壮热恶寒。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葱白2茎,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如人行5里,以稀葱粥投之,衣盖取汗;如未汗,一依前法再服。
摘录 : 《圣惠》卷九
功能主治 : 天行(匿虫)病。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水1斗,煮取2升半,纳猪肝10两,去上膜,细研,着汤中,和令相得,临时小温,若毒悉在腹内,尽服之;在下部者,3分药中用1分,竹筒纳下部中。服药一时间,当下如发大细虫5-6升。小儿半作之。
注意 : 忌生葱。
摘录 : 《外台》卷三引《范汪方》
制法 : 上锉。
功能主治 : 实表散邪。主冬月正伤寒,足太阳膀胱经受邪,头痛,发热恶风,脊强,自汗,脉浮缓。
用法用量 : 加生姜3片、大枣1枚,水煎,温服。
注意 : 无汗者不可服。
摘录 : 《回春》卷二
功能主治 : 伤寒感冒。
用法用量 : 水1钟半,加生姜3片、葱1根,煎至8分,温服。取汗。
摘录 : 《摄生众妙方》卷四
功能主治 : 中风,急强大呼不自知觉,身体强直。
摘录 : 《普济方》卷一○六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产后伤寒,头目昏痛,体热烦闷。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擘),煎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一六二
处方 : 桂枝1两,茯苓半两,芍药1两,甘草7钱。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发汗。主风寒暑湿之气,入于皮肤而未深,飧泄不止,日夜无度,完谷不化,身表微热,两手脉息俱浮。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水1盏,加生姜、大枣同煎,温服。
摘录 : 《儒门事亲》卷十二
功能主治 : 三阴自利。
用法用量 : 水煎,午前后服。
摘录 : 《活人方》卷三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初得伤寒时气。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并2服。以衣被盖,令汗透。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伤寒水在心下,心悸动,欲得人按。
用法用量 :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取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五
功能主治 : 西北方冬令伤寒,太阳经风伤卫,有汗,恶风,脉浮缓。
摘录 : 《症因脉治》卷一
功能主治 : 伤风,脉来洪大无力,身热汗出者。
用法用量 : 气虚脉细,加黄耆。
摘录 : 《医学传灯》卷上
功能主治 : 疟来数次后,热少寒多者。
用法用量 : 生姜2片,红枣2枚为引。
摘录 : 《幼科直言》卷四
功能主治 : 厥阴伤寒,腹痛作泻,或成结胸者。
用法用量 : 生姜1片,红枣2枚为引。
摘录 : 《幼科直言》卷五
制法 : 上切。
功能主治 : 阴伤寒。
用法用量 : 以水7升,煮取枣烂,去枣,纳药,又煮令微沸,可3升,分为3次服。取汗;无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
摘录 : 《医方类聚》卷四十六引《千金月令》
功能主治 : 外感风寒,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 : 以水3合,煎取1合,去滓顿服。中病即止。
摘录 : 《伤风约言》
功能主治 : 发热,恶寒,自汗,腹痛下痢。
用法用量 : 加生姜水煎,去滓,入饴糖3-5钱,微火解服。
摘录 : 《治痢提要新书》
制法 :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 中风伤寒初得,其外证头项疼,腰背强,壮热语涩,恍惚,涕唾稠粘,遍身拘急。
用法用量 : 每服3钱匕,水1盏,加生姜1枣大(拍碎),煎至7分,去滓,食前温服。盖覆取汗。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二十二
功能主治 : 肝虚寒,卒然瘖哑不声,踞坐不得,面目青黑,四肢缓弱,遗失便利,宿风所损。
用法用量 : 上(口父)咀。以酒4斗,渍7日。每服4合,1日2次,加至五6合。
各家论述 : 《千金方衍义》:肝虚卒犯疠风,面青肢缓乃肝之本病;至于瘖哑、便失,又为肾脏气衰不能统摄上下之兆。方用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3方萃聚于一,方谓峻矣;犹恐肾中真阳式微,不能焕发脾气,乃以干姜易生姜,佐术、附以温水、土二脏,且合成甘、姜、苓、术以祛肾着之邪;犹恐附子之力不逮,更需天雄统摄茵芋、踯躅、蒴藋、猪椒戮力并攻;犹恐茵芋等药过烈,因以大枣和之;其独活、防风、芎藭、薯蓣、杜仲、牛膝虽药中卑伍,然无老成无以约制强悍,克济刚柔之用;用酒渍者,酒能活络行经,彻内外而搜逐风毒之气也。
摘录 : 《千金》卷八
处方 : 辣桂。
制法 : 上为末。
功能主治 : 打扑伤坠,瘀血混闷,身体疼痛。
用法用量 : 桂枝散(《普济方》卷三一一)。
摘录 : 《直指》卷二十六
制法 :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 中贼风,急强大呼,不自知觉,身体强直。
用法用量 : 每服7钱匕,水2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日服3次,夜服1次。
摘录 : 《圣济总录》卷七
制法 :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 伤寒7日不解,头痛,小便清者。
用法用量 : 每服4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衣覆取汗,如人行10里未汗,再服。
摘录 : 《圣惠》卷九
功能主治 : 寒气入胃,吐虫,面青,手足作冷者。
用法用量 : 生姜1片为引,水煎服。
摘录 : 《幼科直言》卷五
组成 : 桂枝三两,去皮(9克)、芍药三两(9克)、甘草二两炙(6克)、生姜三两,切(9克)、大枣十二枚,擘(3克)。
用法 : 上五味,㕮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效 :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 : 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缓或浮弱。
方解 : 本方证为风寒客表,营卫不和所致。风寒束表,卫气与邪抗争而浮盛于外“卫强”,致营阴不能内守而外泄“营弱”,故发热,头痛,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浮缓,即所谓“营卫不和”,又称表虚证;邪气郁滞,肺气不利,胃失和降,则鼻鸣干呕。治宜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祛邪与扶正兼顾。方中桂枝为君,辛甘散寒以调卫,用治“卫强”。白芍为臣,酸寒敛阴以和营,用治“营弱”。君臣相配,一则邪正兼顾,调和营卫;二则散中有收,汗中寓补,相制相成。生姜辛温,既助桂枝发汗解表,又温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助白芍益阴和营以助汗源。姜枣相配,为补脾和胃,调和营卫的常用药对,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且甘草与桂枝相合能辛甘化阳以实卫,与白芍相合能酸甘化阴以和营,功兼佐使之用。柯琴称本方“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临床应用 :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基础方,以发热、恶风、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临床应用以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为辨证要点。若恶风寒较甚者,加防风、荆芥、淡豆豉;体质素虚者,加生黄芪;兼见咳喘者,宜加杏仁、厚朴。本方对表实无汗,表郁里热,汗不出而烦躁,以及温病初起,即见里热口渴、脉数等症者,均不宜使用。服药期间禁食生冷、黏腻、酒肉、臭恶等物。2.外感发热:以桂枝汤治疗100例,正柴胡饮冲剂治疗50例为对照,疗程均为3日,服药期间不服用其他与治疗感冒有关的药物或其他疗法(如针灸等)。总体疗效评价标准以用药3日以内体温恢复正常,感冒症状全部消除为痊愈。结果:桂枝汤组痊愈67例,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正柴胡饮冲剂组痊愈32例,显效7例,有效8例,无效3例,两组无显著差别。(《河南中医》2000年第3期)3.汗证:以桂枝汤加减治疗术后盗汗40例,谷维索片和复合维生素B片联合治疗40例为对照,均以7日为1个疗程。疗效评价以治疗后盗汗止,其他症状消失为痊愈。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总有效率87.5%,优于对照组的治愈2例,好转5例,未愈33例,总有效率17.5%。(《吉林医学》2013年第21期)4.感冒:以桂枝汤合玉屏风散随症加减治疗虚体感冒60例,复方氨酚烷胺胶囊治疗30例为对照,7日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治疗后的症状来评判疗效,症状完全消失为显效,症状减轻 为有效,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6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优于对照组的显效7例,有效14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湖北中医杂志》2011年第7期)5.阴暑:以桂枝汤化裁随症加减治疗100例,其中10例患者输液治厅1日,输液量1 000~1500毫升,未使用抗生紊。每例3剂,每日1剂,3煎,分3次服。疗效评价发症状(精神衰惫、肢体困倦、头昏嗜睡、胸闷不畅,多汗肢冷、微有畏寒、恶心呕吐、渴不多饮,舌淡、苔薄腻,脉濡细)及体征消失,精神恢复为治愈。结果:所有病例均治愈。(《江西中医药》2007年第12期)6.心律失常:以桂枝汤合生脉散随症加减治疗60例,所有病例均接受过盐酸普罗帕酮(心律平)等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以临床症状全部消失,早搏消失,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为痊愈。结果:痊愈16例,显效29例,有效1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67%:用药最多者3j剂,最少者7剂。(《四川中医》2003年第6期)
现代研究 : 本方常用于治疗感冒、流感、原因不明的低热、荨麻疹、皮肤瘙痒症、冻疮、妊娠呕吐、产后及病后低热等属营卫不和者。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冠心病、不寐、头痛、腹痛、泄泻、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慢性肾功能衰竭、更年期综合征、白细胞减少症、梅尼埃病、疲劳综合征,妊娠呕吐、产后汗症、小儿支气管哮喘、小儿地图舌、过敏性鼻炎、面神经麻痹、复发性口腔溃疡、银屑病、荨麻疹、白癜风、冻疮、颈椎病、肩周炎、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涉及循环、免疫、泌尿、消化、内分泌、神经等多个系统。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具有解热、抗炎、镇静、免疫、双向调节、抗过敏、改善心血管功能等作用。
注意 : 外感风寒表实证及温病初起.风热表证,均不宜用。
功用鉴别 : 麻黄汤与桂枝汤同属辛温解表剂,均可用治风寒表证。但麻黄汤中麻、桂并用,佐以杏仁,发汗散寒力强,又能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无汗而喘,脉浮紧;而桂枝汤中桂、芍同用,佐以姜、枣,发汗解表力弱,但能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汗出恶风,脉浮缓。
方歌 :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摘录 : 汉《伤寒论》
它由桂枝、芍药、生姜、大枣、甘草五味药组成,具有辛温解表、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是《伤寒论》第一方,
适应范围很广,但本方剂有适合的群体,一般人多瘦弱、体质偏差、易感冒,皮肤色白细腻,多汗,舌体偏紫暗,机体的免疫力下降等。其最基本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寒感冒,但一般是瘦弱伴多汗的。同时它还能调和营卫,可以治疗没有其他疾病和症状,仅仅表现为时常汗出,无论白天和夜间。
本方加入饴糖还可以治疗虚劳腹痛。桂枝可以降冲逆,本方还可以治疗表现为心慌、甚至怔忡的心律失常等疾病
名闻天下的第一方,只有五味药材,价值十几元,经方的魅力就在于用简单的药物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
经方的魅力在于一个巧字,四两拨千斤,就像太极拳,看似软绵绵,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经典的东西经得住时间的考验。
桂枝汤在《伤寒论》里是第一个方剂,《医宗金鉴》将它誉为“群方之祖”。在《汤液经法》称为小阳旦汤,常用于感冒初起,但有时也用于长期发热、恶寒症状而无其他明显异常者。具有发汗解肌、调和营卫的作用。
桂枝汤有强壮的作用,古人认为它有改善气血循环,调和阴阳的作用。比起体力充实者,桂枝汤用于衰弱者较多。
一、桂枝汤证的病机与治则
1、病机:风伤到卫气,症状是脉浮缓也出得了汗,而且怕风。
2、治则:把正气送到卫气范围,把卫气里面的邪气打出去。从脾胃走到营,再走到卫,从这条路去驱散风邪。
3、卫气的来源
(1)肺主皮毛,肺和皮肤与卫气是相关的,肺藏气,这个气是来自命门之火蒸动肾水之气,从三焦输送到胸中,这是卫气的来源之一。
(2)太阳经的“寒水之气”被命门之火烧暖了,它能够运行出来,变成身体表面像大气层一样的东西,这是卫气的来源之二。
(3)吃进去的食物,消化道的营养及食物的能量进到了心,输布到血管或者输布到经络里面,最后经络里面把比较粗糙、比较强悍的能量分化出来,走到脉管外面,变成保护身体的卫气,这是卫气来源之三。
二、桂枝汤的剂量与煎煮法
1、剂量
桂枝三两
白芍三两
炙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
2、煎煮法
七碗水煮剩四碗水,时间25分钟左右。
三、桂枝汤的服用法
1、汤不能太烫,喝了一碗三至五分钟左右,喝一碗热粥滋补脾胃,以助药力出汗把邪气逼出来,这时要加衣服或者是盖棉被,让身体暖起来,让其出点微汗,切忌出大汗。如果感冒好了,第二碗就不要喝了,因为再继续发汗的话会让身体虚掉。
2、如果喝了第一碗不发汗,还是脉浮缓、怕风的,就继续喝第二碗第三碗……直到微微发汗,把邪气排除为止。
四、桂枝汤的服用禁忌
1、禁生冷(冰水、生菜、水果、海鲜、牛奶等)
2、肥腻的也尽量不吃,特别是有麻黄、细辛的药。
3、麦子做的食品,因为麦子偏热,桂枝汤也是偏热。
4、五辛如葱蒜韭菜辣椒之类的不吃,会影响药性。
5、酒不能喝。酒是桂枝汤的克星,生姜和桂枝都是比较阳性的药,酒是湿热的,碰在一起会热上加热,形成一团气散不掉。
6、奶制品不能吃。婴儿时期之后的人身体没有了消化牛奶里某种酵素的消化酶,牛奶非常消耗肾气和脾胃之气。
7、味道很重的食物也不能吃,会干扰到药性。
五、桂枝的药性
1、肉桂的味道很浓,味道重和浓的东西都属阴。
2、牡桂是指桂枝,箘桂是指肉桂。
3、桂枝到达四肢手脚,桂心补心。
4、桂枝入上焦,肉桂入下焦。
5、好的肉桂也称为官桂,越南清化盛产。
本文地址:http://www.dadaojiayuan.com/pianfang/36574.html.
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本站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转载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通知我们(管理员邮箱:602607956@qq.com),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谢谢!
上一篇: 桂枝橘皮汤
下一篇: 桂枝瓜蒌首乌汤